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英語電影與西方文化百度閱讀

英語電影與西方文化百度閱讀

發布時間:2024-09-29 10:04:42

㈠ 論如何運用英文電影激活大學英語聽說課堂

下面是關於的一些電視電影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借鑒,希望對你有幫助。

2004年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後的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信息交流。因此,聽說教學被提高到了首要突出的地位。而傳統的聽力課堂教材單一、內容固化,都是單純的音頻材料。英文原聲電影取材廣泛,語言地道等諸多特點彌補了傳統聽力訓練模式的不足,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聽說能力,了解西方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等方面都有極大地促進作用,因而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大學英語聽說課堂上,成為有效的教學輔助手段。

一、英文電影應用於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的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但是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下,藉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如文字資料、音像資料、多媒體課件、網上的信息資料等),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它強調“情景”對意義建構的作用,建構主義理論提倡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認為學習者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英文電影教學以多種信息傳播介質為手段,集視、聽、說於一體,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變化的、動態的、形象自然的、真實的英語語言學習環境,學生通過電影欣賞,能夠在自然環境中感受到所學語言的背景和使用環境,與原有知識相互作用,從而更加主動有效地建構知識信息。

二、英文影片的選擇標准

在聽說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目的和學生水平選擇用於教學的影片。選擇影片應遵循以下幾個標准:

(一)應選擇與單元主題相關的英文電影讓學生來學習和欣賞,而且該素材應該是積極向上、內涵豐富的。如反映愛情、友情、正直、勇敢等人類情感的,反映社會現實問題或成功經歷的等,不要選擇帶有色情、暴力等情節的電影。

(二)電影對白應通俗易懂,語音純正,沒有太多的俚語和太重的口音,利於學生模仿和學習。如許多經典名著改編的電影,雖然主題很好,但大都是幾十年前拍攝的,其發音、語速、語音語調等均不適合現在的學生學習。

(三)根據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來選擇影片。對於大一新生和聽說能力稍差的一些班級,盡量選擇一些題材輕松,內容簡單的影片,如兒童片、動畫片、校園情景喜劇片等;而對於中等水平及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一些勵志或者哲理深刻的影片,如《阿甘正傳》等,以此提高學生對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提高跨文化交際水平。

(四)根據教學安排選擇長短合適的影片。如果教材內容簡單,可短時間抽聽重點難點,壓縮時間,盡可能讓學生在兩節課時間內欣賞到較為完整的影片,以保證賞析後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如果教材內容多且難,就要提前做足功課,利用一些軟體剪輯影片,播放一些經典精彩的片段給學生欣賞。

三、基於影片的課堂活動設計

教師選擇好影片後,要在放映前充分備課,收集充足的背景資料,在放映前向學生簡單介紹這些材料。另外,教師可以適當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看電影,以影片為基礎,設計豐富的課堂活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活動設計可以靈活多變,因人而異,教師可以根據需要自行設計,下面一些活動形式,僅供參考:

(一)經典對白模仿。

由於電影的情節豐富,因此模仿電影對白既能避免模仿過程中的枯燥,又可及時地將自己的模仿效果與真人發音相對照,找出差距。因而經常訓練學生模仿對白,益處多多。

(二)配音。

這項活動要求很高,首先要把人物對白准確地記下來,之後要模仿演員的腔調和語言說話,盡量做到惟妙惟肖,這樣才能符合電影表現的特定情景。為了配得好,須做大量准備工作,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多鼓勵少批評,使配音達到盡可能准確和流利。

(三)寫影評。

寫影評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最為直接的一種方式。影評的寫作范圍可以盡可能寬泛些,教師不用限制主題,可以讓學生就電影中感興趣的任何一點聯系實際進行評論。寫影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批判思維。

四、結語

英文電影綜合了聽、說、讀、寫、譯等各個方面的基本技能,是學生學習語言知識,了解西方文化,提高語言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教師聽說課堂的有效輔助教學手段。但是,教師不但要注意影片的精心選擇,放映方式,相互探討有效地教學手段,活動設計;還要提高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把語言的輸出和輸入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從而真正的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電影電視論文相關文章:

