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體驗 > 儀征大儀電影院開不開

儀征大儀電影院開不開

發布時間:2022-09-27 04:48:00

⑴ 大儀鎮的概況

大儀鎮位於江蘇省儀征市北部,地處兩省(江蘇、安徽)四市區(天長市、揚州市邗江區、儀征市、高郵市)交界處。東與揚州市邗江區楊壽鎮、公道鎮接壤,南與劉集鎮、陳集鎮搭界,西與安徽省天長市秦欄鎮相連,北與高郵市天山鎮、送橋鎮毗鄰。面積108.63平方千米,人口46661人(2009年)。轄3個社區、1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大儀集鎮,南距市區37千米。主屬丘陵山區,秦楠河,楊壽河、公道河為主要引水河流。石油儲量豐富。333省道泗大公路、244省道揚天公路交匯於鎮域。古跡有青墩、殷墩古文化遺址。1997年7月被列為江蘇省重點中心集鎮,2004年度被國家建設部等五部委命名為全國重點鎮。

⑵ 茉莉花歌曲的由來

靈感來源

茉莉花這種植物在漢代就已傳入中國,最早種植於廣東一帶(南越、南海),到宋代開始廣泛種植於福建並傳入江浙等地;在傳播過程中逐漸中國化,並因其香氣而受喜愛,由於其芳香獨特,迎合了中國文化對「香」的崇尚,逐漸成為人們歌頌的對象。

作詞編曲經過

能見到的最早與現代版本相似的《茉莉花》歌詞收編在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馮夢龍的《掛枝兒》中;《茉莉花》歌詞的前身最早刊載於清朝乾隆年間(1764-1774)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在《綴白裘》中收錄的《花鼓曲》共有12段唱詞,敘述的是《西廂記》中「張生戲鶯鶯」的故事,前兩段唱詞以重疊句稱為《鮮花調》,也有從其為基礎發展的稱為《茉莉花》。

最早關於《茉莉花》的曲譜(《鮮花調》工尺譜)收錄在道光年間(1821年,一說1837年)的《小慧集》中 ;這種曲調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鮮花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各地方言語調、風土人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衍生出各種風格的「同宗民歌」,流傳於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調各異,但歌詞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純真愛情為主題 。

這些民歌以江蘇的《茉莉花》流傳最廣、影響最大 ;1942年冬天,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的文藝兵何仿記錄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區一位民間藝人那裡聽到的民歌版本《鮮花調》。

後將原詞中三種鮮花(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修改為一種,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點,對歌詞的順序也做了調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將其他一些歌詞改為老少咸宜的語句;對原曲的頭尾作了一定的改動,將毫無變化重復的前兩句加入了一點「轉」音,用同一曲調演唱三段歌詞,三段的結束音由上揚改為下抑,並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結束。

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兩次修改,進一步豐富其旋律,將歌詞將「滿園花草」改為「滿園花開」,將「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改為「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2)儀征大儀電影院開不開擴展閱讀:

《茉莉花》歌詞

版本一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比也比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來年不發芽。

版本二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將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什麼是反間計

反間計 (fǎn jiàn jì) (間:挑撥使人不和;離間)

疑中之疑①。比之自內,不自失也②。

【注釋】
[編輯本段]

①疑中之疑:句意為在疑陣中再布疑陣。

②比之自內,不自失也:語出《易經,比》卦。比,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坤下坎上)。本卦上卦為坎為為相依相賴,故名「比」。比,親比,親密相依。本紛六二。《象》辭:「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此計運用此象理,是說在布下一重重的疑陣之後,能使來自敵內部的間諜歸順於我。

【按語】
[編輯本段]

間者,使敵自相疑忌也;反間者,因敵之間而間之也。如燕昭王薨,惠王自為太子時,不快於樂毅。田單乃縱反間曰:「樂毅與燕王有隙,畏誅,欲連兵王齊,齊人未附。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齊人唯恐他將來,即墨殘矣。惠王聞之,即使騎劫代將,毅遂奔趙。又如周瑜利用曹操間諜,以間其將;陳平以金縱反間於楚軍,間范增,楚王疑而去之。亦疑中之疑之局也。

【解析】
[編輯本段]

按語舉了好幾個例子來證明反間計的成效。田單守即墨,想除掉燕將樂毅,用的是挑撥離間的手段,散布樂毅沒攻下即墨,是想在齊地稱王,現在齊人還未服從他,所以他暫緩攻打即墨。齊國怕的是燕國調換樂毅。燕王果然中計,以騎劫代替樂毅,樂毅只好逃到趙國去了。齊人大喜,田單以火牛陣大破燕軍。陳平也是用離間之計使項羽疏遠了軍師范增。

採用反間計的關鍵是「以假亂真」,造假要造得巧妙,造得逼真,才能使敵人上當受騙,信以為真,作出錯誤的判斷,採取錯誤的行動。

【探源】
[編輯本段]

反間計,原文的大意是說:在疑陣中再布疑陣,使敵內部自生矛盾,我方就可萬無一失。說得更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敵人的間諜反過來為我所用。在戰爭中,雙方使用間諜是十分常見的。《孫子兵法》就特別強調間諜的作用,認為將帥打仗必須事先了解敵方的情況。要准確掌握敵方的情況,不可靠鬼神,不可靠經驗,「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這里的「人」,就是間諜。《孫子兵法》專門有一篇《用間篇》,指出有五種間諜,利用敵方鄉里的普通人作間諜,叫因間;收買敵方官吏作間諜,叫內間;收買或利用敵方派來的間諜為我所用,叫反間;故意製造和泄露假情況給敵方間諜,叫死間;派人去敵方偵察,再回來報告情況,叫生間。唐代社收解釋反間計特別清楚,他說:「敵有間來窺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賂誘之,反為我用;或佯為不覺,示以偽情而縱之,則敵人之間,反為我用也。

三國時期,赤壁大戰前夕,周瑜巧用反間計殺了精通水戰的叛將蔡瑁、張允,就是個有名例子。

曹操率領號稱的八十三萬大軍,准備渡過長江,占據南方。當時,孫劉聯合抗曹,但兵力比曹軍要少得多。

曹操的隊伍都由北方騎兵組成,善於馬戰,可不善於水戰。正好有兩個精通水戰的降將蔡瑁、張允可以為曹操訓練水軍。曹操把這兩個人當作寶貝,優待有加。一次東吳主帥周瑜見對岸曹軍在水中排陣,井井有條,十分在行,心中大驚。他想一定要除掉這兩個心腹大患。

