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體驗 > 畫聖吳道子電影票房如何

畫聖吳道子電影票房如何

發布時間:2021-07-20 23:16:38

1. 為什麼說吳道子是畫聖

據載他曾於長安 、洛陽兩地寺觀中繪制壁畫多達300餘堵 ,奇蹤怪狀,無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獄變相》聞名於世。吳道子的繪畫具有獨特風格。其山水畫有變革之功,所畫人物衣褶飄舉,線條遒勁,人稱蒓菜條描,具有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效果,被譽為吳帶當風。他還於焦墨線條中,略施淡彩,世稱吳裝 。作畫線條簡練 ,「 筆才一二 ,象已應焉」,有疏體之稱。吳道子的繪畫對後世影響極大,他被人們尊為畫聖,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蘇軾曾稱贊他的藝術為「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吳道子繪畫無真跡傳世,傳至今日的《送子天王圖》可能為宋代摹本,另外還流傳有 《寶積賓伽羅佛像》 、《 道子墨寶 》等摹本 ,莫高窟第103窟的維摩經變圖,亦被認為是他的畫風。

吳道子的繪畫藝術對唐代的繪畫有著深刻影響,他被畫工尊為「師祖」、「畫聖」。

摘自網路~

2. 被稱為「畫聖」的吳道子,居然是個屌絲出身,他的人生有多逆襲

因為他從一個貧苦出身變成了皇帝的御用畫家。具體的一起來詳細看看。吳道子少時家貧,但是他非常好學,也積極上進。因為不甘心貧窮,先後拜師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見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後來又改為繪畫。應該說,他這次選畫畫選對了。因為繪畫是一種雅俗共賞,有實用價值的藝術。上至官員下至百姓都有這種愛好,所以繪畫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玄宗對比之前的一個擅長山水畫的畫家對嘉陵江的畫作,覺得雖然那個畫家畫的也很好,但是時間太長,不如吳道子畫的好、快、奇。後來玄宗又命他在大同殿上畫了五條龍,並感慨道:「鱗甲飛動,每欲大雨,即生煙霧」,說吳道子畫的是活靈活現,於是又是感慨又是賞賜。吳道子一下子成了皇帝身邊的能人加紅人,一時間風頭無兩。這個出身貧苦人家的畫家,一下子就平步青雲了。

3. 《畫聖》電影看後感

這並非是一個演繹中國歷史上著名畫聖吳道子傳奇一生的電影,而是重點表現吳道子晚年的隱居生活,這段隱居生活又是無史可查的野史。正因為是野史,讓編劇們有了可發揮的創作空間,來一段追捕,安排一個美女忘年交橋段。把喜聞樂見的懸疑看點對接上不求名利的老頑童式吳道子風格,不能說這讓吳道子褪色了不少仙氣,在時下主基調的商業氛圍烘托之下,實屬無奈之舉。從而,讓影片成為又一部隨波逐流的作品也就再正常不過。

導演海濤極力使出超凡脫俗的招式,詩琴書畫的場景配合著大量的中國民間器樂來調和氛圍,在葡萄美酒夜光杯之下,別說還真有那麼點詩情畫意之感。與毫無文學創作橋段的《蕭紅》相比起來,多了幾段作畫的橋段,無奈,大師的真跡呈現的太少,只晃了幾下簡陋的門神觀音了事,完全達不到大師級的風格樣貌。最後片尾出現的是《八十七神仙圖》嗎?在觀眾們還未定睛細看之時,已經草草了事。

把《蕭紅》拍成浪女一世,把《畫聖》拍成老頑童養雞,足可見當世的製作團隊們心浮氣躁的可以,胸無點墨到極限,在任何高雅中都能玩出三俗。本應該是大氣的鴻篇巨制,就算達不到《孔子》那樣的巨額投入,也不至於把一代畫聖整成人模鬼樣。重點要展現的傳世之作不僅一副沒見,本應淡化的勾心鬥角卻成為看點被反復提及。深刻不足畫品不見,急功近利卻被表現的淋漓盡致。

文學家不涉及文學作品,畫家不表現經典畫作,就算托爾斯泰的《最後一站》和海明威的《海明威與蓋爾霍恩》,其中也多多少少有對大師成就的提及和片刻的演繹。難道我們的導演編劇們在投拍一部人物傳記類型片,特別是歷史名人時,真的可以連人物的平生事跡和經典作品都可以不去了解研究嗎?那你們投拍名人的電影,是為了表現什麼呢?只是為了向世人證明,大師們其實也都很三俗?然後,好為我們自己喜好三俗找到更多理所當然的理由?

