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MAX是什麼意思
IMAX(全稱:Image MAXimum),意指最大影像,為一種能夠放映比傳統底片更大和更高解析度的電影放映系統。IMAX是大格式及需在特定場館播放的影像展示系統中最為成功的。
IMAX由三名加拿大人發明:Graeme Ferguson、Roman Kroitor及Robert Kerr。由於在1967年於蒙特利爾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中,他們的多投影機式大銀幕投影系統出現不少技術問題,促使他們設計單投影機、單攝影機式的新系統。首部IMAX電影於1970年在日本大阪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中播放,而長期的IMAX系統則於1971年在多倫多安裝。
在1974年於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中,美國館展出了一塊27.3 x 19.7米的巨型IMAX銀幕,觀眾向正前方觀看時,畫面足以充滿整個視界。共有5百萬人次觀看過,絕大部分觀眾認為它呈視了強烈的動感,少部分觀眾甚至產生暈船的現象。這個銀幕只展出了六個月,數年後,一塊標准尺寸的IMAX銀幕於Riverfront Park IMAX Theatre安裝,並使用至今。
(1)電影院的imax是什麼解析度擴展閱讀:
IMAX為了大幅增加影像的解析度,採用了特別的70毫米底片。傳統65毫米底片的影像尺寸為48.5毫米×22.1毫米(Todd-AO),IMAX底片的影像尺寸69.6毫米×48.5毫米。為了以標准電影的每秒24格來曝光,IMAX底片的進片速度是一般底片的三倍。
IMAX底片為了盡用底片面積而沒有聲軌,它採用了六聲道35毫米磁帶播放與畫面同步的聲音。在1990年代前期,與畫面分離的數字化六聲道聲源改為以更精確的脈沖產生器作為傳統SMPTE時碼的同步信號源。這是日後杜比數字及DTS等電影院多聲道系統的前身。
IMAX繼續發展,出現了新的表現手法,例如立體影像及每秒高達48格的畫格數。音響系統方面則有Sonic-DDP(Direct Disc Playback,無壓縮LPCM環繞聲軌)、立體音響系統及呈橢圓形分布的揚聲器群。
2015年,IMAX公司因應Dolby等音效大廠推出多聲道系統,推出名為「IMAX 12 track」的13聲道(12獨立聲道和一個超重低音)多聲道聲音系統抗衡。
2. 電影院的IMAX和巨幕廳有什麼區別
一、區別之研發者不一樣:
1、平時所說的IMAX銀幕是由加拿大IMAX集團研發的,標准銀幕尺寸為22米寬、16米高,但完全可以在更大的銀幕上播放,而且迄今為止不斷有更大的IMAX銀幕出現,如圖例一所示。
圖例一:
二、區別之畫質:
1、相較於IMAX中國巨幕DMAX成本低亮度高,中國巨幕DMAX採用高亮度雙機放映,銀幕亮度高於IMAX亮度近20%,即使放映3D影片畫面整體基調偏暗或夜景時,也有良好表現。但DMAX雙機放映設備還是2K機,雖然陸續會升級為4K機,但真正的IMAX電影解析度在6K以上,畫質區別顯而易見。
2、IMAX通過數字原底翻版轉制技術,把普通的35mm底片通過獨家技術掃描,沖印到70mm底片上,通過升級處理的畫面精細度絕對是高品質的。DMAX雙機放映設備還是2K機,雖然陸續會升級為4K機,但真正的IMAX電影解析度在6K以上,畫質區別顯而易見。
三、區別之票價差別:
1、IMAX銀幕是不允許放普通影片的,所以其放映票價普遍較高,IMAX 3D票價高達150元到180元。
