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體驗 > 2018年春節期間電影院上座率

2018年春節期間電影院上座率

發布時間:2022-08-24 09:07:15

㈠ 大年初一票房前三的電影依次是

大年初一票房前三的電影依次是《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說家》。

年初一票房冠軍,是陳思誠執導,王寶強、劉昊然等主演的電影《唐人街探案3》單日票房破10億元,創中國電影史最快過10億元的影片,也是中國影史第81部票房過10億的影片,但豆瓣評分才6.2,創《唐人街探案》系列電影最低分。

年初一票房排名第二,是賈玲執導,沈騰、賈玲、張小斐、陳赫主演的《你好、李煥英》,票房近3億元,豆瓣評分8.2分,獲得較高口碑。這部電影是賈玲首部自導自演的電影,票房能取得如此之高,是因為觀眾沖著沈騰而走進電影院。截至到2月13日零點時分,《你好、李煥英》已售票房破4億元,預計會成為今年春節檔的票房黑馬。

年初一票房排名第三,是楊冪、雷佳音、董子健、郭京飛主演的《刺殺小說家》,票房達1.38億元,豆瓣評分7.2分。一部票房與口碑都是中規中矩的電影。截至到2月13日零點時分,《刺殺小說家》已售票房達1.75億元。預計該影片最終票房在10億元左右。

(1)2018年春節期間電影院上座率擴展閱讀:

春節檔仍有增長空間

根據1905電影網、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共同發布的《2021年春節檔電影前瞻報告》,近五年來,春節檔電影票房逐年增長,年復合增速高達34.20%。雖然去年春節檔受疫情影響中斷,但從今年的預售進度、排片情況和觀影需求來看,春節檔仍有很大增長空間。

據證券時報網,春節檔在全年票房佔比重也在穩步上升。2018年首次超越賀歲檔成為節假日觀影第一檔期,全年票房佔比在9%以上。

不過為阻斷疫情傳播,2021年春節檔全國影院上座率限制在75%。嚴控疫情、響應「就地過年」倡議等因素會對今年春節檔電影市場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目前還不得而知。

㈡ 春節檔有影院日入百萬元煤老闆怎麼評價

2018年國內電影市場開門紅,春節檔(2月15日至2月21日)期間,電影票房總收入49.18億元,同比增長43.47%。大年初一當日票房收入12.65億元,更是刷新國內單日票房紀錄。

今年春節檔各大片表現不俗,2月16日,《證券日報》記者走進山西省某影城,等候區內人頭攢動,比廟會還熱鬧。該影城的售票員告訴記者,春節期間電影院場場爆滿,觀眾必須提前買票,「如果現在買票,只能買2個小時以後的場次了。」

火爆的場景直接表現在數據上,根據淘票票專業版APP數據統計,截止到2017年2月21日20時,春節檔6天時間里,電影票房累積收入達到49.18億元,與去年同期34.28億元相比,增長了43.47%

按照票房排名來看,春節檔前三名的《唐人街探案2》票房收入18.41億元,《捉妖記2》票房收入16.86億元,《紅海行動》票房收入11.52億元。緊隨其後的《西遊記女兒國》、《熊出沒之變形記》分別收獲6.1億元和4.14億元。

這個結果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最初業內預測,《捉妖記2》最有希望獲春節檔票房冠軍,但從檔期後幾日的票房走勢來看,《唐人街探案2》和《紅海行動》都有逆襲之勢,其中《唐人街探案2》的總票房還反超了《捉妖記2》,歸其原因是口碑在起作用。

「以前一部電影從上映到口碑發酵,大約需要一周的時間,而從2017年開始,口碑發酵的時間明顯變短,現在電影上映當日,就能精確分析出評價趨勢和未來預判了。一方面,體現出中國觀眾選片越來越理性,口碑正在逐漸成為爆款的決定性因素;另一方面,互聯網宣發的助推,加速觀眾明確選擇,同時幫助影院精準分析上座率走勢。」上述分析師進一步表示。

從豆瓣評分來看,截止到2月21日,《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和《紅海行動》的評分分別為5.2分、7.2分、8.5分。顯而易見,在票房前三名中,《捉妖記2》口碑墊底。

