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電影院電影原聲大碟 / Cinema Paradiso Soundtrack演唱歌手Ennio Morricone專輯曲目Cinema ParadisoMaturityWhile Thinking About Her AgainChilhood and ManhoodCinema On FireLove ThemeAfter The DestructionFirst YouthLove Theme For NataVisit To The CinemaFour InterludesRunaway , Search and ReturnProjection For TwoFrom American Sex Appeal To The First FelliniToTo and AlfredoFor ElenaCinema ParadisoCinema paradiso-Josh Groban
2. 與《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一起成為三部曲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義大利導演多納托雷的三部作品——《天堂電影院》(又譯星光伴我心),《海上鋼琴師》(又譯聲光伴我飛),《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又譯真愛伴我行),我們可以將它們定義為「時空三部曲」或者是「尋找三部曲」。
3. 電影《天堂電影院》里58分08秒開始,也就是在電影院重建後,影院里放的歌曲名字叫什麼一個女的唱的。
練英語都不是的歌曲 真的很難找 建議你先問問哪是哪部電影里的片段 從哪部電影里再找那首音樂 這個思路可以試試
4. 電影《天堂電影院》的背景音樂叫什麼
記不清那一段的配樂是哪支曲子了,你在擺渡或者狗狗上搜下 cinema paradiso, 注意,不是paradise。
我常聽的就有兩首,一首cinema paradiso, 一首 love theme,你把兩支曲子都搜來試聽下。
5. 天堂電影院--熱愛永不褪色
我爸昨晚又問了我這個問題:你一個理工科的畢業生浪費那麼多時間在看電影、彈琴、寫評文這些所謂的愛好上能有什麼用呢?然後我想起了前幾天發的一個關於海賊王漫畫的朋友圈被同學不理解的事情。
抱著這個問題,我又重溫了一遍《天堂電影院》,加長版。
許多人把這部電影奉為人生向導,也有許多人對其不屑一顧,電影里的價值觀至今都被許多人所津津樂道。
電影的1988年國際公映版時長為123分鍾,並榮獲1989年第42屆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1990年第52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但上映12年後,像片中艾費多留給多多的那捲膠片一般,導演推出了加長版,173分鍾的電影時長足足比公映版多了50分鍾,至此,觀眾看到了一個完整的《天堂電影院》。
這是個很有趣的動作,因為公映版和加長版可以說是兩部電影,講的故事和人物性格都不大一樣。這就很有意思,有點像片中牧師「閹割」電影的諷刺一樣,也像是導演給世人開了一個時間跨度很長的玩笑——「處理」後的作品反而獲獎,功成名就,但裡面的東西卻不是導演真正想表達的,評審們自以為是的理解變作了自作多情。
同樣的,有人覺得加長版完整了角色的刻畫,使觀眾能真正理解片中人物的內心,能觸碰到導演真正想表達的故事內核;也有人覺得加長版故事交代得太清楚,失去了懸念,沒有了電影的韻味故事就變得俗套。
當然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我的感覺是,120分鍾是電影的藝術,180分鍾才是真實的人生。所以公映版能受到評審們的青睞,加長版能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很有想法。
每次遇到這種典型的愛好無用論問題,我都會想起《天堂電影院》,裡面有個概念我一直都認為它應該是正確的價值觀:熱愛的東西永不褪色。
其實我一直相信,熱愛的東西永不褪色。不管是寫作也好,唱歌追星也罷。這些你所熱愛的東西,在外人看來,它既不能填飽你的肚子,也不能帶來額外的物質需求。但只有你知道,它曾經在多少個搖搖欲墜的人生節點上,默默地拯救過你。
這就是為什麼它看起來如此無用,而我卻依舊熱愛它們的原因。
好像跑題了,還是回到電影。
