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年4月30日電影院上映電影
2018年4月30日左右上映的電影
梅莉和魔女的花(瑪麗與魔女之花)
導演:米林宏昌
分類:大陸/劇情/奇幻/動畫/冒險
上映時間:2018年4月28日
狂暴:世紀浩劫
導演:布拉德·佩頓
分類:美國/動作/科幻/冒險
上映時間:2018年4月13日
主演:道恩·強森 娜奧米·哈里斯 傑弗里·迪恩·摩根 瑪琳·阿
幕後玩家
導演:任鵬遠
分類:大陸/喜劇
上映時間:2018年4月28日
主演:徐崢 王麗坤 任達華 段博文 王硯輝 鮑曉
後來的我們
導演:劉若英
分類:大陸/愛情
上映時間:2018年4月28日
主演:周冬雨 井柏然 田壯壯
2. 《幕後玩家》劇情有趣嗎好笑嗎
由徐崢監制並主演,任鵬遠導演,王麗坤、王硯輝、段博文、任達華、於和偉、朱珠、趙達聯合主演的電影《幕後玩家》將於4月28日上映。昨日,徐崢、任鵬遠、王硯輝空降廣州和深圳兩城與影迷走心交流。
現場,主創跟大家分享幕後故事,這部讓徐崢「犯了戲癮」,讓導演任鵬遠光劇本就「改了20多次」,也讓王硯輝再展「反派教科書」演技的犯罪懸疑片,吸引了一眾實力派戲骨加盟。現場,徐崢也坦言「這個戲最吸引我的就是不僅能跟自己飆戲,還能跟這么多實力派演員飆戲」,現場徐崢自曝被導演任鵬遠的劇本打動,此番在電影《幕後玩家》里跟王硯輝等戲骨飆戲,一起演繹一場涉及金錢、生死、真愛的選擇游戲。
徐崢坦言沖著認真演戲來的
被爆料片場口頭禪「再來一遍」
電影《幕後玩家》講的是徐崢飾演的金融大佬突遭綁架後,不停面臨各種危機,需要不斷做出關乎生死選擇的故事。此次電影除了吸引徐崢加入,更是雲集了王麗坤、王硯輝、段博文等眾多實力派演員。密室逃脫、金錢游戲、生死選擇等故事元素,再加上演員們扣人心弦極具張力的演繹,都只為打造出一部國產優質懸疑片。
「比起懸疑這個題材,這部戲可能更吸引我的是演員的部分,一想到能跟自己飆戲,還跟別的實力派演員飆戲,我就犯了戲癮了。」電影《幕後玩家》中徐崢貢獻了不少精彩的獨角戲,其中一場密室戲,徐崢經歷了被木頭打傷、被煙霧嗆、被冷風吹、被熱氣蒸、從頭到腳被虐了一遍。導演任鵬遠真誠道:「徐老師真的是一個對戲要求非常嚴格的人,是一個永遠沒辦法「一條過」的演員,總是說『再來一遍』,從徐老師身上看到了他對演員這個角色的尊重。」
任鵬遠「1人分飾6角」心裡苦
王硯輝戲里兇狠戲外萌
電影《幕後玩家》實則是新人導演任鵬遠第一部商業類型片,談到跟徐崢及王硯輝的合作,心懷感激的任鵬遠表示「其實沒什麼壓力」,透露前期籌備工作做得十分詳盡,「開拍前就跟徐老師圍讀了三次劇本,第一次就我跟徐老師兩個人,跟他對戲我1個人分飾6角,其中還包括他老婆的角色。」
「真正能讓角色綻放人物光彩的好演員」,贏得了徐崢和任鵬遠的一致贊嘆的王硯輝這次在電影《幕後玩家》仍演了一個反派,但他自稱這次演了個「很有錢的反派」。每次都能把反派角色演繹得「壞到極致」的王硯輝,被徐崢爆料「私下特別愛賣萌」,徐崢和王硯輝順勢現場跟觀眾一起PK賣萌五連拍,捧臉、比心、蘭花指等手勢層出不窮,果然萌煞眾人。
路演活動上,徐崢、任鵬遠、王硯輝還都「入鄉隨俗」用廣東話跟影迷們打招呼,還有影迷專門給徐崢手繪了一張「洗錢版」海報送給他,徐崢笑著抱怨「下次把我畫瘦點」;王硯輝在玩粵語版的「你比我猜」時,即使被台下觀眾用英語提醒還一臉茫然,一度惹得現場歡笑一片。
據了解,接下來,徐崢、任鵬遠、王麗坤、王硯輝、段博文、趙達、鮑曉還將馬不停蹄去濟南、成都、重慶、珠海跟觀眾分享幕後趣事。該片將於4月28日全國上映。
3. 《反貪風暴3》評價怎樣值得去電影院看嗎
由黃百鳴監制、林德祿執導、古天樂等人主演的香港犯罪電影《反貪風暴3》今日上映,從影片在豆瓣的評分來看,口碑是不太好的。
14日上映《反貪風暴3》開放評分,就只有5.8分。到了14日晚上,《反貪風暴》的評分跌倒了5.7分。
但是評分人數依舊不多,只有1291人打了分,其中3分評分佔到了55%。
回頭看看《反貪風暴》前兩部,再看看《反貪風暴3》的評價,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系列爛的根源在於編劇和導演,編劇一開始就沒有編排出一個優質的故事,而導演也空強調場面,並沒有把這樣一個非常具有社會正能量的故事展現出完美的狀態,反而讓觀眾看得如鯁在喉,自然不可能得到好評了。
4. 濱州鄒平高利貸死人共多少
