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萬達是干什麼的
萬達集團是在1988年由王健林創立,已形成商業地產、高級酒店、文化產業、連鎖百貨、旅遊度假五大產業,企業資產1400億元,年銷售額800億元,年納稅95億元。萬達集團已在全國開業33個萬達廣場、15家五星級酒店、600塊電影銀幕、26家連鎖百貨店、30家量販KTV。計劃到2012年,企業資產2000億元,年銷售額1200億元,年納稅200億元,成為世界級的企業。
2. 萬達院線管培生發展,待遇咋樣啊
上海那邊,管培生進去工資一般在4500-5000左右,全國應該差異不大,萬達院線是定崗定薪。管培生的發展,根據不同崗位發展有所不同,市場部管培生後面就往市場主管、市場經理方向發展,日常工作就是給市場主管當助理;營運部管培生後面就往營運主管、副店、店長方面發展,需要上晚班,日常工作就是值班和管理之類的。
【拓展資料】
(1)萬達電影院線成立於2005年,隸屬於萬達集團。截至2014年6月30日,在全國80多個城市擁有已開業影院150家,1,315塊銀幕,其中IMAX銀幕94塊。2014年萬達院線佔全國14.5%的票房份額。從2014年起,萬達院線每年將增加400塊以上的銀幕,計劃到2016年開業達到260家影城,擁有銀幕2300塊,穩居中國第一的市場份額。
(2)2015年1月22日,萬達院線正式登陸A股市場,成為中國院線第一股。
隨著萬達電影的不斷發展壯大,萬達院線打造電影終端連鎖服務品牌的核心競爭力目標已經日益明確,「一切以觀眾的觀影價值和觀影體驗為核心」是萬達院線連鎖經營服務的核心理念,「連鎖經營能力、創新營銷能力、服務品牌能力」是彰顯萬達電影核心競爭力的三大基本要素。
(3)2018年2月5日,萬達集團公告,阿里巴巴集團、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與萬達集團在北京簽訂戰略投資協議,阿里巴巴、文投控股以每股51.96元收購萬達集團持有的萬達電影12.77%的股份。
3. 萬達集團放棄了對美國最大院線AMC控股權,你如何看待萬達這波操作
2021年3月15日對於萬達來說不得不是一個割肉的日子,沒過最大的院線運營商AMC娛樂控股表示早2020年創紀錄虧損46億美元以後大連萬達集團不得不放棄對AMC的控股權,截止到3月3日萬達從100%控股到持股和投票權削弱至9.8%只用了九年的時間。萬達在國內數第一電影院線運營商,自從萬達收購AMC後直接名越亞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二,佔領全球10%的市場份額,此次若不是發生巨大事件萬達不會輕易放手。
2012年,王健林給萬達定位的戰略方針是“十年之內成為全世界一流的跨國企業”,由此萬達開始了海外系列的大手筆投資。由於瘋狂的拓展海外項目導致負債,海外項目還未獲得收益就遇到新冠疫情這樣萬達不得不做出拋售海外項目回籠資金減少負債的決定,因此芝加哥房地產項目、英國倫敦項目、洛杉磯、悉尼公寓酒店項目、澳大利亞黃金海岸項目包括此次AMC,總體來說萬達在海外的投資最終都是以虧損脫身的。不得不說這次疫情對萬達的打擊也是挺大的,能夠及時止損也十分佩服萬達的勇氣,相信他們一定能卷土重來重新成為一流的跨國企業。
4. 萬達影院的財務戰略是什麼 為什麼這么判斷
背靠大樹好乘涼啊,萬達幾乎在全國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物業,依託強大的各類物業基礎,開個影院簡直是手到擒來。其它的電影行業沒有這么雄厚的實力。
5. 萬達的四個經營戰略是什麼
第一、確定整體的戰略。
每一個萬達廣場的關鍵時間節點要全部確定,比如開業的時間與節奏、重大的調整方案、大型營銷企劃活動等。比如每年的8月-12月份,各地廣場都會做周年慶、年終慶等活動。還有每年兩次營業期間的消防演習,也要先把時間規劃好,這個期間內不能做重大的市場推廣活動。
第二,認識項目的優劣勢。
對項目的認識就是從優劣勢開始,如何去分析優勢和劣勢呢?先要看優勢,包括項目自身的優勢、交通位置的優勢、硬體環境的優勢、主力店和主力業態的優勢。劣勢看哪裡呢?內部的劣勢通常包括主力店面積太大、業態結構不完整、人才流動不合理等;外部的劣勢主要是市場競爭、商業氛圍、住宅環境的劣勢。
第三,尋找項目定位。
分析完項目的優劣勢後,就要開始對此項目進行定位。首先要確定項目的江湖地位,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萬達廣場。比如呼和浩特萬達廣場,就是要做都市型的購物中心,它是整個呼和浩特的標桿型購物中心,在呼和浩特數一數二;而寧波的江北萬達,定位是做江北區域購物中心。定位解決的,不光是開業之前,項目要怎麼去做到滿鋪開場;經營多年後,商業環境發生轉變,消費特點也和最初預想的不一樣,應該及時根據變化來調整定位。未來萬達廣場主力店面積要減少,引進更多國際精品品牌,把萬達廣場整體品牌升級。
