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浮生若夢的影片評價
人們對電影的評價,常會受時代氣氛和民情風俗所左右。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角逐情況,明顯地印證了這個說法。
1938年,美國的經濟大蕭條剛剛過去,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亦未正式點燃戰火(雖然遠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國已遭日本侵略),美國人普遍存在一種浪漫的樂天思想,認為「明天會更好」。因此,反對資本家金錢主義而鼓勵追求個人理想的社會喜劇《浮生若夢》,自然成為美國影藝學院投票諸公的最佳選擇。雖然,這一屆的最佳影片角逐者中有一頭來自法國的猛獸:尚·雷諾導演的《大幻影》(Grand Illusion),一部被電影學者推崇為「影史上最偉大的反戰電影」的經典作,但它的腳步顯然走得太快。也許在晚3年推出,正好趕上「珍珠港事件」爆發,它才會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榮譽。
對於本片的導演弗蘭克·卡普拉來說,這是他在5年內第3度贏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證明他這一套擅於在作品中描寫人情世態的喜劇手法,的確對上了1930年代美國觀眾的胃口,並可以讓那些受到經濟不景氣打擊的人們得到精神上的紓解與鼓舞。
本片根據莫斯·哈特和喬治·高夫曼原作的百老匯舞台劇改編拍攝,此劇曾獲得普立茲戲劇獎。內容描述華爾街的銀行業巨子安東尼·卡比(愛德華·艾諾德飾)為了賺錢,有意收購一個住宅區建工廠,遭到該小區的范德霍夫家族強烈反對,堅決不肯出售自家的房子。范氏家族的成員個個性情古怪,但日常生活卻充滿歡樂氣氛。馬丁·范德霍夫(萊昂內爾·巴里摩爾飾)的次女艾麗斯(琪恩·亞瑟飾)在卡比的公司里當秘書,並且跟卡比的兒子,擔任公司副經理的托尼(詹姆斯·史都華飾)互相愛慕,這當然引起了卡比夫婦的不滿,因而令雙方產生了不少糾紛。在一次陰錯陽差的炮竹爆炸案發生之後,卡比終於領悟了「金錢並非萬能」的人生真諦,在馬丁·范德霍夫的鼓勵下重新拿起荒廢多年的口琴,跟他吹奏起一曲二重奏,兩個家族之間原來互相對立的難題至此終於化解。
本片在編導手法上的最大特色,是以諷世手法塑造了一群走在時代尖端的怪人。以今天的流行語來形容,范德霍夫一家可以說是個「無厘頭家庭」,家族成員個個均有異於常人的藝術家怪癖,而且都不管柴米油鹽的生活俗事,整天活在個人的興趣之中自得其樂。觀眾不能以凡夫俗子的眼光來解釋他們的烏托邦式言行舉止,否則難以欣賞本片的時代特色。
在擺脫了長達數年的經濟大蕭條之後,本片採用一種無可救葯的樂觀主義來否定資本家,並誇大個人主義的價值,希望藉此影響美國民眾的人生價值觀。在影片開始不久,馬丁·范德霍夫來到卡比的公司,他隨意地打斷了正在操作計算器的職員米克的工作,問米克真正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於是頭頂已禿的小人物拿出一個他自己製造的小白免玩具,說他喜歡做東西。馬丁當即叫米克拋下工作,跟隨自己到范家去「做東西」。就戲劇效果而言,這種「隨意所之」的行徑無疑是十分瀟灑的,只是編導完全沒有指出:這個一輩子勤奮不懈地做小職員的米克跑到范德霍夫家裡去「做東西」之後,到底依靠什麼來養家活口?
在極端崇尚個人主義之下,編導進一步藉馬丁.范德霍夫之口來質疑「政府的價值」,所以安排了一場稅務局官員前來追討馬丁.范德霍夫繳交個人所得稅,卻被馬丁反問他:「繳稅對我個人有什麼好處?」而無辭以對的插曲。編導甚至在片中為蘇聯的共產主義搖旗吶喊(喜歡印刷的二女婿在糖果的包裝紙上印上紅旗和革命標語),企圖利用電影媒體對美國民眾進行「政治教育」。對於一向奉行資本主義的好萊塢而言,這種「反動言論」好像不可思議,但是在1930年代晚期的特定時空,這種「進步言論」卻正是當時的電影界有識之士所追求的。弗蘭克.卡普拉以談笑用兵的方式來消弭階級之間的偏見誤會,氣氛輕快而富於喜趣,在樂天的時代是一種易於讓人接受和推崇的導演手法。所以,本片的內容雖然過度簡化和有點邏輯不清,但卻是當年的最佳影片得主。
本片大部份篇幅在范德霍夫的家中發生,因此人物性格和言行一定要各有特色,才能撐得起126分鍾的片長。在這方面本片倒表現得相當出色。一直扶著拐杖演完整部影片的馬丁·范德霍夫就像個隱於市的智者,整個古老小區的前途系於他一人之身。他在30年前從世俗的鑽營中退來,然後用他的財富來幫助家人和朋友追求他們真正感興趣的事物。所以他如今擁有的錢雖然不多,卻多的是朋友。編導特意安排了一場范德霍夫家族被提堂和罰款的戲來表現馬丁的廣受歡迎。馬丁對法官說他沒有錢繳交100美元的罰款,旁聽席上的滿堂朋友當即主動捐款,連罰他錢的法官都掏了一枚硬弊扔到裝捐款的帽子里!