死的話 ,你自己去平原水庫看看的,在加上扔到黃河的,在加上拋屍的,少說也得500-600人吧
5. 仿寫《陋室銘》
游戲銘(絕對原創) 濟南第二十中學初二十班於凌霄
級不在高,有錢就行;裝備不在好,看著帥就行;雖是游戲,唯吾獨尊。「小紅」吃得快,「小藍」備得多。大招放的勤,一招秒一個。無系統之約束,亂砍人。無隊友之責罵,無父母之操心。雖非真世界,但卻有真情。本人曰:「快哉快哉!」
6. 身殘志堅的故事
張海迪,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其中《輪椅上的夢》在日本和韓國出版,而《生命的追問》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在《生命的追問》之前,這個獎項還從沒頒發給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長達30萬字的長篇小說《絕頂》,即將問世。從1983年開始,張海迪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
為了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她先後自學了十幾種醫學專著,同時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針灸等醫術,為群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
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張海迪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
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於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鄧小平親筆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
隨後,使張海迪成為道德力量。
張海迪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供職在山東作家協會,從事創作和翻譯。
[張海迪的故事]
[鳳凰衛視主持人魯豫與張海迪的對話——真實美麗張海迪(節選)]
20多年過去了,今年就要47歲的張海迪,在人們心目中的光環似乎漸漸消去。經歷了癌症的折磨,愛情婚姻的爭議,死亡的挑戰,……依然坦然面對魯豫。她會說些什麼……
張海迪:最早大家知道我的名字的時候,我才26歲,今年就要47歲了,20多年過去了,時間是真的很快,但是當時那些我有時候回想一下,我就覺得像做夢一樣,而且想想還是覺得像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
魯豫:你還記得當時你被神話的最厲害的那段時間,你大概每天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況?
張海迪:每天生活不得安寧,我當時每天收到的信,都是用麻袋來裝的,一麻袋一麻袋的送到我的單位,送到我的家裡,那個時候一點沒有辦法,而且在我家裡,就是成批成批的人,有的多則上百,少則幾十個,或者是幾個人,每天都去,我們一定要見見海迪,我看她一眼行嗎?
魯豫:但是從外人看來,比如從我看來,有一天,張海迪好象就從我的視線消失了,然後就很少聽到她的消息。就感覺慢慢地,你不知道你自己主動就淡出我們的視線,還是外界在慢慢遠離你。到底是一種雙向選擇,還是純屬你個人的選擇?
張海迪:大概,我覺得是雙向,因為首先是我覺得是我個人的。我個人我覺得我應該保持一份清醒的頭腦,特別是我選擇了這個職業,作為作家,是應該在幕後工作的,而不是在前台。因為我不是一個演員,我不是去演戲,我不需要登舞台,因為我的工作應該是大家看不見的,這是我自己的選擇。當大家看不見我的時候,可能正是我在事業的長河裡艱難跋涉的時刻。那麼在這個宣傳媒體上,他們對一個人物的宣傳,對我來說,應該是比較長久的了。一直到現在還經常有什麼一個版一個版地寫海迪了或者是怎麼樣。但是,當時到了1986年,這個情況會好了一些。
(解說)1991年,張海迪接受醫生診斷,得知鼻部患有黑色素癌。於是,她經歷了生命中第6次大手術。魯豫:那手術過程很痛苦吧?
