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法國電影講電梯女工

法國電影講電梯女工

發布時間:2024-04-09 03:19:05

A. 請推薦冷門好電影,自認為是影迷的進來交流。。。。。200分打底~不夠再加

《夢之安魂曲》2000

達倫·阿羅諾夫斯基導演的該片,改編自小胡伯特·塞爾比的小說,描述了一群人的奢癮窘相——毒品、違禁葯,咖(網路)啡因還有夢想。那些直抵人心的「凜冽」畫面有著非一般的震撼力,你最好小心你的腸胃。本片唯一積極的影響,就是悲慘的結尾可以使其位列反對毒品的宣傳之中。雖然影片中有很多激(網路)情戲的橋段,但是導演阿羅諾夫斯基可不單單是想讓觀眾感到享受,他對角色內心執著的探求將影片的靈魂完全聚攏起來,然後,你就知道了什麼叫震撼,極大的震撼,以至於難以再經歷第二次。

《當風吹起的時候》1986

這個看上去溫情脈脈的動畫片講述了一對農村夫婦的故事,他們為了躲避戰爭中即將發生的核爆炸,自己修建了一棟庇護所,但最終不知不覺地死於核輻射的毒害之下,最終從個人的層面上剖析了戰爭對於社會和人造成的損害。故事裡的老爺爺接受ZF告訴他的一切,相信現在就是天下太平,怎麼會有核輻射?根本看不見也聞不到的東西。就這樣,在謊言之中一對老夫婦平靜安詳地度過了他們最後的日子,既沒有因為生死感到不安,也沒有受到戰火的牽連。其中最悲慘的一段,也許就該說是他們認為核戰爭本就跟二戰沒有什麼區別了。以為二戰的時候死不了,就能撐過任何一次的戰爭。

《黑暗中的舞者》2000

從1996年的《破浪而出》之後,導演拉斯·馮·提爾就完全放棄了類型片一貫的精細美好,那些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形式對於他來講,甚至是難以忍受的。《破浪而出》《狗鎮》《黑暗中的舞者》甚至還有那部並非十分成功的《曼德勒》,講述的都是女性的故事,同為故事中主角的她們,都做出了有意義但沒有好結果的選擇。她們都希望去幫助別人,但因為身單力薄,總會被經濟、性別還有情感等等的原因,最終將自己束縛。而她們周圍的人,甚至都會難為她們,要其放棄自身的名譽或身份來接受那些卑微的恩惠。《黑暗中的舞者》與其它幾部作品並沒有太大的出入,但由於比約克的出演使得本片的痛苦感尤為強烈。她將一個移民工廠女工的痛苦呻吟演繹得淋漓盡致,一步步講述了她為兒子攢錢醫治眼疾而自己卻在迅速走向失明的命運。拉斯·馮·提爾按照劇本中每一個悲慘的情節點來規劃故事的節奏,這樣一來,他就能夠最大化地將比約克的悲慘和善良傳遞出去。最終能夠打動人心,也是因為很好地控制了每一個即將成真的希望都能在最絢爛之前的一瞬間化為烏有。但即便是充斥了悲慘的情節、令人心碎的音樂和比約克無可替代的表演,《黑暗中的舞者》仍舊可以被稱為一部「美好的」電影。
《病者:鮑勃·弗拉納根的生命與死亡,超級性受虐狂》1997

鮑勃·弗拉納根43歲死於囊狀纖維瘤,他是一位表演藝術家,但他的表演卻全是關於施、受虐狂的展現,單就這一條就足夠嚇跑一大半的觀眾了。但他在科比·迪克這部紀錄片中驚人的表演和因此給紀錄片界帶來的震撼就完全是另一回事兒了。電影中,作為檢驗自己身體極限的一種方式,弗拉納根經常用一些很極端的方法來試探疼痛的極限,甚至還會用針刺穿自己的陰(網路)莖。對於這樣的電影,可能不會有太多人想看,更不要提再看上第二遍了,但此片仍舊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弗拉納根本人的幽默感,並展現了他在遭遇傷病時期的果敢精神。

《切勿吞食》1997

加里·奧德曼曾經公開表示,他之所以會出演《空軍一號》一類片中的狗屎角色,就是因為好萊塢的豐厚薪水能夠讓他有能力拍自己的電影。雖然時至今日,他自編自導的影片只有《切勿吞食》這一部,但卻已經有了匹敵邁克·李的陰郁風采。和《不可撤消》一樣,片中集中了毒品、強奸、暴力等等極端因素,但故事的發展靠的不是經典的「矛盾沖突」,而是由倫敦南部上班族的生活瑣碎,癮君子與酒鬼的生活狀態雜亂拼湊在一起後慢慢完成的。其中充斥著多重口音,理解上也許會有困難,無論如何,情節讓人如此筋疲力盡的電影相信不會有多少人會反復觀看。
《永遠的莉莉亞》2002

在《永遠的莉莉亞》之前,導演兼編劇瑞典人魯卡斯·穆迪森就拍攝了《同一屋檐下》,講述了一群瑞典青年用混亂不堪的形式追尋自由的故事。而之後的《永遠的莉莉亞》也無非是從另一個角度再次延續著這樣的故事,探討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的矛盾關系。有奧莎娜·阿金什那的出色表演和努力向幸福靠近的主題音樂,《永遠的莉莉亞》還是讓觀眾看到了事情賦予希望的一面,但期間穿插的悲慘橋段在腦海中緩緩淡去時仍具有的殺傷力還是讓人沒有力量再看上第二遍。
《切膚之愛》1999

「再深,再深,再深,再深……」,驚悚大師三池崇史的電影有歷數不盡的標志性橋段,《殺手阿一》《拜訪者Q》都是追逐日本Cult電影的影迷必看的經典。但更早的《切膚之痛》仍被廣泛認可為他最出色的作品,由角色本身性格特徵導致的矛盾沖突不可抑止地接連上演,讓人對一波波恐懼應接不暇。影片的前半部分可能會被誤解為是一部質朴的情節劇,但隨著男主角結識了年輕女子並輕言自己會一生一世愛她之後,事情的發展就急轉直下了。這個年輕的女人並不像她表面看上去那樣單純,反倒是內心病態至極,她想盡辦法用各種方式折磨這個男人,其中就包括那個著名的狹長針頭。這樣一個女性形象的誕生來自於導演對於社會批判的反思,將女性問題與性意味強烈的殘忍舉動關聯了起來。