三十年後,功成名就的導演薩爾瓦迪維塔在睡夢中醒來,被告之艾費多的死訊,默默地起來,看著一片黑暗。閉上眼睛,過往歲月的片段彷彿斑駁的影片飄忽而過,那初戀的女孩,那等待著的母親,那些熟悉的居民,那久不曾回去的故鄉小鎮。
故事發生在二戰時期義大利西西里島上寧靜的吉安加村,在這個村子裡有座小教堂,教堂前有一家電影院,叫做「天堂電影院」,這是這個偏僻落後的小村莊唯一可以消遣的地方。因為父親的失蹤,8歲的多多不得不到教堂當助祭,但也因此在教堂里古靈精怪的多多的認識了天堂電影院的放映員艾費多。
童年的多多不但喜歡看電影,還樂於看艾費多「剪」電影。在40年代的義大利小鎮上,電影都要經過牧師的嚴格檢查才能放映,試映時每當銀幕上出現不宜的鏡頭時,神父就會在觀眾席上搖鈴,艾費多會把搖鈴的地方拿一張紙標記住,隨後剪掉。
但這樣,當觀眾發現接吻鏡頭被刪去之後,就會起鬨甚至吐口水;當觀眾看到極度煽情的鏡頭時,會嚎啕大哭;當觀眾觀看卓別林的嬉皮動作時,又會滿堂大笑,每次放映電影,電影院里總是熱鬧非凡。
多多總是饒有興趣地觀看艾費多的剪片過程,每次他都請求艾費多將剪下的膠片送給他。多多的理想就是希望自己成為艾費多那樣的電影放映員。
一天晚上,多多珍藏的膠片不幸起火,還差點燒死了自己的妹妹,後來艾費多讓小多多跟隨自己放映電影,每天學習電影放映。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電影,善良的艾費多決定放一場露天電影,但不幸的是膠片著了火,多多冒死將艾費多救出火場,但不幸的火災已經導致艾費多雙目失明,連唯一的天堂電影院也被燒毀。
從此小鎮上只有多多會放映電影,他成了小鎮唯一的電影放映員。多多慢慢長大,他愛上了銀行家的女兒艾琳娜,但現實的無奈讓他們無法在一起,多多要去參加兵役,艾琳娜要去讀大學,美好的初戀就這樣消失了,傷心的多多在艾費多的勸導下離開了小鎮,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再次回到家鄉,多多已經人過中年,這時的他已經是一名著名的電影導演,在家鄉的小鎮,等待了三十年的母親放下手中未織完的毛衣,蹣跚著跑過去擁抱兒子。
他再次邂逅昔日的戀人艾琳娜,才知道當年的艾費多為了讓多多去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對自己隱瞞了艾琳娜的消息。這時的小鎮電影已經被電視取代,連昔日美好的天堂電影院也要被改造成停車場,亦師亦友的艾費多也離開了人世,他留給了多多一份珍貴的禮物,一盤當年被剪掉的電影膠片,當初被刪去的接吻鏡頭都被接在一起,看到這些珍貴的鏡頭,多多彷彿理解了生命的一切。
簡單的倒敘結構,卻營造出一個溫馨而動人的氣氛。敘事節奏對普通觀眾而言有點拖,但情節發展的很快,期間的轉場很有鏡頭感,很有創意。音樂與攝影搭配的很棒,尤其是音樂,以弦樂和鋼琴搭配的主題旋律以不同變奏的形式貫穿整部影片,風格上竟然讓我覺得有點與久石讓的曲風相似。
電影的最後,曾經娛樂了萬家燈火的天堂電影院被時代所淘汰,在一陣炸葯聲中轟然倒塌。
在圍觀的人群里,有新一輩的年輕人,他們對電影院的印象只來自於長輩的故事,因此湊熱鬧似的在拆遷後的影院廢墟中嬉戲;
同時也有曾經的影院老闆、經理、保安、售貨小伙和在影院中度過許多或悲或喜時光的村民,他們早已滿頭白發,但天堂影院承載著許多他們過往的美好,物是人非的時代發展、回憶的崩塌,讓他們不勝唏噓。
在每個人的回憶里,總會有那麼幾座建築物,讓你不時想起曾經單純的笑容。「天堂電影院」是影片中一個物化的具體意象,它是每個人的童年,每個人的家鄉,每個人的初戀,是最後綿綿長長一直伴隨到死,滲透到了血液里靈魂里的記憶和感覺。
引文所述是多多為他與艾琳娜的戀情煩惱時艾費多對他講的故事。愛情觀是本片最引人辯論的原因之一,上面這個故事的結局到底是表達了士兵和公主什麼的心思呢?這是導演給場外觀眾對於愛情的一個開放性探討課題。
有的人為士兵感到可惜,他們認為等到100天公主肯定因感動而接受士兵。因為總會有一些人在愛情里就是願意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去考驗那一份愛是否真心是否持久,或許他們是因為對愛不自信缺乏安全感,亦或許只是變態的想享受那種被愛被捧的滋味;
有的人認為公主並不愛士兵,立下這個承諾是想讓士兵知難而退。畢竟真愛士兵的話一定不會讓他等那麼久,愛一個人是捨不得他受苦的,他的一舉一動都將牽絆著你的心,夠愛就一定會放下驕傲去擁抱他;
有的人把愛情與承諾掛鉤。士兵等了99天,但他承諾的是100天,因此公主會讓士兵等待100天,不管愛不愛,既是考驗也是尊重。作為男人,最重要的是責任,自己的承諾都做不到何談責任,不管公主心意如何,她對愛自己的男人給與了充分的尊重;