張海迪:非常痛苦,應該說是從剝離到縫合這段時間,因為這么一點點地方,上海最好的醫生為我治療,已經是作了最大的努力,而且這么一點地方縫了四十多針。很小很小的針,雖然那個線很細但對我來說好像是拉一根麻繩。
但是作為一個女性,我覺得,我承受了男性都難以承受的那種痛苦。這種痛苦不僅僅是皮肉的,最重要的是精神的。當時作完手術以後我的手也很涼,也有些顫抖,但是我沒有叫一聲。我出來的時候,我愛人正在外面等著我,他的手我這么一摸,比我還涼。後來我就跟他講,我說我有一種感覺,如果我要是在白色恐怖時期被敵人抓了去,我什麼也不會說,我說你會說嗎,他說我也不說。我說不,你會說。那個時候不能笑了,因為臉上太疼了,不能笑了,但是我自己知道我能夠忍受世界上最難以忍耐的痛苦。
魯豫:你那個時候一滴眼淚都沒掉過嗎?
張海迪:沒有,從小到現在從來沒有因為病痛而掉過眼淚。我這個人是非常富有感情的,但是從來沒有因為病痛掉過眼淚。總是因為別離,離開了自己親人,離開朋友,然後什麼什麼,眼淚汪汪,就這樣。大家等一下可以嗎,我是看著表上廁所。
魯豫:我發現海迪身上有一點超出常人,那就是對時間的敏感。由於她從胸部以下,身體完全沒有知覺,所以必須非常嚴格的遵守時間。每隔兩個小時,必須要使用一次洗手間,而每一次她並不需要旁人的提醒,也不需要上鬧鍾,好像身體裡面已經有了一個自然的生物鍾,到時間就會提醒她。海迪告訴我說,這是她用了40年的時間,養成的一個習慣。
(解說)手術後,張海迪身體狀況差到了極點,但她依然堅持就讀吉林大學哲學系,攻讀研究生課程。兩年後,獲得學位,成為中國第一位坐著輪椅的哲學碩士。
魯豫:42年跟疾病一直這樣相伴,不知道一種什麼感覺,一種什麼狀態?
張海迪:有的時候我自己想想,偶爾也有熱淚盈眶的時候,自己為自己感動。因為什麼呢,有的時候,這么想想,哎呀,特別是有時候我跟我媽媽聊起來。有時候就講說,媽媽你說,我如果當時病了,我堅持十年,二十年,我都可以堅持,三十年我也可以堅持。真的,如果我能夠堅持四十年的話,我覺得真的是非常非常不容易,因為我要戰勝很多別人根本就看不見的東西。那麼就是得克服很多別人根本想像不到的困惑和障礙。
魯豫:但是你為什麼沒有放棄呢?
