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體驗 > 電影院線產業

電影院線產業

發布時間:2022-08-21 18:06:42

1. 電影院線是什麼意思

電影院線,是指經營者通過掌握相當數量的電影院,在某一城市或地區建立放映網路,壟斷某一新版影片的公映,從而獲取巨額經濟利益的經營體制。

電影放映行業一種具有壟斷性的經營體制。電影院線的經營者為發展和保護其經營利益,在某些城市或地區,掌握相當數量的電影院,建立放映網路,藉以壟斷某國或某一電影製片公司新版影片的公映。

中國最早出現的電影院線,是20世紀初至20年代中期,由西班牙電影商人雷瑪斯在上海建立的,由虹口、夏令配克、維多利亞等七家電影院組成的電影院線;其後中國影戲院公司在平、津、滬等地也建成相當規模的電影院線。

(1)電影院線產業擴展閱讀:

2016年3月3日,萬達集團旗下美國AMC院線與美國卡麥克院線(Carmike)簽訂並購協議,AMC將出資11億美元並購卡麥克院線。該並購使AMC在美國45州擁有663家影院、8380塊屏幕,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連鎖院線,也使萬達在中美兩個全球最大的電影院線市場都占據第一。

中國電影行業對院線制認識的深入,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外資影院和民營影院的實踐。1999年12月,香港百老匯影城北京新東安店正式開業。隨後,百老匯影城又陸續在國內創建了14座系列影城。大陸出現了與國內傳統的禮堂式和多廳式影院有很大不同的新型電影院。

2. 電影院到底是屬於什麼行業

影城主要是專業電影院以及設在娛樂場所獨立(或相對獨立)的電影放映等活動。根據國家標准,歸屬於"電影放映(8650)"。

3. 院線遭遇資金危機,電影產業下一步如何走

我認為,在有線電視和流媒體服務中呈現出的狀況證明了這一切。」變形金剛系列製片人羅倫佐·迪邦奈凡杜拉(Lorenzo di Bonaventura)說道,「因為他們能講有趣的故事,所以導演想要去那裡。那裡有很多機會,是可以採取行動的地方。」

另一個問題就是,行業的財務基礎正顯現出緊張的跡象。沒有什麼比好萊塢和最可靠的資本來源之間正在涌現的障礙更加明顯的了。幾年前,聰明的資金正在離開這個行業,部分原因是矽谷對於財富的承諾,但也因為投資者被一些創意工作室所拋棄,使其成為金融的失敗者。

現在新的資本,尤其是那些從中國不斷湧入的資金,似乎正在變得乾涸。中國當局對外國投資實行嚴格的限制,限制資本流入娛樂業。這導致了萬達10億美元收購電視製作公司Dick Clark Proctions的交易案失敗,以及電影公司派拉蒙影業(Paramount Pictures)與中國的上海電影集團公司(Shanghai Film Group Corp.)及華樺傳媒(Huahua Media)另一個10億美元聯合融資案失敗。



「他們認為中國企業對於好萊塢的投資過高,正逐漸放慢腳步。」曾參與過夢工廠和華納兄弟融資案的娛樂業律師斯凱勒·摩爾(Schuyler Moore)表示。

穆爾認為,中國的投資可能會消失,其他形式的風險投資將從電影轉移到新興形式的大眾娛樂,例如虛擬現實。「興趣並不在傳統的電影模式。」穆爾說

道,「所有的投資者都看到了這個行業的麻煩。」

樂觀的人認為票房收入仍在增長。2016年的美國票房達到了創紀錄的110億美元,全球票房達到了最高的386億美元。三個月內,2017年已經上映了《美女與野獸》和《金剛狼3:殊死一戰》等大片。但是,這種增長主要是因為較高的票價機制以及通貨膨脹。簡單地說,越來越少的人走進電影院去看電影。美國和加拿大並沒有達到2004年創下15億票房的行業高峰。

「你花了更多的錢,卻只有更少的觀眾和更少的影響。」前派拉蒙影業總裁亞當·古德曼(Adam Goodman)說道,「你開始電影項目,就只能看到票房在逐漸燒毀。」

剛剛由美國電影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的電影院上座人數基本持平。

像許多蘇丹執政者一樣,電影公司老闆成為掌權巨頭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今天,工作室只是龐大媒體和技術帝國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電影都在遠離洛杉磯的地方拍攝,像亞特蘭大或者新奧爾蘭等城市,在這里稅款抵免是最為慷慨的舉措。所有那些工作室高管負責企業更高階梯的決策,他們生產的電影在底線之上變得越來越不完整。康卡斯特公司和迪士尼在有線頻道或是周邊產品中賺取了比電影票房更多的收入。



