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體驗 > 輝煌電影院

輝煌電影院

發布時間:2022-11-15 19:11:38

『壹』 瑞安電影院的歷史

「瑞安不是沒有電影院,相反,瑞安電影的發行收入曾連續9年榮登全省縣級市榜首。」瑞安電影有限公司經理郭峰迴憶道。他親歷了瑞安80年代電影市場的興盛,那恰好也是整個中國電影市場蓬勃發展和空前繁榮期。
說起瑞安電影院的輝煌歷史,年過半百的郭峰稍顯落寞。1981年,郭峰被分配到塘下(瑞安市下屬的一個鎮)電影院當放映員。在郭峰記憶中,當時的塘下電影院佔地面積3畝,建築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有一個可容納993人的放映大廳,即人們俗稱的「千人影院」。
那個時候,劇院很少,電視、錄像、KTV遠未普及,電影是唯一的娛樂方式,它收藏了好幾代人的集體記憶。在80後的記憶中,學校組織集體觀影時的盛大場面永遠難以復制 。在60、70後的記憶中,電影院是他們戀愛時最「時尚」的約會場所。而在郭峰記憶深處,電影放映員則是一個人人想當的美差。由於電影市場火爆,電影票常常一票難求,幾乎天天有人圍著他,私底下找他要票。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放映電影《碧水雙魂》時,由於電影賽龍舟的場景取景於塘下,塘下的電影院從早上7時30分開始放映至第二天凌晨兩三點鍾,連續放9場,7天放了63場,還是場場爆滿,那個年代電影的火爆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很大程度上,塘下電影院的狀況就是瑞安市電影院的一個縮影,從80、90年代電影大發展期,瑞安共30多個鄉鎮幾乎每個鄉鎮都有自己的電影院。」郭峰說。瑞安僅城關就聚集了4家電影院:華僑電影院、玉海影樓、人民劇院、工人文化宮。此外,莘塍、塘下等鄉鎮的集鎮電影院在全省都算得上大規模。
90年代末,由於體制弊端出現和多種娛樂方式的興起,電影市場逐漸被電視和錄像所蠶食,人們的消遣娛樂從此有了更多的選擇,曾經紅極一時的瑞安城鎮電影院變得命途多舛。
「有的場地出租,搞商業經營,有些電影公司轉制時被置換掉,即使存在的,也基本不放電影。這是全國城鎮電影院都面臨的問題,而瑞安電影院場面撐得最大,到最後衰敗得也最徹底。」郭峰說,到2002年,瑞安電影院全線停營,電影院從此淡出了瑞安人民的視野。

『貳』 杭州金碧輝煌搬家了昨天順道去娃哈哈美食城,進去只看到個電影院,再上去沒電梯,然後我走上去

慶春路169路娃哈哈美食城六、七樓。

B1乘到汽車東站,換乘31/K31(火車東站--延安路慶春路口)到眾安橋下車即可.

『叄』 世界上最特別的電影院在哪裡

美國洛杉磯埃斯酒店影院(The Theatre at Ace),前身是聯美劇院,19 27年由後來並入米高梅的聯美公司建 造。聯美擁有默片大亨C.卓別林、格拉 斯?費爾班克斯、瑪麗?碧克馥、D.W.格 里菲斯等一系列響當當的大腕創始人 。 這家劇院是西班牙哥特式風格, 在牆壁上精心地繪制了碧克馥、費爾 班克斯等其他好萊塢名人。 幾經轉手後,2009年,該影院被 埃斯酒店連鎖影院購買並重新裝修, 昔日的輝煌重現,如今這座影院向音 樂會、首映式、私人放映會、研討會 等各種表演形式開放。

在美國猶他州埃斯卡蘭特西面有 一家「流星」汽車影院度假村,於201 1年開業。這座經典的中世紀汽車影院 擁有8輛定製拖車,內部模仿好萊塢老 牌明星的更衣室,你還可以翻閱明星 的劇本,甚至試穿他們的戲服。 酒店毗鄰大階梯-埃斯卡蘭特國家 保護區。白天,你可以徒步或是駕駛 沙灘車探索方圓190萬英畝的荒野,到 了晚上,則可以跳進拖車里一邊吃披 薩一邊看電影,這在汽車電影院全盛 時期可是最流行的享受。

