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旺角的特色
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根據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旺角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萬人。
旺角有多條特式街道:
女人街——即通菜街貫穿登打士街至亞皆老街之一段。因售賣服裝、化妝品、擺設等女士用品等而得名。
女人街,是指通菜街的南段,(北段即金魚街),位於旺角的中心地帶後方,全長約一公里。因為早年以銷售女性用品為主,同時也聚集了許多大批女性顧客。現在女人街已成為其中一條香港最有名的購物街道,是到香港旅遊的必選熱點。
女人街,最著名是街道中心的合法攤檔,小販通常用鐵枝架起藍白帆布,然後在小販車上擺賣各色各樣的貨品,小販一攤接一攤,布滿整整一條長街。
這些小販仍以女性顧客為主要對象,貨品主要是各種成衣、配飾、家居用品等,全都價廉物美,另外也有為了吸引遊客而設的紀念品如T恤、仿古玩等。提醒大家小心貨品的真偽,如果打算購買大量貨品,謹記要跟檔主討價還價。
地址:旺角通菜街
營業時間:攤販一般由早中午開始「擺檔」,直至晚上12時左右,不過部份檔主日間不擺檔,留待黃昏後附近上班族下班才開始營業,所以要想體會女人街最繁華熱鬧的一面,最好的時機是7時過後。
交通:乘地鐵至旺角站,從D3出口直走便可到達。另外,由於旺角乃中心區域,所以許多通宵巴士都會途經旺角,目的地遍布港九新界,故此遊人不用擔心因玩得太晚回不了酒店。
近年女人街大肆改革,街道兩側開了很多食市,以營造旺角美食街的氣氛。這些食市主要針對年輕顧客,所以以一些新派特色菜餚及日本菜為主,不過由於店面空間有限,所以通常要輪候15 至20 分鍾左右,不想等候的話建議於7時前往。
雀仔街——即康樂街,因擺滿售賣雀鳥的街檔而得名。康樂街於1998年因市區重建而清拆,店主被安排遷至鄰近旺角火車站的園圃街雀鳥公園,原址則興建綜合發展區「朗豪坊」。「朗豪坊」包括五星級的「朗豪酒店」、一幢寫字樓及一個樓高十多層,附設電影院、百貨公司及多間食肆的大型購物商場。
波鞋街——即花園街其中一段,因售賣運動鞋的店鋪林立而得名。
金魚街——通菜街一段,因賣飼養魚的店鋪林立而得名。
花墟道——因批發及零售花卉的店鋪林立而得名。
西洋菜街南——與女人街並排而立,售賣潮流服飾、電子產品及小食的商鋪林立,是深受香港年青人歡迎的消費熱點之一。
登打士街——與女人街及西洋菜街南接壤,滿街都是售賣小食的商鋪,是深受香港年青人歡迎的地方之一。
旺角電腦中心——旺角電腦中心是九龍區的主要電腦商場,與深水埗的黃金、高登電腦商場或灣仔電腦城、298電腦特區不相伯仲。這些電腦商場銷售各類最新型的電腦軟、硬體、周邊配件與電腦書籍等等,是各地電腦迷不可錯過的地方。
先達廣場——先達廣場是香港著名的手機商場,在這里集中了很多售賣手機的小商店。在這里購買手機時,要注意該手機是否水貨及有沒有保養。
⑵ 喜洋洋與灰太狼之虎虎生威票價
(秦皇島銀谷影城 地址:秦皇島市海港區人民廣場康樂街25號)這個影院正在熱播《虎虎生威》票價大概在30到60元。
⑶ 油尖旺區的風景名勝
前九廣鐵路鍾樓
位於尖沙咀天星碼頭廣場側的鍾樓於1915年在現址矗立,高44米,樓頂裝有7米高的避雷針,建築風格充滿殖民統治時代的色彩。鍾樓是1916年落成的舊九廣鐵路總站大樓唯一保留下來的建築物。鐵路總站於1975年遷往紅磡,舊火車總站大樓拆卸,鍾樓則保留下來,成為尖沙咀的地標。鍾樓於1990年列為法定古跡,亦是尖東海濱長廊的起點。
福德古廟
福德古廟又名尖沙咀土地廟,是尖沙咀唯一的華人廟宇,建於1900 年,供奉福德土地。
前九龍英童學校
