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朔州哪有電影院
星美影城
地址: 朔州市朔城區
電話: 0349+2026669
2. 空調的基本概念是什麼
空調
【拼音】kōngtiáo
【釋義】
(1) [aircondition]∶空氣調節,就是調節房屋、機艙、船艙、車廂等內部的空氣溫度、濕度、潔凈度、氣流速度等使達到一定的要求。
(2) [air-conditioner]∶指上述的裝置:空調機。例:這個房間已經安上了空調。 [編輯本段]空調簡述空調即空氣調節器(room air conditioner), 是一種用於給空間區域(一般為密閉)提供處理空氣的機組。它的功能是對該房間(或封閉空間、區域)內空氣的溫度、濕度、潔凈度和空氣流速等參數進行調節,以滿足人體舒適或工藝過程的要求。 [編輯本段]工作原理壓縮機將氣態的製冷劑壓縮為高溫高壓的液態製冷劑,然後送到冷凝器(室外機)散熱後成為常溫高壓的液態製冷劑,所以室外機吹出來的是熱風。
然後到毛細管,進入蒸發器(室內機),由於製冷劑從毛細管到達蒸發器後空間突然增大,壓力減小,液態的製冷劑就會汽化,變成氣態低溫的製冷劑,從而吸收大量的熱量,蒸發器就會變冷,室內機的風扇將室內的空氣從蒸發器中吹過,所以室內機吹出來的就是冷風;空氣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發器後就會凝結成水滴,順著水管流出去,這就是空調會出水的原因。
然後氣態的製冷劑回到壓縮機繼續壓縮,繼續循環。
制熱的時候有一個叫四通閥的部件,使製冷劑在冷凝器與蒸發器的流動方向與製冷時相反,所以制熱的時候室外吹的是冷風,室內機吹的是熱風。
其實就是用的初中物理里學到的液化(由氣體變為液態)時要排出熱量和汽化(由液體變為氣體)時要吸收熱量的原理。 [編輯本段]空調的發明被稱為製冷之父的英國發明家威利斯·哈維蘭德·卡里爾(有的地方譯作開利)於1902年設計並安裝了第一部空調系統。美國紐約的一個印刷商發現溫度的變化能夠造成紙的變形,從而導致有色墨水失調,該空調系統就是為他設計的。卡里爾的專利1906年得到注冊。
1902 年7月17日,卡里爾這名才從康奈爾大學畢業一年的年輕人,在「水牛公司」(Buffalo Forge Co.)工作時,發明了冷氣機。但最初發明冷氣機的目的, 並不是為人們帶來舒適的生活環境,而是為一些死物服務。
話說當年水牛公司的其中一個客戶——紐約市沙克特威廉印刷廠,它的印刷機由於空氣的溫度及濕度變化,使紙張擴張及收縮不定,油墨對位不準,無法生產清晰的彩色印刷品。於是求助於水牛公司。卡里爾心想既然可以利用空氣通過充滿蒸氣的線圈來保暖,何不利用空氣經過充滿冷水的線圈來降溫?空氣中的水會凝結於線圈上,如此一來,工廠里的空氣將會既涼爽又乾燥。
1902年7月17日,空調的時代就由這印刷廠首次使用冷氣機而開始。很快,其它的行業如紡織業、化工業、制葯業、食品甚至軍火業等,亦因空調的引進而使產品質量大大提高。1907年,第一台出口的空調,買家是日本的一家絲綢廠。
1915年,卡里爾成立了一家公司,至今它仍是世界最大的空調公司之一。但空調發明後的20年,享受的一直都是機器,而不是人。直到1924年,底特律的一家商場,常因天氣悶熱而有不少人暈倒,而首先安裝了三台中央空調,此舉大大成功,涼快的環境使得人們的消費意欲大增,自此,空調成為商家吸引顧客的有力工具,空調為人們服務的時代,正式來臨了。
但說到空調可以普及,主要是通過電影院可成事的。大多數美國人是在電影院第一次接觸到空調的。20世紀20年代的電影院利用空調技術,承諾能為觀眾提供涼爽的空氣,使空調變得和電影本身一樣吸引人,而夏季也取代了冬季成為看電影的高峰季節。隨後出現了大量全年開放的室內娛樂場所,如賭場、室內運動場和商場,這些都得歸功於空調的出現。 [編輯本段]空調的功能1、降溫
在空調器設計與製造中,一般允許將溫度控制在16~32℃之間。如若溫度設定過低時,一方面增加不必要的電力消耗,另一方面造成室內外溫差偏大時,人們進出房間不能很快適應溫度變化,容易患感冒。
2、除濕
空調器在製冷過程中伴有除濕作用。人們感覺舒適的環境相對濕度應在40~60%左右,當相對濕度過大如在90%以上,即使溫度在舒適范圍內,人的感覺仍然不佳。
3、升溫
熱泵型與電熱型空調器都有升溫功能。升溫能力隨室外環境溫度下降逐步變小,若溫度在-5℃時幾乎不能滿足供熱要求。
4、凈化空氣
空氣中含一定量有害氣體如NH3、SO2等,以及各種汗臭、體臭和浴廁臭等臭氣。
空調器凈化方法有:換新風、過濾、利用活性碳或光觸媒吸附和吸收等。
A、換新風:利用風機系統將室內潮濕空氣往室外排,使室內形成一定程度負壓,新鮮空氣從四周門縫、窗縫進入室內,改善室內空氣質量。
B、光觸媒:在光的照射下可以再生,將吸附(收)的氨氣、尼古丁、醋酸、硫化氫等有害物質釋放掉,可重新使用。
5、增加空氣負離子濃度
空氣中帶電微粒濃度大小,會影響人體舒適感。空調上安裝負離子發生器可增加空氣負離子度,使環境更舒適,同時對降低血壓、抑制哮喘等方面有一定醫療效果。 [編輯本段]發展歷史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地區發生罕見的乾旱天氣,為解決乾旱缺水地區的空調冷熱源問題,美國率先研製出風冷式冷水機,用空氣散熱代替冷卻塔,其英文名稱是:Air cool Chiller,簡稱為Chiller!
