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如何看電影《四百下》
遼闊的大海在他眼前鋪展開來,安托萬繼續跑過沙灘,又踏進了海水。遠處的海浪慢慢地壓了過來,這時的他突然轉身向岸邊走來,茫然地望著前方……
對於法國著名導演特呂弗,我們中國觀眾最為熟悉的恐怕還是他在晚年拍攝的《最後一班地鐵》。這部影片當年在中國曾廣為放映,我們對它所表現的在嚴酷現實中的浪漫愛情和人性的尊嚴,巧妙的「戲中戲」結構,以及對男女主人公的出色表演,恐怕還記憶猶新。
特呂弗主張拍攝「作者電影」。他於1954年在《電影手冊》上發表的著名文章《法國電影的某種傾向》被稱為「新浪潮」的宣言書。他把矛頭直接指向「優質電影傳統」,並極力提倡「作者電影」。他指出:「在我看來,『明天的電影』較之小說更具有個性,如同一種信仰或一本日記那樣,是屬於個人和自傳性質的。」而《四百下》正是特呂弗理論主張的最佳體現。
影片《四百下》帶有特呂弗自傳的性質。特呂弗少年時的家庭及經歷與影片主人公安托萬極為相似。他因為經常逃學和離家出走,被父親送到警察局。正是法國著名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把他從少兒管教所里解救出來,並引導他走上了電影之路。也正因如此,特呂弗差不多與巴贊建立了情同父子的關系。作為處女作的《四百下》的片頭就打上了「獻給巴贊」的字幕。影片以特呂弗自己少年時期的坎坷經歷為原型,通過平凡的日常生活和非戲劇化的、傾向於寫實性的敘事手法,步步深入地展現了小主人公孤獨、敏感、苦悶、叛逆的內心世界。
影片主人公有明顯的現代主義意味,顯然是一個現代主義文學藝術畫廊中極為典型的「孤獨者」、「多餘人」或「局外人」的形象。他的孤獨、叛逆、冷漠,都是現代主義毫無疑問的標記。影片雖然是以生活流和紀實性的手法把鏡頭對准一個尚不是十分成熟的少年,但因為由點到面地探討了一些具有社會普遍性和人性的普遍性的問題,如兩代人的隔閡問題、成年人對未成年人的專橫冷漠、人與人之間的難以溝通、以教育體制為代表的成年社會對青少年的壓抑和專橫,因而使表現主題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和普遍性,能引起觀眾的共鳴。片名所謂的「四百下」是法國的一句俚語,意即胡作非為、無事生非、到處亂跑等,據說也是法國人用來在憤怒時表示抗議的口頭語。特呂弗用這樣的片名無疑表達了對社會的抗議和批判。
在藝術手法上,影片大量採用實景拍攝與自然光照明,紀實感很強。非職業演員的出演也增強了紀實效果。為了進一步增強影片的真實性,影片還使用了大量的長鏡頭拍攝。尤其是安托萬出逃後在海邊奔跑的一段,攝影機從球場開始,一直在側面跟拍。孤獨的小安托萬沖出足球場,穿過田野,跑過叢林,來到無疑象徵著自由的大海邊。他向大海跑去,但走投無路,海水又迫使他不得不回頭。轉過身來走向岸邊時,緊跟著安托萬、但原來一直是遠景鏡頭拍攝的攝影機突然一直向他推去並成為定格——影片到此結束。而小安托萬瞪著大眼睛、似乎在乞求著理解和寬容的面部大特寫,給觀眾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彷彿餘音裊裊,不絕如縷。
影片的對白非常精練,很多戲幾乎沒有對白而完全通過視覺畫面來敘事、抒情和表意,以至於有些評論家說《四百下》近乎「半默片」。這無疑更接近電影以影像為本體的本質。同時,導演也並沒有完全地純粹客觀,他毫不掩蔽攝影機的存在,活動攝影與靜止鏡頭的交替也形成了影片獨特的敘事張力。
(陳旭光)
❷ 局外人電影講了什麼 局外人簡介
1、《局外人》電影講述了六十年代俄克拉荷馬州,一貧一富的兩幫少年之間的仇恨與斗爭。
2、《局外人》形象地體現了存在主義哲學關於「荒謬」的觀念;由於人和世界的分離,世界對於人來說是荒誕的、毫無意義的,而人對荒誕的世界無能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對一切事物都無動於衷。
❸ 局外人電影版的男主角是誰
這是帥哥長得還不錯呀!
據說是今年韓國評選出來的學生偶像!他貌似是演江尹湛!這傢伙在網路上人氣很高的!
也有人說是神起里的花花演也有人說是RIAN演天空,允浩演尹湛偶的頭都被搞大了!
具體是不是屬實還待考察!
❹ 日本電影黑社會老大退隱江湖,一個人滅了一個幫派是哪部電影
你所描述的劇情片段出自香港台灣日本聯合出品的動作電影(龍先生)!張震 青柳翔 姚以緹 白潤音 有福正志主演!退隱老大龍由男演員張震飾演!
❺ 局外人電影講了什麼
1、《局外人》電影講述了六十年代俄克拉荷馬州,一貧一富的兩幫少年之間的仇恨與斗爭。
2、《局外人》形象地體現了存在主義哲學關於「荒謬」的觀念;由於人和世界的分離,世界對於人來說是荒誕的、毫無意義的,而人對荒誕的世界無能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對一切事物都無動於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