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趙奕歡 青春期4 還有么
那得看導演有沒那打算。這不是演員說了算的。 ...上次的記者會好像說會再拍,王小菲又沒死 ...還會拍的,就算王小菲死了,還有別人出現嘛 ...
2. 講個笑話,好嗎
1、 一位山東籍的語文老師,為學生朗讀了
一首題為《卧春》的陸游的古詩,要求學生聽寫出來。(請左右對應著看,哈哈!!!)
語文老師朗讀如下 有位學生聽寫如下
《卧春》 《我蠢》
暗梅幽聞花, 俺沒有文化
卧枝傷恨底, 我智商很低,
遙聞卧似水, 要問我是誰,
易透達春綠。 一頭大蠢驢。
岸似綠, 俺是驢,
岸似透綠, 俺是頭驢,
岸似透黛綠。 俺是頭呆驢
2、一個口音很重的縣長到村裡作報告:
"兔子們,蝦米們,豬尾巴!不要醬瓜,鹹菜太貴啦!!"
(翻譯:同志們,鄉民們,注意吧!不要講話,現在開會啦!!)
縣長講完後,主持人說:"鹹菜請香腸醬瓜!"
(翻譯:現在請鄉長講話!)
鄉長說:"兔子們,今天的飯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
(翻譯:同志們,今天的飯夠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
"不要醬瓜,我撿個狗屎給你們舔舔。。。"
(翻譯:不要講話,我講個故事給你們聽聽。。。)
桃源話很奇特,尾音很高,比如"局",便發音成了"豬"。
先到縣委宣傳部,聯繫到人事局采訪。宣傳部的人打電話替我預約,用免提。
宣傳部:"喂,你人是豬嗎?(人事局)"
對方:"不是,你搞錯了。我不是人是豬(人事局),我娘是豬(糧食局)。"
我拚命忍住笑,肚子都疼了。
第二天參加一個縣政府的匯報會。會前點名。
主持人:"哪些單位到了?"
於是參會者一個個地自報家門:
"我是公閹豬(公安局)。"
"我叫肉豬(教育局)。"
"我有點豬(郵電局)。"
"我是典型豬(電信局)
3、大媽!
哎!
土豆來了牛肉哪裡去了?
它在盆里。
吃飯為何吃出一些泥沙?
米沒淘呢!
碗里土豆怎麼全都發芽?
你才知道啊!
牛肉,土豆,米飯就是吉祥的一家~~~~~~~~~
大叔!
啊?
宮爆雞丁外加一份黃瓜。
菜早沒了!
來點羊肉但是不要太辣。
肉賣光了!
那我中午到底能夠吃啥?
自個兒合計去吧!
空盤,空碗,空盆就是吉祥的一家~~~~~~~~~
同學!
噢?
食堂做飯做得很好吃嗎?
你說謊那!
菜在嘴裡是什麼感覺啊?
拔涼拔涼的啊!
那湯能否用來洗臉刷牙?
這是實話!
冷飯,冷盤,清湯就是吉祥的一家!
唐僧師徒4人坐飛機,突然飛機出故障了,需要跳傘,唐僧說:徒兒們,現在有3把降落傘,誰回答不出問題,誰就要自己跳下去。
唐僧問孫悟空:天上有幾個太陽?孫悟空:1個
唐僧問沙僧:天上有幾個月亮?沙僧:1個
唐僧問八戒:天上有幾顆星星?八戒:。。。跳了下去。
再一次師徒4人坐飛機,飛機又出故障了,還是要跳傘,唐僧說:還是回答問題吧。
唐僧問孫悟空:中華人民共和國什麼時候成立的?孫悟空:1949年
唐僧問沙僧:解放戰爭死了多少人?沙僧:250萬。
唐僧問八戒:那250萬人的名字?八戒:。。。跳了下去。
又一次師徒4人坐飛機,飛機又出故障了,還是要跳傘,唐僧剛要說話,八戒說:師父,我還是直接跳下去吧。說完就跳機了。。
唐僧雙手合十「阿彌陀佛,這次有4把降落傘。。「
看了要回哦
2、 魔王抓了公主
魔王 :「你盡管叫破喉嚨吧...沒有人會來救你的....」
公主 :「破喉嚨..破喉嚨..」
沒有人:「公主..我來救你了...」
魔王 :「說曹操曹操就到...」
曹操:「魔王..你叫我幹嘛..」
魔王 :「哇勒..看到鬼」
鬼 :「靠!被發現了..」
靠 :「阿鬼,你看的到我喔...」
魔王 :「Oh,My God!」
上帝 :「誰叫我?」
誰 :「沒有人叫你阿...」
沒有人:「我哪有?裝蒜啊!」
蒜 :「誰在裝我?」