在空調歷史中,美國已經發展和改進了有風管的中央單元式系統,並得到了正在現場安裝和修理有風管的單元式空調系統的空調設備分銷商和經銷商的強力支持。WRAC是最簡單和最便宜的系統,能夠很容易的在零售商店中購得,並在持續高溫來的時候自己安裝。同時,無風管的SRAC和SPAC自70年代起在有別於美國市場的動力下在日本得到發展和改進。之後,設備設計和製造技術在90年代被轉讓到中國,這是通過與當地公司(包括主要元件如壓縮機、熱交換器、電勸機、精細閥和電子控制器的本地製造商)組成的合資公司進行的。在90年代中國也從其它先進國家吸收了較大型空調設備的先進高新技術,並與多數是美國的大公司組成合資企業。現今,中國已是一個頂級國家,她的當地主要工廠和合資企業製造了大量SRAC和SPAC以滿足增長的國內市場和出口需要。日本過去幾年在把SRAC和SPAC機組出口到中國、歐洲和中東以建立新的市場。但是中國現今已是最大的空調出口國,在2001年出口的WRAC,SRAC和SPAC機組總數達500萬台,2002年預計有750或800萬台機組出口,而日本正在失去出口的地位。
2008年1-10月,中國空調工業企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143,283,146千元;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151,410,493千元;實現累計利潤總額5,165,862千元。
我國家用空調產品外觀歷史演變
一、第一代格柵式面板家用空調器
1988年,第一台國產分體壁掛機KF-19G1A在華寶空調器廠誕生,當時華寶還給它取了個很有詩意的名字——雪蓮。雪蓮的誕生開啟了我國家用空調器行業的一個新時代,此後,春蘭也擁有了自己的掛機生產線。
華寶和春蘭生產的空調器統治了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近10年的時間,他們生產的空調器在外觀上極其相似:扁平的大長方體結構。與此同時,大量的進口產品外觀在90年代中期以前與此也大體相仿,所以,當時的空調器特別是掛機,如果不看商標很難辨別出是哪個品牌。
1988年華寶空調器廠研製出第一台分體壁掛機KF—19GA是格柵式面板產品的一個典型代表
直到1995年,春蘭的KFR—22G依然是掛機市場的主導產品,這也說明了當時國產空調產品仍舊以格柵式面板為主流。
櫃機的情況也是如此,自從春蘭在1987年開發出70DS新型櫃機之後,許多品牌在櫃機生產上只是對部分細節或色澤明暗進行微調。
二、第二代格柵式面板家用空調器
當家用空調器漸漸普及,其外觀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這種變化首先是從進口機市場開始萌芽。
20世紀80年代中國空調市場是進口機一統天下,甚至在1991-1995年,進口機仍然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進口機為中國家用空調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啟蒙作用,許多國產品牌的生產就是引進配件加以組裝,這種啟蒙作用也包括對我國家用空調器產品室內機外觀的改變。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三菱電機、日立、松下等為代表的進口空調器出現了一種小型室內機,這種室內機一改以往那種龐大敦重的形象,外觀精巧整潔,與家居環境融為一體,深受消費者的青睞。隨著國內眾多空調工廠對此類產品的普及生產,第二代格柵式面板空調器主導了空調市場並流行至今。
從第一代格柵式面板到第二代格柵式面板是家用空調器產品外觀的一種進步,這種進步不僅表現在體積的變小、外觀的美化上,更體現在對室內機蒸發器折式的改變和空調器系統能力的提升上。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蒸發器折式的改變是兩代格柵式面板能夠轉變的一個關鍵因素。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時,許多企業在蒸發器的折式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美的還在1998年申請了多折式蒸發器的專利,其許多產品採用的是四折式蒸發器,而行業的另一個主導品牌格力則普遍採用五折式蒸發器。
但是,從第一代格柵式面板到第二代格柵式面板在進風模式上並沒有發生大的轉變,依然採用正面進風下出風的循環風路,當然,這也是格柵式面板之所以是格柵式面板的根本所在,技術特色決定其外觀。
三、光面板時代的來臨
翻開2005年度國內各個工廠的新產品彩頁,一種嶄新的氣象躍然紙上。與往年格柵式面板佔主流相比,絕大多數品牌在2005年度推出了光面板系列的空調產品,如格力的天麗系列、海爾的高效氧吧系列、美的的Q2系列和V系列等等。
空調行業各廠家的這種集體行為將我國家用空調產品推至光面板時代。
光面板系列的家用空調器產品並非在2005年度首次出現,國內空調器廠家最早推出光面板系列產品的品牌是TCL。
2001年度,TCL空調推出了其當年度的新品「小風俠」系列掛機,該系列掛機首次將光面板和大循環風路作為賣點來推廣。所謂大循環風路是指將室內機進風口設計在機定位置,採用上進風下出風的方式,增大氣流循環半徑,形成一個大循環風路,從而加強室內空氣對流,加快熱交換速度。
