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影劇院 定價策略
根據消費者的心理期望
當然你也可以靈活定價,
比如把票價定的低點,但是把去影院看電影是吃的零食價格提高
最後還是你賺!
B. 電影院賣品部定價策略 我們是縣城開了家全球同步的電影城,馬上就 開業了,想請高手幫看看
一般定價都是根據你這個城市的消費水平以及影院的大小及星級。我們這面的電影院一般都是飲料5-30不等。礦泉水3-5塊就可以了,太貴了也沒人買。總之肯定比外面的超市要貴,其實電影院很大的一部分資金來源就是賣品,現在人看電影不是會員卡5折,很多時候還有會員特價就是團購,很少有人直接拿錢去買你的掛牌價了。
票價的話你哪個電影院3D的有IMAX之類的屏幕么? 有的話就比較貴,票價一般都在120-150左右~ 如果是普通3D的話那就是70-80之間~
有vip廳的價格都在120以上,且這個VIP廳是不能用團購的。
2D的話中小型影院價格為50,大點的影院價格為60.
C. 在網站上付費看電影
那個網站?想騰訊、愛奇藝、優酷都有客服。其他的就不是很安全的。不過為什麼要付費。像檸檬觀看那邊就是免費的,也能看最新的電視劇,全免費的
D. 網路營銷定價策略知多少
網路營銷定價策略
1、低價定價策略
藉助互聯網進行銷售,比傳統銷售渠道的費用低廉,因此網上銷售價格一般來說比流行的市場價格要低。由於網上的信息是公開和易於搜索比較的,因此網上的價格信息對消費者的購買起著重要作用。根據研究,消費者選擇網上購物,一方面是因為網上購物比較方便,另一方面是因為從網上可以獲取更多的產品信息,從而以最優惠的價格購買商品。
直接低價定價策略就是由於定價時大多採用成本加一定利潤,有的甚至是零利潤,因此這種定價在公開價格時就比同類產品要低。它一般是製造業企業在網上進行直銷時採用的定價方式,如Dell公司電腦定價比同性能的其他公司產品低10-15%。採用低價策略的基礎是前面分析中指出的,通過互聯網企業可以節省大量的成本費用。
另外一種低價定價策略是折扣策略,它是在原價基礎上進行折扣來定價的。這種定價方式可以讓顧客直接了解產品的降價幅度以促進顧客的購買。這類價格策略主要用在一些網上商店,它一般按照市面上的流行價格進行折扣定價。如Amazon的圖書價格一般都要進行折扣,而且折扣價格達到3-5折。
如果企業是為拓展網上市場,但產品價格又不具有競爭優勢時,則可以採用網上促銷定價策略。由於網上的消費者面很廣而且具有很大的購買能力,許多企業為打開網上銷售局面和推廣新產品,採用臨時促銷定價策略。促銷定價除了前面提到的折扣策略外,比較常用的是有獎銷售和附帶贈品銷售。
在採用低價定價策略時要注意的是:首先,由於互聯網是從免費共享資源發展而來的,因此用戶一般認為網上商品比從一般渠道購買商品要便宜,在網上不宜銷售那些顧客對價格敏感而企業又難以降價的產品;其次,在網上公布價格時要注意區分消費對象,一般要區分一般消費者、零售商、批發商、合作夥伴,分別提供不同的價格信息發布渠道,否則可能因低價策略混亂導致營銷渠道混亂;第三,網上發布價格時要注意比較同類站點公布的價格,因為消費者可以通過搜索功能很容易在網上找到最便宜的商品,否則價格信息公布將起到反作用。
2、定製生產定價策略
(1)定製生產內涵
在網路營銷服務策略中分析了個性化服務的特點。作為個性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顧客需求進行定製生產是網路時代滿足顧客個性化需求的基本形式。定製化生產根據顧客對象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面對工業組織市場的定製生產,這部分市場屬於供應商與訂貨商的協作問題,如波音公司在設計和生產新型飛機時,要求其供應商按照其飛機總體設計標准和成本要求來組織生產。這類屬於工業組織市場的定製生產主要通過產業價值鏈,從下游企業向上游企業提出需求和成本控制要求,上游企業通過與下游企業進行協作設計、開發並生產滿足下游企業需要的零配件產品。
