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法國電影新女性

法國電影新女性

發布時間:2024-01-29 23:29:27

『壹』 什麼是電影,電影的意義是什麼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電影的意義在於它的出現只是讓世界在你眼裡出現的更真實,沒有遮遮羞羞的蒙蔽與掩蓋,讓人的視角層面拓展的更加曠遠與寬闊,豐富觀影者的思維角度,使之與原生蘊存的思想、觀念得以多元交匯,收獲新生精神的啟蒙,世道艱深,誰看到的維度越多,世界在誰的眼中便越真實。

(1)法國電影新女性擴展閱讀:

1、電影的表現手段:

電影是一種以現代科技成果為工具與材料,運用創造視覺形象和鏡頭組接的表現手段,在銀幕的空間和時間里,塑造運動的、音畫結合的、逼真的具體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的現代藝術。

電影能准確地「還原」現實世界,「展現」虛擬世界,給人以逼真感,親近感,宛如身臨其境。電影的這種特性,可以滿足人們更廣闊、更真實地感受生活的願望。電影的幀速率一般是24幀每秒,隨著技術的提升,即將出現48幀甚至60幀每秒的電影。

2、中國電影之最:

中國最早放映的電影——1896年8月11日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又一村」茶樓內放映的「西洋影戲」。

中國第一部電影是戲曲片京劇《定軍山》,內有《請纓》、《舞刀》等片斷,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由北京豐泰照相館攝制。無聲片,長約半小時。

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是《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1913年在上海拍攝,無聲片,鄭正秋編劇,鄭正秋和張石川聯合導演。此片是由亞細亞影戲公司開張後的第一部作品,首開家庭倫理劇之先河。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1921年中國影戲研究社在上海拍攝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

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可放映電影——1922年由張石川導演的《勞工之愛情》又名《擲果緣》,是現存尚可放映的最早的一部中國電影,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故事片。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是《歌女紅牡丹》,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攝制,該片採用的是蠟盤配音的技術。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伊留繼昂電影院。1905年,由俄籍建築設計師、猶太人潘·瓦·科勃采夫開設了哈爾濱第一家電影院。原址就在道里區西十二道街和中央大街交口處,這也就是中國第一家電影院。

『貳』 新女性的電影風波

1935年舊歷新年(2月3日),電影《新女性》在上海金城劇院正式上映。時逢年節,又加上名導演蔡楚生、名影星阮玲玉的宣傳,使該片還未上映就頗受矚目。《新女性》上映後獲得良好反響,但趙君豪、錢華、金華亭等記者觀後認為,片中塑造的記者角色有侮辱記者形象之處,對此深感不滿,遂聯名向上海新聞記者公會提議,請求召集緊急會議,對該片侮辱記者一事商議應付辦法。
《新女性》主要講述了一位知識女性韋明遭遇婚姻失敗後,期望依靠自身力量和女兒生活下去,最後卻在感情波折、生活苦難和流言蜚語的打擊下,走上自殺之途的悲劇故事。片中擔任小角色的那名記者曾與韋明有私人嫌隙,在她被送入醫院搶救期間,就迫不及待地將她服毒自殺的消息,當作「獨家消息」發表在當天晚報上。韋明被搶救醒來後,看到晚報上造謠侮辱她的消息,由憤怒而覺醒,喊出「我要活,我要報復!」但最終仍含恨離開人世。影片通過韋明這個年輕女性的個人悲劇,對社會提出了深刻的批判,也側面表達出對當時新聞界部分記者的嘲諷和不滿。因此,該片上映伊始就引起了新聞界的注意。《新女性》中的那位記者到底被塑造成怎樣的形象,以致引起趙君豪等記者如此不滿呢?當時人對片中這位小報記者是這樣描述的:《新女性》中的記者是一位學藝版(在上海說是「報屁股」)副刊編輯的記者,在整個新聞記者地位的比較上說,不過是很渺小的一員,在舞場里發散刊發著不忠實的偽報的新聞,得意忘形地喝著舞女所施捨的白開水,對於廣告部和廣告主的顧全,對於豪客的諂媚,對於投稿者的欺弄,采訪新聞時的輕浮,可謂集中了流俗報道者的丑態。
這段話將一個媚俗、投機的記者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角色雖為虛構,但的確反映出生活中一部分記者的真實狀態。《新女性》上映後,當時的影評主要就片中塑造的新女性形象及主要角色進行評價,或從人物特點、情節設計方面提出不同意見,對那位頗有寓意、扮演著不光采角色的記者則未曾涉及。
那麼記者在一般人心目的形象到底如何呢?當時記者的社會地位已有所提高,但整體形象仍不如人意,甚至因一部分報人無視職業道德的行為,在普通人中有所謂「報人無好人」之說。記者給人造成的不良印象已非一日,《新女性》則是把這種看法通過一個小角色表現出來而已。但對部分記者而言,《新女性》中的記者形象是他們不能接受的,並認為是對全體記者的侮辱。
2月9日,當上海市民們還沉浸在舊歷年節的熱鬧氣氛中時,上海新聞記者公會召開執行委員會緊急會議,對趙君豪等記者提出的《新女性》侮辱記者的問題進行討論。會議最終決定向該片的製作公司上海聯華影業公司提出三點要求:第一,將該片侮辱記者各點予以剪去;第二,登報向全國新聞記者道歉;第三,保證以後不再有此等事件發生。上海新聞記者公會隨後派出錢華、金華亭、蔣宗道等記者,與聯華公司進行交易。