2001年度,TCL空調推出了光面板空調最早的一個代表產品「小風俠」系列
大循環風路是「小風俠」系列的一個技術特色,也是光面板產品的一個重要賣點
TCL此舉在當年並沒有得到行業和市場的積極相應,但卻提供了一種家用空調器產品的發展思路。在隨後的幾年中,部分空調器工廠陸續推出了各自的光面板系列的空調器,LG、三星、夏普、美的、春蘭、永樂等工廠的光面板空調在2003年度零零星星地上市,2004年度這種現象愈演愈烈,到2005年度便成為了一種潮流。而從2006年度各工廠推出的新產品來看,光面板的空調器已經成為一種主導。
與格柵面板相比,光面板產品更加註重外觀的時尚感和現代感。從格柵面板向光面板的跨越,不僅是外觀上的一種進步,更是產品技術上的一種轉變。光面板掛機的上進風下出風取代了原來的正面進風下出風的循環風路,而光面板櫃機的側進風或進風口開合式設計也漸漸與原來傳統的下進風上出風的循環風路共同主導櫃機產品的設計趨勢。
四、彩色面板的異軍突起
在國內空調市場,將彩色引入空調面板設計並形成一種傳統風格是韓國品牌三星和LG的創舉。在2002年度,三星空調當年度的新品櫃機「氣派」系列中,多彩面板讓整個空調行業為之眼前一亮,特別是在其他品牌無一例外的「白色」籠罩下,三星的彩板櫃機格外引人注目。
在隨後的幾年中,三星和LG均有彩色面板的家用空調器新品面市。與此同時,其他工廠開始逐一效仿。至2005年度,絕大多數工廠都有彩色面板的產品面市;而且,面板的顏色種類也開始變得異彩粉紛呈,其中又多款彩色面板產品堪稱經典,如海爾的彩屏雙新風、格力的天麗、志高的花好月圓、TCL的君蘭系列和海蒂娜系列等等。
2006年度,工廠對彩色面板產品的開發和推廣更為大膽和豪放,格蘭仕甚至將彩板空調申請了專利;而從現已面市的新產品來堪,單一白色的產品少之又少。家用空調正與傳統的白色家電出生背道蛻變。
家用空調產品在技術的發展一直倍受爭議,變頻、節能、環保三大技術發展趨勢在目前的行業環境下缺乏支持其大規模突圍的市場基礎,換句話講,家用空調產品難以通過革命性的技術創新來創造新的需求。相反,技術的微調所帶來的產品外觀的改變正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潮流,而這種潮流之所以能成為現實,與新時代中人民居住環境的改變和審美觀念的變化相吻合;況且,對於工廠來講,改變產品外觀所需的成本並不是很高。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從家用空調的技術發展趨勢來看,外觀的改變並非技術發展的主流,它只不過是技術的改良,更重要的是,最近幾年中空調產品的質量問題越來越嚴重。 [編輯本段]使用方法夏季居民用電量大,多因空調的使用,空調省電可以說是家電節電的一個重要手段,專家提出,在用電高峰,如果把空調在習慣溫度的基礎上調高1℃,可節約10%的電力負荷;使用空調的睡眠功能可以節電20%。如果一座300個房間的賓館空調溫度調高1℃,將解決幾十戶人家的用電問題。而每節約1度電,就相應地節約了0.4千克的標准煤,4升凈水,減少0.272千克的碳粉塵、0.997千克的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更不用說從「耗電大戶」空調入手節約用電,在節約能源的同時,也節約了可觀的金錢。科學實驗證明,人體感覺舒適的室內溫度,夏季在24℃—28℃,冬季在18℃—22℃。而在空氣相對濕度50%、溫度25℃時,人體感覺是最舒適的。以下方法可以參考。
第一招:不要一味地貪圖空調的低溫,空調溫度設定適當即可,因為空調在製冷時,設定溫度提高2℃,就可節電20%,專家表示,對於靜坐或正在進行輕度勞動的人來說,室內可以接受的溫度一般在27℃-28℃ 之間,所以這個時候,大家可以將空調設定為睡眠檔,這樣也可以節省用電。
第二招:選擇製冷功率適中的空調。一台製冷功率不足的空調,不僅不能提供足夠的製冷效果,而且由於長時間不間斷地運轉,還會減短空調的使用壽命,增加空調出故障的可能性。那麼選擇製冷功率更大的空調就一定會更好嗎?其實也不是。據介紹,如果空調的製冷功率過大,就會使空調的恆溫器過於頻繁地開關,從而導致對空調壓縮機的磨損加大;同時,也會造成空調耗電量的增加。
第三招:開空調時關閉門窗。空調房間不要頻頻開門,以減少熱空氣滲入。同時對於有換氣功能的空調和窗式空調,在室內無異味的情況下,可以不開風門換氣,這樣可以節省5%-8%的能量。 [編輯本段]空調選購安裝家用中央空調選購安裝5步驟
第一步:確定主機型號
首先要考慮房屋的面積和朝向,看是否有大面積的玻璃窗,以此來計算空調最大的同時使用系數。一般而言,在普通家居環境中,實際使用時所需要的冷量往往不是全部房間冷量的綜合,而是低於後者,前者大約只需要達到後者的60% 70%即可。這樣可節省投資,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房間實際所需冷量可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實際受冷麵積=房屋建築面積×房屋實用率×65%(除去廚房、洗手間等非製冷麵積)
實際所需冷量=實際受冷麵積×單位面積製冷量
第二步:確定室內機與風口
根據實際所需冷量大小決定型號,每個房間或廳只需要一台室內機或者風口,如果客廳的面積較大,或者呈長方形,可以多加一台室內機或風口。以每12平方米需要一匹左右為准。
第三步:確定空調布局:
