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對《巴黎聖母院》的概述與點評
維克多·雨果,1802年2月26日生於法國東部的貝尚松。
幼年時跟隨父親到過義大利、西班牙,在西班牙開始受小學教育。雨果的母親是波旁王朝的擁護者,對少年雨果影響頗深。波旁王朝復辟後,雨果的父親又宣誓效忠新統治者,雨果跟隨母親回到了巴黎。
由於雨果家庭在復辟王朝統治下的政治利害關系,也由於他母親的影響,雨果初期的創作有保守的傾向。
查理十世上台後,變本加厲的反動統治反而使自由主義思潮日趨高漲,在此背景上,雨果的政治態度開始有了轉變。
1827年,他發表了著名的《(克倫威爾)序》,成為浪漫主義運動的領袖。直到1840年,他以豐富的戲劇,詩歌及小說創作顯示出浪漫主義文學的實績。
金融家王朝的建立與鞏固,使雨果逐漸在政治上採取了和現實妥協的態度。
1851年路易·波拿巴發動反革命改變,宣布帝制,大肆進行鎮壓,雨果和他的政派發表宣言試圖反抗,但遭到失敗,政變後的12月11日,他被迫流亡國外。
1870年,拿破崙三世垮台,雨果結束了長期的流亡生活,凱旋式地回到巴黎,受到巴黎人民的熱烈歡迎。
1885年,雨果逝世於巴黎,法蘭西舉國致哀,巴黎舉行了規模宏大的葬
【故事梗概】
當巴黎市民正沉浸在"愚人節"的狂歡中時,法院大廳內正在進行"愚人之王"的選舉。大家把幸運待選的"愚人之王"帶了出來。這個人長得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獨眼,駝背,跛子,……在他的這種種畸形里,卻透出一種不容懷疑的堅定,嚴肅,勇敢的性格。他就是--巴黎聖母院的敲鍾人加西莫多。
在大街的遊行人群中,有人喊道:"愛斯梅哈爾達來了!"遊行的人們立刻狂歡起來,喊叫聲此起彼伏。人們都蜂湧向廣場。在廣場上,只見靠賣藝為生的吉卜賽女郎愛斯梅哈爾達,正在一條波斯地毯上跳舞。她輕盈,飄逸的舞姿,時時引起人們的狂歡的掌聲。成千上百的人們隨著愛斯梅哈爾達的舞姿一起旋轉。這時,作為懷疑派的哲學家和諷刺詩人甘果瓦,被這個燦爛的景色迷住了。他不知道這個女郎究竟是人,是仙,還是天使。這時在所有圍觀的人群中,有一個嚴肅、平靜而陰沉的中年人,此時比任何人都更關注那個跳舞的女郎,他的嘴裡不時發出幾聲詛咒。他就是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克羅德·孚羅諾。
在廣場的另一角荷蘭塔內,女修士居第爾因自己的女兒,在15年前被吉卜賽人搶走,就用一種憎惡的聲音呵斥她快離開。愛斯梅哈爾達感到一種驚恐和不安。
愛斯梅哈爾達帶著她心愛的小山羊離開了狂歡的節日廣場。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隨著這天仙美貌的姑娘。當愛斯梅哈爾達行至廣場的一條小巷時,忽然孚羅諾和加西莫多沖了出來,欲將愛斯梅哈爾達搶走。甘果瓦看到這一幕,嚇得不敢相救。正在這危急時刻,皇家衛隊經過此地,侍衛長法比救下了愛斯梅哈爾達。孚羅諾趁衛隊與加西莫多爭打時溜走了。而加 西莫多被擒獲。
愛斯梅哈爾達十分感謝法比,與法比告別後,她回到了乞丐王國,在這里,居住著巴黎的下層人民,他們有法國人,西班牙人,義大利人,德國人……,這些人白天做乞丐,晚間當小偷。愛斯梅哈爾達就居住在這里,她在這些乞丐,小偷當中有著很大的魔力。愛斯梅哈爾回到這里時,男男女女的乞丐都順從地站列起來,原本兇狠的臉色也溫柔起來。甘果瓦誤入乞丐王國,被捉了起來,按照乞丐王國的法律,甘果瓦將被判處死刑。愛斯梅哈爾達為了搭救甘果瓦的生命,毅然答應了做甘果瓦的"妻子",雖然愛斯梅哈爾達供給甘果瓦食宿,但卻不準甘果瓦接近她的身子。
加西莫多被捕後,拉到格雷勾廣場的絞台上受刑,廣場上群眾百般嬉戲,凌辱這個形體醜陋的人。當加西莫多在人叢中看見了孚羅諾時,眼睛一亮,心裡大喜,但是這個當年收養他的義父卻慌忙逃避加西莫多的眼光。刑台上被綁的加西莫多受到無情地鞭打,他口渴難熬,絕望地叫道:"給我水喝!"觀看的人們嘲笑他,無動於衷。愛斯梅哈爾達看看這一切,從人群中走上刑台,將懷中的水葫蘆溫柔地送到加西莫多乾裂的嘴邊。人們看到加西莫多那一直乾枯的眼睛滾出了一行眼淚。也許這是加西莫多第一次流出的淚水。眼前這么一個漂亮、純潔、嫵媚、纖弱的少女能夠這樣垂憐一個醜陋無比、凶惡的人,台下的群眾都感動了;惟有荷蘭塔里的女修士見到這一切,連聲咒罵道:可惡的吉卜賽女人。 加西莫多回到聖母院當了敲鍾人。愛斯梅哈爾達繼續在廣場上跳舞,加西莫多倚在聖母院鍾樓欣賞著愛斯梅哈爾達的舞蹈,在加西莫多的眼中露出了溫柔可愛的目光。
16年前,加西莫多被父母遺棄,孚羅諾收養了他。從此,加西莫多把孚羅諾當做惟一的親人。但是加西莫多由於外表醜陋,畸形而受到了人們的歧視、嘲笑。在加西莫多的心裡充滿了仇恨。愛斯梅哈爾達的以德報怨的行動使加西莫多深受感動,他對愛斯梅哈爾達懷有無限的感激和純真的愛慕之情。孚羅諾自從搶劫愛斯梅哈爾達失敗後,心裡一直沒有放棄佔有她的淫慾。孚羅諾在教堂的北塔上用淫慾的眼光尋找著愛斯梅哈爾達。愛斯梅哈爾達每天帶著甘果多,出現在街頭巷尾,同往常一樣,幫助她收集賣藝所得的錢幣。
衛隊長法比給愛斯梅哈爾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愛斯梅哈爾達的救命恩人,更是她愛情的偶像。但是法比和他的表妹已經訂婚了。一個偶然的機會,愛斯梅哈爾達在街上跳舞,被法比看見了,他招呼愛斯梅哈爾達到姑媽家去表演。愛斯梅哈爾達帶著心愛的小山羊到了法比的姑媽家。法比姑媽家的一位小姐趁愛斯梅哈爾達與法比講話,用糖果把小山羊引到另一間房子里。小姐好奇地解下小山羊脖子的小口袋,把裡面的東西倒在地板上,小山羊熟練地撥弄著,原來這是字母表,一會兒,人們發現小山羊撥弄出一個單詞,就是--法比。原來,愛斯梅哈爾達自被解救後心裡愛慕著年輕、英俊、漂亮的法比,她用兩個月的心血訓練著小山羊。這一切全被法比看在眼裡,法比知道了這個吉卜賽女郎心中的秘密。在送愛斯梅哈爾達出姑媽家門的時候,法比約愛斯梅哈爾達在旅店見面。法比將這一秘密告訴了孚羅諾的弟弟。孚羅諾得知這個消息,眼看自己暗戀、垂涎的女郎就要落入另一個男人的懷抱時,孚羅諾喬裝打扮來到旅店。當法比和愛斯梅哈爾達摟在一起時,孚羅諾妒火燃燒,抽出匕首插進法比的胸膛,然後迅速溜走了。吉卜賽女郎刺殺衛隊長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巴黎城,愛斯梅哈爾達被逮捕了,她被法庭判處絞刑。
愛斯梅哈爾達被關在漆黑的地牢里,身體非常虛弱。這天夜晚,身穿袈裟的孚羅諾秘密地來到地牢,他毫不掩飾地向愛斯梅哈爾達表達他的愛意和內心的痛苦。提出要和愛斯梅哈爾達一起逃走,被愛斯梅哈爾達嚴辭拒絕了。 愛斯梅哈爾達被押到廣場行刑。受傷已愈的法比此時坐在姑媽家的樓上,面容冷漠地看著愛斯梅哈爾達。法比不敢站出來證明愛斯梅哈爾達的無罪。這時,加西莫多從教堂里沖了出來,他揮拳打倒了劊子手,把愛斯梅哈爾達高舉肩頭,跳進教堂,用嘶裂的聲音喊道:聖地!群眾中爆發出一陣歡呼,他們被加西莫多的壯舉感動了。 加西莫多保護著愛斯梅哈爾達。當孚羅諾再次深夜潛入愛斯梅哈爾達的住房時,遭到了加西莫多的痛打。加西莫多明白愛斯梅哈爾達深愛著法比,加西莫多找到法比,求他去見一見愛斯梅哈爾達,法比面對加西莫多,不屑一顧,策馬遠去。
不久,國會再次判決愛斯梅哈爾達的死刑。乞丐王國的人們聞訊後,在克羅班的率領下,深夜攻打聖母院。憤怒的人群涌進教堂,搭救他們的愛斯梅哈爾達。加西莫多不明真象,在教堂里奮勇抵抗進攻的人們,孚羅諾和甘果瓦趁混亂之際溜進教堂,以幫助愛斯梅哈爾達逃走為名,騙出了她。愛斯梅哈爾達再次落入孚羅諾的魔掌。躲在巴士底獄里的路易十一國王原以為平民暴動是攻擊法院,幸災樂禍。當他知道街道暴動的真正目的是反對國王時,下令鎮壓群眾。一時間,聖母院前屍橫遍地,血流成河。
軍隊在追捕愛斯梅哈爾達,這時一個黑衣蒙面人拉住愛斯梅哈爾達,站在絞架前,黑衣蒙面人扯去面巾,露出面目,原來又是孚羅諾他借著豎起的絞架,再次威逼愛斯梅哈爾達說:在它和我中間任你選擇一個。愛斯梅哈爾達至死不從。孚羅諾氣急敗壞,他將愛斯梅哈爾達交給女修士看管,自己去叫搜捕的軍警。女修士看著眼前漂亮、活潑、潑辣的愛斯梅哈爾達,想起了自己丟失的女兒。當他們拿出各自保留的一隻小巧的綉鞋時,女修土知道愛斯梅哈爾就是自己15年前丟失的女兒,母女兩人抱頭痛哭。孚羅諾把軍警叫來了,劊子手從女修士懷里拖走了愛斯梅哈爾達。劊子手將女修士推倒在絞台下,當場身亡。