《聖女貞德受難記》1928

馮·提爾聲稱自己的電影很大程度上師承了同鄉卡爾·西奧多·德萊葉,特別是他在《聖女貞德受難記》裡面的靜默風格。這部著名的電影講述了一個女人為自己的信仰承受無止盡折磨最終死去的故事,而之所以說這部電影讓人難以忍受,並不是因為裡面展現了很多貞德受刑的場面,或是來自Maria Falconetti著名的誇張出演,而是每次鏡頭對准她的臉時,你所看到的那些清晰的傷口。這種強烈的情感擾動是導演一手製造的,他要求完全抵(網路)制最基礎的電影規則,攝影師必須構建180度的空間視覺效果。不僅如此,他還可以混淆了電影中人物之間的邏輯關系和情感聯系,將推動故事前進的沖突全部淹沒。由此產生的迷茫和強烈的感情混合在一起,著實將觀眾推向了極度的精神考驗之中。

送你一句話:別把自己的品位看得多高尚,你既然提出這么刻薄的要求補充,就不是真心熱愛電影,你可以無視別人的回答,但是不要以為我們都是沖著你的分數來的,好自為之吧

B. 尋找有女工人形象的經典電影!~!~!

1,朱莉與朱莉婭,電影《朱莉與朱莉婭》是由諾拉·艾芙隆執導的劇情片,梅麗爾·斯特里普、艾米·亞當斯領銜主演。《朱莉與朱莉婭》根據朱莉·鮑威爾著《美味關系:朱莉與朱莉婭》與朱莉亞·查爾德著《我的法蘭西歲月》改編而成。電影講述了曾在法國生活過的美國人朱莉·查爾德寫了一本美食書,而隔代的美國女孩朱莉婭·鮑威爾根據她的書來逐一實踐,並發表在博客上,結果開始擁有大批粉絲,也因此懂得人生意義的故事。
2,《大眼睛》,《大眼睛》由鬼才導演蒂姆·波頓執導,斯科特·亞歷山大和拉里·卡拉斯澤斯基共同編劇,好萊塢女星艾米·亞當斯與克里斯托弗·瓦爾茲聯袂主演,是一部籌備6年的傳記片。
2015年,艾米·亞當斯憑借《大眼睛》獲得第72屆金球獎音樂/喜劇類電影最佳女主角。
3,《美國騙局》,電影《美國騙局》 由大衛·O·拉塞爾執導,由克里斯蒂安·貝爾、艾米·亞當斯、布萊德利·庫珀、詹妮弗·勞倫斯等主演。
影片根據1981年的一個真實政治故事改編,騙術高手歐文·羅森菲爾德(克里斯蒂安·貝爾飾)被聯邦探員里奇·狄茂森(布萊德利·庫珀飾)逮捕,作為交換條件,他需要幫助FBI做一次卧底,潛入國會議員中參與一名名參議員的受賄案調查。除了以上兩位女演員外,傑瑞米·雷納飾演的是深陷腐敗丑聞的新澤西州卡姆登市市長卡米·波利托 。
4,,曲線難題,2008年末,在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導自演的《老爺車》以黑馬之勢席捲全美票房之際,伊斯特伍德曾對外透露《老爺車》很可能是自己參與演出的最後一部電影。如今看來,這位現在81歲的好萊塢傳奇要「食言」了。加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飾)是亞特蘭大勇士隊的資深球探,然而近來他可夠嗆。上了年紀又有些視力衰退的他因此被認為已經無法適應當今變化的市場,並被分配了最後一次招新任務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加斯的老闆兼好友彼特(約翰·古德曼 John Goodm an 飾)有些不忍,便找來了加斯的女兒米琪(艾米·亞當斯 Amy Adams 飾)幫忙一起完成這段任務旅程。然而這並不是什麼輕松的事,自從米琪六歲喪母後,父女倆的關系就不見得多好,不巧還搭上了對手球隊的年輕球探約翰尼(賈斯汀·丁伯萊克 Justin Timberlake 飾),一路上的磕磕絆絆可不少。面對這堆難題,三人最後能否順利渡過?
5,虐童疑雲,本片改編自獲得2005年普利策獎和托尼獎的著名百老匯話劇,講述1964年紐約布朗克斯區的一所天主學校里,任職一所教會學校校長的老修女阿洛伊修斯(梅麗爾·斯特里普飾)懷疑曾有不良前科的神父林恩(菲利普·塞默·霍夫曼飾)正在猥褻一名新轉來的黑人學童唐納德。面對校長的嚴厲指控,神父起初先是義正言辭地為自己辯護、但不久便漸露心虛。可是由於校長的懷疑毫無根據,更有堅信神父清白。
6,《美食祈禱和戀愛》是由瑞恩·墨菲導演,朱莉婭·羅伯茨 哈維爾·巴登 詹姆斯·弗蘭科主演的一部愛情片。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在小時候曾以為自己長大後會是兒女成群的媽媽。但在結婚後她才發現自己既不想要小孩,也不想要丈夫。到底女人人生的價值在哪裡?主人公在義大利、印度、印尼三個不同國度之間尋找自己——到義大利品嘗美食,盡享感官的滿足,在世上最好的比薩與美酒的陪伴下,靈魂就此再生。在印度,與瑜伽士的接觸,洗滌了她混亂的身心。巴厘島上,她尋得了身心的平衡。
的小修女(艾米·亞當斯飾)提出質疑,事件以教會安排神父升遷終止。