前九龍英童學校於1902年落成,是典型的維多利亞時代建築物。這幢樓宇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為居港外籍僑民而設的學校建築。因應本地的氣候,建築物設有寬闊的走廊、高聳的天花和金字塔頂。這建築物在1991年列為法定古跡,現用作古物古跡辦事處,每逢周五下午特設免費導賞服務,供遊人參觀。
海港城
位於尖沙咀天星碼頭旁的海港城,共有700多家商鋪和時裝店、而海港城所在的廣東道,更是世界名牌旗艦店的集中地,潮流薈萃。海港城有50多家食肆、兩家電影院和三家酒店,為顧客提供「一站式購物」樂趣。整個商場由四個互相連接的購物區組成,分別是海運大廈、馬哥孛羅香港酒店商場、海洋中心及港威商場,各具特色。
香港體育館
香港體育館(簡稱紅館)於1983年4月27日開幕。體育館的設計非常特別,外形呈倒金字塔狀,室內沒有一條支柱。館內設有12,500個座位,是設備完善的室內多用途場館,適合舉行不同類型的活動,演藝節目、文化表演、國際體育賽事以至大型會議及聚會均宜。
香港文化中心
香港文化中心位於尖沙咀海傍,其獨特的陡坡外形至為突出。香港文化中心配合香港藝術館和香港太空館,匯聚成文化藝術集中地。
文化中心設有音樂廳、大劇院和劇場。華麗的音樂廳呈橢圓形,可容納約2,000名觀眾,適合各類型的音樂演出。大劇院有1,730個座位,適合舉辦歌舞劇、中國戲曲、歌劇、舞蹈等節目。國際級大型音樂劇《歌聲魅影》與《孤星淚》均曾在此上演。劇場則可容納300至500名觀眾,是推廣實驗話劇和舞蹈的好埸地。館內亦設有展覽館、排練室及會議室等,開放給市民租用。文化中心廣場也是舉行各類戶外展覽、節日活動、比賽和表演的理想地方。文化中心提供導賞服務,以便訪客參觀中心的各項設施。
香港藝術館
香港藝術館創立於1962年,最初設於大會堂高座,至1991年遷往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旁的現址。館內設有多個展覽廳,藏品總數逾15,700件,包括中國書畫和古代文物精品、具歷史意義的畫作及本地藝術家創作等。藝術館尚有其他有關藝術教育與推廣活動的設施,包括演講廳、工作室、藝術參考圖書館、藝術館之友室及藝術館商店。
香港歷史博物館
香港歷史博物館原位於九龍公園,及至1998年遷往尖沙咀東部香港科學館側,是一座綜合性的現代化博物館大樓,藏品數量逾90,000件。新館佔地17,500平方米,其中8,000平方米為展覽場地,包括可供舉行臨時展覽的專題展廳,以及面積達7,000平方米的長期展廳。名為「香港故事」的長期展覽,是新館的焦點所在。這個展覽透過生態造景、全景螢幕、實景擺設、互動節目等多元手法,介紹香港六千年的歷史,展廳包括地貌與氣候展覽廳、生態環境展廳、史前展廳、歷史朝代展廳、民俗展廳、鴉片戰爭展廳、早期香港發展展廳、日佔時期及現代都市展廳。博物館大樓內還設有演講廳和活動室,供舉辦教育及推廣活動。
香港天文台
香港天文台在1883年落成,座落於九龍公園對面的小山丘上。天文台早期的工作包括觀測氣象和地磁,以及根據天文觀測資料測時,由1884年起始作定時氣象觀測。這一百多年來,天文台一直肩負本港天氣監測和預報的重任。
香港天文台主樓是一幢富殖民地色彩的長方型磚屋,樓高兩層,外牆經過粉飾,並建有拱形窗門、長廊及涼廊。天文台在1984年被列為法定古跡。
香港科學館
香港科學館於1991年4月正式啟用,樓高四層,共有16個展區。館內展品約500件,涉及的科學范疇十分廣泛,包括電腦、機械人、運輸、通訊、生命科學、食品科學、氣象學、地理和家庭科技。館內約七成展品為互動展品,可讓參觀人士親身發掘科學的奧秘。館內最為矚目的展品為「能量穿梭機」,是世界上同類型展品中最巨型的一件,參觀人士可觀看多個圓球在兩座22米高的能源機械塔之間滾動,展示能量與運動的轉化。遊客亦可以駕駛模擬控制的飛機或汽車、與電腦鬥智或測試自己的反應和感知能力。科學館是人類與科學交流的地方,館內並設有導覽廳、實驗室、能源效益中心、電腦室和兒童天地,歡迎訪客使用和參觀。
香港太空館