1、主機的位置要講究通風散熱良好,便於檢修維護,同時位置要盡量隱蔽,避免影響房子外觀和噪音影響室內;
2、室內機的位置要和室內裝修布局配合,一般是暗藏在吊頂內,也可以隱藏在高櫃的頂部。一般室內機都是超薄型的,只需要大約25厘米的高度就可以放置。安裝時要注意回風良好,使室內空氣形成循環,以保證空調效果和空氣質量。 [編輯本段]空調品牌空調品牌榜中榜
十大空調品牌榜中榜/空調品牌排行榜
1.格力空調 (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空調十大品牌)
2 美的空調 (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空調十大品牌)
3 海爾空調 (世界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空調十大品牌)
4 志高空調 (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空調十大品牌)
5 海信-科龍 (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空調十大品牌)
6 春蘭空調 (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空調十大品牌)
7 奧克斯空調 (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空調十大品牌)
8 大金空調 (中國馳名商標,空調十大品牌,1924年日本大阪)
9 松下空調 (國家免檢產品,空調十大品牌,二戰日本三菱拆分後的企業 )
10 三菱空調 (國家免檢產品,空調十大品牌,日本軍工產品) [編輯本段]保養維護如何維護和清洗空調
空調機的維護、清洗是空調保養的主要關鍵,有利於提高製冷效果,有利縮短降溫時間,有利空調節能,有利延長空調機使用壽命,是合理使用空調,加強規范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前空調用戶對空調機維護、清洗重視不夠,現在應當加強這一領域工作,促進空調行業發展。
開機前的維護
通常家用空調機使用到九月份就關機停用,到次年五月至六月才開機,停用半年多。所以空調開機前一定要做一次全面的「診斷」,查一查空調設備有否「毛病」,根據清查結果,在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下,做好維護清洗工作,這次維護清洗要比較到位,含室外機和室內機的外殼、機體、過濾網,然後開始試運行,觀測製冷速度和效果。
開機過程中的維護
空調開機後視環境條件、氣候條件、開機時數,周圍灰塵、空氣潔凈度、房間是否干凈等諸多因素決定空調開機過程中的維護次數。環境條件欠佳,天氣炎熱,空調機陳舊,空調開機時數長,空調開機過程中的維護次數增多,通常一個半月左右維護一次。若環境條件好,空調機比較新,空氣中灰塵少,空調開機合理,與電風扇交替使用,可以適當延長維護周期,從空調開機到空調關機維護1—2次。維護應認真、仔細,不留死角。符合規范,提高製冷速度、製冷效果,達到節能、清新、舒適。
關閉後的維護
天氣轉暖,空調機開啟,天氣轉涼,空調機關閉,這是常年規律。注意空調機關閉前應對室外機、室內機作一次全面仔細的檢查。保養、維護、清洗要一環扣一環,不能脫節,易漏環節更應扣緊,嚴格檢查,完成上述環節後,套好空調機機罩,防止灰塵污染,防止空調機滴水與進水,保持潔凈,准備來年再用,這樣做到清潔、節能、延長空調設備的使用壽命。對知名品牌的優質分體機,櫃機要重點保護,充分發揮節能效果。
一般空調保養保養維護
1、清除通風口的雜物,保證通風正常。觀察室外機架有無松動現象,清潔室外通風網罩內有無異物。同時,保持通風口的暢通無阻。
2、室內、外換熱器表面清洗,提高換熱器的效率。清理室內換熱器時,應小心拿下面板,用柔軟的抹布擦洗,使用小毛刷輕輕刷洗完內機的換熱器,這樣達到清除灰塵和可繁殖病菌的有害積聚物的目的。但是注意由於散熱片是很薄的鋁質材料,受力後容易變形,因此要小心刷洗。
3、清洗過濾網上的積灰。在清洗過濾網的時候,首先切斷電源,再打開進風柵;取出過濾網,用水或吸塵器清洗過濾網,水溫不要超過40度,用熱的濕布或中性洗滌劑清洗,然後用干布擦凈,同時不能用殺蟲劑或其他化學洗滌劑清洗過濾網。
4、清洗排水部分的污垢和積聚物。排水部分容易沉積污垢,必須定期進行徹底消毒,保證排水通暢、防止細菌繁殖。
5、檢查其他。包括供電線路、插頭插板、開關;檢查易耗損件,如導風轉板、殺菌除濕、光觸媒等部件狀況,確保空調狀況良好無異常。
特殊時段空調保養
在3-5月和9-11月溫度適中的季節里,人們一般讓空調處於非工作狀態。在不使用空調的季節,首先應當斷掉空調器電源,但最好保持一個月開機一次的使用量,以防止長時間不使用導致機內潤滑油凝結。同時,為保證空調的長期高速運轉及使用使命的延長,在暫停使用和開始使用空調的時候,還得注意對空調的恰當養護。
1.使用季節結束後。可在讓空調暫停使用之前,在晴天里將空調設為送風狀態,開機運轉半天左右,使空調內部完全乾透;同時還應將濾塵網、室內機、室外機清洗干凈。
