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法國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家庭片
謝邀!感謝關注奧斯卡,與你一起分享電影的樂趣。
5、《苦兒流浪記》
豆瓣8.8分的冷門電影少有人標記的。
雷米從小被人收養,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拮據的生活讓養父決定將雷米賣給四處流浪的賣藝人。和繼母相依為命的兩人之間漸漸產生了堅不可摧的親情。叔叔的陰謀暴露,也讓雷米瞭然於世。
② 求一部經典的法國搞笑電影
把他的電影一對好像劇情和你說的都不一樣啊
十部菲奈斯電影:
1946年,《巴比松的誘惑》(La Tentation de Barbizon),菲奈斯的第一部電影。
1956年,《穿越巴黎》(La Traversée de Paris),菲奈斯的成名作,在影片中他與法國老牌影星讓·迦本(Jean Gabin)和布爾維爾(Bourvil) 共同合作,使法國觀眾發現了這個32歲的喜劇天才。
1964年,《芳托馬斯》(Fantomas),菲奈斯與讓·馬雷重新演繹芳托馬斯電影。
1964年,《聖特羅佩的警察》(Le Gendarme de Saint- Tropez),第一部也是最好的「警察系列」電影,該系列前後共拍攝了6部。
1966年,《虎口脫險》(La Grande Vadrouille),菲奈斯的代表作,是法國歷史上最成功的喜劇電影,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優秀的喜劇電影。
1967年,《長長的假期》(Les Grandes Vacances),與克勞德·讓莎(Claude Gensac)第一次在電影中扮演夫妻,之後他們先後在10部電影中扮演夫妻。
1967年,《奧斯卡》(Oscar),根據菲奈斯主演的同名戲劇改編的諷刺喜劇。
1973年,《雅各布教士歷險記》(Les Aventures de rabbi Jacob),菲奈斯本人最滿意的作品。
1980年,《吝嗇鬼》(L』Avare),菲奈斯自導自演了夢寐以求的莫里哀著名諷刺喜劇。
1982年,《警察與女警察》(Le Gendarme et les gendarmetees),菲奈斯最後一部電影作品。虎口脫險就不說了吧
還有就是
用一根小棒指揮芭蕾舞女演員的指揮家《指揮家》
對雇員吝嗇粗暴卻對客人百般諂媚的飯店老闆《總統失蹤記》
西班牙國王的貪婪使臣《瘋狂的貴族》
這些作品好像與你說的劇情都不一樣...
與他一個時代那就是讓·迦本和塔蒂,但好像都要比他成明早,還有就是菲奈斯最崇拜的喜劇明星費南代爾,比較年輕的就是安德烈·布爾維爾...你可以去看看他們幾個的作品咯
③ 在你看過的電影中,最讓你難忘的是哪部
最難忘的還屬《泰坦尼克號》吧,記得那時我正上初二,我們的英語老師是我們眾多老師中最年經 時尚 的一位,正是她 在我們的自習課上給我們放了這部電影。之前我是根本沒接觸過這類歐美電影的,第一次看過後的感覺只有震撼,只可惜那時我們鎮上還沒網吧,直到兩年後我來到縣城才再次重溫了一遍。當時對劇情倒是沒啥特別的感覺,主要還是華麗的畫面和優美的音樂吸引了我,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才越來越感受到劇中的感情。《泰坦尼克號》本身就是一部十分經典的凄美愛情片,加上又是懵懂年紀的心靈印記,所有一直念念不忘。
電影有很多,但是難忘的電影也是有很多,你要說最難忘的電影,我想了很久,也沒有想出個所以然來。
但是真的讓我要出一個比較難忘的,我就是還是英叔的《僵屍先生》。相信很多人都有看到這部片子,當然除了那些不喜歡看這種片子的人來說,可能印象不是很深刻。
但是對於90後來說,這部片子應該是很熟悉,也是英叔的經典之作。我記得那時候還是很小的時候看這部片子,那時候一個人根本不敢看,就算是一個人看,總是開著燈看,看完之後還不敢關燈睡覺,這正是所謂的「犯賤」。
但是自從英叔走了之後,很少有很好看的茅山術士電影,當然也有幾部很不錯的,但是真的不如英叔的那麼經典。
現在有時候我都會用當貝在斗魚上看看英叔以前的片子,還是很值得回憶的。
