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就是電影院自己劃分的區域。C區一般可能比較偏或者靠後
❷ 電影院的c座是什麼
一般是指最佳觀影區的黃金座位吧
❸ 選電影票提示粉紅色c坐是什麼意思
電影票選擇軟體上提示的粉紅色c位應該就是最好的位置,通常來說是比較昂貴的。
❹ 5個人去電影院看電影,每人有一張電影票,座位號分別為01-02-03-04-05號。每個人不坐自己
先假設五人為A——E,A的座位為1,B是2,C是3,D是4,E是5
從A開始,A不坐自己的位置1,就可以坐2,3,4,5幾個位置。當A坐在2的時候B,C,D,E有24種組合方法。A坐3時,其他人又有24種坐法(有24種是從(5-1)的差4再從1連乘至4得來)。再用24乘5-1的差(減掉的1是A不能坐的那個位置),結果為96。
BCDE也是一樣對不對所以結果為96*5==480
綜合算式為:(1*2*3*4(5-1得來)*4)*5(五人)
==480
❺ c座是什麼意思電影院
就是——情侶座
話說,從前有個老古董提問:「電影院的情侶座到底做什麼用的?少了一跟扶手,還安排在最後一排,應該算最差的位置吧?卻還老貴的,難道不是用來看電影的?」
不錯,情侶座當然還有一項比看電影更重要的功能。就是提供情侶在大庭廣眾黑燈瞎火里進行卿卿我我的小情調專用。
o(∩_∩)o~,希望採納!
❻ 電影票什麼是A票B票C票
A票B票C票是指座位或熒屏清晰度
❼ 日本的電影院或者演唱會什麼的好像有分什麼S座,A,B,C座的,都是什麼意思
S是Special的意思,特等。其餘依次是A、B、C相當於特等、甲等、乙等。沒有特殊意思,是判斷位置體驗好壞的標識。
或者是電影分級。根據是否涉及色情,暴力,道德或政治問題以一定標准將影片劃分為若干級別,並為每一級別規定適合人群的制度。當前,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有其電影分級制度,一部分國家和地區由政府機構依法進行電影分級。
(7)電影票座位c擴展閱讀
電影審查流程:
審查流程,首先是由製片單位「自審」,再由製片單位向電影局遞交審查申請書,接著就是電審會看片,正式進入審查流程。電影能否通過審查采「委員意見多寡」決定,提的意見越多代表影片問題越大,若委員們無意見則直接通過。
製片單位必須在三十天內,針對電影局的「修改意見」進行修正並回復結果,影片經復審後若無問題,即取得電影局頒發的「電影公映許可證」,復審未通過需繼續修改,除非片商決定不上映,電審會委員掌握電影生殺大權,但審片時卻毋須全部到齊,只要大多數到場即可。
❽ 電影院里看電影最好的位置是坐在哪
大家都知道在影院看電影時,坐在不同的方位所感受到的觀影效果是截然不同,那麼如何才能挑選最佳的觀景位置呢,下面就由小編為你介紹以下幾個小技巧。
一、根據影院放映廳的大小來選擇觀影位置。巨幕廳由於影廳空間較大,選擇在中間排數靠前一點即可,一般最佳觀影位置在9-10排前後居中位置即可。擁有150到200座位數的中幕廳,選座原則和大廳類似,同樣是選擇中間位置即可,最佳觀影位置在7-8排前後居中位置;排數不到10排的小幕廳,由於影廳整體空間小,選座時要選中間稍靠後一些的位置。由於整體排數少,因此選靠後一些的排數,實際上距銀幕的距離也並不算遠,不會影響觀影和視聽效果。
由於每個影院甚至每個影廳都是不同的,與屏幕大小、屏幕角度,階梯座椅角度乃至座椅靠背角度等等都有關系。從平行於屏幕的方向來說,正中間的位置是最佳的,由於銀幕有塗層增強反射,但反射角度有限,因此正中亮度更高,反差更明顯,細節更清晰。
❾ c座是什麼意思電影院
一般沒有區別
比如一個影院有25排座位,那麼16、17排的效果是最佳的。有20排那麼13、14排的效果最好。這個規律不受放映廳和熒幕的大小影響。
另外,盡量坐得離正中偏一點。除了正中光反射容易視覺疲勞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離中心偏一點,音響的效果就會更明顯,自然3D效果和體驗更佳了。
❿ 電影院的情侶座和普通的有什麼區別
1、座位不同
普通廳是單人座,情侶廳是雙人座,豪華一點的會是沙發。情侶經常會電影院作為浪漫的約會場所,為了提供更加優質的觀影環境,更加私密的交流空間,很多電影院都會設置專門的情侶廳。
2、價格不同
情侶廳比普通廳的票價要貴,因「情侶座」椅子相比普通座位造價成本更高,屬於特殊專座,帶給觀眾更VIP的服務,所以在價格上比普通廳貴可以理解。
3、數量不同
影院普通廳的數量要比情侶廳數量多,目前情侶廳的需求量還是有限,所以,影院在情侶廳的設置數量上還是有限的,不會像普通廳那麼多。
(10)電影票座位c擴展閱讀:
第一排觀眾座位地面離銀幕畫面下緣的高度稱為設計視點。中國國家標准對35毫米電影系列的設計視點定為2±0.5米。但各品種的電影對視點高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大視野電影由於畫面高度很大,一般設計視點均較低。以免觀眾的仰視角過大而感到不適。
最低視點高度只距地面15厘米。視點的高低直接影響觀眾廳地面的坡度,視點高則觀眾廳地面的坡度升起較緩,若視點逐漸降低,則地面坡度隨之逐漸變陡,所以視點越低,地面坡度越大。但視點低固然視覺條件好,又會因地面坡度不可能升得太高而受到限制;視點高雖可降低地面坡度,但太高又會使視覺條件太差而不符合要求。
視點高度決定之後,可以相鄰兩排觀眾視點的距離與視線超高值C所形成的兩個相似三角形計算出相鄰兩排的高差,這樣逐排計算直至得到最後一排的地面坡度的標高。視線超高值C是人眼到頭頂的平均統計值,C值一般採取12厘米。
在35毫米普通銀幕電影的地面坡度設計中,若中區前後排座位錯開排列,則C值可按每兩排12厘米計,以降低地面坡度,其原理是按錯位後,後排觀眾從前面兩個觀眾頭部的空隙中來觀看畫面。但在大視野電影的地面坡度設計中其C值應以每排12厘米(或10厘米)計,因大視野畫面很寬,已無法從前排觀眾兩個頭部的空隙中去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