『叄』 新女性的影片評價

新女性悲劇的生動呈現,阮玲玉人生的天鵝輓歌。
影片運用質朴的現實主義手法,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它抨擊惡勢力之尖銳,曾引起反動的「新聞記者公會」的「抗議」和一些黃色報刊對編導和演員的人身攻擊。 影片同時還塑造了先進女工李阿英的形象,否定韋明的軟弱性,正面指出婦女解放斗爭的正確道路。阮玲玉在影片中有出色表演,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的形象,以她良好的藝術修養和對生活的深刻感受,准確而真實地表現出人物的感情世界,顯示出她至臻成熟的藝術才華。但在演完這部影片後,她也遭到社會惡勢力的侮辱和迫害,演出了一場與韋明同樣的悲劇。於1935「三八」節的早晨服毒自殺,以25歲的年華結束了她的一生。

『肆』 阮玲玉張曼玉(張曼玉復活了阮玲玉)

關錦鵬:「那個年代(1935年)阮玲玉遇到那種事就自殺, 如果你遇到同樣的事,你會否自殺 ?」

張曼玉:「我想我第一反應,我給人的感覺是不在乎,但我不高興是我個人的事, 我一定不會讓他們有滿足感 ,(不可能)讓他們知道我不高興,更何況是自殺,要死,我自己會選擇死。」

這段對話來自電影《阮玲玉》。

2020年4月26日,是傳奇女星阮玲玉的110歲誕辰,如今佳人仙逝已經85年。

她是民國默片電影時期最好的女演員,卻在明星生涯最璀璨,也是人生最美好的25歲選擇了自殺,她的死亡真相在塵封多年後才被還原,所謂的「 人言可畏 」,不過是一個謊言。

一、

1910年4月26日,阮玲玉出生在上海一個貧困的家庭,父親在她6歲的時候得了肺癆病去世,母親只能帶著她一起去富人家幫佣。

母親在一個張姓的大戶人家穩定了下來當僕人,因為這家的主人是女校的校董,阮玲玉得以有機會用半價的學費上學。

15歲那年,少女阮玲玉初長成,她出落得婷婷玉立,不施粉黛卻依然楚楚動人,穿著樸素的她隨便往哪裡一站,就是一道迷人的風景線。

那年阮玲玉遇到了張家的四公子張達民,18歲的浪盪公子哥對她一見傾心,於是便展開了瘋狂的追求,過慣了苦日子的阮母也有意撮合兩人。

一個少爺要娶女僕之女,這事自然不被張家所容,為了反抗家庭,張達民在外邊租了一套房子,他和阮玲玉正式開始了同居。

張達民這樣的公子哥就像是寄生蟲,除了依附家庭,他不具備生存的能力,眼看日子就要混不下去了,他做導演的哥哥張慧沖提議: 弟妹條件這么好,要不要考慮拍電影

阮玲玉16歲那年出演了第一部電影《掛名夫妻》,當她第一次獲得片酬時,張達民已經開口問她要錢了。

早期阮玲玉演出的角色基本上很普通,也就是我們現在俗稱的「 花瓶 」。

後來張達民的父親離世,為了能分得更多的遺產,他決定娶阮玲玉為妻。

哥哥張慧沖用父親的遺產拍電影,張達民的那一份則成了賭資和風月場所的門票,他這樣揮霍下去,坐吃山空是遲早的事。

再之後,阮玲玉成了張達民的第二個宿主,不榨乾她的最後一滴血,這個游手好閑的公子哥絕不罷休,他常說」 沒有我哥哥的引薦,你怎麼會有今天 「。

二、

1932年,22歲的阮玲玉正當紅,她在香港躲避戰火,在一次應酬場合中認識了做茶葉生意的富商唐季珊 。

阮玲玉回到上海後就離開了張達民,她和前夫簽署了離婚協議,之後每個月拿100塊供養這個寄生蟲。

唐季珊的前女友,同樣是電影明星的張織雲給阮玲玉寫過一封信,信里說唐季珊玩弄女性不是一個好人,還說「 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阮玲玉覺得這不過是女人的嫉妒。

唐季珊在上海的新閘路為新歡購置了一幢三層小洋樓,阮玲玉把母親和養女都接過來一起住,她的小家庭在這里度過了這一生最快樂的時光。

每個月100塊對於一個賭鬼是不夠的,特別是看到昔日的愛人傍上了大款,貪婪的張達民開始勒索阮玲玉和唐季珊,在被拒絕後,他把口中的「姦夫淫婦」告上了法院 ,還誣告阮玲玉盜竊他的財產給唐季珊。

唐季珊在廣東是有老婆的,他原配夫人的娘家也是極有權勢的,為此他從來沒動過離婚的念頭,他捨不得放棄廣東岳父家的資源。

阮玲玉也幻想過有一天,唐季珊會娶她,沒有名分的日子她可以忍受,但是到最後居然是無名無實,她步了張織雲的後塵,她們不過是這個有錢人的「 玩物 」。

阮玲玉的代表作是《新女性》,電影里獨立的女作家韋明本期望通過自身努力活下去,但是被感情不順、生活貧苦和流言蜚語一次次傷害,最終將她逼上了服毒自殺的絕路。

1935年2月3日,《新女性》上映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阮玲玉成了「新女性」的代言人, 她化身為五千年來中國女性站起來反抗的標志性人物