4. 畫聖是吳道子嗎

我認為是啊,課本上不是這么說的嗎

5. 吳道子為什麼能夠會成為畫聖他的畫究竟有多厲害

唐朝之所以被稱之為盛世,除了強盛的國力之外,跟文化上的繁榮也有很很大的聯系。說到唐朝文化,最先想到的便是唐詩,事實上,繁榮的唐文化不僅僅有唐詩,還有美術。說到唐朝的美術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畫聖——吳道子。


其中《八十七神仙卷》是吳道子最為經典的道教畫。此畫是一副白描手卷,畫面描繪了87 位神仙從天而降,衣帶飄舉,列隊行進,飄然出塵。對此近現代著名的畫家潘天壽評價說:“衣袖、衣紋、流蘇等墨線交錯迴旋,達成一種和諧的意趣”。

6. 電影畫聖吳道子為什麼死不畫畫

演畫聖的是午馬。之所以不畫畫是因為他是畏罪潛逃,皇帝讓他為皇帝專門畫畫。他不想為皇上畫畫所以逃了。那年輕人是想找到畫聖,然後出名。說穿了就是追求榮利的人。

7. 「畫聖」吳道子你了解了多少呢

唐代最傑出的畫家吳道子(約685—785年),被中國古代的評論者和收藏家公推為空前絕後的巨匠——中國「詩聖」杜甫稱他為「畫聖」;與其同代的文人張彥遠(815—875年)在著名畫論《歷代名畫記》中給予其極高評價:「國朝吳道玄(道子)古今獨步,前不見顧陸(意為超越了六朝畫家顧愷之、陸探微),後無來者。」宋代大詩人和畫家蘇軾認為:「詩至杜子美(杜甫),文至韓退之(韓愈),書至顏魯公(顏真卿),畫至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事畢矣。」後世所有畫史及畫論,幾乎無一不尊其為「百代畫聖」。

吳道子,河南禹縣人,少時孤貧,初學書法,後轉習繪畫,年過二十歲即嶄露頭角。吳道子創作的活躍期,正逢唐代國勢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明的時代。他以民間畫家的身份浪跡於洛陽時,唐玄宗李隆基聞其名,任命他作「內教博士」。在唐代兩個重要的都會洛陽和長安,詩人、藝術家雲集,如群星璀璨。《歷代名畫記》稱:「聖唐至今二百三十年,奇藝者駢羅,耳目相接,開元天寶,其人最多。」吳道子、王維、張璨、李思訓、曹霸、韓斡、陳閎、項容、梁令瓚、張萱、楊惠之等人,都是當時聲望頗高的名畫家。眾多的名家和數以千計的民間畫工,爭勝斗強,各顯神通,一時間,繪畫之盛蔚為大觀。吳道子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憑借其傑出的天才迅速成長起來,不僅擅長畫道釋人物,而且山水、鳥獸、草木、台閣無所不能。

文獻對這位「畫聖」的記述帶著濃厚的傳奇與神話色彩:唐玄宗派他去四川考察蜀山蜀水,要求他打下草稿,回來作畫。但他從蜀地考察歸來,一張草稿都沒帶。面對皇帝的責難,他從容不迫,在大同殿上現場作畫,揮筆如暴風驟雨,蜀山蜀水、急灘怪石,縱橫三百里,一日而成,博得滿朝贊賞。足見他的山水畫很成功。有一次,吳道子在長安興善寺當眾繪畫,長安市民蜂擁圍觀,親眼目睹他「立筆揮掃,勢若旋風」,一揮而就,眾人無不驚嘆。由於吳道子「畫塑兼工」,善於掌握「守其神,專其一」的藝術法則,千餘年來不僅被上層文化精英奉為畫界至尊,歷代從事油漆彩繪與塑作專業的工匠行會亦奉其為祖師。