7,美味情緣,《美味情緣》 講述的是一所餐廳的傑出主廚凱特(凱瑟琳·澤塔·瓊斯 Catherine Zeta-Jones 飾)天生麗質,並且是個十足的工作狂,對自己的手藝非常自信的她常常都堅持己見,老闆只好強迫她去看心理醫生。凱特的妹妹因車禍而逝世了,留下年幼的女兒祖需要凱特照顧,但是無論凱特怎麼努力,祖還是與阿姨保持距離。後來餐廳新近僱用了副廚師長尼克,讓凱特十全十美的天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他們倆之間的故事也因此展開。
8,,《女王》是由導演史蒂芬·弗里爾斯指導的,海倫·米倫和邁克爾·辛主演的政治歷史電影,
9,《鐵娘子》是一部講述英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的傳記電影,由梅麗爾·斯特里普領銜主演。影片以撒切爾的老年生活為主線,將她對參政、競選首相、馬島戰爭、下台等重大歷史事件的回憶穿插其間,用撒切爾的眼睛帶領觀眾重溫了上世紀下半葉的英國。該片獲得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最佳化妝獎。
10,《穿普拉達的女王》,影片《穿普拉達的女王》是根據勞倫·魏絲伯格(Lauren Weisberger)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由大衛·弗蘭科爾執導,梅麗爾·斯特里普,安妮·海瑟薇和艾米莉·布朗特聯袂出演。影片講述一個剛離開校門的女大學生進入了一家頂級時尚雜志社當主編助理的故事,她從初入職場的迷惑到從自身出發尋找問題的根源最後成為了一個出色的職場與時尚的達人。
11,《成為簡·奧斯汀》,影片《成為簡·奧斯汀》是《傲慢與偏見》的原型,由朱利安·傑拉德執導,安妮·海瑟薇、詹姆斯·麥卡沃伊、朱麗·沃特斯和瑪吉·史密斯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7年3月9日在英國率先上映。影片講述1796年,20歲的奧斯汀遇到湯姆·勒弗羅伊,情竇初開的她對這個聰明狡黠的愛爾蘭年輕律師一見鍾情。然而奧斯汀的牧師家庭希望未來女婿擁有經濟實力,而偏偏那時的勒弗羅伊還是個窮小子。而擁有6個孩子的勒弗羅伊家也執意與富貴之家聯姻,因此要求勒弗羅伊返回愛爾蘭,從此兩人便再沒有相見。
12,獵殺本·拉登,影片圍繞海豹突擊隊針對「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的「最後一擊」行動展開,最終以成功射殺拉登的結局告終。
13,《一個購物狂的自白》,影片《一個購物狂的自白》由P·J·霍根執導影片,根據英國暢銷書作家索菲·金塞拉的「購物狂」系列改編而成。艾拉·菲舍爾、休·丹西、瓊·庫薩克和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等聯袂出演。電影講述女主人公麗貝卡是一個財經雜志的記者,她和最好的朋友蘇西住在一起。因為購物成癮的緣故,雖然大學畢業後已經工作了一段時間,卻一分錢沒攢下,反而因為瘋狂購物而債台高築。
14,時尚先鋒香奈兒,影片講述時尚傳奇人物可可·香奈兒早年的奮斗史,由最具人氣的女明星奧黛麗·塔圖來扮演尚未成名前的香奈爾。重點描繪她的少女時期直至在時裝界初露鋒芒這段時期的遭遇。一個簡朴的女孩Coco,靠著天賦和勤奮自學成才,成長為一代女性時尚的代言人。在這個成長過程中香奈兒與各種男人的邂逅,幫助她了解奢華神秘的時尚圈,她與著名音樂家斯特拉文斯基的愛情,也成為20世紀初的一段佳話。
15,《黑天鵝》是2010年由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執導的美國電影。娜塔莉·波特曼,文森特·卡索和米拉·庫妮絲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0年9月1日在威尼斯電影節率先放映。
《黑天鵝》講述了一個有關芭蕾舞的超自然驚悚故事。女主角是一個資深芭蕾舞演員,她發現自己被困在了與另一個舞者的競爭狀態中。隨著一場重大演出的日漸臨近,許多的麻煩也隨之加劇。並且她不確定競爭對手是一個超自然的幻象,亦或只是她自己出現了錯覺。
16,風雨哈佛路(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是美國一部催人警醒的勵志電影。影片由Peter Levi執導,索拉·伯奇(Thora Birch)、邁克·里雷(Michael Riley)等主演。[1] 影片介紹了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莉斯(Liz)經歷人生的艱辛和辛酸,憑借自己的努力,最終走進了最高學府的經歷。
17,永不妥協,是2000年上映的一部美國電影,由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朱莉婭·羅伯茨、阿爾伯特·芬尼、艾倫·艾克哈特等主演。該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描述了一個沒有法律背景的單身母親,歷盡艱辛,以永不妥協的勇氣和毅力打贏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宗民事賠償案。
18,,《弱點》是根據邁克爾·路易斯的小說《弱點:比賽進程》改編,由約翰·李·漢柯克執導,桑德拉·布洛克、蒂姆·麥格羅、昆頓·亞倫等主演的勵志電影。
影片講述了一個無家可歸的非洲裔男孩邁克爾·奧赫從小就是一個孤兒,一再的從領養家庭中逃走後終於遇上了好心的陶西太太,而在後者的幫助下,邁克爾·奧赫逐漸的找到了自我,在自己的身體條件與刻苦鍛煉下,他終於成為了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的首批被選球員。
19,永不退縮,入圍奧斯卡影後,同時榮獲美國時代雜志評選最具有影響力人物之一的維奧拉·戴維斯(Viola Davis),將帶來2012年最新作品《永不退縮》;片中描述母親為了學習障礙的孩子,與整個官僚的教育體系對抗,爭取權力,讓人見證為母則強的力量。

日前在紐約進行試映,受邀的觀眾全都是媽媽,映後所有媽媽起立鼓掌,好評不斷。特別的是,這場試映的贊助商Office Depot,長期與Lady Gaga創立的「天生如此基金會」(Born This Way Foundation)有合作關系,而「天生如此基金會」的宗旨也是促成各種個性的人可以有一個安全公平的環境,與《永不退縮》電影的理想不謀而合。
在映後的座談中,女主角維奧拉·戴維斯、瑪吉·吉倫哈爾(Maggie Gyllenhaal)攜手出席與觀眾對談;對於劇中媽媽的角色,觀眾問到兩位女主角的現實生活中,誰是媽媽?維奧拉·戴維斯在2011年領養一個新生兒,她回答說:「我自己是一個新手媽媽,對於女兒的期待是希望她可以成為世界的公民,願意為世界發聲;而不是一個眼界封閉的人。 」瑪吉·吉倫哈爾則提到:「《永不退縮》劇中的角色都是改編自真實故事,他們都不是所謂的激進派份子,其實就只是一般人,只是當這些人覺得有些事情需要改變的時候,心中的小火花將發揮很大的作用。」
20,《北方風雲》根據美國歷史改編,講述的是美國獨立前性解放的話題,塞隆在里邊扮演一個在采礦業工作的女工,從愚昧地接受奴役到主動地起來反抗,她經歷了一個愛情親情及社會的巨變的過程。

