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知道電影院的電影屏幕的尺寸
屏幕大小更多的是根據放映廳的具體尺寸確定。
例如
中國電影博物館(高21米,寬27米,屏幕面積567平方米)
廣東東莞萬達影城(高22米,寬28米,屏幕面積616平方米)
上海和平影都(高15米,寬20米,屏幕面積300平方米)
北京華星影城雙安店(高18米,寬26米,屏幕面積468平方米)
北京石景山萬達影城(高12.6米,寬21.3米,屏幕面積268平方米)
長春萬達歐亞影城(高13.4米,寬21.8米,屏幕面積292平方米)
長沙萬達影城(高16.5米,寬22.5米,屏幕面積371平方米)
電影在產生初期,是在咖啡廳、茶館等場所放映的。隨著電影的進步與發展,出現了專門為放映電影而建造的電影院。電影的發展——從無聲到有聲乃至立體聲,從黑白片到彩色片,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乃至穹幕、環幕,使電影院的形體、尺寸、比例和聲學技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影院必須滿足電影放映的工藝要求,得到應有的良好視覺和聽覺效果。
影院分代
第一代影院——90年代以前,以單廳、單體的老式電影院為代表。
第二代影院——95年前後,位於商業街內,以多廳和數字影院為代表。但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商圈業態。
第三代影院——2000年至今,電影院已經真正成為現代商業的一個業態,形式上,在數字影城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能播放包括3D電影在內的各自電影,並有較為完備的附屬配套設施。
第四代影院——2008年,開始出現在美國,以電影城為主體的微型商業綜合體出現,這是集休閑、娛樂、餐飲、購物與一身的電影新體驗。
影院_網路
❷ 電影院的建築要求
觀眾廳每座面積:甲等不宜小於0.80㎡,乙等不宜小於0.70㎡,丙等不應小於0.60㎡。
註:觀眾廳面積算至銀幕後的牆面。 電影是通過視覺作用為觀眾所接受。視覺是人們辨別外界物體明暗和顏色特性的感覺,視覺在對物體的空間屬性,如大小、遠近等的區分上起著重要的作用。人們觀看35毫米常規電影時,因為畫面的面積較小,視覺條件只要求看全畫面和看清畫面,對視覺的空間屬性是無法區分的。但是寬銀幕、70毫米寬膠片以及其他大視野電影則是利用其畫面寬、視野大的特點,使觀眾的視覺作用接近實際生活,能利用視覺的空間特性,來區分物體的遠近、位置、物體間的距離等,從而有助於使觀眾產生真實感和臨場感。
人的單眼固定注視正前方的目標時所能看見的空間范圍稱為視野,而雙眼視野則較單眼視野為大。整個視野中中央視場是看得最清楚的部分,單眼對中央視場的水平視角為30°,雙眼為36°~40°,單眼和雙眼的垂直視角均為22°。中央視場的四周為邊緣視場,在水平方向可達180°,而在垂直方向可達75°。雖然觀看時的清楚程度從中央向邊緣逐漸降低。但正是由於這個邊緣視場使視覺在物體的空間屬性方向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各種不同品種電影對視角大小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電影院視角的要求決定了觀眾對銀幕的距離,即視距。邊座觀眾的斜視角是根據觀看畫面時所產生的畸變的程度來決定的,以將畫面的畸變限制在允許的范圍之內。 第一排觀眾座位地面離銀幕畫面下緣的高度稱為設計視點。中國國家標准對35毫米電影系列的設計視點定為2±0.5米。但各品種的電影對視點高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大視野電影由於畫面高度很大,一般設計視點均較低。以免觀眾的仰視角過大而感到不適。最低視點高度只距地面15厘米。視點的高低直接影響觀眾廳地面的坡度,視點高則觀眾廳地面的坡度升起較緩,若視點逐漸降低,則地面坡度隨之逐漸變陡,所以視點越低,地面坡度越大。但視點低固然視覺條件好,又會因地面坡度不可能升得太高而受到限制;視點高雖可降低地面坡度,但太高又會使視覺條件太差而不符合要求。