太陽出來了,照得巴黎城像火一般緋紅。身穿白色衣服的愛斯梅哈爾達在半空中搖晃,孚羅諾在聖母院樓上發出魔鬼般的笑容。悲痛的加西莫多看著被絞死的愛斯梅哈爾達,向副主教猛撲過來,憤怒地將孚羅諾推下教堂。
幾年過去了,有人在蒙特佛貢地窖的藏屍所里發現了兩個相連的屍骨。其中一具是畸形的男屍,他身上沒有一點絞死的痕跡。人們分開兩具屍體,屍骨化作了一股灰塵。
【作品評析】
《巴黎聖母院》最集中最典型地反映了雨果的浪漫主義文藝觀。其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表現在:
1.離奇的情節
這部小說情節曲折離奇,富有戲劇性,充滿了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有的巧合,誇張和怪誕。如:"奇跡王朝"對詩人奇特的審判;加西莫多的劫法場,抵禦千軍萬馬的進攻;母女重逢;加西莫多的屍骨一被分開就化為灰塵等。 這些曲折多變,但在本質上又是真實的情節,大大加強了小說的戲劇性,從而增強了小說的感染力。
2.非凡的人物
小說的人物是浪漫主義的典型人物:愛斯梅哈爾達的美貌和人格力量是非凡的:加西莫多的非凡則表現在他可怕的外貌,奇特的舉動,巨人般的體力,以及對愛斯梅哈爾達高尚而充滿自我犧牲的愛情及表達方式;克羅德的禁慾和縱欲的矛盾等。這些人物的特點,表現了雨果獨具的浪漫主義特徵,即追求誇張,想像而不求細節的真實,不求酷似現實。
3.強烈的對比
作為一種美學理想,對比原則是雨果浪漫主義最重要的特徵,貫穿著小說的始終。
首先是巴黎城市和聖母院和諧美麗的自然環境與人民陰暗不幸的生活構成鮮明對比,這樣更突出暴露了封建暴政的黑暗。
其次是草菅人命,任意誣陷的封建王朝與尊重人權,公正廉明的"奇跡王朝"的對比;
最主要的是人物形象的對比: 正面與反面人物的對比--愛斯梅哈爾達和加西莫多是善良,真誠和美好的人性的代表,克羅德、法比則是自私、冷酷和丑惡的人性的代表、善與惡十分鮮明地分別體現在這兩組人物身上,產生強烈的對照。 還有正面與正面,反面與反面人物之間的對比以及人物自身對比,如加西莫多外貌與心靈的對比等。對比原則的運用 使得小說的情節和人物顯得更奇特,主題更鮮明,突出。
此外,作者以濃烈的色彩描繪了中世紀特徵鮮明而絢麗的城市圖景,給讀者展現了一個充滿絢爛和奇特聲響的世界。
這些描寫都極強地增加了小說的浪漫主義色彩。
參考資料:根據網路搜集
② 對《巴黎聖母院》的概述與點評
巴黎聖母院
1.法國名勝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坐落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的西岱島上,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才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
巴黎聖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因為它是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聖母院的正外立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庄嚴。它被壁柱縱向分隔為三大塊;三條裝飾帶又將它橫向劃分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個內凹的門洞。門洞上方是所謂的「國王廊」,上有分別代表以色列和猶太國歷代國王的二十八尊雕塑。1793年,大革命中的巴黎人民將其誤認作他們痛恨的法國國王的形象而將它們搗毀。但是後來,雕像又重新被復原並放回原位。「長廊」上面為中央部分,兩側為兩個巨大的石質中欞窗子,中間一個玫瑰花形的大圓窗,其直徑約10米,建於1220—1225年。中央供奉著聖母聖嬰,兩邊立著天使的塑像,兩側立的是亞當和夏娃的塑像。教堂內部極為樸素,幾乎沒有什麼裝飾。大廳可容納9000人,其中1500人可坐在講台上。廳內的大管風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渾厚響亮,特別適合奏聖歌和悲壯的樂曲。
曾經有許多重大的典禮在這里舉行,例如宣讀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贊美詩,又如1970年法國總統戴高樂將軍的葬禮等。巴黎聖母院是一座石頭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被譽為一級由巨大的石頭組成的交響樂。雖然這是一幢宗教建築,但它閃爍著法國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2.雨果小說《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創作於1831年)(又稱《鍾樓怪人》)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它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卜賽女郎愛斯美拉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鍾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舍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小說《巴黎聖母院》藝術地再現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統治時期的歷史真實,宮廷與教會如何狼狽為奸壓迫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怎樣同兩股勢力英勇斗爭。小說中的反叛者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和面容醜陋的殘疾人加西莫多是作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現在讀者面前的,而人們在副主教富洛婁和貴族軍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則是殘酷、空虛的心靈和罪惡的情慾。作者將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動豐富的戲劇性場面有機地連綴起來,使這部小說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小說浪漫主義色彩濃烈,且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它是運用浪漫主義對照原則的藝術範本。小說的發表,使雨果的名聲更加遠揚。
【故事梗概】
1月6日是西文傳統的愚人節。1482年的這一天,整個巴黎城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人們從四面八方向舊城區涌去。聚集在通往司法宮的幾條路上的群眾尤其多,這里正在進行「愚人之王」的選舉,選舉的規則是誰長得最醜陋、誰笑得最怪最難看誰就有望當選。
當大家把幸運的愚人之王帶出來時,驚奇和贊賞到了最高點。只見他長著四面體的鼻子,馬蹄形的嘴,獨眼,駝背,跛子,身體的高度和寬度差不多,下部是方方的,兩腿從前面看,好像是兩把鐮刀,刀柄同刀柄相連起來。在他的種種畸形里,卻有一種不容懷疑的堅定、嚴肅、勇敢的態度,他就是巴黎聖母院的敲鍾人加西莫多,人們給他穿戴上用硬紙板做的王冠和道袍,把他抬上繪有花紋的轎子向格雷弗時廣場走去。
