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苦戀泰國電影完整版

苦戀泰國電影完整版

發布時間:2025-02-13 16:55:02

『壹』 哪裡有黑色星期天的完整版試聽地址

試聽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888810100b5mf.html
下載地址http://myhome.naver.com/lover719/asf/damia.asf 用迅雷!!!
-------
當歷史成為傳說,傳說又成為神話,這神話就脫離了現實,變成了超脫真實之外的怪物。《黑色星期天》這首被稱為「死亡音樂」或「魔鬼的邀請書」的歌,正是這樣一個神話。
《黑色星期天》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事物,這是很多聽其名而驚詫不已的人都極想知道的。可是到互聯網上搜索一下,關於這首歌的資料幾乎千篇一律,都是說到它的產生以及如何致人於死之類,純粹在烘托它的神奇之處,使它更加脫離我們的世界而變得不可捉摸,卻沒有關於這首歌的真正有實際意義的研究文字,反而通過那不停轉載的、千篇一律的文字把它傳得越來越神奇,使人覺得它幾乎就成了魔鬼手中的工具,把這首歌從原來的草地上給變到了雲彩里,使人們對它陷入了迷茫之中,以致於無數的迷茫者都在苦苦尋求所謂的「原版」;而當原版真正出現的時候,卻充耳不聞,視若未見。見面不如聞名。這使人想起了《倚天屠龍記》第四十章中,殷離原來苦戀著少年張無忌;可是當真正的青年張無忌站在眼前時,她卻漠然無視,仍要去尋找她心中當年的那個小鬼張無忌,和現實中真實的張無忌竟毫無關系。
我們必須正視的一點是,《黑色星期天》其實也是由人寫出來的音樂,和我們平時唱的歌是一樣的,並沒有什麼特異之處或是被魔鬼注入了一定的魔力。作為我個人來說,很不喜歡這首歌,也不喜歡其中哀傷的情緒,更不希望原來美好、光明的星期天讓這首歌給宣揚得非常憂鬱黑暗。
人們都知道有《Gloomy Sunday》(《黑暗的星期天》),卻不知道有《Sombre Dimanche》(《黑暗的星期天》),或是《Vége a világnak》(《世界的末日》)、《Szomorú vasárnap》(《憂郁的星期天》)等。其中《Gloomy Sunday》是《黑色星期天》的英文版,而英文版並非原版,詞與曲都是改動過的(由Sam M. Lewis填詞)。《Vége a világnak》是原曲作者匈牙利人Rezsô Seress(魯蘭斯·查理斯)所填詞的版本;《Szomorú vasárnap》是László Jávor(拉西樓)填詞版本,這是兩個匈牙利文的版本。還有一個著名的法文版本,就是《Sombre Dimanche》(《黑暗的星期天》,即本文視頻中的音樂),由Damia演唱,現存錄音是1936年由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發行的SP唱片。

1933年(一說1932年),匈牙利人Rezsô Seress(1899—1968)在失戀兩周後一個下雨的星期天,於巴黎寫下這首曲子。他是個個頭矮小、長相猥瑣、有些詼諧的猶太人。據說他在布達佩斯一個叫Akácfa(意為Little Pipe小管道)的餐廳做鋼琴師,但他只能用右手彈,左手彈並不便利。他因《黑色星期天》而成名。他想以此挽回與女友洛伊娜的關系,不料女友自殺了,只留下一紙寫著「Szomorú vasárnap」(黑色星期天)的紙片(紙上寫的應該是匈牙利文「Szomorú vasárnap」而非英文「Gloomy Sunday」)。當然他成名後有很多當時著名的音樂家去看他。後來一個美貌婦人海倫與富有的軍官丈夫離婚並嫁給了他。他於1968年在布達佩斯跳樓自殺。