誰 :「又說我?你們找麻煩啊?」
麻煩 :「哪一個找我?」
哪一個:「找你?我才沒有...咦,這兒有好多人.」
好多人:「我才剛到耶……你是誰?」
哪一個:「我才不是誰.」
誰 :「他才不是我.」
公主 :「大家都是來救我的嗎?」
大家都:「我不是來救你的,是來看熱鬧的.」
熱鬧 :「我有什麽好看的?」
上帝 :「不關我的事,先走了.」
魔王 :「你回答一個問題再走,為什麽這麽多人救公主?我這個魔王怎麽演下去?」
下去 :「你好好的魔王不幹,演我做什麽?」
公主 :「魔王若是沒有人演,我就可以走了.」
沒有人:「若是我演魔王,怎麽會讓你走...」
怎麽會:「我才不讓公主走,我要看熱鬧.」
熱鬧 :「看我干什麽?」
什麽 :「你居然要『干』我?流氓!」
你居然 :「我哪有?」
我 :「關我什麽事ㄚ?」
魔王 :「靠!我要瘋了.......」
靠:「喊我干什麼!...」
瘋了 :「你要我幹啥?」
你要我 :「我什麽都不知道ㄚ!」
我什麽都不 :「我哪知啊!」
我哪知 :「我在這里ㄚ!有人在叫我嗎?」
有人:「我沒有叫你啊!」
我沒有:「誰叫他了啊?」
誰:「冤枉啊...我沒有...」
我沒有:「我可沒冤枉你啊...」
你:「諒你也不敢.」
諒你:「誰說我不敢!?」
誰:「拜託啊...我什麽都沒說啦」
我什麽都沒:「你要我說什麽?」
我什麽都不:「...你...你不就是我那失散多年的兄弟嗎?」
我那失散多年的兄弟:「拷...我名字取這麽長...也會被叫到啊...」
誰:「...我要趕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是非:「原來這里是我的地盤啊...」
我什麽都不&沒:「你們別吵阿拉在講話啦...」
你們別吵阿拉:「我沒有在講話啊...」
我沒有:「我才沒有講話咧!...」
我什麽都不:「-_-...走...阿拉到外面去聊...」
走:「人家不好意思啦...(扭捏)」
我什麽都沒:「關你屁事啊...閃啦...」(兩兄弟生氣的走出去)
關你屁事:「嗚...為什麽趕我走...」
為什麽:「我沒有要趕你走啦...乖...不要哭」
我沒有:「喔...又關我啥事了」
關我啥事:「啥?有人叫我嗎?」
有人:「誰要叫你啊...」
誰:「我真的要走了...T.T」
走:「人家真的不好意思啦...*V.V*」(誰不支倒地)
關你屁事:「...你不是我表妹嗎?」
關我啥事:「...表哥...好久不見啦...」
好久:「我不是在這里嘛...」
魔王:「你們有完沒完?」
完沒完:「他才沒有我」
你們:「我才沒有他」
我才:「誰說的?」
誰:「叫我干嗎?」
嗎:「你居然要干我?」
你:「我才不會干他」
我才:「誰說我不會?」
誰:「冤枉!我沒說……」
說:「叫我干嗎?」
嗎:「你們倆真不要臉!」
你們倆:「我要!我要!」
臉:「誰要我?」
誰:「我不要啊」
魔王:「快一點,再說我可要攆人啦」
人啦:「趕攆我?找K」
K:「誰找我?」
誰:「aaaaaaa!別提我的名字,再提我也K他!」
他:「別K我」
我:「誰要K我?」
誰:「終於讓我逮找一個啦,殺呀…………」
一個啦:「別逮我」
我:「我也受夠啦,誰再提我的名字,決不放過你!」
誰:「看我的降龍十八掌!」
我:「看我的九陰白骨爪!」
降龍十八掌:「我有什麼好看的?」
九陰白骨爪:「我有啥好看的?」
什麼好看的:「兄弟,我終於找著你啦!」
啥好看的:「哥,咱出去聊.」
魔王:「ma的...這是認親大會啊...」
3、 我至今仍記得第一位因為我而犧牲的老師。那時我上小學一年級,老師帶著我們去野外做自然實踐課。看到春風拂綠,於是問道,同學們你們知道如何識別風向嗎?我知道,同班一個小女孩撿起一片樹葉向空中飄去:撿一片樹葉往空中一飄,看它往哪裡飄就知道了。老師表揚道,很好,那還有哪位同學願意再給大家示範一下?我。我自告奮勇走了出來,從地上撿起半塊磚頭向空中飄去……
報告老師,現在刮的上下風!