與此同時,張達民不依不饒地向報社和記者「爆料」,將所有的污水都都潑到了阮玲玉身上。

3月7日,《新女性》的片方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宴,當時電影圈名流悉數登場,晚會上阮玲玉擁抱和親吻了所有在場的人,誰也想不到,這居然是她用來生別的方式。

當天晚上回到了唐季珊購買的小洋樓,阮玲玉用一碗八寶粥送服了3瓶安眠葯,之後她再也沒有醒來。

阮玲玉的去世在當時轟動一時,據說送葬那天,二十里長街,有幾十萬人為她送行,甚至有幾個女孩為了她自殺。

三、

阮玲玉離開這個世界的29年後,1964年9月20日,張曼玉出生了,27年後她將在大熒幕上演繹這位前輩的傳奇,有影迷說: 張曼玉「復活」了阮玲玉

張曼玉的父母在她9歲的時候離婚,相依為命的母子倆去了英國,在她的記憶里父親是那個攔在母親高高舉起的藤條前的偉岸男人,除此之外便沒有其他印象,生命中更多的是她嚴厲的母親。

1982年,17歲的張曼玉從英國回到香港度假,被星探發掘後參加了選美比賽,她獲得了當年香港小姐的第二名,甜美的外形,以及她那極具辨識性的兔牙成了她進入娛樂圈的門票。

1983年,張曼玉出道後拍的第二部電影叫《緣分》,她已經當了女主角,和她搭檔的是如日中天的哥哥張國榮,比她大一歲的梅艷芳在這部電影里當女配。

張曼玉出道初期,她的標簽是選美亞軍,國色天姿一度是別人對她的贊美,之後又變成了別人嘲笑她的理由,那時她是「花瓶」,就跟她的前輩阮玲玉剛出道時一樣。

1985年張曼玉加入嘉禾,並獲得了演出《警察故事》的機會。

進組第一場戲就是拍她和成龍的對手戲,演小情侶之間吵架,但是拍了好幾條, 效果都差強人意,氣得成龍現場朝著她吼了起來,這時的張曼玉淚水在眼裡打轉,但是彷彿又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在。

成龍馬上招呼攝影師:「 她的情緒對了,開工 !」

那一天,成龍罵醒了未來中國電影界最好的女演員。

剛剛過了20歲的張曼玉,有一天和一個導演聊天時說:「 我想當影後,以後有需要演技的角色,記得找我 。」

這個導演聽罷笑得前仰後合,很不客氣地說:「 你是很紅,但是這並不代表你有演技 。」

那時還是「花瓶」的張曼玉暗暗下定決心: 我一定拿影後給你看

同年,電影《玫瑰的故事》籌拍,這是一部講述富家女黃玫瑰坎坷人生情路的故事,被張曼玉看到了,這正是 她渴望的演技可以有發揮的角色

張曼玉毛遂自薦,但是被導演兼編劇的楊凡直接拒絕,電影里的黃玫瑰歷經滄桑和歲月的洗禮,但是張曼玉的形象過於甜美。

張曼玉也是一個不服輸的「狠人」,她當即決定拔掉標志性的兔牙,並且剪掉了自己的長發,之後她再次試鏡,終於爭取到了這個角色。

1988年張曼玉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王家衛,合作了電影《旺角卡門》,之後他們又合作了《阿飛正傳》,在墨鏡王的調教下, 她的演技日趨成熟

張曼玉已經具備了一個優質演員所具備的一切,她距離超級巨星, 還缺少一部代表作

四、

從小缺少父愛的張曼玉,對愛情充滿了渴望,在經歷了初戀渣男的背叛後,她又遇到了痴迷賽車的浪子爾冬升,之後也是不歡而散,理由是「 他愛賽車勝過一切 」,以及「 他每次賽車都會令我膽戰心驚 」。

一次又一次被感情傷害,但是又不服輸地投入到新的一段感情,張曼玉就像是追逐愛情的「女誇父」,卻總是愛而不可得。

1990拍攝陳可辛電影處女作《雙城故事》時,張曼玉和劇組的美術指導漢克墜入愛河。

1991年,關錦鵬籌備人物傳記電影《阮玲玉》,這是一部為梅艷芳量身定製的作品,上一次的《胭脂扣》,他和梅姐雙雙成就,這一次的合作原本也是水到渠成。

但是在電影開拍前卻傳出了梅艷芳辭演的新聞,當時無數的女演員毛遂自薦,不過最終關錦鵬選擇了在文藝片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張曼玉。

距離第一次梅艷芳和張曼玉合作已經過去了8年,風水輪流轉,這時的梅艷芳成了 絕代芳華的超級巨星 ,而張曼玉不過是剛剛擺脫了「 花瓶女明星 」這個標簽。

當張曼玉接替梅艷芳出演《阮玲玉》的消息一傳開,眾多媒體一邊倒地攻擊張曼玉,認為她無法替代梅艷芳,這個角色不屬於她,她頂著梅艷芳留下的巨大壓力進組。

再之,梅艷芳的乾爹,同時是電影的大老闆何冠昌,他也不信任張曼玉能一個人能撐得起票房,他決定增加預算,據說梁家輝、劉嘉玲和葉童都是在梅艷芳辭演後,被請來為電影「 保駕護航 」的。