看過很多電影,也有很多都很喜歡,這個問題真的挺難回答的,只說一部讓我最難忘的電影,我想了很久,終於有了答案,我相信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做出的答案最有說服力,那就是《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電影也許現在的90後年輕人都不知道,但對於70,80後的我們來說可能幾乎所有人都看過,我記得那時我還上小學,這部電影是學校組織的必看,現在過去30年我依然對這部電影記憶猶新,而電影中的主題曲的歌詞更是廣為人知,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想塊寶……記得那時看電影整個影院全是哭聲,所有人都被這部電影感動到痛哭流涕,我想一方面以那時的電影水平來比較確實拍的好演的好,更重要的是它的主題好,將人間最偉大的母愛展現的淋漓盡致。我覺得能有一部電影讓人30年後還深刻的記著,已經說明了這部電影的價值了吧,而且我敢斷言,如果今天再次播放這部電影,依然會有30年前那整個影院哭聲一片的情景。真的是一部值得記憶的電影
那必須是復仇者聯盟4啊,去年看復仇者聯盟3的時候就留下了很多的彩蛋,網上有很多人的都在推演接下來的劇情,當復仇者聯盟3播出後,感覺打戲特別精彩,特別炫酷,當復仇者聯盟4出來的時候我,就迫不及待的去看了,電影一開始我就特別激動,慢慢的驚奇隊長的登場,在網上傳的很火的小辣椒的MK520藍色的,和蟻人帶來的量子領域空間計劃,還有變胖的雷神,不禁笑點多,特效十分絢麗,最後的劇情也讓我們感動,陪伴我們90後童年的鋼鐵俠不在了,美國隊長老了。也為復仇者聯盟畫上了一個句號。
2018年最令我難忘的就是這部《遺傳厄運》,看完一身冷汗,仔細回想細節又是一身冷汗,以為自己對恐怖片百毒不侵了,但這類大篇幅鋪墊心理戲、推土機式緩緩侵蝕意識的無聲疹人,著實令人毛骨悚然,聲效很贊,放大音量聽,恐怖會滲透你每一寸肌膚。前半段非但不覺緩慢冗長,反而覺得是全片亮點精彩所在,以近乎沉靜的方式刻畫一個家庭的分崩離析,這種不動聲色的毀滅遠比血漿和幽靈更可怖,與魔鬼簽訂的不倫條約,從此成為契入基因與血液的魔咒符碼,「厄運」 並非是命運,卻是人為的選擇,血親聯結的親密性在冷漠疏遠中消磨。懸疑性在後半段反而逐步削弱,勾連宗教隱喻不算新奇,製作娃娃屋視角實屬妙筆。這部片子應該是我近兩年來看過最好的恐怖片了,給跪了。。。
出於對音樂的喜愛,曾看過一部電影至今銘記,影片中的主角叫『1900』不知道說到這里你在不看附圖的前提下會不會想起這部電影叫什麼,或者有沒有看過。
如果您有時間或機會,不論有沒有看過這部電影,我都建議您再看一遍,因為每次看都會比前一次多一次理解和深一層的感悟。
影片中主要講述一個名為『1900』的棄嬰被收養在船上度過一生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的原因除了故事本身的魅力外,還有影片中人物的演技和表達中的細膩,似乎每一秒都想要映射什麼東西,也許這就是一部偉大的電影所該有的內涵吧。
影片中有這么一幕經典鏡頭,『1900』無意間看到一個女孩,被其深深吸引,在目不轉睛看著女孩的同時手指在琴鍵上舞動,也許此刻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只是隨心表達即興發揮,什麼所謂的動聽與刻意描述都被拋在腦後,就這樣隨性的彈奏著,等到女孩離去,鋼琴聲也漸漸停止,幸運的是這首飽含深情與初戀的作品被錄制下來,『1900』後來發現自己的音樂被資本家記錄下來,那一刻所表達的憤怒和喜悅兩者交加的情緒一擁而上。這一刻,我才真正看懂『1900』,他所表現出來的這兩種情緒已經遠超常人所理解的層面。或許正常看來,被錄制的憤怒源自於感覺自己的作品被剽竊,而喜悅則是源自於也許再也沒有這種感覺而有幸得以保留的驚喜。但1900不是這樣,也許是出於對藝術和個人的尊重,他在這一刻不經意間表達出來的人格魅力與偉大博得了無數人的崇拜,當然我也是這無數人當中的其中之一。在我的理解,他的憤怒是因為自己的深情被物質化即將變成無數人把玩取興的工具,他的喜悅是源自於發現自己為這位愛的人留下了一些東西。
當然,那種單純與美好也許是無數人所嚮往的,雖然並不多見,至少我一直相信還有。
後來『1900』做了一件如今看來十分瘋狂甚至猥瑣的事。他偷偷潛入女孩的宿舍,在她睡夢中親吻了對方。是的這並不道德,也許在現在很多正面角色的影視中不會讓主角去做這樣的事情,但這部『1900』所做的這一幕似乎在大部分人看來並沒有不妥甚至會嚮往,我相信這裡面大部分是女孩……
在女孩下船准備離開的那一刻,『1900』找到那個女孩,想把這張作品送給她,因為在他看來,這只屬於這個女孩,是一個情竇初開又孤獨的男人最真摯的愛情。結果未能達成所願,人群中擠來擠去,他沒能碰到女孩只能遠遠地看著女孩被人潮淹沒最後離開,從此沒有再見到過。
