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關《志願者》這部電影的資料
3月5日是中國志願者日,作為國內首部以「志願者」命名的影片,《志願者》近日在北京大學舉行首映儀式。
電影《志願者》通過講述一群青年學子放棄城市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自願參加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去西部地區支教的故事,展現當代青年默默奉獻愛心,找到並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動人經歷。曾執導過《
紅番區》《神話》等影片的著名導演唐季禮擔任本片監制,潘安子為導演,佟大為、楊若兮、馮鵬等擔任主演。
首映儀式上,唐季禮表示,很高興自己首次以志願者的身份參與影片的製作,從中也體驗到作為志願者的快樂。
據了解,電影《志願者》部分取材於安利公司的「名校支教項目」,它是共青團中央等部門發起的「中國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活動的組成部分。 新華
「視頻短片風」刮到通城
省內首部校園魔幻電影即將開拍
晚報訊 曾被媒體稱為「南通胡戈」的「冷色心晴」(網名)近日又有新動作:依託「新南通」網站DV生活頻道,籌劃拍攝一部無厘頭搞笑校園網路電影,目前正在向全市在校大學生招募演員。
據「冷色心晴」介紹,這部網路電影集青春、搞笑、魔幻於一體,為江蘇省首部校園魔幻網路電影,是《大話西遊》後續之作,片名初定為《仙人掌》。該電影的拍攝期約為兩個月,製作完畢後將在南通各大高校展映,參演演員均有相應報酬。
不久前,「冷色心晴」還建立了「南通DV生活QQ群」,並依託「新南通」網DV生活頻道,定期拍攝青春網路短片。這是全市首家、唯一以優秀視頻短片為主打的網路頻道,將集中展示南通家庭生活、社會風情以及精彩網路短片。「冷色心晴」強調DV生活頻道門檻低、互動性強,彰顯個性。他信奉: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每個人都是社會的演員。
㈡ 有一部美國電影,最開始女主角被搶劫,男主角救了她。然後女主角說要去做志願者,男主角說太危險了不讓他
心碎度蜜月 The Heartbreak Kid (2007)
更新描述或海報
導演: 鮑比·法拉利 / 彼得·法拉利
編劇: 斯科特·阿姆斯特朗 / Leslie Dixon
主演: 本·斯蒂勒 / 米歇爾·莫納漢 / 伊娃·朗格利亞 / 傑瑞·斯蒂勒 / 瑪琳·阿克曼
類型: 喜劇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西班牙語
上映日期: 2007-10-05
片長: 116 分鍾
㈢ 《志願者》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志願者》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方旗台,一株秋棠,還有一丈土地,看似普通,卻成就了一個故事,人世間永遠不是心靈的沙漠,感情的冰窯。可是也不得不說,那裡存在許多冷暖。
看了《志願者》這部電影才方知道,志願者帶給人的變化是無形的。那個男主角擁有著許多讓人羨慕的光環,只因一個偶然,便為了自己的目的而去那落後的、讓人發狂的小學當志願者老師,帶著城市人的目光與審視,帶著城市人天生的嬌氣去了,或許是因他的目的不純,上天讓這個原本就想提前跑掉的嬌哥留了下來,來時的他很慘,也很郁悶,可後來呢?那些天真的孩子,淳樸的村民讓他快樂起來,至於那些讓人頭疼的壞毛病,也在無意中被校長改掉,嬌哥變得不再嬌,心與孩子們接近了,視野也就清明了,也就開朗了,當他以和平的心去面對這些經歷時,上天也給了他一個眷顧,讓他發現了一個埋藏於鄉村的「明珠」,也獲得了一份純純的愛。
或許這部電影不足以讓人感動到落淚,卻在無形中讓人明白,當一名志願者給人帶來了快樂。當你帶著目的去做時,你會無法從中獲得快樂,相反,當你無目的去做時,你會發現它帶給你快樂的同時,那些曾讓人不以為意的壞習慣也許也在無形中被改正。或許那時你還會如電影中的嬌哥一樣變得閃閃發光。
紅塵俗世紛紛揚揚,遙山近水淡淡花香。不帶目地,只執一份關愛的心,做志願者時芬芳了自己,也芬芳了別人。