我記不清楚當時老師的表情是什麼樣子,我只記得他拚命的掙扎了幾下就氣絕身亡了。就這樣,我害死了一名人民教師。
一年級,老師教我們認識家禽。
老師:有一種動物,兩只腳,每天早晨太陽公公出來時,它都會叫你起床,而且叫到你起床為止,這是哪一種動物?
我回答:媽媽!把老師差點沒笑斷氣!
小學我上語文課時,全校語文老師都去聽倪老師的課。倪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個「被」字,問我,這個字你認識嗎?我回答不認識。
老師開始啟發我,你家有床嗎?
我回答,有。
老師:床上有什麼?
我:媽媽。
倪老師心想,這也對,媽媽身上就是被子了,就接著往下啟發:媽媽身上呢?
我回答:我爸爸。
倪老師萬沒料到我會這么說,在這么多老師面前出醜,一急之下問:那被子呢?
我回答:被子在地上!倪老師被我氣得羊羔病住院了……
後來學校換了個新老師,讓我們造句,我從容不迫的完成作業,老師對我刮目相看。
我的造句是:
難過——我們家門前的大水溝很難過。
如果——罐頭不如果汁營養豐富。
天真——今天真熱,是游泳的好日子。
十分——妹妹的數學只考了十分,真丟臉。
從容——我做事情,都是先從容易的開始。
人參——老師說明天每個人參加大隊接力時,一定要盡力。
棉被——小雨的衛生棉被偷了。
便當——小明把大便當作每天早晨起床要做的第一件事。
新老師慘遭不幸!
上歷史課睡覺被老師喊醒,老師問文成公主嫁給誰了,同桌提示:松贊干布!我一時沒聽清楚,張口就答:宋朝幹部!後來歷史課沒上成。
第二天生物考試,老師拿來一隻用布蓋著的小鳥,然後他把鳥的腿露出來讓學生猜這是什麼鳥。我實在是不知道就交了白卷。老師一看,很生氣,問:你為什麼交白卷?你叫什麼名字?我一聽,氣呼呼地把褲腿捲起來,露出兩條腿說:現在該輪到你猜猜我是誰了吧?生物老師馬上倒了下去!
1、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
2、鑽石恆久遠,一顆就破產。
3、水能載舟,亦能煮粥。
一個人騎摩托車喜歡反穿衣服,就是把扣子在後面扣上,可以擋風。一天他酒後駕駛,翻了,一頭栽在路旁。
警員趕到後...
警員甲:好嚴重的車禍。
警員乙:是啊,腦袋都撞到後面去了。
警員甲:嗯,還有呼吸,我們幫他把頭轉回來吧。
警員乙:好.....一、二使勁,轉回來了。
警員甲:嗯,沒有呼吸了......
4、 「媽媽,我是怎麼長大的呀?」樂樂看著自己小時候的照片好奇地問。 媽媽一聽,教育的機會來了,就說:「你是媽媽一把屎一把尿喂大的。」
樂樂一聽就哭了:「你怎麼給我吃這個呀?嗚~~~」
有五個男生吸煙被告密老師一一教來談心:
第一個男生如實承認被很K一通;回到寢室後說:
哥們:我一個人都承擔了,你們時可千萬別認。
〔場景一〕
老師:老實說吸煙嗎?
男生甲:不吸。
老師:不吸?嗯,吃根薯條吧。
男生甲很自然的伸出兩根手指夾著接過來…………
〔場景二〕
老師:吸煙嗎?
男生乙:不吸。
老師:不吸?嗯,吃根薯條吧。
男生乙由於聽到甲的情況所以很小心的接過了薯條
老師:不沾點番茄醬嗎?
乙一不小心沾多了於是馬上用兩根手指彈了彈――
老師:不吸???彈煙灰的姿勢很熟練嘛。叫家長來………………
〔場景三〕
老師:吸煙嗎?
男生丙:不吸。
老師:不吸?好,吃根薯條吧。
男生丙因有前面兩個例子很小心地流著汗吃完了薯條
老師:不給同學帶根回去嗎?
男生丙接過薯條後順手就夾在耳朵上………………
〔場景四〕
老師:吸煙嗎?
男生丁:不吸。
老師:很好。吃根薯條吧
男生丁心驚膽顫的吃完了薯條,又把薯條放到了上衣袋裡
老師突然大喊一聲:校長來了。
男生丁感忙從口袋裡取出薯條扔在地上,用腳使勁的踩了踩………………
〔場景五〕
老師:吸煙嗎?
男生:不吸。
老師:很好。吃根薯條吧
男生剛拿著薯條,
老師說:不請我吃嗎。
男生感忙從雙手遞過薯條,然後掏出打火機………………
〔場景六〕
老師:吸煙嗎?
男生:不吸。
老師:很好。吃根薯條吧
男生心驚膽顫的吃完了薯條,又把薯條放到了上衣袋裡
老師突然大喊一聲:校長來了。
男生已手心冒汗低頭說道:校長您好!