曹操一貫愛才,他知道周瑜年輕有為,是個軍事奇才,很想拉攏他。曹營謀士蔣干自稱與周瑜曾是同窗好友,願意過江勸降。曹操當即讓蔣干過江說服周瑜。

周瑜見蔣干過江,一個反間計就已經醞釀成熟了。他熱情款待蔣千,酒席筵上,周瑜讓眾將作陪,炫耀武力,並規定只敘友情,不談軍事,堵住了蔣乾的嘴巴。

周瑜佯裝大醉,約蔣干周床共眠。蔣干見周瑜不讓他提及勸降之事,心中不安,哪裡能夠入睡。他偷偷下床,見周瑜案上有一封信。他偷看了信,原來是蔡瑁、張允寫來,約定與周瑜里應外合,擊敗曹操。這時,周瑜說著夢話,翻了翻身子,嚇得蔣干連忙上床。過了一會兒,忽然有人要見周瑜,周瑜起身和來人談話,還裝作故意看看蔣干是否睡熟。蔣干裝作沉睡的樣子,只聽周瑜他們小聲談話,聽不清楚,只聽見提到蔡瑁、張允二人。於是蔣干對蔡瑁、張允二人和周瑜里應外合的計劃確認無疑。

他連夜趕回曹營,讓曹操看了周瑜偽造的信件,曹操頓時火起,殺了蔡瑁、張允。等曹操冷靜下來,才知中了周瑜反間之計,但也無可奈何了。

【故事】
[編輯本段]

南宋初期,高宗害怕金兵,不敢抵抗,朝中投降派得勢。主戰的著名將領宗澤、岳飛、韓世忠籌堅持抗擊金兵,使金兵不敢輕易南下。

公元1134年,韓世忠鎮守揚州。南宋朝廷派魏良臣、王繪等去金營議和。二人北上,經過揚州。韓世忠心裡極不高興,生怕二人為討好敵人,泄露軍情。可他轉念一想,何不利用這兩個傢伙傳遞一些假情報。等二人經過揚州時,韓世忠故意派出一支部隊開出東門。二人忙問軍隊去向,回答說是開去防守江口的先頭部隊。二人進城,見到韓世忠。忽然一再有流星庚牌送到。韓世忠故意讓二人看,原來是朝廷催促韓世忠馬上移營守江。

第二天,二人離開揚州,前往金營。為了討好金軍大將聶呼貝勒,他們告訴他韓世忠接到朝廷命令,已率部移營守江。金將送二人往金兀術處談判,自己立即調兵遣將。韓世忠移營守江,揚州城內空虛,正好奪取。於是,聶呼貝勒親自率領精銳騎兵向揚州挺進。

韓世忠送走二人,急令「先頭部隊」返回,在揚州北面大儀鎮(分江蘇儀征東北)的二十多處設下埋仗,形成包圍圈,等待金兵。金兵大軍一到,韓世忠率少數兵士迎戰,邊戰邊退,把金兵引人伏擊圈。只聽一聲炮響,宋軍伏兵從四面殺出,金兵亂了陣腳,一敗塗地,先鋒敲擒,主帥倉皇逃命。金兀術大怒,將送假情報的兩個投降派囚禁起來。

皇太極施反間計
努爾哈赤受重傷死去以後,袁崇煥為了探聽後金的動靜,特地派使者到沈陽去吊喪。皇太極對袁崇煥窩了一肚子的怨恨,但是因為後金剛打敗仗,需要休整,再說也想試探一下明朝的態度;所以,不但接待了袁崇煥的使者,還派使者到寧遠去表示答謝。雙方表面上緩和下來,背地裡都在加緊准備下一步的戰斗。
到了第二年,皇太極親自率領大軍,攻打明軍。後金軍分兵三路南下,先把錦州城包圍起來。袁崇煥料定皇太極的目標是寧遠,決定自己留在寧遠,派部將帶領四千騎兵援救錦州。果然,援兵還沒出發,皇太極已經分兵攻打寧遠。袁崇煥親自到城頭上督率將士守城,用大炮猛轟後金軍;城外的明軍援軍也和城裡內外夾擊,把後金軍趕跑了。
皇太極又把人馬撤到錦州,但是錦州的明軍守得嚴嚴實實,加上天氣轉暖,後金軍士氣低落。皇太極只好退兵。
袁崇煥又打了一個大勝仗。可是,魏忠賢閹黨卻把功勞記在自己名下,反而責怪袁崇煥沒有親自救錦州是失職。袁崇煥知道魏忠賢有心跟他為難,只好辭職。
公元1627年,昏庸的明熹宗死去,他的弟弟朱由檢即位,就是明思宗,也叫崇禎帝(崇禎是年號)。
崇禎帝早就了解魏忠賢作惡多端,民憤太大。他一即位,就宣布了魏忠賢的罪狀,把魏忠賢充軍到鳳陽。魏忠賢自己知道活不成,走到半路上自殺了。
崇禎帝懲辦了閹黨,又給楊漣、左光斗等人平反了冤獄,很想振作一番。許多大臣請求把袁崇煥召回朝廷。崇禎帝接受了這個意見,提拔袁崇煥為兵部尚書,負責指揮整個河北、遼東的軍事。崇禎帝還親自召見袁崇煥,問他有什麼計劃。袁崇煥說:"只要給我指揮權,朝廷各部一致配合,不出五年,可以恢復遼東。"
崇禎帝聽了十分興奮,給袁崇煥一口尚方寶劍,准許他全權行事。
袁崇煥重新回到寧遠,選拔將才,整頓隊伍,軍紀嚴明,士氣振奮。東江總兵毛文龍作戰不力,虛報軍功,不服從袁崇煥的指揮。袁崇煥使用尚方劍,把毛文龍殺了。
皇太極打了敗仗,當然不肯罷休,他知道寧遠、錦州防守嚴密,決定改變進兵路線。他作好一切准備,公元1629年十月,率領幾十萬後金軍,從龍井關、大安口(今河北遵化北)繞到河北,直撲明朝京城北京。
這一著可出乎袁崇煥的意外。袁崇煥趕快出兵,想在半路上把後金軍攔住,已經來不及了。後金軍乘虛而入,到了北京郊外。袁崇煥得到情報,心急火燎帶著明軍趕了兩天兩夜,到了北京,沒顧上休息,就和後金軍展開激烈的戰斗。別路明軍,也陸續趕到,投入戰斗。
後金軍突然進攻北京,引起了全城震動。崇禎帝更是急得心慌意亂,不知該怎麼辦才好,後來聽說袁崇煥帶兵趕到,心才定了一些。他親自召見袁崇煥,慰勞了一番。但是一些魏忠賢的余黨卻散布謠言,說這次後金兵繞道進京,完全是袁崇煥引進來的,說不定裡面還有什麼陰謀呢。
崇禎帝是個猜疑心極重的人,聽了這些謠言,也有些懷疑起來。正在這個時候,有一個被金兵俘虜去的太監從金營逃了回來,向崇禎帝密告,說袁崇煥和皇太極已經訂下密約,要出賣北京。這個消息簡直像晴天霹靂,把崇禎帝驚呆了。
原來,明朝有兩個太監被後金軍俘虜去以後,被關在金營里。有天晚上,一個姓楊的太監半夜醒來,聽見兩個看守他們的金兵在外面輕聲地談話。
一個金兵說:"今天咱們臨陣退兵,完全是皇上(指皇太極)的意思,你可知道?"
另一個說:"你是怎麼知道的?"
一個又說:"剛才我就看到皇上一個人騎著馬朝著明營走,明營里也有兩個人騎馬過來,跟皇上談了好半天話才回去。聽說那兩人就是袁將軍派來的,他已經跟皇上有密約,眼看大事就要成功啦……"
姓楊的太監偷聽了這番對話,趁看守他的金兵不注意,偷偷地逃了出來,趕快跑回皇宮,向崇禎帝報告。崇禎帝聽了也信以為真。他哪裡知道,這個情報完全是假的。兩個金兵的談話是皇太極預先布置的。
崇禎帝命令袁崇煥馬上進宮。袁崇煥接到命令,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匆忙進了宮。崇禎帝拉長了臉,責問說:"袁崇煥,你為什麼要擅自殺死大將毛文龍?為什麼金兵到了北京,你的援兵還遲遲不來?"
袁崇煥不禁怔了一下,這些話都是從哪兒說起?他正想答辯,崇禎帝已經喝令錦衣衛把袁崇煥捆綁起來,押進大牢。
有個大臣知道袁崇煥平日忠心為國,覺得事情蹊蹺,勸崇禎帝說:"請陛下慎重考慮啊!"
崇禎帝說:"什麼慎重不慎重?慎重只會誤事。"
崇禎帝拒絕大臣的勸告,一些魏忠賢余黨又趁機誣陷。到了第二年,崇禎帝終於下令把袁崇煥殺害。
皇太極用反間計除了對手袁崇煥,退兵回到盛京。打那以後,後金越來越強大。到了公元1635年,皇太極把女真改稱滿洲:又過了一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改國號叫清。這就是清太宗。