也許您會說最經典的莫過於『1900』與另一位音樂家在船上鋼琴對弈的場景,也許您也會覺得他在離開船從甲板到地面之間停留在那裡望著前方大陸上煙火繚繞和城市烏雲遍布的場景而反悔又回到船上,又或者他自信又冷靜的即興發揮讓大廳中的那些達官顯貴情緒隨著他的音樂而情緒舞動的場景,等等。
我想說的是,就像我剛開始說的,有機會您再看一遍,會發現又有新的感悟。在這里我的感悟可能是無數人口中所謂俗套的人生之類:我看到的是一個遭人遺棄的嬰兒被一名船艙苦力甚至最底層的看似下賤的工作者收養,世間哪有比撫養與給予生命更值得感恩的事情呢?!我看到了這個棄嬰出身的人就因為無意間觸碰到鋼琴而堅定信念後來被世人歌頌與敬仰的勵志故事!同時棄嬰出身的他雖身處在金錢,美酒和慾望的核心地帶卻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甚至一生快樂與單純!無數人嚮往他的那種自我,對誘惑天生就擁有的拒絕,和難能可貴的堅守與執著,或許細膩中還有謙虛,和善,友好,正義等品質,但電影往往就是這樣,所表達的似乎就只是人們所嚮往的和生活該有的樣子,可悲的是只能沉迷於這短短的一兩小時內,電影結束就像去掉耳機一樣,一切又回歸現實,周圍重新回歸燥雜。
似乎大部分人嚮往而做不到,但至少還有所嚮往,至少追求的東西是對的,想起一句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話:你這一生或許會放棄很多,當然也會得到很多,不過請記住,無論放棄還是獲得,都不要忘記善良。
最後要說的是,『1900』表達出的對音樂的熱愛和追求似乎極為少見,但就他對熱愛這件事,也許這一生沒人會做到完美無瑕,也很少有人能像達•芬奇那樣可以樣樣精通,但至少這部電影給我的最大感悟就是:一生很長,抉擇雖多但大可只選一個,然後付出一生,甚至用一切捍衛包括生命。
這部電影叫《海上鋼琴師》
看過的的電影很多,難忘的也很多,我就說說這兩年看過的最難忘的一部電影吧。
第一部就是吳京的《戰狼2》,軍人的使命就是在國家和人民有危險的時候,無論身處何方,做什麼都能把國家和人民放在第一位,這部電影真的熱血澎湃,尤其是電影中的那句台詞「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真的是說的太好了,這幾天看到尾救火犧牲27名消防員和4名當地人,我就覺得軍人真的是一個偉大的職業,從來就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他們為國家,為人民的那種犧牲精神真的是看的人淚目。
《戰狼2》中軍人也是把機會留給普通百姓,最後才是自己,現在帶著百姓逃亡的時候,重載前面的是軍人,奮斗在前線的軍人,犧牲生命的是軍人,拚命戰斗是也是軍人,軍人真的是我們的保護神,國家是我們的後盾。
《戰狼2》在最後五星紅旗飄起來的時候,真的可以看出國家的強大對於人民是多麼的重要,至少我們有強大的軍隊和國家為我們撐腰。我們可以享受今天的生活,是他們在背後默默無聞的付出。
這幾天從涼山火災的新聞,真的覺得他們的不容易,也是父母的眼中最好的兒女,現在卻成為英魂歸故里,也讓我對《戰狼2》這部電影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
看到這個提問 我不由得在腦海中深思了一會 我看過很多電影 但是到底那部電影才是最讓我難忘且又是最打動我的電影呢? 一會就有了 我心中答案 讓我難忘且有打動我的電影作品是2017年上映的一部吳京導演 的《戰狼2 》
心中的觸感很多 該篇講述了 主人公遭遇人生滑落 被開除軍籍、但是卻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 讓他捲入利潤 非洲國家的混亂中 ,本是可以安全的撤離的他 因無法忘記軍人身份,軍人的使命 ,帶領著受難的同胞生死逃亡,生死奮戰為了祖國的同胞開辟回國的道路。
經過生死的奮戰最終成功 最後的後半段 吳京帶著工廠員工撤離過程當中手舉紅旗穿越交戰區 。我看著留下了淚水,也許很多人覺得這個太過誇張 但是在動亂的地區 一面國旗 在武裝分子的眼中 他們看到的事背後強大的中國。當時在影院的人我看到了很多留下淚水的人們 因為我們看到了 我們的祖國真正的強大起來了。祖國不斷的強大 那麼我們全國人民身後的靠山就越大,由此看了這部電影讓我衷心感發 身為中國人 我感到很驕傲!