星期天是美好的、光明的,中國古代稱為「日曜日」(這種叫法現在還保留在日語里)。可是,Rezsô Seress當時活在痛苦黑暗中,所以在他的世界裡那天就是黑暗的,這並不代表星期天這個日子實際上就是黑暗的;就像詩人見到落葉就要傷感落淚而農民看到落葉積肥就歡喜一樣,落葉本身是沒有是或非的。
當年在匈牙利157人的自殺事件中,許多人在死前都直接或間接地和這首歌發生聯系;傳到國外之後,更是造成了許多人死亡的直接或間接誘因,因此被查禁長達13年,直到1945年為止;它因此也被稱為「死亡音樂」或「魔鬼的邀請書」。
這首歌在歐美的流行是通過Damia在1936年演唱的那個法文版(《Sombre Dimanche》)而走紅的,所以這個版本非常有名。後來傳到美國後,1941年黑人女歌手Billie Holiday翻唱了這首歌,從此更加流行更加走紅,這就是一直流行到現在的英文版《Gloomy Sunday》(黑色星期天)。
《黑色星期天》其實叫《憂郁的星期天》更好些;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它又會訛傳出《黑色的星期五》這樣一個怪名字。我把《黑色星期天》五十多個演唱版本劃分為「原版」和「改編版」兩大類,或者叫「Damia」版和「Billie Holiday」版兩大類。Damia版雖然是用法語演唱的,但它使用的旋律卻是原作者的原始曲譜;而且該錄音用鋼琴伴奏,又用重唱(或是合唱)組來伴唱(但鋼琴的伴奏很弱,可以忽略;加上SP唱片那種真實感和現場感,它的情感的確是很哀傷的,這是現代任何一個版本都無可比擬的。可是Billie Holiday版卻把它注入了一些爵士風味,同時打亂了原曲4/4拍三連音的音型結構,完全變了一種節奏型和味道,成了普通的流行歌曲了;雖然從旋律中還隱隱可聽出一絲原曲的痕跡,但已和原曲相去太遠了。同時它也加入了一個「副歌」般的主題。這首歌的旋律、歌詞一直流傳到現在,成為現在大多數翻唱版所採用的詞曲,以致於許多現代人都以為這個版本就是原版;就連現在翻唱的匈牙利文版(如Hernadi Judit版)雖然用László Jávor填的詞《Szomorú vasárnap》,但旋律除了和原版相似之外,卻和Billie Holiday版一樣加了一個「副歌」,所以現在的翻唱版都可以認為是Billie Holiday版的後代;除了電影《Gloomy Sunday》(台譯《狂琴難了》/港譯《布達佩斯之戀》)中鋼琴、鋼琴與小提琴及鋼琴與聲樂採用了原版旋律外,現代的版本幾乎沒有一個和原版完全一樣的;而電影中的唱法或演奏在情感上並沒有Damia版強烈。所以將這些版本劃為「Billie Holiday版」類,作為這些版本的代表;原版或近似於原版的就以「Damia版」類為代表。
原版歌曲的節奏型基本上是三連音,從開頭一直持續到結尾。速度用Adagio(義大利文,柔板);調性為c小調(調號和bE大調相同),並非像有些網友所說的什麼「整首歌都是以不和諧音階為主」。

第一小節(這里的小節從演唱部分開始計算,不含前奏)是c小調的第一級和弦(小調式主和弦)的分解並重復主音,從c1-<b>e1-g1-c2(la-do-mi-la)(<b>是降號,字母是音高,後邊的數字是音組),每拍一個三連音的音型,三連音用同音反復,從低音主音(c1)一直到中音主音(c2)(這是簡譜的說法),彷彿痛苦與悲傷驀地升騰起來一樣。

第二小節的前三拍都一樣,都是<b>e2-d2-c2(do-si-la)的三連音,最後一拍是g1音的三連音同音反復。這一小節就像是痛苦與悲傷在心中激烈地翻騰,同時出現了全曲最高的<b>e2(c小調高音do)音,情感非常強烈,極其的悲痛。

第三小節與第四小節是第二小節的下行模進,兩個主要的音型是c2-<b>b1-<b>a1(la-sol-fa)和g1-f1-<b>e1(mi-re-do),這三小節的節奏型完全相同。它表現出來的情感好像是極大的悲傷和痛苦在心中翻騰,之後又無可奈何地一點點低落下來,終於沉在心中,變成無言的悲傷和憂郁。

第五小節與第一小節完全一樣,悲傷的情感在胸中難捺,又翻騰起來。第六小節與第二小節相似,只不過最後一拍停留在d2音(中音si)上形成三連音的同音反復,情緒悲傷哀愁達到了頂點卻又無可奈何。

