導航:首頁 > 觀影體驗 > 蕪湖無為米芾廣場電影院

蕪湖無為米芾廣場電影院

發布時間:2022-11-19 13:21:04

Ⅰ 追蹤「米芾拜石」

流傳有序的米芾存世孤石「靈根」

宋代米芾書法行書欣賞《異石帖》米芾嗜石,《宋史》本傳記有其事。元倪鎮有《題米南宮拜石圖》詩:「元章愛硯復愛石,探瑰抉奇久為癖。石兄足拜自寫圖,乃知顛名傳不虛。」據此詩,米芾對此癖好自鳴得意,自寫《拜石圖》。後世畫家亦好寫此圖,於是米芾拜石一事便喧騰人口,傳為佳話。

米芾的「癲」,是他的一大特點,這一特點表現在他的一切言行中。作為石痴,則表現在他愛石的一些與眾不同的行為上。他因為整日醉心於品賞奇石,以致於荒廢公務,好幾次遭到彈劾貶官司,但他仍然迷石如故,絲豪無悔改之意。一次,他任無為州監軍,見衙署內有一立石十分奇特,高興得大叫起來:「此足以當吾拜」。於是命左右為他換了官衣官帽,手握笏板跪倒便拜,並尊稱此石為「石丈」。

此事很快傳播開來,人們都覺得他的行為好笑。後來他又聽說城外河岸邊有一塊奇醜的怪石,便命令衙役將它移進州府衙內,米芾見到此石後,大為驚奇,竟得意忘形,跪拜於地,口稱:「我欲見石兄二十年矣!」另一次,他得到一塊端石硯山(一種天然形成的狀如峰巒的硯石)愛釋手,竟三連三天抱著它入睡,並請好友蘇東坡為之作銘。米芾一生蓄藏的硯山和石硯非常多(清代《西清硯譜》中著錄有多方米芾珍藏的石硯)。他在給想從他那兒得一方石硯的朋友寫信中這樣寫道:「辱教須寶硯,去心者為失心之人,去首者乃項羽也。硯為吾首,誰人教唆,事須很研。」由此可見,石頭就是他的命。

Ⅱ 無為米芾商業廣場電影座位怎麼排

無為美麗商業廣場電影座位這個怎麼排列的,每一個電影都是不一樣的,如果讓我去找座位真的是頭疼的。

Ⅲ 無為儒須書院是免費嗎

是免費的。
無為城市書房,濡須書院位於無城鎮王福路與無城路交叉口紫約凱旋門置業旁。2022年1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以來,累計到館3600人次,借閱圖書700餘冊,舉辦活動共8次。該書房總面積630平米,共分二層,一層包含開放式閱讀區、兒童低幼閱覽區、膠囊閱覽室等功能區,二層包含沉浸式閱覽區、多功能廳、創客空間等功能區。書房格局設計融入傳統文化精髓,將無為非遺文化、米芾傳說等民間民俗與城市休閑娛樂方式相結合,既彰顯無為本土地域特色,又能為廣大居民帶來舒適、安靜、休閑的閱讀空間,切實為廣大群眾帶來豐厚的精神食糧。

Ⅳ 中國安徽省無為縣地勢哪最高

無為縣,隸屬於安徽省蕪湖市,地處安徽省中南部,長江北岸,北依巢湖,南與蕪湖市、銅陵市隔江相望。始建制於隋朝,縣名取「思天下安於無事,無為而治」之意,宋代曾與臨安、揚州、壽春並稱「中國四大名城」;抗日和解放戰爭時期,無為是皖江抗日根據地中心區和「渡江第一船」始發地。無為縣總面積2022平方公里,轄20個鎮、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2017年常住人口104.4萬。糧棉油及水產品產量均居中國百強行列,是傳統的「魚米之鄉」,「長江三鮮」、無為板鴨、剔墨紗燈等中國聞名。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豐富,有泊山洞、米公祠、黃金塔、新四軍七師師部舊址等自然人文景觀。歷史上書畫家米芾曾在此任知軍,涌現出抗日民族英雄戴安瀾、詩人田間等一大批名人,當代有王傳福、姜純等名人。無為是安徽十強縣之一,也是中國聞名的「電纜之鄉」、「勞務之鄉」,「國家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2017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7.9億元,同比增長8.5%;財政收入35.85億元,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388億元,增長1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0.5億元,增長11.8%。