那就是《我不是葯神》了,看這個電影對我影響很大,最主要的是對當下的國家有了影響,故事講述很多人得了一種病,無葯可救的病,只能維持,而能維持的這個葯簡直就是天價,而且很多人都是賣房子,傾家盪產的去買這個葯,為的就是活下來,然後這個男主不惜一切為了救老百姓從國外偷渡一些高仿的葯,效果是一樣的,但是是犯法的,而且每瓶葯只賣500,虧錢賣,不為別的為的就是自己的良心不會收到譴責,如果是我,我肯定會做,最後雖然被抓了,但是老百姓的影響力感染了國家,而這款葯在國內也降了很多很多……
《我不是葯神》是一部不會讓你失望的電影。
讓人看到了國產電影難得的不可思議,這也算是國產電影公映 歷史 中,口碑接近滿分,票房接近滿分!看這個電影對我影響頗深,故事講述很多白血病人必須吃天價國產正規葯,而且很多人都是賣房子,傾家盪產的去買這個葯,為的就是活下來,然後這個男主不惜一切為了救老百姓從國外偷渡一些高仿的葯,效果是一樣的,但是這是觸犯法律的,以每瓶葯賣500,虧錢賣給全國病人,不為別的為的就是自己的良心不會收到譴責,如果是我,我肯定也會做,最後雖然被抓了,但是間接促成了國家對新葯的規范,並納入社保造福廣大病人
④ 看完《巴黎我愛你》有何感觸
20名導演,50名知名影星,18個故事,20個街區
周末的夜晚,我在大師與影星的帶引下,游歷了浪漫之都——法國巴黎
這是一部可以靜靜觀賞,慢慢品味的電影。
其實一個故事,只要幾分鍾,便可以講的婉轉動人。
也許你正在抱怨著人生不幸,愛情苦悶。但可能就在下一秒,便可邂逅一個溫柔的女子,然後開始擁有行走一生的溫暖愛情。每個人都 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但一定要堅信,一定有溫暖在等待著。別總是以為人與人之間會有各種隔閡,其實愛情來臨的時候,那些所謂的「精神或物質」的差異都是孱弱的。所以,即便種族宗教的不同,也不能阻擋愛情的悄悄滋長。
當法國造型師遇見中國功夫女,警惕,誤解,無法溝通。而兩種文化最後在「美的追求」前完全融化。杜可風想說的也許是:美,屬於全世界吧。
為愛情真的可以獻出生命?那段吸血鬼的愛情足以說明。我們可以犧牲生命,可以放棄一切,如果真的相愛的話。
當母親失去兒子,幻覺讓她與兒子在廣場相遇。兒子說:讓我走吧,爸爸在等你。然後跟著他最喜歡的牛仔離開了。我想,不管遇見怎樣的不幸,活著的人,一定要好好活著。
生活讓我們麻木,生活讓感情淡漠。男人在第一次相遇的地方要跟女人分手,然後知道女人得了絕症。於是,決心跟情人分手,好好的照顧女人最後的時光。男人重新熱烈的愛上了女人,甚至更深更沉。最後女人死了,男人卻在落寞的街頭尋找著紅衣服的身影。有時候,我們不是不愛,而是生活把愛蒙蔽了。
可愛的孩子講述著自己的小丑雙親的愛情故事。他們都在生活中迷失方向,甚至遭人厭惡。可誰也沒有放棄追求,不斷的微笑,不斷的尋找,直到找到愛情。小丑一直有一個動作,就是用手從下巴往額頭滑去,一張痛苦的臉變成一張微笑的臉。是啊,生活總是太多遺憾,愁眉苦臉,不如坦然一笑。
地下車庫的邂逅,執著的愛情追求。丟掉了工作,成為流浪歌手,結果還丟了生命。慶幸的是,女孩在最後的時刻參與了搶救,並完成他的心願——一起喝杯咖啡。雖然他沒有真的喝到,但能最後感受女孩的溫暖與照顧,也算生而無憾吧。
他們一起生活過幾十年,他們又分開了很多年。他們是愛人,是朋友,又好像是敵人。紅酒館的離婚談判,互相挖苦又溫情脈脈。決意分開又戀戀不舍。一個街上看似瀟灑的行走,一個屋子裡黯然神傷的鏡中自己。愛與不愛?真是個說不清楚的問題。
寧靜的墓區,安睡著許多名人。一對未婚的度假夫婦尋找浪漫的王爾德。女人對王爾德的崇拜以及對幽默輕松生活的要求,讓原本恩愛的他們分手了。關鍵時刻,王爾德的靈魂出現了,他拯救了他們的愛情,然後優雅的消失在墓地里。我想,其實王爾德並非他們的救世主,,挽救愛情的是彼此之間不肯熄滅的愛吧。
⑤ 請問中的那個法國喜劇影星叫什麼名字以及他的一些代表作
分類: 娛樂休閑 >> 電影
問題描述:
就是演那個小老頭的,他還拍過些什麼片子,他的一些介紹越詳細越好~
解析:
中文姓名:路易·德·菲奈斯
英文姓名:Louis De Funès
昵 稱:Fufu (菲菲)
國 籍:法國
生 日:1914年7月31日
出生地:Courbevoie, Hauts-de-Seine, ?le-de-France, France
星 座:獅子座
職 業:導演,演員,劇作家
成 名 作:《穿越巴黎》
代 表 作: 《虎口脫險》
妻 子: 戈爾曼·艾洛蒂(1936-1942)
逝世於1983年1月27日
逝世細節:Nantes, Loire-Atlantique, France. (heart attack)