『肆』 怎麼評價一個電影院的裝修風格都有哪些風格

家庭電影院這個概念炒很久了,正經的家庭電影院是土豪們的一個游戲,整套設備上百萬。但我們普通老百姓也是可以在家搞個影院的,畢竟也只有玩玩游戲看看電影的需求,設備等級用不了那麼高,一個性價比高的家用投影儀+幕布+音箱就可以滿足。電視牆是幕布安裝的常用選擇,因為電視和沙發的距離通常也滿足投影儀和幕布之間的距離。電視滿足不了的就打開幕布,約上朋友一起看球賽,看電影度過周末。如果投影與電視並存,要預先計算好電視安裝厚度,留出間距。如果有電視櫃,還要考慮到電視櫃的高度和寬度是否會影響幕布下沿,騰出預留空間。

『伍』 大光明電影院的歷程

很多人知道「大光明」是中國第一家寬銀幕電影院和第一家立體聲電影院,卻不知道它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在硬體上領了風氣之先。早年的「大光明」主要放映美國八大公司出品的影片,其中包括美國前總統里根主演的《卿何薄命》和《一夜風流》、《翡翠谷》等多部奧斯卡獲獎影片。為了讓觀眾能夠更好地欣賞這些電影,1939年11月,「大光明」在全國率先引進了「譯意風」同聲翻譯耳機設備。當時每個座椅背後都安裝了一個小方匣,裡面有電線與發音機相連。觀眾多付一毛錢,就可以租借耳機連上小方匣,聽到「譯意風」小姐們純正的同聲翻譯。據悉,第一代「譯意風」小姐中就有如今蜚聲海內外影壇的著名影星盧燕。那時的大光明主要放映美國八大公司出品的影片,當時是遠東地區影院中的翹楚。 大光明電影院幾乎是國內現存最古老的影院之一。它是中國第一家寬銀幕電影院、第一家立體聲電影院,第一家四星級電影院,第一家氙燈電影院,影院超前放映各類中外優秀影片,每年吸引了二百萬觀眾。大光明電影院票房收入歷年是全國最高的,1994年達到了300萬元人民幣。
1933年6月14日由英籍粵人盧根重建並更名的大光明大戲院,是當時上海最高檔、最大的電影院。從1928年首映美國環球影片公司影片《笑聲鴛影》以來,大光明歷經起伏。然而,只要大光明一開,其票房總是令人艷羨的,曾經有過連續11年票房全國第一的輝煌。「遠東第一影院」的派頭仍在「中華商業第一街」的南京路上彰顯著。 張愛玲時代的大光明,門口有三眼巨大的噴泉,台階上鋪著絲綢地毯,衣著華美的俄羅斯女郎作為招待。還有一個由歐美樂師組成的樂隊。那時來大光明看電影的都是有錢人。據說鴻翔的服裝設計師為了能捕捉最新的流行樣式,也經常到大光明觀察時髦女郎的穿戴。
高永清聯合部分外資將靜安寺路(南京西路)216號的卡爾登跳舞場改建為影院,聘請《申報》副刊《自由談》的主編周瘦鵑為廣告部主任,周瘦鵑為這座新影院命名為「大光明」。 2008年,大光明影院斥資1.2億元人民幣,開始對影院進行修復工作。早報記者昨日看到,風帆形的外立面、荷花形的屋頂、圓弧曲線形的大廳、高挑堂皇的進廳,翻修一新的大光明電影院重新找回十里洋場中的「洋氣」感覺,其歐美建築風格的輝煌外觀令觀眾有著置身上世紀30年代的錯覺。
據悉,尊崇並恢復歷史原貌是本次修復和改造中所堅持的原則,原有的放映大廳,一、二層老休息廳以及外立面,都予以保留並全面修復。修復過程中,參照了許多歷史照片和圖片,以求恢復大部分老年人對大光明的總體印象。其中,大廳、進廳和休息廳頂面全部採用24K金箔鋪設,進廳和休息廳則全部採用銅質花飾扶手,營造出了大光明原本金碧輝煌的效果。 改造後的大光明形成「1大加5小」的放映格局。原本可容納1900人的放映大廳被縮減了600個座位,原本兩層樓的設置依然保持,一樓800多座、二樓500多座。此外,大光明影院還新開發出了5個小觀眾廳,包括一個VIP廳,使得觀眾在影院中有了更多的選擇。
據影院經理楊根林介紹,影院中的音響系統與舉辦奧斯卡頒獎典禮的「中國大戲院」相同。大光明電影院還引進了當今影院最新的技術———杜比3D立體數字放映機,形成了膠片、數字共存的放映格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影院底層原本單獨作為疏散通道的空間也得到了利用,這一通道被精心設計成展示大光明電影院80年歷史的文化長廊,供觀眾免費參觀。長廊色彩取灰白兩色,營造簡潔、素雅的氛圍,通過燈光、圖片、文字、實物等手法,展示影院的昨天與今天。這一做法在全國尚屬首次,使得觀眾們在欣賞電影之餘,更能品味大光明80年的花樣年華。