Ⅳ 離我最近的順豐快遞點

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查詢離你最近的順豐快遞網點。
第一種是打開手機的導航地圖,輸入順豐快遞網點。系統就會給你推薦離你最近的。
第二種是撥打順豐服務電話,把你的位置告訴給客服。他就會告訴你離你最近的。

Ⅵ 米芾是哪個朝代的人

米芾是哪個朝代的人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米芾是哪個朝代的人,歡迎大家閱讀!

米芾是哪個朝代的人

米芾是北宋時期的人。

米芾(1051年—1107年),自署姓名米或為芊,芾或為黻[fú]。北宋書法家、畫家,宋四家之一。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祖籍山西,然遷居湖北襄陽,後曾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

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宋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又稱「米襄陽」、「米南宮」。

米芾這個人到底有多古怪

1.穿著古怪。

米芾雖然是宋朝人,但是他常年喜歡穿戴唐巾深衣。用黃庭堅的話說就是「其冠帶衣襦,多不用世法」。

唐巾呢,就是仿照唐代男子襆頭外形製作,又叫軟翅紗巾,外形與烏紗帽相似,巾後垂有軟腳,左右綴巾一對。

這個人戴的就是唐巾,唐巾原本是唐代皇帝戴的一種便帽。後來舞者、士人多戴這種帽子。 明代士人、儒生多戴唐巾。

你看,米芾在宋朝就引領了明代人的戴帽子潮流。

再來說深衣。

深衣是古代上衣、下裳相連綴的一種服裝。為古代諸侯、大夫、士家居常穿的衣服,也是庶人的常禮服。

說了半天,我也不知道宋人一般穿什麼衣服,但是蘇東坡的像,感覺米芾主要是戴的帽子比較奇怪吧。

綜上,大家可以知道,文章開篇放出的米芾的繪像可能是別人想像的.。

2.米芾有潔癖

據說米芾洗手從來不用毛巾擦手的,而是兩手相拍,直到拍干。

想像得出,那會兒米芾身邊的人應該經常會看到米芾獨自鼓掌。也真是挺奇怪的。

除了洗手後拍干,米芾還不讓人用手摸他的藏品,就是把自己藏品給別人看,也限制觀看具體為一丈以外。

一丈是多遠呢,當下,1丈=10尺,3尺=1米,那一丈就約等於3.33米,然而一丈在不同朝代還有不同的標准,比如漢代一尺等於23.1厘米,魏晉一尺等於24.12厘米,隋唐一尺等於26.7厘米,而宋元一尺等於30.72厘米。

30.72厘米,現在看來,其實也就是普通距離,但是總的來說,米芾不會讓你湊近了,不會讓你看細節。

說到潔癖,還有一件最離譜的,有一回,別人拿他家硯台試看是否發墨,那人也夠惡心,不是加水磨墨,而是直接吐了點口水磨墨,結果米芾當時就發飆了,臉都綠了,直接讓那人把硯台拿回家。

對,這硯台,爺不要了!

