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長影歷史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中國大型綜合性電影製片廠。前身是1937年,偽滿時期日本人建立的「滿洲映畫株式會社」。長春電影製片廠的籌備實際上從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就開始了,中共黨員劉建民、趙東黎秘密進入「滿映」,組織進步職工開展護廠斗爭,於1945年10月1日成立了「東北電影公司」。當時起名叫東北電影公司,到1946年10月1日才正式命名為東北電影製片廠,原址在黑龍江省鶴崗市。首任廠長是袁牧之,當時的人員主要由延安、滿洲映畫株式會社和解放區其他一些電影工作者組成。
1946年內戰一觸即發,東北電影公司於5月13日遷往合江省興山市(即黑龍江省鶴崗市)。在一所小學校里搭設「廠房」,建起了新中國第一個電影生產基地。1946年10月1日命名為「東北電影製片廠」,同時調出大批幹部支援新廠建設,因此被形象地譽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
1947年,廠長袁牧之提出「東影」的任務是「堅持製片生產,建立雛形,培養幹部,組織發行,催促國外訂貨」。解放戰爭時期,東影攝制了17輯新聞紀錄片《民主東北》,使用膠片30萬尺,有三名年輕的攝影師在戰場上犧牲:張紹柯,犧牲時30歲;王靜安,犧牲時27歲;楊蔭萱,犧牲時24歲。
隨著解放戰爭的勝利進展,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後,東影分批遷回長春。
東影根據當時電影市場被美影片占據的狀況,進行了各類片種的試制。從1947年到1949年,他們創下了中國人發電影事業的六個第一: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第一部科教片《預防鼠疫》,第一部動畫片《瓮中捉鱉》,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第一部長故事片《橋》和第一部譯製片《普通一兵》。1949年4月,東北電影製片廠遷回到長春現址,攝制了《中華兒女》,《趙一曼》,《鋼鐵戰士》,《白毛女》等影片。
1955年2月,中共中央文化部決定,東北電影製片廠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也就是這一年,影片《祖國的花朵》,《平原游擊隊》,《董存瑞》出品發行。
它不僅是個電影生產地,而且是個電影人員的培訓地。1960-1962年之間,這個廠還成立過電影學院,後來撤消。它下設總編室、導演室、拍攝室、美術室、音樂創作室、製片室、編刊室以及美工、照明、錄 音、化裝、服裝、道具、剪輯、特技等車間,甚至還有自己的洗印廠和電影樂團。 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過數百部故事片,它尤以拍攝農村題材和戰爭題 材的影片為長。作品充滿了原汁原味的鄉土氣息和黑土地特有的粗獷豪放 風格。近些年這個廠的不少作品有較重的商業化傾向,盡管這樣,像《過年》這樣的影片仍然為它贏得了榮譽。 長春電影製片廠在譯制外國影片方面是有極大貢獻的。至今人們仍然銘記的《列寧在一九一八》、《夏伯陽》和《瑞典女皇》這樣的優秀影片,都是由它介紹給中國觀眾的。
1997年,媒體出身的趙國光接任廠長,原吉林省體育彩票中心主任
劉麗娟任主管經營副廠長。1998年,長影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計劃。首先是開展土地置換,將長影老廠區21公頃土地以3億元價格賣給長春國信集團。同時提出「一廠三區」的計劃和「不拍賠錢片」的口號。隨後,貸款3億元加上自籌資金共6億元,建設長影世紀城。此後,長影又分別成立了由副廠長韓志君和宋江波牽頭的影視公司。並與吉林電視台合作成立了長影影視頻道。
2000年改制為「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長影集團」。
2005年初,長影以買斷工齡、解除勞動合同等方式精簡人員。同時,大型旅遊項目長影世紀城竣工並投入運營。同時, 長影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應運而生,一群愛好電影、志向相同的年輕人立志通過網路把長影精神傳遞到互聯網的每一個角落。
長影集團劉總曾這樣評價:「長影世紀城現今無論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都超出原來的預期。遊人明顯遞增,收入和社會影響力也在明顯提高。國家領導人去了也很多,看了之後評價也很高。前不久,曾蔭權到長影世紀城,他說和香港迪士尼可以媲美了,給予了高度評價,這對我們是一個鼓勵。」對於長影的未來,劉總信心百倍,「第一,希望把長影打造成為中國的電影產業集群;第二,打造一個亞洲比較有影響的,比較有特色的影視旅遊勝地,成為一個世界的電影娛樂中心。」