與此同時,張曼玉後院起火,情人漢克見利忘義,把他們的私密情書賣給了香港娛樂雜志。

原本是戀人之間的絮語被放到了娛樂八卦,「死豬」和「死魚」這些愛人間的昵稱被曝光,張曼玉寫的情書里有不少錯別字,被媒體無限放大,她被嘲笑為「 文化水平低 」。

正是在這多重壓力之下,張曼玉的內心無限地接近阮玲玉,她理解了多年前這位傳奇女星所面對的痛苦,以及她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絕路的,她也知道了「人言可畏」不過是一句謊言。

同時通過飾演這個角色,她把現實世界裡所受到的所有委屈,進行了徹底的釋放。

比起無人可訴的阮玲玉,張曼玉是幸運的,那時好朋友梁家輝一直陪在她的左右,安慰和鼓勵她。

五、

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92年2月13日舉辦,中國女演員張曼玉憑借《阮玲玉》獲得最佳女主角獎,%20這是中國女演員首次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獲得這一獎項。

曾經有很多人嘲笑她且看輕張曼玉,而她知道在真正的實力面前一切都是浮雲,她用扎實的作品狠狠地打了他們的臉。

憑借著《阮玲玉》,張曼玉拿最佳女主角的獎拿到手軟,這部電影成了她的生涯代表作,就像是《英雄本色》至於周潤發,《阿飛正傳》至於張國榮,《喜劇之王》至於周星馳

電影《阮玲玉》成就了張曼玉,張曼玉則用自己精湛的演技在大熒幕上復活了「阮玲玉」。

電影的末尾,張曼玉演繹了兩封真實的「阮玲玉遺書」,是張達民直接逼死了她,唐季珊的自私間接害死了她。

如果唐季珊當時能有擔當地擋在阮玲玉身前,她又怎麼絕望而死?

而所謂的「人言可畏」,不過是唐季珊匆忙拿出來推卸責任的謊言罷了

這一封遺書字字帶血,這是對張達民的控訴,沒有張達民以怨報德,阮玲玉不會走上絕路。

張達民的無賴不過是導火索,真正燃盡阮玲玉最後一點希望的是唐季珊,這個玩弄女性的惡魔讓她徹底絕望,使她最終覺得人間不值得。

那時已經病重的魯迅先生,也覺得「人言可畏」是扯淡,憤而發文抨擊這一事件。

讓一個人徹底絕望的從來不是陌生人,而是發現身邊的至親都無所依靠,阮玲玉錯誤地將這一生,先後託付給了張達民和唐季珊。

直接害死阮玲玉的張達民,此後餘生窮困潦倒,在貧病交加之下,36歲在香港死於肺炎。

另一個害死阮玲玉的兇手唐季珊,後來被詐騙了大筆家財,晚年破產的他最終也在悲涼中死去。

六、

阮玲玉飾演過「新女性」的角色,不過現實中的她沒能做到一個新女性,這是舊時代的悲劇和限制。

如果有機會,張曼玉可以告訴1935年3月8日以前的阮玲玉,告訴她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誰都不用依附於誰。

或許她會這么說:「 我才不在乎別人怎麼想,高興與否是我個人的事,我不希望欺負我的人有滿足感,我也不會為了任何人去死 。」

一生愛過無數次的張曼玉,她愛得起且放得下。

她是梁朝偉一生也得不到的紅玫瑰。

婚後和丈夫阿薩亞斯聚少離多而給對方造成困擾,她便毫不猶豫地選擇離婚,她不希望被任何人限制自由。

愛情於張曼玉固然美好,但是如果愛情和自由起了沖突, 她將冷酷且略帶傷感地拋棄前者

阮玲玉的故事成就了張曼玉,而張曼玉用自己的人生, 續寫了阮玲玉所渴望的新女性生活

參考資料:電影《阮玲玉》

《星空下的傾情》

《家事 張曼玉》

『伍』 《新女性》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新女性》劇情簡介|鑒賞|觀後感

1934 黑白片(後期配對白) 12本

中國聯華影業公司攝制

導演:蔡楚生 編劇:孫師毅 攝影:周達明 主要演員:阮玲玉(飾韋明) 鄭君里(飾余海濤) 王乃東(飾王博士) 殷卜緩虛(飾李阿英) 王默秋(飾王太太) 湯天綉(飾韋明姊) 陳素娟(飾韋小鴻) 顧夢鶴(飾齊為德)


【劇情簡介】

韋明是一個出身於書香門第受過新式高等教育的新女性,為了爭取婚姻自主,曾經不顧父母的阻撓,毅然離家出走,與自己鍾愛的那個人結了婚。當時,她並不知道型大模這種新式婚姻也不見得就是完全幸福而沒有痛苦。結果是,她從前愛戀不已的那個男人並不真心愛她,她在婚後生下一女後就被丈夫遺棄了。傷心之餘,她終於覺悟到自己應該過一種有意義的獨立生活,便離開故都北平來到上海謀生。