他甚至把別人的潔癖程度當做判定這個人是否靠譜的重要指標。

有一回,米芾選女婿,看到那年輕後生在看書法作品的時候,先把字上的灰塵拂去,米芾連連點贊,說了好幾句「真吾婿也」。

沒有考究米芾是哪個月份出生的,總的來說,感覺他可能是個處女座。

選女婿還不算啥,最要命的是米芾在當朝廷當禮儀官的時候因為祭祀官服洗的太勤,導致衣服上的刺綉磨爛而遭到彈劾。

你看,太愛干凈了,真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3.痴迷石頭

米芾喜歡玩石頭,應該算是比較到了比較痴迷的地步,據說平時辦公時都抱著石頭賞玩,完全不顧及同事和上司的感受。

因為這個,米芾也好幾次遭到彈劾,但他絲毫沒有悔改。

在安徽無為當監軍(解放軍政委)的時候,看到辦公樓大院有一塊很奇特的石頭,他居然高興得大叫起來:「此足以當吾拜」。

於是吩咐下人給他換了官衣官帽,手握笏板跪在地上拜了幾拜,並尊稱這塊石為「石丈」。

這便是米芾拜石的由來。

暫且說這么多吧。

對了,如果您想學習米芾的苕溪詩,或者說從米芾苕溪詩入手了解米芾的筆法和二王的套路,可以報啟明文房百元課堂之《劉孝龍講苕溪詩》。

具體課程情況可以參考歷史文章中的這篇《米芾苕溪詩,可以這樣學》。

Ⅶ 安徽無為米芾廣場有玩童車嗎

有的。
三樓是有個專門為兒童設計的娛樂區,廣場還有卡丁車,是小朋友們的最愛。米芾商業廣場承接米公祠公園,坐落於西大街、鞍子巷、新馬路黃金商圈中,定位一站式超大型購物公園,為無為市民帶來全新的消費概念和生活體驗。