其他名:Louis De Funes / De Funès / de Funès
那個禿頭吝嗇的可愛小老頭
--------Louis de Funès 路畝渣數易·德·菲耐斯
一
1914年7月31日,路易·德·菲奈斯(Louis De Funès)生於一個西班牙裔中產階級家庭。菲奈斯出生時,戲劇家莫里哀逝世271年,電影之父路易斯·盧米埃爾50歲,列寧44歲,卓別林和希特勒都是25歲,希區柯克15歲,法國喜劇演員讓·迦本和塔蒂分別只有10歲和6歲,奧地利的費迪南大公剛剛被刺,而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的領袖戈達爾和特呂弗都還沒有出生。
菲奈斯成長在歐洲歷史上最乾燥、惶恐的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當二戰結束時,菲奈斯已到而立之年。在這期間,菲奈斯想在戲劇上有所發展,但他沒能在動盪的歲月找到合適的起點。而是在皮貨店裡撿別針,照相館里當小工,最討厭數字的他還當過會計。1936年,戈爾曼·艾洛蒂(Germaine Elodie)嫁給了在巴黎一間又一間酒吧跑來跑去彈鋼琴的菲奈斯,這是一場歷經6年的失敗的婚姻。酒吧的生活雖然苦,至少在餓的時候可以吃飯店剩下來的東西,爵士樂自由輕松的風格排遣掉了彌漫在被佔領的巴黎夜空中的陰雲。
離婚之後,菲奈斯在朋友的勸說之下決定演戲。他用一幕莫里哀的戲劇通過了當時著名的雷米·西蒙的表演學校的考試。菲奈斯沒有錢支付學費,雷米找他談了一次話,允許他免費學習。在那裡他結識了達尼埃爾·格蘭(Daniel Gélin),這個演藝成績平平的演員最早介紹菲奈斯出演了第一部電影《巴比松的誘惑》,從此他開始了10年跑龍套和小角色的生涯。
如果說顛沛流離的生活環境、煩惱的婚姻以及在追求戲劇和音樂的道路上懷才不遇,算是人生必修課,那麼,與菲奈斯同時代涌現的傑出電影人之多,風格之多樣,發展之迅速則顯得難以預料了。菲奈斯的年代是法國電影界風起雲涌、人才輩出的年代。與菲奈斯迅首同齡兩位著名的喜劇明星讓·迦本和塔蒂都比他成明早,迦本曾經在40年代因成功地扮演了法國著名偵探小說家西默農筆下的「法國版福爾摩斯」梅格雷探長而成名,塔蒂則因他輕松滑稽的生活輕喜劇而成為法國人心中的偶像,還有菲奈斯最崇拜的喜劇明星費南代爾(Fernandel),加上當時年輕有為喜劇新秀安德烈·布爾維爾(André
Bourvil),50年代成了法國電影院里笑聲最多的年代。60年代初,世界電影史上最重要的電影運動「新浪潮」湧起一批法國新導演,戈達爾,雷諾阿,特呂弗和 *** ,這是一批才華橫溢的電影天才,在菲奈斯演藝生涯最重要的時期,他們都拿出了自己在電影史上叫得響的代表作,法國電影也因而進入了繼「默片時代」後的第二個黃金時期。而新浪潮運動倡導的嚴肅、簡約和寫實的電影風格,恰恰與菲奈斯的誇張諷刺喜劇格格不入。
無論怎麼看,這樣一個時代,對一個腦袋已經謝頂的靠跑龍套出身的喜劇演員來說,都是生不逢時梁山的,但菲奈斯用自己的不懈的努力和獨特的喜劇天賦在這樣的時代脫穎而出。1965年,菲奈斯與導演烏里和同伴布爾維爾合作的《虎口脫險》,在法國新浪潮電影沉重的現實主題與左岸派晦澀模糊的影像中灼灼而立,成為歷史上最好看、最受觀眾歡迎的戰爭喜劇,影片中那個自私尖酸的指揮家和老實愚笨的油漆匠給這個世界帶來了無以計數的笑聲。
二
從影40年的菲奈斯,因為跑過太多龍套以致於無法統計他到底演過多少部電影,在第一部電影中他演一個天堂的看門人,接著是酒吧服務生,銀行職員……,他在成名前60多部電影中演了無數令人難忘的配角,最終他在最輝煌的六七十年代以一種「激進的諷刺」風格彌補了喜劇青黃不接的電影空白,塑造了一系列「費奈斯式人物譜」。
芳托馬斯是法國最有名的江洋大盜,他在電影中的出鏡率比「法國版福爾摩斯」梅格雷探長都高,默片時代著名導演路易·菲亞德(Louis Feuillade)在1913到1914年間,用5部電影講述了記者方道爾(Fandor)和警察局長吉弗(Juve)共同追捕大盜芳托馬斯的故事。在影片中,芳托馬斯是一個善於喬裝改扮殘忍狡猾的罪犯,從事暗殺、詐騙和搶劫,警官吉弗(Juve)則是芳托馬斯的剋星,他冷靜,足智多謀,幾次將芳托馬斯送進監獄。後來有很多人先後翻拍芳托馬斯故事,但都不成功。直到導演安德烈·胡奈貝爾(André Hunebelle)決定讓菲奈斯出演警官吉弗,芳托馬斯的故事甩掉了「驚悚現實主義」的陳舊路數,重新給這個傳奇故事點燃了爆笑的喜劇氣息。「菲奈斯版本」的芳托馬斯故事裡,他把吉弗演成了一個自負刁蠻的小老頭,使他比傳說的更生活化,更具有現實的諷刺意義,這個願意打口哨招呼下屬,絲毫不具備當警察的身體素質的局長,對芳托馬斯憎恨不已,卻總成為芳托馬斯耍來耍去的活寶。
