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其實是根據現實原型而改編的故事,這應該是一個大眾常識吧。人物的原型,主要是在1930年於晉察冀邊區一帶流傳的「白毛仙姑」的故事。
當然,白毛仙姑的故事有好多版本,最被大眾得知的版本,還要屬1944年5月《晉察冀日報》記者、作家林漫所寫的故事。
《白毛女》有電影版,歌劇版,還有其他的藝術形式,這部作品充分揭露了封建的剝削制度「使人變成鬼」,勞動人民作主的新社會」使鬼變成人」。
❷ 白毛女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
流傳在太行山的白毛女傳說故事.
❸ 白毛女的歌劇賞析
1 歌劇《白毛女》賞析
歌劇《白毛女》是在延安新秧歌運動基礎上創作的第一部具有中國氣派的新歌劇。劇本由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集體創作,賀敬之.丁毅執筆,馬可、張魯、瞿維等作曲,劇本是根據民間傳說《白毛仙姑》改編、創作的。主題思想是: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全劇分五幕十六場,該劇的音樂採用民歌素材和地方戲曲的音調加以創造發展,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時代特點。它繼承中國民族音樂傳統,借鑒西洋歌劇形式技法方面的成功經驗,開創了中國民族歌劇的嶄新道路。1945年4月為中國共產黨第七次代表大會首演於延安。
歌劇版《白毛女》採用北方民間音樂的曲調,吸收戲曲音樂,借鑒西歐歌劇的創作經驗,作者用河北民歌《青陽傳》的歡快曲調所譜寫的「北風吹,雪花飄」來表現喜兒的天真和期待;用深沉、低昂的山西民歌《揀麥根》的曲調塑造楊白勞的音樂形象;用河北民歌《小白菜》來表現喜兒在黃家受黃母壓迫時的壓抑情緒;用高亢激越的山西梆子音樂突現喜兒的不屈和渴望復仇的心情等等藝術處理,都是在民間音樂的土壤上生出的永恆旋律。《北風吹》節奏輕柔,舒展,曲調親切動人,塑造了喜兒活波、純朴、天真無邪地嚮往幸福的形象,也表達了她盼望爹爹歸來的急切心情。《扎紅頭繩》節奏歡快活波跳喜悅,曲調流暢、優美。它於北風吹主題配合得天衣無縫,充分表達了喜兒心中盼望、喜悅的心情。《太陽出來了》寬廣、明亮、興奮而充滿希望,如太陽光芒四射,激奮、有力顯示了已經解放的人民的力量。
經過不斷的修改,《白毛女》最終成為新中國最經典的一出文藝作品。首先是歌劇,然後是芭蕾舞劇,還曾被拍成電影和改編成京劇。其中芭蕾舞劇的音樂部分由嚴金萱主創,芭蕾舞劇版在歌劇的這些藝術特點和基礎上,結合舞蹈的特點進行二度創作,並承接了歌劇版的一些經典旋律。1965年在上海之春音樂節首演。
1997年,由原作曲者嚴金萱與另一位作曲家孟津津合作,應中國交響樂團之邀將芭蕾舞劇中的精彩音樂片段,改變為大型的交響組曲《白毛女組曲》,分為《喜兒》、《白毛女》以及《迎太陽》等三個部分,分別對應原劇中的三段主要劇情。旋律內涵深刻,聽來卻通俗易懂。
❹ 白毛女是哪裡人
事梗概:白毛女
在華北一個偏僻的農村,貧苦農民楊白勞的女兒喜兒與青年農民王大春相愛。地主黃世仁見色心動,逼債上門,強令楊白勞把欠他的六斗穀子利上加利,在臘月底前還他二十五元大洋,否則就以女兒抵債。當楊白勞拿著一冬的血汗換來的七塊五毛大洋到黃家還利息時,黃要本利一起還,硬逼著楊自勞在喜兒的賣身契上畫了押。楊心如刀絞,自覺對不住女兒,除夕夜喝鹵水自殺。初一早晨,剛死了父親的喜兒被搶進黃家,不久即被黃世仁姦汙。大春搭救喜兒未成,隻身投奔紅軍。後喜兒在二嬸的幫助下,逃出黃家,匿身深山叢林,在山上喜兒生下的不足月的孩子夭折了,非人的山林生活亦使喜兒變成了一頭白發。喜兒常去山中的奶奶廟取供果和香火,有人遇見,便傳說遇到了白毛仙姑。兩年後,大春隨部隊返回家鄉,開展減租減息運動。為粉碎地主借白毛仙姑的謠言動搖民心的陰謀,十五之夜,大春等人潛伏在奶奶廟,尋找白毛仙姑,沒想到這白毛仙姑竟是當年的喜兒。地主被鎮壓了,喜兒報了仇伸了冤。她重又回到自己的村莊,與大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頭發也漸漸變黑了。