相對之下,銀行家安東尼·卡比卻被塑造成「除了錢多卻什麼都沒有」的失敗者,卡比太太更有點被刻意醜化。當天真可愛而且沒有門戶之見的兒子托尼決定為了愛情而離開家庭時,安東尼·卡比才大澈大悟,跟隨馬丁·范德霍夫在30年前已經走的老路。「口琴」這個小道具成了張揚自我個性的象徵,在片中運用得相當出色。
至於范德霍夫家族的其它成員也各具鮮明個性:大女兒貝林頓只因為在家門口撿到一部打字機便迷上了寫小說;大女婿海因斯整天在地下室研究各種古靈精怪的發明;大孫女米勒在製造糖果之餘渴望成為一位芭蕾舞者,而她那位喜歡冷嘲熱諷的俄羅斯舞蹈老師奧爾則一天到晚來范家吃飯,高興時就把卡比托起來摔角;米勒的丈夫杜泰萊喜歡印刷工作和彈奏木琴。一大屋子的人之中,只有二孫女艾麗斯平常在過一種正常人的上班生活,但是在家裡還是一樣的瘋瘋癲癲。就整體而言,本片的格局比較舞台化,主要吸引力來自演員的精彩表演多於導演的場面調度,然而弗蘭克·卡普拉還是得到了一座最佳導演金像獎。
『貳』 浮生若夢劇情簡介
在繁華的華爾街,富商卡比懷揣著商業擴張的雄心,計劃將工廠延伸至住宅區,這一舉措卻遭遇了范德霍夫家族的堅決抵制。這個家族成員個個獨特,其中的二女兒愛麗絲在卡比的公司擔任秘書,而她與卡比的兒子托尼之間的情感糾葛更是引發了家族與卡比之間的沖突。
愛麗絲與托尼的戀情讓卡比感到不滿,他們的關系如同一顆火花,點燃了兩家之間緊張的氣氛。然而,事情並未因此而升級,反而在德高望重的家族祖父的介入下,開始朝著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這位祖父憑借其智慧和威望,成為了調解雙方矛盾的關鍵人物。
在祖父的調解下,卡比的態度發生了轉變,他開始意識到金錢並非生活的全部,慈善和和諧社會的重要性。這場沖突促使卡比從一個只關注利潤的商人,轉變為一位熱衷於公益事業的慈善家。最終,兩家的矛盾得以緩和,社區也因此受益,一段紛爭也因此化為了和諧與進步的篇章。
浮生若夢,系漢語成語,也有同名電影及歌曲,還有法國彩妝品牌也叫浮生若夢。
『叄』 浮生若夢基本信息
浮生若夢,這部1979年的電影名為"All That Jazz",也被譯為《爵士春秋》和《爵士樂大全》。影片融合了奇幻、劇情和歌舞元素,給觀眾帶來獨特的觀影體驗。影片時長為123分鍾,跨越美國的廣闊背景,呈現了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對白語言包括英語和西班牙語,為觀眾帶來了多元的文化交流。
電影採用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拍攝,呈現出寬廣的視覺效果。音效方面,採用了Dolby混音技術,為觀眾帶來沉浸式的聽覺享受。在評級方面,不同地區的規定有所不同,例如芬蘭定為K-16,瑞典為15歲限制,英國和冰島為15歲,美國為R級,新加坡為NC-16,德國為12歲,阿根廷、智利和秘魯的限制級別為18,加拿大則為18A級。
從攝制格式來看,影片採用了35毫米膠片進行拍攝,這種傳統工藝為電影增添了濃厚的藝術氣息。洗印格式同樣是35毫米,確保了影片的高質量呈現。無論是畫面還是聲音,"浮生若夢"都是一部值得深入探索的電影藝術作品。
浮生若夢,系漢語成語,也有同名電影及歌曲,還有法國彩妝品牌也叫浮生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