全球票房數據(單位:十億美元)。(紅色-美國/加拿大,黑色-全球其它地區) 圖片來源:MPAA

或許越來越多的人在害怕冰山的逐漸靠近,但是工作室和影院似乎更願意簽署盛大的交易,這使電影在早期家庭娛樂放映中有著更高的價格。作為誘惑,經銷商願意削減影院在其數字銷售方面的百分比。包括福克斯、派拉蒙、獅門影業、索尼、華納兄弟、環球影業在內的六家最大的電影工作室,正在與像Regal和AMC等主要的電影院線進行單方面的討論。

目前,大型的上映電影應該在上映後90天才能進行出售或者租賃。

但是電影製片公司認為這個時間太長,他們想縮小電影院獨占電影窗口的時間。隨著DVD市場的快速衰落,他們需要找到一種方法來支撐家庭娛樂的收入。有一個信仰認為,像Netflix那樣的流媒體服務已經限制了消費者隨時隨地訪問內容的渠道,這在一些工作室董事會中被奉為教條。

「這是一件必須發生的顯而易見的事情。」 美銀美林媒體分析師傑西卡·雷夫·科恩(Jessica Reif Cohen)表示。她補充說,她認為在家裡提供電影服務可能會吸引有著年幼孩子的人們。

「這可能會是一個沖動消費,或是他們沒有保姆,以及其他不能去電影院的原因。」她說道。



經常去電影院的觀眾的種族劃分(單位:百萬)。(紅色-白種人,灰色-西班牙裔,棕色-非洲裔,黑色-亞裔/其他)

至少,雙方正在進行商談。在過去,當工作室調整放映窗口的時候,影院與工作室是針鋒相對的敵對狀態。他們一直認為,如果電影可以在上映幾周內被租賃或者購買,那麼觀眾或許就不會去電影院復看。並不希望自我毀滅的影院運營商,已經准備好面對警告性的後果,應對任何人的入侵。

4. 電影產業中院線是個什麼概念

電影院線,簡稱"院線"。電影放映行業一種具有壟斷性的經營體制。經營者為發展和保護其經營利益,在某些城市或地區,掌握相當數量的電影院,建立放映網路,藉以壟斷某國或某一電影製片公司新版影片的公映。中國最早出現的電影院線,是20世紀初至20年代中期,由西班牙電影商人雷瑪斯在上海建立的,由虹口、夏令配克、維多利亞等七家電影院組成的電影院線;其後中國影戲院公司在平、津、滬等地也建成相當規模的電影院線;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電影資本家羅明佑在華北、東北建立電影院線;30年代,天一影片公司企業家邵氏兄弟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組建南洋電影院線。
現在港台等地仍有些電影發行放映商採用電影院線體制。2016年3月3日,萬達集團旗下美國AMC院線與美國卡麥克院線(Carmike)簽訂並購協議,AMC將出資11億美元並購卡麥克院線。該並購使AMC在美國45州擁有663家影院、8380塊屏幕,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連鎖院線,也使萬達在中美兩個全球最大的電影院線市場都占據第一,進一步增加萬達全球電影市場份額,擴大在好萊塢的影響力。
所謂電影院線,是指經營者通過掌握相當數量的電影院,在某一城市或地區建立放映網路,壟斷某一新版影片的公映,從而獲取巨額經濟利益的經營體制。因此,在電影放映行業,電影院線是一種具有壟斷性的經營體制。

5. 投資電影院前景如何

行業發展趨勢:

(一)下游兼並整合態勢明顯

2018年12月11日,國家電影局下發的《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提到「鼓勵發展電影院線公司」,並對成立電影院線公司提出了五項必須具備的條件,同時對於長期管理不善、經營乏力的院線公司,將實行市場退出。

這意味著院線牌照將全線放開,用市場的方式推動院線整合並購及退出機制的推進,國內院線即將迎來新一輪洗牌,一些小院線可能被大院線吞並重組。2020年,全國50條院線中票房不足5億的有39條之多,部分中小院線幾乎沒有經營和盈利能力,院線整合態勢明顯。

綜合來看,我國電影院線產業或將隨著電影產業的復甦迎來良好的發展,各院線之間或將加速整合,資源也或將逐漸向頭部院線集中,網路院線近年來雖然發展迅猛,但要迎頭趕上仍需要一定的時間。