視點高度決定之後,可以相鄰兩排觀眾視點的距離與視線超高值C所形成的兩個相似三角形計算出相鄰兩排的高差,這樣逐排計算直至得到最後一排的地面坡度的標高。視線超高值C是人眼到頭頂的平均統計值,C值一般採取12厘米。在35毫米普通銀幕電影的地面坡度設計中,若中區前後排座位錯開排列,則C值可按每兩排12厘米計,以降低地面坡度,其原理是按錯位後,後排觀眾從前面兩個觀眾頭部的空隙中來觀看畫面。但在大視野電影的地面坡度設計中其C值應以每排12厘米(或10厘米)計,因大視野畫面很寬,已無法從前排觀眾兩個頭部的空隙中去觀看。 觀眾廳座席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座椅扶手中距:硬椅不應小於0.48m,軟椅不應小於0.50m;
二、座席排距:短排法硬椅不應小於0.75m,軟椅不應小於0.80m;長排法硬椅不應小於0.90m,軟椅不應小於0.95m;台階式(散座、樓座)的座席排距應比上述值適當增大;靠後牆最後一排的排距應增大0.12m。
每排座席數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短排法:兩側有縱走道且為最小排距時,每排座席數不應超過22個,以後排距每增加50mm,可增加2個座席;
二、長排法:每排座席可增至50個;
三、僅一側有縱走道時,上述座席數相應減半。
短排法兩個橫走道之間不宜超過20排;靠後牆不設橫走道時,其前面的一個橫走道與後牆之間不宜超過10排。
座席應按弧線或與弧線近似的折線布置(小型可按直線布置),或兩種方法混合布置。觀眾廳正中一排或1/2廳長處弧線的曲率半徑一般等於銀幕至最後一排的水平距離。
優質區的劃分辦法各異,但一般來說座位區的中心都是優質區。
每排座位通常都按弧形排列,這主要是使來自放映機的光線射到銀幕上以後反射到觀眾的眼中,即利用反射角等於入射角的原理,使觀眾能夠最大限度地得到來自銀幕的反射光。 觀眾廳走道除應按每百人0.6m分別計算寬度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短排法的中縱走道凈寬不應小於1.0m,邊走道的凈寬不宜小於0.8m;橫走道的通行寬度不應小於1.2m;
二、長排法的邊走道不應小於1.2m。
觀眾廳坡地面最大坡度不應大於1:6。超過1:6時應採用台階式地面;走道坡度為1:10至1:6時,即應採用適當防滑措施,超過1:6時應採用踏步。
❸ 電影院分貝多少
100分貝左右。
電影的發展從無聲到有聲乃至立體聲,從黑白片到彩色片,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乃至穹幕、環幕,使電影院的形體、尺寸、比例和聲學技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電影院里會產生很大的噪音,可超過100分貝,如果不經過隔音處理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噪音污染。
級別分類
分貝記為dB,用於表示聲音的大小。1分貝大約是人剛剛能感覺到的聲音。適宜的生活環境不應超過45分貝,不應低於15分貝。
按普通人的聽覺:
0-20分貝很靜、幾乎感覺不到;
20-40分貝安靜、猶如輕聲語;
40-60分貝一般普通室內談話;
60-70分貝吵鬧、有損神經;
70-90分貝很吵、神經細胞受到破壞;
90-100分貝吵鬧加劇、聽力受損。
❹ 電影院兒童的身高限制是多少
很多人以為是因為發生過什麼事故才不讓兒童進電影院,其實真正的原因不是因為事故,而是為了兒童的健康考慮,下面就詳細給大家介紹一下少年兒童進電影院的危害性,以便各位家長了解。
兒童在電影院看電影對身體發育極為不利,這一點家長必須要有清晰的認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大家都要注意這一問題,積極做好引導,利用在家中觀看來滿足孩子的看電影需要,待時機成熟再讓他們進電影院。
❺ 電影院分多少個級別
電影院分特大型電影院、大型電影院、中型電影院和小型電影院。