2.使用季節開始前。檢查室內和室外機組的進風口、出風口有無障礙物,以免降低空調的工作效率;安裝好濾塵網,避免因灰塵進入機器內部而損壞機器或引發故障;遙控器的清洗要用干布,不要用玻璃清洗劑或含有化學物質的布,清潔後要裝入兩節型號相同的新電池。 [編輯本段]清洗方法空調機的清洗應該包括三個部分,第一空調機體外殼和裸露部分,容易受污染的部件;第二過濾網清洗,是核心最重要部位;第三冷凝器和蒸發器部分,比較少見,與維修結合在一塊,相當於小系統的清洗,屬於比較大「手術」,往往出現在陳舊空調機或「特價機」、「劣質機」,這一類空調機相當大部分沒有清洗和維修價值,不詳述。
關於空調機體外殼和相應部件的清洗簡單,只要清水中加少許肥皂粉和洗潔精,或專門空調機清洗液就可以把空調機相當部分清洗干凈,符合清洗操作要求。至於家用空調清洗的關鍵部位是過濾網的清洗,首先把空調室內機蓋打開,取出過濾網,用干凈過濾網刷子刷一刷,把附在過濾網上的絕大部分臟物刷干凈,然後浸泡在含有特效空調機清洗液或自製清洗液或洗潔精和肥皂粉的混合液中,浸泡時間10—20分鍾,視過濾網骯臟度而定,浸泡完用瓶刷輕輕刷過濾網,讓每個濾孔清澈透明,無臟堵痕跡,再經過特殊擦凈布擦乾,檢查完好無損,把過濾網安裝到機體後,視運行是否正常。若正常可以簽單驗收,清洗工作結束。家用空調機清洗有利提高製冷效率;有利提高製冷效果,有利延長家用空調機設備的壽命,有利提高節能效果,有利用戶身體健康,效果比「健康空調機」更健康、更理想。
空調行業的多年實踐證明,空調機每年清洗2—3次最佳。通常空調開機前清洗一次,空調開機中間時段清洗一次,空調關機時清洗一次,這樣比較合理。有時空調關機時,經過一次保養、維護、清洗等工序的大清理,空調機套上機罩,待來年開啟比較干凈,過濾網亦潔凈,這時把空調開機前的一次清理免除,就是一年清洗二次,效果很好,節省人工和費用,降低運行成本,不影響製冷效果。 [編輯本段]注意事項家用空調的使用注意事項:
一、 使用前一定要先清洗空調過濾網的積塵。
二、 用消毒液將過濾網浸泡消毒。
三、 有條件的最好在使用前用吸塵器進行室內風機除塵。
四、 每天開機的同時先開窗通風一刻鍾,第一次使用的時候應該多通風一些時間,讓空調裡面積存的細菌、黴菌和蟎蟲盡量散發。
五、 經常對空調過濾網進行消毒。
六、 室內開空調的時間不要太長,最好經常開窗換氣,以降低室內有毒氣體的濃度,定期注入新鮮空氣 。
七、 要注意調整室內外溫差,一般不超過8至10攝氏度為好。
八、 嚴禁在房間吸煙。
九、 注意空調在運轉時,千萬不要對著它噴灑殺蟲劑或揮發性液體,以免漏電釀成事故。
3. 南京華寶電子廠怎麼樣,累不累和英華達相比哪個更好一點
每天加班兩小時,但是加班工資會多算半個小時,但是華寶每天加班只算2小時,這樣一個月下來工資也會少好幾百。
剛進華寶,會分廠區,一廠和二廠都不錯,據說這兩個廠的一樓有點累,其他崗位還是很輕松的,上班的時候,可以一邊說話,一邊工作,不趕產量的時候比較愜意,忙的時候也不會太忙。
南京華寶(吉寶)通訊有限公司為專業ODM手機及通訊產品研發製造領導廠商,屬於金仁寶集團,集團旗下關系企業包含具備強大研發製造能力的仁寶計算機、金寶及泰金寶電子,在電信產業鏈上堪稱是資源最完整的通訊集團。
4. 問一下平頂山的公交路線問題
這個問題問過了! 在火車站直接做68路就可直達!准備零錢,投幣一元!
在東站么?東站沒有直達新城區的車。要是坐30路到焦店再坐68路的話恐怕會沒座位,還是坐11路到火車站再轉68路吧!
5. 朔州 星美的VR開了嗎
朔州帶星美vr開了嗎這個還沒有啊因為星美我這幾天去華寶路過的時候發現那裡現在還關著門兒呢包括電影院可能也是因為我去的時間太晚了吧人家關門了
6. 朔州哪兒有電影院
朔州金龍商業街,明星家電樓上,找到明星家電就找到了。
7. 朔州華寶小吃街怎麼樣
朔州華寶小吃街城區萬人商廈斜對面,路邊美食可不少,可是很多美食實在是吃不得,下面給大家列出十大「吃不得」的路邊小吃,麻辣燙,烤麵筋,糖葫蘆,臭豆腐,還有魷魚可以,避風塘連鎖奶茶店,裡面買奶昔,和刨冰,做的比較正宗吧,還有山東老張的肉串,20塊錢包你吃到爽。
8. 什麼叫套利
所謂套利,就是把商品在不同交易場所之間買進賣出,賺取差價進行套利。
舉幾個例子
1.數字貨幣搬磚套利
相對於幣圈的搬磚,最早期的是BTC、ETH的搬磚,由於數字貨幣在國內外各家交易所的價格都不相同,這就誕生了一門新的生意——「數字貨幣搬磚」,就是把比特幣在不同交易所之間騰挪,賺取差價套利。
在2017年9月4號中國禁止比特幣人民幣交易以後,國內交易所價格暴跌,國內價格最低時僅為海外價格的80%,這就造成了巨大的套利空間。國外3500刀,國內摺合3200刀,20萬本金當天收益達到50%,加杠桿的收入翻倍也大有人在。
數字貨幣搬磚收益大,缺點是資金要成規模,資金少了手續費相對較高,吃不到足夠的利潤。因此民間也出現了很多搬磚群組織規模搬磚。小資金月收益也可以維持在100-200%。
還有很多套利項目,對專業性和資金量要求較高,例如可轉債/可交債網下申購、分級基金套利等,具有一定門檻,不適合散戶參與。綜合來看,數字貨幣搬磚更適合普通人,也是財富升級的一個重要途徑,近期比特幣行情穩定,是搬磚套利的絕佳時機,普通人抓住一兩次機會就會實現階級躍遷。
更多金融理財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
9. 關於東莞興昂國際貿易公司09年招聘問題
缺工,缺工!初夏的東莞,鞋業再度迎來生產的旺季。「缺工」這兩個字,卻如夢魘般纏住了這個行業。本報記者接獲讀者報料後大面積踏訪,發現無論大鞋廠還是小鞋廠,普遍因缺工叫苦不迭。
勞動力無限的神話破滅了。一個個問號升騰而起:「缺工」這道魔咒為何盯上了鞋廠?向來民工如潮的東莞,為何會出現全行業缺工?民工都到哪裡去了?佔全世界產量1/10以上的東莞鞋業,又將往何處去?
