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戛納的戛到底是ga還是jia啊
戛(gā)納:CANNES (戛字念"gā")是法國東南部城市:~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迄今為止,華語電影只有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金棕櫚獎)和張藝謀《活著》(評委會大獎)、《鬼子來了》(評委會大獎)獲得過有分量的大獎。
一直到2002年,電影節才把官方名稱定為「戛納電影節」(Festival de Cannes)。
Ⅱ 戛納什麼意思
戛納(Cannes),是法國南部的一個市鎮,位在濱海阿爾卑斯省的蔚藍海岸地區,鄰近地中海。戛納以其優美的沙灘及每年5月舉辦的戛納電影節聞名。
戛納的周邊區域已發展成一個高科技的重地,Sophia-Antipolis的科技園區就位在戛納後方的山丘上。戛納是歐洲有名的旅遊勝地和國際名流社交集會場所,因國際電影節而聞名。
戛納,法文是Cannes;香港稱 "康城";台灣稱 "坎城"。戛納的讀音是gā nà,由Cannes音譯。
擴展材料:
娛樂圈這最熱門的事件要數在在法國戛納舉行的戛納國際電影節了,戛納電影節也有中國的影星受邀參加。
戛納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電影節之一。
上世紀三十年代,法國因為德國著名的納粹宣傳負責人戈培爾因拍攝的《奧林匹亞》入圍威尼斯電影節並獲得大獎,於是法國負責文化藝術的部長尚·傑伊不甘落後與法西斯的氣焰,決定在法國戛納創立屬於法國的國際電影節;
於是1939年第一屆戛納電影節應運而生,隨後德國閃擊波蘭,法國對德宣戰,電影節被迫停止。
二戰後的1946年,法國多部門再次聯合啟動戛納電影節,但是隨後由於法國財政資金困難,電影節一度停辦,歷經波折,戛納電影節還是延續了下來,直到2002年主辦發才正式將電影節確認為「戛納電影節」。
目前戛納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在國際電影界內頗具影響力,以助於很多網紅明星都前往戛納電影節蹭熱度。
Ⅲ 戛納電影節的歷史地位
戛納電影節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
自創辦以來,除1948年、1950年停辦和1968年中途停辦外,每年舉行一次,為期兩周左右。原來每年9月舉行。1951年起,為了在時間上爭取早於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改在5月舉行。
1956年最高獎為「金鴨獎」,1957年起改為「金棕櫚獎」,分別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等。此外,歷年來還先後頒發過愛情心理電影、冒險偵探電影、音樂電影、傳記片、娛樂片、處女作、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剪輯等獎。
一直到2002年,電影節才把官方名稱定為「戛納電影節」(Festival de Cannes)。
Ⅳ 戛納灣印像那裡有沒有電影院
我曉得那裡有個星美國際影城,周傑倫還去過那裡宣傳他的電影呢
Ⅳ 戛納、金馬、金像、奧斯卡、金雞獎等,各都是什麼級別的啊
1、戛納電影節
這是一個由法國於1946年首度舉辦於該國南部城市戛納,於二戰戰後復興並於同地擴大舉辦的國際性電影展暨電影獎。它是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的世界三大電影節之一(另二者為威尼斯電影節及柏林電影節),為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節之一。
2、金馬獎
台灣電影金馬獎(Golden Horse Awards),創辦於1962年,是中國台灣地區舉辦的電影獎項。原由中國台灣新聞局主辦,1990年起交由台北金馬電影節執行委員會主辦。金馬獎是為了促進台灣地區電影製作事業和表揚對華語電影文化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而設立,是華語影壇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項。金馬獎評選條件中不設地域限制,評選對象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和華語影人。台灣電影金馬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
3、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Hong Kong Film Awards,HKFA)是香港及大中華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創立於1982年,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與頒發,旨在鼓勵優秀香港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是香港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
4、奧斯卡