在格雷弗廣場上,靠街頭賣藝為生的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帶著小羊加里的精彩表演吸引了不少圍觀的群眾,不時贏得人們的掌聲和叫好聲,愛斯梅拉達正在一張隨便鋪在她腳下的波斯地毯上跳舞,她輕捷、飄逸、快樂,所有圍觀的人都目不轉睛,大張著嘴,被眼前燦爛的景象迷住了。在密集的人群中,有一個中年人雖不引人注目但與眾不同。他一雙貪婪的眼睛直盯著愛斯梅拉達,嘴裡卻在發出冷漠的幾乎無人能聽得見的咒語,那神情著實令人望而生畏。此人就是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克格德·富洛婁。
富洛婁向來清心寡慾,迴避一切世俗的享樂。但今晚看到翩翩起舞的愛斯梅拉達,卻立即為她那無雙的姿色所傾倒。他身上潛伏的淫慾像一頭沉睡多年的野獸突然猛醒使他完全失去了自製力。雖然他懂得若不加以收斂必將陷入極其可怕的深淵,但慾望似乎是無法抗拒的。他分明看到眼前擺著兩條路供他選擇:或者不惜一切代價佔有她:或者置她於死地,以求自己靈魂的安寧。此時,第一種選擇佔了上風。
在廣場一角的荷蘭塔內,女修士居第爾因自己的女兒在15年前被吉卜賽人搶走,正用一種虔誠的、憎惡的聲音呵斥愛斯梅拉達快走,愛斯梅拉達深為副主教和女修士的詛咒感到驚駭和不安。
當愚人之友會的會員抬著加西莫多來到廣場時,一下子成了人們注目的新熱點。眾愚人擋住蜂擁過來的群眾奮力保衛自己的愚人王,而當得意洋洋的加西莫多一眼見到富洛婁時卻又溫順得像一頭羔羊。原來在16年前,身為畸形兒的加西莫多被人遺棄在巴黎聖母院的門前,副主教出於憐憫之心收養了他,並為他取名加西莫多。加西莫多慚慚懂事,對富洛婁大人感恩戴德,惟命是從。
傍晚時分,愚人節聯歡高潮已過,人們漸漸散去。愛斯梅拉達帶著她心愛的小山羊離開了節日廣場,行至廣場旁的小巷,授命於富洛婁的加西莫多准備劫持愛斯梅拉達,愛斯梅拉達奮力反抗,高聲呼救。就在這時,國王的近衛弓箭隊隊長弗比思帶領他的士兵途經附近,聞訊趕到,解救了愛斯梅拉達,擒獲了加西莫多。愛斯梅拉達被弗比思英俊的容貌和解救她的恩德所打動,問過了這位年輕軍官的尊姓大名後,便飛快地跑回了流浪人和乞丐們的聚集地——「奇跡王朝」。
「奇跡王朝」是一個非常大的廣場,居住著下層人民,他們中有法國人、西班牙人、義大利人、德國人,他們有不同的宗教信仰,白天是乞丐,晚上是小偷。這是一個奇幻的世界,是一個地獄的詩的境界。愛斯梅拉達在這里具有很大的魔力,她回來時,男女乞丐都溫柔地排列著,他們兇狠的臉色因為見到她而開朗了。此時,該王朝的乞丐王克洛潘正在審判誤入這里的窮詩人甘果瓦。按「王朝」的法律,甘果瓦將被絞死,除非有人願意嫁給他。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甘果瓦性命難保。善良美麗的愛斯梅拉達出人意料地站了出來,宣布願意與此人結為夫妻,這樣甘果瓦免除一死。
第二天,格雷弗廣場上搭起了臨時刑台。昨天還是愚人王的加西莫多今天卻跪在轉盤上任人鞭笞。富洛婁路經此地,目睹此景,他當然知道加西莫多因為什麼才落到這種地步,但為了保全自己的身份,他竟無動於衷,聽之任之。加西莫多看見了人叢中的富洛婁,他心中一喜,但是這個當年收養他的義父卻慌忙逃避了他的目光。一個多小時過去了,加西莫多口渴難忍,他憤怒的吼叫:「給我水喝!」圍觀者不但無人理睬,反倒是一片戲弄與咒罵聲。
3,電影《巴黎聖母院》
導演:
讓·德拉努瓦 Jean Delannoy
主演:
安東尼·甘 Anthony Quinn
吉娜·勞洛勃麗吉達 Gina Lollobrigida
類型:劇情 / 恐怖
更多中文片名:
鍾樓怪人
更多外文片名:
Gobbo di Notre Dame, Il
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
片長:115分鍾
國家/地區:法國 / 義大利
對白語言:法語
發行公司:Allied Artists Pictures Corpor
上映日期:1956年12月19日 法國
劇情梗概:美麗善良的吉普賽姑娘埃斯米拉達白天靠跳舞賣藝為生,晚上則和一群自稱「乞丐王國」的窮苦人居住在一起。埃斯特拉達的美貌傾國傾城,卻給她引來了殺身之禍。
國王衛隊的隊長菲比斯原本已有未婚妻,卻垂涎於埃斯米拉達的美色,騙取了她的芳心。就在菲比斯和埃斯米拉達在旅館幽會時,突然菲比斯被一個神秘的黑衣人刺傷。由於黑衣人沒有被找到,旅館老闆的供詞又對埃斯米拉達非常不利,在法庭上,埃斯米拉達受刑後被迫招供,承認是她想殺害菲比斯。埃斯米拉達因此被判絞刑。
其實那個隱藏在黑暗角落裡的黑衣人是巴黎聖母院的神父弗羅拉。他孤僻刻薄,表面上是個對女人厭惡的忠誠的教徒,內心卻一直燃燒著熊熊烈火,渴望得到美麗的埃斯米拉達,是他在看到埃斯米拉達和菲比斯約會時無法控制自己的嫉妒,刺傷了菲比斯。
在埃斯米拉達被送往絞刑架的路上,巴黎聖母院的敲鍾人卡西莫多將她救下帶入聖母院避難。卡西莫多外表醜陋無比,從小被弗羅拉神父收養。但他心地善良,並真心地愛著埃斯米拉達。在聖母院中,卡西莫多就是埃斯米拉達的守護神。
國王的衛隊開始進攻聖母院捉拿埃斯米拉達,卡斯莫多誓死保護。但他一個人的力量必定有限,埃斯米拉達被亂箭射死。卡西莫多看到她的屍體被拉走,悲痛欲絕,他把真正的兇手——弗羅拉神父從聖母院的頂層扔了下去。
卡西莫多找到放置埃斯米拉達屍體的地方,緊緊地抱著自己心愛的姑娘。多年後,人們發現了兩具纏繞在一起屍骨,當人們想要將他們分離時,這兩具屍骨頓時化作了灰塵消失得無影無蹤。
本片根據法國大文豪維克多爾果名著《巴黎聖母院》改編。丑聾人卡利摩多被巴黎聖母院的神父羅德收養,做撞鍾人,外貌正經的克羅德神父自從遇見美麗的吉普賽少女愛斯梅拉達後,被其美色所誘而神魂顛倒,指使卡利摩多強行擄走愛斯梅拉達,途中被非必斯騎兵上尉隊長所救,愛斯梅拉達因而愛上了非必斯。但非必斯生性風流,被懷恨在心的克羅德刺殺。並嫁禍於愛斯梅拉達,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時,卡利摩多將愛斯梅拉達救走並藏身於聖母院中,乞丐群眾為救愛斯梅拉達而沖入教堂,誤與卡利摩多大戰,愛斯梅拉達被由克羅德帶領的軍隊沖入聖母院所殺,最後卡利摩多憤然將克羅德從教堂頂樓摔落地下,最後卡利摩多撫著愛斯梅拉達的屍體殉情。
這部雨果名著曾被多次搬上銀幕,其中1939年的美國版被廣泛認為是最佳版本,其中的德國表現主義布景尤其值得稱道。純潔美麗的吉普賽女郎艾斯美拉達,和「乞丐王國」的人一起,到處賣藝行乞。一次,為了救流浪詩人甘果瓦,她被迫嫁給了他。國王的衛隊長菲比斯是個花花公子,他騙取了艾斯美拉達的愛情。就在他們約會時,一個黑衣人將菲比斯刺傷。艾斯美拉達作為嫌疑犯被送上法庭,並判處絞刑。奇醜無比的巴黎聖母院的撞鍾老人卡西莫多將她救了出來,並帶進教堂避難,卡西莫多一直深愛著她。在一次混亂中,艾斯美拉達被國王衛隊 的亂箭射死,悲痛欲絕的卡西莫多轉身將真正的殺人兇手也就是弗洛洛神父,從聖母院的頂樓扔了下去。之後與艾斯美拉達的屍體緊緊地抱在一起,一起化為了塵土。
③ 《人與神》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人與神》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8Z2_C7mhY83RS14McHzLpg
④ 有關於講修女修士的電影有哪些比較好看
《修女也瘋狂》系列
《虐童疑雲》
《修女傳》
《德蕾莎修女》
《女教徒》
《修女喬安娜》
《陽光修女》
《黑暗的習慣》
⑤ 《薩德大傳 [法國]勒韋爾》讀後感
【作品提要】
薩德(Marquis de Sade, 1740—1814),法國作家,人稱薩德侯爵,1740年6月2日出身於法國巴黎貴族之家。1750年進入耶穌會創辦的路易大公學校接受教育。1755年薩德步入軍旅,先後約七年。1763年在國王的恩准下,薩德與新貴族之女雷妮·帕拉傑·蒙特勒伊小姐結婚。薩德婚前即是浪盪公子,性傾向和性行為脫離常規,婚後更加放縱,5個月後便因鞭打女僕而首次服監。1768年阿爾克伊事件成為轟動巴黎的性丑聞,薩德因為虐待羅絲·凱勒而受控被捕。1772年再次因變態性行為而釀成馬賽風波,被缺席判處死刑。此後經歷出逃、被捕等一系列事件。1784年薩德轉囚於巴士底獄,從此開始囚禁中的寫作,先後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法國大革命開始時薩德被轉入沙朗通瘋人院,並於1790年釋放。1792年他擔任所在地區的書記員,順應革命。但薩德始終被人認為是不可救葯的人,所作書籍也被認為不道德且淫穢殘忍。1793年又一次被捕入獄,雖判死刑,但逃得一死。1801年拿破崙上台後薩德再次被囚,1803年轉入瘋人院,1814年病逝。