本片故事來源於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民間傳說。它以主人公的命運概括了舊社會億萬農民倍受壓迫的苦難歷史,並以此來說明,封建的剝削制度「使人變成鬼」,勞動人民作主的新社會」使鬼變成人」。影片以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成功地塑造了喜兒的形象。她不只是舊社會剝削壓迫和苦難的承受者,而且還是勞動人民反抗精神的體現者,因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典型意義。楊白勞、大春、張二嬸以及反派人物黃世仁、穆仁智等,也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影片從整體構思到藝術形式都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它以比興的手法,結合蒙太奇的運用、情緒的對照及情節的呼應,獲得了強烈的藝術效果,既有力地烘託了人物命運和性格,又深化了主題。在音樂方面,它借鑒同名歌劇所長,又有所發展,富有民歌風味的韻詞和曲調,和諧優美,為本片增添了藝術光彩。該片的成就和特點,使《白毛女》成為新中國電影探尋民族風格的重要作品。
❺ 白毛女簡介300~400字
不知道你說電影還是歌劇,都在這了
《白毛女》是東北電影,由王濱、水華執導,該片於1951年3月11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由同名歌劇改編而來,講述了喜兒被地主黃世仁霸佔後,逃進深山叢林,頭發全變白,後來被大春解救的故事。
前提:1942年5月2日,毛澤東在陝西延安發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使得延安的文藝工作者意識到要創作出一個全新的反映共產黨的理念的藝術作品。1945年中共七大准備召開之際,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曙光已經來臨。延安的魯迅藝術學院的一些藝術家在院長的指示下,根據1940年流傳在晉察冀邊區一帶「白毛仙姑」的民間故事傳說,加工改編出了歌劇《白毛女》。
《白毛女》將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和共產黨的階級斗爭理論結合在一起,成為解放區文藝標志物,迅速風靡各個解放區。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之後,電影局決定把舞台歌劇《白毛女》拍成電影。王濱、水華原希望仍由主創歌劇《白毛女》的賀敬之來編寫電影文學劇本,但因他無法抽身,只好改邀河北農村土生土長作家楊潤身一同創作。攝制組找到了一條新的道路,即拍成音樂片。重做的歌詞由賀敬之和張松如二位詞作家創作,重做的歌曲由瞿維、張魯和馬可三位作曲家創作。王濱導演在改編過程中,重點增加帶有傳奇色彩的唱腔。
起源:白毛女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兒」,其因飽受舊社會的迫害而成為少白頭,顧名思義被稱作「白毛女」。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這部1940年代抗日戰爭末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創作的是一部具有深遠歷史影響的文藝作品。此作品後來被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經久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這一特殊時期創作的文藝作品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瑰寶。
❻ 《老腔(2014)》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老腔》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h4emQL7_Xa7OwaO3zeSZg
❼ 白毛女的故事是不是假的
民間傳說。