奧斯卡金像獎,即學院獎(英語:The Academy Award of Merit),通稱奧斯卡金像獎、奧斯卡獎或奧斯卡(The Oscars;2013年2月20日起成為正式名稱),1928年設立,每年一次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舉行。作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其每年的頒獎典禮都會在超過100個國家進行電視直播。
奧斯卡也是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媒體獎項,其在美國電影界的地位與針對音樂的格萊美獎、針對電視的艾美獎、針對戲劇的托尼獎相當,而這些獎也都是以學院獎為榜樣而建立的。
5、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1981年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聯合主辦,因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影金雞獎是中國大陸最權威、最專業的電影獎。
百花獎、金雞獎、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三大獎:百花獎是觀眾獎,金雞獎是專家獎,華表獎是政府獎,這三個獎是經中共中央批準的三項常設全國性文藝大獎。這三個獎分別代表最高觀眾認可、最高藝術水準、最高政府鼓勵的三大電影獎項。
此外,中國電影金雞獎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並稱華語電影最高成就三大獎。
Ⅵ 歷屆華人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記錄
歷屆華人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記錄:
一、主競賽單元
1、評審團主席
2006年(第59屆):王家衛
2、評審團成員
1997年(第50屆):鞏俐
1998年(第51屆):陳凱歌
2001年(第54屆):楊德昌
2002年(第55屆):楊紫瓊
2003年(第56屆):姜文
2004年(第57屆):徐克
2005年(第58屆):吳宇森
2006年(第59屆):章子怡
2007年(第60屆):張曼玉
2009年(第62屆):舒淇
2011年(第64屆):杜琪峰、施南生
2013年(第66屆):李安
2014年(第67屆):賈樟柯
2017年(第70屆):范冰冰
2018年(第71屆):張震
二、一種關注單元
評審團成員
2013年(第66屆):章子怡
三、短片單元
1、評審團主席
2005年(第58屆):楊德昌
2007年(第60屆):賈樟柯
2008年(第61屆):侯孝賢
2、評審團成員
2009年(第62屆):章子怡
四、電影基石單元
1、評審團主席
2007年(第60屆):賈樟柯
2008年(第61屆):侯孝賢
2、評審團成員
2009年(第62屆):章子怡
戛納電影節的創辦初期
20世紀30年代末,法國有感於當時德國、義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1936年,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大力運作萊尼·里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拍攝當年的柏林奧運會。
1938年,德國紀錄片《奧林匹亞》(Olympia)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奪下最佳外國影片「墨索里尼杯」。
於是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部長尚·傑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藍傑(Philippe Erlanger)的建議,決定在戛納創立新的國際電影節,全名為「國際電影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選擇戛納作為舉辦地點是因為氣候舒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電影節
Ⅶ 是嘎納還是戛納
戛納(CANNES)
(「戛納」的讀音為jiá nà)
戛納是法國東南部城市,歐洲有名的旅遊勝地和國際名流社交集會場所,因國際電影節而聞名於世。位於尼斯西南約26千米,瀕地中海,是阿爾卑斯濱海省政府省政府會。人口7.1萬(1975)。這裏海水蔚藍、棕櫚蔥翠,氣候溫各,風光明媚,與尼斯和蒙特卡洛並稱為南歐三大游覽中心。戛納擁有世界上最潔白漂亮的海灘,海濱建有游泳場。是度假的好場所。棕櫚樹海濱大道沿海岸伸展,道旁多豪華旅館。戛納國際電影節所在地。為旅遊地。戛納主要景點有:海濱大道、老城區、11世紀城堡等。
世界上著名的「戛納電影節」,被譽為「電影界的奧運會」。戛納電影節一年一次,它頒發的金棕櫚大獎被公認為電影最高榮譽之一,電影節的建築群坐落在500米長的海灘上,其中包括25個電影院和放映室,中心是6層高的電影節宮。
法國東南部的沿海小鎮戛納,和其他藍色海岸地區的閑適安靜不同,它雖然也擁有蔚藍迷人的海岸線和法國南部明亮陽光下的棕櫚樹,但戛納更像是一個社交不斷的城市。每年2月有金合歡節(註:當地盛產的經濟類花卉,代表信賴),5月有國際電影節,另外還有國際賽船節、國際音樂唱片節、含羞草節等。一年中,無論你什麼時候來戛納,總會在這里遇到大型活動。當然,在諸多活動中,令戛納蜚聲全球的還是每年5月為期兩周的國際電影節。
