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代縣人民醫院能不能做cT
能啊,把縣級人民醫院都屬於二級醫院,正常是都能做CT的,你可以去看看呢
❷ 請問山西忻州的代縣怎麼樣
代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雁門關下。全縣地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平面輪廓呈長方形,南北兩山對峙,滹沱河由東北向西南橫貫全境。東鄰繁峙,西接原平,南界五台,北毗山陰,東北與應縣相接,西北與朔州毗鄰。全縣總面積1969平方公里,南北長60公里,東西寬約40公里。2001年末,轄6鎮5鄉。全縣總人口約21萬人。
旅遊資源
代縣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和中國現代民民間繪畫畫鄉。境內名勝古跡達217處,其中屬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5處,包括古文化遺址8處,古墓葬10處,古建築22處,其它5處。總體格局為「一心三線」,即以代州名城景區為中心,北向串聯雁門關景區延伸至大同雲崗旅遊景區,南向串聯趙杲觀森林公園等景點延伸至五台山旅遊風景區,東向串聯楊忠武祠、七郎墓等景點延伸至五台山旅遊景區。
較為聞名的有: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代州古城;
長城第一樓——邊靖樓(樓懸「聲聞四達」巨匾為亞洲第一匾);
中國長城文化瑰寶——長城第一古關——雁門關,包括兩關、四口、十八隘、十二聯城、三十九遺址等中國古代規模宏大的邊關軍事聯防工程。 雁門關,世界文化遺產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最為悠久、戰爭最為頻繁的古代關隘,被長城專家譽為「中華第一關」。雁門關風景名勝區2010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和全省十佳旅遊風景區。目前進入雁門關景區有三條道路:第一條是由大運高速新廣武出口下高速,東折至208國道南行8公里由關北進入景區;第二條是由大運高速代縣出口下高速,在高速公路連接線與208國道(108國道)交匯處,經208國道,繞盤山公路北上35公里,由關北進入景區;第三條是從縣城出發,經雁門關旅遊公路,往北抵達關下,即景區南入口,再徒步經2公里古關道進入景區。
文廟北宋愛國名將楊業祠堂——楊忠武祠及北宋愛國名將楊延興之墓葬——楊七郎墓;
國家級森林公園——趙杲觀森林公園,包括三晉第一觀——趙杲觀及附屬景點和天台山自然景觀;
凈土祖庭東晉佛學大師釋慧遠說法之第一道場——白仁岩禪寺;
山西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文廟——代州文廟;
中國19座舍利塔之一——阿育王塔;相傳古印度阿育王(公元前268-前232年在位)發動過一次大規模戰爭,使生靈塗炭,血流成河。事後感到戰爭殺戮太重,受沙門感化,皈依佛教,發願在大千世界建84000座舍利塔(一名阿育王塔)。「舍利」是梵語,意為「身骨」,相傳釋迦牟尼死後火化,骨灰成為各色晶瑩的珠子,佛家稱為「舍利子」。信佛之人將此奉為靈物,當時有八國國王分取釋迦牟尼舍利子建塔供奉。其後,凡供佛之處都建塔,於是塔的數量逐漸增多。據清初傅山先生《重修惠明寺舍利塔碑記》載,惠明寺舍利塔(阿育王塔)系中國19大舍利塔之一,與北京北海瓊華島白塔,阜成門內妙應白塔、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代縣果園寺阿育王塔等在建造結構大體相同。另據現代作家王進所著《三晉之旅隨筆》一書介紹,惠明寺舍利塔與西安法華寺塔齊名,與代縣阿育王塔、洪洞廣勝寺塔、永濟鶯鶯塔、榆社縣塔並稱「山西佛祖真身五塔」。