第七小節第一拍是空拍,接著是三個相同的音g1(mi),一拍一個音,用保持音來唱。第八小節的節奏型是第七小節的逆向,三個保持音的c1(la),一拍一個音。這兩小節彷彿把巨大的悲傷很無奈地沉入心底,之後頹然地傾倒,憂郁而哀傷。
這就是《黑色星期天》的音樂結構。

在據說是作者Rezsô Seress手稿的手寫樂譜上,曲名(標題)用作者填詞的《Vége a világnak》,線譜音符下邊的歌詞就是《Vége a világnak》的詞。樂譜的最下方抄寫的是László Jávor填詞的「Szomorú vasárnap」文本,這都是《黑色星期天》的匈牙利文歌詞。
現代翻唱版的《黑色星期天》大都是英文版的Billie Holiday系統的《Gloomy Sunday》,它不過和現代的流行歌曲一樣,沒什麼明顯的特色,也沒有什麼所謂的「殺傷力」。
有些網友說,現代版的《黑色星期天》都是改編版,不具備「殺傷力」雲雲,這種說法從某種程度上說並非空穴來風;現代版大都來源於Billie Holiday版,旋律也變得面目全非,早已不是原版的模樣了。而這個對原版的「改編」可能要從1941年Billie Holiday版前後算起。
但反過來說,並非意味著原版就是一首魔曲,是飄離於人世間之外的東西,是一聽就會死、具有「殺傷力」的駭人怪物;正如上面我們所分析的,根據它的原始樂譜和SP老唱片,它只是一首歌而已。
據說當時匈牙利的自殺率在歐洲非常的高,當時德國行將進攻匈牙利,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雲也正陰譎地籠罩著歐洲,加之經濟蕭條和一戰所遺留的恐惶,以及當時社會的種種不良狀況,令人心情抑鬱是很正常的,這一點久處和平之中的我們恐怕很難感同身受。在那種情況下,寫出這樣一首歌並非不可能(當然,作者當時因為失戀而痛不欲生的心情恐怕能體會到的不在少數吧)。加之歌詞非常的消極、凄涼、悲傷,在當時的情況下,在那種整個世界社會大環境下所形成的心理的人們聽了想要去死也沒什麼希奇的,正如困了有人送枕頭一樣,何樂而不枕呢?所以這首歌只是一個誘因,卻不是造成那些人自殺的根本或直接原因。我們身處現代社會主義社會,有飯吃,有衣穿,飽可以思淫逸,暖可以想美女,恐怕很難想像出幾十年前人們的心境。歌詞中痛不欲生的失望和夾雜著焦灼而熾烈的愛,往往讓失戀的人,生發一種情願以死去換回所愛的強烈幻想。不過,據說當年聽了它自殺的人可不都是失戀者,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