C. 求一部法國電影名

《玫瑰人生》《這個殺手不太冷》

D. 觸不可及法國電影百度雲鏈接

觸不可及.BD1280高清中字版.rar
電視劇《江山如此多嬌》秉持小成本、
大情懷、正能量的創作理念
便將精力轉向電腦世界,在虛擬中找尋
精神上的慰藉,但怕女友發現指責不務正業便設置了密碼

E. 100部值得看的電影(中外都可以,最好是喜劇的)

[最後一班地鐵] 1980
Last Metro
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 出品:法國
典型的「後新浪潮」作品,與「新浪潮」時期相比。特呂弗晚年的這部力作,更為精緻流暢。對時代背景的重現,因有較為豐厚資金作底,也更為細微傳神。而且能夠聘請法國最熱的兩位明星傑拉爾·德帕迪約和凱瑟琳·德諾芙主演。影片在商業上和藝術上都取得巨大成功,獲得最佳影片在內的10項愷撒大獎。還是特呂弗式的三角戀愛,還是那種清淡如散文的敘事格調。除了技巧更為嫻熟,敘事上更為和謁可親之外。這個發生在二戰時期,巴黎愛國藝術家的種種活動,對曾經以旗手著稱的特呂弗來說,並沒有質的改變。他只是錦上添花,並沒有畫龍點晴的神來之筆。有人甚至說「新浪潮」自本片起,徹底殞落了。而這個掘墓人正是特呂弗。還有人指出,特呂弗對維希政府統治下的巴黎,過於溫情脈脈。說的好聽一點的是想當然,另外一種說法,則是無原則無必要的粉飾。法國電影的諸多革命陣營到了[最後一班地鐵],開始喪失鬥志,並有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趨勢。電影語匯的革新走到上世紀80年代,已經舉步維艱了。

[法國中尉的女人] 1981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導演:卡洛爾·雷茲 出品:英國
本片改編自英國著名作家約翰·福爾斯的同名小說,故事發生時間是英國「維多利亞黃金時代」中的1867年。這部小說最新穎之處,在於它從20世紀的高度來考察19世紀的社會和人。值得稱道的是,影片導演把握住了小說的這一內在精髓,沒有拘泥於原小說的結構,而是採用了雙線並進的時空交錯方式,在描述英國小姐莎拉和貴族青年查爾斯愛情的同時,穿插了現代一對男女演員邁克和安娜演出這段故事時發生的戲外情。當影片中的戀人終成眷屬時,男女演員卻分道揚鑣。導演以此來表達對19世紀古典情懷和現代人感情間的對比,從而引發觀眾的思考。戲里戲外的兩段愛情透過表演、攝影、場景的不同氣氛和風格進行互動,耐人尋味。英國和美國的兩位演技派傑里米·艾恩斯和梅麗爾·斯特里普極好地把握了19世紀和現代生活中人物的兩種感覺,令影片韻味悠長。

[靡菲斯特]1981
Mephisto
導演:伊斯特萬·薩博 出品:匈牙利
靡菲斯特是收買靈魂的魔鬼,而片中的那位德國國家劇院經理赫夫根卻早已沒有了靈魂。這是匈牙利版的[霸王別姬],赫夫根雖然酷愛舞台,但他不像程蝶衣,只有一個舞台。他的舞台遍及他生活中的每個角落。程蝶衣始終保留自我,而赫夫根卻在各種角色近乎瘋狂的轉變中暈頭轉向了。本片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根據二戰時期的一起真人真事改編。薩博用長鏡頭在近景間的留連,極為入心入骨地勾畫出一個可憐又可悲的靈魂陷落的全過程。鏡子和燈光是全片最重要的道具,它不僅強化了舞台效果,也暗示了人生與戲劇的膠著狀態。赫夫根每一次在鏡前的安座,時而苦笑,時而痛哭,他的非「我」和多「我」早已潛移默化地擊毀了他的全部性靈。這是一部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近乎無可挑剔的傑作。克勞斯·馬利亞·勃蘭道爾也奉獻出他一生中最透支靈性的最佳表演。

[芬妮和亞力山大] 1982
Fanny and ALexander
導演:英格瑪·伯格曼 出品:瑞典
伯格曼已是第四次拿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是位在全世界重要獎項拿得最多的一位導演。假如說這是伯格曼最後一次拿獎,還為時尚早,老先生還健在。本片也是伯格曼從影以來耗資最大,篇幅最長的一部影片。5個半小時,對很多人來說,想必都是一種折磨。這是伯格曼的一部自傳,也是對他從影的一次總結。主題仍是人的疏離和對上帝的不信任,夢境的反復顯現也是伯格曼的拿手好戲,象徵、隱喻手法更是如野花開放般隨處可見,只是這一次,更為繽紛悅目。影片在布光和色彩上更是達到了造峰造極的地步,形式美感在本片中得到了一次最為集中的釋放。這還是一部戲中戲,以排演瑞典大戲劇家斯特林堡的[一出夢的戲劇]作為主線,這是同為舞台劇導演的伯格曼最愛的一部戲。這出戲的名字完全可以概括伯格曼的所有影片。

本片之後,伯格曼就息影,偶爾還寫寫劇本,但電影,他總是存著一己之念,卻始終沒拍出來。當下歐洲,屬於伯格曼的時代已漸行漸遠了。

[兩個人的車站] 1982
A Railway Station for Two
導演:埃利達爾·梁贊諾夫 出品:俄羅斯
梁贊諾夫這個名字,對於中國觀眾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命運的捉弄]、[辦公室的故事]、[兩個人的車站]組成的「命運三部曲」在80年代引進國內時引起強烈反響,影響了幾代人。我們可以從[兩個人的車站]中管窺他那一貫的幽默的深沉。片中普拉東和薇拉由相互對立直至結為戀人,其過程充滿生動自然的生活實感和苦中作樂的寬厚品格。在他鬆弛調侃的表層敘述下,生存境況的荒謬與可笑以一種尷尬的真實撲面而來。在那些由誤會而導致的滑稽場景和節外生枝的情節轉折背後,透露出導演對生活憂郁本質的概括和捕捉能力。梁贊諾夫從不迴避尖銳的社會問題,這使其作品區別於普通的言情劇而成為蘇聯社會風情的一面獨特的鏡子。他拍攝的影片中,主人公往往是小人物——地位卑微、奔波勞苦,卻具有不屈的善良和熱情。他們對生活,都有著入世而溫情批判的獨到觸角。這些令人動容的品質,根植於俄羅斯民族朴實寬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令人釋然之後不由肅然起敬。