103家公司分食票房盛宴

電影的背後是資本博弈。知名文化科技領域投資人曹海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合投成為中國電影主流方向,「一方面,由於優質影片稀缺,所以熱門黑馬備受追崇,一部影片背後往往能有幾十家公司排隊談合作;另一方面,由於當下電影競爭激烈,投入多風險大,所以各大公司傾向於合夥投資,分攤風險」。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8年整個春節檔期間,共有103家公司參與製片、出品發行環節,其中不乏上市公司。例如,《唐人街探案2》由萬達影視主控,萬達電影也參與其中;《熊出沒之變形記》則由光線傳媒旗下彩條屋主控;而《紅海行動》是博納影業的主打作品,該公司於2017年遞交了IPO申請書;雖然華誼兄弟聯合出品的顧長衛導演作品《遇見你真好》因故改期,但是華誼兄弟旗下公司華影天下還參與了《西遊記之女兒國》的聯合發行工作。可以說,今年春節檔背後的操盤方仍然是傳統的五大民營電影公司(業內統稱「五大」),除了樂視影業外,其餘幾大公司均為春節檔競爭主導力量。

另一方面,曾飽受質疑的互聯網影業公司,開始探索出影視行業的生存空間。《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在總量不斷攀升的背景下,中國影視行業的互聯網基因越發凸顯,除了淘票票和貓眼這樣的「老面孔」外,騰訊影業、企鵝影業、優酷電影、小米影業、五八同城影業、網路等傳統互聯網公司,紛紛成為春節檔影視團隊的一員。

2015年前後,影視行業風頭正勁,互聯網巨頭先後加碼,表態成立影視公司,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帶著科技基因的影視公司並未見大的突破,這與IT行業以速度見長的特點形成鮮明對比。而傳統影視公司未來是否將為BAT打工的問題,在業內始終存在爭議。上述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的互聯網影業與傳統影業一度陷入對立的狀態,說白了就是誰也看不上誰。經過過去幾年的摸索,逐漸形成雙方相互支撐的默契狀態。不過,必須強調,當下的關系是建立在互聯網影業仍缺乏專業能力的背景下的,因此雙方和諧共處不會是常態,如果互聯網影業的製作團隊羽翼豐滿,雙方局勢地位可能再度失衡。」

說明做電影能賺錢。

㈢ 春節哪部電影的票房最高

春節檔共報收票房56.5億,創造歷史紀錄,《唐人街探案2》奪冠,2018年內地影市迎來開門紅!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時光網訊在2018年春節檔,內地影市的各項票房紀錄迎來了一次全面刷新。短短七天內,內地電影市場共報收票房56.5億,大幅刷新去年春節檔創造的33.8億的票房紀錄,增幅達67%。內地影市「無底洞」式的容量再一次令全世界震驚。

《唐人街探案2》以18.89億的成績打破了《美人魚》保持的春節檔單片票房紀錄(14.7億),成為新任春節檔票房總冠軍。

春節七天假期中,除了大年三十當日只報收0.33億票房外,其他六日票房均保持在7億以上。其中,大年初一全國票房高達12.64億,大幅超越去年大年初一創造的8.09億的內地影史單日票房紀錄。

換算成美元,今年大年初一票房約1.99億,輕松打破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紀錄(此前紀錄為北美2015年12月18日 《星球大戰7》首映日創下的1.37億美元的成績)。

同時,在這一天,內地影市首次迎來四部影片同日破億,兩部影片同日破3億的盛況。

初一之後,影市熱度並未下降——大年初二票房10.19億、大年初三票房9.33億、大年初四票房8.59億,均高於曾經的影史單日票房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五至周日(大年初一到初三),內地影市共計產出票房32.16億,約5.07億美元,大幅刷新了北美市場保持的全球單一市場最高周末票房紀錄。



單片方面,今年春節檔共有五部影片實現票房破3億。《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紅海行動》位列三甲。



今年名次下滑明顯的《捉妖記2》和《西遊記女兒國》的口碑並不像去年的《西遊伏妖篇》、《大鬧天竺》爭議那麼大,但今年的觀眾在選擇影片時對口碑的反應更加迅速,影片品質對票房的影響更加明顯,《紅海行動》和《唐人街探案2》的逆襲就是典型例子。