有網友說,現代版的《黑色星期天》並非沒有了「殺傷力」,而是因為不是原版了雲雲,這是一種以訛傳訛不負責任的說法,說明說這話的始作俑者只是受了種種傳聞的影響而把《黑色星期天》作為神話或傳說來看待,並非把它當作歷史來對待。什麼叫「殺傷力」?音樂本身並沒有這種能力。若說音樂的共振和某個建築物達到一致時能將其摧垮,這並非不可能,但這是物理上的原因造成的,卻不能歸結於音樂自身的所謂「殺傷力」。「四面楚歌」只是利用了人的心理原因,卻並非歌曲本身有這種能力;若是在項羽的兵都身處楚國,他們聽自己家鄉的音樂還至於潰不成軍嗎?至於莫扎特的音樂,的確有某種神奇的功能,但是那隻是音樂的心理作用罷了。聽古典時期的音樂,有一種詳和優雅的美感,就像欣賞巴洛克的精美建築一樣,聽搖滾卻很難有這種感受。再者,也不一定人人聽古典音樂都有這種感受,甚至一聽到巴赫的管風琴響就大呼頭痛而聽了搖滾倒興奮不已的的半樂盲也大有人在,那麼即使這種巴洛克音樂真的有「殺傷力」,那麼對這人又有什麼作用呢?若是聾子聽音樂,那音樂對他又存在什麼所謂的「殺傷力」呢?
所以這些以訛傳訛的說法除了不負責任之外,還把《黑色星期天》更加妖魔化。前兩年湖北長江大學一名大三的學生在網吧聽這首歌時(應該是現代的翻唱版),昏倒在網吧。在聽歌之前,他先看到了網頁上的簡介,網頁的整個色調是黑色的,旁邊的骷髏頭好像在給大家發出一封封的邀請書,正上方幾個若隱若現的標題更是增加了網頁的神秘性。單從畫面上看就給人傳遞了一種恐怖的資訊。而網頁裡面的很多關於人們聽完這首樂曲而自殺的故事更是駭人聽聞(就是人們爭相轉載的這首歌在當年「殺」人的歷史事件)。不良的心理暗示是造成這個學生聽了這首音樂之後所產生的反應的根源;這些網站里大量關於這首歌曲的報道都形成了一種不良的暗示。而這些不探其源愈傳愈廣的以訛傳訛的說法都在散布著一種不良暗示,道聽途說地為這首很普通的歌曲增加了一個意外的「殺傷力」,而當年那些自殺的人是在一定的歷史或社會以及心理條件下聽了它自殺的,它只是誘因而非根本原因,所以,這個所謂的「殺傷力」並非是歌曲本身所包含的,乃是在一定的歷史事件的基礎上,多年後當歷史變成了傳說、傳說再變成神話的過程中人為地附加上去的;正如今年辣椒難賣都給倒河裡了,而有人用線穿起來賣就賣得很火;農村狗不理的驢糞蛋好好侍弄一番包裝一下到城裡就成了很好的花肥,不就是這樣嗎?
當年《黑色星期天》不單發行了唱片,還在電台經常播出,聽這首音樂的人大有人在,但絕大部分的人都沒有什麼異常,也不是聽了之後人人都去自殺。有些人的暗示性非常高,就很容易接受相關的刺激;當他接受相關的刺激之後,這時就會調動他肌體所有的防禦系統作出一種高明的狀態,再產生相關的反應,就會出現那位大學生昏倒的現象。他若事先沒有看到這些渲染介紹,單刀直入地聽這首歌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
一些人還聽信一種傳說,說是該曲原曲是47分鍾多長度的鋼琴曲,並在相信之餘苦苦地尋覓著它的錄音;還有的說最後的原版樂譜被鎖在美國某音樂學院保險櫃中雲雲。根據相關資料,這首歌當年發行的唱片是Standard Play(SP)每分鍾78轉的膠木唱片,也就是上世紀30年代常用的唱片,一般用在機械手搖留聲機上,它的兩面錄音共10分鍾左右。電唱機雖然出現得很早,但那時並沒有流行。雖然每分鍾33-1/3轉的Long Play(LP)唱片30年代已出現,但直到1948年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發行LP唱片時,電唱機才流行起來。(LP唱片兩面共可錄音半小時左右)。如果《黑色星期天》真的是一首47分鍾多的樂曲,SP唱片要5-6張,LP唱片1或2張才行。但從有關資料來看,當時《黑色星期天》就一張SP唱片,何來的47分鍾長度之說?還有一點,它究竟是鋼琴曲,還是鋼琴協奏曲,還是鋼琴套曲,或是大型清唱劇還是僅是一首歌?它究竟用多少張唱片錄制發行?是SP唱片還是LP唱片?
再有一點,這47分鍾是如何得出的?若是根據樂譜,這種說法就很牽強。因為樂譜上面大多隻標上樂曲的大致速度,如Andante、Allegro、Adagio等,一種速度每分鍾多少拍,每個演繹者都不盡相同。就拿中國的名曲《梁山伯與祝英台》來說,1961年沈榕唱片版和上世紀80年代末西綺崇子版或是薛偉版、盛中國版,速度都不盡相同,那麼,演奏出來的總時間長度自然就不等了。若是根據某個版本的錄音得出的時間,那麼這個錄音是什麼版本,又是以什麼形式錄制的呢?唱片?還是鋼絲錄音機?所以,在缺乏相關的資料和證據時,這種說法也只能看作一種傳說。

