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凡達2》的裸眼3D激光全息投影技術,需要現有影廳如何升級才能實現
這不僅需要影廳選用專業的放映機,同時也對影廳的屏幕要求非常高。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阿凡達2》的上映可能會進一步開創3D時代的新風潮。在《阿凡達2》上映之前,幾乎所有的科幻電影都是通過3D眼鏡的方式來觀看。《阿凡達2》首次採用了裸眼3D電影全息投影技術,這就意味著觀眾可以進一步解放自己的雙眼,同時也可以直接用裸眼來觀看3D立體效果的科幻電影。
一、《阿凡達2》採用了裸眼3D的全息投影技術。
這是一個令粉絲感到非常振奮的消息,雖然《阿凡達2》還沒有正式上映,但《阿凡達2》以前公開表示會採用裸眼3D的全息投影技術,這也是世界上首次採用這項技術的科幻電影。在此之前,《阿凡達1》已經把大家從2D維度帶領到了3D層面上,《阿凡達1》更是直接掀起了全球范圍內的科幻電影熱浪。
2. 裸眼怎麼看3D電影
你好,樓上2位說的裸眼3D是比較成熟的技術,現在手機平板都用上了,但是效果不是很好。現在的裸眼3D廣告機可以達到一個非常好的3D效果,但是目前只適合商用,比如展會(展示自己公司的產品)還有一些專賣店啊,大型購物廣場啊,這些地方,裡面的動畫基本上都是一分鍾以內的,目前來說裸眼3D廣告機是3D效果最好的,但是片源要單獨製作。
3. 成都太古里驚現黑科技「裸眼3D熊貓」,裸眼3D是如何辦到的
裸眼3D是利用了人眼的視差原理,通過給觀看的群眾兩眼不同的視覺效果,從而達到裸眼立體的感覺。所以裸眼3D非常適合在公眾的大屏幕上投放視頻給公眾們欣賞。
而且裸眼3D,它不適用於投放在小屏幕上,它比較適合投放在大屏幕上,所以對於顯示屏也有一定的要求,而且裸眼3D它的顯示效果沒有特別的精美。不過這些困難都可以在裸眼3D發展的道路上得到改變,使裸眼3D效果更加的卓越。這些年來3D顯示技術也逐漸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去也,如果可以很快的解決裸眼3D技術效果的突破,我們就可以在生活中隨時隨地的觀看3D影片,而不用戴眼鏡,非常的自由,也非常的便捷,可以說是現代人類智能化生活中的一個非常好的發明創造,所以大家都非常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4. 裸眼3D是什麼樣的
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縮寫,就是三維圖形。在計算機里顯示3d圖形,就是說在平面里顯示三維圖形。不像現實世界裡,真實的三維空間,有真實的距離空間。計算機里只是看起來很像真實世界,因此在計算機顯示的3d圖形,就是讓人眼看上就像真的一樣。人眼有一個特性就是近大遠小,就會形成立體感。裸眼3D就是讓我們擺脫特製眼鏡的束縛,讓計算機顯示的3d圖形,讓人眼看上就像真的一樣。
計算機屏幕是平面二維的,我們之所以能欣賞到真如實物般的三維圖像,是因為顯示在計算機屏幕上時色彩灰度的不同而使人眼產生視覺上的錯覺,而將二維的計算機屏幕感知為三維圖像。基於色彩學的有關知識,三維物體邊緣的凸出部分一般顯高亮度色,而凹下去的部分由於受光線的遮擋而顯暗色。這一認識被廣泛應用於網頁或其他應用中對按鈕、3d線條的繪制。具體實現時,可用完全一樣的字體在不同的位置分別繪制兩個不同顏色的2d文字,只要使兩個文字的坐標合適,就完全可以在視覺上產生出不同效果的3d文字。
主流裸眼3D顯示技術
目前主要的裸眼3D顯示技術都是在以下這兩種技術的基礎上改良而成的。一是視差障壁技術,另一個為柱狀透鏡技術。(以下技術資料參考自微型計算機官方網站)
A.視差障壁技術
還記得高中物理的朋友,應該知道電影院在放映3D電影時,廣泛採用的是偏振眼鏡法。而視差障壁(Parallax Barrier)技術(它也被稱為視差屏障或視差障柵技術),與偏振眼鏡法有些相似,不過一個需要通過眼鏡,另一個卻不需要。視差障壁技術是由夏普歐洲實驗室的工程師經過十年研究所的。它的實現方法是使用一個開關液晶屏、偏振膜和高分子液晶層,利用液晶層和偏振膜製造出一系列方向為90°的垂直條紋。