韋明在上海已經輾轉多年,眼下在一所私立女子中學當音樂教師。閑來無事時,她還寫作小說,創作歌曲。由於她是無名作者,加上生性傲慢,不願迎合世俗趣味(包括不願在稿件上署女性作者的名字),所以稿件老是被退回。韋明的寓所在滬西的一所半洋式的兩層樓房裡,她的緊鄰中,一位是為嫖客和暗娼拉皮條的鴇母,另一位是在一家絲廠工作的獨身女青年李阿英,她還在工會附設的補習班任教員,由於創作歌曲方面的共同愛好,韋明和她成了好朋友。

韋明供職的學校里有一位董事王博士,留美歸來後擔任聯美銀行的總秘書。王博士自從認識韋明後三番五次地約她出去,但每次都遭到婉言謝絕。他還殷勤地向韋明求婚,並自稱是未婚男子(其實,我們稍後就會知道,他不僅已婚,而且妻子還是韋明以前的同學呢)。但是,韋明對這樣一位高貴的紳士並沒產生情感的共鳴。

其實,韋明的心另有所系。她通過投稿關系認識了上海出版公司的編輯余海濤,對他頗有好感。一天,余海濤來到她的住處,帶給她一個好消息,說上海出版公司已決定出版她的小說《戀愛的墳墓》,准備馬上付印,但是條件十分苛刻,不能預付版稅,如果她沒有什麼意見,就請寫一篇自序加進書里。多次投稿碰壁的韋明哪裡會有不同意的道理呢,她十分感激余海濤的幫助。韋明十分喜歡這個沉默寡言的青年,但由於過去在愛情生活方面遭受過痛苦,她並不希望同他結婚,何況她還有一個已經六歲的女兒,在她當初決心來上海謀生時,將孩子寄養在北平的姐姐家了。

但是,這並不說明韋明對余海濤不愛戀,相反,韋明對他愛戀還十分熱烈,令她有時難以抑制。一天,韋明想讓余海濤陪伴她去盡情仿基歡樂一夜,但是余海濤由於有事,就善意地拒絕了她的請求。此時,恰好王博士又來邀請韋明去玩,為了填補精神的空虛,她也就隨著博士來到新開張的海濱國際舞場。無聊的娛樂不但沒有填補韋明心靈上的空虛,反而增添了許多不快。博士的再度求婚使她感到厭煩,博士送她回家的路上將她帶到旅館尋歡的企圖,使她更加看清了博士卑劣的品行。

韋明回到家裡已是黎明時分,在弄堂口剛巧碰到李阿英出門。雖然是星期天她還照樣去上班。韋明目送李阿英:她挾著幾本書,在黎明前只有清潔工人的馬路上,昂然地向前走著,街燈把她的影子投射到弄堂口的一面牆上。此時,韋明突然覺得自己彷彿看到了一幅偉大的女性巨人剪影。

回到家裡,韋明發現一封姐姐的來信。信中說姐夫已經去世,由於生活困難,她決定帶韋明的女兒小鴻來上海相依,而且她們抵達上海的日期就在當天。對韋明來說,此事喜憂參半,喜的是她可以見到已經六年沒見面的孩子,孩子自從生下來後就沒有機會叫過她一聲「媽媽」,憂的是她目前已經負債累累,兩人來後日子如何支撐下去,這當然是令她苦惱的問題。

王博士屢次邀韋明出去玩都遭到她的拒絕,昨夜韋明倒是接受了邀請,但結果卻弄得他掃興而歸。於是,博士便利用手中的權利報復這個女人,他暗示校長以學校經費困難為由辭退韋明。這個消息對韋明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因為她的房租、伙食費、琴租等都已積欠了好幾個月。而且,此時又趕上小鴻生病,得的是肺炎,真是禍不單行。雖然醫師的診斷非常精確,雖然新發明的療法可以救治這種病,雖然醫院里空著許多沒人住的病床,但是,她的孩子卻無法留在那裡醫病,因為她和姐姐的錢全部加在一起都不夠支付住院費,按照醫院的規定,住院費是要預交的。

韋明處在楚歌四面的關頭,而且遇到的困難越來越大。孩子的病在不斷地惡化,貧病交加的韋明真是走投無路,那部小說的稿費因為不能預支也就不指望。作為出版社的一個普通編輯,余海濤是籌不出這筆錢的,就算他能籌到這筆錢,韋明也難以啟齒,因為她結婚有孩子的事對誰都沒有提起過。

王博士一方面利用權利辭退了韋明的工作,另一方面又利用財富引誘她。正當韋明走投無路的時候,王博士來到韋明家裡,不但帶著滿面的「同情」和「誠意」,而且拿著一枚價值昂貴的大鑽戒。想到孩子患了肺炎急需錢治病,自己又莫明其妙地失了業,韋明對眼前這枚閃光的大鑽戒也曾稍微動過心,但她不想做一世的奴隸,面對王博士的利誘,她最終沒有動搖自己堅定的信念。

孩子的病一天天重起來,韋明隔壁樓下廂房裡,住著一個為暗娼和嫖客當說客的老太婆,韋明的伙食就包在她家裡。這天,王博士跑到他慣常去的著名的徐太太家去了,徐太太家有個差遣,正為這件事沒有法子銷差而苦惱,最後就找到老太婆家裡。可是,他覺得要是把老太婆家的女孩子帶回去是沒有把握銷差的,他的念頭突然轉到了出現在老太婆房間里的韋明身上,他要老太婆去做說客。