2010年,中國電影走入又一個春天,長影的新一輪春潮也正襲來。
『貳』 電影院屬於個體戶還是公司
應該是母子關系,影院投資公司是把影院做為一個子公司的,影院一般是作為電影產業的子產業而產生的。試想要是沒有電影業,影院就無從產生的。
『叄』 中國電影院是私人還是國有
有私人的也有國有的。
萬達影院 就是私人的;
國有的影院 就是廣電部門下屬單位辦的。
『肆』 長影世紀城有限公司是國企還是私企
位於長春市美麗的凈月潭畔的長影世紀城是中國第一家世界級電影主題娛樂園,是長影改革、二次創業的標志性工程。在上個世紀末,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電影業遇到了來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多方面的嚴峻挑戰,被譽為新中國電影搖籃的著名的長影製片廠,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和發展的困境。
在中央有關部門的指導和關懷下,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長影積極穩妥地推進了體制改革、機制創新,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相一致、與電影創作生產自身規律相符合的現代企業制度。在取得改革成功的基礎上,長影集團借鑒國際電影產業的成功經驗,依據自身深厚的電影文化底蘊,把現代電影工業與旅遊業結合起來,延伸電影產業鏈,打造出中國第一家世界級電影主題娛樂園,開創了中國大電影時代的新模式。
長影世紀城薈萃好萊塢、精選迪斯尼,站在兩個世界主題公園巨人的肩膀上,成為中國人自己的 「 東方好萊塢 」 。
長影世紀城作為電影主題娛樂園,圍繞著電影主題開發了一系列娛樂項目。
特效電影是長影世紀城最具特色的旅遊娛樂產品。在長影世紀城園區內,設有 3D 巨幕, 4D特效,激光懸浮、動感球幕、立體水幕等五個特效影院。將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特效電影匯集於一個園區內,好萊塢、迪斯尼都沒有做到。因此,長影世紀城又被人們譽為 「 世界特效電影之都 」 。
『伍』 長影 相關問題
還要看你兜里的銀子呀
比較貴的是萬達電影院,重慶路那個知道吧,票價60元。除了周末每天都有各種形式的打折,比如學生證啊,情侶套餐啊,兩個人100也就差不多了。
環境也不錯,但是價格便宜的給你推薦新天地的放電影院和長江路電影院,價位都是40元,還有每天的優惠,兩個人也就60差不多了。
以上是說在電影院門口買票 ,現在很多報攤,小商鋪都在代售這些影院的票,一張15-25 不等。都屬於代理商,你可以在這里買,放心都是真的。這些影院的環境和氛圍都不錯。
還有你說的長影我不太明白,長影是參觀如何拍攝電影的地方,和看電影沒啥關系。參觀是30元一張票,(但沒啥意思)
『陸』 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的公司組成
華夏電影是股份制企業,注冊資本高達6000萬元,共同投資的企事業單位有19家之多。其中中國廣播電影集團占股20%,中影集團占股11%,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占股11%,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長春電影製片廠)占股10%。
其他股東為西部電影集團,瀟湘電影集團,峨眉電影製片廠,天津電影製片廠,珠江電影製片廠,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上海聯合電影院線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太平洋電影院線有限公司,湖北銀興院線影業有限責任公司。
廣東華影南方電影院線有限公司,廣東珠江電影院線有限公司,浙江時代電影大世界有限公司,天山電影製片廠,遼寧北方電影院線股份有限公司。
(6)長影電影院是國企么擴展閱讀:
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合作院線:
1,北京新影聯院線。
2,北京世紀環球電影院線。
3,北京中影星美院線。
4,遼寧北方電影院線。
5,重慶萬和院線。
6,溫州雁盪電影院線。
7,上海大光明院線。
8,湖北銀興院線。
9,四川峨眉電影院線。
10,四川太平洋院線。
11,上海聯和電影院線。
『柒』 上影集團是國企嗎
上影集團是國企。
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擁有深厚的院線資源。全國最大的電影院線之一「上海聯和電影院線有限責任公司」是上影股份的全資子公司。2013年,聯和院線票房收入18.8億元人民幣,排名全國第二位,與此同時,上影也是全國最早從事市場化電影發行業務、累計發行影片最多的專業化電影發行公司之一,全國范圍的電影市場分銷體系已經建立。
『捌』 電影院屬於什麼單位
文廣局下屬的文化站!
但是也有私人投資的電影院!