與芳托馬斯中那個傻里傻氣的警官相比,菲奈斯在「警察系列」電影中塑造的那個陰奉陽違、鬼頭鬼腦的警察局副局長路德維克就更加自私怪戾,這是一套先後拍攝了6部的法國喜劇電影史上最成功的系列喜劇:《聖特羅佩的警察》、《警察在紐約》、《警察結婚記》、《散步的警察》、《警察與外星人》和《警察與女警察》,這一群法國富翁度假別墅最多的小城聖特羅佩的圍繞在菲奈斯的身邊不折不扣的鴕鳥警察,他們彼此吹吹拍拍,在各種奇遇中笑料百出,遇事相互推卸責任,領功封賞卻爭先恐後,經常糾纏在一些與破案無關的小事上逞口舌之能。似乎從此打下了一個「搞笑警察」的模子,一直到德斯利·尼爾森的美國「白頭神探」和後來的「的士速逮三部曲」。
如果沒有《虎口脫險》如此風光的國際聲譽,菲奈斯本人最喜歡的電影《雅各布教士歷險記》則是他名至實歸的代表作,使菲奈斯的演藝生涯達到了個 *** ,上座率高達到7百萬。據說烏里在拍攝時經常因為笑得太厲害,致使攝影機劇烈抖動不得不重拍。影片講述菲奈斯的女兒即將嫁給將軍的兒子,他無意間捲入了一場「政治陰謀」,同時一個著名的猶太教士來法國參加宗教活動,結果從機場開始,警察、 *** 、年輕的總統、知名教士和菲奈斯女兒的婚禮就攪在了一起,該劇劇情緊湊,線索復雜,笑料百出,人物眾多且性格鮮明,不僅有許多的菲奈斯的拿手好戲,還緊扣當時法國社會重要的宗教分歧和種族主義,給以往菲奈斯誇張喜劇注入了浪漫的溫馨。至今劇中在口香糖加工廠那段戲仍然是許多喜劇效仿的經典橋段。
菲奈斯還演過用一根小棒指揮芭蕾 *** 演員的指揮家(《指揮家》),對雇員吝嗇粗暴卻對客人百般諂媚的飯店老闆(《總統失蹤記》),嫌貧愛富阻止女兒自由戀愛的大資本家(《奧斯卡》)和西班牙國王的貪婪使臣(《瘋狂的貴族》),最後他終於如願以償地自導自演了夢寐以求的莫里哀名劇《吝嗇鬼》,塑造了法國電影史上唯一的阿拉貢。
三
今天的喜劇已經容納了很多表演之外的因素,比如戲仿,特效和漫畫,菲奈斯喜劇中雖然也有懸疑情節和動作場景做陪襯,但主要還還是在於演員的表演。他把舞台戲劇的喜劇手段搬上了銀幕:誇張的手勢,各種身體語言和聲音語言的運用以及對白的表情化。
與過去那些喜劇演員的重要區別在於,他成功地表現了喜劇中被諷刺的對象,並使一群可氣、可恨的人物成為喜劇主角,抓住了這些人的本質特徵挖掘了人性的可笑之處,因而他的諷刺是激進的,從市儈到名人,從小氣鬼到大資本家,從知識分子到小丈夫,人最卑微的品質套上了菲奈斯的外套竟然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哈哈鏡效果,人們在看到那些自私、蠻橫、驕傲、獨斷和格格不入的角色而反思日常生活,他的表演後來變成了巴黎一些戲劇學校入學考試的一道測試題。
菲奈斯平時非常謙遜,也經常在反思自己的表演方向和喜劇風格,他說:「在剛開始時,從未,我從不敢相信我能如此挑剔的觀眾笑了這么多年。我問我自己還能繼續讓人開心多長時間。它讓我害怕,就像腦袋上懸了一把劍。我讀過和聽過一些關於我的東西,我知道我不能永遠都只停留在一個地方,只有走得更遠。」
當他剛剛導演過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後,1983年1月27日,他因心臟病發逝世,他給這個世界帶來太多太多的歡樂了,以致於上帝不捨得讓這個善良人在離去之前承受太多痛苦。斯人一去20載,我們卻還對著屏幕愣愣地以為他仍活著。今年1月各大雜志的封面以及書店電影專架上都刊登這個人的笑臉,算是對一種永恆笑聲的紀念,從法國國慶之夜開始,每周六在法國電視6台輪回播放菲奈斯電影,我們發現與菲奈斯同活躍銀屏上的還有別的知名喜劇演員,布爾維爾,考呂什,他們也同樣的優秀,但是被菲奈斯的笑臉給淹沒了,菲奈斯製造了一個時代。
Louis de Funès 路易·德·菲耐斯
性別:男
生於1914年7月31日
出生地:Courbevoie, Hauts-de-Seine, Île-de-France, France
逝世於1983年1月27日
逝世細節:Nantes, Loire-Atlantique, France. (heart attack)
其他名:Louis De Funes / De Funès / de Funès
1. 老爸的煩惱 Gendarme et les gendarmettes, Le (1982) Maréchal des Logis-chef Ludovic Cruchot
2. 天外來客 Soupe aux choux, La (1981) Claude Ratinier (Le Glaude)
3. 吝嗇鬼 Avare, L' (1980) Harpagon