代縣阿育王白塔中國名剎——鳳凰觀;
晉王李克用墓;
佛國五台山北衢——峨口白雲寺;
中國民居文化瑰寶——代州民居;
中國北方園林文化瑰寶——代州古花園遺址,包括明侍郎吳嘉會所築南園遺址、代州馮氏家庭所建知園、東園、西園遺址、明兵部尚書孫傳庭別墅映碧園遺址、明通政使張崇禮所建考盤園遺址、周玳建元寶池花園遺址。
革命紀念地有:周恩來與閻錫山談判舊址太和嶺口窯洞;雁門關伏戰戰場遺址;夜襲陽明堡飛機場遺址;毛主席路居代縣紀念館;烈士陵園等。
代縣歷史名人
曇鸞:代縣人,南北朝北魏高僧,凈土宗的奠基人,被魏孝靜帝為「神鸞」,梁武帝為「肉身菩薩」。因常去介山之陰聚徒講經,此地後稱鸞公岩。著有《往生論注釋》2卷、《略論安樂凈土義》1卷、《療百病雜丸方》3卷等。曇鸞發展了凈土宗,在佛教史上居重要地位。
周續之(376~423),南朝隱士。字道祀。祖籍代縣。匈奴、鮮卑、羯、氐、羌進入中原時,晉室南遷,周續之先人南渡長江,定居豫章建昌縣(今江西省建昌縣)。12歲時,在豫章太守范寧門下受教,苦學數年,通五經,名冠同門。後到廬山,拜佛教凈土宗創始人慧遠為師,與當時的劉遺民、陶淵明皆隱居不仕,被稱為「當陽三隱」。劉毅、劉裕數次以高官厚祿請他下山,皆不受職。劉裕稱帝(南朝宋武帝)後,敬重其才,在東郭外設館招徒,請其講學,並數次親臨學館問禮。後患風痹,移居鍾山。著有《喪服注》1卷、《毛詩周氏注》1卷、《嵇康高士傳注》、《公羊傳注》等。
楊義臣(?-617),隋末將領。隋末代(今山西省代縣,位繁峙縣西南)人。本姓尉遲,後賜姓楊,為隋末將領。襲父爵,拜陝州。
馬三寶,生卒年待考,代州人,唐初名將,柴紹家童,幫平陽公主收服數支義軍,後為左驍衛大將軍,新興縣公,被稱為唐朝的衛青。
安元信,字子言,唐五代時期代北(今山西代縣)人,生於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卒於五代後唐清泰三年(936年)。 安元信出生將門,自幼習騎射,事唐末強藩李克用,曾跟從李克用鎮壓黃巢起義。
田琦,〔唐〕雁門(今山西代縣)人。德平之孫。官汝南太守。工書,篆楷八分,無不精詣。嘗書唐魏文候廟碑,善畫人物,有洪崖子橘術圖。兼善裝背。有孫棲梧尤妙其事。 《歷代名畫記》、《唐書藝文志》、《圖繪寶鑒》、《墨池編》、《述書賦注》。
史建瑭,生於唐乾符二年(875年),卒於梁龍德元年(921年),字國寶,雁門郡(今山西代縣一帶)沙陀人,五代時後唐將領,其父為白袍將史敬思。 史建瑭少以父蔭,在軍中任職,在李克用的關照下和征戰中逐漸嶄露頭角得到器重。由於史建瑭每戰必身先士卒,很快便成為一員屢立戰功、智勇雙全的名將。世人稱之為「史先鋒」。
代縣白人岩李承嗣,生於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年),卒於後梁末帝貞明六年(920年),代州雁門(今山西代縣)人,唐末五代時河東鎮的著名驍將。
李克用及十三太保,沙陀族人,世代為唐朝戍邊,出生於神武川新城(今應縣一代),本姓朱邪,因其父有戰功,賜姓李。黃巢起義時李克用在代州組織「鴉兒軍」勤王,立得首功,先後被封為河東節度使,隴西郡王,晉王,逐漸成為唐末亂世的一個霸主。
因他於代州起兵,死後被葬於代州,墓在現在代縣七里鋪村。後其子存勖滅梁稱帝,史稱後唐,奉李克用為太祖武皇帝。
這個是代縣唯一的帝王之家。
郭崇韜,代州人,五代後唐大將,曾為李氏父子立下汗馬功勞,被庄宗李存勖任為兵部尚書,樞密使,後因其清廉耿直得罪閹宦被庄宗冤殺。