由於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差異性大,加上消費者的需求量又少,因此企業實行定製生產必須在管理、供應、生產和配送各個環節上,都必須適應這種小批量、多式樣、多規格和多品種的生產和銷售變化。為適應這種變化,企業在管理上採用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來實現自動化、數字化管理,在生產上採用CIMS(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在供應和配送上採用SCM(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2)定製定價策略
定製定價策略是在企業能實行定製生產的基礎上,利用網路技術和輔助設計軟體,幫助消費者選擇配置或者自行設計能滿足自己需求的個性化產品,同時承擔自己願意付出的價格成本。Dell公司的用戶可以通過其網頁了解本型號產品的基本配置和基本功能,根據實際需要和在能承擔的價格內,配置出自己最滿意的產品,使消費者能夠一次性買到自己中意的產品。在上面配置電腦的同時,消費者也相應地選擇了自己認為價格合適的產品,因此對產品價格有比較透明的認識,增加企業在消費者面前的信用。這種允許消費者定製定價訂貨的嘗試還只是初步階段,消費者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進行挑選,還不能完全要求企業滿足自己所有的個性化需求。
3、使用定價策略
傳統交易關系中,產品買賣是完全產權式的,顧客購買產品後即擁有對產品的完全產權。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而且產品的使用周期也越來越短,許多產品購買後使用幾次就不再使用,非常浪費,因此制約許多顧客對這些產品的需求。為改變這種情況,可以在網上採用類似租賃的按使用次數定價的方式。
所謂使用定價,就是顧客通過互聯網注冊後可以直接使用某公司的產品,顧客只需要根據使用次數進行付費,而不需要將產品完全購買。這一方面減少了企業為完全出售產品而進行的不必要的大量的生產和包裝浪費,同時還可以吸引過去那些有顧慮的顧客使用產品,擴大市場份額。顧客每次只是根據使用次數付款,節省了購買產品、安裝產品、處置產品的麻煩,還可以節省不必要的開銷。如微軟公司計劃在2000年將其產品Office2000放置到網站,用戶通過互聯網注冊使用,按使用次數付錢。
採用按使用次數定價,一般要考慮產品是否適合通過互聯網傳輸,是否可以實現遠程調用。比較適合的產品有軟體、音樂、電影等產品。對於軟體,如我國的用友軟體公司推出網路財務軟體,用戶在網上注冊後在網上直接處理帳務,而無須購買軟體和擔心軟體的升級、維護等非常麻煩的事情;對於音樂產品,也可以通過網上下載或使用專用軟體點播;對於電影產品,則可以通過視頻點播系統VOD來實現遠程點播,無須購買影帶。另外,採用按次數定價對互聯網的帶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為許多信息都要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如互聯網帶寬不夠將影響數據傳輸,勢必會影響顧客租賃使用和觀看。
4、拍賣競價策略
網上拍賣是發展比較快的領域,經濟學認為市場要想形成最合理價格,拍賣竟價是最合理的方式。網上拍賣由消費者通過互聯網輪流公開競價,在規定時間內價高者贏得。
根據供需關系,網上拍賣競價方式有下面幾種:
(1)競價拍賣:最大量的是CtoC 的交易,包括二手貨、收藏品,也可以是普通商品以拍賣方式進行出售。如,HP公司也將公司的一些庫存積壓產品放到網上拍賣。