4. 警察智斗外星人 Gendarme et les extra-terrestres, Le (1979) Maréchal des Logis-chef Ludovic Cruchot
5. 夫妻市長 Zizanie, La (1978) Guillaume Daubray-Lacaze
6. 美食家 Aile ou la cuisse, L' (1976) Charles Duchemin
7. 真假大法師 Aventures de Rabbi Jacob, Les (1973) Victor Pivert/Rabbi Jacob
8. 瘋狂的貴族 Folie des grandeurs, La (1971) Don Salluste de Bazan
9. 落在樹梢 Sur un arbre perché (1971) Henri Roubier
10. 退休警察 Gendarme en balade, Le (1970) Maréchal des logis-chef Ludovic Cruchot
11. 憲兵情緣 Gendarme se marie, Le (1968) Marechal des Logis-chef Ludovic Cruchot
12. 名畫追蹤 Tatoué, Le (1968) Félicien Mézeray
13. Fantômas contre Scotland Yard (1967) Le missaire Juve
14. 奧斯卡 Oscar (1967) Bertrand Barnier
15. 小泳者 Petit gneur, Le (1967) Louis-Philippe Fourchaume
16. 虎口脫險 Grande vadrouille, La (1966) Stanislas LeFort
17. 暗渡陳倉 Corniaud, Le (1965) Leopold Saroyan
18. Fantômas se déchaîne (1965) Commissaire Juve
19. 警察在紐約 Gendarme à New York, Le (1965) Maréchal des logis-chef Ludovic Cruchot
20. 芳托馬斯 Fantômas (1964) Commissaire Juve
21. 聖特魯佩斯的警察 Gendarme de St. Tropez, Le (1964) Maréchal des logis-chef Ludovic Cruchot
22. Carambolages (1963) Norbert Charolais
23. 直搗黃龍府 Faites sauter la banque! (1963) Victor Garnier
24. 關關雎鳩 Pouic-Pouic (1963) Léonard Monestier
25. 惡魔的十個指揮 Diable et les dix mandements, Le (1962) Vaillant (episode "Bien d'autrui ne prendras")
26. Capitaine Fracasse, Le (1961) Scapin
27. 穿越巴黎 Traversée de Paris, La (1956) Jambier, l'épicier
28. 羊有五條腿 Mouton à cinq pattes, Le (1954) Pilate
29. 瑪爾戈王後 Reine Margot, La (1954) René (uncredited)
30. 羅威萊將軍 Sept péchés capitaux, Les (1952) Martin Gaston, le Français (segment "Paresse, La/Sloth")
31. Boniface somnambule (1951) Anatole, le mari soupçonneux
32. 沒有留下地址 Sans laisser d'adresse (1951) Un futur papa (as De Funès)
33. 幸福的設計 Antoine et Antoite (1947) Un garçon épicier/Un invité à la noce (uncredited)
路易斯.德.費耐斯小傳:
bbs.suk/dispbbs?boardID=53&ID=51393&page=1
永遠的《虎口脫險》 永遠的路易·德·費內斯
gb.chinabroadcast/7383/2005/03/30/110@497767
去年,正值法國著名的喜劇演員路易·德·費內斯去世22周年之際,他的兩個兒子合作出書,向人們講述自己父親的故事。
