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問一部電視劇或電影的名稱
張藝謀的電影 <一個都不能少>
『貳』 為什麼上海的1921 GUCCI號稱GUCCI史上第一家餐廳
上海環貿iApm,以GUCCI品牌創立年份命名的全球首家品牌Full-Service餐廳(World's first full-service restaurant by GUCCI)
兩個月來,魔都的高端生活圈裡流傳著各種關於1921 GUCCI的介紹與傳言。而且有人會困惑:GUCCI難道不是早就有餐廳了嗎?
位於商場4樓的餐廳與Gucci門店類似,以咖啡色與金色作為外牆的主色調,大量使用木質與金屬原料。「1921 Gucci」的店名低調地掛著,門外除了領位員的工作櫃台外,還有一個長約2米蛋糕櫃台,裡面的蛋糕是顧客唯一可以不用排隊即可外賣的食物,按照不同尺寸,價格也不同。
由於採取的並非拿號機制,記者在下午2點半到達後發現店門後已經頗有秩序地排起一道長龍,而這恐怕也不在員工的意料之內,因為拿起手機對著隊伍拍照的不止逛購物商場的路人,也有餐廳員工。
記者原先被告知可在3點30分進入,過了半個多小時後,領位員開始預告三點半的顧客可能進不了,因為其中大部分餐桌在首輪顧客用完下午茶後就將停止接待,准備晚餐布置。了解下來,1921 Gucci目前四人桌有7張,兩人桌9張,而在露台上的餐桌由於夏天室外高溫尚未開放。也就是說在高峰時期,餐廳除吧台外最多能同時接待46位顧客。
據Alessandro介紹,目前所有甜品均是店內自製,廚師則來自義大利羅馬。但是你不能把這里當成Gucci開在義大利或是日本東京的咖啡店翻版,因為放在純白方形盤子中的甜點上看不到任何Gucci的印記。要知道,目前大部分奢侈品跨界餐飲時都不遺餘力地打上品牌Logo。不久前英國「西太後」同名品牌在上海開出的全球首家Vivienne Westwood Café就在餐盤上大做文章,而Gucci的東京咖啡館所賣得提拉米蘇上會打上雙G的Logo,拿鐵則做出「Gucci」的拉花字樣。
『叄』 什麼是首輪影院
首輪影院就是電影出來後,第一次在一些選定的電影院開始上映,以此類推
『肆』 美琪大戲院的歷史沿革
美琪初由聯怡股份有限公司集資創建,是該公司繼北京大戲院、南京大戲院後,所建第三家戲院,董事長、總經理何挺然,注冊美商。英文名MajesticTheatre,美琪大戲院名,為向社會公開有獎征名而定。民國30年(1941年)10月開幕,首映美國片《美月琪花》,為專映西片的首輪影院。1954年11月公私合營,王瑞為公方經理,1956年歸新成區管理,1958年5月起直屬市文化局,改建為演出場所兼映電影。1966年更名北京影劇院(1985年5月恢復原名),1985年1月起由市演出公司管理至今。解放前美琪偶有演出,如梅蘭芳抗戰勝利後復出,首次營業演出10天,在此舉行,轟動一時。解放後特別是改建為劇場後,成為全市以歌劇舞劇為主的大型綜合性演出場。同時也是接待世界各國表演藝術團體來滬演出的重要場所。中央歌劇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及各省大型團體先後來此演出;上海歌劇院多部歌劇、舞劇首演於此。1964年上海人民滬劇團演出《蘆盪火種》(參見樣板戲《沙家浜》)達半年,共284場。解放初,美琪還一度成為上海重要政治活動集會場所。如1954年8月上海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在此舉行;1955年2月4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此向參加全國省市委書記會議的幹部作關於知識分子改造的重要講話。
『伍』 電影首輪指什麼
電影放映分不同時段,首輪一般在設備較好的影院上映。
『陸』 電影全國上映,我們這里為什麼沒有放映
你那應該是小城市,一般全國的拷貝不會超過200個,大城市基本上全都搶下來了,所以等到中小型城市的話基本上要等到第二輪上映的時候才有的看,也是為了保證打擊盜版
『柒』 電影票房問題
其實電影還可以通過發行DVD來賺錢,還有一些廣告
票房只是一部分,我剛才說的那兩項就足夠他們賺的了
像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樣的大製作 根本不會賠錢
『捌』 亞細亞電影院的歷史