【作品選錄】
戴白色皮手籠的男人
1768年4月3日,這是一個復活節的星期天,此刻是上午九點,一個年輕的男子站在維克托瓦廣場路易十四的塑像底座旁,背靠著塑像的鐵柵。他腰間佩著一把獵刀,手上拿著一支手杖。他的手上戴著猞猁猻皮的皮籠。「那是非常漂亮的白色皮手籠。」注意到這點的羅朗·巴爾泰斯這樣評論道:「那玩意兒無疑可以給人一種雅緻的印象。」真有意思。
一個女子剛做過彌撒後,從「聖父」教堂出來。她站在那個男子不遠的地方,向路人乞討施捨。這位三十六歲的女子名叫羅絲·凱勒。她來自斯特拉斯堡,丈夫已去世。她原先是個紡織工,可現在已失業,只得以乞討為生。一個路人過來,給了她一個錢幣後,繼續走他的路。
那個戴皮手籠的男人招手讓她過去。他對她說,如果她願跟他走,他就給她三個法郎。她以帶德凱仿國口音的法語抗議道:「我可不是你想的那種人。我可不幹那種事。」那個男人向她保證,他不是讓她去做那種事。他只是想要一個管家,沒別的意思。她可以在他家免費食宿,洞孫罩還可以得到一份工錢。
她被說動了,願意跟他走。他把她帶到一個新市場邊上的一座房子,一直引她來到三樓的一個房間。那房間的四壁都貼了黃色的錦緞,房間里有一張用黃色的錦緞罩住的躺椅,還有幾張蓋著篷布的沙發。那個男人請他的客人就座後,就問她是否願意去他在鄉下的房子。她說只要能有份活兒干,去哪裡都沒關系。那男人見她沒表示反對,便站了起來,說自己要出去辦點事,一小時後就回來。
一小時後,那男人回來了,還叫了輛出租馬車。他們上了馬車後,他隨手鎖了門,車夫立即策馬向前。他們在車上都沒說話,過了好長一段時間,那男人問羅絲知不知道他們去哪裡。「我什麼也看不見,怎麼能知道去哪裡呢?」在後來的旅途中,那個男人假裝睡著,一聲也不吭。
這時,侯爵的下人已把他主子要的兩個 *** 帶到了阿爾·克伊。他把她倆帶入一個與廚房緊鄰的房間。大約一小時後,多納西安的馬車停在了村子的邊上。他鑽出馬車,把一個神秘的包給了那個馬車夫,接著就請羅絲跟他走。此時,時間已近12點半。走了一段路後,他們來到了一納鬧座位於拉德納街的小屋前。侯爵請那個女人在門外稍候,而他自己進了大門。不一會兒,他從裡面開了一扇綠色的小門,請她入內。他帶著她走過了一個小院子,登上了一段樓梯,引她進了一個大房間。他又讓她稍候,叫她別拘束,說自己去取些麵包和飲料。說完,他就走出了房間,在外把門給鎖上了。羅絲·凱勒被一人留在了房間里,這裡面光線很暗,唯一的一個窗戶也已被釘死。借著從百葉窗簾透進來的陽光,她看到牆上有護牆板,房間里有兩張帶華蓋的床,還有幾張配有厚墊子的椅子。
這時候,多納西安卻在與那兩個被拉德納帶來的 *** 在一起。一小時後,他回來了,手上拿著一支蠟燭。「跟我來,大媽。」他對她說。她跟著他進了一間小書房,他又關上了門。然後,他就要她脫去衣服。「為什麼要脫衣服?」她問道。「玩玩。」他說。當她說她來這里可不是准備干這種事的時候,他就光火了。他威脅要殺了她,然後再親手埋了她。說完,他就走了,把她一人留在書房裡。她被嚇壞了,連忙脫去了衣服。不一會兒,侯爵又出現了,他全身僅穿一件背心,頭上倒扎著一條手帕。他看到她上身還穿著一件胸衣,就叫她馬上把那去掉。「我寧願死。」她回答道。他猛地把她的胸衣扯了下來,狠狠地把她推入隔壁一個拉上窗簾的房間。房間的中央有一張鋪著紅色印花布的床。他一把將她按在了床上,用繩子把她的身體和床綁在一起,還把她的手腳捆住不能動彈。他把一個枕頭和那個皮手籠壓在她頭上,以悶住她的叫聲。然後,他拿起了一根東西,也不知道是藤條還是鞭子,對著她的後背就是一頓猛抽,一直抽得她血痕累累。然後,他停下息了半晌,息後又開始抽,就這樣停停抽抽重復了數次。
根據這位受害者的證詞,薩德侯爵接著用一把削鉛筆刀在她身上劃開一個個小口子,然後把融化的蠟滴在了那些傷口上。他時而用鞭子抽她,時而用刀在她身上劃口子,這樣交替地進行了七八次。每當她痛得大聲叫喚時,他就在她面前揮動著刀子,威脅要宰了她,埋掉她。可當她極力壓下喊叫時,他卻對她打得更狠。她乞求他別殺了她,因為她還沒做過復活節的懺悔,不想帶著罪去死。薩德一聽此話,就讓她對他懺悔。她越求他憐憫,他卻越是打得狠。突然,他停住不動,像一個瘋子似的大口喘氣,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叫聲,嘴上唾沫四濺,一副痛苦和 *** 交混難辨的樣子。這場施虐終於結束。
薩德侯爵解開了她的繩索,把她帶回到書房,讓她穿好衣服。過了一會兒,他拿來了一塊毛巾、一把水壺和一隻臉盆。她在擦洗身體時,毛巾上留下了一片片的血跡。多納西安立即讓她把血跡洗干凈。接著,他給了她一瓶液體的東西,說什麼只要把這種葯水抹在傷口上,一小時後,身上就看不出傷痕。她照他說的做了,可那液體卻使她感到劇疼。當她穿好衣服後,多納西安出去端來了一盤煮牛肉、幾片麵包和一瓶酒。
然後,他把她帶到了二樓的卧室。他叫她別站在窗前,顯然他是不想讓人看到或聽到她。她得在夜裡才能走。「讓我天黑之前走吧。」她乞求道,因為她不知道自己在哪裡,身上也沒錢,她不想在馬路上過夜。「這你不用擔心。」侯爵說完就走了。
羅絲·凱勒聽他腳步聲遠去,便來到門旁,拉了幾下門,門已被鎖上。於是,她從床上拿了兩條被單,來到窗前。她用一把刀撬開了百葉窗,把一根系牢的繩子伸到了窗外。她沿著繩子滑到了窗下的院子,快步跑向圍牆,爬上了一個棚架,雙腳一蹬跳到了牆外。她的手臂和左手都受了傷。
她沿著方丹街狂奔。侯爵的僕人朗格盧瓦追了上來,他在她身後喊叫,說什麼他的主人還有話對她說。他追上了她,手上高舉著一隻鼓鼓的錢包,可她一把推開了他,繼續拚命地跑。她的頭發又蓬又亂,那件被撕破的胸衣拖掛在兩腿之間,隨著她那飛快邁動的雙腿在撲撲飄動。
路上出現一個農村婦女(瑪格里特·西克德尼耶)。羅絲一看到她,就泣不成聲地向她訴說了自己的不幸。這時又來了兩個女人(一個是蓬蒂爾夫人,另一個是巴朱夫人)。這三位女人聽到羅絲的自訴都感到驚詫不已,她們把她帶到了一座房子里,給她補好了衣服。她們看到「她後背到臀部」都是血淋淋的口子。她們用薰衣草水給她洗傷口,接著,陪著她來到稅收檢察官的家裡。那檢察官讓她們去夏爾·朗貝的府邸,他是阿爾克伊的刑事執行官。朗貝的夫人瑪麗-路易斯·茹埃特接待了她們。羅絲·凱勒再次訴說她的不幸遭遇,可那個軟心腸的女人聽到一半就難受得聽不下去了。
可是,刑事執行官已外出,於是那位夫人派人去請武警隊長傑森·拉貝納爾戴爾。夜晚8點,那位警察隊長到了。他先記下了羅絲的證詞,接著讓外科醫生皮爾-保羅·勒孔特給她驗傷。醫生的檢查報告很快就出來了:「整個臀部和部分背部都是鞭打的傷痕和刀口,脊骨也有內傷。」根據醫生的看法,損傷是由「一種硬物和鋒利的器具造成的」。他還發現「一些傷口殘留著蠟」。朗貝夫人讓她的鄰居帶這位可憐的女人去睡覺。那個鄰居給了她一條被子,讓她睡在他家的牲口棚里。兩天後,朗貝夫人才讓她住到了她家裡。
那位薩德侯爵當晚6點就向他的管家告別,離開阿爾克伊,回到了在巴黎新盧森堡街的府邸。
賠償
阿爾克伊的警察正忙於調查此案,而蒙特勒伊一家則亂作一團。是多納西安向家人坦白了自己的事了?還是巴黎地區憲兵司令已把這消息透露給了蒙特勒伊先生?無論如何,蒙特勒伊一家都已行動起來,准備應戰。院長夫人這次也像平時一樣表現出堅強的意志,決心盡一切可能來保護自己女兒的名譽。當然,眼下的形勢非常嚴峻,但尚未到絕望的程度。蒙特勒伊夫人馬上採取積極措施。
第一步就是設法得到國王陛下的特許,這樣她的女婿就不會受到普通的刑事體系的懲罰。要實現這個目的,蒙特勒伊夫人需要丈夫的幫助。平常辦事拖拖拉拉的蒙特勒伊先生這次立即振作起來,他馬上調動了他那些最有影響的朋友。第二步就是要說服羅絲·凱勒撤回她的指控。院長夫人在4月7日召來了兩位可信賴的顧問,一位是馬特里·索耶律師,另一位是安布勒神父,他過去是多納西安的家庭教師,現在仍是這家人的親密朋友。召他倆來干什麼?她是要他們引誘那個女人放棄指控。這家人願意不惜任何代價,只要她願意收回她的指控。關鍵是要馬上行動。時間不等人。
這兩個人立即坐上馬車,向阿爾克伊飛馳而去。羅絲·凱勒還在那裡卧病不起。他們見到了她,可她只能躺在床上見他倆,她說自己還無法坐起來,「而且今後一輩子也無法掙錢糊口了」。