(2)競價拍買:是競價拍賣的反向過程,消費者提出一個價格範圍,求購某一商品,由商家出價,出價可以是公開的或隱蔽的,消費者將與出價最低或最接近的商家成交。
(3)集體議價:在互聯網出現以前,這一種方式在國外主要是多個零售商結合起來,向批發商(或生產商)以數量換價格的方式。互聯網出現後,使得普通的消費者能使用這種方式購買商品。集合競價模式,是一種由消費者集體議價的交易方式。這在的國內網路競價市場中,還是一種全新的交易方式。提出這一模式的是美國著名的Priceline公司。在國內,雅寶已經率先將這一全新的模式引入了自己的網站。
就價格而言,理論上有兩種價格模式:浮動價格模式和固定價格模式。浮動價格模式包括競價拍賣、競價拍買和集體議價等競價模式;固定價格模式包括供方定價直銷、需方定價求購等定價模式。
在拍賣交易關系中,根據交易雙方的關系,可以將交易關系形式化為交易模式X:Y。在交易模式中X:Y的含義為達成交易時供需者數量的對比。根據數量對比關系,有下面四種模式:
(1)1:1(1對1)的交易模式:大部分的個人交易(C to C)、企業以拍賣方式出售商品,傳統拍賣企業進行的對單個購買者的拍賣交易,均為這一模式。
(2)1:n(1對多)的交易模式:多數企業對個人的交易(B to C)是這種模式。這一模式中價格的形成,既有供方主導的正向定價法,也有通過集體議價由需方主導的逆向定價法。
(3)m:1(多對1)的交易模式:當任何一個供應方無法滿足需求方批量要求時,將由多個商家提供商品或服務,這將導致m:1 的交易模式的使用。
(4)m : n(多對多)的交易模式:當集體議價模式盛行,同時參與集體議價的需方數量又超過了單一供應方的供給能力時,m:n交易模式將會出現。
上面一些拍賣競價方式是一種最市場化的方法,隨著互聯網市場的拓展,將有越來越多的產品通過互聯網拍賣竟價。拍賣竟價針對的購買群體主要是消費者市場,個體消費者是拍賣市場的主體。因此,採用拍賣竟價並不是企業首要選擇的定價方法,因為拍賣竟價可能會破壞企業原有的營銷渠道和價格策略。採用網上拍賣竟價的產品,比較合適的是企業的一些庫存積壓產品;也可以是企業的一些新產品,通過拍賣展示起到促銷效果,許多公司將產品以低廉價格在網上拍賣,以吸引消費者的關注。
上面幾種價格策略是企業在利用網路營銷拓展市場時可以考慮的幾種比較有效的策略,並不是所有的產品和服務都可以採用上述定價方法的,企業應根據產品的特性和網上市場發展的狀況來決定定價策略的選擇。不管採用何種策略,企業的定價策略應與其他策略配合,以保證企業總體營銷策略的實施。
E. 騰訊視頻和愛奇藝付費點播實施的是什麼定價策略
騰訊視頻和愛奇藝付費點播實時的是什麼?定價策略超前點播平均價錢在每三塊一級
F. 電影網站對於付費會員觀看某些特定的影片需要單獨付費的定價策略屬於哪種策略
單獨付費策略
電影網站對於付費會員觀看某些特定的影片需要單獨付費的定價策略屬於單獨付費策略,看付費電影還是需要付費,會員會有折扣,購買後即可免費觀看電影。
按照營收模式來分,視頻網站至少能夠分為四類:提供「點對點」單片付費點播的、不收費憑借廣告營收的、依賴包月會員費存活的,以及各種營收模式按需混搭的。
在網飛所代表的,僅依賴包月會員費生存的營收模式下,會員模式與廣告模式確實存在對立,既然會員費是絕對營收主力,用戶態度是商譽所在也是命脈所在。
(6)電影網站付費的定價策略是擴展閱讀:
電影展最初的商業模式決定了網飛絕難踏上廣告之路,會員費漲價之餘,註定只能像HBO一樣通過其他渠道拓展營收。不過,「會員」與「廣告」模式互斥的結論,並不能魯莽地套用在「優愛騰」採用的混合營收模式上。
度過會員粗放增長期後,視頻網站的會員營收體量雖然可能超過廣告營收,但兩者的盈虧曲線並不會「此消彼長」,而是都將隨市場大環境起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G. 請問:電影收費網站是怎麼收費的
你說的是網站?