這些條紋寬幾十微米,通過它們的光就形成了垂直的細條柵模式,稱之為「視差障壁」。而該技術正是利用了安置在背光模塊及LCD面板間的視差障壁,在立體顯示模式下,應該由左眼看到的圖像顯示在液晶屏上時,不透明的條紋會遮擋右眼;同理,應該由右眼看到的圖像顯示在液晶屏上時,不透明的條紋會遮擋左眼,通過將左眼和右眼的可視畫面分開,使觀者看到3D影像。缺陷:由於背光遭到視差障壁的阻擋,所以亮度也會隨之降低,要看到高亮度的畫面比較困難。除此之外,解析度也會隨著顯示器在同一時間播出影像的增加成反比降低,導致清晰度的降低。
應用此類技術的代表廠商和產品有,夏普發布的裸眼3D手機,任天堂的3DS游戲機。
B.柱狀透鏡技術
柱狀透鏡(Lenticular Lens)的技術也被稱為雙凸透鏡或微柱透鏡。它相比視差障壁技術最大的優點是其亮度不會受到影響,但觀測視角寬度會稍小。它的原理是在液晶顯示屏的前面加上一層柱狀透鏡,使液晶屏的像平面位於透鏡的焦平面上,這樣在每個柱透鏡下面的圖像的像素被分成幾個子像素,這樣透鏡就能以不同的方向投影每個子像素。於是雙眼從不同的角度觀看顯示屏,就看到不同的子像素。不過像素間的間隙也會被放大,因此不能簡單地疊加子像素。讓柱透鏡與像素列不是平行的,而是成一定的角度。這樣就可以使每一組子像素重復投射視區,而不是只投射一組視差圖像。
之所以它的亮度不會受到影響,是因為柱狀透鏡不會阻擋背光,因此畫面亮度能夠得到很好地保障。不過由於它的3D顯示基本原理仍與視差障壁技術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以解析度仍是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目前已經有面板廠商計劃生產針對3D的超高解析度面板,如果取得規模效益,會在很大程度上緩解解析度的問題。
5. 裸眼3D是怎麼實現的
目前主要的裸眼3D顯示技術都是在以下這兩種技術的基礎上改良而成的。一是視差障壁技術,另一個為柱狀透鏡技術。 A.視差障壁技術 看過之前系列的文章的朋友,或者還記得高中物理的朋友,應該知道電影院在放映3D電影時,廣泛採用的是偏振眼鏡法。而視差障壁(Parallax Barrier)技術(它也被稱為視差屏障或視差障柵技術),與偏振眼鏡法有些相似,不過一個需要通過眼鏡,另一個卻不需要。視差障壁技術是由夏普歐洲實驗室的工程師經過十年研究所得。它的實現方法是使用一個開關液晶屏、偏振膜和高分子液晶層,利用液晶層和偏振膜製造出一系列方向為90°的垂直條紋。 這些條紋寬幾十微米,通過它們的光就形成了垂直的細條柵模式,稱之為「視差障壁」。而該技術正是利用了安置在背光模塊及LCD面板間的視差障壁,在立體顯示模式下,應該由左眼看到的圖像顯示在液晶屏上時,不透明的條紋會遮擋右眼;同理,應該由右眼看到的圖像顯示在液晶屏上時,不透明的條紋會遮擋左眼,通過將左眼和右眼的可視畫面分開,使觀者看到3D影像。缺陷:由於背光遭到視差障壁的阻擋,所以亮度也會隨之降低,要看到高亮度的畫面比較困難。除此之外,解析度也會隨著顯示器在同一時間播出影像的增加成反比降低,導致清晰度的降低。 B.柱狀透鏡技術 另一項名為柱狀透鏡(Lenticular Lens)的技術,也被稱為雙凸透鏡或微柱透鏡。它相比視差障壁技術最大的優點是其亮度不會受到影響。它的原理是在液晶顯示屏的前面加上一層柱狀透鏡,使液晶屏的像平面位於透鏡的焦平面上,這樣在每個柱透鏡下面的圖像的像素被分成幾個子像素,這樣透鏡就能以不同的方向投影每個子像素。於是雙眼從不同的角度觀看顯示屏,就看到不同的子像素。不過像素間的間隙也會被放大,因此不能簡單地疊加子像素。讓柱透鏡與像素列不是平行的,而是成一定的角度。這樣就可以使每一組子像素重復投射視區,而不是只投射一組視差圖像。 之所以它的亮度不會受到影響,是因為柱狀透鏡不會阻擋背光,因此畫面亮度能夠得到很好地保障。不過由於它的3D顯示基本原理仍與視差障壁技術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以解析度仍是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 另外補充一則改進版的新技術:MLD技術 2009年4月,美國PureDepth公司宣布研發出改進後的裸眼3D技術——MLD(multi-layer display多層顯示),這種技術能夠通過一定間隔重疊的兩塊液晶面板,實現在不使用專用眼鏡的情況下,觀看文字及圖畫時所呈現3D影像的效果。