⑷ 宋精忠四將是誰

中興四將:
岳飛: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民族英雄、著名軍事家,字鵬舉,謚武穆,後改謚忠武。漢族,河北西路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城東30里的菜園鎮程崗村)人。
岳飛20歲投軍抗金。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莫須有」(或許有)的罪名將岳飛治罪,在臨安大理寺獄中被獄卒拉肋(猛擊胸肋)而死,時年三十九歲。乾道五年(1170年),宋孝宗詔復飛官,以禮改葬,建廟於鄂。六年,賜岳飛廟曰忠烈。淳熙六年(1180年),謚武穆,嘉泰四年(1204年)宋寧宗,追封高宗的抗金諸將為七王,岳飛封為鄂王。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定謚號忠武。岳飛留有《岳武穆集》(又稱《武穆遺書》)。
岳飛作為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報國的精神深受中國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師北伐、壯志未酬的悲憤心情下寫的千古絕唱《滿江紅》(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至今仍是令人士氣振奮的佳作。有《岳武穆集》。存詞3首。其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金人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名句,表示對「岳家軍」的最高贊譽。
韓世忠:1089~1151年,字良臣,南宋朝名將,漢族,陝西省綏德縣砭上村人,民族英雄。身材魁偉,勇猛過人。出身貧寒,18歲應募從軍。英勇善戰,胸懷韜略,在抵抗金兵南侵中建立戰功。為官正派,不肯依附丞相秦檜,為岳飛遭陷害而鳴不平。是南宋朝一位頗有影響的人物。
崇寧四年(1105),西夏擾邊,世忠所在部隊抵銀州(在今陝西米脂西北馬湖峪)御邊抵敵,韓世忠斬將奪關,夏軍大敗,經略上報其功,為童貫所疑,「止補一資」。後又立戰功,方補進義副尉。繼以功轉進武副尉。宣和二年(1120),江南發生方臘起義,韓世忠以偏將隨王淵出兵鎮壓,以伏兵擊敗起義軍,王淵贊他:「真萬人敵也。」他又乘勢追擊方臘至睦州清溪桐,俘獲方臘,以功轉承節郎。三年(1121),隨劉延慶出兵燕山(今北京市郊)收復被金所掠失地。宋軍被金兵一擊即潰,唯世忠率五十餘騎抵滹沱河,出敵不意,擊敗金兵。又隨軍擊山東、河北小股地方武裝起義,以功轉武節郎。
宋欽宗即帝位(1126),升武節大夫,以平息山東淄、青亂兵,遷左武大夫、果州團練使。奉詔入朝,授正任單州團練使,率部屯滹沱河。真定(今河北正定縣)被金兵所佔。世忠率部趕往趙郡援守將王淵。金兵到來,攻勢兇猛,糧盡援絕,部下勸世忠突圍而走,他不許。夜半下大雪,他命敢死士卒300人突襲敵營,致敵軍自亂,互相攻殺,金兵主將竟被刺死,金兵盡退,以功遷嘉州防禦使。康王趙構在濟州(在今山東巨野縣南),金兵大至,約數萬人馬。時世忠部下僅千人,他單人獨騎,突人敵營,斬其酋長,金兵大潰。
康王即皇帝位(1127),授世忠光州觀察使、帶御器械。韓世宗奏請遷都長安(今西安市),朝臣議論不從。御營建,以世忠任御營左軍統制。建炎二年(1128)升為定國軍承宣使,隨高宗至揚州。金兵攻河南,翟進會合世忠夜襲悟室營,為敵所敗,轉汴州,與翟進有了矛盾。帝召世忠還,授鄜延路副總管,加平寇左將軍,屯軍於淮陽(今江蘇清江市西古泗水西岸),被金將粘罕敗於沭陽(今江蘇沭陽縣)。三年,高宗移蹕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世忠從海道趕往行在。平苗傅、劉正彥叛亂,高宗手書「忠勇」二字賜,授檢校少保、武勝、昭慶軍節度使。
金兀術將大舉南犯,高宗召諸將議移蹕於何地?張俊等勸高宗自鄂、岳往長沙,世忠反對說:「國家已失河北、山東,若又棄江、淮,更有何地?」帝即以世忠為浙西制置使,守鎮江(今江蘇鎮江市)。兀術分兵渡長江,宋軍各路守將皆敗,世忠亦退保江陰。兀術破臨安(今杭州市),帝赴浙東,世忠至行在見帝,奏請於長江上伏兵截擊北歸的金兵,帝准奏。遂引兵至鎮江,屯兵焦山寺,與金兵大戰黃天盪48天,梁紅玉擊鼓阻金兵,使兀術軍無法奪路北歸。兀術向世忠求請,世忠說:「還我兩宮,復我疆土,則以相全。」兀術無語。後兀術鑿渠30里出江口,以小舟縱火而遁,宋軍因無風,帆弱而船艦不能行,使金兵北逃過江。此次戰役,世忠以8000兵大戰10萬金兵,著名於史冊。高宗拜世忠檢校少師,武成、感德軍節度使,神武左軍都統制。
宋、金停戰期間,韓世忠先後平定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小股武裝,被授太尉,賜帶、笏,為江南東、西路宣撫使。
紹興三年(1133)三月,進開府儀同三司,充淮南東、西路宣撫使,駐泗州(今江蘇盱眙縣西北淮水西岸)。次年,以建康、鎮江、淮東宣撫使駐鎮江。是年金兵與偽齊劉豫南侵,世忠遣將於大儀(今江蘇省儀征市)、天長縣(今安徽天長縣)、高郵(今江蘇省高郵市)大敗金兵。捷報入朝.帝贊世忠忠勇、臣沈與求說:「自建炎以來,將士未嘗與金人迎敵一戰,今世忠連捷以挫其鋒,厥功不細。」於是朝廷擢升了世忠的部將董旼、解元等。
紹興五年(l135),韓世忠晉為少保。六年,授武寧、安北軍節度使,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駐楚州(今江蘇淮安市)。賜號「揚武翊運功臣」,加授橫海、武寧、安化三鎮節度使。金廢偽齊劉豫,世忠請出師北伐,丞相卻主張和議,世忠幾次上疏,力主舉兵決戰,終不為帝所納。九年,授少師。十年,金軍棄盟約南犯,世忠在淮陽大敗金兵,晉級太保,封英國公,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十一年,復與金兵戰於淮河岸。世忠駐楚州十餘年,兵僅三萬,金人不敢犯。秦檜收大將兵權,將世忠拜樞密使。宋金和議,韓世忠抗疏言秦檜誤國,連疏乞解樞密職,又上表乞骸,於是被罷為禮泉觀使、奉朝請,封福國公。自此,這位抗敵多年的名將杜門謝客,不言朝事。
十二年(1142),改為潭國公。十三年,封咸安郡王。十七年,改鎮南、武安、寧國節度使。二十一年八月(l151)卒,追封通義郡王。孝宗朝,追封蘄王。
韓世忠生性直爽,忠於朝廷和國事。岳飛陷冤獄,滿朝文武官員無一人敢言,唯世忠仗義執言,為秦檜所恨於心。以反對和議,觸怒於秦檜。他持軍嚴整,能與士卒同甘苦,知人善任。部下將校多成長為勇將。解兵罷政後歸家十餘年,泊然自若。晚年喜釋、老之學,自號「清涼居士」。