Ⅷ 米公祠的歷史典故

米芾在無為州任通判,初入州署,發現院內立著一塊一人多高大石(太湖石),通透多竅,形狀奇特頗像人形,口、鼻、雙臂齊全,公見而喜之。曰:「此足以當吾拜之」,於是,他立刻整衣冠而拜之,此後他還戲稱這塊大石為「石丈」。不久,他又聽說河岸邊有一塊奇石,「狀奇醜」,便命衙役將其移至州署院內。米芾一見此石,大為驚奇,急令僕人取過官袍、官笏,設席跪拜於地,口中念念有辭:「吾欲見石兄二十年矣!」宋人葉夢得(石林燕語·卷十)。後人建有拜石庭。米芾當年所拜「奇醜石」,實為隕石,今仍藏於無為縣圖書館院中,任憑風吹雨打,日曬夜露,冰雪摧殘,近千年來,絲毫無損。米芾痴愛奇石,曾有「私而忘公」之嫌,遭同行嫉妒告發。
《世紀補》載:米元章守漣水,地接靈璧,蓄石甚富,一一品目,入玩則終日不出。楊次公為察使(楊傑),因往廉焉(察看),正色曰:「朝廷以千里之邑付公,那得終日弄石,都不省錄郡事」。米徑前,於左袖中取出一石,嵌空玲瓏,峰巒洞穴,皆具色,極清潤宛轉,翻覆以示揚曰:「如此石,安得不愛?」楊殊不顧。乃納之袖,又出一石,疊璋層巒,奇巧又勝,又納之袖。最後出一石,天劃神縷之巧,顧揚曰:「如此石,安得不愛!」揚忽曰:「非獨公愛,我亦愛也」。即就米手攫得之,徑登車去。一場「玩石忘公」案,隨之迎刃而解。 「寶晉齋藏抵萬金」,自北宋崇寧三年(1104)米芾在知無為軍任上將其家藏的晉人法書上石,到南宋咸淳四年(1268)無為通判曹之格再次翻刻並名之為《寶晉齋法帖》以來,安徽無為城內古老的「寶晉齋」(今米公祠)便成為書法藝術的聖殿,是歷代文人墨客留連忘返的地方。七百多年來,兵燹屢接,戰亂頻仍,寶晉齋幾度毀圯和復建。
《寶晉齋法帖》原刻石也早已不知去向。據分析,其中應有一部分仍湮埋在寶晉齋遺址地下。今是齋所藏晉唐以下152方碑石,溯其源有三:一為清末無為州廬江縣人劉秉璋「裴齋」所藏105方,1951年4月移諸寶晉齋內(見B001記載)。劉秉璋(?-1905)字仲良,1860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1862年入淮軍,從李鴻章轉戰江蘇、浙江、山東、河南等省,鎮壓太平軍及捻軍。曾任江西、浙江巡撫。1855年指揮鎮海之戰告捷。清末官至四川總督,在蜀八年,因教案罷歸。著有《奏議》八卷(見《安徽人物大辭典》603頁)。二為米公祠原藏各代碑石36方。三為1949年以後全縣各地出土或新刻的11方。 在這些珍貴的碑刻中,最有價值的當屬米芾的《題李公麟陽關圖詩》、《御制文宣王贊》,前者是米芾早期作品,從中可見其「未立家時」,「出入登善(儲遂良)、率更(歐陽詢)已有秀絕」的情況;後者則是米芾存世極少的篆書作品,為米芾在知無為軍任上所書。其他如宋徽宗趙佶的《唐十八學士》、蘇軾的《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黃庭堅的《梅花詩》、董其昌的《小樓刻燭》、宋克的《識吳鎮畫》、唐寅的《次張體仁聯句韻》、梁同書的《復孔谷園論書》等皆是珍品。「裴齋」碑帖原貌比較系統,現首尾闕失,刻制年代已不可確知。但從碑上諸多的高士奇、成親王永瑆、梁同書等人的作品和題跋看,似刻成於清嘉慶年間。
這批珍貴的碑刻得以保存至今,是因為諸多郡里有識之士做了大量的蔭庇子孫工作,如王試之、巫繼倫、吳咸炳、蔡榮福、葉效忠、何福安等,他們的功德與碑石同在。筆者有幸在無為縣文物管理所工作過一段時間,出於責任,我對這些珍貴的碑刻進行了初步研究和考察,形成了《米公祠藏碑錄考》。由於我的法帖知識匱乏,學識淺陋,加之資料有限,存疑之點、謬誤之處,誠乞方家賜教。 還有諸多法帖刻於碑之背面,仍嵌於壁中,暫時不能讀到,待今後移碑時補錄。
清代 梁同書 臨晉王羲之《定武蘭亭序》
定武蘭亭:傳為唐歐陽詢臨摹,原石在北宋時流落於定武軍(今河北定縣),因名。 梁同書臨其所藏宋米友仁「小米臨定武蘭亭」。後有錢樾跋。
小米,米友仁(1086-1165),米芾長子,字元暉,世稱小米。
梁同書(1723-1815),字元穎,號山舟,乾隆十二年舉人,十七年賜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講。
書法初師法趙孟頫、董其昌、顏真卿、柳公權,中年取法於米芾、蘇軾。與翁方綱、劉墉、王文治齊名,合稱「清四家」。
B5(2方) 晉 王獻之 《洛神賦》(小楷)第二方有「康熙丁□二月六日松南汪士鋐識」14字。汪士鋐(1658-1723),字文升,號若若,後號退谷,一字秋泉,松南居士。江蘇長洲(今蘇州)人,康熙進士,以第一及第,官至左中允。工詩文辭,尤善長書法,與姜宸英齊名,人合稱「姜汪」。