[迷牆] 1982
The Wall
導演:阿倫·派克 出品:英國
如果說在世界電影史上,只有一部作品能夠將搖滾精神和電影語言完美地融為一體的話,這部[迷牆]當之無愧。有言論說,這部電影造成了觀影者的三個顛覆:電影觀的顛覆、人生觀的顛覆和價值觀的顛覆。這部宏大的影音天書,通過Pink Floyd樂隊充滿質疑和反思的歌聲和阿倫·派克犀利而天才的影像造就了一部囊括戰爭陰影、教育危機、性愛迷茫、人性異化、暴力嚮往直至末日恐慌種種方面的曠世寓言。這座「象徵的森林」是對二戰後西方文明賴以立足的理性精神和宗教精神的一次徹底反叛和顛覆。Pink Floyd的銳利鋒芒藉助完美無缺的畫面闡釋,將崇尚批判精神和獨立思考的搖滾文化推向極致。我們的感官被其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影像深深吸引,而我們的靈魂,則被其獨立和自由品格強烈震撼。樂隊和導演在影片中對人性、社會、戰爭、文化做了一場深邃的質詢,其中表達出的迷茫、痛楚和失落,足以讓每一個觀者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現實的處境。

[戰地浪漫曲] 1983
War-Time Romance
導演:彼得·托得洛夫斯基 出品:前蘇聯
前蘇聯的戰爭片,從各種類型上講,在世界電影領域都占據重要地位。本片屬於小品製作,用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故事,宣揚了純俄羅斯所特有的負重感,及相當溫暖的道德力量。
兩男一女,相愛了,卻都想成全對方,卻都沒有得到幸福,只是各自的靈魂得到一次升華。
「活著,還要記住」,是前蘇聯戰爭影片反復提及的一個主題。而本片超越了[一個人的遭遇]對戰爭本身那份既堅韌又溫暖的凝視,而上升至人性至純至美的境界上來。戰爭已經過去,一段朝花夕拾的愛情即將被縫補。一位已婚的放映員依然愛著從前的「戰地皇後」,現在的一位頗有幾分粗俗的小商販。放映員的妻子決定成全他們,而「戰地皇後」同樣心懷不忍,作出了退讓,並以極大的隱忍葬送掉了自己的第二次「青春」。這是一出悲劇,但已不局限於對戰爭創傷的簡單審視,而進入到個人即集體,現在即永遠的巨大悲愴中無法自拔。
貫穿影片始終的暖色調,是專屬前蘇聯彩色攝影的一大特色。它在自然光效中加入了創造者強烈的主觀色調。紅、黃、棕、橙皆均勻鋪展,直指人物情緒的微妙轉變。暗示了這個失而復得,得而復失的故事背後,流淌著人性的美好。影片最大的魔力在於,它的情感感召力相當自然生動,每一個細節,看似細碎,卻都讓導演蒙上了一層淡淡的詩意。而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敘事模式,卻內蘊極為豐厚的感情儲備。最後,放映員和他妻子對望的場景,於無聲處中,五味雜陳,卻又撕肝裂肺。你知道主人公在想些什麼,可你卻不願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一部影片能收到如此動人的情感力量,它也就能迎來各種各樣的贊美了。
[戰地浪漫曲]從電影語匯到主題抒發,都具備相當恬靜的古典情懷,卻又是永恆的,關於「愛」之純粹的一次含淚的禮贊。

[錢] 1983
Money
導演:羅伯特·布列松 出品:法國
戈達爾稱布列松為法國電影界的巴爾扎克,不僅在法國,整個歐洲,布列松以其極端化的電影語言,以及對人性的冷然之姿,成為歐洲最獨特,也是最難以效仿的導演之一。自[一個鄉村教師日記]開始,布列松的影片不再聘用職業演員,不搭布景,減少對話。[錢]作為他的收山之作,無疑也是如此極致。影片根據列夫·托爾斯泰的中篇小說[偽息卷]改編,布列松將故事從19世紀的俄羅斯移至20世紀的巴黎。講述了一起假鈔案,所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死了很多人。本來是個環環相扣,沖突激烈的復仇故事。但布列松以惜字如金的鏡語構成,簡潔到突兀的剪輯手段,僵硬到近乎風乾的場面調度。使全片有種莫名其妙但又無比幽深的禁慾效果。可想而知,這部影片對大多數觀眾而言,都味同嚼蠟。倘若你咬著牙看下來,你又覺得這部影片結束得太快了。這就是高度風格化電影作者布列松的魔力。

[卡門] 1983
Carmen
導演:卡洛斯·紹拉 出品:西班牙
有人曾說這是世界電影史上最優雅的一部套層結構影片。卡門的故事不知被人講了多少遍了,到了紹拉手裡,變得更為純粹,或者說更為形式化。卡門本身對個性解放的不羈追求退讓給了西班牙國舞弗拉明戈的無盡美感。演員們要排演舞劇[卡門],戲外也在上演一幕卡門式的痛並快樂。紹拉是西班牙承上啟下的一位電影大師,他早期作品以超現實主義為載體,對極權政治進行猛烈抨擊。而到了後期,老人變得平和,認為惟有「美」,「美」本身才是永恆的,才是值得人們去孜孜以求的。[卡門]的悲劇意味在於,人們只有在美中沉淪,並抹殺所謂真實身份的價值,才能得到人性的涅磐。可這又像把雙刃劍,是場忽明忽暗的博奕。全片影調莊重而華美,而生命的活力始終呈噴薄狀。
這是部觀賞性極強的影片,西班牙吉它和弗拉明戈舞,皆嫵媚而強勁,絕對能給你的視聽帶來雙重滿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又是部與形而上無太多瓜葛的純電影。
[印度之行]1984
APassage To India
導演:大衛·里恩 出品:英國
這是英國大導演大衛·里恩76歲高齡時拍攝的絕筆之作,本來他可以憑此片第三次榮獲奧斯卡獎,終被[莫扎特]擊敗。本片根據英國著名作家福斯特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一起臆想中的強奸事件,宣揚了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不可調和的,近乎永恆的矛盾。故事發生在二戰後,印度即將獨立的那段歲月,英國姑娘和一位印度醫生一段模稜兩可的友誼,最終兩人形同陌路。