『陸』 媽媽的電影院

-1-

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填各種履歷表、家庭情況調查表的時候,媽媽的工作單位及職務一欄,我填寫的是「××省××市××影劇院售票員」。

我的媽媽在長達16年的歲月里,是一家村辦副業——影劇院的售票員兼出納。1983年元月3日,是她上班的第一天。那時電影院還沒完全建成,一邊放電影,還一邊在進行裝窗簾等收尾工作。剛上小學的我,摸爬滾打在紫紅色的天鵝絨布里,混熟了所有的工作人員。

所謂的工作人員,幾乎全是村裡前街或後街的閨女媳婦,二三十個,熱鬧非凡。另一個年經溫婉的售票員兼會計,後來成為我的表嫂。整個村裡的人學歷頗低,這也就是高中學歷的媽媽和表嫂能當上售票員和會計出納的緣故吧。

其他人被分在存車組、檢票組、服務組。那時去看電影,要麼步行要麼騎車,所以需要有看車的。存車的時候一般在你的車把上掛個牌,和它一對的另一個牌,你自己拿著,電影散場後再憑牌取車。檢票進去後,憑票對號入座,來晚的觀眾需要服務員用手電筒指引到座位,此外,服務員如發現有人抽煙或嗑瓜子什麼的,有權用手電筒的亮光勸阻你。

至於電影院的男人,少得可憐。印象中只有一個叫老尚的經理、一個放電影的、一個跑片的、一個用廣告色在售票處外牆上寫電影預告的。

小學中學時光,除了在姥姥家胡同和一起長大的小夥伴們玩、在市裡可玩之處和同學們玩之外,幾乎是泡在電影院里的,在家找不到我的,一準在電影院找得到。

我在售票的小屋裡寫作業,在那兒發呆,有時還幫他們賣上幾張票。或者看來來往往看電影的人,遇上覺得好的電影就進去看場電影。再就是坐在售票處前面的空地上看小人書,那是尚經理的老母親擺的攤。這樣的日子,我那時整天喊著「沒意思沒意思」,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真是太有意思了。

-2-

放電影用的膠片,就像我們以前的相機膠卷。一部電影大概需要幾卷這樣的膠片拷貝,我記不大清了。只記得跑片的哥,騎著一輛28車,像郵遞員似的,車後座上掛著個綠色帆布口袋,在臨近的電影院之間來回奔波。帆布口袋裡裝著圓形膠片盒,有點像現在圓圓的餅干盒。

每次拿回兩本膠片拷貝放著,再趕緊跑回去拿下兩本。有時因為啥事耽擱了,中間就會空場,觀眾們就抱怨啊,吹口哨啊,但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啊。