白毛女是根據民間傳說改編的歌劇、電影故事片、京劇、舞劇。故事情節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1945年,延安 魯迅藝術學院 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根據歌劇題材,改寫成電影故事片、京劇、舞劇。
1930年代末就在晉察冀邊區一帶流傳「白毛仙姑」的故事。1944年5月,《晉察冀日報》記者李滿天給周揚寫信,講述這一故事:在河北省阜平縣易家莊一帶的一個山洞裡,住著一個渾身長滿白毛的仙姑。仙姑法力無邊,能懲惡揚善,扶正祛邪,主宰人間的一切禍福。
也有說法說白毛仙姑在山西。
後來還有人說四川的羅昌秀是現實中的「白毛女」。羅是1956年才被民兵從深山野林里救出來,不可能是白毛女的原型。
還有一種說法說白毛女的故事出於賀敬之的故鄉山東台兒庄,這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周揚最早指定《白毛女》的編劇的作品不合意,周揚臨時指派賀敬之進行編劇。《白毛女》的想法在賀敬之加入之前就有了。
《白毛女》是1940年代抗日戰爭末期在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解放區創作的一部具有深遠歷史影響的文藝作品。此作品後來被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經久不衰。創作背景1942年5月2日,毛澤東在陝西延安發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提出文藝不是超階級的,文藝要和工農兵群眾結合。在同一個時期,延安的共產黨人還發動了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這使得延安的文藝工作者意識到要創作出一個全新的反映共產黨的理念的藝術作品。
1945年中共七大准備召開之際,當時蘇聯紅軍已經向德國反攻,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曙光已經來臨。延安的魯迅藝術學院的一些藝術家在院長周揚的指示下,根據「白毛仙姑」的傳說,創作出歌劇《白毛女》。《白毛女》將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和共產黨的階級斗爭理論結合在一起,成為解放區文藝標志物,迅速風靡各個解放區。之後這出歌劇還在國統區演出,廣受贊譽。
❽ 白毛女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
白毛女故事發生在晉察冀邊區。
白毛女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兒」,其因飽受舊社會的迫害而成為少白頭,顧名思義被稱作「白毛女」。
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這部1940年代抗日戰爭末期在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解放區創作的是一部具有深遠歷史影響的文藝作品。此作品後來被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經久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這一特殊時期創作的文藝作品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瑰寶。
1930年代末就在晉察冀邊區一帶流傳「白毛仙姑」的故事。1944年5月,《晉察冀日報》記者李滿天給周揚寫信,講述這一故事:在河北省阜平縣易家莊一帶的一個山洞裡,住著一個渾身長滿白毛的仙姑。仙姑法力無邊,能懲惡揚善,扶正祛邪,主宰人間的一切禍福。
(8)白毛山電影院擴展閱讀:
上個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在晉察冀邊區曾流傳著「白毛仙姑」的故事。據說,這個傳說是有真人真事為依據的。故事的情節大致是這樣的:河北西北部青虛山山區一個靠山的村莊,雖屬於抗日民主根據地,但工作一向很難開展。
