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觀眾吐槽春節檔電影票太貴,為何價格要比平時高
由於今年疫情期間就地過年的人數比較多,而且今年國家對於電影院也是放開支持,因此電影院的票房非常貴。導致電影院票房貴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第1個原因:消費需求的改變。
由於2020年春節期間爆發新冠疫情,導致整個電影行業損失慘重,而且所有的電影不準上映播放,因此辛苦一年的人們只能被迫窩在家中,無法去電影院觀看電影。所以到了2021年春節期間,電影院又出現了新的生機。再加上很多觀眾2020年沒有去電影院看電影,所以2021年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人數是很多的,這也導致電影院的票房居高不下的原因。因此很多電影院每場電影都人數爆滿,而且甚至出現了排隊的情況。
總結:雖然春節期間電影院的票房比較貴,但是也可以看出國人對於電影的認可程度也越來越高。也同時也能看到中國的電影,發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從2008年之後,中國的電影票房幾乎每年以翻倍的速度在增長,這個電影票房背後的支撐肯定是消費者的升級轉變。所以今年的電影票房抬高肯定是有必然原因的,不然電影行業不會出現這么快的進步。
B. 為什麼今年(2021)賀歲電影票這么貴
眾多原因所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之前的疫情導致了眾多院線的巨額虧損,所以在疫情過去社會活動全面開放的今年,院線的人肯定要隨之漲價一波來讓去年的巨額虧損回一波血。
從之前的疫情開始,國內的電影院基本上全部關閉了,雖然說疫情第一波最嚴重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但為了國家衛生安全的穩定,隨後的大半年時間里,國內的電影院依舊不被允許開放,要從成本的角度上去考慮,在一年中大部分時間不營業的情況下,電影院的虧損情況有多嚴重就不言而喻了。
同時21年過年的時候,眾多地方響應國家號召就近過年,所以在當時很多人都沒有外出返鄉,大批的滯留人員為這些電影院帶去了巨大的客流量,隨著客流量的增多也就意味著電影院的需求被提高了,當需求提高,價格的提高也就無可厚非了。
C. 春節檔電影票價惹爭議,均價突破56元,你覺得這個價格貴嗎
我認為56元的價格是比較貴的,對我來說是看不起電影了。
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2022年春節檔電影平均票價已經突破了56元,其中2021年票房年冠電影《長津湖》續集《水門橋》平均票價最高,高達60.7元,比平均票價最低的《喜羊羊》大電影高出了整整11.2元。
易烊千璽主演、《葯神》團隊製作的《奇跡·笨小孩》,以及韓寒執導、沈騰主演的電影《四海》,平均票價均突破55元。
當然,也有網友表示理解,畢竟院線影院都是靠節假日維持運營,春節檔對他們來說,可謂是旺季中的旺季,全年收入搞不好就靠這幾天呢,適當漲價也是能接受的。
最後也希望這次春節檔電影的質量都能對得起票價吧,比起高票價,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高價看爛片,有些電影19.9去看還勉強打個3星,可要是花了五六十塊也只有3星電影可看,那咱觀眾就有點太委屈啦!
D. 近900萬觀眾因電影票價太貴不進場,今年的春節檔電影為何票價會這么貴
近900萬觀眾因電影票價太貴不進場,今年的春節檔電影為何票價會這么貴?有人為漲價的因素。不過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已經傳導到電影票這個環節了。
所以,未來全社會的通脹是不可避免的,電影票的上漲只是其中的一角而已
E. 2022年春節檔電影票均價已飆到56元,為什麼電影票價格會突飛猛漲
2022年春節檔電影票均價已飆到56元,為什麼電影票價格會突飛猛漲?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不清楚大夥兒如何看待當今電影票價的規模性增漲,那麼貴的電影票你能掏錢在春節期間去規模性的看電影嗎?
