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反映,北京某電影院《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絕大多數場次被快手包了場,只剩下一些位置較差的。
對此,有網友猜測,只不過是已售紅色標記換成了快手的標識而已,可能是跟電影方合作宣傳短視頻。如果真是這樣,就不存在快手怎麼買電影票問題。
通過貓眼、淘票票APP購買電影票的時候,在座位上顯示「快手」字眼和LOGO代表該座位已經被賣出去了,春節期間很多用戶去看電影,所以電影票簡直是一票難求,而「快手」字眼應該是快手品牌方廣告,只不過是將之前的已售LOGO換了一下。
如今的廣告都是無孔不入,比如唐人街探案3中間就可以看到東鵬特飲、和平精英游戲等廣告,而快手是一款十分流行的短視頻APP,年輕人喜歡看電影,快手的受眾也是年輕人,因此非常適合做宣傳和推廣。
大體就是電影想通過短視頻得到宣傳,短視頻也會從中獲利,兩者就是互相扶持互相獲利的關系。
B. 買電影票時看到這個,是什麼情況呀
這個是可以選座的
上面的只是個廣告而已
C. 為什麼電影票買貴了,心裡不舒服啊,早知道晚點買的,買早了,虧的錢還能買兩張電影票了
你出2張票價,讓你永遠看新電影,高清大片,視頻,國內沒有的也有
D. 在網上一次性買了兩張電影票,但我就一個人,所以去電影院的時候就必須同時兌完並且只能看同一場次的
您好~
如果不是在線選座的電影票,就不用一次消費完哦~影院在驗證您的兌換碼時,後台會顯示您剩餘未兌換的票數,您想消費幾張,他就為您扣除幾張。
感謝您對大麥網的支持!
E. 我的朋友代購電影票,說無論什麼電影票都比美團上便宜十塊錢,還有好多人也在做這個,請問這是問為什麼
能賺錢呀,給別人省錢自己也能賺錢。有別人不知道的渠道
F. 為什麼網上買的電影票比現場買便宜很多
為什麼網路購票會比現場購票便宜那麼多?
一、邊際成本
簡單說,一場電影,影廳內坐100個觀眾時,和99個觀眾相比,影院付出的成本(水電場地人工)幾乎是一樣的,多出來那一個觀眾分攤的成本叫邊際成本。和實物商品消費不同,電影院、公園、火車、飛機這類提供服務性消費的行業,邊際成本都是接近為零的。
也就說,針對一個個體消費者,不管以什麼價格售票,影院都是收益大於支出的。雖然有國家的電影基金和稅,還有片方的分成,但這幾項成本都是按票價的比例計算的。在不考慮最低票價的情況下,電影票就算定在1元錢,對於影院,也是收益(短期內)。
當然,影院還是希望多掙錢的,如何爭取利益最大化呢?那就需要引入下一個概念:價格歧視。
二、價格歧視(區別定價)
簡單地說,因為邊際成本為0,那麼如果以每個消費者當時能承擔的最高價格把票賣給他,那麼影院就能獲得最大收益。
張三對電影票能承受的最高價格為100。影院如果能確知,那就應該以100的價格銷售給張三。
李四對電影票能承受的最高價格為25。影院如果能確知,那就應該以25的價格銷售給李四。
……
把每一張票都以合適的最高價格銷售出去,影院就會獲得最大收益。
這樣看似不公平,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是很常見的。比如民航,訂票越早,折扣越高。公交車、公園會推出月票,游泳館的定價更是五花八門,最貴的同樣是現場購票,還有各種年卡、月卡、計次卡,打折卡,單雙日卡提供不同程度的折扣等等。中國鐵路也期望這樣,但是被政府和民眾聯手禁止和抵制。所以現在鐵路只有在學生票上有價格歧視。
再說影院:現在的電影觀眾,按選片方式大致可以分兩種。
第一類,很早就在豆瓣時光或者影院官網上了解到自己感興趣的片子的公映日期,甚至是具體的影院排片的核心影迷。這類人是網路購票的主力。通過網路,他們對信息掌握充分,可以對不同影院貨比三家,對時間,影片制式,價格相對敏感。如果影院對他們不進行一些折扣和優惠,他們很容易被其他影院吸引走。反之,節假日、特別是情人節、聖誕節的時候,第二類觀眾的比例會激增,這時,影院就會取消所有的優惠了。
第二類,在商場吃喝購物之後,順便看個電影的非核心觀眾。這類人往往到了影院才知道有什麼片子可看,選片的標准基本是售票員推薦和看現場海報。影院吸引他們靠的是位置、裝潢和知名度。他們是現場購票的主力,已經到了影院,幾乎不可能再轉去其他影院。這類觀眾,往往不知道或者不屑於網上訂票,票價只要不是離譜,就可以接受。
這就是萬達影院官網購票低於現場購票價格的原因。
PS:在經濟學中,歧視的意思不是鄙視,而是區別對待。
PPS:本人不贊同yol叔的一個理由是,網購票的主要群體,也就是我上面說的第一類觀眾,有兩個特點,一是對價格比較敏感,那麼對影院高價零食的接受度不高。二是由於網上訂票,能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可以提前准備零食。我就算一個,我曾往萬代影廳夾帶過薯片、漢堡、三明治、披薩餅、紫菜包飯等等,在其他超市購買的瓶裝飲料也是每次都帶的。萬達影院也從沒仔細查過。
低價票、網購票、團購票對影院的零食銷售肯定是有促進作用的,但是有沒有Yol叔說的那麼可觀。個人覺得,以中國當下的經濟水平,未必吧。或者說,今後還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但說到底,就算有一天中國的影院贏利點全在零食上,而不在影片上了,那麼也可以歸咎到「邊際成本」和「價格歧視」這兩個原理上。
G. 有誰知道這是什麼買電影票的軟體
買電影票的那個軟體有很多都是買的到的,這是也有專業的電影票也在網上進行訂購,也是訂購的到的,沒有必要來問,真的,大致的買電影票的都是差不多的沒有,有的都是差不多的,沒有特別大的區別。
H. 我買多了電影票,想在電影院門口賣出去,但是很多人都說買完了,然後就去售票台,我知道這是不信任,但我
我也弄過一次,臨開場半小時朋友不來了。我網購的,先把票取了出來,然後就在售票口等人,有人往跟前走,我就問他說朋友打算看什麼電影,我有兩張票是xxx電影的,可是有事看不了了。我可以按照網購價給你,座位不錯的,你要是不信的話,我可以送你們進去,反正我也在電話影院門口。然後人家也覺得我沒啥貓膩可玩兒的,就直接買了下了
I. 別人買電影票都二十多 我買票怎麼都56 。48一張
別人上網團購,你是親自去電影院買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