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色溫對影片風格的影響
色彩在一般電影的風格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色彩能夠創造出一種時空感,並且可以營造氣氛,產生一些情緒化的效果。電影一般會在電影的色彩中隱喻影片的象徵和主題。從專業角度來說,大部分專業攝影師常用白平衡來控制色溫和色彩偏差,白平衡簡單來說就是攝影機校正色彩的一個裝置,使攝影機在特定的環境下決定適當色度的方法。我打個比方吧!比如電影《紐約黑幫》用一些暴力和血腥的鏡頭我們就常常看到一些暗淡的色溫表現出一種悲觀,邪惡。又比如電影《泰坦尼克號》傑克為露絲畫像的片段中就用一些柔和的淡色溫表現出一種愛,熱情,激動。明白了嗎?
冒昧問一句學電影的嗎?
㈡ 攝影中色溫是怎麼回事
色溫
colo(u)r temperature
表示光源光譜質量最通用的指標。色溫是按絕對黑體來定義的,光源的輻射在可見區和絕對黑體的輻射完全相同時,此時黑體的溫度就稱此光源的色溫。低色溫光源的特徵是能量分布中,紅輻射相對說要多些,通常稱為「暖光」;色溫提高後,能量分布中,藍輻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稱為「冷光」。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溫為:標准燭光為1930K(開爾文溫度單位);鎢絲燈為2760-2900K;熒光燈為3000K;閃光燈為3800K;中午陽光為5400K;電子閃光燈為6000K;藍天為12000-18000K。
在討論彩色攝影用光問題時,攝影家經常提到「色溫」的概念。色溫究竟是指什麼? 我們知道,通常人眼所見到的光線,是由7種色光的光譜所組成。但其中有些光線偏藍,有些則偏紅,色溫就是專門用來量度和計算光線的顏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紀末由英國物理學家洛德·開爾文所創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溫計演算法,而其具體確定的標準是基於以一黑體輻射器所發出來的波長。
開爾文認為,假定某一純黑物體,能夠將落在其上的所有熱量吸收,而沒有損失,同時又能夠將熱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的話,它產生輻射最大強度的波長隨溫度變化而變化。例如,當黑體受到的熱力相當於500—550攝氏度時,就會變成暗紅色(某紅色波長的輻射強度最大),達到1050一1150攝氏度時,就變成黃色……因而,光源的顏色成分是與該黑體所受的溫度相對應的。色溫通常用開爾文溫度(K)來表示,而不是用攝氏溫度單位。打鐵過程中,黑色的鐵在爐溫中逐漸變成紅色,這便是黑體理論的最好例子。通常我們所用燈泡內的鎢絲就相當於這個黑體。色溫計演算法就是根據以上原理,用K來對應表示物體在特定溫度輻射時最大波長的顏色。
根據這一原理,任何光線的色溫是相當於上述黑體散發出同樣顏色時所受到的「溫度」。顏色實際上是一種心理物理上的作用,所有顏色印象的產生,是由於時斷時續的光譜在眼睛上的反應,所以色溫只是用來表示顏色的視覺印象。
㈢ 家用SONY電視能否調出電影院的那種色彩效果
可根據自己對色彩的喜好,選擇各種色溫:有冷色、中間色、暖色1、暖色2。
要想看起來不刺眼,可調低電視機的亮度和背光燈的亮度。我的索尼液晶電視的亮度、對比度、色飽和度和背光燈分別調至如下數據,供參考:
亮度:56;
對比度:70
色度:51
背光燈:5
我覺得圖像看起來很自然。
液晶電視與DVD連接,最佳的選用色差信號輸入:
紅的插口(R):是紅色色差信號;
藍的插口(B): 是藍色色差信號;
綠的插口(Y):是亮度信號。
另外需連接音頻線,紅色為右聲道;白色為左聲道。
HDMI是高清數字插口,高清機頂盒才用到,已含音頻信號。
㈣ 老電影機哪個光源的好
你好!我是做路燈行業的,專業光源做的好的是飛利浦和歐司朗,電影機的光源也應該有的,你可以打聽一下。
㈤ 老片為什麼也有高清的啊
修復後版本會比之前好,而且會按照導演意思表達
修復版系將之前舊電影膠片轉換成製造數碼視頻音頻,然後通過電腦進行畫面和聲音進行技術上修復,包括畫面上劃橫、色調和色彩等,聲音方面會從舊兩聲道進行分配變成5。1聲道,每個聲道都會適量加如新音效。