韋明對此事感到憤然。然而,自家房裡傳來女兒疼痛難忍的啼哭,聲聲刺痛著她這個做母親的心。為了救治自己的孩子的生命,就在心情迷亂中接受了老太婆的勸說。韋明回到自己房裡梳妝打扮了一番,臨走前對啼哭不已的女兒說:「小鴻!別哭!媽媽明天就可以救你,送你去醫院了!」站在一旁的姐姐當然看得出這是怎麼回事,她帶著痛苦而疑慮的目光像是在探問妹妹。韋明走過去握著姐姐的手,兩人相對凄然。

這一夜,徐太太家的情形是不難想像的。韋明受不了那種恣意的侮辱,給了王博士一個不意的嘴巴,便奔了回家。韋明憤極歸來,像受傷的野獸一般推開大門,女兒的陣陣哭聲刺進耳膜,她耐不住內心的痛苦,不覺暈倒在李阿英的窗下。李阿英將她扶到家裡,向她姐姐問明了事情的緣由,這時韋明已產生極度厭世的念頭,拿起剪刀直刺自己的胸膛,但被阿英制止了。賊心不死的王博士跟到韋明的家裡,氣憤已極的韋明拿起剪刀就朝他刺去,而早就在韋明家門口等待捉姦的王太太急忙闖進韋明的房間,沖她破口大罵,然後拉著丈夫回家。王博士無可奈何,只好趁勢收場,兩人各懷著一肚皮不同的氣憤走出了韋明的家。

韋明的小說《戀愛的墳墓》終於出版了,市民新報第一版就是上海出版公司的新書廣告,廣告中稱此書是「中國文壇新女性作家韋明女士的創作傑作」。余海濤興沖沖地拿著十來本新書來找韋明,可是前夜經歷了那場重大變故的韋明看上去就像瘋了一樣。海濤明白了事情的經過之後,譴責她為什麼不早告訴自己,然後默默地安慰她一番,答應為她想想辦法,接著離開韋明的家,女兒的病情已經到了臨危狀態,她抽搐地喘著氣,韋明的姐姐忙打電話請醫生,韋明眼巴巴地看著病危的孩子自言自語:「孩子!我……們是……沒有希……望的!你去了!媽媽也就跟著來了!」她把放在床頭櫃上的安眠葯拿起來准備吞服下去,可是姐姐打完電話回來,她就將安眠葯藏起來,然後慢慢地俯下身偎依在孩子身邊,一切陷於絕望的韋明在和孩子作最後的依戀。

女兒小鴻不等醫生到來就在媽媽的偎依中辭別了殘酷的人世。女兒的去世,失業的痛苦,名人闊少的污辱,同學的誤解,下流報社記者的糾纏……這一切都使韋明再也經受不住折磨,她終於決定服毒自殺。韋明趁姐姐痛哭死去的孩子的時候偷偷吞服了一大把安眠葯。待姐姐反應過來,韋明已經神色不對。醫生到來時,孩子已經徹底斷氣,姐姐哀求醫生搶救妹妹,但是韋明拒絕醫生搶救,還拿起一隻花瓶朝醫生擲去。被醫生躲過的花瓶落到了剛進門的市民新報記者齊為德身上,這位記者此番造訪是為要挾韋明的,他早已編造好了題為《女作家的一頁穢史》的文章。看到這一幕,他趕快離開了韋明家。

余海濤籌到一筆款子回到韋明家裡,不禁被眼前發生的一切驚呆了,韋明的姐姐請求他將韋明送進醫院。余海濤將她送進了絲廠附近的一家醫院,經過醫生的施救後,她漸漸清醒過來,但已沒有活下去的勇氣。當天下午,老老少少的報販滿街飛跑,大喊著「阿拉看到女作家韋明的自殺」。李阿英得知消息後就趕回家裡,得知韋明已被送進醫院,就飛速趕到醫院。李阿英和韋明作了一次談話,並且遞給她一張當天出版的市民新報,韋明讀後由憤怒而開始覺醒,被重新激起新生的活力,她想開始自己的新生活,用盡全身力氣發出「我要活,我要報復!」的呼喚,她要求醫生拯救她。可是,一切都為時太晚,她因並發心力衰竭,就這樣不瞑目地長逝了。

【鑒賞】

《新女性》的故事取材於一樁真實事件:1934年,一位名叫艾霞的才華出眾的青年電影演員一作家,因不堪忍受來自社會的重壓尤其是新聞界的肆意迫害自殺身亡。扮演女主角的阮玲玉與她扮演的角色有著相同的命運,這位才貌雙全風華正茂的女明星,出於跟現實中的艾霞或影片中的主人公幾乎相同的原因,在影片上映後不久服毒自殺,再次上演了一幕活生生的「新女性」的悲劇。

電影是現實的影子,《新女性》講述的故事源自真實事件,影片中的悲劇又在現實生活中重演。影片完成後遭到某些新聞機構(比如記者公會)的抗議和攻擊,以拒登影片的廣告相威脅,終於迫使聯華公司公開道歉並修改刪除了一些鏡頭,這恰恰反映出影片觸到了新聞界的痛處,反而增強了這部現實主義作品的力度。