韓世忠在抗擊西夏和金國的戰爭中為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亂中也作出了重大的貢獻。除平定方臘外,還為宋庭平定了建安范汝、廣西曹成、淮南李橫、淮陽劉豫等反叛,為偏安一隅、搖搖欲墜的南宋支撐了幾十年。這些赫赫戰功,使得他從一名士兵,一步步地被提拔為副尉、承節郎、軍統制、團練使、節度使,並歷任為江南東、西路宣撫使、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等要職,進太保,封英國公、潭國公。建炎十三年,封咸安郡王。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抗戰英雄,卻觸犯了南宋小朝廷求和媚外的投降政策。由於韓世忠反對議和,多次上疏彈劾奸相誤國,為投降派所不容。岳飛蒙冤,舉朝文武多不敢言,而他卻敢於當面質問秦檜。當秦檜以「莫須有」三字回答時,他氣憤地道:「『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有人替他擔心,勸他不要與秦檜作對,他回答說:「畏禍苟同,他日有何面目見先帝於地下。」後來,他終於被解除了兵權。自此杜門謝客,居家閱書讀經,絕日不言兵。他經常騎著毛驢,攜小童一二,帶著酒壺,悶游於西湖之上。他一生清廉,仗義疏財,歷年所得賞賜都分給了部下,田產都分給了他封邑的百姓;他持軍威嚴,能與士卒同甘苦。解職後居家十餘年,澹然自若。宋紹興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這位一代名將憂郁而死,時年六十八歲,死後被拜為太師,追封通義郡王;孝宗時,又追封蘄王,溢忠武,配饗高宗廟廷。
劉光世:(1086~1142)
南宋高宗時抗金將領,為「中興四將」之一。字平叔,保安軍(今陝西延安志丹縣)人。徽宗時奉命鎮壓河南叛軍張迪,因功授承宣使,充任鄜延路馬步軍副總管。靖康初率部戍邊,敗夏兵於杏子堡。金兵大舉南侵,與韓世忠等共守江南,屢立戰功,升司檢校太保、殿前都指揮使,封榮國公。紹興年間,為三京招撫處置使,率部抗金,後因朝廷主張議和被召回。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引疾罷去兵權,拜少師。後因病去世,贈封太師,謚武僖,後追封鄜王,列七王之首。
然而,劉光世雖然貴為「中興四將」之一,並且創立了淮西軍,卻將略尋常,膽小怕事,常常一潰千里。偽齊南侵
時,因高宗以死相脅才勉強留在前線,靠部下王德等奮戰,浪得虛名。
劉光世確實不是一個好的將領,紹興六年十月,偽齊發兵分道南犯,劉光世慌忙南逃。張浚聞訊,乘馬奔到採石,並下命有一人渡江者斬,劉光世才被迫停止南逃。
張俊: 張俊(1086~1154),南宋人,曾與岳飛、韓世忠,劉錡並稱四大將領,後轉主和,成為謀殺岳武穆的幫凶之一,並以此博得宋高宗深寵。晚年封清河郡王,顯赫一時。紹興二十一年10月,張俊大排筵宴,以奉高宗,留下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桌筵席。歷史上,張俊之流,人所不齒,卻以此宴而聞名;宋徽宗政績不佳,然亦以書畫為後世所推崇。
建中靖國元年(1101),時年16歲的張俊為三陽(今天水西北)鄉兵弓箭手,「宣和初(當為政和六年,1116)從攻夏人仁多泉(今青海門源東南),始授承信郎」,成為入品的最低的武官。徽宗末年,參與鎮壓京東、河北起義軍。靖康元年(1126),抗擊金兵於東明縣城(今河南蘭考北),以功已升至武功大夫。五月,從河北、河東路制置副使種師中進援被金軍圍攻的太原(今屬山西),種師中兵敗榆次(今屬山西),張俊率所部數百人突圍南逃。十二月,兵馬大元帥康王趙構進至大名時,張俊隨信德(今河北邢台)知府梁楊祖率3000兵馬到大名,被任為元帥府後軍(一作中軍)統制。靖康二年正月,他率部鎮壓起義軍李昱、張遇於任城(今山東濟寧)後,不斷升遷,階官升至拱衛大夫。
建炎元年(1127)宋高宗即位後,張俊任御營前軍統制。同年七月起,率部多次討平叛軍、起義軍,升觀察使,成為高級武官。建炎二年五月,鎮壓秀州(今浙江嘉興)徐明,又升承宣使。建炎三年三月,苗傅、劉正彥兵變時,張俊正駐軍吳江,隨即率部8000人退回平江,從禮部侍郎、同節制軍馬張浚同議平叛事,是第一支平叛軍隊,平定叛亂後升領節度使。七月,改任御前右軍都統制。
建炎三年十月,金軍完顏宗弼部南犯,宋高宗離杭州逃向越州;十一月,宋高宗逃向明州(今寧波),張俊任浙東制置使扈從。金帥宗弼佔領杭州後,派斜卯阿里、烏延蒲盧渾率金軍4000追擊,當年除夕追至明州城下,金軍自高橋鎮攻西門,張俊部將劉寶,以及楊存中、田師中所部等抗擊金軍,知州劉洪道亦率州兵助戰,金軍戰敗,死傷以千計。建炎四年正月初二,金軍又攻明州,張俊與知州「劉洪道坐城樓上,遣兵掩擊,殺傷大當,敵奔北墜田間或墜水,俊急令收兵,夜,敵拔寨去,屯餘姚」,宗弼派援軍趕赴餘姚再攻明州,張俊抗擊於高橋,推託以高宗令其扈從,逃往台州(今臨海),劉洪道等也退出明州,明州遂為金軍佔領。南宋則將明州的「小捷」,列為「十三處戰功」之首,因「自金兵入中原,將帥皆望風奔潰,未嘗有敢抗之者」,「中興戰功自明州一捷始」,「至此而(宋)軍勢稍張矣」。
建炎四年四月,張俊改任浙西、江東制置使以招收江浙地區的「群盜」,除劉光世、韓世忠兩軍外,其他諸將皆受張俊節度,成為當時最主要的將領。六月,宋朝改御前軍為神武軍,張俊改任神武右軍都統制,領定江、昭慶二鎮節度使。紹興元年(1131)後,張俊討伐馬進、李成有功,進太尉。以後歷任浙西江東宣撫使、淮西宣撫使。紹興六年十月,偽齊發兵30萬大舉侵宋,受張俊節制的楊沂中軍與偽齊主力劉猊激戰於藕塘(今安徽定遠東南),偽齊軍戰敗,張俊所部張宗顏等生力軍趕至,兩軍遂共奮擊,偽齊軍大敗,張俊又率主力到達,追擊偽齊軍,與楊沂中軍一直追擊至壽春(今壽縣),這就是列入「中興十三處戰功」的「藕塘之戰」,張俊以功進領鎮洮、崇信、奉寧軍三鎮節度使。
紹興五年十二月,改神武軍等為行營護軍,張俊所部改稱行營中護軍。張俊與韓世忠所部為南宋兩支最重要的軍隊,宋高宗比喻為左右手。紹興七年,左護軍副都統制酈瓊率4萬人叛降偽齊。次年,原劉光世部主力、左護軍都統制王德所部2萬人,歸屬於淮西宣撫使張俊。
紹興八年,宋金首次議和,金將原偽齊轄區劃歸南宋,南宋成為金屬國,張俊加少傅及安民靖難功臣號。次年,金毀約南犯,張俊兼任河南、河北諸路招討使。金軍主力宗弼圍攻順昌府戰敗,張俊軍也渡淮北上,一度攻佔亳州(今亳縣)。奸相秦檜令諸將退兵以便乞和,張俊首先退回淮南。
紹興十一年春,金為迫使南宋屈服,出兵南犯,劉錡、楊沂中等出援淮西,劉錡先到柘皋(今巢湖西北),列陣以待,楊沂中、王德等軍相繼到達與10萬金軍決戰,宋軍奮勇爭先,金軍大敗而退。柘槔之戰被列「中興十三處戰功」之一,紹興十一年二月,「淮西宣撫使張俊、淮北宣撫使楊沂中、宣撫判官劉錡,大敗烏珠(宗弼)十萬眾於柘皋」。張俊未直接參戰,因王德為張俊部將,故只列張俊而未列王德。同年四月,以賞柘皋之功為名,張俊與韓世忠升樞密使、岳飛升樞密副使。張俊知道宋高宗、秦檜想收兵權,遂首請納宣撫司兵權,宋高宗、秦檜乘勢罷三宣撫司,也收韓世忠、岳飛兵權。張俊協助秦檜推行乞和政策,又與秦檜合謀製造岳飛謀反的冤獄。紹興十二年十一月,張俊罷樞密使,封清河郡王。紹興二十六年(1156)死,終年69歲,追封循王。