電影的發展——從無聲到有聲乃至立體聲,從黑白片到彩色片,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乃至穹幕、環幕,使電影院的形體、尺寸、比例和聲學技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其中電影院的等級和容量分為特大型電影院,要求1801座以上或11個廳以上。大型電影院要求1201座~1800座或8~10個廳,中型電影院要求701座~1200座或5~7個廳,小型電影院要求700座以下或4個廳。
(5)電影院90以下擴展閱讀:
電影院當中觀眾廳聽覺條件的好壞,除還音系統的電聲質量外,還取決於觀眾廳的建築聲學質量。電影院觀眾廳有其自身的聲學特點,與其他演出建築不同:
聲源位置固定。影院的揚聲器通常都設置在銀幕後面或側面牆壁上,故其聲源位置是固定不變的。
聲源位置較高。揚聲器的高音頭一般位於銀幕高度的 2/3處,有利於均勻地向觀眾廳的各個方向和後座輻射聲能。
音量可以按需要調整。還音系統的功率原則上不受限制,因此可以直達聲為主,不必過多地依靠反射聲來彌補有些座位響度的不足。
❻ 電影院有哪些類型
電影院的規模按觀眾廳的容量可分為:
1.特大型1801座以上或11個廳以上;
2.大型1201座~1800座或8~10個廳;
3.中型701座~1200座或5~7個廳;
4.小型700座以下或4個廳。
相關介紹:
電影院從普通銀幕到寬銀幕乃至穹幕、環幕,使電影院的形體、尺寸、比例和聲學技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中國影院必須加盟院線才可放映。全國由廣電總局電影局認可的院線有37家,影院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加盟。
(6)電影院90以下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2002年,中國開放電影發行、拍攝、放映,中國電影實行院線制,影院可自由選擇院線加盟來取得影片來源。特色院線(影院):二三輪院線(不參加首映)電影第二輪,三輪放映。拷貝成本壓力小,票價低。
藝術院線(影院):專門放映藝術電影。屬於小眾影院。紀錄片院線(影院):專門放映紀錄片。
根據不同城市的消費水準,電影院建設方面要首先考慮當地城市的人情風俗以及消費水準,根據當地城市的城市規劃建設與政府之間政策相輔相成才是最好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影院
❼ 太平洋電影院多少米以下免票
一般都是1.3米,但是對於3D類電影好像是1.2米,具體要看各個影院採取的具體政策才知道。
有時候影院不接受免票兒童的。
❽ 為什麼電影院中,觀看電影八佰的基本上都是九零後和零零後呢
若是為看一場國產優秀戰爭電影這很正常,年輕人愛熱鬧,有愛國熱情有英雄主義情懷。若看一部電影夾帶了其它思維,為特定的目地去看,這不是好現象!教育從娃娃抓起,年輕人尤其容易接受新思想,《八佰》也可算是一部愛國主義影片,但也需加以正確引導,因為這是部反映國民黨抗戰宣揚舊民國的影片,在宣揚民族精神之餘也易被帶入政治與意形態的茫然之中,此片如今也正處於爭議當中。
以80後和90後來說,以抗日戰爭為主題的電視劇可以說是從小看到大,身上的熱血早已沸騰多年。而作為00後,正是花樣年華,需要這樣的電影,讓他們明白他們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點燃他們的熱血,勿忘國恥。所以說,在我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還是比較開心的。因為我看到了熱血在傳承!
❾ 為什麼電影的片長都是90分左右
戲院院商和電影版權持有人,大都不贊成拍一部超過100分鍾的長片。因為,電影稍長,每天的放映場次便會減少一場,換言之,即是少了一場的營業收益。
所以90分鍾被認為是最佳長度。
但是只要故事精彩,時間就不再成為制約導演的最大問題。如《泰坦尼克號》《教父》都超過了三個小時。現在,長片倒是很普遍的現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