拍攝於無聲電影末期的《新女性》,無論是從哪方面看都堪稱中國無聲電影史上的一部優秀作品。作為現代信息載體,它記載著中國現代史上作為新文化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的、以「新女性」為旗幟的婦女解放運動的豐富信息,作為電影文化遺產,它是默片時期中國優秀電影文化遺產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一切新的事物都以舊的事物為參照,新女性乃相對於舊女性而言。19世紀以前的中國女性,雖然偶有例外,總的來說一直扮演著生兒育女相夫教子的角色,她們基本上是男性的附屬物,家庭是她們的活動中心。「三從四德」是對中國舊女性命運的高度概括。從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隨著西方的「自由」、「平等」、「個性解放」、「男女平權」等觀念傳入中國,接受了西方教育的女性逐漸覺醒。以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著稱的「五四」運動,成為檢閱此前一切啟蒙與覺醒成就的盛大儀式,成為中華女性徹底擺脫小金蓮大牌坊蛻變為新女性的分水嶺。

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大遊行的當晚,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學生就勇敢地沖出校門,通向新華門前,要求與被捕男生一起坐牢。此後,全國各地赴京請願隊伍中都有女性代表參加。以青年女學生為代表的先驅們,既為這一深刻影響20世紀中國的偉大運動增添了生力軍,又為女性解放打響了「取得平權的第一聲」。婦女們開始聯合起來,自覺投身於改變民族命運和自身命運的斗爭中去。正如當時的青年詩人郭沫若在長詩《女神》中高唱的那樣:「女媧們從生命的音波里聽到了預兆,要去創造一個新鮮的太陽。」

經過新文化運動的洗禮、誕生於「五四」運動的新女性,最直觀的特點莫過於她們的外觀形象和著裝:齊耳短發,過膝短裙,自然大腳,以至露臂開衩、曲線畢現的旗袍。擺脫了過去的繁瑣和沉重,展現出輕松的高潔和明快,美麗的肌膚和天賜的女性曲線活靈活現。挪威戲劇大師易卜生的驚世之作《娜拉》影響了整整一代中國女性,中國的娜拉們乘著「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爭先恐後地沖出家庭的高牆大院,要求意志獨立和個性自由。中國新文學第一人陳衡哲女士為新女性的這一要求吶喊助威:「這一代女性要像滔滔的揚子江一樣,由自己給自己造命。」

走出家庭只是造命的開始,著裝革命不過是造命的外在表現。接受了新思想的娜拉們還決心與三千年來奉若神明的父母之命分庭抗禮,決心與等到洞房花燭夜才認識自己夫君的那一幕歷史告別,決心親自實踐那全新的帶有異國情調的仲春之會,這就是戀愛自由和婚姻自主。沖出家庭的高牆大院,投身於社會生活的洪流,爭取戀愛自由和婚姻自主是本世紀初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初期階段。

這些事件在《新女性》中均有所體現,但只是作為回敘鏡頭穿插在敘事主線中,影片的敘事重點放在了比上述事件更為重要的問題上,也就是「娜拉出走以後」的問題。30年代,被推到婦女解放運動前景的、從根本上決定女性個性解放和人格獨立的問題,是就業平等和經濟獨立。這是影片編導在創作《新女性》時中國的女性們面臨的最重要問題,是新女性在追求自身解放道路上遇到的巨大障礙,是導致影片主人公走向不可逆轉的悲劇結局的根本原因。

早在「五四」時期,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者們就已開始關注婦女的就業平等和經濟獨立問題。他們認為,千百年來婦女之所以喪失獨立人格,根本原因就在於經濟上對男人的依附,以及被剝奪了財產權。魯迅曾把經濟獨立看作是女子解放的前提,李大釗認為婦女就業是男女平等的基礎。由於歐洲列強和民族資本的投入和積累,機器大生產日益排擠古老的亞細亞式的生產方式,作為廉價勞動力的後備軍,婦女通過就業取得經濟獨立的社會條件已經漸漸具備。

本世紀初,上海、廣州、江蘇等沿海地區是出現第一批產業女工的地方,一些女性還集資創辦商店自謀職業,創辦貧民習藝所,為女子就業創造條件,有些行業還率先考試錄用女職員,並破天荒地與男性職員同工同酬。教師和醫生是女子從事的第一批智力職業,銀行和商店裡不久也出現了女性的身影。甚至演員、作家、翻譯、編輯的行列里也都有了女性的參與。無論是《新女性》中的韋明,還是現實生活中的艾霞或阮玲玉,都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三千年來只能相夫教子的命運終於開啟了光明的一角,一條通往真正的自由獨立之路在新女性們的腳下延伸。

然而,新女性們爭取就業平等和經濟獨立的道路步履維艱,遇到了來自社會各方面的阻力。貫穿《新女性》的主線就是主人公韋明的就業平等和經濟問題,而且隨著她的失業,她遇到的矛盾越來越嚴重,這是逼迫她走入絕境的重要原因。雖然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者們早已宣稱:「凡人的職業,其中大半,女子可以做」,可是,在一個仍然以男子為中心的社會里,婦女的就業問題根本就不是她們的能力問題,而是「男尊女卑」,「三從四德」等傳統的社會觀念在作怪。韋明並非沒有能力在學校教書,但是學校的人事大權實際上操縱在像王博士這樣的男性校董手裡,自恃有權有勢的他根深蒂固地認為女性就應該聽從男人的調遣,應該順從男人的意志,應該充當男人的玩偶。一旦遇到像韋明這樣不服從男人意志的女子,他就會動用手中的權力對她進行百般刁難和侮辱,在某種意義上說,他對韋明的悲劇負有直接責任。另外,這位受過西式教育的博士,既沒學到真正的西方現代文明,也沒承襲中國的傳統文明精髓,而是集中國文化糟粕和西方現代垃圾於一身,這也是一般留學生的通病。