請相信,一路向陽春暖花開。我是志願者,我快樂!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志願者》。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肖然原本希望通過做志願者獲得錢財。然而,在學校里當志願者的時間里,他對志願者多了一份認識。在那段日子裡,他一直擔任著學校的音樂老師的職責。一開始,他對同學不屑一顧,一直到他發現一位叫韓秋霞的女孩唱歌特別好聽,而且,韓秋霞這樣一個活潑的小女孩深深地感動了他。出於好心,他把韓秋霞推薦到一個大城市。韓秋霞在那裡練習、表演、出名……有一次,她登上了耗資上億萬美元的大舞台,但不幸因極度緊張而失音了!演出公司的老闆想強迫給韓秋霞打一種對身體很不好的葯,但被肖然強烈拒絕了。後來,韓秋霞又回到校園,重新融入了同學們。
這個故事反映了一位普普通通的人變為志願者的過程:先有假,後有真;先有利,後有義;先有感,後有情……看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志願者精神的無限偉大,還懂得了志願者的本質正是這些無私奉獻的品格啊!我一定會向他們學習的!
電影志願者講述了一位曾經的音樂人而今的`唱片界商人,肖然為了自己的事業能蒸蒸日上,不惜帶上一幫作秀的志願者打破了原本平靜的鄉村小學生活。而暴風雨的突然襲擊是他滯留在島上,隨行人員也已經撤了。他被迫做了村上的音樂老師。一日,他無意之中被韓秋霞天籟的歌聲震撼,純真孩童的可愛形象,朴實鄉村校長和老師的敬業精神感化了這顆來自城市被昧惑的心靈,他開始漸漸習慣於享受做志願者的感覺,為了搞清楚韓秋霞為什麼在音樂課上堅持不唱歌,他親自到韓的家裡了解情況,切實地關心班上每一位孩子,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這群鄉村孩子快樂。
這是一部凈化心靈讓人感動的影片,影片內容朴實、真切描述了志願者大無私精神。片中有一句話說得好「人如果有七十年的壽命,我們就拿出七十分之一的時間去做志願者。那麼人生就更具精彩」。「志願者」多麼自豪的字眼,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其實 「志願者」的感動事跡無處不在,孟祥斌的救人事跡,大到非典時期,汶川地震,北京奧運會,我們看到了無數志願者的身影,他們用自己的無私和關懷帶給人們希望和感動。
作為學生的我們又豈可袖手旁觀。我們也曾無助,也曾被別人幫助過,我們懷著一顆被感動的心,深深的在心底里感謝曾在我們困境時拉我們一把的人。今天我們一切平安順利,所以我們力所應當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從小事做起,生活中多幫助同學解決一些小問題。利用周末去看望孤寡老人,將愛傳遞,讓每個心靈不再感到孤獨。
志願者精神是奉獻、是無私、是感動、是驕傲,作為一名志願者亦是光榮。我們每一個有愛心的人,都應該奉獻自己的一份錦薄之力,讓感動處處有,讓社會充滿愛之義。
㈣ 找一個電影,男主是醫生,去非洲做志願者,妻子和他離婚後來又復婚了
瑞典電影《更好的世界》
導演: 蘇珊娜·比爾
編劇: 蘇珊娜·比爾 / 安德斯·托馬斯·詹森
主演: 米卡埃爾·佩斯布蘭特 / 崔娜·迪斯霍爾姆 / 馬庫斯·瑞格德 / 威廉·約翰·奈爾森 / 烏爾里奇·湯姆森 / 卡米拉·戈特利布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丹麥 / 瑞典
語言: 丹麥語 / 瑞典語 / 英語
上映日期: 2010-08-26(丹麥)
片長: 119分鍾
㈤ 佳片有約中曾經有一部片子,忘了叫什麼了
《飛越未來》
湯姆·漢克斯
中文譯名:湯姆·漢克斯
英 文 名:Tom Hanks
出生日期:1956年7月9日
出 生 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康克特
星 座:巨蟹座
身 高:180公分
體 重:81公斤
配 偶:麗塔·威爾森
總評
在好萊塢眾多明星中,有誰能從令人同情的「同性戀」演到憨厚的「低能兒」、從臨危不懼的「宇航員」演到英勇無比的「二戰大兵」,且部部叫好賣座?湯姆-漢克斯做到了。
湯姆天生一張娃娃臉,相貌平平,極具喜感的臉加上逗趣生動的演技,無論什麼角色,一經他的表演,就變得有血有肉,令人難以忘懷。他曾於1994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他是當今好萊塢最具影響力的電影明星之一,「好萊塢黃金時代領頭雁的再生」。