有的人選擇理性分析。很多時候,在一段感情里人們總習慣強制性付出,自以為是的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俯視別人,在付出了情感與精力卻得不到別人的回應時,或者說得不到你想要的回應時就「黯然離去」「自怨自艾」,完全忘了當初自己做出的承諾,這樣的愛一般都只是為了得到,有點狹義有點自私,因為沒有人規定你的付出就一定要有回報。
導演借多多之口向我們表達了他的看法,那就是士兵之所以離開是因為他害怕最後一天被公主拒絕,自己會心碎而死。經歷了刻骨的初戀但拿不到美好的結局,多多深知這種心碎的痛苦。
但在我看來,愛情永遠都是付出,只因對象而異,若二人相戀,互相付出的同時當然也會互相收獲。
所以我覺得士兵的離開,是他害怕公主只是因為他等了100天怕拒絕會令他心碎而死才去答應他,士兵不想讓自己心愛的人為難,所以他離開了,也希望這樣能讓公主永遠記住他。如果公主愛他,少這一天也不妨礙她以身相許,反之,如果公主不愛他,士兵也給了她一個台階。士兵要的是真愛,而不是憐憫。
很多時候,人真的很容易因為沒有得到而念念不忘,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有的時候並非多麼喜歡,只是未得到的那份執念弄人罷了。
同樣艾費多對多多戀情的自私干預也為許多人所詬病,有人覺得每個人有不同的價值觀,事業、愛情與親情孰輕孰重人人自有判斷,不能隨便強加於人,所以十分反感艾費多的做法,他的干預分開了兩個真正相愛的人,使他們走向完全不同的道路;也有人認可艾費多的做法,畢竟多多的戀情與理想始終都是沖突的,初戀永遠都美好,但很多時候也只是美好而已。
電影的一個精妙之處在於雖然它以多多和艾琳娜黯然分離的故事做結局,但卻沒有明確批判過每一個角色心中的愛情觀,只是單純的敘說他們各自對多多戀情這個矛盾所做的事而已。因此不同觀念的觀眾總能在影片中看到他們所認可的愛情的美好和遺憾,和而不同,從而引起觀眾的共鳴和思考。
影片中艾費多多次像父親般為多多構建正確的人生觀,加長版電影長達3個小時,但是我們可以發現,這三個小時裡面是有著明顯的分節的。這個分節處大概是在1小時05分處,多多第一次在火車站看見女主角艾琳娜,這是多多萌生愛情的開始。
從感情色彩來說,前半節可以定義為多多與艾費多的友情(盡管奧弗雷多與多多的友情貫穿了整部電影,但依舊有個主次之分),後半節則是重點描寫多多的愛情與成長。
影片最關鍵的鑰匙是艾費多去世後留給多多的那捲膠片,裡麵包含了艾費多擔任放映員時剪掉的所有「大尺度」片段和一些分離片段的集合,也是多多童年渴望擁有的東西。影片最後多多觀看那份膠片時的熱淚就涵蓋了他對艾費多完整的理解。
從整個故事來看,這些「大尺度」片段都是多多擔任放映師之前所放映的戲。那個時候,電影的放映是掌控在牧師的手上,所以電影的放映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查與剪輯,吻戲以及情愛的場景在電影院裡面是看不到的。
直到後來,電影院起火,艾費多變瞎了,奇奇歐重開了電影院,並且聘用多多擔任放映師之後,人們便能夠看到吻戲甚至是更大尺度的戲。這里實際上也代表了新舊兩種觀念在社會發展中的交接與輪換。
多多是很喜歡看電影的,從他千方百計接近艾費多就可以看出來。在經過不懈的努力之後,他終於和艾費多成為了一對忘年交。
但其實從艾費多的角度來看,或許並沒有把失去父親的多多當成朋友,而更多是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徒弟、兒子或者學生。反正這些身份所帶來的感情都遠遠要比這個朋友的感情來得深刻。
因此艾費多把自己所有電影的知識都教給了多多,但是在多多表示有了放映員工作要休學的時候,艾費多勸阻了他。艾費多站在一個長者的角度,提出了一個有遠見的話題——這不是一個終身事業,這是第一次艾費多向多多灌輸人生觀。
到了後來,多多失戀了之後,退伍回到家鄉,艾費多對他說了上述引文的話,他干預了多多與艾琳娜的戀情,極力要求多多走出去,去尋找更加廣闊的天地,去做出更大的作為。在達到高成就之前不能回家鄉,不能前功盡棄,否則不讓多多進他家的門。
所以結合二人的角色刻畫,電影結尾的「吻戲」合集膠片,可以這么理解:
作為一個長者,一個喜愛多多的人,艾費多實在不願意看見多多屈居在這個小城市荒廢人生,因此在多多第一次想要因為當上了放映員休學的時候,他阻止了他。在多多失戀後茫然無措時,他又開導了他。艾費多對多多傾盡了心血,他教授了多多一切關於電影的知識,給了多多關於電影夢想的最初啟蒙,但是卻不想他只做一個碌碌無為的電影放映員。
