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河故人影評
物是人非,山河猶在
——評《山河故人》主題
影片《山河故人》是由賈樟柯導演的電影。導演借用三個時間和三個空間維度分別講述了自己對故鄉、故人的深切情懷。電影用平淡的敘事口吻,卻在細節上處處體現作者的用心並打動觀眾,它將個體生命經歷悄無聲息地融入時代長河,歷經歲月洗禮,又一一呈現在觀眾面前。時光似水流年,在時代的洪流里靜默中穿梭,改變的是故鄉的人,不變的是猶在的山河。
一、鄉土中的家國情懷
影片中的三個主人公分別給我們對故鄉、故土之情做了最好的詮釋。三個人的名字早已說清了三個人不同的命運。濤兒,濤聲依舊;晉升,發財升高;梁子,山間樑柱。
濤兒始終呆在家鄉,她見證了流年歲月里城市的變遷和發展。這片土地賦予了她的生命,她的愛情,她的事業和她牽掛的人。她的留下是紮根於故土的留戀,是鄉土中的家國情懷。
晉生是時代的弄潮兒。他不斷追求著自己的夢想,努力在時代的最前端行走。然而,作為時代寵兒的他,隨著時代的變遷發展和對金錢利益的追求,即使生活在發達的澳洲,也因不會英語而與澳洲主流社會脫節,最終還是選擇在自己所熟悉的本土文化中生存,與自己周圍的老同鄉聊天度日,訴說著對故鄉的思念。
梁子,一個淳樸憨厚的礦井工人,他在得知自己一直愛慕的濤要嫁給張晉生時,他最終選擇離開汾陽這個傷心之地。他漂泊到了河北邯鄲,在外地繼續礦下謀生,使他重返故土的是他的肺病。由於病情惡化,走投無路時的他,最終還是回到故土。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空下,理應產生不同的想法。但在《山河故人》中我們看到的是在時代變遷下的人們對故土的思念,是文化回歸,是故土中的家國情懷。
二、 電影符號里的山河回憶
「當愛已成往事,文峰塔挺立,山河猶在」。整部影片除了人物與故鄉的矛盾拉扯出了對家鄉的思念,還從各種不同的場景中展現了人們對山河的回憶。影片的三段,分別講述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故事。而相應的,電影的畫幅也對應了4:3、16:9、2.35:1的三種比例,導演用畫幅和比例來講述時間線,以此來訴說時代的發展與變遷,讓觀眾去尋找其中的「山河」和「故人」。
片中一頭一尾舞蹈呼應,同樣的節奏,不同的內涵。從洋溢的舞姿到穩重的步伐。舞動著的是對歲月的致敬,對往事的回憶,對故土的留戀。佇立的文峰塔在傲雪中靜靜地看著滄海桑田,世代的變幻,見證了時代的變遷,成為了故土的回憶符號。一小串鑰匙聯系了梁子與濤兒的愛情和友誼,聯系著濤兒對孩子的懷念與不舍。它打開了梁子多年的心結,打開了Dollar未來故鄉的追根溯源,打開了每一個人對故鄉的回憶。
三、物是人非,文化依舊
從昔日的友好夥伴,到最後的山河崩裂。裡面的每一代人都經歷了迷惘,躊躇與改變。在「過去」的段落中,梁子是生活在過去迷惘的人,濤兒是在未來與過去中躊躇的人,而晉生是擁抱未來改變的人。在「現在」的段落中,濤兒是留在過去的故人,晉生是躊躇的人,Dollar是擁抱未來的人。最後到了「未來」段落,晉生是留在過去的人,Dollar是在躊躇中徘徊的人,而擁抱未來的人可能已是其他人了吧。這三段的「變」與「不變」是對英文片名「Mountains May Depart 」的最好的詮釋。即使三角形在穩定,經歷了浮生滄桑後也會經歷崩塌與分離。
我們能感受到片中主人公經歷的每一個段離別後滄桑巨變中帶來的湊砣歲月,同時,也能感受到每一個人在時代發展下對故土深沉的愛。我們都無法留住曾經和過去,但深藏於我們中國人心中的文化根源會傳遞下去。從宏觀的鄉情,聚焦到一把鑰匙的傳承,細膩中流露出文化的堅守。即使物是人非,但文化依舊傳承。
時代的變化是不可逆轉的。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事情看似不變,實則又好像改變了不少。在當代中國物質快速發展,人們的舊有情感也在快速消逝的圖景中。當我們保持自己真實的內心,珍惜每一個階段陪你走過的人。雖然在物是人非的快節奏生活中,也能找到那屬於自己的山河與故人。
Ⅱ 山河故人的介紹
《山河故人》(Mountains may depart)是由賈樟柯編劇執導的一部家庭劇情現實題材的電影,由趙濤、張譯、梁景東、董子健等主演,張艾嘉特別演出,於2015年10月30日在全國公映。1該片講述了汾陽姑娘沈濤一家三代人從1999年到2025年情感、時代變化的故事2。2015年該片入圍第68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等獎項並獲得第63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公眾大獎。(概述圖片來自3)