但是管理那是屬於文廣局
『玖』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是不是央企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是央企。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英語:China Film Group Corporation,簡稱中影集團,英文縮寫CFGC)成立於1999年2月。中影集團是中國大陸唯一擁有影片進口權的公司,而且是中國產量最大的電影公司。
由原中國電影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中國電影器材公司、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北京電影洗印錄像技術廠、華韻影視光碟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單位組成。中影集團擁有全資分子公司15個,主要控股、參股公司近30個,1個電影頻道,總資產28億元。
(9)長影電影院是國企么擴展閱讀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主業規模:電影主業規模發展 中影集團將影視創作生產作為重中之重,始終堅持「三貼近」原則,把握正確導向,豐富和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我們的最大追求。
通過對具有50多年歷史,並拍攝了近千部影片的北京電影製片廠、全國生產兒童電影的專業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專門從事對外合作製片的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等製片業務的重組整合,並加快對製片領域的股份制改造。
『拾』 中國都有那些國有電影廠了
中國國有電影製片廠
●1995年前擁有故事片出品權的製片廠
▲專業類製片廠
■1995年獲得故事片出品權的省市級製片廠(目前多數從事電視劇攝制)
●內蒙古電影製片廠1958年月建廠,後改名內蒙古電影譯製片廠,專門譯制蒙古語影片。1979年恢復原名,重新拍攝故事片,廠址為呼和浩特市新建東街。
●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前身北京兒童電影製片廠成立於1981年1987年改名。專門拍攝兒童故事片,代表影片有《小刺蝟奏鳴曲》、《我的九月》等。現已並入中國電影集團。
●北京電影製片廠創建於1949年,1956年前為綜合性電影製片廠,1956年改為故事片專業廠,1999年並入中國電影集團。廠址為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中路。
●長春電影製片廠前身東北電影製片廠,成立於1946年10月1日,1955年改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1999年7月長春電影集團成立,長影廠並入長影集團。廠址為長春市紅旗街。
●廣西電影製片廠1958年開始籌建,先後以廣西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廣西電影譯制廠為廠名,代表影片有《黃土地》、《流浪漢與天鵝》等。最新攝制的影片有抗戰影片《鐵血》等。廠址為南寧市友愛北路。
●福建電影製片廠1958年7月建於福州,初期以攝制紀錄片為主,1980年攝制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小城春秋》,代表影片有《路》、《木棉袈裟》等。最新攝制的影片有《我的母親趙一曼》等。廠址為福州市柳河支路。
●珠江電影製片廠1956年初開始籌建,1985年改建成珠江電影製片公司。代表影片有《大浪淘沙》、《與魔鬼打交道的人》、《廖仲愷》、《雅馬哈魚檔》等。最新拍攝的影片有輕喜劇故事片《喜洋洋》等。廠址為廣州市新港中路。
●八一電影製片廠成立於1952年8月1日,所製作的影片多是以軍事題材為主。廠址為北京市廣安門外六里橋。
●青年電影製片廠前身北京電影學院實驗電影製片廠,建於1958年,曾拍攝《沙鷗》、《鄰居》、《青春祭》等影片。廠址為北京市海淀區新外大街。
●天山電影製片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電影製片廠,1956年籌建,1960年拍攝第一部故事片《兩代人》。該廠的主要工作為用不同的少數民族語言譯制影片。廠址為烏魯木齊市17號路。
●西安電影製片廠1958年成立,2000年改組為西影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以原西影廠為核心組建西部電影集團。現址位於西安市西影路。
●峨嵋電影製片廠1958年成立於成都,是西南地區最重要的電影製片基地,代表影片有《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內當家》、《紅衣少女》等。2003年以峨嵋電影製片廠為主體成立峨嵋電影集團。現址成都市清江路。
●瀟湘電影製片廠前身是湖南電影製片廠,創建於1958年6月,1980年改用現名,代表影片有《國歌》、《候補隊員》等。最新攝制的影片有《歸去來》等。廠址為長沙市勞動東路。
●雲南民族電影製片廠建於1958年7月,原名昆明電影製片廠,1985年改用現名,以拍攝本地區題材、民族題材影片為主。廠址為昆明市西站麻園。
▲上海電影譯制廠1957年成立,前身是上海電影製片廠譯製片組。年譯制影片數量曾達到30餘部,代表影片有《寅次郎的故事》、《追捕》、《佐羅》等。現已並入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中國農業電影科學製片廠1964年建廠,專門從事農業科教影片攝制。最新攝制影片有《拯救大白鱘》等。廠址位於北京市白石橋路。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始建於1953年7月,是中國新聞紀錄電影的主要生產基地。 1995年劃歸中央電視台。廠址位於北京海淀區北三環中路。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57年建廠,代表影片有《豬八戒吃西瓜》、《大鬧天宮》等。現已並入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1953年建立,主要拍攝科學教育片,廠址位於上海市斜土路。
■龍江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少年陳真》(合拍)等。
■遼寧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春桃》(合拍)等。
■寧夏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家醜》(合拍)等。
■山東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孔繁森》(合拍)等。
■天津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闖江湖》、《鳳凰琴》(合拍)等。
■河北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遠山姐弟》、《鍾馗》等。
■蘭州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太平使命》、科教片《檉柳》等。
■山西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暖春》、《暖秋》等。
■南京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草房子》、《下輩子還做母子》等。
■湖北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世紀之夢》、《千秋三峽》等。
■浙江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女兒谷》等。
■江西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毛澤東與斯諾》(合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