1. 電視電影論文

2. 關於電影方面的參考論文

3. 電影方面的論文

4. 藝術攝影畢業論文

5. 電影類論文3000字左右

a("conten");

㈡ 文化差異英語論文

中西方國家均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在各自的 文化 上有其獨特的內涵。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文化差異英語論文的 範文 ,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文化差異英語論文篇1
文化差異對 英語學習 的影響

一、引言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很多人努力學習語音、詞彙和語法等語言方面,卻忽略了文化因素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致使許多人雖具備一定的語言能力但在英語交流中仍會遇到許多困難。缺乏對文化因素重要性的認識已嚴重影響了英語學習。

文化因素對語言的影響很早便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關注,如20世紀80年代我國著名學者胡文仲就認為:「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學好英語是不可能的。」但在多年的英語教學中文化因素仍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因此,本文將從中西方的 傳統文化 、習俗文化和價值體系三方面的差異來探討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

二、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

要想學好英語不僅需要掌握語音、語義和語法等語言本身的技能,還需要注重文化差異對語言學習的影響。語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互相依存的整體,語言是文化的表現形式和載體,同時又受所屬文化的制約。若不能充分了解西方文化就無法真正學好英語。

眾多學者已充分研究了文化的內涵,如戴煒棟和張紅玲認為,文化研究發展至今,一個最具概括性、廣為接受的觀點認為文化是一個群體的生活方式,它包括人自出生後所學到的一切,如語言、言行方式和內容、信仰,以及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和精神基礎。張婧則認為,不同的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和歷史環境不同,因而對不同的事物和經歷有著不同的編碼分類;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導致了他們獨特的篤信,崇尚和忌諱心態;不同的民族因其發展的特殊歷史過程也產生了本民族自己的歷史 典故 、 傳說 軼事。本文主要關注中西方在傳統文化、習俗文化和價值體系三方面的差異及其對語言的影響。

(一)傳統文化上的差異

中西方國家均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在各自的文化上有其獨特的內涵。由於受到不同的歷史和傳統的影響,中西方國家在各自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所沉澱形成的傳統文化亦不盡相同,因此,我們在 學習英語 時除了要學好語言,更要關注語言所屬的文化內涵。正如劉長江所言,文化教學應與語言教學同步融合。

由於歷史和傳統的差異,中西方人們對於同一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也有區別。如「龍」在中西方的傳統文化中的內涵便迥然不同。「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我們引以為豪的自稱「龍的傳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是吉祥、幸福的象徵,人們多用「龍騰虎躍」或「龍鳳呈祥」等詞形容吉慶的氣氛。

但西方文化往往把「龍(dragon)」視為邪惡勢力的象徵,寓意兇殘。在西方傳統文化中「dragon」指的是一種長有雙翅且會吐火的怪獸,因此,它與凶暴直接聯系在一起。

(二)習俗文化上的差異

中西方文化差異尤其典型地體現在習俗文化方面。不同國家的習俗文化反映在各自的社會生活和交際活動中,如稱謂、禮儀、恭維、致謝等方面。若不能充分了解中西習俗文化上的差異則會嚴重影響彼此的交流。

如在稱謂方面中西方的習俗文化便有著極大的差異。中國人由於受到宗法觀念的根深蒂固的影響遵循講禮節、尊長輩的習俗。俗話說:「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師諱。」

因此,在中國,孩子倘若對長輩或教師直呼其名會被認為不懂禮貌,將會受到家長的責罰。而在西方的習俗文化中西方人稱呼除父母外的其他人時大都直呼其名,以示友好和親近。這一點在美國尤為普遍,甚至初次見面就用名字稱呼。這一差異的原因在於中國人尊崇長幼有序、尊卑有別,而西方人則崇尚人人平等、追求自由。