索耶問她要多少錢才願意收回指控。她報了一個價:三千里弗爾,一分也不能少。索耶一聽嚇了一跳。三千里弗爾?這數目可不小,簡直已夠得上一筆小財產。她就是能贏這場官司,法庭也不會判給她這么多的賠償金。律師提出一個個建議,可凱勒夫人一個個予以拒絕。她的決定是不可更改的:三千里弗爾,要麼答應,要麼走人。律師和神父看到無法動搖這個女人的決心,便退了出去,做了一次簡短的商議。索耶回來後,向她出價一千八百里弗爾。可她還是一口回絕。那兩個男人又商討了一番。最後,她願意做些讓步,但至少不得少於二千四百里弗爾。這兩位還是覺得這個價實在太高,便打道回府,去向院長夫人匯報。
院長夫人叫他們馬上回阿爾克伊,不管是什麼價,都要把此事解決掉。當他倆回到朗貝的府邸時,卻看到她坐在那兒與幾個當地的婦女在閑聊。「顯然你並沒像你自己說的那樣病得坐不起來,」律師說,「你很快就能恢復健康。」終於,他們當著眾人簽訂了一份協議書。協議規定,受害者得到二千四百里弗爾的賠償金,外加七個金幣「用以支付醫療費」。
替罪羊
索穆爾城堡的大門已在這位囚徒的身後關上。可這個案子卻引起了議會的一陣喧鬧。1768年4月15日,在議會的司法委員會的一次會議上,一個成員對他的同事發表演說,要求譴責「在阿爾克伊發生的一件令人恐怖的罪行」。他談到了罪行的一些詳細內容。經過商議,司法委員會下令立即召總檢察長來議會陳述此案的事實和審理過程。隨後幾天里,議會下令地方法庭收回此案的審判結果。巴黎的司法機關接手了這個案子,經過幾天的調查取證,巴黎司法部發出了逮捕令。
這一來,蒙特勒伊夫人的所有努力都已化為泡影:阿爾克伊的事已被公開,丑聞已不可避免。那位讓議會做出這個決定的正是議長夏爾-奧古斯蒂·德·莫普。這次他抓住了機會,好好報復一下他的勁敵蒙科迪爾·德·蒙特勒伊。這消息在公眾中引起了極大的憤怒,也讓蒙特勒伊一家驚得手足無措。雖然國王的旨令可以使多納西安不受普通法律的懲治,也就是說多納西安的命運取決於國王的意願,可是一旦巴黎議會參與此案,那最糟的事也可能會發生。
作者本人並不想為薩德侯爵開脫罪名,或降低此罪的嚴重程度。薩德過去的傳記作家如莫里斯·海涅,曾把阿爾克伊發生的事說成不過是「摑 *** 」而已,而另一位傳記作家吉爾貝特·萊利則說此事出自於「非實質性的犯罪本性」。我們應該承認,不管薩德內心受到什麼樣的力量的驅動,他鞭撻一個沒有自衛能力的婦女就是犯下了卑鄙的罪行。如果他在書里描寫這些事,即使比他的實際行為殘酷一百倍,他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他只是把自己的想像和內心的慾望化為文學作品。但他無權以實際行動對別人宣洩他的這種慾望。
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在當時的社會里,貴族成員做出這樣的事通常都只被認為犯了小節上的過錯。那些貴族大人每天都毆打平民百姓,有時為錢,有時不為錢,而僅僅是為了滿足他們的一種心理慾望,誰也不會為此討個公道。出身貴族就有這種不公平的優越。我們還要記住,那個時代,教育者也常常用鞭子或尺子來教育那些孩子,以免他們被寵壞。而那些貴族自己小時候也曾在學校里嘗過鞭子的滋味。而且,鞭撻還有宗教的意義,修道院的修士還在用鞭子來懲罰自己。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出於淫慾的目的,鞭撻在那時也不像今天那樣是一種重罪。社會的進步和對人的尊重的提高,大大改變了我們對這種事情的態度。
此外, *** 成了當時一種獨特的群體。18世紀的 *** 對待一位被供養的高級 *** 或 *** 一般較為尊重,可他們對待那些低級賣 *** 就不一樣了。 *** 的含義就是出賣肉體。在薩德侯爵看來,羅絲·凱勒只不過是個街頭 *** 而已,他自然就會毫不猶豫地盡興利用她的肉體。她不就是用她的肉體來換錢的嗎?「只有在倫敦和巴黎這些可恥的女人才會得到這種支持。」薩德後來在書里這樣寫道,「如果她們在羅馬、威尼斯、那不勒斯或華沙向法庭投訴,法官就會問她們嫖客有沒有付錢給她們。如沒付,法庭就會叫嫖客如數付錢。但如果,她們只是抱怨自己受到虐待,那法官就會叫她們別在此無理取鬧,不然就把她們關起來。去干別的去,法官會對她們說,如果你們喜歡干這一行,那就忍著點。」
令我們驚訝的是,薩德不僅僅有時鄙視普通 *** ,而是始終對她們表示憎惡。他對警察總長薩蒂納持強烈的批評態度,因為他過於重視這些可恥的女人。薩德認為警察不應該關心她們。「一個男人如果看上了一個 *** 的 *** ,那他要做什麼事都可以做得出來,什麼不光彩的事都能想得出來。這道理很簡單:她們的 *** 要花錢,而我們的 *** 不用錢。我出獄後,一定得找警察保護我。我像 *** 一樣也有 *** ,如果誰對我的 *** 發生興趣,那我可就喜不自勝了。」
如果議會對阿爾克伊的事件產生興趣,這種關心與其說是與罪行本身有關,還不如說對罪犯個人,尤其與他的貴族頭銜有關。當時的法國中央 *** 的影響力已受到削弱, *** 不得不開始重視公眾的意見,公眾意見已成為一種新的力量。當時,公眾對法庭常常寬容地處理甚至容忍貴族的性犯罪感到憤憤不平,普通百姓不願再看到貴族罪犯逍遙法外,因此他們要樹起一個貴族受到法律懲治的榜樣。於是,薩德侯爵就成了這樣一頭現成的替罪羊。聖日爾曼夫人抓住了當時形勢的實質,她因此更為她親愛的「孩子」感到害怕。「現在,他成了公眾憤怒的犧牲品。」她在給神父的信里說,「弗龍薩克爵士的案子及其他人的案子都一起落在他的身上。在過去的十年裡,宮廷的貴族犯下的那些事可怕得令人難以置信,那些事都是明擺著的。現在公眾要為此舉行大抗議,或者他們是這么說的。」
顯然,這時需要一頭替罪羊。但為什麼是多納西安·德·薩德,而不是別的人呢?我們可以想出幾條理由。首先,薩德從來不否認他有這種癖好。事實上,他還出於一種挑戰心理,有意表現自己的這種癖好。他常常在警察的鼻子底下干這種事,警察也清楚他這些「戰功」。其次,是莫普個人的對薩德的敵意,他在幕後積極活動,以讓他的勁敵的女婿出醜。無疑,他的陰謀活動對薩德落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還有一個似乎不起眼的事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那位身為巴黎司法委員會主席的路易-保羅·皮農在那個阿爾克伊有一幢鄉間別墅,那天他也恰好住在那裡。據一位名叫哈代的書商說,他聽到那事時,「氣得不得了」。
不過,還有一個理由,這個理由以前的傳記作者都曾忽視,那就是,侯爵的父親與路易十五朝廷結下的宿怨。老一輩的人當時對法國派往德國科隆的這位大使頗有微詞,而那位老薩德伯爵卻不知天高地厚說起國王的情婦的壞話,還常常對國王的部長和大臣表現出輕蔑的態度,而他自己放盪不羈的行為更招致別人的非議(他被人看成是個不知羞恥、無可救葯的浪子)——這一切可沒成為古老的歷史,那些人對這些仍記憶猶新。即使國王本人不會把老薩德的罪責歸咎於他的兒子,可那些仍在朝廷當權的人卻不會這么寬宏大度。雖然路易十五不會怎麼在意多納西安不願向宮廷表示敬意,多納西安在國王出席他的結婚契約協定儀式時卻沒有到場,他甚至不願接受與國王同乘一輛馬車的榮譽。國王可以不計較這些,可別的人卻不會忘記。
海涅和萊利都認為薩德侯爵在這段時間有許多強大的庇護人,可我不同意他們的觀點。我認為,多納西安一輩子都是個獨來獨往的人,既沒朋友,也無同盟,或可依靠的社會關系。他不屬於任何派別或小團體,一直孑然一人,即使在尋歡作樂時,也一樣。他與弗龍薩克、薩伯朗、若古以及當時其他的一些 *** 不一樣,他不喜歡群體 *** 活動。雖然他有時讓他的僕人跟他出去,或參與他的活動,但他通常沒有與人一起做那些齷齪事的習慣。
在當時的那種社會,庇護人和親戚關系是至關重要的,而薩德卻是一個孤獨的人物。雖然他自詡與孔代家族關系密切,可他們自己名聲太壞,而有點自身難保。他越宣稱與那個家族的關系,就越會給自己帶來不利。孔代親王家族與國王有血緣關系,別人拿那一家人沒辦法,於是,他們就會更渴望拿那家人的走狗來開刀。早在1765年,薩德伯爵的一個老朋友弗蘭克夫人就曾說道:「多納西安今天的那些關系似乎沒用了,他幾乎沒花力氣去維持這些關系。」