坐落在哈爾濱市南崗區果戈里大街上的亞細亞電影院始創於1908年,最初的名字是吉干特(巨人)電影院,有935個座位,是繼和平電影院之後,哈爾濱市成立的第二家電影院。1936年改稱為「亞細亞電影院」。1946年被蘇聯領事館接收。1951年,前蘇聯影片輸出公司將亞細亞電影院移交給中國東北影片經理公司哈爾濱辦事處。「文革」期間,影院曾一度改名為「東方紅電影院」,改革開放後恢復了舊稱亞細亞電影院。如果關於「亞細亞電影院的前身是烏克蘭俱樂部」的說法成立,那麼它的建成時間便可追溯到1907年,甚至要比「公認」的中國首家電影院——上海虹口電影院還要早一年,而這在哈爾濱的早期電影院中還排不進前五名。1936年2月14日,後來被譽為「關東大俠」,與天津霍元甲齊名的武術大師吉萬山師傅,曾在這里迎接俄羅斯大力士傑力柴夫的挑戰,並大獲全勝,成為一代傳奇。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的娛樂生活很少,當時的電影院火得不得了,什麼電影都有人看。當時亞細亞電影院樓上樓下一共1050個座位,從早上開始,兩場中間間隔十幾分鍾,一直演到第二天早上。當時連位置不好的如大柱子後面或是很偏地方座位的票都賣出去了。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隨著VCD、DVD的普及,影院不再是人們觀看電影的唯一渠道,哈爾濱的老影院也漸漸地開始冷清。不過,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一些國外大片的引進,老影院又火了一把。1998年,《泰坦尼克號》首輪在亞細亞電影院放映一個月,當時的票價是50元,一天六七場,放映收入就達到十多萬元。二輪上映時票價是30元,人依然很多。
2000年後,雖然亞細亞電影院改善了電影放映環境,並承擔了包括「《金剛》哈爾濱首映禮」等一系列活動,但總體上處於經營不善的境地,2007年前後被該作為「劉老根大舞台」,以二人轉演出為主。2010年,亞細亞電影院無奈地關門停業。 被清洗得鋥亮的金子招牌,光可照人的玻璃、嶄新的宣傳海報,亞細亞電影院,這個承載了一代人美好記憶的老影院,在沉寂多年之後終於重新煥發了青春。
在亞細亞電影院記者看到,內部裝修風格以歐式為主,門廳格局大氣、寬闊,進入門廳後兩側有旋轉樓梯可以上到二樓,由於內部施工仍未結束,電影院的具體結構記者未能「一睹芳容」。據介紹,亞細亞電影院將被改建成一個綜合體,一樓二樓用於經營,三樓建有四到五個放映廳。
亞細亞電影院始建於上世紀初期。重新營業的電影院共分三層,一二層為影院配套娛樂、餐飲、休閑區;三層為影院,設6個放映廳,共容納500人觀影。6個影廳均可觀看3D電影,影片與哈市其他各大影院同步上映。
『玖』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的皇冠電影院
如果是帶女朋友,還是別去皇冠了。。。。環境太雜,窩在時裝商廈三樓還是四樓的一個角落裡,環境很差。旁邊被網吧、游戲機房,撞球房什麼的包圍。。。。。票價倒不貴,20還是30元,而且這家屬於循環播放的影院,一部影片從1點放到晚上10點,翻來覆去的放,隨到隨進,沒場次的。不過都是那種其他影院都放了N個月的老片子
人民廣場周邊有和平、大上海和新世界等首輪星級影院,沒必要帶GF去這種貌似小鎮文化站的電影院去
『拾』 電影上映多久會下映
一般情況是一個月。
1.電影發行公司會和電影院線公司簽電影發行合同,一般電影上映基本是一個月。
如果電影在一周或三周內上座率特別低,電影院線公司可以自主下片,因為院線公司是占據主動的一方,所以就算是一個月時間不到電影院就讓電影下片了。
有些電影比較慢熱,例如《飯局也瘋狂》,電影首周票房不高,上座率也不高,就不幸的被下架了。但是由於後勁足,這部電影被很多院線重新恢復上映,並且因為上座率越來越高從而上映了近兩個月,有些甚至上映了三個月。
2.中國電影集團:電影界的巨頭,強勢。國內大部分院線都會主動把中影發行的中小成本電影排好檔期,並上映滿一個月。因為中影掌握了內地70%的進口分帳大片。
所以為了院線為了保證每年大片的拷貝數會十分配合中影發行的所有電影。就處是上座率不高,也會讓電影上映滿一個月。
3.有的電影院會復映經典大片,就算是已經放映過一,兩年的電影,也會用比較低的票價放映老片。
(10)上海最早的首輪電影院擴展閱讀: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
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