想像一下,你一邊看電影的時候,正有一個人在路上使勁蹬著車子,為了不掃你的觀影興致,准時為你續上膠片,就像如今的外賣快遞小哥一樣,為了不被差評,努力及時熱乎乎地送到你的手中,也是蠻拼的了。

每次坐在電影里,都會回頭望望後面放映室牆上的兩個方方正正的小洞口,電影就是從那裡發出來光,然後我們就在屏幕上看到了。當時我一度覺得那真是一個神奇又神秘的洞啊。

放映室我印象中去的很少,可能覺得那裡太神聖了吧,反而不好意思隨隨便便就進去。那裡有兩部膠片放映機,交替使用。放映的時候,能聽到齒輪和膠片接觸發出的「嗞嗞」聲。

每本從別的電影院拿回來的已放映過的膠片,需要先倒片,才能放給這個影院的觀眾們看。可是我使勁搜索腦海里對倒片機的記憶,卻絲毫也記不起來了。

-3-

不過,我對電影院巔峰狀態時的盛況卻一直記憶猶新。當年上演《武林志》《武當》《畫皮》《媽媽再愛我一次》等等這些電影的時候,電影院是多麼熱鬧和紅火啊。每場座無虛席,連過道上站的都是觀眾。好幾百平方的空地上,自行車一輛挨著一輛,一排排一列列,停放得滿滿當當,恨不得排到馬路上。

媽媽是個對數字很敏感、特別善於記憶數字的人,在注會所里工作的弟弟不止一次說過,媽媽是個天生當會計的人。

過去這么多年了,她還清楚記得,台灣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連續上映了五六天幾十場次,票房創下三萬八千元的紀錄,而且奇怪的是,該部電影的市內各大電影院的票房都沒超過媽媽所在的這個郊區電影院。當時存一輛車是2分錢,光存車的收入一天就多達一二百元。

是的,我也清楚記得,有一場結束的時候,從電影院里出來的一個男孩,小學生,哭得特別兇猛。

由於這個特殊的資源,我曾經組織過我的同學們來媽媽的電影院開展團日活動,剛開始存車的存車,檢票的檢票,服務的服務,一本正經,兢兢業業,等電影開始了,不再有觀眾進場了之後,一擁而入全體美美地看場電影,皆大歡喜地結束活動。

-4-

後來,跑片的由自行車升級為摩托車,叫老尚的經理得了急症去世了,又來了一個到現在還和媽媽是好姐妹的女經理,放電影的哥成了副經理。

我記得在媽媽的電影院里看的最後一場電影是《霸王別姬》,那時上高二的我對某些情節感到不可理解,又模模糊糊似乎知道了點什麼。過了好多年之後,才知道年少的時候,曾經在電影院里一不小心看了一場不知道有多麼經典的電影。

再後來,我離開了家,離開了家所在的城市,到外地求學。就這樣,我在不知不覺中告別了媽媽的電影院。

它於1999年10月左右關閉了。因為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少了,效益越來越不行了,電影院就租給了別人,改名為二十一世紀廣場,成為一個蹦迪、打檯球的綜合娛樂廣場。原來的工作人員大多留下了,媽媽幹了不到兩年,因為年齡大了,就不幹了。

電影院解散的時候,拍了一個合影。照片早已尋不見了。只記得媽媽當時在電話里和我說這個事的時候說,心裡空落落的。

電影院成為媽媽經歷中一筆寶貴的財富,有關它的記憶不可磨滅,有關它的快樂充盈著媽媽的生命。

我在媽媽的電影院里無意中見證了中國膠片電影的輝煌與衰落。而我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電影的啟蒙,感染了終生電影熱愛絕症。無論在哪裡看電影,當燈熄滅的一瞬間,我就進入了一個廣闊的世界,彷彿又回到了媽媽的電影院。

