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昔陽有火車站嗎
1、昔陽有火車站。
2、昔陽站位於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境內,為陽涉鐵路以及陽大鐵路上的一個車站,始建於1994年,離白羊墅站35公里,離懸鍾站158公里,隸屬陽涉鐵路臨管處管轄,現為三等站,站房面積為3000平方米。
客運: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運。
貨運:辦理整車貨物發到;危險貨物僅辦理農葯、化肥發到。
B. 山西省昔陽縣合並的72個行政村是那幾個
一般情況下,這個河濱的行政村在當地的文件上有可以查一下當地的文件。
C. 昔陽縣大寨簡介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鄉,地處太行山麓。1964年的一句「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使大寨成為自力更生進行農田基本建設的樣板被中國政府向全中國農村推廣,從而也讓大寨在中國乃至世界聞名十幾年。解放前,這里窮山惡水,七溝八梁一面坡,自然環境惡劣,群眾生活十分艱苦。解放後,當地人民當家做了主人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以陳永貴、郭鳳蓮等為帶頭人的大寨人決心改變落後的面貌,敢於戰天斗地,艱苦奮斗治山治水,在七溝八梁一面坡上建設了層層梯田,並通過艱巨勞動引水澆地,改變了靠天吃飯的狀況。1964年毛主席發出了「農業學大寨」的號召,從而成為全國農業的一面旗幟。全國掀起了「農業學大寨」的高潮,大寨精神得到發揚,大寨經驗得到推廣。九十年代,是大寨大膽改革,銳意進取的年代,鄧小平南巡講話鼓起了大寨人的志,壯了大寨人的膽,使大寨人深刻認識到了發展才是硬道理,這個哲理,使有艱苦奮斗傳統法寶的老典型再度煥發出新的生機,在大寨黨支部的帶領下,解放思想,學習全國先進農村的經驗,規劃大寨新發展藍圖。
D. 山西省昔陽縣有什麼風景區
昔陽縣重要景點
昔陽縣地處太行山區,境內山巒棋布,溝壑縱橫。大寨是縣境內典型的太行山村,大寨與虎頭山森林公園一直是國內外知名的旅遊景點。名勝古跡則有石馬寺、崇教寺和卧佛岩等。
大寨和虎頭山森林公園
大寨位於昔陽縣城東南5公里處,是太行山深處的一個在國內外知名度很高的山村。大寨新村建於1963年8月洪災後的層疊排窯式村民住宅,依坡就勢而建,景觀獨特,是大寨新村建設史的一個縮影。全國著名勞動模範、被稱為「扎白毛巾的副總理」陳永貴的故居位於村南端、排窯東側,為一低矮的瓦房小院。院中房屋陳設簡朴依舊,有陳永貴及其家人使用過的傢具和中外友人贈送的小禮品。附近的宋立英、郭鳳蓮家舍,也都是遊人常常造訪的場所。村前的大寨旅行社舊院內,有周恩來、李先念、葉劍英、鄧小平、陳毅等住過的房間,均按原樣陳設布置。
位於大寨村南的虎頭山森林公園,面積1.75平方公里,為一綜合性的游覽區。區內綠樹成林,枝繁葉茂,果實累累。七溝八梁一面坡已建成「人造小平原」,山腰有210畝果園。山坡上全部用青石砌壘的290道梯田塄沿映襯田間。橫跨團結溝的高空水槽凌空飛架崖間,5000餘米長的軍民渠盤繞山樑田邊,引來清水灌滿山腰散布的5個蓄水池。登山約數十步,有周恩來紀念亭,為一八角攢尖式小亭,1994年建成。該亭是為紀念周恩來1965—1973年間先後3次到大寨登.上虎頭山所建。亭下北側,有1995年圍繞水池修建成的、長約數十米的半月形水榭,供遊人臨池遊玩賞景。陳永貴墓位於虎頭山西向山腰,依山面村,墓後林木環繞,墓基坐東南朝西北,墓體圓形,高1.5米,水泥砌築。與陳永貴墓相鄰的,還有一代文豪巨匠郭沫若詩碑,為漢白玉碑,於1992年11月16日為紀念其百年誕辰所立。碑上刻有郭沫若1965年12月7日參觀大寨時寫的《頌大寨》詩一首。著名作家孫謙墓依次建在虎頭山下。在陳永貴墓北側山坡上有一道三層228級台階,可直接通向大寨展覽館。山頂建有陳永貴題字的大虎牧場,飼養有近200頭梅花鹿,其中近百頭小鹿放牧林間。
石馬寺
位於昔陽縣城西南15公里處的洪水鄉石馬村,距大寨村約10公里,佔地面積700平方米,是一座摩崖石刻與廟堂建築相結合的佛教寺宇,1986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534年(北魏永熙三年),原名石佛寺,後因寺前建有石馬一對,故改稱石馬寺。現存有元代所建的大佛殿,明代所建的觀音閣和子孫殿、伽藍殿、鍾鼓樓、山亭及南窟廊等古建築,但大部坍塌嚴重,寺僧正在國家支持下進行維修。寺四周群山環抱,清泉繞流。寺坐東向西,西端隔石馬河建有戲台和石牌坊各1座。石馬河上有1745年(清乾隆十年)所建石橋1座。石刻造像雕在一塊高17米、東西長16米、南北寬15米的巨石四周和附近30多米高