前期成績看預售,後期成績靠實力

今年春節檔的成績雖然驚人,但並非完全意料之外。其實只要稍微關注下幾部大片的預售成績,春節檔的強勢爆發早已露出端倪。

春節前,《唐人街探案2》預售破億,《捉妖記2》預售破3億。超高的預售成績一方面展現了觀眾的熱情與期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電影的發行、宣傳情況,並直接影響影片首日排片。

《捉妖記2》雖然錯失春節檔票房冠軍,但依然打破多項票房紀錄。例如,《捉妖記2》首日票房5.41億,刷新《戰狼2》保持的國產電影單日票房紀錄(3.98億),刷新《速度與激情8》創下內地影史單片單日票房紀錄(4.87億),並連續打破內地影史單片最快破10億、最快破15億的紀錄。

回頭來看,超高的預售成績為《捉妖記2》幫了大忙。

大年初一,《捉妖記2》排片比接近36%,高居榜首,全國影院排映超13.8萬場,一舉奠定了其強勢地位。一直到大年初四,排片冠軍的位置才被上座率更高的《唐人街探案2》搶走。



反觀一路逆襲的《紅海行動》,由於預售成績不高,首日排名只位居第四。到大年初四排片比終於反超《捉妖記2》時,票房上已落後了7億多,失了先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紅海行動》是今年春節檔票房前五名中唯一一部非續集電影,唯一一部非喜劇電影。觀眾前期關注度、期待值都不太高,口碑發酵浪費了不少收割票房的時間。

不過話說又回來,非喜劇、非續集,偏男性向的定位,既是《紅海行動》的劣勢,也是其優勢。這些特質讓該片成為競爭激烈的春節檔最特別的一位。競爭對手們前期熱鬧,觀眾看膩時,《紅海行動》的強勢期才真正到來。

以目前的票房走勢看,《紅海行動》單日票房反超《唐人街探案2》只是時間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正月十五之前學生黨和部分成年人觀眾仍在休假中,領頭的兩部電影都有沖擊30億的實力,出了春節檔,春節檔大片的票房大戰還將繼續。

㈣ 春節檔電影票價高引發影院經理回應,電影票票價制定有什麼講究

春節檔電影票價高引發影院經理回應,電影票票價制定有什麼講究?

“電影票太貴了”“看不起電影了”成為今年很多觀眾發聲吐槽的一個普遍現象。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今年春節檔(數據統計為初一至初五)全國平均票價為49.1元,比2019年春節檔平均票價高出4.5元,增幅為10%。其中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漲幅明顯,較2019年春節檔一線城市平均票價高出10.5元。


勁松電影院經理石岩直言,盡管影院出於收益考慮提價,但同時也應該做好觀眾的安撫工作,輔以一定的優惠措施。“比如實行階梯票價,早場或最末場價格便宜點;或者在影院里做一些優惠活動,比如抽獎什麼的,平復一下大家的心情。反正得動點心思,也別吃相太難看了。”

不過,有一點觀眾可以確定的是,等到春節假期結束,電影票也會不再搶手,錯峰觀影能享受到價格優惠。“等大家初七上班後,電影票價肯定會降下來,北京影院的上座率也會恢復到跟全國一樣的75%。”蘇寧影城慈雲寺店店長喬建說。

㈤ 影院經理回應春節檔票價偏高,你怎麼看待票價偏高這件事

此次票價定價如此之高有以下原因:

㈥ 春節檔總票房破55億,春節你為票房做貢獻了嗎

春節檔總票房破55億,春節我為票房做了貢獻,因為疫情不能夠帶家人出遠門,看電影成為了家裡首先,《你好,李煥英》和《唐人街探案3》我都看了。

這個春節給之前不一樣,因為疫情我們不能夠出去旅遊,為了不給國家添麻煩,電影成為了我們的首先。春節檔總票房破55億,我為春節票房做了不少貢獻,我們家三個人一起看了兩部電影,《你好,李煥英》和《唐人街探案3》都看了,但是感覺《你還,李煥英》更好看,更能夠引起我們的共鳴,《唐人街探案3》感覺太商業化了,有點水,沒有之前的兩部有吸引力,不太推薦大家去看。

