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原理跟投影儀是差不多的,不過構造的區別很大,大到兩者不是同樣的東西,嘿嘿。
電影放映機,不象投影儀,它可以把動態的影像投射到銀幕上。傳統的電影放映機,所用的媒介是膠片,就象投影儀也用膠片一樣,只不過電影放映機一秒鍾可以播放24格,這樣原來靜態的圖像就看起來是動態的了。
現在隨著數碼科技的發展,數碼電影放映機也開始在影院中得到運用,海量的存儲設備使得它可以播放全數碼、高解析的電影畫面。
㈡ 請問電影院是普通投影儀嗎 使用 兩天投影儀同時播放 能出來3d效果
電影院用的是電影放映機,屬於高級投影機,現在用3DLP技術比較多,家用投影機只有單DLP。
㈢ 3d電影和3d全息投影儀有什麼不同呢兩種都是用什麼技術
聚象科技全息投影技術可以產生神奇的空間立體成像效果,達到類似科幻電影中在空氣中浮現出全息影像並操作的體驗。我們採用透明成像的方式,利用投影儀或者液晶面板把影像投射在透明的基材上,影像的基材有全息玻璃、全息膜、紗幕、亞克力等。影像內容為聚象科技專業建模團隊製作的三維全息模型和動畫。
聚象科技的全息投影與其他家的區別是,全息投影的內容是可互動的,可操作的,交互的方式有AR增強現實結合的方式、體感操作的方式、觸摸屏觸摸操作的方式等。通過聚象的互動全息技術,可廣泛應用於地產商樓盤戶型展示、商家產品展示、博物館科技館展館的展項、展會引流展覽、舞台舞美等,比起傳統的平面平淡的展現方式,由於其未來科技感較強,大大的吸引了人們的眼球和關注,引起過往人群的圍觀,達到比較好的展示效果。
㈣ 請問3D電影院的屏幕是液晶的還是投影的
3D電影院都採用
3D投影
放映機
,並且都是
偏光
方式的3D放映,即同一畫面由兩幅偏振畫面組成,觀眾需要佩戴
偏光眼鏡
,才能看到3D效果。
由於電影院的屏幕面積巨大,現有的
液晶技術
無法製造出這么大尺寸的屏幕,所以3D電影院的屏幕不可能是液晶的。
㈤ 電影院3D片,是片源問題。還是投影機問題,才能看到3D效果,
可以的 現在好多家用機都帶3d功能 看大片沒問題 湖綜合夏普的商務機也具有3d功能的
不過需要一些條件 3d投影機 3d播放器 3d片源 3d眼鏡 win7的電腦 獨立1g的顯卡 播放時全屏播放 還有就是會調節播放器 注意每個投影機對應的眼鏡盒片源不一樣
㈥ 電影院3D電影原理是什麼
3D電影就是立體電影,原理就是:
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的拍攝裝置,拍攝下景物的雙視點圖像。再通過兩台放映機,把兩個視點的圖像同步放映,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顯示在銀幕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畫面是重疊的,有些模糊不清,要看到立體影像,就要採取措施,使左眼只看到左圖像,右眼只看到右圖像。
從放映機射出的光通過偏振片後,就成了偏振光,左右兩架放映機前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因而產生的兩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這兩束偏振光投射到銀幕上再反射到觀眾處,偏振光方向不改變。
觀眾使用對應上述的偏振光的偏振眼鏡觀看,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這樣就會看到立體景像,這就是立體電影的原理。
(6)電影院3d電影是投影擴展閱讀:
1、1839年,英國科學家查理·惠斯頓爵士根據「人類兩隻眼睛成像不同」的現象發明了一種立體眼鏡,讓人們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樣圖像時產生不同效果,這就是今天3D眼鏡的原理。
2、而最早出現立體電影的是在1922年。這種電影放映時兩幅畫面重疊在銀幕上,通過觀眾的特製眼鏡或幕前輻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使觀眾左眼看到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通過雙眼的會聚功能,合成為立體視覺影像。