互聯網上曾流傳過一個視頻,是日本「USO!JAPAN」節目製作的《黑色星期天》的探秘。片中播放了上世紀30年代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發行的《黑色星期天》的法文版——《Sombre Dimanche》的直徑30cm的大SP唱片(Damia版),同時剪輯了表現這首歌當年創作經過及「致人於死」的歷史畫面(後來拍攝的電影),以及對這首歌引人死亡之謎的分析。有網友看了後,回帖用臟話罵那兩個主持人,並說這是騙局而非原版雲雲。還有一個論壇里有人發了電影《Gloomy Sunday》(《布達佩斯之戀》)的片段,是安德拉許(即電影中《Gloomy Sunday》的作者)在自殺前最後一次演奏這首樂曲,為洛伊娜演唱伴奏的情景。有網友就罵說把電影都剪輯了來欺騙大眾雲雲(其實電影中所用的正是原版的《黑色星期天》的旋律)。這幾位網友的觀點只說明了他只相信有關這首歌曲的神話卻沒有或不敢正視它的真正歷史;這有點像聽說自己娶了個花枝招展的老婆,待掀起蓋頭才發現是個黃臉婆,之後大罵媒人一樣,是因為現實和所聽聞的神話差距太遠了罷,也因為是有前面所說的「殷離情結」。

在表現作者完成這首樂曲之後在樂譜上方寫上標題時,鏡頭中他寫的卻是「Sombre Dimanche」。不知道是因為他是在法國寫這樂曲而寫上法文標題,還是電影拍攝者搞混了,還是他事實上寫的應該是匈牙利文的「Vége a világnak」或「Szomorú vasárnap」;他女友洛伊娜自殺後寫著《黑色星期天》標題的紙片上卻是匈牙利文「Szomorú vasárnap」;而表現其他人自殺手裡拿著的樂譜,標題卻是法文「Sombre Dimanche」。不知道是電影拍攝者造成的,還是怎麼回事,總之由於資料缺乏,很難考證這一細節。但即使如此,我們仍然可以發現,當時流行的是法文版的《Sombre Dimanche》和匈牙利文的《Szomorú vasárnap》,當然也可能會有匈牙利文的《Vége a világnak》等這幾個不同語文的版本,而不是互聯網上以訛傳訛的說是死者們手裡拿著的是《Gloomy Sunday》,因為這個英文版本出現得較晚。當然,「USO!JAPAN」節目中也提到了Damia,只是中文字幕可能是按日語,翻譯成了「丹尼爾」。還有一個細節:節目中除了主持人是用電唱機播放SP唱片外,引用的視頻或電影中都是用機械手搖上發條的留聲機播放唱片。
當我們剝去神話和傳說之後可以知曉,《黑色星期天》不過是一首稍有傷感、年紀都相當於七、八十歲老太爺級別的歌曲罷了。它是一首小調歌曲,它的情緒算不上是極度的悲傷,只能算中等或中等偏高一點,比它更加哀傷凄慘的歌曲或樂曲不勝枚舉。只是因為在當時那種社會和歷史環境下,它的哀傷成了許多人的自殺誘因,由此越傳越神,最後就成了超脫於現實的一個惡魔,也因此更加聞名。可是現代人若事先不聽任何介紹,也不知道本文視頻中的音樂就是大名鼎鼎的《黑色星期天》1936年的原版錄音,我想恐怕他聽了會感到厭煩,還不如聽聽時下流行的歌曲帶勁。我經常給學生播放周璇的歌都差點逼瘋了他們,更何況這老掉牙的無伴奏又難聽的古老歌曲呢?
所以,中國人從前愛看戲,那是他們的娛樂方式;西洋人是看歌劇,而現代人是聽某紅歌星的專輯。若是交叉了時代,就不會有什麼好效果,恐怕只能有一小部分人能感同身受。
有一個QQ群,裡面有一些巴洛克時期音樂的狂熱分子,滿口不是義大利文就是法文或德文,要麼就是俄文,能大段大段地用那些文字打歌詞或劇情,別人聽的一楞一楞,他們自顧自地聊得熱火朝天。現在的年輕人愛好戲的人怕是不多了吧,甚至一聽鑼鼓傢伙響就鬧心,而當年老一代的人看戲都能看得淚水漣漣或是傷心欲絕;愛好歌劇的除了天生就和歌劇有緣或是在音樂學院關上幾年的人之外更是鳳毛麟角,遑論理解或有見地。所以,什麼時代流行什麼音樂,本來就是隨大眾化的,只有少數人能各個時代的音樂都能欣賞得動。
那麼,那個時代那種環境下讓人聽了有自殺沖動的歌,放到現代去聽,就像拿歌劇給「80後」的人聽一樣,什麼結果應該能想像得出來。若有人以為歌劇很經典,很想發揚光大,就不得不把樂隊配器改成現代電聲樂隊,用現代通俗唱法來演繹,所以就會有把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的主題給填上現代的詞並用現代樂隊現代唱法演繹成《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那樣令人作嘔的猴戲一樣;或者是把周璇的歌(那是沒人能超越的)原版錄音給配上現代流行歌曲的架子鼓(我不稱之為爵士鼓)節奏和電聲樂隊合成到一起一樣,最後出來的效果一邊是原版的老上海爵士樂隊的原版伴奏和周璇幾十年之前的原版錄音,一邊夾雜著不倫不類的現代鼓點和配器,簡直就是一台猴戲,聽著這樣的錄音版本你嘔都嘔不出來,有點像周伯通當著丘處機們的面大罵「牛鼻子」或「臭道士」一樣,只能讓人啼笑皆非;用很多年前趙麗蓉的一句話說,就是「我們這些好玩意都被你們給糟蹋了」。既是這樣,為什麼在現代仍然要把《黑色星期天》冠以「死亡音樂」或是「魔鬼的邀請書」這樣一種不切實際的名稱呢?所以我們不用把腦袋放在別人的肩膀上受別人意志的控制而聽網路上那些道聽途說不求甚解的說法以致給自己一個消極的心理暗示,如果那樣的話莫說是《黑色星期天》,聽什麼都是心驚膽戰的。記得很久之前我在網路上搜索《黑色星期天》時,因為它那如雷貫耳的大名,心裡總是發毛,甚至天晚了同事們走後關了燈再到網上去搜索就恐懼萬分,手都發抖;這就如同我們聽到某地鬧鬼而夜裡走到那裡就怕得要命一樣,其實哪有呢?不過是消極的心理暗示罷了。
現代是該給《黑色星期天》這樣一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憂傷歌曲正名且剔除其不切實際的神話色彩的時候了。

