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星s10韓版5g支持中國國內5g使用嗎
不支持 根據官網給出的消息,韓版Galaxy S10 5G支持Sub-6G的N78頻段,這也是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使用的5G網路頻段。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韓版Galaxy S10 5G能直接在國內使用5G網路,目前只有國行版本的5G手機可以連接上5G信號,國外版本還需要等待消息。
三星 S10e、S10、S10 + 手機參與 One UI Beta 版計劃用戶開始接收到 One UI 3.0 測試版更新,系統更新到安卓 11。
官方表示,One UI 3 將幫助你在操作中關注重要的內容。對於你經常操作的界面,我們的視覺設計做了優化,例如主屏幕和快捷面板,減少操作中的干擾,突出重要信息,使其和你的操作體驗一數。性能優化格有助於應用程序使用更少的電量,運行更快速。並且 OneUl 3 使用新的隱私控制機制,使你完全擁有控制權,可以設置一次性許可權,增強了數字健康功能。
部分應用程序必須在更新操作系統後單獨更新。這些程序包括計算器,錄音機,三星瀏覽器,主題商店 游戲中心,三星健康,三星筆記,Samsung Pay, Galaxy Wearable等。
在 One UI 3 測試版中不支持主題。如果你目前正在使用一個主題,在測試版中,將會更改應用 One UI 3 的默認設計。主題功能將在 One UI 3 官方版本中得到支持。你仍然可以在測試版中使用壁紙、圖標和息屏提醒。
② 中國有哪些地名以「一、七、八」開頭
北京地名
七字篇
七井胡同,在南橫西街路北,胡同內有幾家相當氣派的老宅院。詢問這里的住戶,都說此胡同以前可能有七口井,所以叫七井胡同。可是查閱清代光緒年間編纂的《京師坊巷志稿》,分明記著「七井胡同,井一」。此胡同不長,光緒年間只有一口井,此後也不大可能增加至七口井。
七賢巷:賢人居所原是出租房
七賢巷在魯迅博物館後身的宮門口五條胡同內,不足百米長的巷子內只有1號至7號七個小院,而且每個小院的大小與格局均相同,甚是奇特。詢問此巷住戶,均說以前此巷住著七位教書先生,被稱為七賢人,因此叫七賢巷。還說此巷兩側原有兩條南北向的小胡同,稱為東轎桿胡同和西轎桿胡同,兩根轎桿抬著轎子,七賢巷的賢人住在其間,就像是坐在轎子上。
七聖路:在北三環路太陽宮橋南側,因舊有七聖廟而得名。
廣州市
七沙 廣州市番禺區
七涌 廣州市
天津八里台、七里台、六里台
杭州建德 七塢八塢
合肥
七里塘鎮 曾是全國三個小城鎮試點鎮之一
北京
朝陽區 八里庄
南京地名
一枝園、一道巷、一號門、二郎 廟、二板橋、二條巷、二道埂子、三山街、三益里、三條營、三茅宮、三元巷、四象橋、四牌樓、四衛頭、四方城、四平路、五老村、五福街、五塘村、五貴里、五棵松、六角井、六度庵、六合里、六磨庄、七家灣、七橋瓮、七里街、七大營、八府塘、八條巷、八步溝、八寶前街、九兒巷、九華山、九蓮塘、九家圩、十廟口、十字街、百子亭、百步坡、百馬營、百靈街、千章巷、千佛庵、萬家壩、萬壽村、萬家圩、萬竹園
蕪湖地名
一天門
一人巷,在中山路現在宇隆廣場位置
二多橋,中山橋南西側,現在的長江長地塊所在位置,原為市土產公司倉庫和簡陋居民區
三山裡 市政府後面,三山裡小區
三聖坊,那時三山裡僅僅是後來開發的小區,而老二街和長街的沒人不知道三聖坊的,那時蕪湖僅僅是加上中山路也就是最老叫大馬路的三條街的城市
四褐山,這好象大家都應該知道的
五里汀,老看守所,以前這就是看守所的代名詞,就是現在的汀棠公園
六郎橋,往清水河方向去一點
七更點,這在現在的二街近花津橋位置,老二輕局,就是大家還能稍微的二輕電影院對面,現在還剩一小段,連接現在的永平里和長街,而不是在什麼大門酒吧位置,什麼7,8家巷好象沒人說的
八角亭,那時在蕪湖話里叫八角(ge)店,經常人家把這和西瓜墩連講的,什麼一腳把你從八角亭踢到河南西瓜墩,而且不是在錦天,因為這路的旁邊就是18中,連接了朱家巷的,只能認為是現在的那18中門口的馬路,它對面是個小上坡,能到紅牆院和來復會的,對面是范羅山小學現在所在的巷口,離它不遠的是過去的雄觀江聲巷
九蓮塘,那時是9個塘連一起的,後來造縫紉機廠以及那時的九華茶干廠,填了好幾個塘
十里牌
廣州地名