湯姆·漢克斯於1956年7月9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市,全名叫托馬斯·J·漢克斯。父親艾摩斯·漢克斯是廚師,母親珍娜·特納在醫院工作。在他5歲時,父母離異,他由當廚師的父親撫養長大。其後,父親又結過兩次婚,漢克斯又換了兩個媽媽,未滿10歲的他經常性地經歷遷移漂泊的生活,頻繁地轉學,更換住址。成年後的漢克斯很不願提起他並不美滿的童年。但也正因如此,生活使他學會用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過去的經驗培養出我獨立自主的精神」,使他學會用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直到他在加利福尼亞州大學讀書時,才突然對表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加入了學校組織的劇社,從而接觸到了專業的知識培養與演技訓練。畢業後,漢克斯來到紐約尋求演藝事業的發展。
由於漢克斯的聰明好學,僅過3年, 他就在《快樂頻道》中擔任了一個好男人的角色。之後,隨著一系列喜劇片《美人魚》( Splash 1984 )、《志願者》( Volunteers 1985 ) 的成功,漢克斯逐漸成為大眾心目中的喜劇明星。特別是在影片《飛越未來》(《BIG》1988)中因出神入化、形象生動地扮演了一個一夜之間長大成36歲男子的12歲男孩的角色,賦於他一種孩童的純真、幽默與頑皮在成熟男人的身上,為此他獲得了該年度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漢克斯將自己對生活的體驗與理解滲透在影片表演之中,往往帶有一種全新的創造,他對喜劇的理解不再是直覺的感觸,而是真正體會到了喜劇的深層內涵。他開始對自己作進一步的嘗試,拓寬戲路,證明自己並非只是一個會「搞笑」的銀幕明星。隨著《虛榮的篝火》(《Bonfire of the vanities》1990)與《紅粉聯盟》(《A league of their own》1992)的極獲成功,《西雅圖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1993)向漢克斯提供了一次展現自己真正的喜劇天才與成熟演技的機會。他扮演的那位誠實正直,忠厚善良,隨和機智,幽默風趣,又帶有一種淡淡的憂郁的父親的形象贏得了廣大的觀眾,好評如潮,贊賞鋪天。成為漢克斯演技生涯中的大轉折。
漢克斯開始用一種屬於自己風格的,嫻熟的駕馭能力去注釋角色,而不是遷就角色的性格。這使他終於成為一名真正的電影明星。在《費城》(《Philadelphia》1993)中,漢克斯對自己實現了重大突破。他飾演一位同性戀律師因患艾滋病而受到不公正待遇但勇於面對,堅持斗爭,並最終取得勝利。這是對他演技的一次嚴重挑戰,為此漢克斯親身體驗、采訪病人,節食、檢制心理情緒,作了大量准備工作,他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也因此收到了滿意的回報。影片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引起了巨大社會反響,而他本人也因之成為第66屆奧斯卡影帝。第二年,他又因成功出色地扮演了影片《福雷斯特·岡普》(《Forrest Gump》1994,又譯作《阿甘正傳》)中那位具有堅強毅力、忠厚誠實的殘疾人而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獎。並因為這部影片在美國形成一個以阿甘為模範的社會公德運動,漢克斯成為一代美國青年心中崇拜的偶像明星。
1995年,漢克斯主演了紀實性的巨片《阿波羅13號》(《Apollo 13》),為紀念美國航空史上「雖敗猶榮」的奇跡,他再次拓展了角色的內涵,將歷史的英雄再現銀幕。1996年,他出演《那一天傳奇》(《That thing you do??,這是一部音樂喜劇片,漢克斯初次擔當了編劇與導演,並在影片中飾演樂隊經紀人,向人們敘述了美國60年代一個樂隊成功的傳奇故事。 漢克斯的表演生涯是從高中的戲劇表演開始,大學結業後他開始全身心的投入表演事業。1978年,漢克斯在紐約得到一份工作,並和女演員兼製片人Samantha Lewes結婚,但這段婚姻沒有維持很久。
1979年,漢克斯首次在一部低成本的電影《他知道你孤獨》(He Knows You』re Alone)中扮演角色,該片在1980年公映,一代奧斯卡影帝的演藝生涯也從此邁出了第一步。 不久,漢克斯搬到洛杉磯並主演了電視連續劇《紅妝小子》(Bosom Buddies)。與此同時,他還參加了其他的一些電視劇的演出,比如「Taxi」、「Family Ties」,比較有名的一部是《迷宮與怪獸》(Mazes and Monsters)。