老師:校長會聞到你嘴裡的味道的。
男生從口袋中掏出薯條:安啦,還在這呢,火都還沒點…
〔場景七〕
老師:你到底吸不吸煙?
老師:真地不吸?好,來吃根薯條吧。
男生:非常自然接過薯條吃個干凈。
老師:真是個好孩子,你一般喜歡什麼牌子的薯條呢?
男生:[得意忘形] 大中華。。。。。
場景N:
老師:吃根薯條吧!
男生:謝謝,不會.
3. 青春期4什麼時候上映啊
由管曉傑指導的影片《青春期4快播》將和《上位II》同時開拍,開機時間暫定2012年年底。《青春期4在線觀看》主要講述程小雨的哥哥程家俊回國和程小雨跌宕起伏的故事,第四集主要以亂倫,搶婚,腐敗等一系列社會熱點話題為主線,同時王小菲的何去何從也將在《青春期4》中揭曉答案。青春期4什麼時候上映。上映時間:2013年7月份。
4. 青春期4會出嗎
會出,汪小菲沒死,據聽說後來還很牛逼呢。劇情是:
接著三演,汪小菲被送往醫院後經搶救保留了性命後慢慢恢復了健康 小雨在小菲住院期間每天陪她在一起有說有笑慢慢兩個人墜入愛河而此時的小菲與歹徒的故事被媒體曝光後成了一名英雄 。
通過一次新聞小雨的前男友了解到小雨已經是當地的警司。而此時的前男友已經是一名毒梟他想和小雨重修舊好進而利用小雨在警局的關系經過此地往境內運輸毒品從而謀取暴利和得到幕後大哥的重視,並答應小雨事成後將給其10萬元作為報酬 。 此時警方了解到這是一個好機會警方希望小雨假裝接受前男友的感情進而取得信任打入內部理應外和端掉犯罪組織。警方盯住該犯罪團伙已久可是由於上次該犯罪組織內的線人無辜與當地警方失去聯系,警方認為該線人已經遇害。由於此次任務重大和危險性極高此次任務必須嚴格保密不得告訴任何與此次活動無關的人當然包括小菲。小雨意識到前男友的危險性,決定現在必須忍痛割愛和小菲撇清關系。她找到了一個借口告訴小菲帶著她對他的好滾出她的世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小菲看到小雨竟然和一個男的(小雨的前男友)在一起做一些親密的動作。此時的小菲已經死了心 他傷痛欲絕最終淪為社會的小混混。此時的小雨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比他更要難過,可是她不能告訴小菲事情的真像。
在一次小菲被一群小混混追債的時候一名黑幫大哥救了他 就這樣在小菲的懇求下黑幫大哥同意小菲加入他們 以後的日子在黑幫大哥對小菲的照顧下小菲變得不再懦弱成了一個真正地黑社會成員。恰巧的是這名黑幫大哥就是小雨前男友的老大。就這樣在一次ktv上小雨和前男友跟黑幫大哥和小菲相遇。通過黑幫大哥的話小菲才知道到原來那個男的就是小雨的前男友。
毒梟幕後老闆十分狡猾即使黑幫大哥級人物都從來沒見過幕後黑boss的真實面目黑boss作案從來都是命令手下人員自己一般不會輕易出來。
終於在一次突然而來的電話中boss要求黑幫大哥趕快趕到***地進行與客戶毒品交易並且此次毒品量較多boss將親自隨行。小菲和黑幫老大以及小雨前男友沖忙趕往*** 小雨了解到boss將親自出面於是把消息告訴警局 而自己開車偷偷跟在後面到了毒品交易地點小雨偷偷暗中觀察十分鍾過去了還是不見警局到來 她意識到這個機會如果錯過了那麼她還要繼續隱瞞小菲事情的真像她已經忍受不了這份痛苦 於是她沖了進去用槍威脅boss讓小弟把槍都交出來 。就在這時背後開了一槍小雨肩部中槍了倒下地上 boss知道這次交易可能泄露了消息 對手下說趕緊把小雨解決掉准備離開 就在boss手下將要開槍的時候小菲開槍救了她…………
星號表示的地點目前不能說,只有自己看了才知道。
5. 青春期3結局王小菲有沒有死
結局1:沒死呢,王小菲和小雨兩個人都被送到了醫院,小雨第二天就醒來了,發現小菲一直昏迷不醒,然後叫小雨的爸爸把小菲送到了最好的醫院救治,在小雨的精心照料之下,半年後蘇醒了,與小雨結婚了,小雨的爸爸要給他們一筆錢創業,但是小菲有大男子主義,一定要靠自己的雙手來養活自己的老婆,小菲的媽媽早年嫁到了國外,拋棄了小菲父子兩,得到小菲的爸爸去世後,於是回國看小菲准備把小菲帶到國外去生活,回國一看結果兒子結婚了,於是一家人住在一起,小菲的媽媽看不慣小雨的嬌生慣養,脾氣厥,往後就是婆媳大戰的事情。