張敬達,代州人,五代後唐將領,唐末帝時石敬瑭在太原反唐,末帝任命張敬達為太原四面都招討使圍攻太原,石敬瑭勾結契丹,張敬達兵敗被殺。
史儼,生年不詳,卒於後梁貞明二年(916年),五代代州(今山西代縣)人。先後事晉王李克用、吳王楊行密兩主。
康延孝(?-926),山西代縣人,五代時後唐大將,被賜名為李紹琛,在滅前蜀之戰中立有功。
史匡懿,生於唐景福二年(893年),卒於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字繼美,五代代郡(今山西代縣)人。本名史匡懿,因犯宋太祖趙匡胤諱,宋人薛居正修史時,改為史懿,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
史匡翰,生於唐天復二年(902年),卒於後周天福六年(941年),字元輔,五代雁門(今山西代縣)人,事後唐、後晉兩朝,五代名將。 史匡翰出自將門,其父史建瑭,是後唐的猛將,其兄史匡懿,也是五代名將。
薩都剌(1272~1355)元代詩人。字天錫,號直齋。代縣人。本答失蠻氏人,因其祖父、父親以世勛鎮守雲代,遂定居雁門。
一生作詩甚多,「詩才清麗,名冠一時」,他勇於寫出民間疾苦,揭露社會黑暗,《鬻女謠》、《大同驛》、《早發黃河即事》等許多詩篇,皆以所見所聞的大量事實,反映黎民疾苦,以辛辣的筆調嘲諷各級官吏及公侯,寄以憂國憂民的情感。薩都剌生前把多年的詩作自輯為《雁門集》,其族孫薩龍光的嘉慶年間刻本較為詳備,收詩798首。
楊繼美,字汝孝,別號近泉,明代山西代州振武衛(在今山西代縣)人。生於嘉靖九年(1530),萬曆十九年(1591)卒。明初,先祖戍邊以軍功升旗牌官,遂隸籍振武衛。
林春,字孟陽,代州(今山西代縣)人。明朝景泰元年(一四五零)領鄉薦,授應天通制。工古文詞,且精書翰。性酷好書,字體清勁遒麗。《分省人物考》。
孫傳庭,代州人,明末兵部尚書,陝甘總督,長期與起義軍作戰,曾俘虜闖王高迎祥,在潼關與李自成作戰陣亡,墓在代縣。這人在老家名氣也很大。
因為雁門關歷來是邊關要沖,曾經歷大小四千餘戰,所以有關軍事的名人也顯得格外的多,下面說說代縣文化方面的名人。
張鳳翼,生卒年待考,代縣人,明末將領。萬曆四十一年(1613)進士,授戶部主事。歷任廣寧兵備道副使右參政、右僉都御使、遼東巡撫、兵部侍郎、右都御史。著有《勾注山房集》20卷、《樞政錄》10卷。
馮如京,馮雲驤、馮雲肅父子:都是清初學者,馮雲驤、馮雲肅曾在順治朝同中進士。
馮如京,生卒年待考。明末清初官員。字隱修,號秋水。代縣人。明崇禎元年(1628)由拔貢授灤州知州,三年遷永平同知。清順治初任永平知府,後遷陝西按察副使、江南右布政使。在陝甘浙任內參與鎮壓農民起義和少數民族起義。後辭官回家奉侍老母,7年後母歿,居喪未滿即入京,終年67歲。工詩文,著有《秋水集》16卷、《春秋大成》21卷、《聖賢正帝》10卷。 代縣博物館
馮志沂(1825~1866)清代名士。字述仲,亦字魯川。代縣人。1836年,道光丙申進士,年僅二十一歲,是當時京都四才子之一。授刑部主事,年僅21歲。後升郎中。性耿直,篤志於學。當時古文家梅曾亮、漢學家張穆各樹旗鼓,互相爭鳴。他往來於梅張之間,各取其長,盡得兩家之學。尤工於詩,與京都名士董文燦、鄒懿辰等日夜詩酒酬唱,名噪一時,後官廬州知府、調署廬風兵備道,駐壽州(今安徽壽縣)。一生清苦,衣履樸素,但遇古書佳帖,不惜高價購買。同治五年(1866)授安徽寧池道,次年四月卒,身後唯留俸金四兩、書數十箱。賴友朋捐資,方得歸葬祖塋。所遺詩文,由董文燦收集,刊刻《徽尚齋詩集》6卷,《適適齋文集》6卷,《西俞山房集》8卷,尚有公牘若干未刻。
馮光裕,字叔益,號損庵,代州人。康熙辛卯舉人,官至湖南巡撫。有《柴門老樹村稿》。
馮廷丞,馮光裕之孫,乾隆朝人,曾任台灣道按察使。