B6(2方) 晉 王羲之 《黃庭經》 第二方後有「成親王永瑆上石」字樣。
B7 明 祝允明 臨漢魏鍾繇《薦季直表》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號枝山,明長洲(今蘇州)人,與同郡唐寅、文徵明、徐楨卿友善,人稱「吳中四才子」。五歲能榜書,九歲能詩,書法尤精。自魏晉鍾王以下,無不臨寫工絕。(見《中國書法篆刻鑒賞辭典》917頁。)
B8 清 成親王永瑆 臨唐歐陽詢《職事帖》 愛新覺羅·永瑆,乾隆第十一子,被乾隆封為成親王,嘉慶初年曾任軍機大臣,是乾隆時期四大書法家(翁方綱、劉墉、永瑆、鐵寶)之一。(成親王府現為宋慶齡故居。)
B9(4方) 唐 顏真卿 《田神功八關齋會報德記》八關齋會是一種特別修道的佛會,專指在家信佛的居士們,在一晝夜間受八戒。河南節度使田神功卧病在床,宋州刺史徐向等人發起修八關齋會,為田祈禱。由田悅篆額,顏真卿撰文並書寫,唐大歷七年(772)刻。此為顏真卿的重要作品之一。 有清張照、梁同書跋。
張照(1691-1745),華亭(今上海)人,初名默,字得天,、長卿,號涇南,天瓶居士。康熙四十八年進士,官至刑部尚書等職。書法功力雖深,但氣格不高。然卻由於康熙御筆詩「書有米(米芾)之雄,而無米之略,復有董(董其昌)之整,而無董之弱,羲之後一人,舍照誰能若?即今觀其跡,宛似成於昨,精神深貫注,非人所能學」的誇贊而名噪朝野。
B10(3方) 唐 鍾紹京 《靈飛經》 鍾紹京,字可大,唐虔州贛(今江西州)人。鍾繇十世孫。《靈飛經》為其應科舉而作,是著名的小楷範本。
B11 明 董其昌 臨五代楊凝式《白鹿帖》
楊凝式(873-954)字景度,號虛白、癸巳人、希維居士等,華陰(今屬陝西)人,因官至太子少師,人稱楊少師。黃庭堅曾將其與顏真卿相提並論,足見楊氏書法造詣之精深。
董其昌自跋:「此楊少師書也,偶得鏡光紙,遂為臨之,乃恨老眼昏花,聊得其十一耳,時年八十歲。」 有清高士奇、梁同書跋。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松江華亭(今上海)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書畫大鑒賞家、書畫理論家。
高士奇(1645-1704),字澹人,號江村、瓶廬,賜號竹窗。錢塘(今浙江)人,因工書法,被明珠薦以諸生供奉內廷,為康熙帝所寵幸,官到禮部侍郎。《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一有傳。平生學識淵博,能詩,善書法,精考證,鑒賞力亦極精純。所藏書畫甚豐。
B12(3方) 宋 趙佶 《唐十八學士》 趙佶,宋徽宗,工於書畫,自創瘦金書體。有宋蔡京、蔡襄跋。
B13(3方) 宋 蘇軾 《起居帖》 有清高士奇、陳有宗等跋。
B14 宋 蘇軾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為蘇軾超度其亡妻王氏而書。東坡先生存世小楷無多,此其一也。有明宋濂、董其昌跋。
B15(2方) 宋 米芾 《題李公麟陽關圖詩》 有明董其昌、孫承澤跋。此為米芾早年作品,尤為珍貴。
B16 宋 米芾 《御制文宣王贊》篆書 後有清末盧秋浦跋,碑文見《無為州志》。此為米芾唯一存世之篆書作品,尤為珍貴。
盧秋浦,無為人,晚清舉人,有文名,與方澎齊名,坊間有「秋浦文章六岳詩」之語(見《無為古今楹聯》附註)。
B17 宋 米芾 《墨池》榜書 殘(有專家曾疑此帖為後人偽托)
B18(6塊殘片) 宋 米芾 闕失 字風與《蕪湖縣學館記》及無為《炎宋章吉老墓表》同,為典型的米字。
B19 宋 米芾 《白菜畫》 清李璋刻,有「黎陽王太傅愛菜歌」題款。此為米芾存世極少的畫作刻石之一。
B20 宋 黃庭堅 《梅花詩》 黃庭堅(1045-1105),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字魯直,號山穀道人、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治平進士,官至著作佐郎。此碑保存較好,為米公祠珍品之一。
B21 宋 薛紹彭 《大年太守帖》薛紹彭,字道祖,長安(今西安)人。與米芾交誼很深,二人同為收藏家和書法家,當世有「米薛」之稱。薛不願在米之後,對「米薛」稱謂大不以為然,寄書給米質問:「書畫間,久不見薛米?」米芾作詩答曰:「世言米薛或薛米,猶言弟兄與兄弟」。