某次,區幹部到該村布置村選,決定某日召開村民大會。但是,屆時村民都不到會,區幹部詢問原因,村幹部畏畏縮縮地說:「今天是十五,大夥都要到奶奶廟給『白毛仙姑』上供。」區幹部接著便追問「白毛仙姑」是怎麼一回事。
待得知「白毛仙姑」詳情後,區幹部估計可能是個什麼野獸被村民誤會了,或者是敵人玩弄的破壞陰謀,最後決定到奶奶廟捉鬼。當晚,區幹部和村裡的鋤奸組長攜帶武器,隱蔽在奶奶廟神壇兩側的暗處。
夜半三更,月光時隱時現,一陣冷風吹過,有腳步聲漸近,果見一個白色「物件」走進廟來。模模糊糊地看見她用手去抓供桌上的供品,正回身欲走時,區幹部從暗中躍出,猛地大喝一聲:「你是人是鬼?」「白毛仙姑」一驚,突然發出狂叫向來人撲去。
區幹部開了一槍,「白毛仙姑」倒在地上,卻又立刻爬起來,狂奔而去。區幹部和村鋤奸組長尾隨追出,穿過樹林,過幾個懸崖峭壁,便看不見那白色的「物件」了。正在躊躇中,隱約地聽見不遠處有幼兒的哭聲,循聲仔細地察看,在黑暗的山溝盡頭有火光如豆,閃閃爍爍,神秘可怖。
區幹部潛行過去,便看見在一個陰暗深邃的山洞,「白毛仙姑」坐在一角緊緊摟著孩子———小「白毛」。區幹部舉槍對著她喝道:「你到底是人是鬼,你快說,說了我便饒了你,不說不行!」……這時,「白毛仙姑」走出山洞,突然在區幹部面前跪倒,痛哭失聲,捶胸頓足。
接著便哽咽著向區幹部傾吐了一切:她爹是一個窮苦的佃農,3年前(八路軍未到此處之前),村中惡霸地主的少東家看上她,陰謀逼死她爹,把她搶去,她遭到姦汙,身懷有孕。少東家的母親———那個地主婆子,在為少東家籌辦婚事時,要把她賣給人販子。
她在一個善心的女傭幫助下,深夜逃出地主家的深深庭院,找了一個山洞住下來,生下了孩子。她背著仇恨、辛酸,在山洞裡生活了3年。由於山洞中沒吃沒穿,不見陽光,不吃鹽,滿頭長發全白了。因為去偷奶奶廟里的供品,被村人信為「白毛仙姑」,奉以供獻,她母子就以此度日。
區幹部聽了「白毛仙姑」這一段悲切的哭訴,陰慘的舊社會吃人的情景就擺在眼前,他流淚了,憤怒了!他告訴「白毛仙姑」,世道已改變了,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解放了人民,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民主政府愛人民,人民當家作主,那些悲慘的情景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民主政府的區幹部把「白毛仙姑」救出這陰暗的山洞,來到燦爛的陽光下,她又重新的真正作為一個人而過著從未有過的幸福生活。
❾ 白毛女是電影嗎
白毛女就是電影。它的故事主要講的是楊白老的,你。在黃世仁的。快過年了。你快年30跑到西安找楊北呢?要租金。要沒了沒錢。我使勁舊手機的話,女兒賣了。周邊。故事故事的情節就是這樣。
❿ 白毛女 是什麼意思
《白毛女》是由王濱、水華執導,田華、張壽維、胡朋、李百萬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講述了被地主黃世仁霸佔喜兒的故事。
劇情簡介
解放前的華北農村,貧苦佃農楊白勞早年喪妻,膝下一女名喜兒,相依度日;鄰居王大嬸及其子王大春常給楊家父女多方照顧,兩家融洽和睦。喜兒和大春相處日久,情投意合,兩老商定秋後為他倆完婚。
惡霸地主黃世仁欲霸佔年輕貌美的喜兒,遂與管家穆仁智設計,以重租厚利強迫楊白勞於年內歸還欠債。舊歷除夕,楊白勞終因無力償還重利,被黃世仁威逼在喜兒的賣身契上畫押。楊白勞痛不欲生,回家後飲鹽鹵自盡。初一早上,喜兒被搶入黃宅後,受盡折磨。黃世仁為斬斷喜兒對大春的情絲,奪回王家租地,驅逐王大嬸母子,又伺機將喜兒姦汙。
大春救喜兒未成,投奔紅軍。懷有身孕的喜兒在黃家女傭張二嬸的幫助下逃離虎口,途中生下嬰兒,旋即夭折。後獨自入深山穴居,餐風宿露。由於長期缺少鹽分攝入,一頭青絲變成白發。喜兒因常至破廟中取供品充飢,被村人迷信視為「白毛仙姑」下凡顯靈。
抗日戰爭爆發後,大春隨八路軍回到家鄉。此時,黃世仁借村人迷信,製造「白毛仙姑」降災謠言惑眾。留鄉工作的大春為發動減租減息,提高群眾覺悟,十五之夜,親往跟蹤查探,竟在山洞中與喜兒相逢。
在全村公審會上,黃世仁、穆仁智二人受到嚴懲。地主被鎮壓了,喜兒報了仇伸了冤。她重又回到自己的村莊,與大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頭發也漸漸變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