結局2:死了,本來結局不會死的,但是考慮到以後不會拍這個電影了,所以就叫一個漏網之魚把小菲給捅死了。導演說,反正老子不拍了,把他弄死吧。
很狗血的結局吧?????哈哈哈哈 ········
6. 修改病句
高考語文病句修改專題例析 (2008-09-28 10:30:15)
標簽:分析 高考 教育 語文 語言 專題 病句 雜談 分類:病句解析
高考語文病句修改專題例析
病句是指不符合語言規范的句子。辨析病句,是考查對病句的識別與分析,有了這種能力才可能對病句進行修改。「正確使用詞語」一條已有涉及;《考試說明》中列出的六種病句類型大致有如下情形:
1 語序不當
(1)名詞修飾語
多項定語與中心語的正確次序一般是:①表領屬性的或時間、處所的;②指稱或數量的短語;③動詞或動詞短語;④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⑤名詞或名詞短語。
另外,帶「的」的定語放在不帶「的」的定語前。
例如:
一位優秀的有20多年教學經驗的一位國家隊的籃球女教練。
正確次序:國家隊的(領屬性的)一位(數量)有20多年教學經驗的(動詞短語)優秀的(形容)籃球(名詞)女教練。
下面是多項定語次序不當的例子:
① 許多附近的婦女、老人和孩子都跑來看他們。(表數量的「許多」應緊靠中心短語)
② 在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上,發揮著他們無窮的蘊藏著的力量。(表性質的「無窮的」應緊靠中心詞)
③ 裡面陳列著各式各樣過去所使用的東西。(表性質的「各式各樣」應緊靠中心詞。)
下面是定語誤放狀語位置的例子:
① 夜深人靜,想起今天一連串發生的事情,我怎麼也睡不著。(「一連串」應修飾「事情」)
② 這種管子要不要換,在領導和群眾中廣泛地引起了討論。(「廣泛」應修飾「討論」,「地」改為「的」)
下面是定語和中心語位置顛倒的例子:
我國石油的生產,基本供應國內。(「石油的生產」應為「生產的石油」)
(2)動詞修飾語
多項狀語次序比較復雜,須特別注意的是:
① 先時間後處所;②先介詞結構後情態動詞、形容詞;③表示對象的介詞結構一般緊靠中心語;④不要弄錯修飾對象。
看下面的例子:
① 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紀曾發生過一場血戰。(「上一世紀」應放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前)
② 我們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強欺侮的國家。(「被列強」應放在「任意」前)
③科學家急於對蘭花在最有異域色彩的熱帶物種標本完全消失之前進行研究。(「對蘭花」應放「進行」前)
④美國有15個洲禁止黑人在娛樂場所與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與白人」應修飾「平等」)
⑤大家就工資問題交換了廣泛的意見。(「廣泛」應修飾「交換」)
⑥開考半個小時後,就有人陸續交卷。(「陸續」應修飾「有」)
(3)關聯詞語的位置
一般來說,兩個分句同一個主語時,關聯詞語在主語後邊;不同主語時,關聯詞語在主語前邊。
下面句子是位置不當的例子:
①他如果不能實事求是,事業就會受到損失。(「他」應移到「如果」後面)
②要是一篇作品裡的思想有問題,那麼文字即使很不錯,也是要不得的。(「即使」應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變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2搭配不當??