最可愛的法國小老頭 永遠的《鴛鴦茶》
據俄羅斯新聞網3月29日報道,路易·德·費內斯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法國著名的喜劇明星,他因主演以二戰為背景的喜劇片《虎口脫險》而被觀眾所熟知。說到這部影片,每個看過的人都能立刻回憶起這個可愛的法國小老頭,以及他在影片中表現的歇斯底里、在土耳其浴室里唱《鴛鴦茶》等等讓人過目不忘經典的鏡頭和搞笑的台詞。他的喜劇天賦和在影片中精湛的表演使得《虎口脫險》曾在法國創下票房收入過億的記錄,並使他本人也成為公認的法國頭號喜劇演員。
1973年的電影《雅各布教士歷險記》,費內斯本人最滿意的作品。
在自己兒子們的眼裡,路易·德·費內斯是什麼樣子的呢?他的兩個兒子帕特里克姆和奧利維耶在合作的回憶錄《孩子們,不要講我太多》中詳細地講述了生活中的路易·德·費內斯,以及發生在他身上許多好笑又怪誕的事情。
書中詳盡地講述了這位法國傳奇式的喜劇大師表演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為了內容更加充實、可信,帕特里克姆和奧利維耶特地請自己的母親、演員扎娜參加回憶錄的創作工作。現在,法國的各大書店裡都擺上了這本名叫《孩子們,不要講我太多》的書。
對自己的孩子們來說,父親不僅在電影和舞台上扮演著搞怪的角色,生活中的他,同樣表現得不同尋常。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路易·德·費內斯平時在自家的院子里散步時,都不忘在腰間別一把裝好子彈的手槍,每每如此,從不例外。
1964年,《聖特羅佩的警察》,第一部也是最好的「警察系列」電影,該系列前後共拍攝了6部。
書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講的是在兒子們眼裡,父親其實是個"小心眼又記仇"的人,他曾經拒絕當時美國著名的電影明星格雷斯·凱利邀請他,參加慈善演出。而那次演出的酬金是相當高的。事後,帕特里克姆和奧利維耶才知道父親拒絕邀請的原因。原來,有一次格雷斯·凱利正巧經過費內斯正在排戲的現場,卻沒有和費內斯打招呼就離開了,為此,費內斯一直耿耿於懷,就借演出事件為格雷斯·凱利對自己的不"恭敬"小小出了口氣。
演出時的費內斯還有個怪癖,就是同自己合作的工作人員一定是固定的,從導演到攝影師,甚至是普通負責技術部門的工作人員也不能輕易更換。因此,觀眾經常在他出演的電影中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
豐富的生活經歷 生動的喜劇表演
1946年,《巴比松的誘惑》,菲奈斯的第一部電影。
費內斯生於1914年,年輕時干過手工匠、會計之類的工作,這段生活為他後來的表演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在舞台劇中擔任喜劇配角,又為他磨練演技創造了機會。
雖然從1945年他就已涉足影壇,但一直演配角,直到1957年他43歲時,才成為主角,這時他已經是那個"法國小老頭"的模樣了。在他的表演生涯中,塑造了許多不同職業、不同時代的人物,但人物性格卻始終如一。他通過誇張的形體動作和表情,生動地刻畫出了法國市民階層的典型性格:善良熱情卻又自私多疑、精明能幹卻又狡猾多變。
費內斯表演過的最為中國觀眾熟知的角色便是《虎口脫險》中的指揮家,那個矮小暴躁、小眼睛大嘴巴的禿頂法國小老頭,即便是穿起寬大的德國軍裝、戴上蓋到眼
《虎口脫險》
睛的鋼盔,也還是那副模樣。《虎口脫險》在我國公映已經是10多年前的事了。多年來觀眾通過電視一遍遍重溫這部佳作,其中很多精彩的對白直到現在還會時時在耳邊響起。
除了《虎口脫險》部片子外,費內斯還有幾部電影曾在我國公映:在《總統失蹤記》中他扮演尋找總統的餐廳老闆,在《歡喜冤家I》中他扮演唯利是圖的工廠主;而在《好漢還是孬種II》中他扮演的美食家,在該片末尾時失去了味覺,僅能靠眼睛來品評一杯酒,表演時費內斯表情嚴肅,目光炯炯地盯住杯中酒,滔滔不絕地說出酒的質量、產地,臉上不時閃過一絲滑稽的自負,絕好地展現了他的表演功力。
他的名作還有從上個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拍攝的警察系列片,從第1集《聖·特魯佩斯的警察》到最後的《警察與女兵》共拍了6集。聖·特魯佩斯本來就是法國的旅遊區,被當作片中外景的那個警察局因此成了新的旅遊景點。(國際在線獨家資訊 白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