大衛·里恩的電影在注重敘事上與好萊塢如出一轍,但其作風的嚴謹、細膩和舒緩,卻是英國電影所特有的。對人文景觀的窮經皓首,包括對英國歷史和當下狀況的雙重思索,也是好萊塢電影所不願勉為其難的。大衛·里恩酷愛講述英國人在異域的遭遇,具體的說,是在他們的殖民地里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藉此,表達大衛·里恩對這個日不落帝國必將衰敗的無盡感慨。影片像大衛·里恩的前作一樣,注重自然景觀的遼闊與庄嚴,好方便與人心的波動作一微妙呼應。連綿巍峨的群山,人際關系的若即若離,共同完善了全片最耐人咀嚼的文化意味。前段的瑣碎,謹慎而有條不紊的鋪陳。到了後半部,彷彿水滴石穿般,給人以強烈震動。顯示出這位影壇宿將卓而不凡,又異常樸素的敘事功底。

[斯萬的愛情]1984
Swann in Love
導演:沃克爾·斯隆多夫 出品:法國/西德
當代世界電影中一部不可多得、不可忽視的現代心理劇,酷愛改編文學名著的斯隆多夫成功挑戰過《鐵皮鼓》後,把目標對准了法國國寶級小說《追憶似水年華》,但介於普魯斯特這部意識流里程碑之作過於宏篇巨制,影片只挑了小說第一卷《在斯萬家那邊》,而且還只是一部分。
[斯萬的愛情]是斯隆多夫的室內心理劇創傷的高峰,筆墨主要集中在巴黎富豪斯萬和其追求的奧黛特身上,飄盪著巴黎社交圈衣香鬢影與肉慾的淫靡。影片對人物言行的描寫點到為止,處處留白,但微妙的氛圍營造又相當稠密,懸念叢生,環環相扣,人物的欲言又止令觀眾揣摩其心理的同時,不知不覺進入與現實平行存在的心理意識空間,共同參與了對斯萬的情感的解剖,與普魯斯特把撰寫這個上流社會分子的愛情歷程當作病理學文獻相當吻合:如果不堅定,愛情就是種疾病,一出需要智勇的游戲。
但是,雖然[斯萬的愛情]投資不菲製作上乘,匯聚了當時歐洲幾大影星,但德國新浪潮導演與法國人文巨著的邂逅並沒有留下一個美麗的結尾,參與製作的法國人並不推崇德國導演版的[斯萬的愛情],愷撒獎只頒予最佳服裝設計和場景製作了事。

[我的生活像條狗] 1985
My Life as a Dog
導演:萊斯·霍爾斯托姆 出品:瑞典
世人向來對瑞典電影言必稱伯格曼,但萊斯·霍爾斯托姆一反伯祖師的艱深晦澀和動不動就天問自問,以真情動人,令[我的生活像條狗]呈現出不僅是瑞典電影也是歐洲電影難得的清新親切,如散文詩一般娓娓道來一段難以回首的童年往事,自成一派。
[我的生活像條狗]故事的沖突性極強,12歲小男孩英瑪淘氣頑皮,令患重病的母親難以安心,他和哥哥不得不暫時寄居親戚家,等好不容易適應了鄉村的落後乏味和保守,母親的去世又讓這種寄人籬下的生活變成永遠的事實。但霍爾斯托姆並不以強化二元沖突和英瑪的痛楚體驗為最大目的,而是以散淡的筆觸寫下生命成長的過程:兒童的自我性啟蒙、對世事的懵懂、對愛和痛苦的體驗、似有似無的愛情萌芽,並以散點敘事勾勒出一幅當代瑞典生活風情畫:擁有第一台電視機、建造納涼及過冬小屋、有著美麗胸脯的女工為藝術家充當雕像模特……一切無不趣味盎然,生氣勃勃,所含的情感濃度令人回味無窮。
[我的生活像條狗]橫掃了當年金球獎、獨立精神獎、紐約及波士頓影評協會最佳外語片獎,更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導演及劇本提名,被稱為20世紀最好的兒童電影。

[再見吧,孩子們] 1987
Goodbye Children
導演:路易·馬勒 出品:法國
路易·馬勒是法國新浪潮的干將之一,也是新浪潮大師級人物惟一遠赴好萊塢的導演。本片早在路易·馬勒的孩提時代就開始醞釀,他曾說他所有的影片都在為這部影片作積累。影片一經推出,便廣受注目,並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這是路易·馬勒對童年生活極為精巧極為動人,又不乏斷續憂傷的回溯。二戰時期,一個富家子弟和一個猶太少年產生了友誼。有一天,納粹把他帶走了,他再也沒有回來。從表面上,可以讀解出法德合作時那樁不光彩的交易,還可以看到階級壁壘,以及宗教對人本性的傷害。可這都不如,影片所傳達的回憶本身,那麼迷人。兩個少年在上課、進餐、祈禱。他們的關系由遠及近,如此簡單、素樸。納粹的進入,為這段回憶塗抹上一層灰暗的色彩,這回憶變得沉重起來,而無法忘懷。生活流的敘事手法,使得全片在節奏上穩健而舒緩,直至最後一刻,影調上也不事渲染,可事件本身的震懾力,卻能讓觀者心緒不寧。這是法國新浪潮導演在這場運動過後,最值得紀念的一部作品。那幫開路先鋒們東征西討後,還是皈依了傳統。
有人還說本片有同性戀的傾向,路易·馬勒對此拒絕回答。