孫演,生卒年待考。清代名士。代縣人。少年天資聰穎,下筆千言,名噪同輩。因作文不拘八股程式 多次應舉落第。長輩親朋勸他俯就規范,求取功名,他慨然曰:「文以載道,吾只知以吾文述吾道,不求以吾文悅試官。」後矢志不參加科考,以教職為生。
張文明,生卒年待考。清末秀才。代縣五里村人。清末賦稅繁重,農民無力交納,凡過期不交者,官府便派差役催逼,這些差役趁機敲詐勒索,捕人奪物,鄉民只好行賄送禮,以解燃眉之急。張文明對此深惡痛絕,一年,他故意拖欠糧款,當差役登門時,卑詞遜禮,央求寬限,並寫與付條據一張,讓衙役到商號支取,作為賄金,事後上告州官,並以商號支付賬目為憑,上官不得不懲處役吏了案,州人大快。
曹權,生卒年待考。清代拳師。代縣峪口村人。咸豐年間生。
龐璽,生卒年待考。清代書法家。字次符。代縣赤土溝人。中進士後,入翰林院為庶吉士、編修。多次到各省主持鄉試,衡文公允。任平涼知府期間,減輕稅賦,並招安了河州回民起義軍。工書法,其字遒勁圓潤,功力深厚,書作廣為流傳。
馮婉林,代州人,晚清女詩人,曾有詩:「慷慨歌風懷猛士,白登一困少韓彭」。
近代(民國至今):
李成春,山西代縣人。1937年參加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歷任軍區空軍高炮指揮部司令1員、軍區空軍副司令員。是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曾獲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
賈久民(1921- ),山西代縣人,歷任中共南平地委書記,福建省交通廳廳長、省財經委員會副主任,福州大學校長、福建省副省長,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福建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和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共福建省紀委第三書記、是中共八大代表、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馮苓植,山西代縣人。1959年畢業於內蒙古師范大學中文系。歷任教師、演員、編輯,內蒙古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內蒙古作家協會副主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張定一(1910--1987),山西代州(今代縣)人。石油工業部北京石油設計院院長、副部長,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顧問。
杜向光,原名杜惠。山西代縣人。財政部工業交通財務司司長、副部長。
張國民,男,漢族,1944年11月生,山西代縣人,大學文化程度。;2005.01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張文斌,山西代縣人。大慶油田石油會戰指揮部副指揮,勝利油田石油會戰指揮部指揮,燃料化學工業部、石油化學工業部、石油工業部副部長,石油工業部顧問
張里,山西代縣人。中共黑龍江省委政法辦公室主任,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黑龍江省第六屆政協副主席
李秀清(1918―1941)女,山西代縣人。1939年參加代縣婦女救國運動委員會,曾任縣婦救會組織委員。積極組織、動員婦女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41年1月被日軍逮捕,始終不為敵軟硬兼施所動。同年2月13日被殺害。時年23歲。