當然修復最難音質。
好多人都會發現,不論你系買DVD還系下載(BD五計,因為BD系新產物,想洗牌都有排)。舊片會有好效果,而且有D就好差,同一部電影會發行多次版本,所以想收藏要識選擇。如果想收藏但選擇下載,最好去電驢,如果想收藏DVD,就要看清楚發行日期,上網查找系否系最新的,因為修復過電影會比你有新噶體驗。
以下用異型1修復DVD與第一版DVD做對比
修復版的出現最早是電影公司要推出新的音效或視效上的一切,所以呢個版本一定對比起以前有大出入.所以才有修復版一詞.後來竟然導致高端器材公司要測試其軟體製作.曾泛濫推出過.後來加以管制.才能得到現在的太平.當年混戰中最好的例子就是 日本的Sony公司, Yamaha公司, Denon公司. Victor公司. Pioneer公司 歐美的Dcs公司, Barco公司, Cello公司,Mclntosh公司等呢幾個大鱷
93年管制後的統一規格NTSC制式是由sony BVM-2012作圖像質感,色彩,層次,上的專業單一性鑒定,輔助機為Faroudja,播放機為pioneer公司的,所得圖像場頻為60Hz.行頻又由15.625KHz變為33.25KHz.而PAL制則是場頻為50Hz.行頻15.625KHz變為31.25KHz..所以色調上NTSC軟體是6500K色溫為住.而PAL就是9300K.民用是1080i.後來95年誕生了BVM-3030才進入1080P的時代.當然它們的技術是無提供比我國的.
而在音頻方面,操刀大手只分比三家公司,Sony,Denon,Yamaha.真是激死D歐美佬.但由於在95--96年Yamaha公司獨立開發的DTS系統在民用上得到近乎完美,所以後期的民用音效只比Yamaha做.而Sony與Denon就專做專業領域.好可惜的是98年Denon放棄其DDSC.所以只剩下Sony的SDDS.而在99年.美國摩托羅拉研發的DTS晶元比起Yamaha的更強.只能將呢塊肉劃分出去.
所以當年真是實力派以硬體黎加以修復所用的器材及效果在上面你會得到解答.家下已是電腦化了.距地都收曬皮了.但是各有各好處既.悟會單一贏曬既.因為本身再過已存在損失.悟是既話,點解原裝頭版點會炒得特別貴同有價無市呢...........................
㈥ 香港電影中的色溫一來溫是什麼
7-11
網路名片
7-11(7-Eleven日語:セブン-イレブン)便利店(商標中的表記方式為:7-ELEVEn)7-Eleven品牌原屬美國南方公司,2005年成為日本公司。Seven&I Holdings公司是Seven-Eleven Japan公司、Ito-Yokado公司、Denny』s Japan公司在2005年9月合並成立的新公司。1927年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創立,7-Eleven的名稱則源於1946年,藉以標榜該商店營業時間由上午7時至晚上11時,後由日本零售業經營者伊藤洋華堂於1974年引入日本,從1975年開始變更為24小時全天候營業。發展至今,店鋪遍布美國、日本、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
㈦ 電腦顯示屏對看電影最合適的光度、對比度、色度是多少
一般來說是根據環境去調的,但是一般情況下怎麼比較清晰,亮度色度調50%,對比度跳到80%,清晰度打底點,因為清晰度調太高比如雪花等等之類的就看得到了
還是自己根據環境去調,環境越亮電視的參數也隨著變高了,環境黑了,參數就要打底它了,因為太亮了,輻射就會很高的。
㈧ 為什麼老電影會有1080p乃至更高清晰度的畫面
膠片的清晰度始終都是很高的,只不過當時電視沒1080P這個條件而已,不代表膠片達不到1080P。一個是膠片問題 一個是攝影機的問題。另一個是保存問題目前135甚至120膠片的優勢,就在於色彩表現,特別在於非標准色溫條件下,膠片常常表現出來一種特異的色調(Hue),給人以一種厚重堅實飽和的感覺。
現在看到的舊電影就是以前膠片的數碼拷貝而中國用數碼拷貝舊電影做備份的歷史很短 之前都是膠片存放倉庫 時間長自然膠片會受空氣的水分等的侵蝕,等用數碼拷貝時已經晚了美國用數碼拷貝早是一個問題,主要的是保存膠片技術,和制度完善。
㈨ 顯示器看電影暗,其他時候正常,案的地方暗,亮度正常,色溫自定義值
你的顯示器對比度不夠,改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