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加拿大電影《盲點》沒看懂盲點影評
片頭的報紙上的文字應該是全劇線索,好像是西班牙語,可惜沒有翻譯,我猜是殺人犯的妻子在車禍中喪生,他被燒傷,然後報復社會。
『貳』 電影《盲點》的觀後感
電影《盲點》的精彩好看之處,不在於華麗得掉渣的快速剪輯,家庭溫情影片根本不需要;不在於抑揚頓搓的有力配樂,清淡如水的音樂畫龍點睛即可;不在於鋒迴路轉的曲折情節,順其自然的勵志就行。好看在哪呢?好看在傳達了不圖回報的正能量--愛。
很多人評論說影片中莉安妮女士對陌生黑人窮小子麥克的關懷是不合情理的,非親非故的她為何那麼關愛他呢?誠然如果沒有美國基督教文化作為電影《盲點》的宗教背景,這樣的影片是叫人難以置信的,但因著莉安妮全家的基督教宗教信仰,影片中的情節不但合情合理,而且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給這個冷漠社會極大的正能量傳達。
基督教里最大的教義是愛人如己,美國基督徒因著信靠救主耶穌基督的無條件拯救,從而有信仰的渠道支取愛和關懷的動力,因為基督的愛是無條件的,所以基督徒效法基督愛的樣式,也在信仰里實賤無條件的愛。如果完全撇開這個信仰背景,站在人的角度審視就不容易理解,因為人付出關愛要講理由,怎麼可能理解無條件的愛呢?
影片《盲點》完全是實踐信仰和愛的美麗見證。信仰的偉大力量讓莉安妮全家能坦然地去接納一個陌生人麥克,透過莉安妮全家的善舉,麥克作為被愛的受惠人,也從溫暖的關愛中重新展露笑臉,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
莉安妮一家人和黑人小伙麥克在餐桌上手拉手一同祈禱的一幕,可以作為整部影片溫馨動人的美麗注腳。雖然人生歷程中有很多打擊傷害和痛苦憂傷,但真的不用絕望,因為還有像莉安妮全家一樣願意去關懷去付出的可愛人們,她們的生命點亮了其他人灰暗的生命,生活也因著有這樣可愛的人們而不再無情和冷酷,因為她們有溫情的信仰,因為她們有偉大的上帝。偉大的愛正被這樣的人們傳遞出去,驚人的正能量正在改變著很多人的生命,世界正被改變著。
真想也坐到莉安妮家的餐桌邊,跟她們全家人手拉手,祈禱祝福感謝上帝,親身體驗她們無私的關愛,那該有多好,麥克你真是幸運啊!
『叄』 對電影盲點的觀後感哪位看過的幫我評價一下 謝謝了
觀看美國大片《盲點》之後的思索 2013.3.4 寒假我在網上觀看了美國電影《盲點》。《盲點》是上屆奧斯卡獎獲獎影片,影片講述了一個美國橄欖球運動員成名前的故事。大塊頭邁克出生於一個貧窮的黑人家庭,不知道父親是誰,母親又長期酗酒吸毒。邁克從小在黑人貧困社區長大,見到的都是暴力事件,父母吵架,骨肉分離的場面時常在他腦海中浮現,在備受歧視、孤獨無助的環境中長大的他形成了自閉的性格,但是他始終沒有學壞,邁克善良本分,且具有很強的自我保護能力。後來,一次偶然的相遇,邁克的不幸遭遇觸動了白人陶茜夫人,熱情、善良的陶茜夫人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最後讓邁克成為名副其實的家庭一員。其樂融融、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深深地感染了大塊頭邁克,陶茜一家人的愛心善舉感化了大塊頭邁克一顆封閉冰冷的心,從此邁克慢慢地學會了與人相處交流。為了幫助邁克找到自信,陶茜夫人想方設法培養邁克的一技之長。陶茜夫人在邁克學校了解到在一次學生綜合能力測試中,邁克的智商低下,但自我保護能力卻遙遙領先。陶茜夫人看準了邁克個頭及能力優勢,幫助邁克成了學校橄欖球隊的一員。在陶茜一家人不斷的鼓勵和期待下,邁克成了家喻戶曉的橄欖球明星,各高校都爭相邀請他加盟,一個孩子的命運就這么改變了。 美國大片《盲點》中的情節,深深觸動了人性中的真、善、美。我都被陶茜的善良、愛心所打動。作為一名小學教師的我深有感慨:因為有愛,人們可以癒合間隙,創造最大的奇跡。愛的力量,也給予
了人們強大的力量去追求夢想。同時,這部大片也給我們大家帶來了深深的思索:每一個孩子都有弱點,都有優勢,邁克外表強大內心脆弱而敏感,但內心一直保持著純真和自尊,這個時候,是陶茜太太幫助了他,指引了他,了解他的弱點,更加清楚他的強勢,並且使得邁克懂得要有自己的想法,要過屬於自己的生活,最終獲得了成功,找到了屬於他的幸福。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小學應創設什麼樣的一日活動環境,才能真正體現老師與孩子平等和諧相處的原則;父母應持什麼樣的教養態度,才能為子女創造一個寬松愉悅的心裡成長環境;我們的社會應為孩子提供什麼樣的德育環境,才能培養孩子真善美的個性品質;我們要以什麼樣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弱點與優勢,才能促進孩子更好地發展……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可預知的未來,他們都需要我們去尊重和關愛,一切皆有可能,堅冰也可以用愛慢慢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