從社會上說,他像他父親一樣,或許正是因為他父親的緣故,成了貴族圈子的外緣人物。雖然他在自己的領地里仍扮演封建領主的角色,可在巴黎他幾乎不能起到任何作用。他娶了一個新貴的女兒為妻,也不能怎麼恢復他的地位,因為照老話說,「只有公豬為母豬戴上貴族的頭銜」,找個貴族的老婆可不能讓丈夫得到貴族的身份。這樣,當局在公眾的壓力下,面對不得不把一個貴族投給「狼群」的形勢時,就自然選准了多納西安。把多納西安推出去,就不會面臨有一個家族或強大的聯盟站出來要把他奪回去的危險,就不會有誰會說他屬於一個古老的家族或他的祖先立過赫赫戰功,而可以讓他免受法律的懲罰。一個脫離自己的社會環境的人,一個不與自己的家族融為一體的人,一個失去榮譽,又不能給別人任何回報的人,這樣的人自然就會被拋棄。在他的困境中,多納西安唯一的同盟者就是國王本人。國王下的那道特別令使多納西安免受普通法律的懲罰。此時,議會又要讓司法機構重新審理此案,他唯一能依靠的也就是國王的仁慈了。
(鄭達華、徐寧燕譯)
【賞析】
薩德是誰?誰是薩德?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這個人曾經隨心所欲,張狂一世,離去時卻希望泥土填平他的墳墓,野草淹沒他的蹤跡。然而,他的身影始終在酷刑室里游盪,他的聲音也常常在暗夜裡竊竊私語。作為邪惡的化身, *** 待的始祖,生前死後,他都是謎一般的令人恐懼戰栗的神奇人物。那麼,誰來揭開他蠱惑人心的神秘面紗,誰能走進他那幽暗的內心世界?法國博學的歷史學者,同時也是一位多產的傳記作家莫里斯·勒韋爾為我們帶來了驚喜。
勒韋爾熟稔於17、18世紀法國的歷史和文學,特別是這一時期的 *** 文學。對於傳主薩德,勒韋爾更是用心良苦,《薩德大傳》這部著作正是他長期不懈研究的結晶。立足於薩德家族龐雜的歷史檔案,經過細致的歷史考證和文本校閱,同時對比吸收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勒韋爾為我們展現了薩德——這位極具爭議的自由鬥士、文學天才抑或罪人和魔鬼——的驚世駭俗的人生歷程和內心世界,以及他所屬的那個時代的波瀾壯闊的社會畫卷。
在勒韋爾看來,薩德之乖張變態,其來有自。他出自貴族名門,家人的嬌縱與溺愛,形成了他的傲慢與反叛。而學校、軍隊乃至整個社會的淫雨霏霏、奢靡墮落,也成為他內心和筆下揮之不去的帷幔。正是在這樣的社會土壤中,薩德這朵惡之花才能開得碩大畸形。18世紀的法國乃至整個歐洲是一個動盪的時代,薩德恰好見證了那個時代翻天覆地的歷史劇變。他一生經歷了路易十四的君主王朝、法國大革命的民主共和,以及拿破崙的帝國時代,然而,在74年的人生歲月里,由於各種各樣的 *** 和 *** 待罪行,由於那些蠱惑心靈的寫作,薩德有27年是在監獄和精神病院度過的。不論是對於路易十四、羅伯斯庇爾,還是拿破崙,薩德都是一個不可救葯的罪人。他一生都為自己的 *** 沖動和寫作沖動所驅使,行走在一條沒有盡頭的黑暗之路上,他的行為令人瞠目結舌,他的作品更是顛覆綱常,深陷人性罪惡的深淵。
在1768年發生的轟動一時的阿爾克伊事件中(如文中選錄),薩德可怕地向我們顯露了他的邪惡沖動。盡管這只是薩德漫長的放盪生活、無數的 *** 待中的一個片斷,但我們已經深深地領教到薩德的乖戾和殘暴。勒韋爾用簡潔平淡的語氣敘述了薩德從誘拐到施虐的整個過程。恐嚇、捆綁、鞭打、刀割、滴蠟,薩德對毫無自衛能力的弱女子羅絲·凱勒所犯下的每一個惡劣罪行都是難以饒恕的。不過,勒韋爾不是就事論事,他並沒有對薩德的這些行為本身做過多的評價,他更想探討產生這些行為的原因及其社會效應。所以,他極力把這個事件還原到當時整個的歷史環境中去。
透過歷史來理解薩德,同時借薩德來了解歷史,正是作者的深意所在。勒韋爾指出,在當時的法國社會,貴族們如此這般的享樂 *** 不過是犯了小節上的過錯,對於下等 *** 或者鄉村姑娘的誘拐施虐更是習以為常。所謂的鞭打更是一種時尚,學校、修道院和妓院都為著不同目的進行著各式各樣的鞭笞。薩德不過是無數惡棍中的一個,他的罪行每天都在巴黎的城堡或妓院里重復著。但是,權貴們的明爭暗鬥使得薩德陷入了一種尷尬境地:一方極力周旋企圖掩蓋其醜行,而另一方卻希望他惡名遠揚以報復宿敵。後者顯然成功了,薩德從此成為公眾憤怒的犧牲品和替罪羊,被視為貴族階級腐敗墮落的恐怖象徵。
身兼歷史學家和傳記作家雙重身份的勒韋爾,擅長於從紛繁復雜的歷史關聯中客觀地分析問題。對於薩德這樣的人物,一般論者難免陷入非此即彼的片面觀點之中,而勒韋爾的可貴在於他立論的平實公允。他沒有一味地斥責薩德的邪惡,盡管他對於薩德的邪惡有著清醒的認識;他也沒有一味的贊嘆薩德的才華,盡管他同樣清醒地認識到薩德文學成就的不同尋常。
作為一個透過監獄的窗口來冷眼旁觀的人,薩德另一個發泄慾望的渠道就是寫作。盡管把內心的幻想和慾望轉化為文字,比之於直接施虐於人看似要溫和許多,但就其對整個社會乃至人類的損傷來說,藉由書本所撒播的思想無疑更令人戰栗,更蠱惑人心。薩德的作品,那些「連魔鬼也會被腐蝕的藝術」,一如它們的主人,常常落入被囚禁的境地。勒韋爾依據翔實的資料,不僅追溯了薩德的創作背景及其作品的歷史命運,還力圖通過文本解讀和理論詮釋,進入薩德的靈魂深處。透過勒韋爾的解釋,我們至少可以看到,薩德的作品雖然充斥著 *** 、謀殺、偷盜、侮辱、施虐、受虐等匪夷所思的性暴力,但他並不是僅僅停留於這些殘忍和淫穢行為表面的 *** 作家。對薩德來說,性不過是一種工具,一條通道,他藉此進入人性的最黑暗處,直面人性惡的極端。就此而言,薩德無疑是一位嚴肅的思想家。他挑戰一切現成的規則與禁忌,揭露所有常識中的虛偽與荒謬,他把一種庸俗的唯物主義原則應用於人類社會,甚至是人類的精神世界。對他而言,美德與善,所有人性中美好光明的一面,都不過是累贅。他甚至動搖了人在宇宙中的根本地位,在他那裡,人類長久建構起來的文明與希望轟然坍塌。
勒韋爾的這部巨著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傳記作品,而是一部論證嚴謹、功力深厚的研究性學術專著。作者旁徵博引,文風優雅而不失犀利,堪稱傳記的典範。一方面,大量的徵引、注釋和評論,使傳記本身信實可靠,具有極強的史料價值;另一方面,一系列細節、場景的渲染摹畫保證了作品的文學性和可讀性,傳主豐富鮮明的形象呼之欲出。歷史性和文學性相得益彰,使這部作品甫一出版,就好評如潮,並榮獲法國《讀書》雜志年度最佳圖書的殊榮。
(汪雲霞)
⑥ 有誰知道這是什麼電影
修女也瘋狂2
不過我記得好象是黑人小女孩啊!
中文名稱:修女也瘋狂2
英文名稱:Sister Act 2 Back In The Habit
資源類型:DVDRip
發行時間:1993年
電影導演:比爾 杜克 (Bill Duke)
電影演員:烏比·戈德堡 Whoopi Goldberg
詹姆斯·柯本 James Coburn
詹妮弗·洛芙·海維特 Jennifer Love Hewitt Kathy Najimy
瑪吉·史密斯 Maggie Smith Monica Calhoun
比爾·杜克 Bill Duke Lauryn Hill
地區: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芬蘭
語言:英語
簡介:德洛里斯現在已經是拉斯維加斯的一位紅歌手。這時候,修女們前來請求她的幫助。原來,她們被調到一所社區教會學校去服務,孩子們的叛逆行為與教會式的古板教育之間產生了水火難容的矛盾。修道院院長希望德洛里斯能夠來幫助她們。熱心的德洛里斯答應了她們。
學校里的孩子們很難管教。他們恣意嬉鬧,毫無忌憚,德洛里斯也免不了受到他們的捉弄,但她接手音樂班後,還是克服了不少的困難,使學生們逐漸開始理解和喜歡上她了。
就在這時,德洛里斯無意間發現,學校因為財政困難而面臨著被關閉的命運。熱情洋溢的德洛里斯開始使出了渾身解數。她領導孩子們成立了合唱團,並且熱情地教導和訓練他們,以參加州里的教會學校合唱比賽,取得榮譽使學校擺脫困境。
孩子們在學校的登台演出大獲成功。他們終於來到了州里准備參加比賽。其他各個學校精彩的表演使孩子們大為沮喪,在德洛里斯的鼓勵下,大家又重新恢復了信心。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德洛里斯的真正身份暴露了,多虧修道士們的大力幫忙,才使合唱團免遭失去資格的惡運。
孩子們的感人表現獲得了一等獎。學校渡過了重大的生存危機。德洛里斯的熱心幫助終於保住了修女和孩子們所熱愛的學校。
音樂:由於是一部以音樂為主的電影,因此這張原聲大碟就顯得格外引人矚目。
從Whoopi Goldberg到日後的HIP-HOP天後Lauryn Hill都在其中現聲。