(三)不同價值體系間的差異

價值觀念被普遍認為是文化的核心所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的價值觀念必然會有所不同。而價值觀念又對人們現實生活中的言語表達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語言也往往折射出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念。中西方價值觀念的差異也直接反映在語言表達上,尤其典型地體現在諸如,禁忌、隱私等方面。

如中國人的價值觀念注重社會群體間的親密友好關系,因此,將詢問對方的年齡、收入、婚否等情況視為是對對方的關心,但這些問題在西方人眼中卻是一種禁忌,在他們的價值觀念中這些均為個人的隱私,因此,避而不談。再如中國人碰到熟人打招呼常會問「你去哪兒」或「你吃飯了嗎」等,以示對對方的關心和雙方的親密友好關系,但這在西方人眼中卻大有窺探隱私之嫌。

三、結語

英語學習中語言與文化密切相關,如高寶虹所言,在語言學習中,文化充當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語言的使用要受該語言所屬民族文化制約。因此,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必然影響英語語言的學習。盡管已有學者對此進行了探討,但對文化因素的忽視仍未得到有效的改善。張友平曾指出,外語教學不應當僅僅是語言教學,還應當包括文化教學。因此,我們學習英語不僅要學習語言本身,還要熟知語言的文化背景,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將英語學以致用,准確順暢地將其應用於對外交流之中。

參考文獻:

[1]胡文仲.文化差異與外語教學[J].外語教學與研究,1982(8):45-51.

[2]戴煒棟,張紅玲.外語交際中的文化遷移及其對外語教改的啟示[J].外語界,2000(2):2-8.

[3]張婧.文化知識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教學與管理,2009(2):84-85.

[4]劉長江.談外語 教育 中目的語文化和本族語文化的兼容並舉[J].外語界,2003(4):14-18.

[5]高寶虹.交際化外語教學中的文化認知觀[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8):33-38.

[6]張友平.對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的再認識[J].外語界,2003(3):41-48.
文化差異英語論文篇2
淺析英漢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

[摘要]語言文字是人類社會進行交際的重要 方法 ,同時也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各個民族的語言在受到民族自身社會文化影響的同時,又反映著各自民族本身的文化內涵。如果某一個民族的人們不了解另一個民族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內涵,就很難進行順利的交流。因此,我們得把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結合起來,交際才能順利地進行。因此,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不容低估。

[關鍵詞]文化差異 宗教信仰 歷史典故 風俗

所謂翻譯不僅是對語言進行的轉換過程,同時也是對文化進行傳遞的過程。研究對外漢語教學的專家趙賢州先生說:「跨文化交際之所以成為可能,正是人類享有某些共通的文化信息;而跨文化交際之所以產生某些偏差,是因為雙方不能共享另一些有差異的文化信息」。本文著重從生存環境,宗教信仰、歷史典故和風俗三個方面論述英漢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

一、生存環境的差異對翻譯的影響

生存環境的差異對翻譯的影響可以說是基礎的,顯而易見的,同時又是根深蒂固的。對習語的運用是英漢民族生存環境的差異,是語言運用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表現。習語的產生、運用和人們的勞動生活有著很密切的聯系。例如,在漢民族的文化中,中國人們印象中的東風是很溫暖的,只有西北風才是很寒冷的。而英國地處西半球,海洋性氣候,西風則是 報告 春天消息的,看如下例子: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 (在很多冬日裡我總看見他,鼻子凍得發紅發紫,站在飛雪和東風里。)錢哥川在《翻譯漫談》一書中認為此句的east wind,譯成漢語時應該是西風或北風,這正是地理環境與我們生存環境不同的原因造成的文化氣氛的不同。又如,在中國人眼裡,夏天總是和酷暑炎熱聯系在一起,「烈日炎炎似火燒」「驕陽似火」是常常被用來描述中國夏天的詞語。而英國的夏季則是溫暖明媚舒適的,是一年中最舒服最宜人的季節,就像我們中國的春天一樣。顯而易見,英漢兩個不同的民族,由於地理環境上的不同,生存環境存在差異,觀察客觀事物、反映客觀世界的方式和角度是不一樣的。因此,翻譯千萬不能只照詞典上的詞義逐詞逐句的翻譯,否則不能達到有效順利的溝通。