據《歷代名畫記》記載,吳道子曾在長安、洛陽寺觀中作佛教壁畫三百餘壁,情狀各不相同,畫人物,即使畫幅巨大,或自臂起,或以足先,都能不失尺度,足見其對造型、構圖的控制能力。寫佛像圓光,屋宇柱樑或彎弓挺刃,不用圓規矩尺,一筆揮就。吳道子的飛揚豪放,被認為與前輩顧愷之的典雅細密有異,顧、吳相同的一點,是他們都將書法的原理運用於畫的用筆和布局。吳道子雖然出身為畫工,但曾師從唐代大書法家張旭(生卒年不詳,活躍於唐玄宗時期)、賀知章(約659—約744年)學習書法,對「狂草」尤有心得,因而吳畫的氣息中處處透露出草書的靈魂。比如,他用狀如蘭葉,或狀如蒓菜的筆法來表現衣褶,飄逸靈動,「吳帶當風」的典故由此流傳至今。

吳道子的畫作有《明皇受篆圖》、《十指鍾馗圖》、《孔雀明王像》、《托塔天王圖》、《大護法神像》等九十三件,入《宣和畫譜》。傳世作品有《天王送子圖》,為凈飯王之子釋迦出生的故事,現藏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釋迦圖》藏於日本京都東福寺,皆為後人託名摹本。另有《道子墨寶》,紙本白描,現存五十頁,1910年流出國外,原本已失傳,僅存影印本。現存所謂吳道子的畫跡,均系後世藏家及畫工輾轉臨摹的版本,只能供吳畫及其風格演變研究參考之用,在真跡遺失無法彌補的情形下,保存這些間接材料,聊勝於無。

《天王送子圖》卷,又名《釋迦牟尼降生圖》,向為歷代收藏家所珍賞。明代《清河書畫肪》載:「吳道子《送子天王圖》,紙本,水墨真跡。是韓氏(存良)名畫第一,亦天下名畫第一。」圖據《瑞應本起經》而作,描寫釋迦牟尼降生於凈飯王家的故事。畫的前段描繪送子之神及所乘瑞獸向前疾駛的動態,端坐的天王,透露出因處理一件非同尋常的喜事而引起的緊張而愉快的心情,旁側侍女、隨從的反應和神情,也圍繞著此情節;畫的後段描寫凈飯王懷著崇敬與感恩之心,小心翼翼抱著嬰兒釋迦,緩步前行的情形。《道子墨寶》描繪道教的各種神及其所屬諸神,他們騰雲駕霧,出沒天際間,表示身處仙境,但樣子卻是唐人現實形象的寫照,其中亦有一些篇幅,以「地獄變相」圖式,描繪地獄陰森凄慘之狀以及罪犯受到的刑罰。這類「天堂」、「地獄」場面,與某些歐洲文藝復興繪畫描繪但丁《神曲》詩意的場景,有不經意的相似之處。

在堪稱「盛唐文化博物館」的長安千福寺西塔院,曾留下了吳道子描繪的道釋人物壁畫,他把菩薩像畫成自己的樣子,與稍晚的韓斡在宗教壁畫《妓小小寫貞》和《一行大師》一樣,他所描繪的神的世界,不受宗教教義的約束,自由地加工,表達了一種時代精神。另一個鮮明的表現是,他不願意以人間「供養人」的身份站在佛國的一角,而樂於以普通畫工的形象主宰佛界凈土。在其著名的壁畫《地獄變相圖》中,他還大膽突破平民與貴族的身份差異,將以往不受懲戒的達官顯貴披上枷鎖「打」入地獄,通過生動逼真的藝術形象使人們認識到善與惡是無分貴賤的,表達了眾生平等的佛教思想。