《黑色星期天》只是一首幾十年前的很普通的老歌,沒有任何神秘或是詭譎之處,現代人聽了就跟聽周璇們那個時代的音樂一樣;你若不喜歡周璇時代的歌,那麼聽了《黑色星期天》的原版對自己或是對音樂都是一種浪費,因為這好比歌劇時代的人聽了歌劇能哭得死去活來而拿它給我們現代人欣賞一樣,除了樂感好的人之外很難有人喜歡或是引起共鳴,所以在現代聽《黑色星期天》這個當年引發多人死亡的歌曲不必擔心會死人(心理脆弱且大量看相關簡介而形成不良心理暗示或是失戀者除外)。好在現代翻唱版都是Billie Holiday改編版的後代,既和原版大不相同,而且通俗又符合現代人的欣賞風格,誰讓咱們不都是古典音樂愛好者或是喜歡周璇時代的音樂呢?不過我看這些改編版真不該再叫《黑色星期天》,因為它在歌詞和音樂上和真正的原版出入太大,所以不如乾脆另起一個新名,或是叫做《副黑色星期天》更好,何必混淆視聽呢?就像留聲機一樣,明明它是機械上發條手搖式的,有些廠商偏要把電唱機也做成那種東施效顰的樣子,豎上一個大喇叭,再裝上收音機、CD機、磁帶錄音機等三、四寵愛在一體,看起來就像是個怪樣子的留聲機,也讓年輕一代就以為留聲機就是這樣的(有多少人分不清電唱機和留聲機以致於將其混為一談呢?),買的人不過是附庸風雅,葉公好龍罷了;就像見到別人家有夜明珠,自己也買個白色檯球還以為是真貨一樣。但假的就是假的,《黑色星期天》的原版就是真版,現代翻唱版只能換個名字或是叫《副黑色星期天》才合乎道理。
有人愛好天生麗質的美女,有人卻愛好人工手術生成的嬌艷女子,這只是個人品味不同罷了;只要不是害人的事,也就沒有什麼錯對之分。聽流行歌曲還是聽周璇們,各隨己意,誰也強求不來。
網路上還有一個所謂的的鋼琴原版錄音,有40多分鍾長度。可是仔細聽聽,裡面盡是一些爵士或藍調之類的音樂,還有一些古典音樂,難怪有網友說裡面竟然出現了聖-桑的《動物狂歡節•天鵝》以及其它熟悉的古典音樂。要這樣說,我待會也造個40多分鍾長度的鋼琴原版錄音如何?
互聯網上流行的《黑色星期天》的歌詞是英文版的《Gloomy Sunday》,有多種不同的中文譯本,但全是按意譯或直譯的文本,不能入歌來歌唱。(將外文歌曲譯為中文,需要經過譯詞和配歌兩個步驟。譯詞是將外文按直譯或意譯譯為中文,這是歌詞的文本。但歌詞要和旋律的起伏走向以及音符的多少相吻合,歌詞就需要進行編配,按詞意重新安排字句,使詞的字數和音符的多少能配合上,文字的抑揚也要和旋律走向相吻合,最終完成的歌詞為了達到這幾個目的可能會和原文歌詞有點出入——這就是配歌,相當於根據原文的詞意重新進行中文創作。網路上《黑色星期天》的詞只是譯詞,卻沒有配歌,所以不可入歌來歌唱,因為最起碼的字數就和旋律對不上)。
參考資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888810100b5mf.html