⑸ 請問什麼叫儀器設備溯源

儀器設備溯源是指儀器,設備的源頭、根本、歷史根源。

溯源指的是往上游尋找發源的地方,比喻向上尋求歷史根源。

儀器儀表發展已有悠久的歷史。公元前1450年,古埃及就有綠石板影鍾。至公元14世紀,用以表示時間的唯一可靠的方法是日晷或影鍾。

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525年,也有用棕櫚葉和鉛垂線記錄夜間時間和特定天體的儀器。當天體通過子午線時,從棕櫚葉的開口中觀察到天體穿過鉛垂線的過程。在中國江蘇儀征出土了東漢中期的小型折疊銅質民間測影儀器。

設備屬於現代名詞,沒有歷史溯源,是指工業購買者用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工業產品,包括固定設備和輔助設備等。

(5)儀征大儀電影院開不開擴展閱讀:

一、儀器用途

1、儀器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人類發展史上任何一次大的飛躍都是基於工具的巨大創新和根本變革驅動的,作為「工具」的科學儀器的發展和創新往往是催生科技創新的重要要素。

2、儀器是經濟發展和國防安全的重要保障。儀器是保障經濟發展、國家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條件。首先,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先生指出:「新技術革命的關鍵技術是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由測量技術、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三部分組成。測量技術則是關鍵和基礎」。

3、儀器是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現今,全球的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等問題成為社會健康發展的瓶頸;食品安全問題、公共突發事件、疾病診斷、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等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這些重大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先進的檢測技術和手段。

二、特種設備

1、鍋爐

指利用各種燃料、電或者其他能源,將所盛裝的液體加熱到一定的參數,並承載一定壓力的密閉設備,其范圍規定為容積大於或者等於30L的承壓蒸汽鍋爐;出口水壓大於或者等於0.1MPa(表壓),且額定功率大於或者等於0.1MW的承壓熱水鍋爐有機熱載體鍋爐。

2、壓力容器

指盛裝氣體或者液體,承載一定壓力的密閉設備,其范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於或者等於0.1MPa(表壓),且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於或者等於2.5MPa·L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最高工作溫度高於或者等於標准沸點的液體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動式容器。

盛裝公稱工作壓力大於或者等於0.2MPa(表壓),且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於或者等於1.0MPa·L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標准沸點等於或者低於60℃液體的氣瓶;氧艙等。

3、壓力管道

指利用一定的壓力,用於輸送氣體或者液體的管狀設備,其范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於或者等於0.1MPa(表壓)的氣體、液化氣體、蒸汽介質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最高工作溫度高於或者等於標准沸點的液體介質,且公稱直徑大於25mm的管道。

