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十二》上映半年之後,導演和老人們怎麼樣了
還記得去年夏天引起過刷屏效應的那部電影《二十二》嗎?
郭柯在《奇葩大會》第二季上分享出的拍攝韋紹蘭幕後故事也很感人。
韋紹蘭生活清貧,郭柯問她明天沒有柴火了怎麼辦,韋紹蘭說:明天再說。
郭柯給她買了個電飯鍋,問她會不會用。
老人又很可愛的回答,我可以學呀~
韋紹蘭的生活程度,看《三十二》的劇照就知道了
就是這樣一個老人,郭柯給了她500元,她轉臉就要給郭柯4個紅包,分別給4個工作人員,每個紅包里都有100塊。
郭柯認為這是一種分享,我覺得這裡面也有某種尊嚴。
受過苦難的人,也不一定就會心安理得地接受很多幫助吧?她接受幫助的時候,也想給別人回報。
《二十二》上映後,社交網路上有很多討論,上次安利的時候我也寫了,電影提醒我們,這些「慰安婦」制度受害者,還要承受輿論壓力的二次侮辱,周圍人用「日本婆」等等詞彙來形容她們,讓受害者覺得自己有錯。
2016年,上海一個當年的「慰安所」遺跡海乃家被媒體曝光可能被拆除,周圍的居民居然說這是「妓院」。
他們認為這是恥辱,不是正能量,不能放在學校邊上。
學生認為這件事不光彩,不要特別了解,可以了解抗日英雄,不用了解被迫充當「慰安婦」的受害女性。
去年《二十二》的上映,這樁舊聞也再一次拿出來討論,在《奇葩大會》里郭柯導演也提到了這件事。
我很意外的是,郭柯有這樣的工作經歷、這樣的立場,他並沒有做一個聲討者去罵年輕人不懂事,他反而認為,首先要反思是傳播者。
與其去指責,郭柯提倡的是「建設」:正確的認識這群老人,溫柔的對待她們,再來好好引導下一代。
本來「慰安婦」歷史給我的印象就是悲慘、屈辱的過往,但是《二十二》以及《三十二》讓我發現這些老人不是一個符號,是很可愛的人。
郭柯說,抱著同情心去看這些人,「大可不必」。
在「慰安婦」受害者這個話題上,有個問題一直存在:記錄傷痛,是歷史;但是考慮到受害者的感受,不要二次傷害他們,是做人的同理心;那麼究竟以哪個為重?二者如何平衡?
這不光是記錄者的問題,甚至也是觀眾要面對的問題。蔡康永就問他,拍攝時如果受訪者不願意再撕開傷口怎麼辦。
郭柯的態度是,把鏡頭下的老人,當作自己的奶奶。
因為他首先考慮是的老人們的感受,他反而得到了老人們最深的信任。
李愛連老人跟攝制組熟悉了之後,在一個兒媳婦和孫子都不在的時刻,讓導演組把門關上,講一段內心深處的回憶。
這當然是一段又吸引眼球又獨家的素材,但郭柯選擇了關機不再拍攝,只留下女性同事來聽。
他說,在那種情況下,如果記錄並播出老人不想讓兒媳婦孫子看到的內容,就是一種變相欺騙。
在這個大家都想拿到獨家故事的年代,郭柯把尊重受訪者放在第一位,反而是特別感人的。
《二十二》也給了郭柯很多榮譽,但是郭柯早就說過,會捐出票房收益。
而他本人一直維持著很謙遜自省的態度,說自己被推到了一個位置上,要冷靜思考,需要大家監督。
越是得到鮮花和掌聲,越要謹慎。
他幾乎是戰戰兢兢地在面對自己得到的贊揚,主動提出,自己要避免成為一個道德綁架者。
為什麼要公開提出捐票房呢?郭柯說這對自己也是個鞭策,放話出去,自己就沒有退路。
看了這期《奇葩大會》真的覺得郭柯是一個非常溫厚善良的人,面對紀錄片里的倫理平衡、面對名利,都非常有風骨。給自己提了最嚴苛的要求,但對不熟悉歷史的人,沒有批評指責,只有很溫和的用行動去感化。
《二十二》從一個冷門的題材發酵為社交網路上的重要話題,跟郭柯本人的善良自省、和他選擇的剋製表達也有關系。郭柯和同事們選擇用溫柔的筆觸來記錄記錄苦難,選擇了保護受害者,觀眾也能感覺到這種人性的力量。
《二十二》下映後,郭柯和夥伴們的工作沒有中止,他們繼續記錄著老人們的命運,堅持看望老人,也鼓勵更多的年輕人關注這個議題。
電影官微顯示今年年初,李愛連老人也去世了,電影中的22位老人僅有7位在世。
一時的票房和話題都會過去,長期的關注和記錄才是盡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現實、關照現實。
郭柯長期跟蹤的這個「慰安婦」受害者話題,不僅是一段歷史,也是某一種人性上的思考。他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紀錄片拍攝倫理,他幫助和關心這個群體的老人,也從老人們身上獲得了很多啟發。
他說,老人們最動情的時刻,不是回憶痛苦,而是想到自己家人。
很多我們預想的故事模式和情感反應模式,是不存在的,真正地去觸摸那些東西,才能找到答案。
高曉松也說,郭柯自己在記錄歷史的過程里獲得了成長,這是歷史溫暖的一面。
蔡康永提煉出了郭柯身上的一個珍貴點:他在經歷了這么多之後,還是很坦誠地表達自己的疑惑,沒有做出那種「瞭然於胸」的姿態。
他們對於郭柯的解讀,也是看這件事的新角度,同樣是挺有啟發的。
「真誠」看起來簡單,真正做到真誠有很多細節上的東西,每個微小的選擇都構成了一個人真誠的濃度。