佛教繪畫經歷代的傳承,曾以北朝時期(386—581年)畫家曹仲達(生卒年不詳,活躍於550—577年)創立的樣式——「曹家樣」最受推崇。此種畫法體現了佛教主題繪畫正在由異域風情朝本土化風格轉換的特點,描繪較注重解剖結構,衣褶與人體貼近,中國美術史稱之為「曹衣出水」。而吳道子早年行筆較細,風格稠密,中年轉為雄放風格,運筆遒勁,線條富有運動感,粗細互變,線型圓潤似「蒓菜條」,或稱「柳葉描」,點劃之間,時見缺落,有「筆不周而意周」之妙。後人將其與張僧繇並稱「疏體」,以別於顧愷之、陸探微勁緊聯綿、較為古拙的「密體」,也與曹仲達式的佛畫拉開距離,某種意義上標志著中土畫佛教圖像的確立。自此中土佛教圖像有曹、吳兩種主要樣式。在六朝、隋和初唐的佛教美術中,「曹家樣」居主導地位;盛唐以降,完全中土化的佛教造像則大體為「吳家樣」所「統治」。

吳道子對繪畫藝術有著巨大的熱情和極旺盛的創作精力,這一點堪與義大利文藝復興美術大師米開朗基羅相比擬,兩者作畫,均充滿了激情。其藝術成就,不止在中國,甚至在整個世界美術史上,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

最早的繪畫通史——《歷代名畫記》

唐朝歷290年,是中國古代社會、經濟、文化全面繁榮的時代,繪畫也隨之發展到高峰期,對畫史、繪畫名家和名畫進行梳理的文獻應運而生。中國最早的繪畫通史《歷代名畫記》在唐朝末年問世,作者張彥遠(約815—875年),生於三代宰相之家,家藏六朝隋唐時期名畫甚豐。這部著作向有「畫史之祖」的稱譽,全書十卷,分三部分,一是畫史論述,二是畫家的傳記,三是歷代繪畫作品的鑒賞和收藏。該書從論述繪畫的源流、社會功能開始,主體《敘歷代能畫人名》,敘述「自軒轅至唐會昌(847年)凡三百七十二人」,並收入《論畫六法》、《論畫山水樹石》、《論傳授南北時代》、《論顧陸張吳用筆》等論文。張彥遠的這部著作,不只是一部繪畫史,而且是繪畫批評史,引用前人畫史畫論逾數十種,是對唐代及其以前中國繪畫和繪畫理論的總結,是研究中國古典繪畫的必讀書。此外,這個時期重要的畫史、畫論還有朱景玄(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於806—835年)的《唐朝名畫錄》和王維的《山水論》、《山水訣》等。

8. 吳道子為何贏得了「畫聖」的美譽

唐玄宗看吳道子作畫後稱贊不絕,他說別的畫家要幾個月完成的事,吳道子一天就可以做完。吳道子高超的山水、人物畫技藝為他贏得了「畫聖」的美譽。

9. 吳道子為何會成為畫聖他的畫到底有多厲害呢

唐朝之所以被稱之為盛世,除了強盛的國力之外,跟文化上的繁榮也有很很大的聯系。說到唐朝文化,最先想到的便是唐詩,事實上,繁榮的唐文化不僅僅有唐詩,還有美術。說到唐朝的美術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畫聖——吳道子。



其中《八十七神仙卷》是吳道子最為經典的道教畫。此畫是一副白描手卷,畫面描繪了87 位神仙從天而降,衣帶飄舉,列隊行進,飄然出塵。對此近現代著名的畫家潘天壽評價說:「衣袖、衣紋、流蘇等墨線交錯迴旋,達成一種和諧的意趣」。

在說回《八十七神仙卷》這幅畫作的本身,但凡見過此畫的人都會由衷慨嘆此畫太復雜,絕非自己所能模仿的。此畫當中人物眾多並交織,諸位神仙鸞姿鳳態、鴻衣羽裳。神仙衣飾線條沉著、堅定、流暢、輕盈,輕中有骨、柔中帶挺,這種畫作的寫法也就是為後人所推崇的「吳帶當風」。