高凡(1908~1943)革命烈士。亦名羅鋼。代縣人。1939年後任代縣公安局長、基幹游擊隊政委、敵工部長等職。1943年7月,高凡隻身進入日偽據點,在內線配合下,活捉了偽軍隊長李子適,使偽軍100餘人反正,加入抗日部隊。為使寨里據點偽軍反正,高凡於9月23日再次進入據點,不料偽軍班長劉俊背信棄義,向日軍告密,日軍素聞高凡足智多謀且槍法高明,不敢闖入高凡住房,便一麵包圍,一面從屋頂上挖窟窿,當屋頂挖塌時,高凡連打數槍,趁敵慌亂之際由後窗跳出,迅速沖到村邊寨牆,越牆時被敵機槍射中犧牲,時年35歲。後人為紀念高凡烈士,將寨里村改名高凡村。
代州淵源人物
李牧,生卒年待考,戰國時趙國四大名將之一,趙郡人(今河北趙縣),曾長期駐守雁門防備匈奴,中國古代軍事家能排得數上的。常居代州,防禦匈奴。初時,凡匈奴來犯,皆嚴守不出。趙王屢促其出戰,李牧認為時機不成熟而不從命。趙王大怒,以他人代之。李牧離任後,趙兵多次出戰失利,北邊無寧日,遂又派李牧戍邊。李牧積極組織百姓發展畜牧業,並招募士兵10餘萬,整軍備戰,軍力大振。一日,匈奴又來騷擾,趙軍佯敗,單於長驅直入,李牧採用伏擊戰,大破匈奴10萬余騎,並乘勝追 鰨 使其大敗北逃,18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公元前235年,秦攻趙,趙以李牧為大將軍,在宜安大破秦兵,因功封武安君。後秦使用反間計,重金賄賂趙國郭開,誣陷李牧謀反而使其遭斬,3個月後,秦滅趙。關內人民懷念李牧,在雁門關建靖邊寺以祀之。今寺已毀,僅存漢白玉李牧碑一通。
李左車,李牧之孫,秦末時輔佐趙王,被封為廣武君(廣武即是代縣)。有「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的名言,傑出的軍事理論家,韓信都極為看重,可惜沒有展現的機會。
扶蘇,蒙恬,蒙毅
扶蘇,秦始皇長子;蒙恬,秦國大將,傳說曾在代縣修長城,後來兩人被趙高、李斯矯詔賜死,在我老家有條河名位殺子河就是紀念扶蘇,而蒙恬自殺的地方被稱為蒙亡,後來逐漸演變成門王,現在為上門王,下門王兩個村。不過按史記載扶蘇、蒙恬應該是在上郡(今陝西榆林)修長城,而蒙恬之弟蒙毅則是被囚禁於代縣,後被殺。(就是《神話》主角)
李廣,飛將軍,曾長期駐雁門防備匈奴,數次從雁門關出擊匈奴。
牽招,三國時魏將,河北武邑人,任雁門太守,守御雁門十二年,曾大敗鮮卑,被封為關內侯。
慧遠:東晉高僧,我國凈土宗初祖。廬山白蓮社創始者。雁門樓煩人(樓煩在今何處說法不一,比較靠譜的是原平),曾經在代縣白人岩寺演教、說法。
薛仁貴,白衣神箭,這位偶像級的人物也曾在代州任都督,在任期間曾大破突厥。
楊家祠堂楊業與楊家將,他們的事跡就不用介紹了,楊業是陝西神木人,而小說的中的佘太君應姓折,是陝西府穀人,而楊家將的主要事跡都發生在雁門關,我們老家有關楊家將的傳說也是最多的。而代縣鹿蹄澗則是楊家後人的聚居地,有楊忠武祠,經常有各地後裔楊氏來此祭祖。
在代縣東留屬村還有楊七郎墓。
滕茂實,北宋進士,靖康年間出使金國被扣,是蘇武式的人物,後以身殉國,墓在代縣。
經濟發展
近年來,代縣縣委、縣政府從縣情出發,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建設特色代縣、活力代縣、文明代縣、和諧代縣的目標,大力發展礦冶工業、特色農業和雁門文化旅遊業,保持了縣域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2011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50.25億元,同比增長16.1%;財政總收入9.98億元,同比增長64.78%;一般預算收入3.079億元,同比增長63.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7億元,同比增長17.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07元,同比增長17.52%;農民人均純收入3055元,同比增長29.37%。