香港太空館位於尖沙咀海傍,在1980年10月正式揭幕,向市民推廣天文和太空科學知識。太空館外觀呈半蛋形,是九龍半島的獨特標記。東翼的天象廳設有全世界其中一個最大的天象放映館,除了經常播放天象節目和全天域電影外,更是世界上第一座擁有全自動天象節目控制系統的天文博物館。館內亦設有多個展覽廳及演講廳,專題介紹太空科學與天文學的知識。太空館亦設有禮品店,供天文愛好者選購精品和書籍。
洪聖殿
洪聖殿位於大角咀福全街 ,原為界限街與大角咀道交界福全鄉原址的廟宇。1928年,政府重新發展福全鄉,廟宇亦遷往現址。為紀念福全鄉,廟前的街道命名為福全街。洪聖殿內現存有光緒七年 (1887年)的銅鍾及1930年遷建廟宇的重修碑記。廟內主祀有海神洪聖,並配祀黃大仙、觀音、地藏、北帝等神只。洪聖殿已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三級歷史建築物。
玉器市場及玉器街
位於油麻地甘肅街及炮台街交界的玉器市場於1984年啟用,是選購玉器紀念品的好地方。市場由兩個相連的場地組成,東面的場地約有三百多個檔位,西面則約有100個檔位。這些檔位售賣各類玉器,價錢由數元至數十萬元不等,顧客包括本地人及遊客。
在西面的場地,有代人寫信的檔位,提供多元化服務,包括中國書法、代寫中、英文信件、填寫申請表格和報稅單,屬難得一見的古老行業。
玉器市場旁甘肅街與佐敦道之間的一段廣東道俗稱「玉器街」,有超過100家玉器商店,售賣較高檔次玉石製品及首飾,同時亦提供玉石和寶石鑒定服務。
九龍公園
九龍公園是尖沙咀鬧市中的凈土綠洲。公園在1970年6月24日正式啟用,並於1989年重建。公園佔地13.47公頃,設有多個主題花園、鳥湖、百鳥苑、圖騰柱、樹木研習徑及符合國際標準的室內溫水泳池等等。公園逢星期日設功夫閣,有中國傳統武術和文藝表演。遊人在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下午,亦可在公園長廊的藝趣坊買到精緻的手工藝品。
諾士佛台
諾士佛台位於香港天文台側的小山丘上,以特色酒吧及餐廳聞名,並有「九龍蘭桂坊」之稱。這里有不少異國風情的餐廳,提供土耳其、俄羅斯、西班牙、日本等各國美食,在黃昏至入夜時分最為熱鬧。不論是浪漫約會或是知己暢聚,諾士佛台都是上佳之選。
朗豪坊
朗豪坊位於旺角的心臟地帶,是市區重建局與鷹君集團合作興建的三合一大型發展項目,總面積達180萬平方呎。朗豪坊是由三個主要項目組成,包括: 一座60層高甲級辦公室大樓,坐擁維港全景及整個九龍半島景觀; 一家提供665個房間的五星級酒店; 一座樓高15層,設有超過300間潮流名店、食肆及娛樂場所的大型購物中心,其中通天廣場內的數碼天幕及通天梯,是朗豪坊購物中心最矚目的焦點。 雷生春
「雷生春」由建築師布爾先生設計及興建,約在1931年落成,現為一級歷史建築,建築特色是有貫通且寬闊的臨街外廊(俗稱「走馬騎樓」)。這里的地面樓層曾是「雷生春」跌打葯店,上層則為住所,代表著以前「下鋪上居」的生活方式。
「雷生春」現已改建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葯學院 ─ 雷生春堂」。大樓的地面是涼茶館及展示區,一樓至三樓為中醫葯診所。地面展示區免費開放,您也可以預約免費導覽服務,參觀其他樓層。
旺角花墟
這個位於花墟道、園圃街、太子道西與園藝街一帶的鮮花墟巿源於上世紀四十年代,時至今日,已由當初的街頭擺賣發展至現時商鋪經營。旺角花墟是全港最大型的鮮花零售及批發市場。該地段聚集了超過100家鮮花零售和批發商店,出售的鮮花不單來自本地花農,也有世界各地進口的品種。除售賣鮮花外,該處的商鋪亦出售盆栽、模擬花、擺設和園藝材料等,是愛花之人必到景點之一。
彌敦道
彌敦道是九龍區的主要道路之一,由尖沙咀海傍一直伸展至九龍半島以北的界限街。這條著名的街道是九龍半島最早建築的道路,在1860年開始修築,初名「羅便臣道」,後由1904年上任的總督彌敦下令擴建,並於1909年改名為「彌敦道」。經過近一百年的發展,現在街道兩旁均是商業和住宅樓宇,高廈林立。佐敦至尖沙咀一段彌敦道是繁忙的購物區,入夜後,大道兩旁商鋪及酒店的霓虹招牌五光十色,閃爍生輝,遊人絡繹不絕。
