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的2D影片分為進口格式JPEG2000和國產格式MPEG2000。
電影院放的是藍光電影。藍光原盤與BD-remux、BD-RE、BDRip
藍光原盤BD必須是原版的數據拷貝,不得對原版的數據和結構進行任何的增刪或者改動,而進行了改動的則以其他的名稱來稱呼,比如BD-remux、BD-RE、BDRip等等。
所謂的BD-remux,直譯過來就是「藍光影片——導出、再混合」格式。它的製作方法是,將原版藍光碟的所有內容先通過軟體拷貝出來,然後專門提出碟包中的正片文件,即某個m2ts文件,其容量通常在15GB以上。這個m2ts原始文件一般以0000X.m2ts命名,其中包含了視頻、多條音軌、PGS字幕等內容。網路高清愛好者們拿到m2ts原始文件後,將其中的視頻、音軌、字幕信息先剝離分開,然後單獨合並視頻和音軌,做成ts格式。這樣製作後得到的版本,稱為BD-remux版。
這是目前可以得到的除藍光原版以外的最清晰、容量最大的高清影片格式。其畫質、音質基本與藍光原版的效果相同。因此也是最原汁原味的一種高清影片格式。
BD-RE、BD-Rip
RE、Rip這兩個詞,就是「重新製作」、「壓縮版」的意思。就是將藍光原版影片進行壓縮重新製作後,再發布的影片。
BD-RE、BD-Rip先把藍光原版碟做成BD-Remux版本,然後再把BD-Remux版的ts文件利用X264編碼(X264是一種類似H264的編碼格式,也有極小量BD-Rip是採用XVID編碼製作的)進行壓縮製作,壓縮到8.7GB、4.3GB甚至更小。
BD-RE一般視頻採用X264編碼,後綴名為mkv,容量4.3GB以上。解析度720p或1080p。
BD-Rip一般採用X264或XVID編碼,後綴名mkv或avi,容量4GB以下,解析度通常低於720p。
關於BD-RE、BD-Rip的區別,沒有官方的規定,因為其本身就是一種民間行為(BD-Remux也一樣)。
㈡ 求高清發燒友回答:比藍光原盤清晰的電影格式是什麼
1 原版的數字拷貝或膠片
2 藍光原盤還有一文件夾格式發放的;ts是無損的;只是卻少了音軌,花絮,菜單,交互系統等;ts是由m2ts無損轉換而來的
3 區碼不同 大陸是C區的,美國和日本是A區的;現在網上下載的原盤的有的已經破解了區域碼,有的還沒有,但是可以用下面的方法破解區域碼
單擊開始——運行——輸入regedit——點確定——打開注冊表編輯器——找到HKEY_CLASSES_ROOT/CLSID /{9CB23675-4229-4630-AFF6-3668BA6AF33E}——右擊右側窗口的"默認"——選修改——數值數據中 將5(默認的)改成10000試試——確定後退出。再看看你的區碼可修改次數65536
㈢ 電影4k原盤跟4k高清有什麼不同
一、解析度
4K數字電影是指解析度為4096×2160的數字電影,故又被稱之為2160P,即橫向有4千個像素點,是解析度最高的數字電影。
原盤是指對正式出版的藍光影碟的數字拷貝,解析度能夠達到1920×1080格式的影片。
二、內容
4K電影是由35mm膠片拍攝的,再轉成4K的數字格式。但內容上可能會有刪減。
原盤BD必須是原版的數據拷貝,不得對原版的數據和結構進行任何的增刪或者改動,而進行了改動的則以其他的名稱來稱呼。
4k發展歷程:
1999年,Sony為電影行業引入了一種全新的數字影院製作概念。在電影的製作過程中,電影人由此可以獲得更高的圖像質量、效率和更大的靈活性,即數字電影製作。
在這個新方法中,電影製作採用了數字視頻磁帶介質,所製作電影的高清晰度逐行視頻格式為每秒24幀。這個新的概念以及採用這個概念的Sony系列產品被稱為CineAlta,已經被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製片人、導演和攝影師所接受。
採用CineAlta設備製作的電影與日俱增,這意味著將有越來越多的電影採用這些系統進行數字化的製作。高清應用的迅猛發展需要在專業製作流程的各個環境中都採用最好的技術。
因此,Sony 在2006年推出了「CineAlta 4K」放映機,它是CineAlta品牌的延伸,按照其長期計劃,將建立一個4K製作流程。也就是說,Sony CineAlta 4K技術和設備可以使4K數字電影真正變成了現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藍光原盤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4K電影
㈣ 只有看過了40多G的原盤高清電影,才能知道什
為什麼都是1080P的片子 大小差別這么大啊?這2部畫質一樣嗎? 問題補充 2009-12-17 22:13 為什麼大小差這么多? 第一部是藍光原盤提取出來的影片,未經過任何改動。第二部為重編碼影片是在第一部的基礎上做重新編碼處理,由於編碼方式不一樣,壓縮率也不一樣,所以占的地方也小,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原盤一般包含多條多聲道高清音軌,也很佔地方的,而重編碼影片一般不會採用高清音軌的。總得來說,即使你用家裡的大屏幕平板電視也夠嗆能用肉眼看出差別來,不過再大一點的話,比如說投影投到100寸以上的,可能會看出點差別來的,音軌方面用好的功放加好的音響還是比較容易聽出差別來的,要求不高的話建議還是重編碼的影片吧,藍光原盤的太佔地方了,許多高清愛好者剛開始也是收集REMUX的,後來就改收重編碼1080P了,再後來光下720P的也有可能哈!