⑹ 大儀鎮的簡介

今江蘇儀征東北,韓世忠破金兵處。
大儀鎮位於江蘇省儀征市北部,地處兩省( 江蘇、安徽)四市、區(儀征市、邗江區、高郵市、天長市) 交界處。東臨歷史文化名城揚州16公里,毗鄰潤揚長江公路大橋,旁依寧啟鐵路,省際揚天、省級郵儀(泗大)公路縱橫交匯於鎮域。全鎮總面積107.6平方公里,總人口4.85萬人。1997年7月被列為江蘇省重點中心集鎮,是江蘇省命名的「省新型示範小城鎮」。

⑺ 幫我查查揚州方言的特點,並舉出一些典型的話

揚州話是江淮官話的代表方言,她的存在至少也有三、四百年的歷史了。它曾經是明朝時期的官話,至今還有很多古漢語詞彙,以及一些生動的、有意思的口頭語。以揚州方言為載體的曲藝有揚州清曲、揚州評話、揚劇等。這些曲藝已經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狹義上的「揚州話」一般指揚州城區方言,揚州郊區又稱其為「街上話」。而廣義上的揚州話還包括邗江、江都大部以及儀征東部、高郵、寶應、淮安主城區、淮安楚州區、淮安金湖、鹽城、建湖的方言,還有安徽的天長市,俗稱「大揚州話」。
音系特點
聲母方面:
揚州話有17個聲母,包括零聲母在內。與普通話相比,只比普通話少了zh,ch,sh,r,n這5個聲母。古全濁聲母在揚州話里全部清化,逢塞音、塞擦音,平聲讀送氣清音,仄聲讀不送氣清音,與多數官話方言一致。普通話的平捲舌,揚州話里是不分的,揚州話用z,c,s,l來代替zh,ch,sh,r。
古見系的開口二等字,多有聲母不顎化(開口呼)、顎化(齊齒呼)兩讀。如:家,「家去」中念ga,「家庭」里念jia。不可混淆。
影母和疑母混同,皆讀為零聲母。與普通話一致。
泥母、來母、日母混同,就是所謂的n,l,r不分。洪音韻母前為l,細音韻母前為n。如:腦=lao,涼=niang。但是,揚州郊區很多地方是區分n,l的。
韻母方面:
揚州話有47個韻母。和多數官話方言相比,最大的特點是保留入聲韻,入聲收喉塞音韻尾。古咸山攝三分為桓歡、寒山、先天韻。如:關=guan,官=guon,山=san,扇=xian等等,這些是與普通話不同的。
北京話的前、後鼻音韻尾,在揚州話中分別合並。冰=賓,靜=進。
果攝不區分開合口,一律讀o。如:賀=貨=ho。和=河=ho。
聲調方面:揚州話有5個單字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古全濁上聲今歸入去聲,古次濁上聲今歸上聲。古清去、濁去;清入、濁入則分別合並為去聲、入聲。 除入聲外,其他字的調類與普通話基本相同。
關於揚州的詩句
杜牧 《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杜牧 《遣懷》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唐·徐凝《憶揚州》
蕭娘臉上難生淚,桃葉眉頭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南朝宋人殷芸《小說》
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願為揚州刺史,或願多資財,或願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孤狼說明:這個「上」字現在多用「下」字)
另外孤狼自己一向認為:自古江南多才俊,唯有揚州出怪傑。

⑻ 江蘇省儀征市大儀鎮一所幼兒園被查封,為什麼現場不允許拍照,攝像,不準記者采訪

就是呀!政府肯定從那幼兒園得到好出的!沒有利益關系為什麼又不顧國家政策來維護那幼兒園呢?只有利益才能讓他們違背良心,政策來阻止開這個幼兒園!這個幼兒園的硬體軟體都很好!而且在老百姓的心中這就是一所好的幼兒園!因為裡面孩子帶的好吃的好,而且老師對孩子認真負責,難到就沒有人站出來說話辦事嗎?真的像人說的那樣真的是民不能與官斗嗎?那要法律何用?要人權何用!

⑼ 偽齊是怎麼覆滅的

宋建炎三年(金天會七年,1129),金廷分兵四路南下侵宋,完顏宗弼率軍渡江追擊趙構,迫使他乘樓船漂泊於海上,終得以逃脫。在南宋軍民的英勇抗擊下,金軍北撤。為確保金廷於黃淮地區的統治勢力,避免中原百姓與金朝的直接對抗,四年九月,金廷扶植南宋降臣劉豫建立偽齊政權。

建炎通寶劉豫,景州(治今河北東光)阜城人。少年時,曾偷竊同窗好友的白金盂、紗衣等物。宋神宗元符年間(1098-1100),登進士第。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拜殿中侍御史,即遭到朝廷官員的譏諷。不久,劉豫屢次上奏,評議禮制局,又遭徽宗訓斥,貶為兩浙察訪使。宣和六年(1124)改判國子監,除河北提刑。北宋末年,金軍大舉南侵,劉豫棄官逃到儀真(今江蘇儀征)躲避戰亂。建炎二年(1128),劉豫通過巴結中書侍郎張慰,被薦舉為知濟南府。此時山東地區強盜肆行,劉豫不願前往赴任,請求朝廷改任東南地區一州之長,遭拒絕後憤然北上。是年冬季,金軍進攻濟南府(今山東濟南),劉豫派其子劉麟出城迎戰,被金兵包圍,州副官張柬帶兵前來援助,方得以解圍。劉豫仍念不得改任他州之忿,遂陰謀策劃叛宋。他殺死抗金將領關勝後,欲獻城降金,但百姓反對投降,劉豫只好縋城投奔金軍。三年三月,完顏宗弼得知趙構已渡江南逃,江淮地區宋軍實力減弱,便徙劉豫為知東平府,充京東、京西、淮南等路安撫使,節制大名、開德府、濮、濱、博、棣、德、滄等州。又以劉麟充任知濟南府。原黃河以南的宋地,均歸他統治。

建炎四年(1130),劉豫派劉麟持名貴珍寶賄賂金左監軍完顏凸(撻懶),請求冊封自己為帝。完頗昌應允,派人赴劉豫所部征詢民意,眾人尚未及答復,即有劉豫同鄉張浹先行請求冊立劉豫。完顏昌隨即奏請金廷,金帝完顏晟下詔:「今立豫為子皇帝,既為鄰國之君,又為大朝之子。」九月,劉豫在金廷扶植下,正式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史稱偽齊),建都大名府(今河北大名東北),仍稱北京。委任原宋安撫使張孝純為丞相,李孝揚為左丞,張柬為右丞,李儔為監察御史,鄭億年為工部侍郎,王瓊為汴京留守,其子劉麟為太中大夫、提領諸路兵馬兼知濟南府,其弟劉益為北京留守。