歷史沿革
代縣,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趙。秦立廣武縣,西漢廣武縣屬並州太原郡。東漢改屬雁門郡。三國時為雁門郡治。隋開皇五年雁門郡改稱代州。明洪武二年始改代州為代縣,清雍正二年升為直隸州,屬山西省政司。民國元年改為代縣,屬置雁門道(民國十年廢道署)。
1946年代縣解放,屬忻縣專署管轄,1958年至1960年與繁峙縣合並為繁峙縣,屬晉北專署。1961年恢復代縣。
全縣共有土地254.4萬畝,其中農用地82.56萬畝,含耕地43.47萬畝,林地33.77萬畝,園地2.96萬畝,天然草地2.363萬畝;建設用地8.51萬畝;水域佔地14.88萬畝;未利用土地147.73萬畝。
自然資源
代縣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已知礦藏共24種,大型礦床7個,中型礦床2個,小型礦床10個,礦點、礦化點197個,探明儲量並列入《山西省礦產儲量表》的有3種。鐵礦為境內主要礦產資源之一,探明儲量15.36億噸,居全省第一;金紅石遠景儲量2億噸,探明保有儲量8651萬噸,規模、品位、儲量位居全省第一,名列全國第二。此外,境內花崗岩、鉀長石、石灰石、金、銀、銅等也比較豐富。
代縣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高粱、穀子、小麥、水稻、莜麥、土豆、地瓜、豆類等,主要經濟作物有葵花、花生、胡麻、各類蔬菜等及葯材等。代縣境內已發現陸棲動物70餘種,其中鳥類39種、哺乳類19種,爬行類9種,兩棲類6種,境內野生牧草約50種,較為出名的有黨參、黃芪、甘草等。
全縣森林面積83萬畝,主要集中在山區,現有林地面積38萬畝,森林覆蓋率14.73%,木材蓄積量6.23萬立方米,主要樹種山區為松杉、樺等針闊混交林,丘陵為槐、椿及蘋果、梨、棗、杏等經濟林,平川為楊、柳、榆等四旁綠化樹種。酥梨為本縣名產,1976年在全國梨鑒定會上名列榜首,1989年在全國水果鑒評會上再次奪冠,產品遠銷港澳,代縣為農業部確定的酥梨基地。此外,名優棗、仁用杏等乾果經濟林在全縣亦有一定發展。
全縣宜牧草坡面積97.7萬畝,載畜量12.6萬頭,其中萬畝草場4個。
世紀春,不太大,一個電影院那麼大,自己想去吧。
❹ 代縣有哪些村
朴村,段村,賈村,蘇村,方村,牛村,沿村,張村,趙村,徐村,
金盤村,莜麵村,三家村,元子村,中解村,灘上村,六穀村,大地村,垛窩村,馬橋村,溝掌村,堡子村,千林村,八塔村,白草村,上庄村,上苑村,同盟村,咀子村,西溝村,槍桿村,洪寺村,掌寺村,莊子村,辛庄村,西會村,龍門村,口前村,磨河村,半梁村,口前村,講堂村,玄泉村,小寺村,武強村,小寨村,青社村,周流村,泊水村,青山村,北河村,西窖村,西林村,兔梁村,趙庄村,東田村,小觀村,化咀村,黃毛村,梁地村,偏橋村,南舊村,顯旺村,南新村,樓街村,神澗村,興盛村,溝子村,沱陽村,窯子村,雲務村,東章村,石牆村,選仁村,圪塔村,下庄村,沙窊村,代敏村,高街村,石湖村,白廟村,羊次村,峪里村,西田村,雙徐村,錄青村,崗上村,板鋪村,石崗村,長界村,上寺村,下寺村,口子村,金街村,紅谷村,海子村,下街村,西庄村,新莊村,牛站村,馬站村,河頭村,古城村,官莊村,長郝村,韓街村,王街村,丈子村,園子村,宇文村,西旺村,西關村,下田村,北關村,東關村,九龍村,殿上村,野庄村,井溝村,里回村,南口村,鬧市村,城上村,王莊村,小溝村,山底村,康戶村,望台村,長畛村,肖庄村,沙溝村,赤岸村,盆窯村,楊庄村,棗園村,神崗村,南梁村,庵上村,玄堯村,陡溝村,東寺村,洪塘村,大寨村,東梁村,蛟口村,長城村,趙庄村,羅庄村,柳林村,辛窯村,水溝村,木角村,東馬村,西馬村,三家村,平灘村,天京村,磨窩村,西段村,顧家村,五里村,中解村,