水月宮 (觀音廟)
農歷正月廿六日是「觀音開庫」的日子,每年均有逾萬名善信於當天到水月宮向觀音「借庫」。水月宮內存放光緒十年(1884年)的洪鍾及1927年重修碑記。水月宮主殿供奉觀音,配祀包公、龍母和六十花甲太歲,另外兩個廂房分別為書院及公所。水月宮已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三級歷史建築物。
天際100香港觀景台
「天際100香港觀景台」坐落於香港最高的環球貿易廣場100樓內,是香港最高的室內觀景台,訪客可以360度鳥瞰整個維多利亞港的美景。「天際100香港觀景台」設有大型的多媒體互動展覽,生動地介紹香港獨特的歷史及文化,讓訪客深入了解香港。
波鞋街
旺角登打士街與亞皆老街之間一段百餘米長的花園街俗稱「波鞋街」,這里匯聚了數十家運動用品店,除提供大量時款運動鞋和體育用品外,更有限量版和特別版波鞋發售,每天遊人絡繹不絕。
聖安德烈堂
始建於1906年,聖安德烈堂位於尖沙咀彌敦道,是本港其中一座聖公會教堂,會眾來自世界各地。教堂獲遮打爵士捐款,由政府批出67,500平方尺土地於1906年建成。教堂大樓呈十字形,右面為一座飾有彩色玻璃的鍾樓,屬於典型的哥德式紅磚建築物。後面山坡上的建築物則為前女傭及管理員宿舍,於1910年左右興建。日治時期,教堂曾被改為神道教聖壇,牧師也被扣押。牧師樓則用作神道教祭司與日本在港特務首領的居所。教堂在1959年恢復原貌,並於1979年增建一座基督教中心,提供更多服務和活動。每逢禮拜日,教堂也會提供英語及普通話崇拜。聖安德烈堂已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二級歷史建築物,並於2006年獲頒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跡保護獎優秀獎。為了提供現代設施所需的空間,教堂於2012年開始進行擴建,新教堂將命名為「生命中心」,預計於2014年開幕。
天星碼頭
自1898年起,綠白兩色的天星渡輪每天穿梭港島及九龍兩岸。乘客可從尖沙咀的天星碼頭登船,沿途飽覽維港兩岸景色,一嘗這譽為「人生五十個必到景點」的滋味。
天星小輪有限公司於1898年5月1日成立,公司取名源於屬下船隻的名稱皆有「星」字。當時渡輪每40分鍾至1小時一班,行程往返中環畢打街及尖沙咀九龍角,而每星期則有兩天(星期一及星期五)暫停服務,以便為船隊補充燃料。現時渡輪已增至約6至20分鍾一班,行程往返尖沙咀及中環 / 灣仔。乘坐小輪渡海只需8分鍾,乘客沿途可飽覽維港兩岸怡人的景色。
廟街夜市
廟街因毗鄰油麻地天後廟而得名,亦稱為「男人街」。因為該處大部分攤檔出售的貨品均以男性顧客為對象。部分攤檔在下午二時開始營業,但最熱鬧的時間是晚上七時之後。廟街攤檔以售賣價格相宜的商品為主,包括趨時的服裝、牛仔褲、手袋、鐳射唱片、鍾表及打火機等。
廟街食檔林立,各類海鮮及地道食品均有出售。除了食物款式多和價錢大眾化外,該處獨一無二的環境和熱鬧氣氛,也是吸引顧客的原因。
在廟街天橋底,占卦的算命先生和專業奕棋者在火水燈旁聚集,而榕樹頭外圍則有人表演粵劇摺子戲,甚至演唱中西流行曲。
星光大道
尖沙咀海濱長廊近新世界中心一段是為著名的「星光大道」,於2004年4月正式開放給市民和遊客參觀。「星光大道」地面裝嵌了香港電影界幕前巨星和傑出幕後工作者的紀念牌匾和手印。遊客漫步「星光大道」,不但可以飽覽「東方之珠」的優美維港景緻,並可回顧香港電影發展的里程碑,亦可與武打巨星李小龍及本地動畫代表麥兜的銅像合照。此外,在「星光大道」上欣賞每晚舉行的「幻彩詠香江」,視野和位置都是絕佳的。
清真寺
位於九龍公園旁的清真寺,原是為印度裔信奉伊斯蘭教的英籍士兵而建的小型清真禮拜堂。該寺原設於1892年建成的威菲路軍營側。
