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電影票多少錢一張呀
成人票價基本上是平時8美金,晚上或者是周未12美金。
⑵ 急.急.急 很早以前的一部電影
是不是 小公主 啊,那個 女孩應該是秀蘭.鄧波..她還演過海蒂.
秀蘭·鄧波
英 文 名:Shirley Temple
中文譯名:秀蘭·鄧波兒
出生日期:1928年4月23日
出 生 地:加利福尼亞,聖莫尼卡
父母姓名:喬治·弗朗西斯、格特魯德·鄧波爾
出生日期:1928年4月23日
個 性:秀蘭·鄧波兒是個非常聰明伶俐的小姑娘。
貢 獻:秀蘭·鄧波兒·布萊克還是小姑娘的時候,她就是真正的大明星,被數以億計喜歡她的影迷所崇拜。
秀蘭·鄧波兒星路歷程:
1928年4月23日,秀蘭·鄧波兒生於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莫尼卡。她有兩個兄弟,他們分別是傑克和小喬治。秀蘭的父親喬治是洛杉磯一家銀行的普通出納員,母親格特魯迪斯是芝加哥一個珠寶商的女兒。
秀蘭·鄧波兒的首選詞彙:
「噢,我親愛的。」
她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擔任禮賓司司長的女性。
秀蘭·鄧波兒著有一部獲獎自傳書名是:《童星》。
從她成名後,世界各地無處不流行被稱為「秀蘭·鄧波兒」的玩具。
秀蘭·鄧波兒的天才在她年幼時期就表現出來了。按她母親的說法,她還是嬰兒的時候就會跳舞了。在她3歲那年,母親帶她進了一個舞蹈班學習。一天,一個製片人來到這里為他的影片挑選一個兒童演員,當時秀蘭藏在鋼琴下,製片人看見了她並讓她快出來。就這樣她得到了一個電影角色並在4歲那年成了職業演員。她把自己的成功歸於母親,"我的媽媽我很親密,"她說,"我們是最好的朋友。"她的父親喬治和她的兩個哥哥也很支持她的工作。
秀蘭在能夠識字讀書前就成了電影明星,每天上床以後,媽媽便給她大聲地朗讀劇本,以便她能記住自己的對白。在熟悉舞蹈方面她不需要更多的幫助,而這些舞蹈總是她的影片中最精彩的地方。只要傾聽一個舞蹈家表演,她就知道自己應該怎麼跳。一位踢踏舞蹈家比爾·羅賓遜贊揚秀蘭說:「她的心靈告訴自己腳往哪裡走。」
1935年,秀蘭·鄧波兒成為有史以來獲得奧斯卡獎的第一個孩子。
同年"美國電影科學學會"還授於她「1934年最傑出個人」稱號。
1938年在她10歲時,秀蘭已經是美國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明星。她的演唱、舞蹈和燦爛的笑容使無數人為之傾倒,"秀蘭娃娃"玩具是每個女孩童年生活的組成部分。1939年,秀蘭的片酬已超過12萬美元,另外還有20萬元的紅利,而當時的票價只有15美分。但在當年,與她簽約的20世紀福克斯公司一再拒絕對米高梅公司借用她主演《綠野仙蹤》的請求,而是安排她演出了《小孤女》。其實當時她已漸脫稚氣,完全可以出演這一角色,只是福克斯公司實在不願意放掉這顆搖錢樹,結果成全另一位好萊塢童星朱迪·嘉蘭。
在她的事業的鼎盛時期,5--11歲,光是賣鄧波娃娃和服裝她就賺了很多錢。她每天跟私人老師學習3個小時,工作5個小時,周末通常工作8個小時。
她從不抱怨,"我想每個孩子都在工作了。"秀蘭在11歲時不能演可愛的小女孩了,她和其他孩子們一樣上學讀書。她天性快樂。雖然在後來的10年中她又繼續演電影,但她隨時准備改行迎接新的挑戰。
秀蘭·鄧波兒的政治生涯:
1967--1968年:被共和黨推舉競選美國國會議員(落選)
1969--1970年:被美國政府任命為聯合國美國代表團的成員
1974--1976年:出任美國駐迦納大使
1976--1977年:福特總統當政時期,她擔任國務院禮賓司司長,是美國歷史是第一個任此要職的女性
1988年, 出版自傳《童星》。
1989年, 喬治·布希總統任命她為美國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
童星秀蘭-鄧波電影作品一覽
Child Star: The Shirley Temple Story (2001)
Walt: The Man Behind the Myth (2001)
Hollywood Legends: Elizabeth Taylor and Shirley Temple (2001)
72nd Annual Academy Awards Pre-Show (2000)
AFI's 100 Years... 100 Stars (1999)
Fox Studios Australia: The Grand Opening (1999)
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70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The (1998)