劉豫為建傀儡政權,千方百計拉攏宋朝地方官員。他多次派人勸降宋東京副留守上官悟,又賄賂其僚佐共同勸說上官悟降金,上官悟不從,將來人及僚佐一並斬殺。又招降知楚州趙立,亦遭斷然拒絕。相反,劉豫的倒行逆施更招致眾叛親離,諸多僚屆紛紛離去,或逃入山谷間。然而宋廷主和派卻十分害怕偽齊政權,於國書中稱劉豫為大齊皇帝。偽齊官僚張孝純、鄭億年、李鄴等人家眷均在南宋,宋廷對他們倍加撫慰。金廷雖冊立劉豫為帝,亦只視為傀儡,處處加以防範。宋紹興元年(金天會九年,1131),金廷與偽齊以黃河故道為界,但又恐河東、河北金朝佔領地區百姓逃入偽齊,金廷遂下令檢括戶口,或將百姓轉賣他國,或強行押送雲中(今山西大同)地區,以此防備劉豫。此後,完顏宗弼(兀術)等出兵陝西,宋軍退守四川,金廷又劃陝西給偽齊。

五月,宋朝叛將李成遭江淮招討使張俊進擊,大敗,遂率數萬人馬自淮西投奔偽齊勢力,偽齊勢力漸強。十月,劉豫派偽齊軍入侵宋境,令其將王世沖率蕃、漢兵進攻廬州(治今安徽合肥)。知州王亨設計斬殺王世沖,大敗偽齊車。十一月,偽齊秦風軍帥郭振入寇宋境,遭宋均、金、房州安撫使王彥和關師古領兵反擊,大敗而還。宋河南鎮撫使翟興屯守伊陽山,劉豫深感其威脅之大,紹興二年三月,劉豫派人招降翟興,且許以王爵。翟興焚燒偽詔,處死來使。劉豫見招降不成,又暗地收買翟興部將楊偉以除心腹之患。楊偉殺害翟興,投降偽齊。四月,劉豫遷都汴京(今河南開封)。時金軍占據黃河、淮河及陝西、山東地區,劉豫的偽齊政權憑借的軍事力量只有由10餘萬鄉兵組成的皇子府13軍。不僅如此,中原地區自北宋末年以來,屢遭戰火摧殘,農田荒蕪,經濟凋敝。劉豫為解決財政收入,分別設置河南、汴京淘沙官,專事搜刮民間財富,兩京地區的墳墓都盜掘一空。偽齊統治區域內,賦稅征斂煩苛,民不聊生,紛紛奮起反抗。伊陽(今屬河南)人翟進兄弟築山寨對抗偽齊,在偽齊軍與金軍的聯合圍攻下,依然堅持斗爭。

五月,宋襄陽鎮撫使桑仲遇害,劉豫立刻派人前往襄陽(今湖北襄樊)招降桑仲部將,又派人赴隨州(今屬湖北)、鄧州(治今河南鄧縣),分別招降守將李道、李橫,均遭拒絕,所遣使臣皆被殺戮。桑仲死後,宋廷遂委李橫為襄陽鎮撫使。十二月、李橫於揚石大敗偽齊軍,遂進兵汝州治今河南臨汝),守將彭出城投降。紹興三年正月,李橫軍又攻破潁順軍,守將蘭和投降。又敗偽齊軍於長葛(今屬河南),隨即率軍進攻潁昌府(今河南許昌),偽齊安撫使趙弼據城固守。宋軍發起猛攻,趙弼棄城而逃。二月,宋河南鎮撫司統制官李吉也於伊陽台擊敗偽齊軍將梁進所部,且斬殺梁進。南宋對偽齊的攻擊,尤其是潁昌府的失守,令劉豫焦慮不安,只得求助於金廷。金左副元帥完顏宗翰(粘罕)令右副元帥完顏宗弼(兀術)統兵赴援。劉豫亦遣部將李成率2萬偽齊軍會合金軍,於潁昌府西北牟駝岡與宋軍大戰。李橫不敵,敗退,潁昌府陷落。四月,金與偽齊聯軍再克虢州(治今河南靈寶),宋鎮撫司統制官謝皋剖腹自殺,以示拒降。不久,金元帥府派使臣蕭慶至汴京,與劉豫商議聯兵征伐南宋。劉豫建議以輕兵直趨長江採石(今安徽馬鞍山西南),渡江攻宋。正議而未決之時,宋閻閣門宣贊舍人、明州守:降徐文率所部海舟60餘艘、官軍600餘人自海上駛抵鹽城(今屬江蘇),投降偽齊。徐文告之劉豫,南宋沿海無備,可白海上進兵,襲取昌國(今浙江定海),劫取宋廷屯積於此的糧船,再進抵明州(治今浙江寧波),登陸攻臨安府(今浙江杭州)。劉豫將徐文所言上書金元帥府,完顏宗弼與完顏宗翰對用兵南宋意見相左,完顏宗弼因有前次受困於黃天盪之鑒,便以「江南卑濕,今士馬困憊,糧儲未豐足」為由,不願南下,故金廷僅遣元帥左監軍完顏昌(撻攬)率兵南行,然而兵至瓜洲(今江蘇揚州西南)即北歸。

劉豫見金廷無意白海上南侵,遂派其子劉麟、侄劉猊及宋叛將李成、孔彥舟等率偽齊軍與金軍聯兵攻宋。十月,相繼攻陷鄧州、襄陽、隨州、郢州(治今湖北鍾祥)。偽齊將領王彥也自毫州(治今安徽毫縣)統兵至壽春(今安徽壽縣),欲窺視江南。時宋江東淮西宣撫使劉光世駐軍於建康(今江蘇南京),扼守馬家渡,又令部將酈瓊率兵進駐無為軍(今安徽無為)。王彥見勢,不敢貿然南侵,只得北撤。十二月,金廷派使臣李永壽、王翊入宋,為偽齊要挾宋廷,要求宋廷送還所俘偽齊兵士及逃入宋境的西北地區民眾,且提出以長江為界,劃江北地區給劉豫。宋廷主戰派官僚力主不從金議,趙構派使臣章誼赴雲十(今山西大同),與金無帥府再議此事。完顏宗翰提出宋軍不得駐軍淮南,章誼拒不屈從,返回時,劉豫欲扣留之,章誼巧妙脫身,返回宋境。

宋紹興四年(金天會十二年,1134)正月,宋熙河路馬步軍總管關師古於左要嶺與偽齊軍大戰,戰敗後投降,劉豫遂佔有洮州(治今甘肅臨潭)、岷州(治今甘肅岷縣)等地區。五月。宋舒、蘄等州制置使岳飛率兵北上征伐偽齊,大敗李成所部,相繼收復襄陽、唐州(治今河南唐河)、隨州、鄧州等地。劉豫向金廷乞求增援。同時令偽齊軍掠奪民船500艘,裝載戰具,以徐文為前軍,揚言進攻定海(今屬浙江)。九月,劉豫派劉麟入寇宋境,又誘說金統帥完顏宗輔、完顏宗弼、完顏昌分兵南侵,步軍自楚(治今江蘇淮安)等地出兵,騎兵自泗州(治今江蘇泅灑洪東南)直插滁州(今屬安徽)。而後又派遣偽齊知樞密院盧緯赴金廷請求出兵。金帝完顏晟召集諸將廷議,完顏宗翰與完顏希尹認為不可,唯完顏宗輔力主出兵,金帝從其議,委任完顏宗輔權左副元帥,完顏昌權右副元帥,調集渤海軍、漢軍5萬餘人馬援應偽齊。又以完顏宗弼熟知江南地形,遂命其統領前軍。劉豫聞金廷派兵援應,即以劉麟領東南道行台尚書令,率兵與金軍分道南渡淮河。守知楚州樊序棄城而逃,淮東宣撫使韓世忠亦自承州退守鎮江(今屬江蘇)。