的石崖上。現存有石刻造像1300餘尊,大者高5米,小者高僅5厘米,高l米以上者有66尊。其中,魏齊時期造像佔70%左右,佛像、菩薩、力士、脅侍及供養人像肉髻磨光,面容消瘦,寬衣博帶,肩胛狹窄。隋唐時期的彌陀、觀音、十六尊者造像面形豐滿,比例適度,姿態自如,雕工精緻,線條流暢。
崇教寺
位於昔陽縣城東北隅。始建於1069年(北宋熙寧二年),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與壽聖寺合並稱北寺。寺內前後大殿與左右配殿圍成天井式院落,四殿梁架互相銜接,屋頂殿身融為一體,東西寬20米,南北長27.5米,佔地面積550平方米,是一座由元代和明代建築組成的四合殿堂,建築結構頗具特色。令人稱奇的是院內四周無水道泄水,下雨排水,全為地面自然滲透。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卧佛岩
位於昔陽縣城東40公里處的丁峪鄉孔氏村西的太行山峻嶺中,又稱卧佛寺,為一天然岩洞。洞坐東向西,寬36米,深34米,高20米,洞後壁鑿一卧佛長5.2米,寬1.4米。據寺內石碑記載:「元至正年間鑿石佛,長數丈,卧於岩下。」洞內另有石雕佛像20餘尊,為1525年(明嘉靖四年)增鑿。卧佛岩地處太行深山的懸崖絕壁之中,兩崖相距甚近,似巨大屏風懸立,地勢險峻,環境幽雅,近年前往觀光旅遊者絡繹不絕。
龍岩大峽谷
龍岩大峽谷旅遊區位於太行山中段主脊西側,山西省昔陽縣東南部孔氏鄉境內,東鄰河北省贊皇縣嶂石岩國家風景名勝區,西距大寨森林公園76公里,旅遊區總面積140平方公里,當前開發面積近50平方公里,具有優美的山水風光,豐富的物種賦存,多樣的植被覆蓋,優越的避暑氣候,鮮明的地域文化和寶貴的歷史遺跡,在此建設旅遊風景區,具有優越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環境,並能使其實現資源得到永續利用。
毛家大院
樂平鎮西南溝村的毛家大院位於昔陽縣城西12華里,始建於清嘉慶年間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它閱歷大清朝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六朝,以古樸典雅不予規整,太行風情濃郁。太行清代民居毛家大院太行風情、歷史悠久、造型莊重、情趣別致、典雅濃郁的儒文化品味。
毛家大院背山面水、依山而建。整個建築群有一街兩巷六組大院、十五個相互貫通小院組成,雖經歲月滄桑保存基本完整,現有房屋120餘間,窯洞20餘孔。毛宅院落集軸線布局前堂後院,座西向東為基本特徵,如三益堂大院主體建築居中,左右廂房對稱,前中後三園逐級遞升,院院相通,充分體現了以禮為本的儒文化內涵。
……
E. 誰知道昔陽新建街在昔陽電影院什麼位置
鍾村口,柯達數碼影像對面,不過都拆幾巴啦!
F. 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習俗有哪些
1、龍抬頭
農歷二月已進入仲春季節,「二月二」處在二十四節氣的「雨水」、「驚蟄」、「春分」之間。自古以來,人們在仲春「龍抬頭」這天敬龍慶賀,以祈龍消災賜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農歷「二月二」,既是「龍抬頭節」,又是土地神誕辰「社日節」。
2、平定塔火
一般是在每年春節後,元宵節的前三天開始准備和進行,每當這個時節,平定縣城內城外的街道上,鋪面前,客棧前,所有朝街的工、商、兵、學等行業的門口,都要盤起一座塔火。
就是街市旁的住戶也不例外,在平定縣的鄉、鎮、村莊里,大多數人家也要壘起塔火,這種塔火,用煤炭做燃料,燃燒時間長,燒紅的炭火紅焰鮮亮,氣氛熱烈。
3、酒宴
宴請必須提前一天下請貼或報請,當天催請一、二次,以示熱情禮貌,宴席中要待茶、待酒、待煙,有茶三、酒四、煙八桿的程序。
4、舞龍燈
凡喜慶活動,各村各寨都喜歡組織舞龍燈、獅子及各種花燈之俗。新年舞龍燈、獅子時,常配有各種故事燈、花燈,場面壯觀。龍燈,要進入每家每戶的堂屋祝賀新春。
5、節禁
春節這天,不動刀、剪、針之類的金屬物;不掃地,不倒拉圾,不打水,更不口出惡言或打罵兒女。已出嫁之女春節忌住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