『柒』 儀征輝煌電影院裡面,戀愛通告上映了沒是幾點的哪幾場

你好!王力宏自導自演的《戀愛通告》將在8月12日全國正式上映!電影院上映票價在50元不等,學生證半價哦!基本上每個電影院都會播放!具體情況請自己到電影院查詢!! 8月安排宣傳:北京(2號),上海(3號),成都(4號),西安(5號),杭州(6號),鄭州(7號),南京(8號),武漢(9號),深圳(10號),廣州(11號),上海(16號),北京(17號) 宣傳活動詳細介紹: 2號北京,看片+采訪+演員見面會(會有粉絲票) 3號上海,不公開看片(上海本地影院經理、媒體、贊助商)+酒店內發布會(有少量粉絲票) 4-8號,各地都是不公開看片(各地院線組織,影院經理、媒體看片)+酒店內發布會(看各地院線組織的情況,也許會有少量粉絲票,不是我們操作) 9-11號,酒店內發布會+影院見面會(各地跑3-5家影院和粉絲見面,看片,各地影院賣票) 16-17號,上海、北京專門的影院見面會(上海、北京各跑6家影院) 12號台北首映,13-15也許是新專宣傳,也許去新馬宣傳電影,未定 主要演員名單:王力宏、劉亦菲、曾軼可、陳沖、喬振宇、陳漢典! PS:電影才剛剛上映,網上是不可能這么快有的哦!不然電影院吃啥呢,最起碼要過一個月網上才有,你說是吧! ---------------- 原創,復制可恥 ---------------------
滿意請採納

『捌』 《天堂電影院》讀後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天堂電影院》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天堂電影院》讀後感1

《天堂電影院》中,小的時候,多多很快樂,雖然貧困,但他的生活里,有母親,有老放映員,有傻得可愛的同學,最幸福的事就是看電影。那場火是少年與青年的分界線,放映員瞎了,多多成了新的電影放映員。後來,媽媽老了,老放映員老了,小鎮有了新的電影院,同時,多多有了喜歡的姑娘,由於身份懸殊,二人愛情不得圓滿。最美好的年齡,遇上最美好的愛情,在窗下等了九十九天的士兵終於離去,多多的青春至此結束。

在老放映員的勸說下,他離開了這個傷心的地方。多年以後,多多成為了著名導演,在母親的召喚下,回到了這個他一直不願意回來的小鎮。母親老得身體都已佝僂,老放映員死了,電影院拆了,初戀已嫁為人婦,生下的女兒青春美麗,一如當年那個第一眼就讓人心動的姑娘。

母親說:多多,你並不快樂。

怎麼會快樂呢?小時候因闖禍而責罵自己的母親,把電影放映到牆上讓所有人看的放映員,學校里答不出老師問題的同學,把吻戲剪掉的神父,意外橫財的瘋子,他們都已經不再是當初的模樣。縱是漂泊多年衣錦還鄉亦不能彌補心中的遺憾。

然我始終相信,離開是正確的選擇,小鎮有太多回憶,彷彿泥淖讓人深陷其中不得自由。如老放映員所說「每天呆在這里,會把這里當成全世界。」無論多多是否離開,都改變不了小鎮的變遷,而只有漂泊的人才明白故鄉的含義。逝去的一切都回不來,現在的一切終將逝去,這是人必須要面對的。沉溺傷感沒有任何意義,人的一生註定是滄桑的,在井底緬懷過去,不如去遠方創造將來。只有非常非常努力,才能超脫於故鄉,才能承受回憶的重量。就像多多回到羅馬,回到自己奮斗的舞台上,看到許多年前的吻戲剪輯,會淚流滿面,但那已不再是遺憾。

《天堂電影院》讀後感2

這部電影剛看了點頭,突然想起以前看過的一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都是講的一個人如何從兒時的窘迫走到現在的輝煌,都是一樣的回憶。只是這部電影除了回憶還有後續的情節,這一點又像《三個傻瓜》了。