一:一德路:為何叫作「一德」頗費推敲,據傳原先這里的街道相當雜亂,清末重新規劃,把相鄰幾條橫街狹巷改作通衢,是名「一德」,取古語「一德立而百善從」之意。
二:二沙地是芳村區的地名,現在附近有個省內最大的花卉市場。廣州叫「沙地」的即沖積平原,是典型的珠江三角洲地理現象。
三:三字在粵方言中與「生」相諧,最為廣東人鍾愛,所以以「三」字打頭的地名非常多,如三棵松、三元里、三寶圩、三元崗等等。
東山有條三寓路,舊時是三大豪門的所在,故名。東山少爺、西關小姐確有其事,歐陽山名著《三家巷》是以西關做背景的,實際上當然沒有這么一條小巷子,但荔灣區文安街的確有條不起眼的「四家巷」、越秀區還有「五家巷」,當中曾上演了多少「梧桐雨」般的故事可是誰也說不清。
四:「四」字為廣東人最為忌諱,所以用四字作開頭的街名是找不到的,從前有 「四牌樓」今之不存。海珠區洲頭咀碼頭附近的「海天四望」街名字極誘人,但是周遭風景並非如此。而著名的「四方炮台」卻是160年前的抗英斗爭中的一個主要場景:「三元里響起、四方炮台頂住」便是當時的羊城童謠。
五:五仙觀供奉的就是騎羊持穗的仙人,也即是紀念古羊城的始創者。所以廣州2010年第16屆亞洲運動會吉祥物也是五隻小羊。
五眼橋坐落在石圍塘街秀水湧上,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芳村區內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石橋。該橋為五孔石拱橋,中間一孔最寬,其餘四孔對稱縮小,橋兩頭為台階式,橋身用紅色砂岩砌成,欄及橋孔邊緣用白色花崗石鑲嵌,色彩協調,造型古樸美觀。歷史上,該橋為省城至佛山古鎮第一橋,是交通要沖。
此外,五字頭有兩處名地,一是五鳳村、一是五山,前者是「先富起來」的典型之一,從前城南的小村莊,現在是鬧市的「城中村」,揖別農業久矣;後者是廣東幾間名牌大學齊集之處,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而五山路科技街則是全國最大的電腦商業黃金圈——天河眾多電腦之「城」的發源地。
六:六榕路在「文革」中與同一方向的朝天路、米市路一齊被改作了「朝陽路」,很有北方味兒。六榕寺當然是以惠能、蘇東坡聞名,該寺是羊城最具庄嚴寶相的凈土之一,先後幾代住持都是文士,路以寺名,為羊城一大景。
「六甫水腳」在西華路,廣州叫六甫、七甫的地名很多,「甫」疑即「埔」,碼頭水邊之謂也,第十甫、十八甫應該是古代的第幾碼頭。
七:七星崗古海岸遺址1937年被中山大學地理系教授吳尚時發現。這一發現為海內外專家們所關注,它突破了世界古海岸線與今天海岸線寬度最大值為50千米的說法。在此之前,地理學家們普遍將義大利距今海岸50千米的內陸古海遺址視為海面從大陸退出的最大里程。七星崗古海岸遺址距今海岸100千米以上,是原來說法的一倍。
七株榕在越秀區的詩書路,一個非常風雅的地名,與「學宮街」幾步之遙。學宮街里的「番禺學宮」就是古代的「官學」,「省試」就在此舉行,其建築很有南方典型風格。
八:廣州人真正算得上是「土著」的其實非常非常少,歷代朝廷戍邊將領和他們的後代構成了羊城主要的人群,換言之,基本上都是「客家」,只是新舊而已。「八旗二馬路」便是一個人口遷徙的印證,清代八旗有滿八旗與漢八旗之分,許多後人成了今天羊城的中堅;黑旗軍的劉永福和他的部屬們征戰安南,他們的後代也是定居在廣州的。
還有一個和粵劇淵源甚深的「八和會館」。粵劇藝術起源於佛山,發展於西關。清朝咸豐年間,有位李從善老先生將自己的房屋捐出來,作為粵劇會館,取名吉慶會所。到光緒八年,粵劇界已經發展為8個堂口,從此,粵劇堂口就稱為八和會館。
九:「九」是個好意頭的數字,所以以九做地名的極多:九如通津、九功坊、北京路的九曜坊等,從前越秀北還有個「九兜巷」,里邊曲曲彎彎甚是有趣。可惜與文化典故相關的不多見,只好從略。
十:「十三行」,一條蜚聲中外的商業街,可說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開山之地。
廣州名宅十香園,其址在今河南客山懷德大街,是嶺南畫派的開山祖居巢、居廉兄弟的故居。「十香」的意思是園中植有素馨、端香、夜來香、鷹爪、茉莉、夜合、珠蘭、君子蘭、白蘭、含笑等花木。舊有嘯月琴館和紫梨花館等建築物,今僅存後者。正門「十香園」橫匾,據說出自晚清廣州篆刻家陳其光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