面對偽齊與金軍的聯兵進攻,趙構在主戰派臣僚勸說之下,決意迎敵。十月,趙構令江淮招討使張浚率軍援助韓世忠,淮西宣撫使劉光世移軍建康。韓世忠隨即率兵渡江進駐揚州(今屬江蘇),不久便於大儀(今江蘇儀征北)大敗敵軍。

十一月,趙構下詔討伐偽齊。宋軍士氣大振,准備渡江決戰。淮西軍將王師晟、張琦合兵攻陷南壽春府,俘虜偽齊知州王靖。十二月,岳飛派牛皋、徐慶於廬州擊敗金軍。在宋軍的反擊下,金軍退兵,劉麟亦慌忙丟棄輜重,連夜北逃。

宋紹興六年(金天會十四年,1136)正月,劉豫於淮陽(今江蘇邳縣東)集結偽齊軍,准備反攻,韓世忠得知後,迅速出軍包圍。完顏宗弼與劉猊合兵火速救援,均為韓世忠軍擊敗。劉豫見宋軍大舉反攻,且聞宋帝將親征偽齊,忙告急於即位不久的金帝完顏直。金領三省事完顏宗磐認為劉豫無能,不當派兵援應,完顏直因此告之劉豫,許之自行處置,且派完顏宗弼領金軍駐扎於黎陽(今河南浚縣東),以觀察事態變化,實不欲與偽齊聯兵南侵。劉豫無奈,又以劉麟復領東南道行台尚書令,李鄴為行台右丞,馮長寧為行台戶部,許清臣為兵馬大總管,李成、孔彥舟、關師古為大將,征調30萬民兵,分三路南侵:劉麟總領中路兵,自壽春(今安徽壽縣)進攻廬州;劉猊率東路兵,取紫荊:山出渦口,進攻定遠;孔彥舟統西路兵,進兵光州(治今河南潢川)攻六安(今屬安徽)。十月,韓世忠所部受劉猊阻擊,退回順昌府(今安徽阜陽)。劉麟統偽齊中路軍自淮西(今河南汝南)架三座浮橋南渡淮河,10萬偽齊軍屯駐於濠州(治今安徽鳳陽東)與壽州之間。江東、淮西安撫使張俊前往迎擊。宋帝又詔令神武中軍統制兼權殿前司楊沂中赴泗州與張俊合兵。正當宋軍北上御敵,行至濠州,劉光世卻放棄廬州(今安徽合肥)南退。張浚聞訊,派人連夜急馳至採石(今安徽馬鞍山東北),攔住劉光世,且告之:「敢渡江南下者斬!」劉光世只好統兵返回廬州,與楊沂中相呼應。宋統制王德、酈瓊自安豐(今安徽壽縣)出兵。與偽齊軍遭遇,宋軍一舉擊敗敵人。劉猊率數萬兵過定遠,欲進兵宣化,再進兵建康。楊沂中所部於越家坊與之遭遇,偽齊軍戰敗後移軍,又於藕塘再遇楊沂中部,又大敗。劉猊遂撤軍北退,劉麟亦拔寨而逃。偽齊攻宋以失敗告終。

金廷得知劉豫南侵失利,始有廢黜之意,劉豫亦有所覺察,便請求立劉麟為太子,以試探金廷意向。金廷答以派人咨訪河南百姓,而後決定。偽齊攻宋失敗,劉豫極為沮喪,中原百姓則日夜盼望宋軍北上。三月,宋統制酈瓊率3萬兵馬投降偽齊,令劉豫喜出望外,親自於文德殿召見他,且授之以靜難軍節度使,知拱州。酈瓊勸說劉豫出兵攻宋,劉豫又以此乞請金軍援應,而且聲稱酈瓊將親自效力。金廷害怕劉豫兵眾難制,正欲設計除掉他,便謊稱酈瓊投降恐怕有詐,命令遣散其兵。

不久,金帝先令完顏昌、完顏宗弼假稱南侵,兵至汴京,將劉麟騙出城,派騎兵自兩翼夾擊,將他生擒,隨即金軍急馳入城。完顏宗弼僅領3騎突然闖入東華門,下馬拉住劉豫手,一起行至宣德門,強令他騎在一匹瘦弱的馬背上,兩旁金軍騎士以刀刃將他夾在中間,駛離宮城。次日,完顏昌、完顏宗弼召集偽齊百官,宣讀金帝詔書,廢黜劉豫。又以鐵騎數千包圍宮門,派小校巡邏於街巷之中,以穩定局勢。又於汴京置行台尚書省,以張孝純權行台左丞相。李成、孔彥舟、酈瓊、關師古等各領一州。另以女真人胡沙虎為汴京留守,李儔為副留守。原偽齊諸軍悉令解甲歸田。宮人任其出嫁。被囚禁於汴京金明池的劉豫苦苦哀求,完顏昌則以當年宋帝趙桓赴金營時,忭京百姓哭泣挽留時的情景相比較,告之劉豫:「今汝廢,無一人憐汝者,何不自責也。」劉豫無言以對,遂請求遷居相州(治今河南安陽)原韓琦宅第,得以應允。十一月,金廢劉豫為蜀,王,偽齊政權被廢止。其後劉豫與其子劉麟又被迫遷居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改封曹王。

閱讀全文

與儀征大儀電影院開不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烏克蘭電影愛情公寓完整版 瀏覽:61
兩層電影院構造 瀏覽:283
我的一部優秀愛國電影觀後感少 瀏覽:578
沈殿霞電影大全 瀏覽:97
末代皇帝電影完整版高清免費觀看 瀏覽:822
第12屆青年電影節崔永元 瀏覽:365
雛鳥的愛情電影 瀏覽:939
美人魚電影所有插曲音樂 瀏覽:12
木村拓哉主演的愛情電影 瀏覽:538
主角臉上都是疙瘩的電影 瀏覽:50
電影中勵志感悟圖片帶字 瀏覽:342
電影演員什麼娟 瀏覽:941
這是個悲傷的故事電影圖片 瀏覽:309
音樂電影放映室 瀏覽:35
周星馳電影飾演 瀏覽:931
我想買期新的電影雜志英文翻譯 瀏覽:127
大鵬大長臉電影作品搞笑 瀏覽:95
古代電影大全恐怖片 瀏覽:708
賈玲最2021年的新演的電影名字 瀏覽:367
二戰日本美國戰爭電影大全集 瀏覽: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