F. 為什麼今年春節檔電影票價那麼高是何原因導致的
今年春節檔電影票價那麼高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方面,春節假期市場供需變化使然。
在春節這個特殊的時間段,全民放假讓市場上的觀影需求暴漲,而「大年三十看春晚,正月初一看電影」也正在成為國人過年的一種潮流,正因為周期長、流量大、合家歡等利好的緣故,春節檔自然就成了國產電影的「兵家必爭之地」,各種優質影片都會選擇在這一檔期上線。
如此一來,按照經濟學中最簡單的供需定理,一面是需求激增,另一面是優質供給面世,電影票價上漲自然就在所難免。
於今年的春節檔而言,「就地過年」的因素也需要考慮進來。由於很多「異鄉人」沒有回老家過年,相當一部分觀眾都留在了一二線城市,無形之中又進一步增加了一二線城市的觀影需求量,票價也就被推高了。
另一方面,影院對於前期經營虧損的彌補。
眾所周知,2020年的新冠疫情對很多行業都造成了沖擊,而電影行業無疑是最為嚴重的領域之一。
國內影院自2020年1月下旬暫停營業以來,整個行業足足經歷了近6個月的停擺,尤其是錯過了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春節檔、情人節檔和五一檔,讓電影票房收入直接跌入谷底。雖然7月下旬影院重啟經營,但受到上座率、優質新片缺乏等客觀因素的限制,客流量並沒有因影院的復工就立即恢復正常水平。
(6)2021春節檔電影票怎麼這么貴擴展閱讀:
春節檔票房火爆
公開信息顯示,大年初一全國單日電影總票房達到17.36億元,不僅勝過了疫情尚未爆發時的2019年大年初一,還創下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的最高紀錄。
來自燈塔專業版的實時數據也顯示,截至2月15日晚20時46分,2021春節檔期內總票房(含預售)已突破60億元,繼續刷新著春節檔票房影史紀錄;
其中,《唐人街探案3》以近31億暫列春節檔總票房第一,《你好,李煥英》超過17億排在第二,第三位的《刺殺小說家》票房也超過了4億。
G. 春節電影票為什麼這么貴
春節檔的電影票對比平時的價格來說,的確是要貴上一些的。這也是春節檔本身的票價所決定的,一方面是影片本身的票價會高一些,另一方面是因為影院的服務費在春節期間會上漲一些,所以觀眾所看到的春節檔的票價也是會比較高的。
當然春節檔的影片也不一定就是非得在春節檔去看,因為在過了春節期間之後仍然繼續上映的影片,它的票價就會下降一些了。或者等到影片在視頻平台上進行上映的時候,選擇這個時候去看,顯然就是能夠更經濟更節約一些。
因為春節檔本身對於影院來說不放假也是要增加一些成本的,所以春節檔選擇提高票價也是為了更多的盈利的考慮吧。只是對於觀眾來說還是想要更低的票價,更低的票價去看個電影也會覺得比較劃算。所以也看觀眾對於電影高票價的接受程度吧。
H. 十年首次票房倒退,春節檔85億夢碎,是票價太貴惹的禍嗎
由於2021年疫情後的首個春節檔逆市大爆,今年春節檔原本備受看好——在巨無霸《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引領下,韓寒、開心麻花、張藝謀、「熊出沒」等院線常客紛紛出戰,不少機構高調預測今年票房將突破85億,再創歷史新高。
然而今年春節檔連續四天單日票房都顯著落後於去年同期,這樣一來總票房大概率會落在65-70億區間,低於去年的78億,破紀錄無望。排除2020年的特殊情況,這是過去十年來春節檔票房首次出現倒退。
資本市場顯然已經將今年票房倒退視為某種信號。2月4日港股復市,兩大票務平台背後的阿里影業、貓眼娛樂雙雙下跌,阿里影業收盤大跌7.95%,貓眼娛樂跌4.5%,IMAX China也以下跌收盤。A股要到7日才會復市。考慮到春節檔大局已定,萬達電影、中國電影、上海電影、橫店影視、金逸影視等A股院線股,節後迎來大漲的可能性已經很渺茫。