Off the Menu: The Last Days of Chasen's (1997)
影舞者 That's Dancing! (1985)
Love Goddesses, The (1965)
校園長春樹 Mr. Belvedere Goes to College (1949)
Story of Seabiscuit, The (1949)
要塞風雲 Fort Apache (1948)
單身漢與時髦女郎 Bachelor and the Bobby-Soxer, The (1947)
I'll Be Seeing You (1945)
自君別後 Since You Went Away (1944)
青鳥 Blue Bird, The (1940)
小公主 Little Princess, The (1939)
百老匯小姐 Little Miss Broadway (1938)
桑尼布魯克農場的麗貝卡 Rebecca of Sunnybrook Farm (1938)
海蒂童心 Heidi (1937)
威莉·溫基 Wee Willie Winkie (1937)
一月船長 Captain January (1936)
漣漪 Dimples (1936)
可憐的富家小姑娘 Poor Little Rich Girl (1936)
偷渡者 Stowaway (1936)
小上校 Little Colonel, The (1935)
Curly Top (1935)
小叛逆 Littlest Rebel, The (1935)
Baby Take a Bow (1934)
亮眼睛 Bright Eyes (1934)
小麻煩 Little Miss Marker (1934)
⑶ 一般美國人看一部電影要花費多少錢
我剛看的一個新聞不錯你看看
近日,國家廣電總局依據《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整頓互聯網,其中一些著名的BT網站被以沒有視聽節目許可證為由關閉。作為法律專業人士,我們理解廣電總局打擊盜版和色情的願望,但是,打擊盜版和色情要依法進行,廣電總局不能把與憲法和物權法相抵觸的《規定》作為執法依據。
第一,《規定》要求網路視聽節目需要事先許可,這與憲法保護公民言論自由的規定和立法法的有關規定相抵觸。《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是指製作、編輯、集成並通過互聯網向公眾提供視音頻節目,以及為他人提供上載傳播視聽節目服務的活動」,製作、編輯、集成、傳播音視頻的行為本身屬於公民言論自由(表達自由)。憲法第三十五條規定了公民的言論自由。言論自由不應當受到事先行政許可,即使必要設定行政許可,根據立法法第八條之規定,對公民言論自由的許可限制即是對公民基本權利進行許可限制,必須制定法律,《規定》作為部門規章無權對公民基本權利作出許可限制。因此,《規定》作為規章對公民言論自由設定事先行政許可,與憲法保護公民基本權利的規定和立法法有關規定相抵觸。
第二,《規定》第八條與物權法有關規定相抵觸。物權法第三條規定國家「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但是《規定》第八條規定,「申請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一)具備法人資格,為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單位……」這一規定排斥了非國有獨資或者國有控股單位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資格。這種差別待遇不是必要的與合理的,是對非國有獨資或者國有控股單位的歧視,違反了物權法第三條的規定。
每個國家都面臨網路盜版和色情問題,但作為現代法治國家,治理盜版和色情應當依法進行,比如,治理盜版應當通過知識產權部門的行政監管途徑和司法途徑,治理色情可以通過公安等部門依照治安處罰法律以及刑法有關規定進行。既然治理盜版和色情國家已經有法可依,那麼通過違反憲法的規章治理盜版和色情就沒有必要,表面上看似乎治理效果很好,實際上是對法治的破壞,長遠來看不利於社會正義與和諧。
根據立法法第八十八條規定,「國務院有權改變或者撤銷不適當的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針對《規定》中某些條款違犯了上位法並且不適當的現象,國務院應當予以改變。2008年1月,公盟曾經建議國務院審查《規定》違法的問題。現在,廣電總局開始執行違反憲法的部門規章,作為公民,我們再次呼籲,國務院依法審查《互聯網視聽節目管理規定》,撤銷違法的規定。同時,我們也呼籲,公民拿起法律武器,針對處罰提起行政復議,順帶要求審查《規定》,推動國家法治進步。
⑷ 在美國看《阿凡達》票價多少錢
在美國看《阿凡達》,票價多少錢一張?