B22(4方) 宋 文天祥 《文信公札子》 第三、四方有李詩勉跋札,札的異體字。
文天祥(1236-1283),初名雲孫,字天祥,吉州廬陵(今江西吉水市)人,南宋寶佑四年狀元,理宗說:「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從此文改字為宋瑞,號文山。祥興元年加封少保信國公,人稱文信公。率兵抗元英勇就義。其書法基本上屬於二王的路子,頗得晉人風采。
B23(2方) 宋 孫永 《宋故胡府君曹夫人墓誌銘》 本縣出土,一銘一蓋。
B24(2方) 宋 張正卿 《宋故張府君墓誌銘》 本縣出土,一銘一蓋。
B25 宋 王喜開 《雙泉寺舍利塔地宮記》 本縣蜀山周家大山雙泉寺舍利塔地宮出土。
B26(3方) 元 趙孟頫 《武侯出師表》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浙江湖州人,著名書畫家,宋宗室,入元後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封魏國公。他的書法是晉唐以來的又一高峰。有陳繼儒收藏印,陳繼儒(1558-1639),字促醇,號眉公,又號麋公,華亭(今上海)人,其書法學蘇(軾)米(芾)。
B27 元 趙孟頫 《送李願歸盤谷序》
B28(3方) 元 趙孟頫 《史記汲黯傳》 有明文徵明跋、清高士奇收藏印。
B29 元 張雨 《杜甫詩醉時歌》 張雨(1277-1348),道士,杭州人,字伯雨,號句曲外史,又號貞居子。字畫皆善,倪瓚稱其詩文字畫皆為當朝道品第一。
B30(2方) 明 沈周 《題胡笳十八拍詩畫跋》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長洲(今蘇州)人。不應科舉,長期從事繪畫和詩文創作,書學黃庭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胡笳十二拍至十八拍書法作者佚名,該兩方碑的背面有祝允明、成親王永瑆的法帖。
B31 明 唐寅 《次張體仁聯句韻》 鈐「六如居士」、「龍虎榜上名第一煙花隊里醉千場」兩印及「易明」收藏印。唐寅(1470-1523),字伯虎、子畏,自號六如居士,長洲(今蘇州)人,弘治鄉試為應天解元。與祝枝山、文徵明、徐禎並稱「吳中四才子」。
B32(2方) 明 王守仁 《捐驅帖》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哲學家、教育家、詩人和書法家。曾築室故鄉陽明洞中,世稱陽明先生。官至南京兵部尚書。
B33 明 王守仁 《致王大人札》 殘,僅余半塊。
B34 明 吳寬 《致松庵先生札》 吳寬(1435-1504),長洲(今蘇州)人,字厚博,號匏庵。成化八年進士,官至吏部尚書,工詩文、善書法。
B35 明 文徵明 《致仲甫先生札》 碑後有另兩帖。
B36 明 董其昌 《小樓刻燭聽春雨、白晝垂簾看落花》楹聯 題跋在文革中被鑿毀。
B37 明 董其昌 《陰苻經》
B38 明 董其昌 《九玉帖》 有成親王永瑆、梁同書跋。
B39 不詳 佚名 《歸田賦》
B40 明 陸深 《識筆陣帖》
B41 明 楊士奇、肖益勤、姚公綬 《書札尺牘》
B42 明 董其昌 《樂志論》《臨李邕〈李玄秀碑〉》 李邕(687-747),唐代書法家,字泰和,廣陵江都(今揚州)人,李善之子,少知名,薦為左拾遺,天寶初為汲郡北海太守,故人稱李北海。唐李陽冰稱他為「書中仙手」。董其昌也有「右軍如龍,北海如象」的評語。或稱其為「王右軍第二」。
B43 明 宋克 《識吳鎮畫》 宋克(1327-1387)長洲(今蘇州)人,字仲溫。明初書法家。此帖為草書,碑石保存較好。
B44 明 黃道周 《韞生帖》 黃道周(1585-1646),字幼平,或作幼玄,一字螭若,號石齋,福建漳州人,明天啟二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率兵搞清,兵敗不屈,在南京從容就義。書法氣勢磅礴,一瀉千里,開近世新風。
B45 明 蔡玉卿 《孝經論》 蔡玉卿為黃道周妻,此帖為館藏唯一女書法家的作品。
B46 明 佚名 《墓誌銘》 嵌於東室牆壁正中。
B47 明 佚名 《篆書》 原碑殘損,余字如下:「……明□□學之□池仰□……」與B46同置一處。
B48 明 趙范撰、程杲書 《重修墨池記》 原碑殘破,碑文載《無為州志》。
B49 明 邢侗、繼盛、高景逸 《草書尺牘》 邢侗與張瑞圖、米萬鍾和董其昌被稱為晚明四大家,又與董其昌並稱為「北邢南董」。書名遠播至朝鮮、日本。