一來到戛納,你就會明白為什麼電影節不選擇時尚之都巴黎,卻選擇了僅有7萬人口的小鎮戛納。它精巧、典雅、迷人,擁有世界上最潔白美麗的沙灘和終年的陽光,白色的樓房、藍色的大海、一排排高大翠綠的棕櫚樹構成一派絢麗的地中海風光,難怪最佳影片的大獎命名為「金棕櫚獎」。
戛納,法文是Cannes;香港稱 "康城";台灣稱 "坎城";
Ⅷ 法國康城國際電影展為什麼又稱戛納電影節
戛納國際電影節,亦譯作康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之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
當前戛納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二十世紀30年代末,法國有感於當時德國、義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特別是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在1936年大力運作萊尼·里芬斯塔爾拍攝當年的柏林奧運,之後便成為1938年的紀錄片《奧林匹亞》(Olympia),強勢入圍1938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並還奪下最佳外國影片「穆索里尼獎」。
於是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長尚·傑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藍傑(Philippe
Erlanger)的建議,決定在戛納創立新的國際電影節;第一屆電影節全名為「國際電影節」。選擇戛納是因為那邊氣候舒適。
1939年6月,路易·盧米埃擔任第一屆「國際電影節」主席,第一屆電影節自9月1日進行到9月30日。1939年8月開始,美國片商米高梅用豪華郵輪載著好萊塢明星如
Tyrone Power。
賈利·古柏(Gary Cooper)、Annabella、Norman Shearer、George Raft
來到戛納辦派對、慶宴,一時之間吸引不少影迷駐足。但是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電影節隨即宣布取消;9月3日法國、英國對德國宣戰。
一直到2002年,電影節才把官方名稱定為「戛納電影節」。
Ⅸ 今年的第68屆戛納電影節上,台灣電影導演侯孝賢憑借《刺客聶隱娘》獲得最佳導演獎。這天,他已過完68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獲得者李安和舒淇聯手頒發導演獎的獎項。李安問舒淇:「你覺得什麼意味著最好的導演?」舒淇回答很鬼馬:「沒有合作過的是最好的。」李安則說:「咦,這五位入圍最佳導演的,你只和侯孝賢導演合作過,你是說……」這個話題是個老賬本,舒淇曾有機會出演《卧虎藏龍》中的玉嬌龍,最後失之交臂。
侯孝賢導演接過獎杯後說:「(這個獎)很久沒得了。謝謝劇組,都是跟我合作很久的,李屏賓啊,錄音啊,名字都忘了……這個片子我拍的蠻開心的。有機會還會拍唐朝。謝謝我的家人。謝謝金馬獎。」
今年5月,侯孝賢憑借《刺客聶隱娘》還摘得第6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刺客聶隱娘》取材自裴鉶短篇小說集《傳奇》里的《聶隱娘》一篇,由台灣導演侯孝賢執導,舒淇、張震、妻夫木聰、阮經天領銜主演的武俠片。
Ⅹ 求作文 今年的第68屆戛納電影節上,台灣電影導演侯孝賢憑借《刺客聶隱娘》獲得最佳導演獎。這天,他已
戛納國際電影節中國人獲獎情況:
1964年唐澄的《小蝌蚪找媽媽》(水墨動畫片)獲得第四屆戛納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獲得戛納技術獎,成為首部折桂戛納的華語電影。
1990年張藝謀的《菊豆》獲得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1993年陳凱歌導演的中國電影《霸王別姬》獲金棕櫚獎,侯孝賢的《戲夢人生》獲評委會大獎。
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獲得評審團大獎,葛優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7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電影《春光乍洩》,入選影展競賽單元,王家衛並奪得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
2000年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獲得最佳藝術成就獎,梁朝偉憑此片榮膺戛納影帝,姜文的《鬼子來了》獲得評委會大獎,楊德昌的《一一》獲得最佳導演獎。
2002年伍仕賢導演的電影短片《車四十四》成了入選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首部華語短片。 2004年張曼玉以法國電影《清潔》獲得戛納影後桂冠。
2005年王小帥的《青紅》獲得評委會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第一個擔任戛納評委會主席的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