除了辦會員的是你直接人家前。
網站賺錢一般都是做GG。做廣告。做流量。
申請GG帳戶。掛人家的廣告。累計100美圓。會給你寄支票。GG領的是美圓。
聯盟那些和GG一樣。申請。掛人家廣告。打錢給你帳戶。
H. 付費電影怎麼付費
付費電影會自動彈出收款窗口的,你只要按照它彈出的流程傻瓜式操作就好了。
I. 求電影市場定價策略的案例
在網上搜了一下,找到了一篇與此有關的文章,但太長了,摘抄部分如下,具體的鏈接過去看。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電影放映市場現狀
電影,是一種商品。是商品就要有市場,就要贏利。不僅僅如此。有了市場還要追求更大的市場,爭取讓我們的商品滲透到每一個可以到達的地方。只有這樣,我們的商品才有價值,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健康成長。同樣,有了利潤還要追求更大的利潤,商品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創造利潤。只有創造盡可能多的利潤,才能最大限度地體現商品的價值。
但是,目前「電影」這兩個字對於我們卻越來越生疏了。原因就是它的市場在逐漸縮小,它的觀眾在逐漸減少,觀眾離影院越來越遠,電影正在與觀眾背道而馳。
為什麼?
主要原因就是電影票價太高,遠遠超出了消費者的支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讓大批的電影愛好者望而卻步。調查發現80%的觀眾認為幾十元票價經濟上難以接受。對於工薪階層來說如果電影票價低一些還是願意經常進電影院看電影的。但是普遍認為花十元錢看平庸的國產片是不值的,偶爾看一些進口大片還可以湊合,更何況少則30元、40元,多則80元、90元呢?消費者說這些話表明他們對於電影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現實。
例如,2005年1月3日,元旦的最後一天假期,北京王府井電影院掛出的《天下無賊》票價是48元,《加菲貓》是38元,《功夫》是58元,如果要在這兒看完三部片子,就得花144元,而且這還是普通票的價格,如果你想在貴賓廳看電影,價格還得翻番。此外,影城門口有告示牌,不讓外帶食品,消費影城的大杯可樂8元,爆米花10元,讓人感覺進了候機廳。
與票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居民的收入太低了。以2004年為例,廣州人均收入16884元,深圳為27596元,上海16683元,杭州14565元。這樣算下來我國居民的人均月收入也就在1200元到1400元(這只不過是沿海一些發達城市的收入水平。事實上,在欠發達的廣大中西部地區遠沒有這么高)之間,但我國國內的電影票價大多在30—40元之間,一張電影票相當於一個人月收入的1/30,這個比較有點可怕。
票價高了,觀眾怕了,進影院的人少了,觀眾人數自然大幅下降了。以電影重地上海為例,其電影觀眾人數上世紀90年代4500萬人次,但現在卻萎縮到500萬人次。電影院越來越留不住人,這已經成為困擾中國電影發展的一個瓶頸。
觀眾人數少了,票房必定下滑,即使票價很高。1989年時,電影票價為每張0.25元,全國票房總收入為25億人民幣。現在,電影的票價上漲了大約100倍,全國總票房收入卻只有10億人民幣。而依我看來,考慮到物價指數上漲的因素,實際上現在每年的票房總數10億人民幣,只抵得上1989年時市值的5億元以下。也就是說,目前每年的票房總值還不及1989年前的五分之一。
這就是我國電影放映市場現在的生存狀況。票價居高不下、觀眾逐年銳減、票房無法突破就像三座大山重重的壓在電影放映市場及其經營者的肩上。又像一個魔咒緊緊環繞在他們身旁使他們寢食難安。
我們的電影放映市場該怎麼辦?