B50(8方) 清 梁同書 《復孔谷園論書》 這是一篇書法理論文章。
B51(5方) 清 梁同書 《頻羅庵詩帖》 第二方殘。
B52(2方) 清 梁同書 《望雲樓集帖》 「樓」下一字殘毀,參照張照碑帖,知為「集」字。
B53(3方) 清 梁同書 不詳
B54(7方) 清 梁同書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第一、二方書寫內容與第三方完全相同;第三、六方碑背面有《墓誌銘》,系梁同書應友人張鷺翔之邀書。張鷺翔另見B57。
B55 清 梁同書 《題陸朗夫中丞誓墓圖匯》
B56(5方) 清 梁同書 《謝東墅墓誌銘》
B57(3方) 清 梁同書 《友遊仙詩十章》 原碑右下有「羅四」「羅五」「羅六」字,疑羅為頻羅庵簡稱。
B58 清 劉墉 《頭陀寺碑文八字》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青原、日觀峰道人,山東諸城逄戈庄(今高密縣)人,乾隆進士,官至東閣大學士、吏部尚書等職。書法工行楷,運筆圓勁渾厚,骨力內藏,喜用濃墨,時稱「農墨宰相」。與同時期的梁同書、王文治、翁方綱齊名,並與成親王、翁方綱、鐵保合稱「四大家」。
B59 清 永瑆 《重題聽鍾山房圖》
B60(3方) 清 張照 臨《柳公綽昔在帖》
B61 清 張照 《詩說》 小楷
B62 清 劉墉 《杜詩五首》
B63 清 陳兆侖 《金圍先生帖》
B64 清 王士禎 《端士帖》 「李開鄴」
王士禎(1634-1711),死後因避雍正(胤禛)諱,改稱士正,乾隆時,詔命改稱士禎。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山東新城(今桓台)人,順治十五年進士,官至刑部尚書。B65(2方) 清 姜宸英 臨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碑背另有帖。
姜宸英(1628-1699)字西溟,號湛園,浙江慈溪人,能詩文、工書法,七十歲才中進士,授編修,後因科場案牽連,死於獄中。
B66 清 琨玉 《寶晉齋》榜書 琨玉其時知無為州
B67 清 王峻 《重修米公祠寶晉齋碑記》
B68 清 劉德潤 《筆峰》榜書 原碑剝瀝頗甚。
B69 不詳 不詳 《帶水詩》
B71 清 林佶 《令母舅》
B72 不詳 不詳 《墓誌銘》
B73 不詳 不詳 《歲巳》
B74 不詳 周宗建 《秋署》
B75 不詳 不詳 《醉德》
B76 清 高士奇 《步虛詞》 右下有高士奇印鈐。
B77 不詳 不詳 《題王炳之惠石香鼎》 詩共六首。
B78 清 嚴繩孫 《拙作》
B79 不詳 不詳 《娛志居帖》 背面另有帖。
B80 不詳 不詳 《小鴨詩》 背面另有帖。
B81 不詳 不詳 《吳用俊得此卷》 原碑斷為二。
B82 不詳 不詳 《經卷目錄》
B83 不詳 不詳 《寄一遇有警》 原碑斷為二。
B84 清 不詳 《名宦祠神位碑》 原碑立清州衙「名宦鄉賢祠」,碑文見於《無為州志》。斷為二。
B85 民國 不詳 《募捐記名碑》 所記捐款有「英洋」、「本洋」、「鈔」、「錢」等數種,另有「小東門鵝市金仲臣收」字一行。
B86 清 不詳 《重修米公祠碑記》 米公祠出土,只余殘石一塊,且斷為二,碑文載於《無為州志》。
B87 宋 不詳 《經幢》 系無為城北黃金塔出土,經幢殘石,疑為南汰寺舊物。
B88 不詳 王圖炳 《劉伯倫酒頌》
B89(5方) 不詳 陳孝泳 《臨石鼓文》 第二、五方斷為二,第四方右角殘。
B90 不詳 不詳 《經卷目錄》
B91 不詳 不詳 《臨誠懸……下始》
B92 不詳 不詳 臨王獻之《黃庭》
B93 不詳 不詳 《知已於詩》
B94 不詳 不詳 《致友契札》
B95 不詳 不詳 《小疵》
B96 宋 不詳 《墓誌銘》系刻在40厘米見方的陶質板上的墓誌銘,為1987年從無為綉溪公園西側芝山頭建築工地一宋墓中出土的,墓主人為一年輕婦人,墓誌不似尋常樣式,內容為「 急急如令……」類經文祈語,文中有不少「簡化字」,出土時字跡十分清晰。此文物為本表作者親自征回。
B1 1951 潘效安 嵌修無為碑刻記 潘效安(1903-1988),無為人,曾任淮南市委副書記、市長,1951年時無為縣長,有詩名,著有《笑安詩記》。
B2 1951 周俊 重修水心亭序 周俊其時繼任無為縣長。
B3 1928 方澍 古今圖書集成碑記 方澎,字六岳,無為人,1894年舉人,曾官浙江鹽大使。著有《嶺南詠稿》2卷,輯有《濡湏詩選》4卷。