搭配不當是常見語病,是高考測試的重點,幾乎每年高考都有此類語病題。
(1)主謂搭配不當
例如:
①我國棉花的生產,過去不能自給。(不能自給的是「棉花」而不是「生產」。)
②中國人民的解放在民族關繫上起了基本的變化。(「中國人民的解放」沒有「起變化」,「起變化」的是「民族關系」。正確的表達應是個兼語句,要改「在」為「使」)
③我覺得這個答復,和對這些問題的調查處理,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應該把「是」改做「表現出」。)
(2)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
例如:
①紀念三八節的到來。(「紀念」的只能是「三八節」而不是「到來」。)
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兩人掙來的錢還不夠養活一家人的生活。(「養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④ 但也存在著幾個缺點需要我們努力。(我們所能「努力」的不是「缺點」,而是「改正」。)
(3)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
例如:
這次大會上,對工資問題交換了廣泛的意見。(並不是意見廣泛而是交換的范圍廣泛,應改為「廣泛地交換了意見」。)
*這一類搭配不當常和語序不當有交叉的地方。
(4)一面與兩面搭配不當
例如:
①做好生產救災工作決定於幹部作風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兩面性的。此外「作風是否深入」也講不通,應該是「幹部是否深入群眾」。這句話有兩種改法:把第一個分句改成兩面性的「生產救災工作做得好不好,決定於幹部是否深入群眾」。或將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過句子結構要調整為「幹部深入群眾是做好救災工作的決定條件」。)
②藝人們過去一貫遭白眼,如今卻受到人們的熱切的青睞,就在這白眼與青睞之間,他們體味著人間的溫暖。(「白眼」和「青睞」指相反的兩面,但底下的「溫暖」只適用於一面。)
(5)否定與肯定搭配不當
例如:
①我想這應該是不必敘述的,沒有誰不會想像不出來。(「沒有誰不會想像不出」等於說「誰都想像不出」,推測原意就是「誰也想像得出」。)
②我們並不完全否認這首詩沒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說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不完全否認」等於「部分承認」,基本上還是承認。因此這句話說「我們承認這首詩沒有透露出希望」,剛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兩種「我們也承認這首詩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們並不否認這首詩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③會員家屬除憑發出的入場券外,並須有家屬徽章,無二者之一不能入場。(「無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場」從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場」的意思。跟原意不符,應該說「二者缺一即不能入?」)
3 成分殘缺或贅余
成分殘缺
(1)缺主語
例如:
①由於他這樣好的成績,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得到」的主語是什麼?改為「由於這樣好的成績,他得到了……」)
②十月十四日,抱著向航空系學習的想法,我們的黑板報也創刊了。(「抱著」的主語顯然是蒙後的「我們」但後句的主語是「黑板報」,不是「我們」,應把後句改為「我們也辦起了黑板報」。)
(2)缺謂語
例如:
①可見對工人階級的關心負責的態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到」在這里不能做謂語的主要成分,只能將「薄弱」提上來,可「態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應改為「……的關心和負責薄弱到何種程?」)
②最近又發動了全面的質量大檢查運動,要在這個運動中建立與加強技術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個動詞的賓語呢?也許是「建立與加強」的?「建立與加強工作」又講不通,在「建立」前少個謂語「完成」。)
(4)缺賓語
例如:
①雖然每天工作很忙,但還是抓緊和同學研究或自己看書。(「抓緊」什麼?「時間」一詞不能省。)
②我們要盡一切力量使我國農業走上機械化,集體化。(「走上」要求有一個名詞做它的賓語,「機械化」、「集體化」都是動詞,句子應是「走上……的道路」)
贅余
(1)堆砌
例如:
①要考慮我國政治與文化環境的需要,發展我們的出版業。(「環境」應刪去。)
②現在漁民自己選出了行政組長,負責掌握漁民的生活及生產的管理。(「掌握」應刪去。)
(2)重復
例如:
①一年來,婦女工作已打下了相當的工作基礎,獲得了一定的工作經驗。(第二、第三個「工作」應刪去。)
②其實這是過慮的想法。(「慮」就是想,應刪去「的想法」。)
(3)可有可無
例如:
①不知不覺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離,(應刪去「的距離」。)
②父親逝世離現在已整整九年了。(應刪去「離現在」。)
(4)應刪去"的"字
例如:
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價的下跌,後來慢慢的穩定了。(加了「的」,句子轉為短語,意思也變了,不是物價穩定,而是「下跌」穩定了。)
②由於歷代動亂和氣候的潮濕,幾乎所有當時的繪畫遭受毀滅。(「歷代」和「動亂」中間也可加「的」而沒有加,為句子整齊,「氣候」和「潮濕」中間就不必加「的」。)