『貳』 苦戀的電影劇情

朱眉眉在話劇團里當演員,跟導演呂莎相戀;呂莎是有婦之夫,更有一子學誠,兩人的關系受到很大壓力。眉眉懷了呂莎的骨肉,因為不想拿掉孩子,決定放棄如日方中的事業,跟呂莎一同離開上海,開始新生活。眉眉誕下女嬰,取名海燕,整天在家裡照顧女兒,呂莎又找不到工作,生活越來越差,一時沖動,向眉眉提出分手。眉眉既痛心又後悔,得舊友允諾幫助她重回上海發展,於是帶同女兒離開呂莎,並退還當日私奔時呂莎送給她的金雞心。呂莎大受打擊,欲跟妻子修好,但遭拒絕,最後吞下金雞心自殺身亡。海燕長大後,跟父母一樣熱愛音樂,並結識了志趣相投的學誠,二人共墮愛河,卻不知彼此為同父異母兄妹,海燕更不理眉眉的反對,與學誠定下婚約。眉眉刺激過度,當場暈倒。海燕好友王瓊代為道出上一代的復雜關系,惜眉眉已返魂無術,臨終前勸告海燕和學誠,切勿重蹈覆轍,因感情用事,以致終生後悔。

『叄』 苦戀的電影劇情

樂業與黃美顏相戀,卻被父逼娶郭天香,香亦有愛人屈必成,但為得父支持成繼續留學,無奈應允婚事。業向香坦誠告白,二人協議只做掛名夫妻。成醫科畢業回港找香不果,卻在業家出診時遇香,始知她已為人婦,一氣之下惡言相向。香不堪打擊服葯自殺,幸及時被發現送院。香母向成說出原委,成始知香為己犧牲。香出院,與成同返業家道明一切。業父在眾人勸說下終改變主意,玉成業與顏、香與成兩段良緣。