最後給多多的這卷膠卷,實際上就是當年多多小時候想要得到又不能得到的東西,那就是夢想。或許小時候的多多不明白夢想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的夢想,就正如小時候的他也不懂這些吻戲所能代表的含義一樣。艾費多啟迪了多多夢想的萌芽,又將這株萌芽扶正成為參天大樹。
因此當多多看到這段影片的時候,想到的既有自己小時候不能如願的遺憾,又想到而今自己達成所願的欣慰。他明白了艾費多的一片苦心,在外拼搏的這30年中,或許他不會想起這個老頭子,可是一旦停下來思考著前因後果,他不禁對艾費多充滿了深深的感激。他們兩個之間的感情沒有千言萬語,只有隱藏在這卷膠片中的他們兩人才懂的私語。
講完這部經典的電影,讓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
知乎上有個問題,問的是「有哪些瞬間讓你突然覺得電影真有用?」
其中一個回答是這么寫的:「生活真的很殘酷,我們總需要一些可以治癒和療傷的良葯,而電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毫無疑問,我熱愛電影。
6. 天堂電影院裡面一首純音樂,就經常放的那首
Cincinnati Pops Orchestra-Love Theme from Cinema Paradiso
Giorgia Fumanti-Cinema Paradiso (Love Theme from Cinema Paradisio)
Itzhak Perlman-Love Theme from -Cinema Paradiso
Robert Wolf-Cinema Paradiso
此曲版本眾多,不可能全部聽完,只收來這幾個自己覺得好聽的版本供諸同好,僅供參考。不喜勿噴。這些曲子截至發帖時止均可在相關各大音樂軟體里試聽。
7. 《天堂電影院》里多多第一次看到艾琳娜時想起的那首很歡快的曲子叫什麼啊在哪可以下到急!!!
天堂電影院Nuovo cinema Paradiso
原創音樂Ennio Morricone (LZ注意哦,這個人牛的很哦)
根據上面兩個關鍵詞在網路搜一下,應該能找到LZ要的音樂了。
我試了下的,應該有
http://mp3..com/m?f=ms&tn=mp3&ct=134217728&lf=&rn=&word=Ennio+Morricone++Nuovo+cinema+Paradiso&lm=-1
8. 天堂電影院主題曲
First Youth。
專輯:Cinema Italiano: Music of Ennio Morricone & Nino Rota
語種:純音樂
流派:Pop
發行時間:1991-04-05
天堂電影院基本信息:
《天堂電影院》由義大利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執導,菲利浦·諾瓦雷、薩瓦特利·卡西歐等主演的的劇情片,於1988年11月17日在義大利上映。
該片講述了主人公多多,喜歡看放映師艾佛特放電影,在膠片中找到了童年生活的樂趣,後來多多遠離故鄉成為了一名電影導演。
該片獲1990年第62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1989年第42屆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9. 重賞:誰能提供電影《天堂電影院》原聲音樂的下載地址
《星光伴我心》是電影。沒錯!而且是大師的電影。是義大利著名導演托納多雷的成名作。是各大藝術院校影片賞析課的必講作品。這部電影成就了很多人。其中最為著名的除了導演本人以外,就是義大利的國寶級電影配樂大師
ennio morricone了。這位大師簡直是……超級大師了。經過他的手裡的音樂作品大概500多部。而和他合作的導演幾乎全是大師級的。這部電影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天堂電影院》。如果樓主您喜歡電影原聲的話,去買一張ennio
morricone的作品吧。我現在就是聽著《YO-YO MA PLAYS ENNIO MORRICONE》(馬友友的電影琴緣)給你留言的。感覺非常好。馬友友已經和大提琴融為一體了。而ennio morricone(翻譯成:艾尼奧莫里康)親自指揮了羅馬交響樂團為馬友友伴奏。效果好極了。建議樓主多花幾個錢買張正版,上海聲像出品的。35元……這個就說這么多了。