4 結構混亂
這是一個很大的類句,這里談的是不能用「主語」「賓語」等來歸類的情形。這里最常見的是一句之內兩種結構糾纏不清,有以下類型:
(1)舉棋不定
作者時而要用這種結構,時而要用那種結構,結果兩種結構都用了。
例如:
①多年來曾被計劃經濟思想束縛下的人們也覺悟起來。(應該在「曾今……束縛的……」和「在……束縛下的……」兩種格式中選用一個。)
②這慷慨悲歌的壯舉的背後,還是自信心不夠的表現。(應該在「……的背後還是自信心不夠」和「……壯舉還是自信心不夠的表現」里選用一個。)
(2)藕段絲連
一句話的結構已經完整,卻把他的最後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開頭。
例如:
①我們向政府提意見是人民的責任。(把「我們向政府提意見」和「向政府提意見是人民的責任」湊在一塊兒,應該刪去「我們」。)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譯作是要經過多少人的努力以後,才能與讀者見面的。(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譯作……見面的」湊在一塊兒,用哪一句都可以。)
(3)中途易轍
一句話說了一半,忽然另起爐灶,重來一句。
例如:
①杜重遠以《閑話天皇》這篇文章,認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於獄,就是例子。(應該改作「因為杜重遠寫了……文章,就認為他是……」。原句使不知道這件事始末的人誤認為杜重遠把別人送進監牢,非常不妥。)
②中國人民自從接受了馬列主義思想之後,中國的革命就在毛澤東同志領導下大大改了樣子。(「中國人民……馬列主義思想之後」就怎麼樣?作者不接下去說,卻用「中國革命」另起一句。應該改為「自從中國人民……之後」。)
(4)反客為主
是指把上半句主語以外的成分用來做下半句的主語,因此而糾纏。
例如:
①因此,當匪徒們偷襲游擊隊的時候,被游擊隊反包圍,殲滅了無數匪軍。(「被游擊隊反包圍」的主語是「匪軍」,但「殲滅了無數匪軍」的主語只能是游擊隊,作者卻把它一氣呵成,不加交待。應該把末一分句該作「殲滅了一大部分」或「不計其數」;這樣「殲滅」是接著「被游擊隊」下來的,就連貫了。)
②反革命分子的陰謀活動是應當加以揭露,而且能夠把它揭露的。(就上半句說,誰「加以揭露」,當然是「我們」,但這個詞隱而未現,正式主語應當是受揭露的「反革命分子的陰謀活動」。可是下半句的「能夠把它揭露的」主語就不可能換「;反革命分子的陰謀活動」,而只能是「我們」。這一句應該在「是應當」前加「我們」。)
(5)結構含混
這樣的句子可以有兩種看法。
例如:
真人真事的創作方法,近幾年來曾提倡過,而且產生了許多寫真人真事的作品。(句中的「產生」可以算無主句,也可以拿「創作方法」做主語,作者的意思也許是第一種,那麼上半句應該改作「近幾年來曾倡導過真人真事的創作方法」。)
5 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如:
有人主張接受,有人反對,他同意這種主張。(「這種主張」指代不明)
(2)有歧義
例如:
①他請幾個營的幹部參加座談會。(「幾個」修飾「營」還是「幹部」?)
②在休假的這段時間里,我們的體重逐日增加,最高的達五公斤。(很可能使人誤會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五公斤,這當然不是事實,應把「逐日」改為「都有」。)
③現全渠已勘測完畢144華里。(沒說全渠有多長,如果全長144華里,那麼144華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麼不能說「完畢」,該說「現全渠已勘測了144華里」。)
④ 介紹菲律賓的一種權威著作。(可以解釋為「介紹--菲律賓的一種權威著作」,也可以解釋為「介紹菲律賓的--一種權威著作」。如果作者意思是後者,就不如把「一種」提到頭上。)
6 不合邏輯
這里的「不合邏輯」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講不過去。例如:「學習有態度與方法之分」。這句話形式上跟「生物有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樣的,但「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來等於「生物」,而「態度」和「方法」加起來不等於「學習」,所以這句話就是「不合邏輯」。
下面是一些邏輯上有問題的類型:
(1)自相矛盾
例如:
①他是多少個死難者中倖免的一個。(既然「倖免」,自然是沒有死,怎麼能說是「死難者中的一個」呢?應改為「多少人死難了,他是倖免的一個。」)
②這增強了中國人民與侵略者斗爭的無比力量。(既然已經「無比」,如何還能「增強」?應刪去「無比」。)
(2)范圍不清
例如:
①從事業的發展上看,還缺乏各項科學專家與各項人才。(各項人才包括科學家,不宜並列,該說「各學科的專家與其他人才」。)
②他們一面拚命的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淵。(「一面……一面……」表示兩件事同時進行,句中的兩件事顯然不是同時的,應改為「他們雖然拚命的向上爬,但是終於不免跌落深淵。」)
(3)強加因果
例如:
①最近我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來,結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了南方回來思想變了,可以說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結果,現在「思想依然如故」,怎麼能說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結果」呢?)
②因為他來自北方,思想根本上還是舊的一套。(為什麼來自「北方」思想就舊?且「北方」到底是相對什麼而言的?)