漢克斯在1984年擔綱演出由迪斯尼公司製作出品的《美人魚》(Splash)獲得的成功,使他開始走上成名之路,但隨後情況卻不讓人樂觀。一連串的失敗並沒有使這位才華橫溢的小夥子退縮,1988年,漢克斯領銜主演《飛向未來》(Big)大獲成功,一舉獲得包括奧斯卡、金球、學院、紐約電影批評家等四個獎項的最佳男主角提名獎。此後,他在1990年、1992年和1993年分別主演了電影《虛無的篝火》(Bonfire of the Vanities)、《他們自己的聯盟》(A League of Their Own)以及《西雅圖夜未眠》引起一連串的轟動。
湯姆·漢克斯 ( Tom Hanks)檔案
1993年的另外一部影片《費城故事》(Philadelphia)把漢克斯的演藝生涯推上了第一個高峰,在該片中,身為喜劇演員的漢克斯通過塑造一個被艾滋病折磨而遭歧視的同性戀律師的形象徵服了評論界和廣大的觀眾,並獲得這一年的第六十六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春風得意的漢克斯在1994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榮譽,由於在影片《阿甘正傳》(Forrest Gump)中的成功演繹,漢克斯又一次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金像獎座,並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連續兩屆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演員。影帝的桂冠也由此穩穩地落在他的頭上。
1996年,漢克斯開始涉足新的領域,這一年他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那是你乾的》( That Thing You Do),充分展示了他多才多藝的一面。
1999年,由著名導演斯皮爾博格執導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給漢克斯帶來了新的榮譽——第七十一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獎,更讓人們看到了一個演技日趨成熟的影帝的形象。
1989年,漢克斯與在電影《志願者》(Volunteers)合作過的女演員Rita Wilson 結婚。到目前為止,他已經擁有了四個兒子,其中老大Colin Hanks已長大成人,形象頗有乃父風采,一家人生活非常幸福。
曾於1994年、1995年連續兩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他也成為了當今好萊塢最具影響力的電影明星之一。 雙親:Amos and Janet Hanks 在漢克斯5歲時離異。四個孩子中的三個老大包括漢克斯住在Amos。他的父母最後再婚,Amos由於腎衰竭於1990年去世。姐弟:Sandra 家中最大的孩子(比漢克斯大5歲)她同一英國警察結婚。住在英國小城Bournemouth,她是作家還是環保家。Larry 她是家中老二(比漢克斯大3歲)。Jim 他是家中最小的(比漢克斯小5歲)也是為演員,經常和哥哥一起演出。配偶:Samantha Lewis 漢克斯的大學情人,他們於1978年結婚(在他們的第一個兒子Colin出生2個月後),他們在1985年分手,於1987年離異。Rita Wilson 漢克斯現在的妻子他們在「Bosom Buddies」結識,直到Volunteers(1985)他們成為朋友最後墜入愛河。1988年4月30日他們在紐約舉行了希臘傳統式婚禮。孩子:Colin (生於1978) ,Elizabeth (生於1982), Chester Marlon [Chet] (生於1990年8月), Truman Theodore (生於1995年10月26日)。
2007 《查理的戰爭》
2006 《達芬奇密碼》
2004 《幸福終點站》TheTerminal
2004 - The Polar Express
2002 - Road to Perdition 毀滅之路
2002 - Catch Me If You Can 貓鼠游戲
2002 - My Big Fat Greek Wedding 我的希臘婚禮 製片
2001 - "Band of Brothers" (mini) 兄弟連 導演/製片/編劇
2000 - Cast Away 荒島餘生 演出/製片
1999 - Toy Story 2 玩具總動員2
1999 - The Green Mile 綠色奇跡
1998 - Saving Private Ryan 拯救大兵瑞恩
1998 - Youve Got Mail 電子情書