一部講述電影人的電影,在這部電影中,主人公多多應該是羅馬的一個大導演,母親的電話、艾弗多的離世讓他開始回想起從小到大經歷過的歲月,這是一段不平凡的歲月。從小時候迷戀電影底片到希望學會如何播放電影,再到自己拿著簡陋的攝影機拍電影,艾弗多這個鎮上唯一的放映員給了他很多指導,當然,有些指導不光是電影上面的,更重要的是在艾弗多因為火災雙眼變瞎後把自己所思考的人生道理告訴了多多。例如,離開這個小鎮,忘記過去,忘記親人,忘記他,去尋找更美好的未來。

影片中艾弗多因為那場火災而改變,而多多也因為一個藍眼睛的女孩出現而改變,影片中花了不少篇幅來講述多多如何得到了女方的愛,但最終因為女方父親的反對他們的姻緣就此結束,這對多多的內心造成了極大的創傷,正如最後多多的母親說的:你有過很多女人,但你缺少的卻是愛。在我看來,多多很可能把愛全部放在了那個女孩身上,從此再也沒有像那樣瘋狂的愛過,至少不會夜夜守候窗前持續一百天。

扯的太遠了,還是說說電影標題。沒看電影之前我以為天堂電影院是一個象徵,也就是一家普通的電影由於發生了一件很感動人心的事而讓人們想起了天堂的美好。看電影才知道原來影片中真有一家天堂電影院,不,還有一家繼承原址的新天堂電影院。之前的電影院由神父掌管,神父為了讓觀眾潔身自好刪去所有片中的吻戲,後來由彩票中獎人掌管,再也沒有任何限制,商業化氣氛更濃了。影院名稱改了,限製取消了,但觀眾都是一樣的,他們到這里來都是為了娛樂,為了放鬆,這從影片花了不少鏡頭來展現觀眾的種種神態和表情動作可以看出,他們來這就是為了享受,隨著影片哭哭笑笑,或許在一定程度上他們認為戲院就是天堂。

回憶結束,多多踏上了歸程。他為艾弗多送葬,見到了家鄉那些曾經熟悉的人,也目睹了新天堂電影院在爆破中轟然倒下。妹妹對他很陌生,他自己在對母親的談話中也提到了這一點,覺得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原點,三十年讓他失去了不少對家鄉的記憶。不過母親還是理解他的,雖然沒有艾弗多那樣說話沒有任何餘地,但也認為他做的對,活在更大的世界裡才是明智的選擇。

影片最後放到是艾弗多留給多多的一盤放映帶,裡面全是那些曾經的影片中刪減掉的吻戲,多多看著看著就哭了起來。一開始我也很奇怪艾弗多為什麼要給多多留這部拼湊起來的吻戲,但回想起艾弗多曾經對多多說的:人生不是一場電影,恍然之間似乎明白了。艾弗多知道多多的感情故事,他知道多多缺少愛,而影片中的那些吻戲卻正是愛的體現,他搜集多多小時候看的電影中那些刪減掉的反映愛的片段,把它們全部拼接起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補全了多多。這只是一種象徵,我想,希望多多能感受到愛。當然,這一切都是我的理解罷了,也許我更喜歡認為人生就是一場電影,每個人坐在台下,看著自己的故事在屏幕上放映著,肯定沒有多少人願意自己看的是影片的縮減版,更何況縮減的還是反映真愛的部分,se情說的太言過其實了。

很奇怪過去影片結束的時候都是以「FINE」表示劇終,在現代好像用的更多的是「END」。兩個詞比起來FINE明顯更好,這體現出看電影是一種享受,一種看完後感到精神愉悅的享受,FINE,一切順利,一切安好,確實有種天堂的感覺。

《天堂電影院》讀後感3

記得有人說過,電影就是另一種生活,或者說,是另一種生活狀態。喜歡電影,因為對藝術的欣賞和熱愛,喜歡陶醉於一個更精緻的現實世界中,讓我哭、讓我笑、讓我感動。

一杯茶,一份點心,一部電影,三樣東西加起來就是一個美好的周末。這個周末,突然想再次重溫一下吉賽貝?托納多雷大導演的「時空三部曲」——《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海上鋼琴師》,當然首選的是《天堂電影院》,一部獲無數世界大獎的電影,包括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想不到,再一次重溫裡面的情節,卻再一次被感動得淚流滿面。雖然電影沒有很宏大的場面,但在電影中的每一個角色都刻畫的很深刻,將小人物的生活展現在我們面前,簡潔的畫面,將這些純朴的感情能給我們的心靈帶來震撼。