(4)主客倒置
例如:
①在那個時候,報紙與我接觸的機會是很少的。(應該是「我和報紙的接觸」。)
②去年的學習情緒和今年比較起來大不相同。(我們比較一先一後兩件事,一般總是以後者為主體,應是「今年的學習成績和去年……」。)
參考資料
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你知道這句詩所寫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哪個嗎
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所寫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
清明
杜牧 〔唐代〕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詢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消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處的村莊。
注釋
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後。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宮中以當天為鞦韆節,坤寧宮及各後宮都安置鞦韆,嬪妃做鞦韆之戲。
紛紛:形容多。
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斷魂:神情凄迷,煩悶不樂。這兩句是說,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
借問:請問。
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此詩影響,後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賞析
這一天正是清明節,詩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常常趕上「鬧天氣」。遠在梁代,就有人記載過:在清明前兩天的寒食節,往往有「疾風甚雨」。若是正趕在清明這天下雨,還有個專名叫作「潑火雨」。詩人遇上的,正是這樣一個日子。
詩人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那天的「潑火雨」,真是好極了。「紛紛」,若是形容下雪,那該是大雪。但是用來寫雨,卻是正相反,那種叫人感到「紛紛」的,絕不是大雨,而是細雨。這種細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它不同於夏天的傾盆暴雨,也和那種淅淅瀝瀝的秋雨絕不是一個味道。這「雨紛紛」,正抓住了清明「潑火雨」的精神,傳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凄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這「紛紛」在此自然毫無疑問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還有一層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實際上還在形容著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慾斷魂」。「行人」,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麼什麼是「斷魂」呢?在詩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斷魂」,是極力形容那一種十分強烈、可是又並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比方相愛相思、惆悵失意、暗愁深恨等等。當詩人有這類情緒的時候,就常常愛用「斷魂」這一詞語來表達他的心境。
清明這個節日,在古人感覺起來,和我們今天對它的觀念不是完全一樣的。在當時,清明節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郁的大節日,本該是家人團聚,或遊玩觀賞,或上墳掃墓,是主要的禮節風俗。除了那些貪花戀酒的王孫公子等人之外,有些頭腦的,特別是感情豐富的詩人,他們心頭的滋味是相當復雜的。倘若再趕上孤身行路,觸景傷懷,那就更容易惹動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濕,這給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層愁緒。這樣來體會,才能理解為什麼詩人在這當口兒要寫「斷魂」兩個字;否則,下了一點小雨,就值得「斷魂」,那不太沒來由了嗎?
這樣,我們就又可回到「紛紛」二字上來了。本來,佳節行路之人,已經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紛亂了。所以說,紛紛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緒;甚至不妨說,形容春雨,也就是為了形容情緒。這正是我國古典詩歌里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一種絕藝,一種勝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問題也發生了。怎麼辦呢?須得尋求一個解決的途徑。行人在這時不禁想到:往哪裡找個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明白:尋到一個小酒店,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小飲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濕的衣服;最要緊的是,藉此也能散散心頭的愁緒。於是,向人問路了。
是向誰問的路呢?詩人在第三句里並沒有告訴我們,妙莫妙於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在語法上講,「牧童」是這一句的主語,可它實在又是上句「借問」的賓詞——它補足了上句賓主問答的雙方。牧童答話了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動」為答復,比答話還要鮮明有力。
「遙」,字面意義是遠。但我們讀詩的人,切不可處處拘守字面意義,認為杏花村一定離這里還有十分遙遠的路程。這一指,已經使我們如同看到。若真的距離遙遠,就難以發生藝術聯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無盡的興味:妙就妙在不遠不近之間。「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這只需要說明指往這個美麗的杏花深處的村莊就夠了,不言而喻,那裡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詩里恰恰只寫到「遙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費一句話。剩下的,行人怎樣地聞訊而喜,怎樣地加把勁兒趲上前去,怎樣地興奮地找著了酒家,怎樣地欣慰地獲得了避雨、消愁兩方面的滿足和快意……,這些詩人就「不管」了。他把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與讀者的想像,由讀者自去尋求領會。他只將讀者引入一個詩的境界,他可並不負責導游全景;另一面,他卻為讀者展開了一處遠比詩篇所顯示的更為廣闊得多的想像餘地。這就是藝術的「有餘不盡」。
這才是詩人和我們讀者的共同享受,這才是藝術,這也是我國古典詩歌所特別擅長的地方。古人曾說過,好的詩,能夠「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在於言外」。拿這首《清明》絕句來說,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當之無愧的。
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營造作之痕。音節十分和諧圓滿,景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美、興味隱躍。詩由篇法講也很自然,是順序的寫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凄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轉」,提出了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而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藝術上,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後的手法。所謂高潮頂點,卻又不是一覽無余,索然興盡,而是余韻邈然,耐人尋味。這些,都是詩人的高明之處,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繼承的地方!
創作背景
此詩首見於南宋初年《錦綉萬花谷》註明出唐詩,後依次見於《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明託名謝枋得《千家詩》、清康熙《御選唐詩》。《江南通志》載: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曾到過杏花村飲酒,詩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東南湖等勝景。
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8. 《家有兒女》里的「小雨」為什麼沒有火
你好!《家有兒女》里小雨隨著年齡的逐漸表達,長大後慢慢的變得很大眾化,也失去了小時候的活潑可愛形象,加上自身的一些因素,所以慢慢的退出了銀屏,走向了正常人的生活中,所以最後沒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