鞋廠「來多少要多少」
「來多少,要多少。」厚街陳屋,興×鞋廠門衛半抬起頭,面無表情地吐出6個字。
「生手也要嗎?」
「要,都要。」
從南城石鼓沿公路切入厚街鎮,赤嶺、陳屋、三屯、珊美、橋頭……直到靠近虎門的白濠,工業區次第相接,區內鞋廠林立。厚街的製鞋業,在東莞是最集中的。而「製造業名城」東莞的製鞋業,在世界上都頗具名氣。東莞年產鞋約10億雙,佔世界1/10以上,Nike、adidas等世界名鞋多產自東莞。「東莞塞車,全球缺貨。」
「成型(即將鞋面、鞋底等部分組裝為成品鞋)的2條生產線,現在只能開1條。一條線要80多人,可是單成型這邊就缺了100多人。其他部門也都缺人,訂單可能趕不及了。」厚街某鞋廠負責人黃先生不無憂慮地告訴記者。
於是,黃先生在大門邊用大紅紙貼上了招聘啟事。「鞋廠招工大多是用這招。你去陳屋、三屯一帶走走,現在鞋廠都在招人,每個廠門口都看得到招工啟事。」
記者走訪赤嶺、陳屋、三屯等工業區,情形與黃先生所言吻合。
只要是鞋廠,門口必定有招工啟事,或撐起一塊木板貼於其上,或貼於櫥窗內。
在赤嶺,某鞋廠索性做了兩塊塑膠牌,一塊寫著「本廠長期招聘工人」,另一塊則釘在門衛室牆上,寫著「招工咨詢處」。兩塊塑膠牌字跡均已斑駁,可見缺工絕非「突發事件」,而這家企業也做好「打持久戰」的准備了。
門衛室變成「招工咨詢處」,門衛也就不只是保安的職責了,儼然變成了鞋廠的人力資源部經理。記者向門衛咨詢需要多少人時,不少門衛的回答出奇地一致:「有多少要多少。」
大小鞋廠一齊缺工
「厚街不少鞋廠缺工一半,有些甚至因此關門。」阿軍(化名)
在東莞鞋廠摸爬滾打了3年多,在近10家鞋廠當過工人,目前在陳屋某鞋廠做個中層幹部。
他指著附近一家柏×鞋廠:「一個月前還不是這個廠。他們長期招不到人,沒法開工,一夜之間倒閉了。柏×接手後,還是天天招人。」
阿軍告訴記者,東莞鞋廠普遍缺工,只是多少問題。中小規模的鞋廠缺工嚴重,大鞋廠就好一些。
阿軍所說的「大鞋廠」有多大?港台製造業向珠三角轉移的時候,不少港商、台商到東莞投資建立鞋廠。例如1988年台灣寶成國際集團在東莞投資設立的裕元製鞋公司,是目前東莞最大的製鞋基地,在高埗、黃江擁有兩個產業園,主要生產Nike、adidas等,員工10萬人。1990年,台灣興昂集團到東莞長安投資設立興昂鞋廠,主要生產GUESS、LV、Nike等品牌,員工上萬。1996年,香港華堅集團將華寶鞋業遷至東莞厚街,主力生產美國名牌NINE&WEST,員工1萬餘人。
這些鞋廠都有專車接送,電視台、食街、超市、電影院、幼兒園,廠內設施一應俱全,儼然一個「小社會」。它們缺工嗎?
「從做招聘以來,我就一直處在緊張狀態,每天有忙不完的事。」華寶鞋業負責招聘的劉先生提起招工就感慨,並坦言人很難招,面對目標很有壓力。「6月份我們要新建一個廠,打算再招6000人,但估計還不夠。」
在厚街赤嶺,記者偶然看到了興昂的招工啟事,赫然印著「招普通工1000名」。除了「18-35周歲,初中以上文化」之外,沒有寫明其他要求,並「歡迎批量勞工」。
東莞最大的鞋廠裕元,缺工同樣讓人吃驚。「裕元是我們的常客,每個星期都來的,它們招工總數在3萬左右。」智通人才市場招聘服務事業部經理敖賓稱,目前所有行業中,最缺人的就是鞋業,平均大概缺1/3左右。
華寶的劉先生、智通的敖經理、鞋廠的老工人阿軍都稱,民工荒已蔓延至整個製鞋行業,無論是面部、底部、成型、品檢等普通工人,還是設計師等高級技工,以及中高層管理人員,缺口都不在少數。民工無限的神話徹底破滅了,全行業缺工的現狀凸現出來。
鞋業自身特點加劇缺工
市外經貿局副局長楊東如指出,近年來,東莞確實存在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大概短缺勞工30萬。「我們認為這種缺工是結構性短缺。缺的是一些勞動強度比較大、工作環境比較差的製鞋、制衣、毛織等行業的普通工人。而那些員工福利好、工作環境好、具有一定規模的行業,缺工就不明顯。」
誠如楊東如所言,製鞋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但東莞勞動密集型產業也不在少數,智通人士所謂「目前所有行業中,最缺人的就是鞋業」又是為何?
「鞋廠對工人要求比較低,收入自然也低。比如電子廠現在一般要求初中或者高中畢業,鞋廠一般沒要求。」智通人才市場人士稱。
美中服裝鞋業協會副秘書長龍小傑表示,正因為比起別的行業來,鞋工待遇低,鞋業因此成為工人最可能發生流動的行業。他們干不下去的時候,更容易跳槽去別的廠來增加身價,或者轉做其他行業。
此外,相比一般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而言,鞋廠的密集程度更大。
「電子廠一條線可能1個人就夠了,鞋廠一條線至少近100人,甚至幾百人。普通工人一多,基層管理人員自然也要多配些,比如班組長這類人。」厚街某鞋廠負責人告訴記者。
進入5月,閑置的設備投入使用,用工需求更大,鞋業缺工不可掩飾地暴露出來。據龍小傑介紹,一般3到4月,是製鞋業的淡季。
5月天氣轉熱,鞋產品也迅速更新換代,鞋廠的訂單隨之增多,進入生產的旺季。這個旺季一般要持續到10月。
■ 鏈接
東莞鞋業概況
東莞目前年產鞋約10億雙,佔全球鞋產量的1/10以上。東莞鞋廠最密集的是厚街鎮。
東莞鞋業以加工貿易為主,中小企業眾多,自主品牌缺乏。但世界上不少著名鞋品牌,如Nike、adidas大多產於東莞,裕元、華寶、興昂等是東莞規模較大的製鞋企業。東莞鞋企在技術方面並不缺乏,但在自主品牌建設等方面遠遠落後於溫州等長三角城市。
目前受國際貿易摩擦和東莞缺工等各方面因素影響,不少鞋廠遷往內地或東南亞。東莞鞋產業淘汰賽正當進行時。
反思
東莞鞋廠緣何缺工?
