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找一些以綠色環保為主題的電影
1,《海洋》
《海洋》是由雅克·貝漢、雅克·克魯奧德聯合執導,雅克·貝漢、姜文、皮爾斯·布魯斯南、宮澤理惠擔任旁白的生態紀錄片,於2011年8月12日在中國上映。該片聚焦於生活在海洋里的動物們,講述了這些生命群體物競天擇以及弱肉強食的生存狀態,同時展示了動物們和諧相處的美好一面。
2,《遷徙的鳥》
《遷徙的鳥》是由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瑞士聯合拍攝的紀錄片,由雅克·貝漢、雅克·克魯奧德聯合執導。該片於2001年12月12日在法國上映。
3,《永不妥協》
《永不妥協》是2000年上映的一部美國電影,由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朱莉婭·羅伯茨、阿爾伯特·芬尼、艾倫·艾克哈特等主演。該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描述了一個沒有法律背景的單身母親,歷盡艱辛,以永不妥協的勇氣和毅力打贏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宗民事賠償案。
4,《快樂的大腳》
《快樂的大腳》是一部由朱迪·莫里斯、沃倫·科爾曼和喬治·米勒三人共同執導的歌舞動畫片,片中有羅賓·威廉斯、休·傑克曼、伊利亞·伍德和妮可·基德曼等聯袂獻聲。影片於2006年11月17日在美國上映。
5,《海豚灣》
《海豚灣》是一部拍攝於2009年的紀錄片,由路易·西霍尤斯執導,里克·奧巴瑞主演,該片記錄了日本太地町當地的漁民每年捕殺海豚的經過。
Ⅱ 為什麼法國動畫片對孩子最具教育意義
1、為什麼法國動畫片比較有教育意義,實際上,不僅僅是法國的動畫片,還有法國的電影,電視劇,都是比較揭露人性,帶有教育意義的片子。就說說幾部比較經典的,比如《放牛班的春天》、《調音師》。
2、法國的影視作品和法國的人文以及法國人的思想都是離不開的。法國人講究浪漫,和英國紳士一樣,從小被教育長大了要做一個有紳士風度的男人,法國人從小就被教育要做有禮貌有教養的人,所以他們對於影視作品這一類,幾乎每部法國動畫片都會引發你的思考,甚至是沉重的思考。即使是給孩子看的動畫片。法國動畫片一定有個訴求,他們也一定會討論一個甚至幾個深刻的主題——人生、哲學、死亡、歷史、信仰、未來、環保、熱愛生命……如果在文化上沒有創見,他們會覺得做出來是羞恥。如果沒有把對生命和世界的思考融進電影裡面,他們就選擇不做。這就是法國人的思想,他們很敬業,更別說影視作品這種給大家看的東西。那一定是要有內涵,有文化。
3、其次,為什麼法國的動畫作品就那麼有教育意義呢?這個口碑怎麼來的?其實,這當然離不開與其他國家的比較,有比較才有差距,不是嗎?比如,有的沒過動畫片也很好,像《天才眼鏡狗》、《超能陸戰隊》、《瘋狂動物園》,做得也很好,但是這些電影娛樂性的目的更強,對於人性和教育這部分講解的就要弱一些。澳大利亞有部動畫片《瑪麗和馬克思》,這部動畫片依舊很經典,口碑也不錯,但是,他們電影製作人都講了,這部動漫其實受眾是成人,它是針對成人的教育片。中國的動畫片,擺不脫老模式,就是從開頭到快結尾都是講平常的換了故事,只有結尾才點題,才說出本篇的重點。所以,中國動畫片不是沒有教育意義,只是太過冗長了,而且重心不是很突出,海通更容易理解,卻不是那麼容易記住。
4、這樣就比較出來了,每個國家的動畫片都有自己的特色,這個國家喜歡炫酷,這個國家喜歡商業化,這個國家喜歡內涵,這個國家喜歡娛樂。於是總結一番,歸納一番,法國的電影的確是最具有教育意義的動畫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