2、DMAX銀幕則可以通過放普通影片「吸金」,「中國巨幕3D」不以收取高額的技術專利費來謀取利益,從而保證了院線、影院及觀眾的利益。因成本關系,DMAX票價也比IMAX實惠。比如普通3D電影票價70元到80元,DMAX 3D票價在90元到100元不等。
(2)電影院的imax是什麼解析度擴展閱讀:
DMAX銀幕產生的原因:
一、補足IMAX電影不夠多的空缺
1、IMAX主打的賣點之一,是用70mm高速膠片放映,使它與傳統35mm電影相比,即使在巨大的銀幕上依然能保持畫質更精細。
2、基於70mm膠片拍攝成本過高、片源太少,IMAX放映系統開發出DMR轉制技術,可以把普通的35mm底片通過獨家技術掃描、沖印到70mm底片上,《唐山大地震》和《建黨偉業》都曾嘗試過這種做法。
3、《阿凡達》帶領的3D潮流在中國正熱,但每年能進入中國市場的IMAX電影最多不過10部,銀幕夠大,又不存在片源障礙的DMAX補的正是這個空。
二、成本之爭:IMAX投入高回報慢 DMAX票價更優惠
1、「山寨」一詞,暗含省錢之道。除了能更好地利用起那些沒法在IMAX廳播放的3D大片,開源節流其實才是推動DMAX開發的重要動力。
2、「DMAX的放映機一部大約100多萬,成本是IMAX的1/10。放映技術有普遍應用性,只要是數字拷貝就能在DMAX廳放。」劉暉說道。成本降低,對觀眾來說,意味著票價更便宜。
三、小結
1、在DMAX的官方宣傳材料里有一句話,「這項技術的創立填補了我國巨幕放映的空白,也再次印證了我國電影技術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的精神」,有人訕笑這是對「山寨」精神的拔高,DMAX的出現更多緣於商業上的博弈,它的精良表現體現的是國產團隊的組合調試能力,而非原創技術。
2、不過,值得觀眾糾結的,只是聲光電效果能否值回票價,多了一種選擇是好事,我們更關心DMAX推廣之路能否一直保持硬體的高端品質。
參考資料1:網路-dmax
參考資料2:網路-IMAX
3. 電影院里的IMAX廳,4K巨幕廳,這兩個有什麼區別
一、研發者不一樣:
1、平時所說的IMAX銀幕是由加拿大IMAX集團研發的,標准銀幕尺寸為22米寬、16米高,但完全可以在更大的銀幕上播放,而且迄今為止不斷有更大的IMAX銀幕出現,如圖例一所示。
圖例一:
二、畫質不同:
1、相較於IMAX中國巨幕DMAX成本低亮度高,中國巨幕DMAX採用高亮度雙機放映,銀幕亮度高於IMAX亮度近20%,即使放映3D影片畫面整體基調偏暗或夜景時,也有良好表現。但DMAX雙機放映設備還是2K機,雖然陸續會升級為4K機,但真正的IMAX電影解析度在6K以上,畫質區別顯而易見。
2、IMAX通過數字原底翻版轉制技術,把普通的35mm底片通過獨家技術掃描,沖印到70mm底片上,通過升級處理的畫面精細度絕對是高品質的。DMAX雙機放映設備還是2K機,雖然陸續會升級為4K機,但真正的IMAX電影解析度在6K以上,畫質區別顯而易見。
三、票價不同:
1、IMAX銀幕是不允許放普通影片的,所以其放映票價普遍較高,IMAX 3D票價高達150元到180元。
2、DMAX銀幕則可以通過放普通影片「吸金」,「中國巨幕3D」不以收取高額的技術專利費來謀取利益,從而保證了院線、影院及觀眾的利益。因成本關系,DMAX票價也比IMAX實惠。比如普通3D電影票價70元到80元,DMAX 3D票價在90元到100元不等。
(3)電影院的imax是什麼解析度擴展閱讀:
IMAX影片為了大幅增加影像的解析度,而採用了特殊的65毫米底片及其專用攝影機攝制,然後沖印成70毫米膠片,傳統70毫米膠片的影像尺寸為48.5毫米×22.1 毫米,而IMAX膠片的影像尺寸為69.6毫米×48.5毫米,即「15/70」格式——膠片每格上有15個齒孔。