1998 - "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 (mini) 從地球到月球 導演/製片/編劇
1996 - That Thing You Do! 擋不住的奇跡 演出/導演/音樂/編劇
1995 - Apollo 13 阿波羅13號
1995 - Toy Story 玩具總動員
1994 - Forrest Gump 阿甘正傳
1993 - Philadelphia 費城故事
1993 - Sleepless in Seattle 西雅圖不眠夜
1993 - "Fallen Angels" 墮落天使
1992 - Radio Flyer 海闊天空
1992 - League of Their Own, A 女子棒球隊
1990 - The Bonfire of the Vanities, 虛榮的篝火
1990 - Joe Versus the Volcano 魔島仙蹤
1989 - The burbs 鄰居
1989 - Turner & Hooch 福星與福將
1988 - Big 大人
1988 - Punchline 頭條笑料
1987 - Dragnet 法網
1986 - Every Time We Say Goodbye 戰火愛火
1986 - Nothing in Common 對頭冤家
1986 – The Money Pit, 錢坑
1985 - Volunteers 志願者
1985 - The Man with One Red Shoe 穿一隻紅鞋的男人
1984 - Splash 現代美人魚
1984 - Bachelor Party 瘋狂今晚夜
1982 - Mazes and Monsters (TV) 虛幻游戲
1980 - He Knows Youre Alone 血紅濺白紗
㈥ 電影《志願者》的導演是誰
電影《志願者》作為國內首部以志願者為主題的電影,講述了青年學子們舍棄都市繁華,投身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前往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寺登街和雲南驛的真實故事,展現了當代青年無私奉獻、探尋人生價值的感人場景。國際知名導演唐季禮先生擔綱本片總監制,其先前的代表作如《紅番區》和《神話》備受矚目。
為了深化影片影響力,影片啟動發布會於2006年4月29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同時通過網路平台進行大規模宣傳,包括演員海選、片尾歌歌詞徵集和吉祥物設計等互動活動。《志願者》一改傳統電影的陰郁風格,將西南地區原始的美景、獨特的人文和深厚的歷史文化生動呈現給國際觀眾。
影片的主創陣容強大,監制唐季禮憑借《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的成功,奠定了他在國際影壇的地位。總製片人李馨雨,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不僅在演藝事業上有所建樹,還涉足製片工作。導演潘安子,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憑借多獲獎項的音樂視頻和電影作品,包括2008年執導的處女作《志願者》(由唐季禮監制),在國際電影節上嶄露頭角,榮獲上海國際電影節傳媒大獎最具潛力導演獎。
志願者(英文Volunteer)聯合國將其定義為「不以利益、金錢、揚名為目的,而是為了近鄰乃至世界進行貢獻活動者」,指在不為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能夠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而不關心報酬奉獻個人的時間及精神的人。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來說,志願者是這樣定義的「自願參加相關團體組織,在自身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在不謀求任何物質、金錢及相關利益回報的前提下,合理運用社會現有的資源,志願奉獻個人可以奉獻的東西,為幫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開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實際的,具一定專業性、技能性、長期性服務活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