㈤ 藍光電影和4k電影 有什麼區別,4K藍光原盤電影哪裡下載
藍光,也稱藍光光碟,英文翻譯為Blu-ray Disc,經常簡稱為BD。是DVD之後下一時代的高畫質影音儲存光碟媒體(可支持Full HD影像與高音質規格)。藍光或稱藍光碟利用波長較短的藍色激光讀取和寫入數據,並因此而得名。藍光極大地提高了光碟的存儲容量,對於光存儲產品來說,藍光提供了一個跳躍式發展的機會。
在這之前,以東芝為代表的HD-DVD與藍光光碟(Blu-ray Disc)相似,碟片均是和CD同樣大小(直徑為120毫米)的光學數字儲存媒介,使用405納米波長的藍光。但在2008年,隨著原先支持HD DVD的華納公司宣布脫離HD DVD,以及美國數家連鎖賣場決定支持藍光產品,東芝公司終在2月19日正式宣布將終止HD DVD事業,這場持續了數年的次世代存儲規格之爭,最終以索尼為代表的藍光陣營獲得了勝利。
4K解析度即4096×2160的像素解析度,它是2K投影機和高清電視解析度的4倍,屬於超高清解析度。在此解析度下,觀眾將可以看清畫面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特寫。影院如果採用驚人的4096×2160像素,無論在影院的哪個位置,觀眾都可以清楚的看到畫面的每一個細節,影片色彩鮮艷、文字清晰銳麗,再配合超真實音效,這種感覺真的是一種難以言傳的享受。
4K解析度是指水平方向每行像素值達到或者接近4096個,多數情況下特指4096*2160解析度。而根據使用范圍的不同,4K解析度也有各種各樣的衍生解析度,例如Full Aperture 4K的4096*3112、Academy 4K的3656*2664以及UHDTV標準的3840*2160等,都屬於4K解析度的范疇。
SeeHD和RABAT兩個都是專門的電影網站,每部電影都會發布多個版本(根據畫質、字幕組不同),裡面有很多4K畫質的電影。
請採納
㈥ 電影的原盤是什麼意思呢
直接將原盤拷貝,沒經過重編碼等?一盤容量較大,但效果與原碟差不多。
㈦ 藍光的片源跟電影院的片源畫質差距大嗎
以兩個小時的電影為例,2K清晰度的容量約為250~300G左右,4K清晰度的約500~600G
主要區別是數字拷貝只是幀壓縮而不做幀間壓縮,藍光是既做幀壓縮又做幀間壓縮。簡單的說數字拷貝的每一幅畫面都是壓縮的,但相鄰的兩幅畫面不發生演算法上的關系。藍光的每一幅畫面也是壓縮的。並且前後任意兩幅畫面通過演算法生成
㈧ 作為一個電影發燒友,現在特別想找一些老的藍光原盤的電影,這樣的上哪找呢,或者說上哪看呢
朋友,首先作為電影發燒友,應該知道藍光原盤很大,得有幾十G的內存才能看一部,而且藍光原盤有些電影還可以看一下有趣的花絮,的確不錯,但是這種電影放到手機或者電腦上效果肯定會差很多,不如找個私人影院,或者說找個現在很流行的客房影院看。他們很多影片都是藍光原盤的。
㈨ 藍光原盤就是電影院放的嗎20~30G左右,我覺得電影院放的應該更大吧
不是電影院放的,是在藍光播放機上播放的,類似DVD那種光碟,比DVD空間大很多,清晰度也高很多
㈩ 怎樣能買到電影原盤呢
樓上簡直是胡說八道誤導人!沒文化真可怕!中國的其實也是正版的,只是樓上沒有區分正版的概念!國外把發行權賣給了國內公司,國內進行發售,這種得到許可而發行的製品都是正版的,只是說國內發行的光碟比起國外,就簡單的說質量都沒有台灣的好!而樓上所要說的是只有從本國進行發售的才算是正版,那我倒想問問這需要多大的成本???我想樓上的估計高中沒好好上過課,才出現這種低級錯誤!要買到原盤是很難的,況且樓主要的碟的時間很久遠了,估計很難找,行的話我贊成去網上下!近幾年發行的碟還是比較容易買到的,去淘寶看看,不行的話可以代購!淘寶上認真點還是會淘到好的,我經常在淘寶上買音樂cd,而且買到過很多日版和美版的,這個可以放心,因為美版的和大陸版的一比較就能辨認出來!
電影院買原盤?樓主家有電影放映機?!別和我說樓主你以為電影院放的是光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