因此,IMAX影片的每個畫面的感光面積是普通35毫米膠片每格畫面的10倍、傳統70毫米膠片的3倍。從而決定了在「巨幕」上投放出的影像比一般電影更清晰、更亮麗。這種膠片的拷貝非常笨重,放映時需要專門的起重設備或集合多人之力才能搬動。
由於尺寸比一般的膠片大得多,所以IMAX膠片的進片速度也是一般膠片的三倍,每6毫秒就放映一格,每1秒鍾放映的膠片長1.7米,每分鍾則是102.6米,因此,時長兩小時的IMAX影片,其膠片長度有12.312公里。
4. 電影 imax廳和max廳有什麼區別
沒有區別。IMAX廳是指IMAX電影的場所或影院中專門放映IMAX電影的影廳。沒有max廳這種稱呼。
具體分析如下:
IMAX是世界上目前技術比較成熟的高精密度電影系統里最先進的。投射在巨型銀幕上的令人驚嘆的、水晶般清晰的圖像,配以最先進音響系統帶來的震撼聲IMAX膠片音,給予觀眾世界上最身臨其境的電影觀賞體驗。
IMAX3D就是指「巨幕立體電影」。其中,IMAX指的是「巨型超大銀幕」,全稱為Image Maximum(圖像最大化),被譽為「電影的終極體驗」,分為矩形巨幕、IMAX 3D巨幕以及球型巨幕三種。
IMAX使用15/70格式膠片比常規的35毫米格式大10倍。15/70格式膠片的大畫幅,結合獨特的IMAX放映技術,就是IMAX影片畫面能獨具高亮度、高清晰的關鍵。
(4)電影院的imax是什麼解析度擴展閱讀:
IMAX體驗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電影體驗。當無比明亮、無比清晰、極具震撼力的圖像投射在特殊設計和安放的銀幕上,配以頂級數字環繞音效,觀眾彷彿身臨其境一般。
IMAX體驗有別於普通電影的原因:
IMAX利用世界上最大的膠片格式――是普通35mm的十倍。IMAX影院的設計保證使每一個觀眾不受阻隔地觀賞的影片,置身於影片之中。IMAX影院的另一特色就是其特殊設計的銀幕,這種銀幕有一點點彎曲,擴展了觀眾的外圍視野。
IMAX影院使用的核心技術:
IMAX體驗由三大技術成分組成。他們是IMAX放映機,特殊設計的IMAX銀幕,以及頂級數字環繞音響系統。IMAX放映機使用15/70膠片格式,這種膠片是普通35mm膠片的十倍。
5. 電影里,4K、3D、IMAX這些概念到底什麼區別
文章轉自Hao4K影音
Hao4K影音:最新4K資源下載、4K播放下載教程、最新4K設備評測!
Hao4K專注4K家庭影音, 服務千萬家庭影音發燒友!
周末去看個電影相信現在是多數人的娛樂方式,但隨著影視技術的發達,電影院也越來越多「特色」,但你知道電影院里的3D/4D/IMAX/巨幕/杜比影院/全景聲/DTS:X 臨境音到底都有什麼區別嗎?不知道的還以往只是想騙你的錢……
先說結論在不考慮票價,只單純關注視聽享受的情況下,大概的建議如下:
第一梯隊:IMAX影廳和杜比影院--IMAX專屬片源的影片,首選激光IMAX,其次是普通數字IMAX;非IMAX專屬片源的影片可以盡量選擇杜比影院。
第二梯隊:Real D 3D, 中國巨幕,LUXE巨幕。
第三梯隊:4K普通廳,杜比全景聲廳,DTS臨境音。
第四梯隊:普通廳,ScreenX,各種4D廳等。
不過,如果不是什麼大片或者什麼特別重要的電影,我還是覺得等4K出來後和家人一起看一樣爽歪歪,特別是家裡有家庭影院設備的在家看個4K UHD藍光原盤效果也不會比普通電影院差多少!
如果感興趣可以讀下面的文章了解
比如,巨幕廳也很大,有的甚至比IMAX屏幕面積還要大,那需不需要多花那麼多錢去看IMAX?杜比為什麼還有「杜比影院」 和「杜比全景聲」兩種?DTS臨境音和杜比全景聲哪個更厲害?
畢竟現在電影都很推崇「沉浸感」,到底去看哪種才能獲得更為「沉浸」的視聽享受呢?