三、春節看電影要注意什麼。

電影院是人群比較密集的地方,雖然國家規定只有50%左右的上座率,但是因為電影院是封閉空間,還是存在很多問題,這個時候一定要戴好口罩,注意防疫,安全比什麼都重要。

㈦ 春節檔電影市場硝煙漸濃

春節臨近,電影市場硝煙味漸濃。相比於去年春節檔8部影片創下54億元的票房紀錄,今年共有13部參與角逐,包括《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等頭部影片。其中,隨著預熱視頻《啥是佩奇》的廣泛傳播,《小豬佩奇過大年》有望強勢崛起。業內人士指出,受益於銀幕數量增長和影片質量提升,今年春節檔票房大概率突破70億元大關。

票房大概率破70億元

春節檔票房重要性持續提高。民生證券研報指出,2012年-2018年,春節檔電影票房容量從4億元增長至54.3億(不含服務費),票房佔全年比例由2012年僅2.4%提高至9.6%。春節檔無疑成全年最重要檔期。

從目前情況看,13部影片確定在此次春節檔上映,包括《瘋狂外星人》、《飛馳人生》、《流浪地球》等。中國證券記者梳理發現,2012年春節檔共有9部影片上映,後續未有超過這一數據。從數量上看,今年春節檔上映影片數量歷年最多。

「13部影片扎堆上映,片方壓力很大,院線經理排片也很頭疼。」太合 娛樂 副總裁邱洪濤表示,今年春節檔排片題材多元,而早前多以喜劇為主。同時,今年春節檔影片普遍質量較好,對於院線終端而言是利好。

阿里影業·燈塔高級數據產品專家武劍指出,盡管13部影片選擇在春節檔上映,但真正排片可能為8部,尾部影片後續不排除出現「跳檔」。這8部排片包括6部劇情片和2部動畫片,而去年主要是4部劇情片和1部動畫片,影片數量相差不大。

影片數量增多,票房規模有望「水漲船高」。業內人士認為,今年春節檔總票房有望突破70億元。銀河證券傳媒分析師楊曉彤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70億元左右的票房有希望。目前的預售數據要好於去年。同時,屏幕數量增長近20%。從目前情況看,熱度比較高的影片大概4-5部,整體與去年差不多。頭部單片票房不會低於去年,超過20億元有希望。「影響票房規模的因素是觀影人次和票價。票價方面,3D比2D有優勢。」

武劍認同上述判斷。他指出,70億元總票房可以達到,大年初一可能達到15.5億元,並給出相應計算方法,6.1萬塊銀幕×每天8場放映×平均127個座位×38元電影票價×65%的上座率=15.5億元。

對比去年春節檔,武劍指出,今年線下營銷環節有減弱跡象。「普遍認可口碑為王,即使第一天票房高,口碑不佳後邊可能會下來。片方可能考慮保留一些『彈葯』,屆時出現情況進行配置。」

不過,春節檔黃金時間有限。武劍表示,美國導演卡梅隆的《阿麗塔:戰斗天使》將於2月22日上映,春節檔也就兩周時間。「既然後邊這個片子等著,春節檔影片會集中沖刺這14天。」

同時,三、四線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廣發證券研報指出,從票房結果看,三線及以下城市春節檔票房佔比從2013年的41.15%上升至2018年55.98%,而一線城市的票房佔比逐步降低。武劍指出,「今年幾部頭部影片都挺適合普通觀眾。春節檔電影觀眾不會只看一部,會根據口碑再看1-2部。」

口碑成票房「秘鑰」

春節檔頭部影片的歸屬成為焦點。

春節檔票房2013年、2014年、2016年和2018年均錄得70%以上增長。廣發證券指出,這幾年都是頭部1-2部影片表現優異,票房佔比高,拉升整體票房。2014年和2016年春節檔,排名前2的兩部影片佔全檔期票房達70%。尤其是2016年,《美人魚》單部影片春節檔7天票房15億元,帶動整體增長。

《瘋狂的外星人》與《飛馳人生》兩部影片被看好。淘票票數據顯示,兩部影片系預售冠亞軍,分別錄得4588.8萬元3941.9萬元。武劍預計,兩部影片票房均有望春節檔7天突破20億元,後續總票房會在30億元-35億元之間。