[熊的故事] 1988
The Bear
導演:讓-雅克·阿諾 出品:法國 凱撒獎最佳導演獎
如果你不肯承認這部電影的成就,可以想想美國電影里的動物,比如金剛(它還算比較有史詩般的悲劇色彩)、鯊魚、蟒蛇、蝙蝠、老鼠、貓和狗,特別是狗,這些傢伙在美國電影里基本上都是沒有尊嚴的,即使有一天它們成為了美國公民客廳里不可缺少的家庭成員([一家之鼠]),或者庭院的統治者([貓狗大戰]),甚至愛情的見證([馬語者]),它們仍然沒有自尊,沒有它們作為動物的話語權利,它們只能是爆米花電影里的小丑,愛情片里的道具。[熊的故事]不同,這個故事最精彩的處理,是它恰恰把人放在介入者的位置,它用人類從主動變為被動這個轉變過程,來反映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更為真實的關系。當然,它還有一個相當可愛而感人的故事,和兩個永遠也無法替代的毛茸茸的功勛演員——尊敬的大熊先生和可敬的小熊先生。
在好萊塢的銀幕上,動物是明星和道具,而讓-雅克阿諾的電影,則把熊塑造成了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演員。

[火柴廠女工] 1989
Match Factory Girl
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 出品:芬蘭
本片是芬蘭國寶級導演阿基·考里斯馬基的成名作,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大放異彩,並奪得國際電影獎。也是阿基「工人三部曲」的第二部,前兩部為[天堂陰影]和[阿里耶爾]。一個相貌平凡的女工,卻總想邂逅白馬王子,可白馬王子卻把她當作妓女。她懷孕了,卻在一次車禍中,流產了。萬念俱灰之下,毒死了她的情人、父母還有一個試圖向她套近乎的男人。
阿基的影片是古怪的現實主義和突如其來的表現主義的扭曲結合。本片是他創作風范的首次曝光,悠長緩慢的敘事節奏,煞有介事的紀實影像。使全片非常滑稽地籠罩著一種異樣的童話色彩。這片容易讓人聯想到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憧憬雖有,甜美盡失。也就是說,阿基的影片撐破了傳統童話的框架,直接洞穿了現實本身。反童話,是阿基影片最重要的特色之一,他的新作[沒有過去的男人]也是如此。畫面鮮麗,卻掩飾不住內里的辛酸和苦痛。[火柴廠女工]仍是他目前為止手法最為樸素、敘事最為干練的一部力作。為芬蘭電影納入國際視野作出了重要貢獻。

[天堂電影院] 1989
Cinema Paradiso
導演:朱塞佩·托納托雷 出品:義大利/法國
這是全世界影迷都非常珍愛的一部影片,全片以倒敘的筆觸講述一個導演在少年時代,被電影的奇光異彩所浸染的美麗過程,也反映了電影對西西里島平民精神世界的深遠影響。影片基調溫和、甜美,對電影本身最樸素的感恩,有著許多生動感人的描繪。電影的榮光不再,人們也只是以含淚的微笑向歷史告別。影片結尾那一連串的接吻鏡頭,似在聲明,只要生活還在繼續,美就能流傳,而電影就會像那些次第繽紛的「吻」一樣與我們相遇。這是一掃義大利電影沉重影調的一部相當積極健康的影片,並具備一定質朴的勵志情懷。這也是導演托納托雷的成名作,他也是憑此片成為上世紀末義大利最重要的導演。他後來的影片雖然都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但從資素上來講,都無法和本片相提並論。曾有人認為歐洲電影的改良應從[天堂電影院]開始,走明朗和可視性的道路,又不失真摯的人文感懷。可惜,本片對目前的歐洲電影而言,還只是曇花一現。

90年代

[薇洛妮卡雙重生活] 1991
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ca
導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國別:法國、波蘭、挪威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歐洲電影八十至九十年代無法忽略的名字,無論是他早期作品對政治的關注,還是後期逐漸深入到對命運的追問,都具有歐洲電影十分顯著的濃郁人文色彩的特點。基耶斯洛夫斯基對於命運中偶然與必然因素的思考,影響了很多後輩電影人比如湯姆·提克威,甚至包括不少亞洲的年輕導演。[薇洛妮卡雙重生活]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十分重要的一部作品,影片關於兩個毫無關聯卻長相完全一樣的女孩各自命運的表達,在暖黃色調充滿哀傷和溫暖的畫面中,具有神秘不可言說的神韻。影片厚重的母題,卻通篇流露著微妙而空靈的氣質,給觀眾以無限想像深入的空間,或許這就是屬於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特殊魅力,對於人類命運最根本課題無止盡的追問,正是人們對於電影這一藝術手段的最高期望。[薇洛妮卡雙重生活]就像一抹光彩奪目的晚霞,轉瞬即逝,卻宛如某種神秘的召喚深深印在你的腦海。

[英雄托托]1991
Toto

導演:雅各·范·多梅爾 出品:比利時/德國
本片是後現代電影的重要案例。後現代電影在形式上是文本的互指,在內涵上的重要特徵,則為身份的錯失和人生的邂逅。王家衛、湯姆·提克威、胡里奧·梅德姆的影片都有這個特色。一場大火,使兩對父母有可能抱錯了孩子。由此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托托總認為阿爾弗雷德的一切應全部屬於自己,阿爾弗雷德和托托的姐姐有了關系,他也和姐姐做了同樣的事情。姐姐在他的逼迫下去燒阿爾弗雷德的房子,不料自己卻葬身火海。托托又遇到一個女人,她和姐姐酷肖,但她卻是阿爾弗雷德的妻子。垂垂老矣的托托決定殺死阿爾弗德。他死了,影片沒有告訴我們死者究竟是阿爾弗雷德,還是托托。
不可思議的魔幻色彩,卻以一種幽默、抒情的筆調娓娓道來。是這部影片的一大特色,而身份的重疊和抽離,傳達出生命的神奇本質。你對它,將永遠保持著孩子般的敬畏。

[霍華德庄園] 1992
Howards End
導演:詹姆斯·艾弗里 國別:英國、日本
英國電影在歐洲電影中風格獨特,就像溫文而雅的英國紳士一般,具有內斂、剋制的態度,總是不露痕跡地表達人生最激烈的感情,其中蘊涵的兩相對比拉扯的張力正是英國電影的最大魅力,[霍華德庄園]正是其中的一部精品。影片圍繞霍華德庄園所有權的轉讓引出了幾段曲折戀情,表現出當時英國社會的風尚和不同人物因為性格、價值觀各異而走向不同的命運。[霍華德庄園]的兩位主要演員安東尼·霍布金斯和埃瑪·湯普森都是極具英國特點的著名演員,兩人交相輝映的演技為影片注入了純正的英國風格。出於表達方式的婉轉及時代差距,英國電影很容易落入拖沓冗長並不知所雲的危機,但是它真正的魅力也正是蘊涵在並不直指事物的態度上,姿態的優雅一旦和人格的高貴完美結合,內里的豐富內涵必然呼之欲出,於是擁有難以抵擋的吸引力和值得反復咀嚼的深厚底蘊。