3D
首先大家最熟悉也最「頭疼」的就是3D版。因為很多影院在排片時只排3D版本,讓它成為了觀眾在購票時根本繞不開的選項。而且目前不管是搭配任何其他放映模式,都必須帶上3D眼鏡,很多人都覺得累贅。
普通3D的投影技術使用偏振光來製造出景深的幻覺,目的是為了讓觀賞更有沉浸感。但是亮度不足,畫面偏暗,重影,拖影等技術問題讓很多觀眾在觀賞普通3D版本時會感覺很不適。
因為種種原因,3D電影並不像最初推出時那樣,因為大家還有新鮮感而受歡迎,甚至成為了現在很多觀眾最排斥的一種觀影體驗,是不得已的選擇。去年美國電影協會(MPAA)報道也稱全球的3D票房同比下降了20%。
所以,如果大家希望觀賞到高質量的畫面,並且確實有其他選擇,那麼不用考慮,盡量不選普通3D版本就對了。
RealD 3D
RealD 3D是目前世界上最主流的3D電影放映技術,在全球數字3D市場擁有80%以上的份額。
RealD其實就是加在放映機鏡頭前的一個玻璃,以及配套的眼鏡和金屬銀幕。但這樣的技術帶來的最大優勢就是比其他的3D系統更亮。
RealD 3D 技術使用了圓偏振光來產生立體圖像投影,可以讓觀眾能夠傾斜地觀看,而不會看到重影或圖像變暗,比普通3D的觀影感受要輕松很多。
IMAX
雖然IMAX技術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發展了,但IMAX和3D電影在全球的風靡要歸功於2009年的《阿凡達》,由於阿凡達是第一個全程運用IMAX+3D技術進行拍攝、製作和放映的,在當時確實讓影迷感受到了耳目一新的觀影體驗。
IMAX的最大的特點就在於擁有巨大的屏幕,除了畫面更大,對於一些有專門IMAX版本的電影,甚至還可以欣賞到多出標准DCP格式26%的畫幅。所以對於提供IMAX專屬片源的電影來說,IMAX畫幅就意味著能夠在畫面中看到更多圖信息。
1995年的《阿波羅13》是第一部進行IMAX DMR轉制的影片,而最先在製作階段就開始使用IMAX攝影機進行拍攝的電影是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2008)。並且隨後在《黑暗騎士崛起》,《星際穿越》和《敦刻爾克》中都一直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可謂是這種拍攝格式的最大擁躉者。
除了諾蘭的電影,《變形金剛》,《碟中諜》,《星際迷航》,《星球大戰》和《漫威系列》等很多好萊塢電影也使用了IMAX拍攝。
而《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和《復仇者聯盟4:終極之戰》也是目前為止公映的僅有全程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電影,也就是說全程的畫幅都是打開的。
圖片包含的亮度信息越豐富,明暗和色彩表現也更生動。所以和傳統投影相比,杜比影院呈現的圖像就看起來就不會那麼模糊或者灰濛蒙的一片。
激光IMAX vs. 杜比影院
總體來說,大部分的IMAX綜合體驗會比中國巨幕好,但是中國巨幕的高性價比讓很多觀眾把它當做是看巨幕的首選。
不過我又發現,4DX功能介紹的這張圖上有一個「掃腿」看起來非常厲害,感覺如果是看一部恐怖片,這應該是非常值得一試的體驗。
6. 1080P的IMAX版電影解析度一些問題
1 IMAX解析度1920*1080跟原始版本有關,你下的電影是有一部分使用IMAX攝像機拍攝而成,做成藍光碟的時候兩種解析度共存(變形金剛2、創:戰紀、碟中諜4、暗夜騎士)。
2 在1920*1080解析度的顯示器上,IMAX段落全屏,其餘部分上下有黑邊。
3 使用IMAX65mm攝像機拍攝的段落理論上應該是1.44:1的,不過藍光碟里的IMAX段落一般是16:9的。IMAX的原始解析度要比1920*1080的高。
4 見第二條。
7. IMAX的畫面比例是多少一般電影呢
IMAX原始膠片的畫面比例是 1.43:1 ,數字IMAX的畫面比例是1.78:1 (16:9)。 一般電影是 2.35:1
標準的IMAX銀幕為22米寬、16米高,但完全可以在更大的銀幕播放,而且迄今為止不斷有更大的IMAX銀幕出現。