Ⅲ 《山河故人》在線免費觀看百度雲資源,求下載
《山河故人》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bn-ALc_ff6SEyynR8aPAxw
Ⅳ 山河破碎 故人依舊|《山河故人》影評
《山河故人》講述了自1999年到2025年二十六年間歷史變遷過程中,張晉生、沈濤、梁子這一代人和他們的故鄉的故事。情感,慾望,衰老,離別,空虛,錯位,和孤獨。
如同《布達佩斯大飯店》採用了不同的畫幅來表現不同層面的故事一樣,《山河故人》使用4:3、16:9、2.35:1三種寬高比,分別對應昨天、今天、明天,去營造一種年代跨度的影像歷史真實性。從1999年的世紀末之舞,到2014年的故人分崩離散,再到2025年的隔岸遙想,宛如一曲被逐漸拉伸的哀歌。
1999年,剛買了小汽車的加油站老闆張晉生和在礦上看庫的梁子同時喜歡上愛跳舞的沈濤。最終沈濤選擇了更有趣也更有錢的張晉生,梁子選擇了離鄉。4:3的取景框里,人與人之間似乎離得很近,主要人物的周圍也總有很多人,他們被人群簇擁著,導演表達的是那個時代人們的關系很親近,情感很溫暖。
2014年,得了癌症的梁子不得已回到故鄉,找人借錢看病。此時沈濤和張晉生已經離婚,張晉生去了上海,而沈濤接管了加油站。沈濤的父親死在火車站,兒子張到樂回來奔喪。葬禮辦完,沈濤坐火車送兒子回上海,在火車上,沈濤給了到樂一套家門的鑰匙。16:9的全畫面填充,帶給觀眾臨場真實感,也表現了人們面對生老病死、故人遠去的無能為力。
2025年,一直受西方教育的到樂與父親張晉生交流要通過谷歌翻譯。到樂愛上了自己的漢語老師米婭。張到樂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父親和母親,但是在米婭感化下,他說出母親的中文名字「濤」,並想要回國看望母親。在2.35:1的未來時空里,人物的周圍都很空曠,給人一種疏遠的感覺,就像到樂父子已經無法走向彼此,就像陪伴沈濤的只有那條拉布拉多。
電影最有張力的一幕出現在片尾,相比電影第一幕,迪廳里的許多人一起跳舞,相同的背景音樂《Go West》逐漸響起,但是此時只剩下了趙濤獨自一人在大雪中起舞。她抖動的身體似乎是要把二十多年的經歷全都傾訴給故鄉的山河。這一場戲不過兩分鍾,卻足以把前兩個小時的故事都當成鋪墊。
換了地點,換了場景,唯一不變的只有那個舞者。沈濤身邊的人來了走了,如同我們的人生里次第登場的人物消失在交錯光影里。
梁子走的時候說,他在迪廳已經說過再見了;父親突然離世,甚至連告別都沒有。所以沈濤執意坐火車陪著兒子跨越半個中國,只是為了一個漫長的告別。然而多年以後,她終究模糊在兒子的記憶里。
電影海報上有一句話: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所以告別的時候,一定要用力一點。葉倩文的《珍重》多次在電影中響起,賈樟柯曾經這么評價這首歌:葉倩文歌裡面是情義相連的,不但是有情,而且有義,她說「盼望世事總可有轉機」,你能想到她愛的人,可能在某種危機裡面,可能已經分開疏遠,但她還有牽掛,還有愛的祝福,還有一種思念。
一生與故鄉廝守的沈濤,失去了朋友、愛情、父親、兒子,依然堅守著故鄉生活。成為富豪的張晉生離開了故鄉、鄉音未改卻再也不能回去,只能與一群說著相同方言的老鄉尋找失去的故土。沉默寡言的梁子在外漂泊十五年最終落葉歸根、回到了那個落滿灰塵的空屋子。而一直保留著家裡鑰匙的到樂,故鄉只是一個傳說,他是一個沒有故鄉的人、終究無法明白鄉愁。
有人把電影名字四個字擴展為八個:山河依舊,故人不在。而電影的英文名卻是Mountains May Depart(山會崩)。這個名字應該是來自聖經:Forthe mountains shall depart, and the hills be removed; but my kindness shall not depart from thee, neither shall the covenant of my peace be removed.所以電影真正要表達的是:山河破碎,故人依舊。可是沈濤能否等到兒子的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