可惜的是,吳道子的真跡後世已經無跡可尋了,目前我們所見的吳道子的代表作很多都是後世畫家所臨摹的。其中流傳至今的《天王送子圖》就是宋代李公麟的臨摹本。

10. 吳道子為什麼被譽為「畫聖」

在中國藝術史上,有三位藝術家被戴上「聖」的桂冠:一位是晉代王羲之,被譽為「書聖」;一位是唐代杜甫,被譽為「詩聖」;還有一位被譽為「畫聖」,那就是唐代的吳道子。

吳道子,畫史尊稱他為吳生,又名道玄。他的生卒年代已不可考,只知道他一生主要活動在唐朝開元、天寶年間(713~755年)。吳道子出生在陽翟(今河南禹縣),幼年失去雙親,生活貧困,他曾跟從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後跟隨張僧繇學習。迫於生計,他曾向民間畫工和雕匠學習。由於他刻苦好學,才華出眾,20歲時就已經很有名氣。唐玄宗把他召入宮中擔任宮廷畫師,為他改名道玄。他成為御用畫家,沒有皇帝的命令,不能擅自作畫。這一方面對他這樣一個平民意識很強的藝術家來說是一種約束和限制,另一方面又使他獲得了最優厚的條件,不再浪跡江湖;而且利用這種條件,他可以施展自己的藝術才華。吳道子性情豪爽,不拘小節,畫畫時必須喝酒,因此,他經常是醉中作畫。傳說他描繪壁畫中佛頭頂上的圓光時,不用尺規,揮筆而就。在龍興寺作畫的時候,觀者水泄不通。他畫畫速度很快,像一陣旋風,一氣呵成。當時的都城長安(今西安)是全國文化中心,匯集了許多著名的文人和書畫家。吳道子經常和這些人在一起,這使他的技藝不斷提高。有一次,在洛陽,他同書法老師張旭和善於舞劍的裴將軍相遇,吳道子觀看裴持劍起舞,左旋右轉,神出鬼沒,變化萬端,很受啟發,即興在天宮寺牆壁上畫了一幅壁畫,畫時筆走如飛,颯颯有聲,頃刻而成。隨後張旭又在牆壁上作書。這一次使在場數千觀眾大飽眼福,高興地贊嘆:「一日之中,獲觀三絕!」還有一次,唐玄宗要看嘉陵江的景象,派吳道子去寫生。吳道子回來後,讓人准備了一匹素絹,用了一天時間,在大同殿上畫出嘉陵江三百餘里風光。唐玄宗贊嘆不已,認為和李思訓用幾個月功夫畫成的嘉陵山水一樣美妙。吳道子是一個多產的畫家,他作品的數量很多。吳道子兼擅人物、佛道、神鬼、鳥獸、草木、殿閣、山水等,尤其精於佛道、人物畫,長於壁畫創作。據記載,他曾在長安、洛陽兩地寺觀中繪制壁畫多達300餘幅,奇蹤怪狀,無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獄變相》聞名於時。

吳道子的繪畫對後世影響極大,他被人們尊為「畫聖」,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蘇軾曾稱贊他的藝術「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吳道子的繪畫無真跡傳世,傳至今日的《天王送子圖》可能為宋代摹本,它所表現的是釋迦牟尼降生為凈飯王子以後,其父凈飯王抱他拜謝天神的佛經故事。從中可見吳道子的基本畫風。另外還流傳有《寶積賓伽羅佛像》、《道子墨寶》等摹本,莫高窟第103窟的《維摩經變圖》,也被認為是他的畫作。

閱讀全文

與畫聖吳道子電影票房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文電影經典台詞短的 瀏覽:7
免費看提著心吊著膽電影完整版 瀏覽:70
2019年最新英文電影 瀏覽:360
惡狼電影高清完整版 瀏覽:340
石家莊北國超市電影院 瀏覽:745
蘇聯電影夏伯陽圖片 瀏覽:49
德州電影院4d電影片 瀏覽:222
大年初一完整版電影 瀏覽:619
那個網站免費下電影票 瀏覽:583
賭俠粵語電影完整版免費觀看 瀏覽:807
為什麼香港音樂電影情 瀏覽:581
六個法國警察電影喜劇 瀏覽:681
二刷電影是什麼感覺 瀏覽:720
一部女主叫阿雅和娜娜的泰國電影 瀏覽:920
後來的我們電影結局是悲是喜 瀏覽:841
有女王的英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590
找個愛情電影看一看 瀏覽:829
浴血無名川電影觀後感作文 瀏覽:432
微信公眾號免費領取電影票 瀏覽:638
孫紅雷電影大全決戰剎馬鎮 瀏覽: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