『肆』 柯受良和樊少皇演過哪些電影

柯受良所參演過的電影

慾望之城 Yuk mong ji shing (2001)
Ying hung yan mat (2001)
勝者為王 Sheng zhe wei wang (2000)
BadBoy特工/壞男孩特工 Bad boy dak gung (2000)
奪命之旅 (2000)
烈火戰車2極速傳說 Lit feng chin che 2 gik chuk chuen suet (1999)
笨小孩 Ban siu haai (1999)
條子阿不拉 Tiaozi Abula (1999)
黑玫瑰義結金蘭 (1997)
高度戒備 Ko dou gai bei (1997)
古惑仔III之隻手遮天 Gu huo zai san (1996)
麻雀飛龍 Ma qiao fei long (1996)
飛虎雄心 II之傲氣比天高 Fei hu xiong xin fang qi bi tian gao (1996)
古惑仔2之猛龍過江 Goo waak chai ji maang lung goh kong (1996)
赤子威龍/父子武狀元/給爸爸的信 Gei ba ba de xin (1995)
老泥妹 Lao ni mei (1995)
霹靂火 Pi li huo (1995)
特警急先鋒 Te jing ji xian feng (1995)
賭神2/還我至尊 Du shen xu ji (1994)
冇面俾 Mou mian bi (1994)
韋小寶之奉旨勾女 Wei Xiao Bao feng gou nu (1993)
芝士火腿 Zhi shi huo tui (1993)
重案組 Zhong an zu (1993)
伴我縱橫 Ban wo zong heng (1992)
逃學威龍2 Tao xue wei long 2 (1992)
亞飛與亞基 Ya Fei yu Ya Ji (1992)
戰龍在野 Zhan long zai ye (1992)
賭俠 Dou hap (1991)
夜生活女王之霞姐傳奇 Ye sheng huo nu wang - Ba jie chuan qi (1991)
雙城故事 Seung sing gusi (1991)
咖喱辣椒 Ga li la jiao (1990)
紅場飛龍 Hong qiang fei long (1990)
摩登襯家 Mo deng chen jia (1990)
壯志豪情 Zhuang hao qing (1990)
富貴兵團 Fu gui bing tuan (1989)
火燭鬼 Huo zhu gui (1989)
飈城 Biao cheng (1989)
江湖接班人 Jiang hu jie ban ren (1988)
最後一戰 Zui hou yi zhan (1987)
神勇雙響炮續集 Shen yong shuang xiang pao xu ji (1986)
皇家戰士 Wong ga jin si (1986)
衛斯理傳奇 Wai Si-Lei chuen kei (1985)
龍的心 Long de xin (1985)
紅粉兵團 Pink Force Commando (1984)
生死速遞

樊少皇演出電影
1976年:<法網難逃>
樊少皇1978年:<荷蘭賭人頭>
1983年:<日劫>
1985年:<教頭發威>
1986年:<聽不到的說話>、<再見媽咪>、<海上花>、<執法先鋒 >
1988年:<東方巨龍>
1990年:<魔域飛龍>
1991 力王(全名:力王之監獄力王)飾 賀力王 合作演員:樊梅生、何家駒、大島由加利、丹波哲郎、葉蘊儀、陳治良 等
1993年:<超級計劃>
1994年:<初生之犢>、 <達摩祖師傳>、<香港奇案之屯門色魔>、<重案實錄之箱底沉屍>
1995年:<污點證人>/ <整蠱追凶人>、<功夫特警>、<賊王>
1997年:<沖破死亡游戲>
2000年:<火武耀揚>/<古惑仔之以暴制暴>
2001年:<特工神諜>、<淚眼殺星之八百龍兵團>/<猛龍兵團>
2002年:<武神黑俠>/<黑俠3>、<麻辣神探>、<龍騰虎躍>、<力王之真正敵人>、<力王中王>、<連鎖奇幻檔案之疾風鐵男>、<DNA復制人>
2003年:<拳皇>/<無敵拳王>
2004年:<無間道長>
2005年:<魔幻界>、<琴魔>
2006年:<少林僵屍>/<天極>、<無間道長之神劍門>
2007年:<武僧>、<功夫無敵>
2008年:<青苔>、<保持通話>、<功夫廚神>、<劍蝶>、< 愛得起>、<葉問>
2009年:<未來警察>、<大內密探靈靈狗>、<葉問2>

閱讀全文

與苦戀泰國電影完整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泰國電視劇大全電影 瀏覽:976
現代中東戰爭片大全電影 瀏覽:726
電影演員馬玲的年齡 瀏覽:275
白寶山電影末路演員表 瀏覽:162
法國菲利普電影完整版 瀏覽:774
哈姆雷特中文電影片段 瀏覽:962
泰國動作托尼賈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158
有一部香港電影殺了五個兇手 瀏覽:349
班夫國際電影節 瀏覽:792
周星馳追消化的電影 瀏覽:900
武打老電影背景音樂 瀏覽:549
電影優勢合作迅雷下載中英文 瀏覽:825
吳京所有電影大全 瀏覽:95
恐怖農場電影圖片 瀏覽:866
鐵拳電影里主角背部紋身圖 瀏覽:89
大鵬最新電影大贏家在線播放 瀏覽:732
速8電影觀後感英文 瀏覽:920
感嘆句英文電影 瀏覽:495
告別電影台詞圖片 瀏覽:326
怎樣賣全國低價電影票 瀏覽: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