Ⅸ 無為肯德基什麼時候開的

2018年5月22日。肯德基(KFC)是世界最大的炸雞快餐連鎖企業,隸屬於百勝全球餐飲集團,總部座落在美國肯塔基州路易維爾市。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位於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鐵山路米芾商業廣場的肯德基是在2018年5月22日的時候建成營業的。

Ⅹ 無為米芾廣場旁邊的高層是什麼小區

哦,500米提高特別特別的高,跟我超市什麼樣?

閱讀全文

與蕪湖無為米芾廣場電影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法國電影逃犯在線 瀏覽:293
有一部電影女主叫盛如懿有彭於晏 瀏覽:145
青苔花開電影演員 瀏覽:601
台灣運動電影推薦 瀏覽:186
自製樂高電影大全圖片 瀏覽:286
潘多拉電影在線網站 瀏覽:734
演員王珞丹的電影 瀏覽:968
病毒電影院 瀏覽:946
搞笑的戰斗電影大全 瀏覽:694
電影角鬥士音樂主題誰創作 瀏覽:852
狂爆之路電影完整版 瀏覽:195
上海靜安區大寧電影院 瀏覽:118
電影票通兌券兌換碼 瀏覽:547
李嘉欣電影粵語歌主題歌曲 瀏覽:397
特別喜愛的電影英文 瀏覽:79
韓國交換溫柔中文字幕電影 瀏覽:110
十大最佳女主角電影 瀏覽:806
加勒比海盜5電影票價格 瀏覽:938
苗族電影經典愛情喜劇 瀏覽:841
五部英文電影的主要內容 瀏覽: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