由於威菲路軍營其後闢作九龍公園,加上回教徒數目日增,故舊清真寺拆卸重建。新寺於1984年落成,樓高四層,佔地1,500平方米,內外均以白色大理石建造,採用傳統的伊斯蘭建築設計,屋頂呈桃形,四角建有尖頂宣禮塔,可供3,500人同時禮拜,是全港最大的回教寺院。
西九文化區
西九文化區(西九)是香港特區政府為支持香港文化藝術發展所作出的一項重要策略性投資。西九將提供香港文化藝術界長遠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以及促進文化和創意產業的有機發展。西九將發展成具備世界級文化藝術設施、卓越人才、地標式建築及優質節目的綜合文化藝術區,並成為提高生活質素的推動力,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文化門廊。
西九用地位於西九龍填海區南端,佔地40公頃,其中23公頃將闢作休憩空間,供公眾享用。西九將分階段提供15個不同種類和規模的表演藝術場地,包括大型表演場地、音樂廳、室樂演奏廳、戲曲中心、大劇院、中型劇院和黑盒劇場。此外,西九將興建一所具備博物館功能,並聚焦20至21世紀視覺文化的文化設施(「M+」),以及專注於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的展覽中心。西九亦將設有零售、餐飲和娛樂設施,以及住宅、酒店和辦公室。按現時計劃,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已經於2013年開始建造小型展覽館、西九中央公園部分地方及戲曲中心。至於其他納入第一期發展的主要文化藝術設施,將於稍後落成啟用。各項文化藝術設施將由2015年起分階段落成啟用。
天後廟
天後廟位於油麻地廟街近眾坊街(俗稱「榕樹頭」)一帶。廟宇分為五部分,其中為紀念天後娘娘(道教的鎮海女神)而興建的部分佔地最廣。其他部分則包括觀音樓、城隍廟、觀音樓社壇,以及在最右方供算命先生專用的地方。
天後廟始建於1870年,後因風災摧毀,在1890年重建。廟內保存大量珍貴文物,對研究油麻地區歷史及社會發展,有極大價值。這座古廟已評定為二級歷史建築。
尖沙咀海濱長廊
海濱長廊是尖沙咀的旅遊勝地。長廊由尖沙咀天星碼頭一直伸延至紅磡,維多利亞港與香港島的美麗景色盡入眼簾。絢麗景緻不但引來世界各地的遊客,更吸引大批攝影愛好者前來取景拍照。海濱長廊不單是一家大小散步的好去處,也是情侶及青少年聚集的熱門地點。每逢農歷新年,數以萬計市民涌到此處,觀賞維港煙花匯演。
通菜街〔金魚街〕
位於旺角道與水渠道的一段通菜街俗稱「金魚街」。該地段開設了約50間水族店和寵物店,售賣不同品種的觀賞魚和水族用品,以及貓、犬、蜥蜴、龜、蛙等寵物。「金魚街」已成為遊人選購觀賞魚、水族用品及寵物的好去處。
通菜街〔女人街〕
女人街是指亞皆老街與登打士街之間的一段通菜街,是本地居民及遊客的熱門購物地點。該處的攤檔由中午營業至晚上,出售各式各樣的廉價貨品,包括服裝、手錶、手袋、化妝品、飾物、家居用品及玩具。女人街早期以出售女性時裝而得名,是購買平價貨的勝地。
油麻地警署
油麻地警署在1873年初建於上海街與眾坊街交界,在1922年遷往廣東道現址。警署極富英國愛德華時代建築特色,已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三級歷史建築物。
園圃街雀鳥花園
雀鳥檔雲集的康樂街,即著名的「雀仔街」,因市區重建而於1997年中清拆。為保留這世界知名的香港特色景點,政府把園圃街附近一幅用地發展為主題花園,命名「園圃街雀鳥花園」。
佔地約3,000平方米的園圃街雀鳥花園約有70個攤檔,售賣各類雀鳥、鳥籠及飼料等。花園採用中國亭園式建築,優美雅緻,吸引不少遊人及雀鳥愛好者前來參觀。
1881 / 前水警總部