牛家渠村,南正溝村,北正溝村,高太庄村,小舍掌村,崔家莊村,蔡家莊村,康家灣村,大王莊村,上王莊村,羊角溝村,羊蹄灘村,羊蹄溝村,上楊花村,下楊花村,張仙堡村,龍王堂村,鄂石灘村,柴樹溝村,後口前村,小南岸村,滴水清村,麻地溝村,小舍口村,南石岸村,小中咀村,殷家會村,韓家灣村,趙家灣村,探馬石村,小茹解村,大茹解村,石窯凹村,圪料溝村,油房溝村,麻黃街村,上高陵村,下高陵村,東灘上村,東下社村,正下社村,西陽溝村,任家莊村,下木角村,西下社村,上木角村,佛光庄村,小敦素村,大敦素村,候家溝村,西若院村,東若院村,東段景村,西段景村,磨坊堡村,鮑家溝村,李家莊村,埠歌坪村,王家坪村,王家會村,河羊溝村,麻黃溝村,王老莊村,段家灣村,兩家店村,石家灣村,東南街村,西南街村,東北街村,陳家堡村,張家堡村,潘家莊村,孫家磨村,窯子頭村,李家磨村,上橋庄村,七里鋪村,劉家磨村,西王莊村,上苑庄村,下苑庄村,上陽閣村,下陽閣村,胡家溝村,上沙河村,下官院村,桂家窯村,橙槽溝村,陳家莊村,小煙旺村,八里庄村,十里鋪村,張家河村,大煙旺村,窯子頭村,試刀石村,花彪咀村,小西庄村,富家窯村,東水泉村,前腰鋪村,紅泥灣村,羅家泉村,阿家梁村,柳樹坡村,西留屬村,東留屬村,鹿蹄澗村,槐樹園村,蒙家莊村,大坪嶺村,天轎坡村,郜車坪村,巡檢司村,麻地口村,李家窪村,尹家嶺村,胡家灘村,馬圈溝村,劉家溝村,宮家莊村,義成溝村,張山溝村,碾子溝村,酸刺溝村,紅花布村,西紅土村,分水嶺村,輝躍溝村,蔡地溝村,黃花梁村,了緣寺村,保安庄村,扒子溝村,白草口村,秤達溝村,黃土梁村,雁門關村,後腰鋪村,大峪溝村,高二溝村,一道河村,東馬圈村,鐵匠營村,龍王溝村,大灘梁村,老杏溝村,下新街村,東陽溝村,甘林頭村,赤水掌村,下花庄村,小梨園村,上花庄村,大梨園村,下沙河村,下平城村,上平城村,北新莊村,兩界溝村,赤土溝村,牛大溝村,西平安村,中平安村,東平安村,炭窯灣村,柴樹林村,單馬道村,王二溝村,花林子村,西北街村,康上庄村,康下庄村,大南坪村,大板峪村,小板峪村,小南坪村,麻布袋村,黃草院村,
南黃草院村,二十里鋪村,東蔡家莊村,二架陽坡村,富村前街村,劉家圪洞村,太和嶺口村,上瓦窯頭村,下瓦窯頭村,西瓦窯頭村,小峪口前村,黑石頭溝村,上蔡家園村,
富村下園街村,黑山莊下街村,黑山莊上街村,陽明堡堡內村,陽明堡南關村,
❺ 代縣有沒有電影院.想去看前任3
有一個,鼓樓後面
❻ 很多電影,電視劇里都有提到雁門關,雁門關到底真的存在嗎在哪
位於山西省代縣。雁門關在城西北大約40華里的地方,又名「西陘關」。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 上。東西兩翼,山巒起伏。山脊長城,其勢蜿蜒,東走平型關、紫荊關、 倒馬關,直抵幽燕,連接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至黃河邊。關有東、西二門,皆以巨磚疊砌,過雁穿雲,氣度軒昂,門額分別 雕嵌「天險」、「地利」二匾。東西二門上曾建有城樓,巍然凌空,內塑楊家將群像,並在東城門外,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樓與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華時焚於一旦。 傅山先生所書的「三關沖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的對聯也已化為灰燼了。但唐代詩人李賀的《雁門太守行》仍寫出了雄關的豪邁氣勢:「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流傳至今。