3、立體電影照片可應用到藝術人像寫真、個性婚紗攝影、時尚兒童攝影、寵物寶貝攝影、商業產品攝影、室內裝潢攝影、建築雕塑立體展示、旅遊風景攝影等等。
㈦ 電影院投影儀是普通投影儀嗎 我看電影院兩台投影儀最能出來3d效果
電影院用的是電影播放機,現在通常用3DLP技術,家用只有單DLP。而且亮度什麼的,也有本質的區別。兩台家用投影機可以出3D效果,但相當麻煩,對電腦和顯卡要求很高,你不如選一台有3D功能投影機,雖然看3D也比較麻煩,但相比兩台投影機要簡單多了。
㈧ 電影院放3d電影的時候 用幾台投影儀啊 imax呢
電影院是用一台120萬元以上的專業3d投影機放映 imax 3d電影
㈨ 投影儀可以放3D電影嗎,效果一樣嗎
需要看你的投影儀是否符合下面幾個條件:
1、投影機支持3D Ready;
2、合適的播放器,其實一般的電腦也可以實現,只不過對顯卡的要求高一些,市面上一般的高清播放器都可能實現;
3、3D片源,也即你播放的視頻是按3D效果以左右目交替的方式製做成的,即某電影的3D版本片源,如《阿凡達》3D版,一般的電影是不具備3D效果的;
4、配套的3D眼鏡,一般與你上述DLP投影機配套的3D眼睛應是液晶3D液晶(通過與投影機的信號同步左右眼的液晶鏡片開關而實現3D效果)。檢查以上四個條件,如果完全滿足,就可以在投影機上得到3D效果了。
(9)電影院3d電影是投影擴展閱讀:
3D效果的幾種成像方式:
空分法
電影院中普遍採用。 現在有不少影院都擁有3D立體放映廳,放映時通過兩個放映機來播放兩個攝影機拍下的電影,在屏幕上就會同步出現兩組有差別的圖像,一般用偏振眼鏡觀看,也有用光譜眼鏡的。
2.不閃式技術
不閃式3D 電視方式是最接近我們實際感受立體感,最自然的方式。如同在電影院里享受生龍活虎的3D影像,能夠同時看兩個影像把分離左側影像和右側影像的特殊薄膜貼在3D電視表面和眼鏡上。
通過電視分離左右影像後同時送往眼鏡,通過眼鏡的過濾,把分離左右影像後送到各個眼睛,大腦再把這兩個影像合成讓人感受3D立體感。 不閃式3D的特點:有關視角方面,在視聽推薦距離內觀看時不閃式3D全然不成問題。
3. 互補色技術
是另一種3D立體成像技術,現在也比較成熟,有紅藍、紅綠等多種模式,但採用的原理都是一樣的。色分法會將兩個不同視角上拍攝的影像分別以兩種不同的顏色印製在同一副畫面中。
這樣視頻在放映是僅憑肉眼觀看就只能看到模糊的重影,而通過對應的紅藍等立體眼鏡就可以看到立體效果,以紅藍眼鏡為例,紅色鏡片下只能看到紅色的影像,藍色鏡片只能看到藍色的影像,兩隻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腦中重疊呈現出3D立體效果。
4. 時分法
時分法需要顯示器和3D開關眼鏡的配合來實現3D立體效果。時分法所採用的立體眼鏡構造有些復雜,當然成本也高些。兩個鏡片都採用電子控制,可以根據顯示器的輸出情況進行狀態的切換,鏡片的透光、不透光切換使得人眼只能看到對應的畫面(透光狀態下),雙眼看到不同的畫面就能夠達到立體成像的效果。
5.光柵式
為了迎接2008北京奧運會接收電視立體節目,我國自己製造出了光柵式的立體電視機,但光柵式也有缺點,就是清晰度和其它的立體相比要差些,只有在非常大的電視上清晰度稍高,但這樣一來,價格也就上去了,想克服這個缺點就是要技術進步。
6.普氏立體
這是一戰後的一位老兵發現的一種看立體的方式(國內叫過全真立體),這項立體電視技術與原有各種制式的電視設備兼容,其原理是在拍攝立體節目時,讓攝像機向左或向右勻速移動,主要是運動立體的效果。觀眾看節目時,戴上一付對應左移或右移的特製眼鏡,這種眼鏡的鏡片一個是透明的,另一個是半透明的,成本低廉,如果不戴眼鏡和看普通電視沒有區別。
7.觀屏鏡:
以前專用於看立體相機拍的圖片對,圖片對一般左右呈現。現在這種觀屏鏡也可看左右型立體電影。
8.全息式:
這種目前無法推廣。在各個角度看上去都是立體的,不用立體眼鏡。價格是貴得出奇,只在科技館有展示。
㈩ 電影院怎麼放3D電影,原理是啥,那屏幕有什麼特別之處
屏幕沒有特別之處 是在拍攝的時候同時有兩台攝像機從不同角度拍攝 讓後通過光學原理處理 讓你帶上眼睛看 就有3D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