工人加班到晚上11點多,或被限制自由,工廠大門變成了「柏林牆」。挖走一個幹部,幹部帶走一批手下,成鞋廠特有招工模式。
待遇太差工人「出走」
強烈的日光下,一個年輕人在厚街一個個鞋廠門口徘徊,形單影只。短短的平頭,白色襯衫扎進黑色長褲里,一副苦楚的面容。記者邂逅的這個年輕人叫阿堅,貴州人,在廣州打過幾年工,隻身轉戰東莞重找工作。
「我跑了幾天,這里到處都招工,但是要求太苛刻了。」阿堅說。記者以一起找工作為由,陪阿堅走了數個鞋廠。直到告別時,他仍未找到滿意的工作。而記者更是遭遇「歧視」。某鞋廠門衛一口拒絕:「你幹不了。」隨後不再說話。
為什麼「幹不了」?老工人阿軍笑言:「你真的幹不了。東莞鞋廠普遍加班到很晚,一天沒多少時間休息。一年到頭沒幾天假,五一放了3天,已經是破天荒了。」
厚街興×鞋廠門衛也毫不隱諱地告訴記者,興×鞋廠一般要加班到晚上11點多,一年沒有幾天假。記者采訪中還了解到,有些鞋廠甚至盛夏也不開空調。工人被限制自由的現象也不少,工廠大門變成了「柏林牆」。
這樣辛苦下來一個月能賺多少?「一般是700到900元,賣命地做也不過1000元多一點。」阿軍很羨慕大廠,「大廠工資高,福利好。」
大廠待遇多高?華寶鞋業負責招聘的劉先生告訴記者,其實東莞鞋廠工資差別並不大,華寶正式普工一般是1000元左右。裕元則開價1200元左右。
如果說阿堅是上世紀90年代的民工代表,來自湖南的阿紅則是21世紀的新民工。雖然頭發有些凌亂,但她戴了耳環,還買了漂亮的手機。「我姐10年前在東莞鞋廠打工,工資就接近1000元,現在還是沒漲多少。我希望工資多一點,休息時間多一點。每個女孩子都希望打扮自己,希望有時間逛街。」阿紅說,他們廠不少姐妹都受不了工作環境,被逼走了。
「我個人鼓勵他們走。」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封小雲語出驚人。封教授告訴記者,去年她在東莞做調研,發現東莞鞋廠工作和生活的環境很不好。「他們承受不下去了,走人是遲早的事情。這也說明工人的意識漸漸覺醒,應該說是個好現象。」
互挖牆腳成固定模式
鞋工被逼到哪裡去了?「鞋工一般是行業內流動。這個行業有個怪現象:一走就走一批。我們一個副總去了萬江,一下子帶走幾十人。一個組長跳槽去了深圳,又把他的手下全部帶走了。早兩天我們新招了個組長,他帶來二三十個人。」厚街某鞋廠負責人說。
「一朝天子一朝臣。」阿軍這樣形容。
他歸結為管理模式的落後。「鞋廠沒有規范的管理模式。按說一個企業應該是不管誰走了,管理模式都不變。但鞋廠的管理基本上都是上一層領導說了算,換個人,管理模式也跟著換。」
阿軍舉例說,他們廠本來品檢(負責質量檢查)跟現場(流水線加工)是分離的。品檢的領導跳槽了,現場領導馬上就把品檢拿過來管。
「如果品檢歸現場管,哪裡還能監督現場呢?」在管理模式不定的情況下,大家可以信賴的就是人際關系。跟誰久了,大家相互有了配合,要走就一起走。
其實,這種追隨不僅僅因為工作中結下的感情。「鞋廠工資待遇基本上都是他們的主管說了算,所以久了大家都認定他了。」智通人才市場敖經理給記者剖析背後的利益關系。
於是,鞋廠招工的「特色」模式也隨之而生,挖來一個幹部,幹部帶來一批手下,成為鞋廠最行之有效的招工方法。「一般拉一個人過來,都有50-100元的獎勵。」阿軍說。
這種「特色」竟波及到大企業。華寶鞋業劉先生說,在勞動力市場很難招到人,招到也很不穩定。所以他們主要也是發動內部員工介紹,父母拉孩子過來,男朋友拉女朋友過來。雖無金錢獎勵,但是公司會給些行政上的獎勵。
民工到哪裡去了?
一場鞋廠大遷移正在悄悄向內地進行,早些時間東莞倒閉了一些鞋廠,溫州老闆立馬開車過來,整車地拉人過去。而東莞不少鞋廠都還不知道。
鞋廠隨民工轉戰內地
那些曾如海浪般蜂擁而至的民工,如今都到哪裡去了?