IMAX的構造亦與普通電影院有很大分別。由於畫面解析度提高,觀眾可以更靠近銀幕,一般所有座位均在一個銀幕的高度內(傳統影院座位跨度可達到8~12個銀幕),此外,座位傾斜度亦較大(在半球形銀幕的放映室可傾斜達23度),便觀眾能夠面向銀幕中心。
(7)電影院的imax是什麼解析度擴展閱讀
IMAX影片為了大幅增加影像的解析度,而採用了特殊的65毫米底片及其專用攝影機攝制,然後沖印成70毫米膠片,傳統70毫米膠片的影像尺寸為48.5毫米×22.1
毫米,而IMAX膠片的影像尺寸為69.6毫米×48.5毫米,即「15/70」格式——膠片每格上有15個齒孔。
因此,IMAX影片的每格畫面的感光面積是普通35毫米膠片每格畫面的10倍、傳統70毫米膠片的3倍。從而決定了在「巨幕」上投放出的影像比一般電影更清晰、更亮麗。這種膠片的拷貝非常笨重,放映時需要專門的起重設備或集合多人之力才能搬動。
由於尺寸比一般的膠片大得多,所以IMAX膠片的進片速度也是一般膠片的三倍,每6毫秒就放映一格,每1秒鍾放映的膠片長1.7米,每分鍾則是102.6米,因此,時長兩小時的IMAX影片,其膠片長度有12.312公里。
8. 電影里,4K、3D、IMAX這些概念到底什麼區別
3D(即3 dimension的縮寫),「三維」的意思,在電影技術而言即立體電影、立體顯示技術;
4K則是指數字電影的解析度達到4千個像素量級(即4096X2160);
IMAX(即Image Maximum的縮寫)是一種能夠放映比傳統膠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電影放映系統,表現為用特製的70毫米膠片拍攝、並在超大屏幕(所謂的「巨幕」)上放映。
理論上講,三者之間彼此並不沖突。也就是說,解析度為4K的數字電影可以製作成立體的(即4K+3D),在IMAX影院放映的電影也可以製作成立體的(即IMAX+3D)。但是,並沒有「4K+IMAX」這種東西,原因有二:
一,「解析度」這個概念是用來衡量畫面清晰度的,主要是針對數字電影而言(這很好理解,膠片上的感光物質可不是像數碼感光晶元一樣排列得整整齊齊的像素),而普通拍電影的35毫米膠片的清晰度會比4K數字電影略好。
但膠片電影在拷貝、發行、放映的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被損傷(看過老電影的童鞋應該對畫面上閃動的劃痕還會有印象的),其清晰度立馬就降到4K以下了。而正宗的IMAX電影是指用專用的70毫米膠片拍攝而成,解析度能夠達到6K量級,但由於IMAX的屏幕比普通屏幕大,所以清晰度與4K電影相當。
二,IMAX除了是一套電影系統之外,還是一家加拿大公司的名字,而這套電影系統正是由這家公司所有,IMAX影廳的經營是獨家壟斷的,別家的4K放映設備不能進入。
9. 電影院里老說的那個IMAX是什麼意思
IMAX全稱為Image Maximum,意指最大圖像,為一種能夠放映比傳統底片更大和更高解析度的電影放映系統。標準的IMAX銀幕為22米×16.1米(72英尺×53英尺),但可以在更大的銀幕播放。IMAX是大格式及需在特定場館播放的圖像展示系統中最為成功的。 眾多IMAX系統中,有一種適合在傾斜的天文館圓頂播放的IMAX系統,稱為全天域電影。
10. Imax是什麼意思
IMAX是一種能夠放映比傳統膠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電影放映系統。
電影放映機的核心部分是間歇運動機構,它將連續轉動變為間歇轉動,並和遮光板相配合,使影片在光線通過時穩定地停留在片窗處,清晰成像在銀幕上。
光線被遮住時快速拉下,以免露出影片移動時的痕跡。標准電影移動速度是24格/秒,為了減少閃爍效應,遮光板每格遮光兩次,將閃爍頻率提高到每秒48次。
移動式:
移動式放映機上不附有擴音機、揚聲器等。電影放映機各部分的作用是:
(1)傳動部分。由電動機供給動能,經齒輪、鏈輪、齒皮帶、渦輪渦桿等傳遞給輸片部分。在固定式上多用三相同步電機;在移動式上一般用單相電機。特殊型號的往往需要用聯鎖電機,以保證設備之間同步。
(2)輸片部分。將成卷的影片由供片盤送到片窗照射以映出畫面,並經還音部分使光學聲帶信號轉換為聲頻電流。然後把放映過的影片再收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