第四,招商調整方向。
每個經營策略只管一年,招商調整主要是確定調整方向和整體思路,再分步驟實施。例如,在天津時我們確定的調整方向是,第一步,先把品質不佳的品牌剔除,第二步,將剩下來的品牌定位再做出調整,第三步,再添加生活精品類的業態,等等。
6. 萬達退出AMC董事會,這對於萬達集團未來發展是否會有影響
萬達退出AMC董事會,這對於萬達集團未來發展是否會有影響?影響肯定是存在的,不過萬達表示將聚焦國內發展,也許是一個機遇,也許是一個挑戰,讓我們拭目以待。
萬達集團未來的發展戰略就是聚焦國內,一方面萬達在拋售海外資產,開始回籠資金,另外一方面,萬達也開始加緊國內的布局。自從2021年3月以來,萬達董事長王健林在國內很多地區都有動作,雖然還沒有具體消息流出,但是可以看出萬達確實是在做著准備。
如今能看到的,就是萬達電影,從2020年4月開始就在建造新影院,也開放了加盟特權,在2021年萬達電影院也有新開的計劃。
總結萬達退出AMC董事會,開始退出海外的投資,收回了很多資金,開始聚焦國內發展。其實我們是不得不佩服王健林的,可能作為外行,我們看不懂,但是人家確確實實賺錢了。在2017年背債4000億,如今已經殺回了富豪榜,不得不說,他確實是很有實力的。
7. 萬達院線終止重組是利好還是利空
利空。
公告給出了三個中止重組的理由,分別是:等待萬達影視、青島影投等交易標的正在進行的內部整合完成;傳奇影業需獨立運行一段時間以證明盈利預測的穩定性;以及證券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交易各方擬探討調減交易價格的可行性。
這第三項原因中的「證券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雖然沒有明言,業內人士卻會秒懂,指的就是「史上最嚴重組新規」的發布。
6月6日,萬達院線復牌發布重組預案。這本來是一份含金量極高的重組方案,注入的資產在A股極為稀缺,不光有國內最佳民營影視資產,還有傳奇影業這樣國際級的優質影視資產。彼時,市場極為追捧,復牌首日以漲停報收。
然而,在最講究時間窗口的A股,萬達院線的重組可謂生不逢時。僅僅11天後,今年6月17日,證監會發布新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辦法(徵求意見稿)》。意見稿一出,業內嘩然,「史上最嚴重組新規」的稱號就此出爐。
盡管上述重組新規還沒有步入正式實施階段,但對上市公司重組產生的影響卻已經在顯現。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6月17日重組新規發布以來至7月25日,先後有西藏旅遊(600749,股吧)、永大集團(002622,股吧)、銅峰電子(600237,股吧)、長高集團(002452,股吧)、天龍集團(300063,股吧)、全新好、京城股份(600860,股吧)等44家上市公司終止重組。
監管之嚴還不止於此。今年5月市場就傳言稱,證監會對涉及互聯網金融、游戲、影視、VR四個行業的跨界定增叫停。盡管證監會隨後公開表示,政策並沒有變化。但此後,暴風科技(300431,股吧)並購稻草熊影業未能過會,唐德影視終止收購愛美神,鹿港文化宣布終止收購天意影視剩餘股權
彼時,一些嗅覺靈敏的市場人士就認為,萬達院線的重組預案,遇到了一個最不利的時機:重組上市遭遇最嚴監管,所涉影視行業又是首當其沖,順利過會的可能性並不大。
考慮到監管背景,與市場環境,筆者認為,萬達院線主動中止重組,以退為進,不失為明智之舉。
公告還提及,「交易各方擬探討調減交易價格的可行性。」這句話明顯是在為將來調低交易價格預作鋪墊。不論是不是出於監管方面的考慮,調降交易價格客觀上對現有股東更有利。
回過頭來看,公告提及萬達院線中止重組的另外兩條原因,也不無道理。
原因1:萬達影視、青島影投(含傳奇影業)以及互愛互動於2016年5月開始啟動業務、管理、財務、人員等方面的內部整合。交易各方經審慎研究後認為,交易標的宜在內部整合基本完成後,公司再探討與交易標的間的整合機會,可以更好的發揮整合效應。
原因2、傳奇影業預計於2016年扭虧為盈,但是由於傳奇影業收購時間較短,客觀上需要獨立運行一段時間,以證明盈利預測的穩定性,再擇機實施重組。