當然,今年春節檔也有為數不多的幾方贏家。《水門橋》最終票房大概率能進入影史前十,《熊出沒·重返地球》有望創下系列票房新高,《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稍超出預期,有望超越同團隊的《羞羞的鐵拳》。
但可惜的是,由於缺少往年《流浪地球》、《你好,李煥英》與股市連接的情況,散戶節後基本也喝不到湯。如《水門橋》、《熊出沒·重返地球》背後的博納影業和華強方特,目前都沒上市。只有《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出品方新麗背後的閱文集團在4日港股復市首日上漲超5%。
I. 2022 年春節檔電影票均價已飆到 56 元,為什麼電影票價格會突飛猛漲
中國電影的票房創收已經極端依賴所謂運動式觀影。
這是中國電影市場的奇葩之處。本來,大家對中國電影的最終預期是和成熟市場一樣:影院的普及培養出一大批有事沒事去電影院的新新青年,大家用穩定的消費給相關產業持續供血,由此形成良性的市場循環。但現實是,這個目標目前只在一二線城市部分實現,更多的新新青年們因為票價也好因為工作因為游戲也好,總之是沒有把看電影當成自己的日常節目。但他們又不是壓根不看,而是偶爾去看,不僅自己去,還帶老人伴侶孩子去。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某部爆款電影刷爆社交網路,或者某個特殊節日到來的時候。
這就是運動式觀影的內涵:絕大多數時間里的絕大多數影院門可羅雀,但在某個集中的節點上卻人滿為患供不應求。旱澇差距如此之大,以至於製作公司也好院線也好,不得不把收益的可能寄託在運動式觀影的發生上。
那麼在當下,什麼運動式觀影是最可預測的呢?春節檔。張藝謀的名字不能保證什麼,易烊千璽的名字也不能保證什麼,甚至連吳京,也可能產出像攀登者這樣的在國慶檔票房不上不下的電影。換句話說,沒有什麼導演演員題材能保證運動式觀影的出現,而春節檔可以。
因為春節就在那裡,它依然是中國人最為看重的傳統節日。而當看電影稀里糊塗地成為年味活動的一種,成為一種新的習俗之後,春節檔的觀眾體量就得到了保證。爆款電影的出現是必然事件,運動式觀影的發生也是必然事件,它甚至和電影的製作質量無關。還記得一七年的春節檔嗎?那個檔期齊聚了大鬧天竺西遊伏妖功夫瑜伽三部大爛片,還有乘風破浪這樣的平庸之作,但絲毫沒有妨礙它刷新春節檔票房新高。為什麼?因為無論如何,一家人總是要去電影院看電影的。電影爛不爛無妨,重要的是年味。最多最多在幾部大爛片里選那部不太爛的就好了。
票價飆升也是同樣的邏輯:多少公司院線一年就指著春節檔賺錢過活呢!既然加價幅度只要不超過過年預算(那肯定不到呀依然不夠一頓飯錢)你們就會來,那我幹嘛不加呢!
J. 電影票為什麼越來越貴
原因大概有兩個,第一,現在電影投資越來越大,一部電影投資動輒上億,場景特效費用越來也高不說,演員片酬更是水漲船高。
第二,疫情期間,電影院一般都不會滿座售賣,為了防疫要求,一般至少要隔著座,上座率最多50%,提高票價才能彌補損失。
根據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檔平均票價達到58.6元,比2021年的48.9元均價貴了18%,比2019年貴了約31%,達到歷史新高。要是兩個人看電影就得120元,再買個爆米花飲料啥的,就得接近200元,要是帶著孩子去看,就得二百多,實在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坦白地說,票價的大幅上漲,一定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觀影人次的上漲,也就意味著必然會導致票房的整體下滑。雖然影院受到疫情的影響,各方面成本都有所增加,這也是事實,大家都希望通過春節檔來彌補全年的損失,但是,票價上漲沒有問題,可還是不宜漲幅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