片方對《瘋狂的外星人》底氣較足,僅保底發行金額就達28億元。2018年7月5日晚,歡喜傳媒公告稱,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歡歡喜喜與王寶強公司霍爾果斯樂開花影業就《瘋狂的外星人》電影簽訂保底發行協議,雙方約定保底金額高達28億元。歡喜傳媒將有權收取《瘋狂的外星人》電影保證最低發行收入7億元。

武劍指出,《飛馳人生》與《瘋狂的外星人》兩部都是喜劇片,主要都有沈騰,存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

北京一家中型影視公司策劃負責人羅昊(化名)表示,《瘋狂的外星人》目前獲得高預售數據,可能在於宣發資金的傾斜。「這部片子成本4億元,按照行業慣例宣發也就1.2億元,但實際投入了2億元。觀察光線的操作,預熱期縮短,將主要成本可能轉移到預售層面,引導院線提高排片。」

武劍介紹,《瘋狂的外星人》動用了華語電影最強喜劇陣容,主演徐崢和黃渤很受三四線城市觀眾歡迎。《飛馳人生》導演是韓寒,之前的作品《後會無期》等票房在5億-10億元體量。「韓寒的影片核心受眾在一二線城市。《飛馳人生》可以靠賽車橋段得到較好口碑。」

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受到市場關注。淘票票數據顯示,該片預售票房達3200萬元。不過,業內人士對該片比較悲觀。邱洪濤表示,《新喜劇之王》主打情懷牌,但核心受眾已不再是《喜劇之王》那批觀眾。邱洪濤直言不敢抱太高預期。

影片品質旗鼓相當的情況下,宣發則成為票房成敗的「左右手」。武劍稱,宣發對於一部影片票房的重要性佔到六成以上。如果影片不能吸引足夠的觀眾進場,影院就沒有信心排片。「如果宣發做不好,安排的場次觀眾少,觀影氣氛就比較差。影院經理會據此減少排片,形成『雪球效應』。」

半路殺出「小豬佩奇」

短片《啥是佩奇》近期走熱。後續出品方阿里影業揭曉,這是《小豬佩奇過大年》的預熱視頻。值得注意的是,往年春節檔的動畫電影都是「一家獨大」,一直是「喜羊羊」和「光頭強」交替坐莊。隨著《小豬佩奇過大年》預熱視頻熱度提升,「頭把交椅」歸屬將受到挑戰。

根據2016年-2018年票房數據,動畫電影占春節檔總票房比例為5-8%,除每年春節上映系列《熊出沒》外,2019年新增《小豬佩奇過大年》、《豬豬俠》。邱洪濤表示,動畫電影在春節檔一直是剛需,每年《熊出沒》票房都在數億元。今年《小豬佩奇》殺入,兩部片子的票房應該都會不錯。

網路預售數據層面《熊出沒》依然領先。淘票票數據顯示,《熊出沒·原始森林》點映及預售票房為1981.5萬元,而《小豬佩奇過大年》僅為759.8萬元。

羅昊認為,《小豬佩奇過大年》能否超過《熊出沒》存有變數。「《熊出沒》有一定品牌優勢,往年票房成績也不錯,排片在8%左右。而《小豬佩奇過大年》是一部真人動畫,觀眾早前大多被預熱短片吸引過來,可能對該片預期上存在出入,票房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㈧ 電影票為什麼值那麼多錢

春節看電影成為了「新民俗」。有沒發現,春節看電影好像成為了剛性需求。沒辦法,宅家裡沒事做,還不如去看電影。更何況,一二線城市青年迴流家鄉,這些年輕人一般都是有固定觀影習慣的人群。於是很多影城春節期間上座率都翻升至平時的三四倍,據說很多小縣城影院的過道上都擠滿了人。場場售罄,一位難求。看起來無論價格多高,消費者都會買單。既然如此,何不撈多一筆?

比如《流浪地球》就是最好的例子。經濟寒冬來了。去年各大互聯網和金融行業都在裁員,更是有很多互聯網公司宣布破產,整個互聯網行業一片哀嚎。互聯網資本寒冬真的來了。那麼有閑錢的人手中資本過剩,如何處理增值資本?