張海迪:沒有放棄是,每天都想想放棄,但是每天又把它拾起來。我覺得又把生命的火焰,就是已經將要熄滅的火焰,小心翼翼地,就像我前幾天跟他們講的,我說我自己每天都想放棄,又像一團小火焰一樣把它拾起來。這個小火種我吹一吹,我又讓它變成我心靈的篝火,越吹越大,越吹越大,讓它繼續燃燒。
魯豫:一直以來,張海迪被人們視作英雄式的人物,而在我們心目當中總覺得英雄和常人不一樣,不食人間煙火,沒有七情六慾。但張海迪和每一個平凡的女性一樣,從小就對愛情充滿了幻想,充滿了追求。當然她品嘗過愛情的幸福,也遭受過失戀的打擊。不過她說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
(解說)1970年,張海迪跟隨父母,來到山東聊城莘縣農村。在那裡,少女時代的張海迪情竇初開,有了初戀。
張海迪:有一天我喜歡一個男孩子,那個男孩子非常非常喜歡我,就是在我們那個小小的縣城裡。但是就是經歷了這么幾年之後,大概,這個是我沒有想到的,有一天就是他忽然帶著一個女孩子到我家,一直到現在我都記著那個女孩子。那是個冬天,她穿著一件當時很少見的,因為她從外地來,穿著一件很少見的毛大衣,毛毛領子,是這樣子的我就覺得就像冬妮婭穿的那種,那個衣服一樣,因為我們那個地方當時很冷的。他進來了以後說,啊,海迪,這是我的表妹。那天還是一起去看電影,他們推著我去看電影,他就告訴我這是他的表妹。
但是當時我非常敏感的就是看了這個女孩子,她真的也非常漂亮,那麼健康。就是從這天以後,我的感覺就是,我喜歡的那個男孩子,他真的疏離了我。在這個時候我才感覺到什麼呢,我就覺得,真的那個地方太小了,那個我的殘疾太重了。那麼就是說他在做現實的,和想像中的愛情決擇的時候,他必定要偏向社會世俗的一些方面,我能理解。我願意把這痛苦自己咀嚼掉,我相信到明年的這個時候我就不會痛苦了,果真是這樣。
經歷了非常大的痛苦。後來以至於於我做什麼事情還像以前一樣。有的時候我的朋友推我去看電影,去露天劇院去看電影。看電影的時候,我這個朋友去了,我真的很想看看他,很想在看他一眼。但不一定是面對面的,面對面是不可能的,他不敢對我的眼睛,我更不願意看見他的眼睛,我願意遠遠的默默的看一看。後來就是我的朋友推著我,就是走過一個胡同的時候,正好他在胡同緊那頭,我這么一看,他跟那個女孩子,就是他的表妹走在一起,我心裡當時真的像,你知道嗎,什麼叫針扎。
魯豫:我明白那種感覺。
張海迪:我真的知道是針扎的感覺,我們每個女性,我覺得應該經歷那樣疼痛,愛情真的是,就是像莎士比亞說的,愛情就是讓人嘗遍天下所有的滋味,如果真的一開始就是甜蜜的話,不經歷這種疼痛的話,一個女性她就不是完整的。
魯豫:那後來呢,除了感情這種疼痛,感覺其他的滋味嘗過嗎?酸甜苦辣你應該都嘗過,包括甜美。
張海迪:甜美的確是有過,這裡面還有就是我經歷的。像我有一個男性的朋友,當時去看我的時候,他給我留下一句話,讓我就想了,就是想了好幾年,他說,海迪,他說,等我下次再來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真的你獲得了幸福,就這么一句話,當時我們都非常的隱晦。後來幾年之後,他在很遠的地方,也是知識青年,在黃河軍馬場,在那個地方,這件事情我極少跟別人說。過了一些年,有一天他給我寄來一封信,這封存信裡面夾了個照片,這個照片看了以後,我接著就撕了。
魯豫:為什麼?
張海迪:因為(照片上)他跟一個女性站在一個台階上,一個樓房的台階上,他站的高一點,女性站的低一點。他後面寫的什麼呢,就是說,海迪,我已經結婚了,我的愛人是做什麼什麼的。他非常非常平淡的就說這樣的話,而且還寄給我這樣的照片,我想他很可能期待我的祝福。而他對我來說,就好像一顆子彈,一下子,不說是一顆子彈吧,就像一把利劍一下子扎了我一下,就是那種疼痛就是甚至讓我全身都猛的一下子抽搐了,讓我就從那個幻夢中一下子回到了現實,並且一瞬間會覺得現實是非常的冷酷,是如此冷酷。我一次一次的追求,一次一次的又失掉了。