座落於尖沙咀廣東道,前身是建於1884年,擁有逾120年歷史的前水警總部,具維多利亞的建築特色;當中包括前水警總部主樓、前馬廐、前報時塔、前九龍消防局及前已婚職員宿舍。前水警總部為現存最古老的政府建築之一,於1994年被列為法定古跡。2003年,長江實業投得此建築的發展權,成為香港第一個由私人參與發展的古跡活化再用項目。
項目中保留了建築物的原貌,並加入了購物、飲食、娛樂等元素,成為文化旅遊、購物消閑的一個好去處。
⑷ 請問,香港旺角有哪幾條街
旺角(英文:MongKok)位於香港的油尖旺區,即九龍中部。新舊樓宇林立;舊住宅樓宇地鋪多為商店或餐廳。以彌敦道為界,購物中心集中在東面,住宅區在西面。交通十分發逹,有巴士及港鐵(東鐵線、荃灣線和觀塘線),更有專線小巴通宵行駛。假日時彌敦道一帶經常水泄不通。
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萬人,現時其地積比率約4倍。
旺角有多條特式街道:
砵蘭街——香港著名的紅燈區。
上海街——香港的另一個紅燈區。
豉油街——相傳以前有醬油廠設於該地,因而得名。
女人街——即通菜街貫穿登打士街至亞皆老街之一段。因售賣服裝、化妝品、擺設等女士用品等而得名。
雀仔街——即康樂街,因擺滿售賣雀鳥的街檔而得名。康樂街於1998年因市區重建而清拆,店主被安排遷至鄰近旺角東站的園圃街雀鳥花園,原址則興建綜合發展區「朗豪坊」。朗豪坊包括5星級的朗豪酒店、一幢寫字樓及一個樓高十多層,附設電影院、百貨公司及多間食肆的大型購物商場。
波鞋街——即花園街其中一段,因售賣運動鞋的店鋪林立而得名。
金魚街——西洋菜南街一段,因賣飼養魚的店鋪林立而得名。
槍街——即廣華街,因賣氣槍與軍用品店鋪林立而得名,與接連的仁安大廈商場並名為槍街,是本港WARGAME愛好者必到熱點
花墟道——因批發及零售花卉的店鋪林立而得名。
西洋菜南街——與女人街並排而立,售賣潮流服飾、電子產品及小食的商鋪林立,是深受香港年青人歡迎的消費熱點之一。
登打士街——與女人街及西洋菜街南接壤,滿街都是售賣小食的商鋪,是深受香港年青人歡迎的地方之一。
旺角亦有多間商場:
朗豪坊、新世紀廣場、旺角電腦中心、信和中心、好景商場、星際城市、先達廣場、旺角中心、Chic之堡、潮流特區、旺角新之城、兆萬中心、皆旺商場、瓊華中心、家樂商場
旺角有1條行人天橋:
旺角道天橋——連接旺角站B3出口至旺角東站、新世紀廣場,每星期有社會組織一團火在橋上與途人進行GiveMeFive社區關懷行動。
附圖是大概范圍。
⑸ 香港九龍屬於什麼區
香港九龍屬於九龍區。
九龍(Kowloon)全名為九龍半島,是香港的三大區域之一,九龍東南西三面都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九龍與一海之隔的港島一樣,是組成香港繁盛的市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以尖沙咀、油麻地及旺角(簡稱油尖旺)最具吸引力,這些地區購物、飲食、娛樂與文化應有盡有。
九龍區特色街道
雀仔街——即康樂街,因擺滿售賣雀鳥的街檔而得名。康樂街於1998年因市區重建而清拆,店主被安排遷至鄰近旺角火車站的園圃街雀鳥公園,原址則興建綜合發展區朗豪坊。朗豪坊包括五星級的朗豪酒店、一幢寫字樓及一個樓高十多層,附設電影院、百貨公司及多間食肆的大型購物商場。
波鞋街——即花園街其中一段,因售賣運動鞋的店鋪林立而得名。
金魚街——通菜街一段,因賣飼養魚的店鋪林立而得名。
花墟道——因批發及零售花卉的店鋪林立而得名。
西洋菜街南——與女人街並排而立,售賣潮流服飾、電子產品及小食的商鋪林立,是深受香港年青人歡迎的消費熱點之一。
登打士街——與女人街及西洋菜街南接壤,滿街都是售賣小食的商鋪,是深受香港年青人歡迎的地方之一。
女人街——即通菜街貫穿登打士街至亞皆老街之一段。因售賣服裝、化妝品、擺設等女士用品等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