❼ 代縣在太原看病報銷多少
醫療保險報銷:
1、門、急診醫療費用:在職職工年度內(1月1日~12月31日)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規定范圍的醫療費累計超過2000元以上部分。
2、結算比例:合同期內派遣人員2000元以上部分報銷50%,個人自付50%;在一個年度內累計支付派遣人員門、急診報銷最高數額為2萬元。
3、參保人員要妥善保管好在定點醫院就診的門診醫療單據(含大額以下部分的收據、處方底方等),作為醫療費用報銷憑證。
4、三種特殊病的門診就醫:參保人員患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後服抗排異葯需在門診就醫時,由參保人就醫的二、三級定點醫院開據「疾病診斷證明」,並填寫《醫療保險特殊病種申報審批表》,報區醫保中心審批備案。這三種特殊病的門診就醫及取葯僅限在批准就診的定點醫院,不能到定點零售葯店購買。發生的醫療費符合門診特殊病規定范圍的,參照住院進行結算。
5、住院醫療。
註:醫保繳夠20年,才能享受退休後的醫保報銷。
❽ 代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代縣好玩的地方挺多的,我可以幫你們介紹一些,比如佛光寺、古城代縣、崇慶寺等等。佛光寺位於山西五台縣城東北32公里佛光山腰。寺因勢建造,坐東向西,三面環山,唯西向低下而疏豁開朗。寺區松柏蒼翠,殿閣巍峨,環境清幽。寺內建築高低錯落,主從有致。現存六角形祖師塔,形制古樸,是北魏遺物。山腰的東大殿,雄偉壯麗,為唐代所建,前院文殊殿為金代建築。其餘山門(即天王殿),伽藍殿,萬善堂, 香風花雨樓及廂房,窯洞等建築,皆明,清重樓,是我國古建築中的傑作在中國乃至世界建築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寺內還有唐代塑像,壁畫,石幢,墓塔,漢白玉雕像等。石幢兩座,平面八角形,一在東大殿前,唐大中十一年前造;一在前院當中,唐乾符四年(877年)造。唐代是我國佛教發展發極盛時期,佛光寺的文物是我國唐代佛教藝術的精華。還有古城代縣,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遺存豐厚的文化遺產。有東段景新石器時代遺址,漢代長城遺址、城堡遺址,隋代棗戶城遺址,明朝砌築的39堡和12聯城遺址等。又有雁門關扼勾注、聯長城,居九塞之首;邊靖樓矗立城中,威鎮三關;文廟規模宏大,名震三晉;楊忠武祠影響波海外;依石罅而建的懸空結構趙杲觀;挺拔俊秀的阿育王塔,以及白仁岩寺、柏林寺、鳳凰觀、太寧宮等古建築遺址。古墓葬有晉王李克用和義子李存墓,宋侍郎滕茂實墓,明尚書張鳳翼、孫傳庭墓等。代州又是北地聞名的商貿中心,清末城內各類鋪面達 131家。有「宗廟、明街星羅棋布,奇珍異寶瑰麗多彩」之稱。現藏金、石、陶瓷等珍貴文物4O00多件。另外,我推薦你們去觀看大型實景劇《太行山》,該劇真實地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太行兒女與八路軍將士同仇敵愾,浴血奮戰的感人故事,希望你們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