6. 電影院線的前景展望

2002年,中國電影院線銀幕數量僅為1843塊,2009年增長到4723塊,7年間增長2880塊,日均增長1.1塊。但從2010年起,銀幕數量迅猛增長,2011年比2010年增加3030塊,達9286塊;2012年突破1萬大關到13118塊,2013年比2012年增長5077塊,達18195塊,日均增長13.9塊。進入2014年,院線銀幕數量以日均增速約為18塊的速度暴漲,截至2014年底,全國銀幕總數達到2.36萬塊,新增銀幕5397塊。
2014年,中國影院建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全年新建和擴改建影院總投資約161億元,新增影院1015家,全國電影院線內影院達到5598家,同比增長22.15%。
從票房上來看,中國2014年的電影票房為47億美元,僅次於美國,位列第二。然而,從每十萬人銀幕數來看,中國電影產業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2014年,中國每十萬人銀幕數為1.72塊,大約為韓國的1/3,美國的1/7。假設中國每十萬人銀幕數達到4塊,那中國銀幕數將達到55000塊,與2014年的23592塊相比還缺30000多塊,按每個影院5塊銀幕來算,還需要建設6000個影院,由此可見,未來電影院線及影院建設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7. 電影行業的現狀以及就業前景是怎樣的

首先回答影視行業前景如何,結論是這個行業屬於朝陽行業,市場遠沒達到飽和,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院線電影市場近10年一直保持較高速率的增長,到2019年全年票房達到641.47億,全球排名第二;到2020年,因為疫情原因,全年票房將達到260億左右,很有可能上升至全球第一。目前中國每年平均觀影人次為1人1.3次左右(即平均每年1人觀看1.3次電影),按照北美市場平均觀影3.66人次來計算(2017年數據),中國電影總票房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在網路付費點播市場,優愛騰三大平台各自的付費會員已經突破1億,總營收之和超過1000億人民幣,再加上中國其他網路平台,在線影視市場的規模也是千億級別的,且仍然在高速發展。
除了影視劇行業,還有更廣泛的視頻新媒體如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也是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大顯身手的舞台。
從宏觀經濟層面和商業邏輯上來講,中國過去的經濟發展是建立在廉價勞動力的工業生產和國家投資的基礎建設上的,這種模式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房子總會修完的,路總會修完的,我們也不可能一輩子給全世界做衣服襪子去換別人的晶元飛機,整個國家的產業模式一定需要換代升級,未來文化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一定是國家重點投入和扶持的方向。其實這兩個產業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都是知識產權(IP,價值的產生來源於人的創作、頭腦而不是地球上的資源),都邊際成本幾乎為0(也就是增加一個單位的營收而成本不會增加,比如一個電影拍好了,多一個觀眾看並不會增加電影的製作成本)、市場規模近乎無限大(一個人一輩子可能只住一套房子,可影視劇跟吃飯一樣可以不停看,是精神層面的剛需),而且非常環保(符合現在世界低碳發展潮流),可持續性發展非常強。
從歷史上來看,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是經濟與文化相輔相成強力輸出的結果,而影視是文化輸出的一支重要力量,美國的中宣部好萊塢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把美國的普世價值向全球傳播。同樣,中國在崛起的道路上一定也需要影視文化產品的助力,這也是國家會在政策層面支持影視行業的原因。
再來回答關於這個行業的收入問題。先看下圖,2017年這個行業人員的平均薪資為17萬人民幣左右:
然後這里有一份2020年的調查數據:
按照上面的兩個數據計算,這個行業薪資增長率在年20%左右。在統計的影視類上市公司裡面,光線增長幅度超過100%,其他公司諸如北京文化、唐德影視、慈文傳媒等漲幅都超過了30%。這些是大數據統計,具體到每個人個體肯定會有很大差異的。
非科班出身從業者進入這個行業造成人員激增,其他從業人員是否會逐步淪為出賣勞動力的廉價勞動者?這個問題應該這樣看待:科班,或者非科班,從來不是一個行業區分薪資的標准。任何一個行業,高端人才都是非常緊缺,只要你有能力,你做的事情別人做不了,那你永遠不用擔心就業工作的問題,不管你是科班出身或者非科班出身,關鍵是看你能創造出多少價值。相反,如果你能力平平,你做的事情有一大堆可替代者,你科班出身,做出來的東西還不如其他更便宜的非科班出身的從業者,那你確實只能成為一個廉價勞動力。在這個蓬勃發展的行業大背景下,作為個人的你如何在其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究竟要成為怎樣的從業者,完全靠你自己去掌握。加油!