(二)與以往電影放映市場狀況的比較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電影業開始復甦,看電影是人們娛樂消費的主流,那時電影院放映新片,基本上是場場爆滿。而在今天,電影「高票價」導致的電影消費貴族化,則在使電影觀眾嚴重走失。同時,票房收入大幅下降。
下面我們分別從票價、觀眾和票房三個方面進行比較。
首先來看票價:
建國初期 0.1元 60年代 0.15元
70年代 0.2元 80年代 0.3元
1989年 2.5元 1996年 15元(個別影院20元)
以均價90年代以前每票0.25元計,現在的票價較之漲幅近100倍!而其它商品的價格漲幅遠遠低於電影票價的漲幅。以成都市零售商品為例,90年代以前,大米每市斤0.142元,現在每市斤0.85元,漲幅6倍左右;90年代以前,豬肉每市斤0.85元左右,現在每市斤6.5元,漲幅8倍左右。
再看觀眾數量:
1989年我國電影觀眾有293億,1999年只有3億人次,這說明1999年,我國看電影的人次僅為十年前的1%,2001年已經降至2.2億。我國電影重地上海,電影觀眾上世紀90年代是4500萬人次/年,而現在卻萎縮到500萬人次/年。
最後來看票房:
1989年我國電影票房收入為25億元人民幣,1999年我國票房收入為8.1億元人民幣。票房收入為過去的1/3。據官方統計的結果,2004年一年,我國的電影票房總收入為10億圓人民幣,這其中還包括電影頻道給一些不在院線上映的電視電影的錢,如果單純考慮影院票房,連10億元都沒有。
票價、觀眾數量和票房的如此懸殊的對比,說明高票價已經成為困擾我國電影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三)與國外電影放映市場狀況的比較
美國人愛看電影,美國的電影票房動輒上億美元;中國人也愛看電影,但中國的電影票房最高者《英雄》也不過2.5億元人民幣罷了。美國人愛看電影,美國人也有條件看電影,中國人愛看電影,但中國人卻沒有條件看電影。這真是讓人覺得可悲。
美國1990年電影票房是47億美元,以後連年大幅上升,到2004年已經達到了94億美元,比2003年上升14%,同時也超過了之前的票房最高紀錄—2002年的93億美元,從而創造了美國電影票房新的最高紀錄。而中國近年來則呈下降趨勢,1992年是19.9億元人民幣,1999年以後就一直在10億元人民幣以下徘徊。
美國2004年人均收入是36000美元,月收入約3000美元,而美國的電影票一般在6美元左右,是月收入的1/500。中國人均年收入2004年廣州人均收入16884元,深圳人均收入27596元,而上海人均收入16683元,杭州人均收入14565元。這樣算下來,中國人的月收入也就在1200-1400元(這只不過是沿海一些發達城市的收入水平。事實上,在欠發達的廣大中西部地區遠沒有這么高)之間,但中國國內的電影票價大多在30-40元,一張電影票相當於一個人月收入的1/30,這個比較有點可怕。
以上是我國和美國的比較,下面再看與其它國家的比較:
韓國:電影票價一般是人均收入的1/150。韓國的票價由發行方、投資方及影院三方來維持,三方從市場經濟規律考慮提出一個適當的價格,根據地方差異有所不同,偏遠地區比這個價格還低。
日本:電影票價一般為成人票每張1800日元(約合人民幣135元),是普通市民收入的1/200。為了留住觀眾,日本女人看一場電影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80元;日本男人需要多花500日元,也就是120人民幣,但日本人均最低月收入在20萬元,可以買1600張電影票。
法國:巴黎一般工薪階層的月均收入為2000歐元(1歐元約等於10.5元人民幣)。在香榭麗舍大道的UGC影院,三個放映廳的普通票價分別定為8.6歐元、8.2歐元和7.3歐元,學生票為6.7歐元,中午12時開映的影片票價為5.5歐元,12歲以下兒童票價為5.1歐元,另有三人聯票等優惠價。票價的靈活掌握也是巴黎影院經營者經常用的手段,「辦卡觀影」活動在法國較為普遍,18歐元月卡和230歐元年卡很受觀眾歡迎。
義大利:羅馬已實行年卡制,除本人照片外,在一次性交納一定量的購卡費用,在年內觀看任何場次的電影,只要每次交納1歐元即可。
著名影星成龍被問及票房問題時,則表現得非常激動。「我最不願意就是談到票房的問題,我們中國有13億人,票房上了1億元就高興得不得了,而韓國只有4600萬人,卻有1億美元的票房。原因是我們中國人都去看盜版了。而看盜版的原因就是電影票價太貴了,看不起,尤其是一些不發達的地方,票價太貴,導致人們選擇看盜版。所以呼籲一些地方降低票價,讓更多的人去電影院看電影。」
票價高了,進電影院的人數就少了,在電影院進行消費的人數也就少了。在中國的電影院里經常可以見到只有8、9個人的情況。即便是100元一張票,也不過8、9百元。如果票價低一些,影院里有500人,每人買一杯2元的水,影院就會有1000元的營業額。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
電影管理者是否也該考慮一下措施,讓更多的人能進電影院,讓人們能看到更多的電影。這可能是振興中國電影放映市場的一條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