鄭中基是唱歌的嗎?那他唱的一定不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曲了。
梅艷芳和張國榮是我很喜歡的演員。
對於這個問題,我只知道這些。希望樓主能滿意。
10. 天堂電影院主題曲以及配樂 單簧管樂譜
為本片配樂的埃尼.莫里康(Ennio Morricone)出生於羅馬,一家三代都是音樂愛好者。他在羅馬近郊的聖塔西西里音樂學院主修和聲及作曲,經過電視和劇場的實務經驗後,於60年代進入電影界。因為替大學同學塞吉奧.李昂尼(Sergio Leone)執導的「義大利粉西部片」配樂而一舉成名。近三十年,莫里康被尊稱為「歐洲電影音樂領航者」, 配樂的影視作品超過300部。本片的配樂展示了他的深厚功力,情感濃厚感染力強。片中的愛情主題曲由其子安德立譜寫,創下父子作曲家共同為一部電影創作的紀錄。
這部電影配樂除了Ennio Morricone的作品外,其中的track 6.9.中的Love theme,是莫里克奈之子Andrea Morricone的作品,這首曲子是全片最感人的主題旋律.故事的背景是一個單純保守的時代,那時候銀幕上的每一段激情擁吻,男歡女愛都被當作洪水猛獸般的刪除,但多多對此總是充滿好奇,偷偷的從放映師阿佛列德那裡留下許多這些被剪掉的」傷風敗俗」的片段,後來一場大火奪走了阿佛列德的雙眼,也奪走了新天堂戲院,戲院後來得以重建,失明的阿佛列德仍然繼續他的工作,並且成為多多青澀少年時期的良師益友.長大成人的多多離鄉背景多年,事業有成,但感情仍舊十分飄泊,而且與家鄉的人事物漸行漸遠.許久不曾再重返家鄉的多多一日接到家鄉的來信,要他回去一趟,因為阿佛列德過世了,但留給他一樣東西,於是多多再度回到闊別己久的故鄉,鄉音無改,但人事已非,連新天堂戲院也拆除了.阿佛列德留給多多的是一卷古老的影片,多多獨自一人包下一間戲院放映,才發現這整卷影片正是他當時千方百計想要留下的每一個吻,當時每一部電影遺失了的激情與愛,在喪禮上不曾掉過眼淚的多多,獨自一人在戲院中哭了起來,我想許多觀眾也是,這一首Love theme在無華的外表下,卻描寫出人性內心最深刻的感動與懷念,夾雜了驚喜與遺憾,追思與感慨,令人一時千頭萬緒,百感交集.
Maturity,Projection For Two的主題旋律可以說是少年多多的主題,同時也刻劃了多多一段刻骨銘心的年少情深,只是這段感情終究沒有結果,但是那一百個夜晚的痴心守候,那一個伴隨著小雨落在臉上的吻,卻從此在多多的心上烙印了下來,日後多多在感情上彷佛再也找不到停靠的港口.
Cinema Paradiso是新天堂戲院的主題,恬適淡雅,正如片名<天堂電影院>,平凡小鎮的純朴居民,在這里渡過無數美好的時光與令人懷念的歲月,就像一位忠實的朋友,靜靜的陪伴著小鎮居民走過數十年的滄海桑田與悲歡離合,但在From American Sex Appeal To The First Fellini里,這個主題又變的愉悅甜美,輕松自在,彷佛看到一老一少在單車上怡然自得的身影,是很迷人的一段變奏曲.另一個較為小品的主題旋律Childhood and Manhood,質感自然簡朴,十分甜美,平凡小鎮雖然與世無爭,卻也生機勃勃,充滿朝氣.
Ennio Morricone以返璞歸真的色調,結構單純卻真情至性的音樂配器與編曲,以四段不同質感卻又相互呼應的主題,深刻的詮釋出一股懷舊的思緒與情懷,除了戲院失火一段略嫌單調外,其餘每一段音樂無不直探人心,余韻纏綿,悠然神往之間,依俙也勾起你生命中一些感動的時刻與溫馨的片段,在你心中回盪不己.
專輯曲目:
01.Cinema Paradiso
02.Maturity
03.While Thinking About Her Again
04.Chilhood and Manhood
05.Cinema On Fire
06.Love Theme
07.After The Destruction
08.First Youth
09.Love Theme For Nata
10.Visit To The Cinema
11.Four Interludes
12.Runaway , Search and Return
13.Projection For Two
14.From American Sex Appeal To The First Fellini
15.ToTo and Alfredo
16.For Elena
17.Cinema Paradiso
18.cinema paradiso-Josh Gro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