先來看看普通的電影(即非3D的電影)票價。年齡不同,票價不同;時間不同,票價也不同。
最貴是下午4點以後,13歲以上,10塊半美元。美國看電影,13歲是一條劃分標准。《阿凡達》的電影分級是PG-13。意思是13歲以下兒童需要家長指導(Parental Guidance)才能看。13歲以上沒問題。
60歲以上(Senior),9美元。2歲至12歲,7塊半美元。
其次是午後場(Matinee),12點至3點55分,13歲以上8塊半美元。
最便宜是上午場。通常只有周五、周六、周日和假日才有。一律6美元。
此外,周二全天,60歲以上一律6美元。
周四全天,13歲以上的學生一律7塊半美元。
如果是3D電影,要加3美元。IMAX 3D 電影,要加4美元。我這里的幾家影院放映的《阿凡達》是IMAX 3D 電影,所以加4美元。
算下來,在美國看IMAX 3D的《阿凡達》,享受2小時40分鍾,最便宜是10美元,最貴是14塊半美元。稅已經包括在內。換成人民幣,跟國內的票價可能差不多。當然,美國人的收入也是美金,即使是最低工資,幹活兩個小時就足夠看一場《阿凡達》了。所以美國人去影院看電影非常普遍。
截至去年12月31日,《阿凡達》在美國的票房收入已經突破3億6千萬美元。美國人口3億,算算看,多少人已經看過了《阿凡達》。
⑸ 70年代一個電影票多少錢
一般都是5分錢。80年代到了1毛錢。呵呵一毛錢的《少林寺》票房過億!那時候還有很多露天電影,不要錢的呢,當時是電影史上的奇跡。
⑹ 97年泰坦尼克號上映的時候票價是多少
1998年,在全國首家多廳影院——華南影都《泰坦尼克號》,票價50元(按上下集計)。
不過好多人看的是2十多塊左右
⑺ 在美國的大概看一次電影的需要多少錢
一般來說在美國看電影不算貴 換算人民幣也就三十塊錢左右
⑻ 20世紀40年代美國電影票房
當時票房只有2600萬美元,累積到1970年時,美國票房也才達到4800萬美元。公司不得不變賣263畝的外景地,通過製作低成本的電影維持生計,以上就是20世紀40年代美國電影票房的情況。
⑼ 七十年代電影票多少錢一張
一角錢左右。差別不大。那個時候電影院基本一樣。
⑽ 泰坦尼克號票價多少
泰坦尼克號票價浮動太大,一般在70元左右。
《泰坦尼克號》是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愛情片,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凱特·溫斯萊特領銜主演。
影片以1912年泰坦尼克號郵輪在其處女航時觸礁冰山而沉沒的事件為背景,講述了處於不同階層的兩個人窮畫家傑克和貴族女露絲拋棄世俗的偏見墜入愛河,最終傑克把生存的機會讓給了露絲的感人故事。
劇情簡介:
1912年4月10日,號稱 「世界工業史上的奇跡」的豪華客輪泰坦尼克號開始了自己的處女航,從英國的南安普頓出發駛往美國紐約。富家少女羅絲(凱特·溫絲萊特飾)與母親及未婚夫卡爾坐上了頭等艙;另一邊,放盪不羈的少年畫家傑克(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也在碼頭的一場賭博中贏得了下等艙的船票。
羅絲厭倦了上流社會虛偽的生活,不願嫁給卡爾,打算投海自盡,被傑克救起。很快,美麗活潑的羅絲與英俊開朗的傑克相愛,傑克帶羅絲參加下等艙的舞會、為她畫像,二人的感情逐漸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