影片講述二戰的時候,義大利西西里島一個小鎮上的居民和天堂電影院之間的故事。那時,小鎮居民生活中唯一的樂趣就是到一家叫做「天堂」的老式影院去看電影,以暫時忘記生活中的'種種不幸,因此,都愛往天堂影院跑——在那個年代,成為人們唯一的精神流放地。

故事利用蒙太奇的手法回溯主人公多多30年前的回憶,細膩動人,看得我唏噓不已。尤其是導演在片中設置的若干小橋段,常常令我有心頭一動的感覺。整部影片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故事的結局,在羅馬的現代影院里,多多獨自一人在放映、觀賞那盒阿爾弗雷德留給他的膠片。銀幕上出現了當年因神父要求強行刪除的一系列接吻鏡頭,這些被阿爾弗雷德收藏連接在一起的膠片,按時間順序,依次喚起了多多深埋在內心深處的珍藏——故鄉、電影、恩師、初戀……不知不覺淚水已悄然流下,大導演的內心依然是那個熱愛電影與生活的多多……

花了差不多三個小時把整部影片看完,心靈再一次被震撼。阿爾弗雷德對多多的愛,那句站台上告別的說話——「別回來,不要想念我們,不要為鄉愁所牽絆。假如你真回來,不要來見我。不論你將來從事什麼工作,都要敬業樂業,就像當年還是小鬼頭時,一心一意愛護放映室那樣」,還有多多那份對阿爾弗雷德這位是老友亦是老師的悼念,對真愛的執著,對故鄉的牽掛,對戰爭的抱怨,對人性的張揚,對電影藝術的敬意,這一切觸動著我的心靈。

我們總是會被什麼感動,似曾相識的故事和情感在銀幕上變成經典,看電影時偷偷拭擦著眼角的淚水,其實是在重溫自己溫暖的情感理想。就像中年的多多坐在銀幕前觀看那些曾經被剪掉的接吻鏡頭而淚流滿面時。懷念和感動充盈內心,是阿爾弗雷德幫助他完成了電影生涯中的一次洗禮,和最重要的一次感動。

再一次的回味整個故事,真的有太多的感慨,這就應驗了蝴蝶效應,一個決定足以能改變人的一生!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把握好每一個機遇,為自己的人生奮斗。

『玖』 儀征輝煌電影院裡面,戀愛通告上映了沒是幾點的哪幾場

8.13就上映了。下午和晚上都會放,時間不定。

『拾』 【祈福輝煌台】最近的電影院怎麼去可以網上訂票嗎

新近的電影院在新華路,新華市對面,可以走新街大道主過去,可網購訂票。

閱讀全文

與輝煌電影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會說話的猩猩法國電影 瀏覽:547
泰國恐怖電影三兄弟 瀏覽:687
成龍點電影 瀏覽:370
香港演員瑪麗莎電影 瀏覽:677
豫劇電影狀元與乞丐全集大全 瀏覽:37
中南海保鏢電影國語免費完整 瀏覽:952
粵語電影周星馳少林足球功夫 瀏覽:452
好看的人愛情電影 瀏覽:690
適合高一看英文電影 瀏覽:915
電影演員片酬和票房有關嗎 瀏覽:213
武陟電影院票價 瀏覽:411
古田會議電影圖片 瀏覽:800
2013法國劇情電影推薦 瀏覽:347
花樣年華電影音樂和歌曲 瀏覽:490
羅馬希臘題材的電影大全 瀏覽:797
愛情電影寫真 瀏覽:820
我喜歡電影的陪伴的英文 瀏覽:610
有一部計程車電影 瀏覽:390
愛情公寓電影虧本 瀏覽:46
今天翡翠台播什麼電影 瀏覽: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