也不要忘記其他的演員,是不是覺得原版電影中其他演員的聲音都這么熟悉,好像似曾相似似的。
不錯,因為這些扮演嬤嬤阿修士的都是DISNEY動畫片的配音演員。
畢竟,這部電影是DISNEY旗下的電影廠TOUCHSTONE出品阿。
DISNEY的配音員們應該個個都能歌善舞,不然為什麼每部DISNEY的動畫片都有這么好聽的配樂呢。
除了這些,靈魂界教母Aretha Franklin 為電影演唱的主題曲Deeper Love也是值得推薦的經典。
電影原聲的另一大賣點就是那些聯唱的曲目,其中的那些片斷幾乎包含了美國近20年來所有的名曲。
從卡彭特的WAIT MR. POSTMAN到TINA TURNER的PROUD MARY到BLUE DRESS DEYIL.MONEY MONEY MONEY。甚至還有JANET JACKSON的WHAT DO YOU DONE FOR ME LATEIL。
⑦ 《十日談》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十日談》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1971 彩色片 111分鍾
義大利P.E.A.影片公司/法國聯美影片公司/聯邦德國阿耳忒彌斯影片公司聯合攝制
編導:彼埃爾·帕索里尼(根據薄伽丘《十日談》改編) 攝影:托尼諾·德利·科利 主要演員:弗朗科·奇蒂(飾夏潑萊托) 尼內托·達沃利(飾安德魯喬) 安傑拉·魯切(飾佩羅內拉) 彼埃爾·帕索里尼(飾喬托徒弟,即畫匠)
【劇情簡介】
影片由8個故事組成。
(1)馬販安德魯喬帶了一袋錢從義大利中部城市貝魯賈到南方的那不勒斯買馬,因不善討價還價,一匹馬也沒有買到。為表示買馬的誠意,不時拿出錢袋擺弄,一個年輕姑娘走過,把他的一切全看在眼裡。一個老太太原在馬販家當過女傭,即同他打招呼。馬販走後,姑娘便向老太太打聽馬販的來歷。到了傍晚,姑娘打發人去找馬販,說是城裡一位貴夫人找他。安德魯喬高興萬分,即按地址來找貴夫人。姑娘一見他來,熱情迎接,一邊抱著他喊「安德魯喬」,一邊傷心落淚,並把他迎進豪華的卧室。姑娘說,她是安德魯喬的姐姐,他們的父親原在巴勒莫,愛上她的母親,生下她後,父親拋下母女回到貝魯賈。今天有幸見到弟弟,非常高興。說完又哭。馬販見她說得天衣無縫,便信以為真,異常親熱。談至深夜,她讓他在自己卧室安歇。安德魯喬送走姑娘,便把錢袋放下,脫衣上床。這時,他想先方便一下再睡,便問旁邊的男童,小便的便桶在哪裡。男童指著旁邊的門說:「進去吧。」馬販推門進去,一腳踩在架空的木板上,一下掉進了樓外的陰溝。男童高興地將馬販的錢袋收起。安德魯喬掙扎出來,翻過牆爬上樓梯去敲姑娘的門,半天無人答應,卻把眾鄰居敲醒,挨了一通臭罵,只得垂頭喪氣地走開。正走時見兩個人持燈走來,嚇得趕緊躲開,但仍被兩人看見,只得說了實話。兩人說,虧得他掉了下來,不然會被那家人殺害。兩人又告訴他,大主教剛死,手上的紅寶石戒指價值連城,要他一起去偷。兩人要他先把身上的臭泥洗凈,剛用繩子把他繫到井下,兩個巡丁來喝水,兩賊被嚇跑。巡丁拉著井繩,以為是一桶水,卻見是一個活人,嚇得掉頭即跑,安德魯喬抓住井沿爬了上來。安德魯喬又找到那兩個竊賊,一起去盜墓。三人撬起石板,兩賊命安德魯喬鑽進石棺。他進去後先把紅寶石戒指捋下來戴在自己手上,只把些衣物之類拋出來,佯稱找不到戒指。兩賊一下把支撐石板的木棍抽掉,把他關進了石棺。安德魯喬正著急時,又一夥竊賊來盜墓,幾個人掀起石板,一個神甫伸腿要進石棺,安德魯喬抓住他的腿爬了出來,把一夥盜墓的神甫們嚇得四散逃開。安德魯喬得了戒指,來到市場,又順手牽羊,偷了些別人的錢,高興而去。
(2) 一個年輕修士離開自己的小屋,在修道院外閑逛,看到一個姑娘正在採摘花草,兩人便攀談起來。在修士的勾引之下,姑娘隨他來到他的小屋。兩人正在 *** 時,正好院長走過,聽見動靜,從門縫偷看,看了個一清二楚。院長走開,准備把小修士叫去訓斥。這小修士雖在興頭上,卻也聽到屋外有動靜,一看正好看到院長離開他這小屋的背影,知道院長已看到了他乾的好事、他想了一下,便想出個圈套,讓院長無法懲罰他。這小修士告訴姑娘,千萬不要離開,免得讓人看到,他去想想辦法,等他回來再走。修士鎖了房門,來到院長面前,說是砍的柴未全部弄回,現在要去搬回來,按規矩把房門鑰匙交給院長。院長隨即來到小修士房裡,開門進去,把姑娘嚇壞。院長趕緊安慰姑娘,但他一見姑娘如此漂亮,不禁也沖動起來,也同姑娘雲雨一番。或許是可憐姑娘嬌小,這院長讓她爬在他的肚子上 *** 。那小修士並未去搬柴,卻躲在房外偷看。院長走出房來,派人把小修士叫來,准備訓斥後關起來,但小修士卻回答說,他進院後學了不少東西,卻尚未學過在女人身體下面苦修的功夫。院長知道話里有話,只得饒恕了小修士。
(3)一家女修道院雇了一個園丁,但他幹了一段時間後嫌工錢少,修女們難侍候,回到家鄉,同鄉馬塞托聽了他的敘述,便假裝啞巴,前往女修道院當園丁。他在園子里幹活時,平日寂寞難忍的修女們即來同他逗趣,他只是埋頭幹活,毫無反應。一天,兩修女當著他的面議論說,進了修道院像關進了籠子,聽說男女之間的那種事其樂無比,想同這個園丁一試。其中一個即躺在地上,讓園丁過來,第二個看了,也同園丁試起來。這時,整個修道院的窗口都探出修女們的頭來,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於是,所有8個修女都輪流來找這園丁 *** 。一天,女院長見這園丁在樹下睡覺,微風吹開「啞巴」的衣服,女院長見到園丁的肉體,也動了凡心,把「啞巴」拉到自己房裡盡情作樂。「啞巴」應付不了全院9個女人,一天同院長 *** 時不覺張口說起話來:向院長求情。這時,院長大叫:「奇跡,奇跡!」爬起來親自去敲鍾,集合眾修女,說是院里出了奇跡,竟使「啞巴」說了話。眾修女擁上前來,撫摸這「啞巴」。此後,「啞巴」輪流到修女們房裡 *** ,大家皆大歡喜。
(4)一個窮人的妻子名叫佩羅內拉,同鄰居通姦,兩人正在 *** 時窮人剛下地歸來,未進門即大喊妻子,佩羅內拉趕忙把情夫藏到一個大酒桶里。丈夫進門後說想把這桶賣掉,妻子說她已賣掉,買主正在桶里查看。情夫聽得清清楚楚,即從桶里跳出,說桶里不幹凈,刮凈後即買。丈夫跳進桶里颳起來,妻子爬在桶沿指揮,情夫即在桶外站著同她又做起愛來。
(5)夏潑萊托本是個無惡不作的歹徒,外出收欠款時住在兩個同鄉家,這是放高利貸的兩兄弟。夏潑萊托突然病入膏肓。兩兄弟議論說,如這歹徒不肯懺悔,屍體只能扔掉,因為任何教堂都不肯收留,如真這樣,當地人會藉此機會把這兩兄弟也搶劫一空。夏潑萊托悄悄聽到了,要他們放心,請一最有聲望的聖潔神甫來即可。神甫來後,夏潑萊托編了一大套謊言,而罪孽只不過是說過母親的壞話。神甫信以為真,把他捧為聖徒,要眾人效仿。
(6)(喬托的徒弟等一夥畫匠來到一教堂,搭起腳手架,要在教堂牆上作畫。)
教堂外,市場上熱鬧非凡,很多人抬著些缺腿少臂的殘疾人來到教堂,說是一個德國信徒死後成聖,殘疾人摸其屍體即可痊癒。林間,理查多同他的女友談得火熱。為同他幽會,姑娘向父母要求到閣樓去睡,得到許可。理查多從屋頂爬來與姑娘同睡。天將亮時父親來看女兒睡得如何,拉開門簾見女兒同小伙相擁而眠。父親叫老伴來,母親正想發作,老父忙制止,叫醒兩個年輕人,要他們當場成婚。
(7)墨西拿城姑娘莉莎貝塔與羅倫佐相愛,被其兄見到,他又叫來兩兄弟,三人竟將羅倫佐殺死。姑娘多日不見戀人。十分苦惱,問其兄長,答稱不知。一夜,姑娘夢到羅倫佐,說他被三兄弟殺死,屍體埋在野外。第二天,姑娘帶女僕到夢中所示地點去找,果然掘出羅倫佐屍體。姑娘把戀人的頭取下,回家埋入花盆,盆中再種上鮮花,放在窗檯,日夜守護。
(8)一名老神甫同一個小販騎馬同行,到了小販家,夫婦熱情款待神甫。小販僅一間房,鄰居又正在舉行婚禮,無處可借宿。神甫說,不必急,他可在馬廄過夜,高興時他甚至能把他的母馬變成女人陪伴他。小販妻子聽了,要求神甫把她變成母馬,好幫她丈夫販運賺錢。夫婦再三請求,神甫答應,但有一條:不許插話。神甫命女人 *** 躺下,他即在她全身撫摸,口中念念有詞,最後掏出他的寶物,從女人兩腿間插了進去,說這就是馬的尾巴。在旁掌燈的丈夫看清原是與他的老婆 *** ,大叫「不幹,不幹!」神甫正色說,一切都給這丈夫的大叫破壞了。
(喬托的徒弟夢見聖母,同時夢到,將要畫成的壁畫原就是莉莎貝塔窗口的那盆花。他立即叫醒大家去畫。畫終於成功,大家喝酒慶賀,喬托的徒弟喃喃自語:「只有在夢中才顯得那麼好的畫,為什麼要畫出來呢?」