有點意外的是郭柯的最新動向我是在《奇葩大會》里看到的,這個節目之前一直給人的感覺是很熱鬧張揚的。
節目里有各種特別的人類,有莫名愛上學男旦的小男孩。
有脫口秀演員的自嘲
還有現在經常是熱點話題的馮唐上去講自己的心路歷程。
看完了郭柯這期節目,這次我又重新看了一下《奇葩大會》第二季的定位,不是流行的概念和主要追逐熱鬧,是「特別人類大會」,這個概念確實也撐得起一個多元價值的能量場,裝得下如此多種多樣的個體。
說起來《奇葩大會》里發言的,也有引起過爭議的,但至少這裡面每一個認真表達的個體確實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們構成了現實的不同側面,所以把《奇葩大會》當作一個人類樣本觀察室也挺有意思的。
馬東有一句話說得挺好,過去的價值標準是成功,現在不管你到達哪一處,都是一種到達。
也恰恰是因為這種節目沒有隨大流按照流行熱點、噱頭來挑選發言人和議題,而是真正去找「人類多樣性」給個體表達的機會和空間,才能讓郭柯做了一個安靜溫和有力量的陳述。
② 誰有電影二十二資源求分享
你好,你需要的網路雲資源已經分享到你這個ID下的網路網盤了
請注意查收喝保存!
電腦用戶的話使用你這個ID登錄網路雲,打開【分享】頁面就能看到資源
手機用戶的話需要下載網路雲APP登錄才能接受資源。同求如下:
網路雲ID【等雨不眠的下4】 ps:伸手黨請勿加!
③ 二十二和戰狼2哪部電影更好看:電影二十二講的是什麼
兩部都是優秀的國產影片,都能激發出國人的愛國熱情,但是兩部影片又有很大的不同。《戰狼2》似火,是一種熱情的宣洩,讓人看得熱血沸騰,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二十二》似水,是一種冷靜的剖析,促使我們去重溫傷痛,去思索歷史的教訓和未來的方向。從鼓舞人心的效果來說《戰狼2》也許更勝一籌,但從揭示問題,促進反思的角度來說,《二十二》顯然更有深度。
④ 《二十二》這部電影手機上哪裡可以看
二十二
生命有期限
,但當你不斷的進
行自我探索,在努力
中完善自己的時候,跟人
相處之時不斷的調整自己
,你就會發現,生命也
是無止境的,可以無止境的,
你可以趨向美好。
⑤ 哪裡可以下載電影二十二
可以看一下網路雲
⑥ 求二十二海報高清資源嘛,高清免費謝謝!!
https://photo..com/photo/wap/albumShare/invite/ftgaVHLFt?from=zdESEHB
點擊鏈接-查看所有圖片-打開一刻相冊-可批量下載/無限存儲
《二十二》 時代的痛感與生命的沉重都被濃縮在了這24分鍾中,它將鏡頭對准了一場特殊儀式下被遺棄的「慰安婦」少女。沒有過多聲音和畫面的配合,只留下了一個孤獨的老人。她的身前放著那張照片、手機,還有一個裝了幾十年的布包,里邊塞滿了慰安婦時期的衣服、日用品等等。當老人緩慢地打開布包,拿出一些東西後,全片便戛然而止。一切的一切,都在這一刻定格。這部電影最初是由導演郭柯提及的。2016年10月11號,郭柯接到了韓國電影《慰安婦》的翻拍項目。他覺得很難再去尋找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於是萌發做這樣一個故事的念頭。他說,自己一直很想給這段歷史留下點什麼。但一般人不會願意去觸碰的話題太沉重,所以才選擇了這種方式表達。「我希望能夠藉此引起觀眾對『慰安婦』群體的關注,喚醒大家內心的良知。」這也是他在拍攝完《二十二》後的心聲。「慰安婦」並非是某一部分人口中的稱呼,她們實際上指的就是「日軍性奴隸」。她們是二戰時期日軍徵募而來的隨軍慰安婦,這群人大多數都是中國人。因為日本法律規定男性必須服兵役,所以就讓她們代替去做一些事情。
⑦ 為什麼很多人說一定要看《二十二》
剛開始看確實還好,紀錄片嘛,就是拍她們現在的生活,但是緊跟著就綳不住了,裡面有一個南朝鮮逃難過來毛奶奶(原名為朴順車),她開始哽咽的時候樓主眼淚就止不住了,到她唱小時候的童謠時候,樓主差點情緒失控,眼淚根本止不住。有韓國的攝影師很關心她希望她能回去看看家長,毛奶奶說,不想回去了,太遠啦。說自己姓毛是跟毛 姓,喜歡小孩子但是自己沒辦法生了,收養了一個女兒,挺孝順的。說不下去了,一度想到她的哭聲,受不了了。
⑧ 怎麼可以看到紀錄電影《二十二>
會在電影院公映2017年8月14日
⑨ 靜安寺這里那家影院在放電影二十二
這個好難的啊。。。。
⑩ 哪裡可以看2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
第二十二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在北京國家體育館隆重舉行,CCTV-6電影頻道全程現場直播。開幕式可以在北京劇院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