[冬天的心]1992
Heart in Winter
導演:克勞德·索代 出品:法國
浪漫至極的法國竟出現了這樣一部連親吻和牽手都沒有的愛情電影,確實很有意思。
索代是位有著深厚文學修養的導演,最早拍過很多男性色彩極濃的動作片,後來,則變得瑣碎了,也可以說,變得寫實而古典了。他對死水微瀾的生活常態產生興趣,目光也轉向了女性。本片是他所獲榮譽最高的一部影片,一舉斬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並在本國愷撒獎上奪得最佳導演。一對男女明明蠢蠢欲動,卻連適可而止的行徑也沒有發生。這倒有些像不少中國人的感情方式。索代認為愛首先是種能力,男主人公認為他沒有愛的能力,所以他的愛情大門總處於閉關狀態。索代刻意簡化了情感張力,卻在以靜制動的行為動機中,給人以悠長的回味。是法國後期靜態電影的標志性作品,其不置一詞,卻盡得風流的風范,在法國影壇極為罕見。

本片的兩位主演達尼埃爾·奧特伊、艾曼紐·貝阿既是法國著名的實力派演員,也是一對銀幕伉儷。兩人的對手戲,因夫妻的緣故,許多精妙情緒的傳達極為准確。

[人咬狗]1992
Man Bites Dog
導演:萊米·貝瓦克斯/安德烈·貝澤/貝諾特·波維德 出品:比利時
三個比利時三流電影學院的學生,憑借著一腔電影青年的方剛熱血,炮製了這出「殺手生活寫實紀錄」,不折不扣的後現代黑色鬧劇。論無恥和令人作嘔程度,影像粗糙的[人咬狗]甚至超過了[發條桔]和[天生殺人狂],但正是因為編導和演員天不怕地不怕的沒皮沒臉,[人咬狗]才得以從骨子裡自由無忌和散發著生猛氣勢。
殺手A為了能夠「名垂青史」,同意讓人拍攝他殺人、埋屍的全過程,當然一切不是那麼順利,攝制組諸位偶爾還得給A君搭把手,有次還參與了一起瘋狂輪奸殺人血案。紀錄片式片中片,逼真的寫實場景,比Dogma主義還Dogma主義的鏡頭語言,戲謔味十足的角色和對白,瘋狂表象下對媒體和「紀錄電影」的尖刻嘲諷,令[人咬狗]當年不僅擊敗[致命武器3],成為比利時票房之冠,還在1992年戛納電影節上力排一干名導之作,引發出觀影熱潮。

[印度支那] 1992
Indochine
導演:雷吉·瓦格涅 出品:法國
相比濕漉漉的情色電影[情人],[印度支那]在表現殖民地生活(包括愛情生活)和殖民文化沖突這兩個方面,都顯得更為出色(不過音樂稍遜一籌)。這是雷瑞·瓦格涅90年代的第一部電影,也是他的第一部史詩片,影片細致地描繪了二戰後法國人在殖民地度過的最後歲月。女主角凱瑟琳·德諾芙在片尾的背影非常令人難忘,宏大而無情的歷史洪流捲走了她的一切,而她只能以法國貴族式的優雅默默承受這一切。這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哭泣游戲] 1992
The Crying Game
導演:尼爾·喬丹 國別:英國、日本
本片的成功更多原因來自於題材的特殊,以及演員本人氣質與劇中人物的驚人合適。片中兩位主人公的愛情面臨著性別的尷尬和共和軍的追殺雙重危機,也正是在這種絕境之中,導演營造了堪稱經典的愛情場面,情感流動自然,動情處無不令人忘情投入。傑伊·戴維森對本片的貢獻絕對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如此命運復雜坎坷、難以評價的人物,飾演得令所有觀眾理所當然地認同他的感情和選擇,甚至他的嬌艷與美麗也讓人十分難忘。[哭泣游戲]一片很難定論它的類型,愛情、驚險、動作、劇情,還有同性戀、革命等各種復雜因素的糅合,導演對整

F. 講述在法國打工的電影

該片講述了東北下崗女工麗娜,本想去法國做保姆賺錢改變生活,但無奈成了一名巴黎的特殊工作者的故事。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東北下崗女工在當時的生活現狀和受到的經濟壓力。

於是在經濟壓力之下,抱著對法國巴黎高薪工作的憧憬,踏上了異國打工的道路,最後卻無奈成為法國巴黎街上的一名特殊工作者的故事。

上世紀90年代末東北爆發大規模下崗潮,其中女性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男人可以出賣勞動力,女人們只能被迫下崗,張麗娜就是其中的一員。

G. 齊溪演過在法國做小姐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下海》是奧利維耶·梅斯執導、王小帥監制的劇情片,由齊溪、王茜、曾美慧孜、耿樂、曲高位主演。該片於2017年10月16日在釜山電影節首映。 該片講述了東北下崗女工麗娜,本想去法國做保姆賺錢改變生活,但無奈成了一名巴黎的站 街 女的故事。

麗娜(下崗女工 ) 扮演者齊溪

閱讀全文

與法國電影講電梯女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座位對位排列其視線升高值為 瀏覽:703
電影網站英文版 瀏覽:148
什麼飛行外國電影 瀏覽:774
奶奶的綉花鞋電影結局 瀏覽:990
你好李煥英在電影院的照片 瀏覽:46
泰國電影三天兩夜 瀏覽:938
第八屆溫哥華華語電影節紅楓葉獎 瀏覽:863
大陸蔓延完整電影在線 瀏覽:758
thehelp電影英文版百度雲 瀏覽:404
木衛二報告電影結局 瀏覽:246
愛情電影女明星 瀏覽:193
保利水城電影院電影 瀏覽:62
外國愛情電影經典剪輯 瀏覽:892
主角是吉奧的英文電影 瀏覽:960
libert法國電影自由 瀏覽:419
電影第一次什麼意思 瀏覽:254
韓國電影女演員招募在線觀看 瀏覽:295
美國災難國語電影大全 瀏覽:745
愛情電影泰國愛情電視連續劇 瀏覽:484
廣島之戀電影完整中文版 瀏覽: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