——娛樂業。一直以來,娛樂產業是最適合洗錢生錢的產業。而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定律就是,經濟越蕭條,口紅的銷售越多,女性的裙子也越短。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我們在購買較為昂貴的「大件」時會反復考慮,但購買化妝品時並不會考慮過多。反正房子買不起,車買不起,買只口紅,看場電影還是能消費得起。

何不犒勞自己?於是經濟越蕭條,娛樂產業反而更繁榮。人們會更願意花時間在廉價的娛樂活動上,不管是去年層出不從的選秀娛樂節目,還是2018年600億的電影票房,以及網上火爆的口紅銷售。無一不在說明。我們不僅處於娛樂至死的時代,也面臨著中國經濟寒冬的到來。嚴格來說,中國的整體經濟是在發展的,但腳步已經在放緩。偏偏前幾十年邁的步子太大,遺留下的歷史問題不少。現在,是時候還債了。

不管如何,撇開經濟寒冬,撇開娛樂產業的繁榮,撇開取消的票補。在春節檔里,院線高於平時50%甚至100%、過於明顯的搶錢行為很明顯阻礙了整體票房的上升。很有「飲鴆止渴」的意思。希望院線能明白,一旦消費者不再信任影院,不為不合常理的票價免單。

最終,製片方,院線,都落不到什麼好處。而另一方面,消費者也應該明白。過去的低價票將很難再有,以後的影片將會驅歸於理性與正常。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買票進場看好電影,拒絕為爛片買單,讓爛片沒有生存空間。希望最終能良幣驅逐劣幣,而我們中國的電影市場也將更繁榮昌盛。

㈨ 春節檔電影票為何越來越貴都貴在哪幾個方面了

春節電影票價之所以有較大幅度上漲,分析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首先,春節檔是中國內地影市每年最火爆的電影檔期,春節進影院看電影近些年來成為中國老百姓的“新民俗”,很多平時不看電影的人都把自己每年的電影票錢留在春節消費。

除了院線和影院之外,疫情令各大電影公司和貓眼、淘票票等售票平台日子都不好過,往年的各種票補和促銷費用大幅下降,這些都導致了今年春節檔電影票價水漲船高。

㈩ 電影院目前的上座率是多少觀影期間可以吃東西嗎

電影院目前的上座率是多少?觀影期間可以吃東西嗎?

目前電影院的上座率還是不錯的,雖然還是不能摘口罩吃東西,但是就拿最佳的節日七夕來看,單日票房破四億,在全國影院尚未完全復工、上座率控制在50%,當天的票房破4億,創下影院復工以來最高紀錄。其中,愛情電影《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的首日票房以2.6億元登上了七夕節票房冠軍。另外,《八佰》點映票房為2.32億元,8月21日正式上映首日,單日票房達到1.4億元,復工以來日票房首次突破億元大關,佔比日票房88%。

這個信號同時也給影視行業從業者們帶來一個積極地方向,告知他們好電影是有市場的,群眾的觀影熱情還是高漲的。所以說,目前我們也可以看到國慶檔也排上了很多新鮮的電影,想必好電影也會扎堆出現了,這真的是一個好的信號。

閱讀全文

與2018年春節期間電影院上座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本電影網站百度雲 瀏覽:995
韓國性教育電影大全 瀏覽:151
雌雄大盜電影大全 瀏覽:400
描寫女主角性格像貓的電影 瀏覽:479
有什麼愛情電影好看的 瀏覽:629
抖音送的電影票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566
電影院4D小孩要買票嗎 瀏覽:161
電影洪湖赤衛隊韓英演員是誰 瀏覽:474
良辰之屋3電影完整版 瀏覽:112
男孩與保姆法國電影 瀏覽:316
電影愛的色放哪裡有完整版觀看 瀏覽:539
漫畫殺手電筒影完整版 瀏覽:606
巧奔妙逃電影觀後感 瀏覽:102
聶冰是哪個電影的主角 瀏覽:895
電影致命羅密歐完整版在線觀看 瀏覽:480
日軍攻打台灣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223
瑞典電影經典愛情片 瀏覽:263
電影功夫里有一段悲傷的音樂 瀏覽:194
黃日華當年第一部電影 瀏覽:798
萬物生長電影完整版 瀏覽: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