與以往採用柱狀透鏡技術的裸眼3D顯示器相比,MLD技術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一、觀看3D影像時,用戶不會產生眩暈、頭疼及眼睛疲勞等副作用; 二、3D顯示時,屏幕的解析度不會降低; 三、可組合顯示文字等二維影像和3D影像; 四、對觀看3D影像的視野及角度沒有太大的限制,通俗點說就是可視角度夠大。據悉,採用MLD技術的顯示設備已經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部分娛樂場所得到了應用,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 裸眼3D是什麼
裸眼3D是對不藉助偏振光眼鏡等外部工具,實現立體視覺效果的技術的統稱。
目前主流的裸眼3D技術手段有:狹縫式液晶光柵、柱狀透鏡、指向光源。
1、狹縫式液晶光柵。這種技術原理是在屏幕前加了一個狹縫式光柵之後,應該由左眼看到的圖像顯示在液晶屏上時,不透明的條紋會遮擋右眼;同理,應該由右眼看到的圖像顯示在液晶屏上時,不透明的條紋會遮擋左眼,通過將左眼和右眼的可視畫面分開,使觀者看到3D影像。
2、柱狀透鏡,這種技術原理是通過透鏡的折射原理,將左右眼對應的像素點分別投射在左右眼中,實現圖像分離。對比狹縫光柵技術最大的優點是透鏡不會遮擋光線,所以亮度有了很大改善。
3、指向光源,簡單說來就是精確控制兩組屏幕分別向左右眼投射圖像。
技術原理
光屏障式3D技術的實現方法是使用一個開關液晶屏、偏振膜和高分子液晶層,利用液晶層和偏振膜製造出一系列方向為90°的垂直條紋。
這些條紋寬幾十微米,通過它們的光就形成了垂直的細條柵模式,稱之為「視差障壁」。而該技術正是利用了安置在背光模塊及LCD面板間的視差障壁。通過將左眼和右眼的可視畫面分開,使觀者看到3D影像。
這種技術的優點是在成本上比較有優勢,像夏普的3D手機和任天堂的3DS游戲機都是採用這種技術。不過採用這種技術的屏幕亮度偏低。
7. 裸眼怎麼看3D電影
以前的3D電影採用紅藍濾鏡法,所以需要佩戴紅藍雙色眼鏡。
現在的3D電影多採用偏振光放映法,就需要佩戴偏振光眼鏡。
無論哪種方法原理都是讓你的左右眼看到有不同位移的圖像,再經過大腦將兩幅圖像合一,就產生了立體感。
而全球最大的顯卡晶元製造商nvidia早在2008年就研發出了3D立體效果的顯示技術——幻境 3D Vision,使用含有這種技術的顯卡,同時需要一台高達120HZ的專用顯示器和nvia專用立體眼鏡來配合才能實現。
我們來看一下,它的3D機制是讓屏幕以用雙倍刷新率高速交替出現兩幅不同位移的畫面,那副眼鏡的作用是交替遮擋你的左右眼,當左眼顯示第一幀內容時,右眼關閉,而右眼顯示第二幀內容時,左眼關閉,以此類推。每一幀顯示的內容的所在位置稍有不同,由於人體有視覺殘留機制,便產生了3D效果。這種時分法3D效果比電影院的偏振光法更優異,可惜顯示器和眼鏡都不便宜。
不過,你現在當然不必購買這幅眼鏡,你只需要要購買支持幻境技術的nvidiaGF8以上系列的顯卡和一台能夠達到120HZ刷新頻率的顯示器就足夠了。
因為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你擁有一雙可以靈活控制的眼皮。
其實這副眼鏡就像你的眼皮,它的左右鏡片交替快速閉合,以便讓你的兩眼看到不同畫面,而你當然也可以通過左右眼皮交替閉合(並保持和屏幕畫面交替速度一致)來實現,這樣一來,你的左右眼自然也可以看到不同的畫面了,同樣經過你的腦神經重組,你看到的就成為了立體畫面。
當然,這需要刻苦的鍛煉,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成功,因為要保持和屏幕畫面交替速度一致,你的左右眼皮需要在一秒的時間里分別交替眨60下。
我雖然知道這個原理,但是沒有勇氣去嘗試,希望你能成功。
8. 怎麼裸眼3D看3D電影有兩個屏幕啊難看死了。。。
用斗雞眼或者平行眼,看到三個屏幕,中間那一個就是3D的,有點暈,多練幾次,眼睛放鬆,離遠點就行,建議你戴特製眼鏡,戴特製眼鏡就只看到一個屏幕。
圖片 感謝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