「現在很多人不願意出來了。我知道一些湖南、江西的打工者,很多人回家種點經濟作物,做做小生意,這樣也能滿足他們的生活需要。如果想打工的話,他們也會選離家近的城市。」智通人才市場敖經理說。
阿軍也想回家,他覺得家裡的生活比較安寧。「前幾天,我們兩個女同事就在工廠旁邊被搶了手機。這種事情太多了。」
確實,東莞這些年來經濟發展很快,但是工人的工資漲幅很小,工作條件也沒有太大改善。加上社會治安等問題,東莞傷了不少打工者的心。
但內地卻在只爭朝夕地發展。國家對三農的扶持,使農民基本上沒有了負擔。不少抱著創業夢來東莞的民工,捧著殘破的夢回去了。
「特別是目前全國范圍搞新農村建設,打工者在東莞有了些積蓄,或是在家鄉找到新的工作,他們不肯再回來,這也是人之常情。」暨南大學經濟學教授封小雲說。
一場鞋廠大遷移正在悄悄進行,目的地正是民工資源最豐富的湖南、江西等地。據台商協會厚街分會相關人士稱,東莞勞工匱乏,招攬工人的成本已使不少企業不堪重負,於是鞋廠紛紛往湖南、江西等地遷移。市外經貿局副局長楊東如稱,鞋廠搬遷到勞動力比較廉價、豐富的地區,可以保證企業能夠生存,維持其成本優勢。
在這場大遷移中,裕元和華寶成了急先鋒,他們都已經在江西新建了規模龐大的產業園,並不斷招兵買馬。
長三角讓人才市場都怕了
如果說內地城市只是承接東莞的產業轉移,為東莞產業升級騰出空間的話,那麼,另一個正在崛起的勁敵則不可小視。這就是長三角。
「長三角發展很快,他們唯一缺的就是人。東莞發展了很久,培養了很多合適的人,所以他們想盡辦法過來挖。比方說一個副總,東莞開價10萬,他們捨得開30萬,不過附加條件是:把你這邊的人都拉過去。」智通人才市場招聘服務事業部經理敖賓說。
敖賓說,長期以來,東莞老闆以為人好招,待遇等方面也不重視。現在長三角成了強勁的對手。長三角的工資跟珠三角差不多,但是福利待遇方面比珠三角好很多,比如東莞很多鞋廠連社保都不給員工辦,這在長三角幾乎是不存在的。「現在人是真的缺了,智通有義務為東莞留住人才。其實我們都盡量避免長三角客戶到這里來招工,只要是長三角來的,我們一般不跟他談。」
美中服裝鞋業協會副秘書長龍小傑則稱,長三角老闆的覺悟普遍比較高。這不僅僅體現在對待員工上,還包括自主品牌建設方面。例如溫州有奧康等著名鞋品牌,自主名牌鞋比東莞多很多。東莞企業做加工貿易利潤非常小,而長三角企業做自己的品牌能有更大的利潤空間,員工的待遇提高也有更大的空間。
龍小傑還用一個小細節來說明兩地老闆的意識差別。「早些時間東莞倒閉了一些鞋廠,溫州老闆立馬開車過來,整車地拉人過去。而東莞不少鞋廠都還不知道。」
■ 相關調查
珠三角工人生存狀況劣於長三角
中山大學一課題組經過專題調研,日前發布《珠江三角洲與長江三角洲農民工比較研究調查報告》,得出結論:珠三角民工的生存狀況不如長三角。比對項目情況列表如下:
比對項目 長三角 珠三角
尋找第一份工作用時 21天 29.7天
找工作平均費用 353元370元
平均上班時間9.01小時9.86小時
月平均工資 長三角高於珠三角265.66元
每小時加班工資 長三角高於珠三角1.96元
限定吃飯時間52.90%51.40%
因戶口不能應聘 19.90%31.30%
感到受歧視 10.40%18.90%
啟示
缺工是好事?壞事?
提高待遇讓工人重回東莞
民工荒帶來陣陣劇痛。大量鞋廠開工不足,一些中小鞋廠因此倒閉,大鞋廠轉戰他處。如何讓民工重回東莞?
市外經貿局副局長楊東如指出,要解決東莞的民工荒,必須直接改善企業用工環境,引導企業提高薪酬和福利,增強東莞企業對外來勞工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要結合建設「和諧東莞」目標,提升東莞社會人文環境和親和力。
拋開城市環境而言,工人最期待的莫過於待遇的提高。如台商協會厚街分會相關負責人所言:「鞋廠如果不從衣、食、住、行上改善工人待遇的話,想一時招到很多人,可能性不是很大。」
東莞老闆是否意識到了這一點?華寶鞋業劉先生稱,目前東莞上檔次的鞋廠都在改善勞動條件和待遇。「華寶有電影院、夫妻房、湘菜館、川菜館、幼兒園等,但對工人還是沒有什麼吸引力。現在只能拼企業文化了。」
但一個問題似乎被忽略了:長期賺取廉價加工費的東莞鞋廠,提高待遇的空間有多大?據了解,東莞製鞋業目前的平均凈利潤大約在5%-8%。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以及歐盟對中國鞋開始徵收高額反傾銷稅,有人士估計相關鞋廠利潤會被完全吞噬,自身難保,更談不上提高工人待遇。「在工人待遇上再度角逐,將使不少企業不堪重負。」台商協會厚街分會相關人士稱,鞋企向內地遷移正是一個側面例證。
缺工逼走「雞肋」產業
「鞋廠大量缺工,對政府和企業來說是個好事情。」暨南大學封教授再度語出驚人。她建議東莞政府鼓勵「人往高處走」。
東莞是典型外源型經濟,勞動密集型企業很多。「鞋廠大量缺工,迫使政府和企業思考:產業不升級、經濟不轉型,原地踏步走,如何能長久發展?」
事實上,缺工不僅大浪淘沙般清洗了一些孱弱的企業,也在逐漸逼使「雞肋」產業遷移。製鞋業向內地轉移的跡象漸漸明顯。經過這樣的產業升級,東莞的城市經濟定位有望悄然轉變。
一些苗頭已經初露。如外經貿局副局長楊東如所言,港台鞋廠的遷徙,全部搬遷的比較少,很多都不是把東莞的基地連根拔掉,而是在那邊設立分廠,進行初級加工或生產低附加值的鞋製品。東莞工廠進行了鞋的深加工,生產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鞋製品。這樣,東莞製鞋產業就悄然升級。
而長遠地看,另一個趨勢或可期待:在缺工的大趨勢之下,東莞有可能藉助地利之便,發展成為貿易集散中心。勞動密集型產業會遷往內地,而東莞會留下一些企業辦事處之類,成為對外貿易的窗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