二、宗教信仰和歷史典故對翻譯的影響

英漢文化在宗教信仰與歷史典故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對翻譯有很大的影響,我們要有深刻的認識。西方人大多信__,認為上帝(god)可創造一切,因而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幫助自助的人) 的說法。而中國人信奉佛教、道教,多有「玉帝」「觀音」「菩薩」「慈悲為懷」等詞彙。在中國文化中,有各種各樣的歷史典故,如「盤古開天」「牛郎織女」「卧薪嘗膽」等等。在西方的文化里,很多歷史典故都來源於古希臘和羅馬神話,還有聖經 故事 。請看下面例句: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when the clay beings begin to breathe.基督__,上帝創造了人,而人又來自塵土。所以,英語中creation指「上帝」。而clay指「上帝創造的人」。理解了creation和clay這兩個詞的宗教內涵後,就可以把其譯為:老師是創造的見證人,目睹著生命呼吸成長。可見英漢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貫穿在其各自的語言表達交流之中。如果譯者缺少對對象文化個性的深刻認識,就難以理解 句子 的文化內涵,這將對譯文的准確性產生影響,從而達不到有效溝通。

三、風俗上的不同對翻譯的影響

英漢民族在習俗上有很大的差異,這對翻譯必然有一定的影響。中國人把「龍」當成是吉祥的神物,有著偉大的力量,所以龍在中國文化里是至尊無上的帝王的象徵,因而有「望子成龍」的說法,但是在英美國家卻把龍當作是噴煙吐火的兇殘怪物。相反的,中國人把貓頭鷹當做不吉祥的象徵,而英語中卻說as wise as an owl,把貓頭鷹當做智慧的象徵。類似的例子在英漢交流中,我們經常會發現,給人很新異的感覺,這就是風俗上的不同導致根深蒂固的文化差異,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一定要深刻意識到這一點,考慮風俗對翻譯的影響,能使英漢民族進行有效交流。

四、結語

不論是卓越的翻譯家還是出色的譯評專家,都應該是具有兩種文化意識和精通兩種語言的真真正正的文化人。交流促進理解,溝通有助於進步,翻譯則是交流與溝通的橋梁,讓我們真正做好翻譯的工作,架起英漢溝通的橋梁,為英漢交流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崔建京.中學英語教學中的英美文化滲透[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3(6).

[2]張培基.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3]包惠南.文化語境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4]彭保良.從文化差異的角度看英漢翻譯中詞義的確立[J].中國翻譯,1998(1):25.

[5]鄧炎昌,劉潤青.語言與文化――英漢語言文化對比[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159.

閱讀全文

與英語電影與西方文化百度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特工紹特女主角演的電影 瀏覽:149
增城區敏捷廣場電影院 瀏覽:653
天與地電影粵語 瀏覽:160
80年代古裝懸疑電影大全 瀏覽:738
泰國老降頭電影 瀏覽:416
81電影製片廠圖片 瀏覽:72
台灣電影邪門 瀏覽:417
我是誰成龍高清電影 瀏覽:389
求一部電影北極男人女人冰屋 瀏覽:378
joker電影大全 瀏覽:295
法國電影調音師免費播放神馬 瀏覽:96
暴君電影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472
法國電影初吻高清圖片 瀏覽:372
電影院復工首批上映 瀏覽:567
英國攻打法國軍艦電影 瀏覽:243
中人版的王者榮耀的大電影3 瀏覽:9
經典電影音樂十首 瀏覽:304
天津凱德mall天津灣電影院 瀏覽:739
哆啦a夢哪一部電影大雄做了個夢 瀏覽:619
科學動畫電影大全集 瀏覽: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