細細想來,盡管這兩條理由很可能是上市公司的無奈之舉,但對中小股東來說,其利益確實更有保障。原來的方案有助於打造一個世界級巨無霸影視帝國,而內部整合的復雜性,傳奇影業的盈利能力,也確實存在不確定性。如果給相關公司一定時間,用事實讓市場信服,對著眼長遠的投資者來說,焉知非福。
公告中還提及,「公司實現電影全產業鏈發展、不斷完善電影生態圈的戰略將繼續推進,公司成為平台型、生態型的娛樂公司的戰略方向不會改變。」
這個表態並非虛言。就在幾天前的7月27日,萬達院線發布公告稱,擬全資並購國內最具影響力的電影媒體及電商服務平台——時光網(mtime.com),解鎖萬達電影生態圈的線上平台領域。可以預見,萬達院線不會停止其朝著巨無霸影視帝國前進的步伐。
如果有投資者擔心重組中止後二級市場股價不利,則大可不必。一則監管收緊後,市場對此次重組中止已有一定的預期;二則6月6日復牌至今,大盤走勢並不穩定,萬達院線也未逆勢上漲,70.8元的現價較復牌首日收盤價88.13元,跌幅已達20%。可以說,市場並未按照資產注入後的情形對萬達院線進行估值。其市值831億元,較其行業地位和極強的盈利能力,並無高估或透支。
更何況,公告最後還留有一處伏筆:「公司承諾2016年內不再籌劃相關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但不排除未來合適時機,基於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原則,重新探討與標的公司間的整合。」
有經驗的投資者都知道,這意味著資產注入的預期還在,而且交易價格有可能調低。等交易標的整合完成,傳奇影業盈利能力得到證明,屆時的重組,只會比現在更有想像空間。
8. 萬達電影成立影院管理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該公司將有何大動作
具體會有什麼大動作我們也不得而知,但是從這次萬達成立的影院管理公司所經營的范圍就可以看出萬達這次估計是想要打造影視和一體化的服務,這次萬達不僅只從事影視方面的工作,而且設計范圍更加廣泛,包括飲食、餐飲、出版物等,估計是想要打造那種一體化的服務平台,給觀影者一個更加舒適個人性化的場所和體驗,以前所成立的公司經營范圍比較單一,如今不僅更加豐富,而且還更人性化,所以主要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服務 同時也是為了給大家一個更好的觀影體驗。
萬達影視管理公司值得期待
看到這次萬達電影所注冊的新公司讓人覺得還是很期待,也很想知道會具體如何實施和改造,相信會給我們帶來全新的體驗和消費模式,必然會更加舒適和科技化,所以我個人還是挺期待的,你們是如何看到這次萬達電影注冊新公司一事。
9. 萬達電影計劃2022年發展輕資產影院50家,是否能拯救萬達現在的困境
5月25日,萬達電影董事、副總裁、董事會秘書王會武在萬達電影2021年度網上業績說明會上表示,2022年萬達電影計劃自建影院40-50家,自建影院數量較去年有所減少,發展輕資產影院50-70家,通過輕重並舉的發展策略提高市場份額,沒想到,萬達企業也有這樣的局面,真的是疫情害死人啊,我們討論一下萬達現在的困境要如何才是環節呢?
10. 萬達電影院線的介紹
萬達電影院線成立於2005年,隸屬於萬達集團。截至2014年6月30日,在全國80多個城市擁有已開業影院150家,1,315塊銀幕,其中IMAX銀幕94塊。2014年萬達院線佔全國14.5%的票房份額。從2014年起,萬達院線每年將增加400塊以上的銀幕,計劃到2016年開業達到260家影城,擁有銀幕2300塊,穩居中國第一的市場份額。 2015年1月22日,萬達院線正式登陸A股市場,成為中國院線第一股。 隨著萬達電影的不斷發展壯大,萬達院線打造電影終端連鎖服務品牌的核心競爭力目標已經日益明確,「一切以觀眾的觀影價值和觀影體驗為核心」是萬達院線連鎖經營服務的核心理念,「連鎖經營能力、創新營銷能力、服務品牌能力」是彰顯萬達電影核心競爭力的三大基本要素。萬達電影院線,經過10年的發展探索,已經摸索出與商業地產良性互動的最佳模式。萬達影城,是現代商業地產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娛樂組成部分。高品質的影城,將為商業廣場貢獻獨一無二的娛樂價值,如穩定的文化消費型客流、濃郁的文化消費氛圍、新鮮有趣的創意活動等等,從而豐富商業廣場中物質消費以外的精神娛樂產品消費。萬達影城與商業廣場實現良性生態互動,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影響的最大化。正是這種創新的經營發展模式,才為萬達院線的長足發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