(解說)張海迪的丈夫是王佐良,在山東師范大學教外語。兩人的結合是在1982年。他們沒有舉行婚禮,一切都在都在平靜中度過,如同現在一樣。
魯豫:記得在90年代初期的時候,報紙上曾經有過一陣子爭論,張海迪到底應不應該結婚,對於這些爭論張海迪自己是一笑至之,她說早在1982年,她家喻戶曉之前,就已經結婚了,經歷過將近20年的婚姻生活,我們以外人的角度來看,如果不是那張輪椅,這對夫婦跟中國千百萬平凡的夫婦沒有太大的差別。
魯豫:在見張海迪之前,我心裡一直有點顧慮,我怕她不願意談到自己的情感經歷和家庭生活,但海迪非常的坦率,在做這個訪問的時候,海迪的先生和妹妹都在家裡,海迪也完全不避諱我們,不時指揮自己的老公幫自己墊一下墊子,或者倒一杯咖啡,我能夠感覺到海迪是這個家庭的中心,倒不是因為全家人由於她的病情,而要圍著她轉,而是海迪身上就有這樣一種力量,把周圍的人凝聚在一起。
(解說)張海迪夫婦沒有孩子。10年前,他們收養這只小狗,取名「板凳」。夫妻倆對它疼愛倍至,讓人覺得它就是他們的孩子。
魯豫:關於張海迪,我聽到過這樣兩種聲音,有的人說,像她這樣一個聰明的有才氣的女子,卻要承受身體上這么大的痛苦,老天實在是太不公平了。但也有人說,張海迪什麼都有了,有名氣,有地位,出了那麼多書,還要求什麼呢。但海迪跟我說,她願意放棄所有這一切,只希望能有一個健康的,正常的身體。我想這一點普通人是很難理解的。
海迪在一起我們談到了死亡,我問她如果自己來撰寫自己的墓誌銘,她會寫些什麼?海迪說,她會這么寫,這里躺著一個不屈的海迪,一個美麗的海迪。
7. 中國現存的娛樂脫口秀節目有哪些
.2 金星 《金星秀》
由燦星製作,金星主持的脫口秀節目《金星秀》正在東方衛視熱播。在多檔真人秀節目中,金星憑借犀利的言語被人們奉為「毒舌女王」。話語雖然刻薄激烈,但是卻直接的點出事件的內在原因。
如今她從評委為轉變為主持人,身份雖然變更,但是「毒舌」卻一如既往。面對人們熱議的話題,她用她犀利的言語做出了獨特的詮釋與解讀。節目收視率不但節節攀高,而且眾多金句更是成為人們的日常談資。畢竟,毒舌雖毒舌,但女王卻也不是蓋的咯
No.3 王自健 《今晚80後脫口秀》
《今晚80後脫口秀》是由東方衛視打造的高端文化脫口秀,也是中國唯一一檔歐美風格的脫口秀節目,80後相聲演員王自健加盟主持。通過脫口秀的節目形式,把當下熱議的話題結合年輕人的生活,幽默卻又保有深度的展現出來。
作為一名80後的年輕人,王自健通過年輕人的視角來分析問題。雖然少了很多表演上的經驗與積淀,但是正是富有更多年輕人的氣息與熱情,這檔節目很快便被人們廣泛關注。幽默卻不失態度,搞笑卻不乏銳度。《今晚80後脫口秀》無疑是一檔極具表現力的節目。
NO.4 梁宏達 《老梁故事匯》
《老梁故事匯》是陝西衛視的一檔與眾不同的脫口秀節目。2013年開播至今,不但收視喜人,而且好評不斷。主持人梁宏達通過調侃時下熱點,並將觀眾帶回與這些熱點相關的老故事中,從古今中外大跳大出、大開大合的講述中,讓觀眾在故事裡體悟時代的變化和不變的真情。
通過主持人梁宏達精煉的語言表述,結合或緊張懸疑、或溫暖感動的故事。讓人們享受節目所帶來的豐富感受時,又能了解許多知識與歷史。與其他的脫口秀節目相比,鮮明的特點也讓這檔節目很快收獲了觀眾的肯定。
No.5 高曉松 《曉松奇談》
《曉松奇談》作為一檔周播的文化類脫口秀節目,由高曉松主持在愛奇藝網路平台播出。主持人高曉鬆通過談論天文地理、海外見聞、中西野史或者當下熱點,吸引人們的關注。並且節目中設置幽默的動畫版塊以及網友的互動,在網路中具有極高的人氣。
8. 怎麼捧都火不起來的明星有哪些
楊蓉、董潔、景甜等等。
景甜出道多年來,一直也參演過不少的電視劇和電影,論外表和演技都不差,但是卻一直沒有一部代表作,而很多明星往往都是通過某一部代表作而為大眾所熟知。景甜是88年出生的,當年在學校的時候,就憑借甜美的容貌,成為了公認的校花。不過提到景甜,最讓人有印象的還是她跟張繼科的戀情話題了。不過景甜多年來還真是怎麼樣也不能做到大火。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