8. 電影院線的發展歷程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電影行業對院線制認識的深入,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外資影院和民營影院的實踐。1999年12月,香港百老匯影城北京新東安店正式開業。隨後,百老匯影城又陸續在國內創建了14座系列影城。大陸出現了與國內傳統的禮堂式和多廳式影院有很大不同的新型電影院。根據《外商投資影院暫行規定》,外資對影院的持股比例不能超過49%,但在北上廣等七個試點城市,則可以高達75%。
2004年初,美國華納兄弟國際影院公司與萬達集團宣布,將合作共建「華納萬達國際影院」,並很快在大連等5個城市建立了5座具有五星級水準的多廳影院。這些影院「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四統思路」構成了中國電影行業現代院線制的雛形。
2005年,美國華納兄弟國際影院公司宣布退出中國影院市場,旗下影院由萬達集團收回。隨後,萬達集團全資投建成立了國內首個民營院線公司——萬達院線。與國內其他36個電影院線不同,萬達院線在「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新型運作模式下發展迅猛,並在2009年創下八億元票房紀錄,躍居國內電影院線票房榜首。
2012年,在並購美國AMC之後,萬達院線成功晉級亞洲第一大電影院線。萬達院線的飛速發展,產生了很強的輻射帶動效應,國內影院投資商紛紛認識到現代院線制的巨大優勢。浙江的橫店院線以及廣東的大地院線等民營的「四統」院線逐步成為中國電影院線的生力軍。 隨著電影行業改革進程的加快,中國的電影院線發展迅猛。得益於文化產業的繁榮和數字技術的應用,民營院線和國有背景院線在更廣泛的領域開展合作,出現了融合的趨勢。例如,中影星美院線是由中影集團與星美集團聯合組建而成,而金逸珠江院線是有金逸集團和珠江院線聯合組建而成。前者一直穩居國內電影院線榜單前三,後者與中影南方新干線不分伯仲。
院線制實施十多年來,中國電影院線無論是經營規模還是運營理念均發生了跨越式的發展。包括萬達院線、大地院線、橫店院線和金逸院線在內的直營院線在依靠「四個統一」提高品牌美譽度和知名度的同時,逐步開始整合各方資源,輸出先進的院線經營管理經驗,並取得市場主導地位。即使一些中小型的院線如河南的奧斯卡院線和四川的太平洋院線也在實現「四個統一」的基礎上,逐步打破地域限制,成長成為全國性的院線公司。

9. 現在電影院行業的市場發展前景怎樣了

市場概況

2002年,全國電影票房不足10億元,通過推行院線制改革以及其他產業變革措施,全國城市票房在2012年到達169億元,總量翻了四倍還多。2002年全國院線數量為28條經過十多年的市場自發和拼合,重組,擴張,至2012年底。院線增加到39條。

發展趨勢

伴隨著整個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未來三年到五年內將會迎來影院建設的高峰期,單隨著而來的院線管理問題將會逐步顯現。隨著民營資本的強勢介入。並通過自建或合資建設影院的策略由點及面的新建電影院。因此未來院線總量將有可以繼續增加。

中國電影院和銀幕數量發展

2012年中國的電影院數和銀數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2012年全國院線范圍內新增影院500企家。總數達到3300餘家。新增銀幕3000餘塊。全國銀幕總數突破13000塊。其中2k數銀幕約9500餘塊。數量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3d數字影院銀幕已超過5500塊。約占數字銀幕總數58%。中國也因此成為3d數字銀幕增長最快的國家。

政策支持

2006年,我國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而影視,游戲等創意產業,無疑是「創新型國家」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閱讀全文

與電影院線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電影大全1932 瀏覽:854
周星馳電影經典評論 瀏覽:500
大愛電影簡介 瀏覽:469
西瓜視頻2小時電影完整版 瀏覽:279
風月電影講的是什麼 瀏覽:627
鍾馗動漫電影大全 瀏覽:602
台灣驚悚電影怪物血洗校車 瀏覽:173
成龍雞腿面電影 瀏覽:882
犯罪片智齒電影圖片 瀏覽:911
看英文電影寫觀後感500 瀏覽:766
60年代邵氏警匪電影大全 瀏覽:586
泰國電影式廣告 瀏覽:179
法國黃金時代電影 瀏覽:466
劉亦菲和吳亦凡的電影完整視頻 瀏覽:926
韓劇電影主角是女明星愛上 瀏覽:980
電影師父為什麼要吃螃蟹 瀏覽:885
你好李煥英大電影 瀏覽:285
寫一部國產電影 瀏覽:716
金剛之子1933電影圖片 瀏覽:504
等你說愛我電影法國在線 瀏覽: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