【鑒賞】
這部影片是根據文藝復興運動先驅薄伽丘的《十日談》改編的。《十日談》寫的是1348年黑熱病流行,10名青年男女鄉間避難時,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10天講了100個故事。這些故事的主線是人文主義思想,批判了天主教會,表達了當時平民階級要求擺脫中世紀教會的宗教束縛的要求。這些故事還歌頌了現世生活,贊美愛情,譴責禁慾主義,頌揚青年男女大膽沖破封建禮教和金錢關系的羈絆,謀求幸福的斗爭。這是一部現實主義的作品,被譽為同但丁的《神曲》並駕齊驅的「人曲」,以文學的形式向主宰歐洲精神世界長達千年的天主教會發出了有力的挑戰,吹響了文藝復興運動的號角。這部作品也成為一部傳頌不朽的世界古典文學名著。
帕索里尼的這部影片僅僅選擇了這100個故事中的8個,但充分體現了原作對教會的尖銳批判精神,揭露了教士們的奸詐、偽善和教會腐朽黑暗的內幕,不僅剝掉了教士僧侶們道貌岸然的外衣,而且揭露了教會將腐朽樹為神奇的西洋鏡,進而暗示了所謂聖徒、所謂神的奇跡,只不過是欺騙世人的把戲,教會的本質暴露無遺。影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的重點是夏潑萊托的故事,第二部分以畫匠在教堂作畫把幾個故事串連起來。在第一部分,夏潑萊托的故事最能說明教會是如何欺騙群眾、最能暴露教會內幕的一個典型事例。夏潑萊托本來是個無惡不作的歹徒,在他臨死時,借住在其家的兩兄弟的議論,從側面說明了這個傢伙一生有多大的罪惡,而下這結論的是兩個高利貸者,而不是虔誠的宗教徒,連這樣手辣心狠的兩個人都認為是這樣,足見其罪孽的深重了。可是,夏潑萊托並不著急,這個惡棍自有惡棍對教會的看法,他胸有成竹。老實人在騙術面前往往很容易受騙,而惡棍對付騙術則常常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他叫兩兄弟請來當地最有聲望的聖潔神甫,他要懺悔,以求得天主的赦免。神甫一到,他主動出擊,說是盡管住在高利貸者家裡,有這樣的人作朋友,但他從未乾過重利盤剝的勾當,而是將作生意賺來的錢分一半周濟窮人。在神甫問他有沒有委屈過別人時,他的回答是:有這樣的念頭的話,難道天主還能容忍我嗎?這樣一來,那「聖潔的神甫」便對他肅然起敬了。問他作為商人有沒有騙過人時,他的回答竟十分乾脆:「騙過。」但他編造的事實卻是,一個人賒購了他的布,一年後才來還錢,他當場沒有數,後來才發現多了4文錢,等了一年也未見有人來找,就把這4文錢施捨給了窮人。這種連小孩子都騙不了的編造,不僅騙了最有聲望的「聖潔神甫」,而且使這神甫對他肅然起敬。講了這類無稽之談後,這歹徒依然嘆息不止,追問之下才說,他還有一個大罪:說過母親的壞話。就這樣,一個歹徒,略施小計,把「最有聲望的聖潔神甫」徹底蒙住了,說明這神甫不過是個 *** 而已。神甫在大受感動之餘,將信徒們召來,慷慨激昂地列數夏潑萊托的模範行為,指著鼻子罵信徒們如何不如這位「虔誠的信徒」。最後,大肆張揚,把夏潑萊托的屍體裹上白布,尊為「聖徒」,要眾人頂禮膜拜。看了這些,教人不覺嘆道:嗚乎,歷史上多少聖徒原來是這樣被教會捧起來的。教會為「聖徒」們披上的神秘面紗給扯了個粉碎。這故事讓觀眾看到,一個毫無宗教顧忌的壞蛋,愚弄了聖潔的神甫,而更深刻的含義還在於,從教會方面來說,要捧出一個所謂「聖徒」是根本無需看他一生一世都幹了些什麼的,是真正的聖徒也好,名副其實的歹徒也罷,對教會來說反正是一回事,只要藉助他能欺騙群眾、能煽動起宗教狂熱的迷信就夠了。評論界一般認為,這是原著中最富思想性的故事之一,帕索里尼也正是把這一故事當作了影片第一部分的壓軸戲。
在第二個故事中,小修士犯了色戒,自知會受罰,他設了個圈套,院長果然中計,因為他見到姑娘後也不能自禁,照樣犯了色戒,對小修士的懲罰只能不了了之。在修道院里,原來大家都是一路貨色,所謂清規戒律,也原本是一紙空文。第三個故事中女院長和8個修女乾的是一樣的勾當,甚至大家能公開同「啞巴」 *** 。在「啞巴」向女院長求情時,女院長竟情不自禁地大喊「奇跡,奇跡!」在她看來,是天主使這「啞巴」開了口,因之可以同這個男人長期公開 *** 了。眾修女擁到「啞巴」周圍,伸手觸摸他,以獲取天主神跡的恩惠。觀眾看到這里,也會嘆道:奇跡,原來這就是神的奇跡!在第六個故事的開頭,觀眾又看到了另一場教會造出來的「奇跡」:一個虔誠的德國教徒死了,摸了他的屍體,「奇跡」就會出現,有病的去病,無病的免災。於是人們紛紛將那些病殘之軀拖了來。觀眾看了女修道院的「奇跡」之後再看這一場面,頭腦中不能不生出兩個字來:鬧劇。值得一提的是,原作的這一段是一個單獨的故事,三個外地人也擠了進去,其中一人裝成殘疾,摸了屍體後手指當即伸直。偏偏這一把戲被一同鄉看到,當場揭穿,這一惡作劇引起眾怒,三個外地人求助當地官員才得以解脫。影片未寫這三個外地人的介入,更濃縮了反教會的主題。
在揭露教會的同時,影片自然要揭露僧侶教士們的虛偽、奸詐,這樣一些人構成的那個王國究竟如何,自然可想而知。在第一個故事中,大主教死後帶走的是價值連城的紅寶石戒指,這令人想起我國的封建帝王,這主教生前的生活如何,不言自明。而前往盜墓的不是別人,就是知情的神甫們。如果這些只是從側面著筆來描寫神職人員的話,那麼,最後一個故事則是正面描寫了神甫的奸詐與荒淫。當神甫來到小販家時,他完全看出了女主人的貪婪無知和男主人的愚蠢。於是便准備施其奸計,先是裝作清高,佯稱住馬廄即可,然後又說可將母馬變成姑娘,其實是在挑逗。女主人求他時,他還要推三托四,這樣才好施展其奸。最後說插尾巴最難,不許男主人插話,足見其奸詐。在他實際與女主人 *** 之際,男主人大叫不幹,神甫早已滿足了他的 *** ,還把「奇跡」不成的責任推到了男主人身上。這就是道貌岸然的神甫們的真正嘴臉。
影片像原著一樣批判了教會宣揚的禁慾主義。禁慾是天主教教義的核心,教會要人們對天堂幸福抱有幻想,這就需要在現世忍受,禁慾苦修。影片以男女兩修道院的事實說明,禁慾是虛偽的,也是不可能的。女修道院長大喊「奇跡」後,同「啞巴」 *** 成了公開的事,禁慾成了縱欲,這就揭露了教會宣揚禁慾的內幕:要別人禁慾,在教會內是縱欲。
薄伽丘在批判禁慾主義時高舉的是人性的大旗,人性突出地表現在愛情上。影片選擇了兩個愛情故事,都顯得有聲有色,一個是皆大歡喜的結尾,一個是悲劇式結局,但這悲劇也悲得很美。愛情的力量鼓舞著姑娘,姑娘的愛情培育出的是美麗的鮮花。帕索里尼還加上了畫匠作夢這個原著中沒有的情節,使他在教堂畫出的就是這一鮮花,最後結尾時的喃喃自語也點出了夢中的美景才是真正的美景,歌頌了愛情之美。
帕索里尼的這部影片是他的「生命三部曲」之一(另兩部是《坎特伯雷故事》和《一千零一夜》)。在這部影片中,也確實有一些裸體、 *** 的鏡頭,但這些鏡頭都同神職人員有關,而像莉莎貝塔等普通人的愛情則是含蓄的,畫面是「干凈的」。影片不是在宣揚低級趣味,而是在同教會進行斗爭。在影片描寫的14世紀,封建宗教占據著全面統治地位,它對人民實行著無孔不入的精神統治。薄伽丘進行反封建的斗爭,就必然把矛頭指向教會。在600多年後的今天,對教會的批判和揭露並沒有失去現實意義,在作為左派導演的帕索里尼心目中,這也是應當承擔的義務。
帕索里尼是義大利著名作家、詩人、政治家和電影藝術家。從60年代初拍攝的《迷惘的一代》、《羅馬媽媽》等新現實主義式影片到70年代攝制的「生命三部曲」,顯示出他的思想和電影創作都經歷了一番曲折的變化過程。他在後期認為,嚴重的問題不是資產階級的統治,而是「絕對的、不可逆轉的、全面的一體化」,即人人都要對現代社會的問題負責,批判現實沒有多大意義,唯一可能的是過去的故事。他認為過去的故事像灰燼中的余火,這余火可以引起人們對現實的不滿。《十日談》就是這樣拍出來的。他在影片中選擇的8個故事都發生在那不勒斯和南方(《十日談》中的故事多發生在佛羅倫薩),他要描繪很有特色的南方生活。第一個故事和第四個故事描寫的就是那不勒斯的情景,坑蒙拐騙、盜竊、偷情等等,構成當時那不勒斯社會生活的特色。而這些東西到現在並沒有多大變化。帕索里尼正是要以這一問題來引起人們的思索和不滿。但是,正是導演在選擇原著中的故事時只局限於發生在南方的故事,一般認為更具有戰鬥力和批判意義的那些故事,只因不是發生在南方而未被選中,削弱了影片批判教會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