影片編導把一個知識女性被一步步逼向絕境的過程表現得真實自然。主人公曾經背叛自己的家庭追求自主婚姻,結果卻遭到失敗。她希望實現自食其力的生活。然而,各種惡勢力卻把她逼到了自殺的絕境:封建惡勢力的束縛,資產階級紈絝子弟的玩弄,文人闊少的肆意侮辱,失業貧病的遭遇,暗娼經紀人的寡廉鮮恥,出版社老闆的惟利是圖,以及黃色小報的造謠勒索……參與迫害她的不僅僅是傳統的封建舊禮教,還有受過現代教育的人群,這是《新女性》在主題內容上區別於當時同類題材影片的一個重要特點。

影片中塑造的三個女性所代表的三種類型的新女性形象是頗具典型意義的,她們代表著當時社會中三種不同的女性典型:「一種是沉浸在奢侈 *** 的惡習中,而無健全的思想和知識。一種是雖具有新的思想而實際上卻又是缺乏理智的判斷力,致使環境處處阻礙她該走的路,而使她無法自拔。一種是既具有美的體格,復有堅決的意志、判斷力,而能決心實行 『干』的。這三種不同形式上底三個女性之中,當然阿英是《新女性》中的現社會的新女性的典型了。這也就是我們所不能否認為作者的一種前進思想,和一番煞費苦心的啟示。」

影片在控訴當時那個罪孽深重的社會、同情主人公的遭遇的同時,還指出了韋明性格中軟弱的一面。某種程度上說,韋明的悲劇也是她自己的個性弱點造成的。她既不像王博士的妻子張秀貞那樣雖然受過高等教育卻甘願做男性的玩物,也不像工人出身的知識女性阿英那樣在掙扎中與艱苦的環境搏鬥,而是介於兩者之間。她不能擺脫彷徨的小資產階級的哀愁,不能擺脫自我主義的思想,「彷徨,幻想,苦悶,這是在變革時代中,很容易看見的小資產階級的通病。」「環境的齒輪是毫無容情地旋轉著,把韋明的小資產階級底人生碾成悲傷的碎片。」

但是,韋明到底還是一個光明的追逐者,無論擁有金錢和地位的王博士怎樣利誘,她都不動心,卻暗戀進步青年編輯余海濤,接近奮斗向上的工人階級知識女性李阿英。關於李阿英這個人物形象,當時的有些評論認為影片對這個人物形象的表現不夠飽滿,帶有理想主義色彩。比如一篇評論這樣寫道:「在《新女性》中,我們算沒有看到她的生身與決定的環境和條件……李阿英並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而是一個理想的人……結果給人的印象是特殊的想像的新女性,而不是真正新女性。」無論如何,李阿英的形象與韋明的形象形成鮮明對照,她不僅否定了韋明的軟弱性,還正面表現了婦女解放的光明之路,這一點為當時更多的影評人所認可。

影片的結局頗為耐人尋味。編導沒有讓吞服了安眠葯的主人公立刻死去,而是表現她被救活了,並親眼看到報紙對她自殺事件的種種渲染及污衊,激發了她同惡勢力繼續抗爭的決心。這樣的處理方案使影片既有控訴力,又不使人覺得消沉,從而使影片的意義不僅僅停留在對黑暗社會的揭露和控訴上。但是,主人公最終還是因並發心臟病而死去,表明惡勢力終於吞噬了她。編導沒有為影片安上一個也許蒼白無力的光明的尾巴。從影片的結構和意義這兩方面來看,這樣的結局都是十分新穎獨特的。影片最後,作者讓許多女工迎著朝霞踏著報紙上韋明的死訊前進,更是洋溢著樂觀向上的精神。

《新女性》的編導對敘事的把握是精到而嫻熟的。影片的敘事結構簡繁得當,僅選取主人公一生中的最後階段作為敘事重點。影片自韋明在學校教書開始,敘事節奏也較為舒緩。隨著她的就業出現危機,獨立的經濟地位受到威脅,她的人格尊嚴越來越受到傷害,敘事節奏和情緒節奏由緩轉急,而且越來越快。穿插在敘事主線中的回敘鏡頭,既是對主人公往日生活的補充,又使影片的敘事節奏松緊有致。

影片對電影語言的運用頗具匠心,又不露人為痕跡。比如,多畫面的運用似信手拈來,那個以車窗作畫框的回憶鏡頭令人難忘。此類手法的運用以及對場面調度的精心設計,省卻了過多的鏡頭切換,最大限度地保證了鏡頭的完整性和敘事的連續性。象徵和隱喻的手法也運用得自如得當,比如那件象徵著「不倒的女性」的玩具,隱喻著那位工人出身的知識女性的高大形象的身影。

雖然無聲電影使用字幕進行敘事是允許的,但是《新女性》的字幕似乎被壓低到了最低限度,對字幕的使用手法也豐富多彩。影片結尾處「我要活下去!」的呼喊從主人公口中迸出,像閃電般充滿整個畫面,頗有沖破畫框之感,而且字幕又不影響觀看畫面,以致此時我們似乎忘記了是在觀看一部無聲電影。

至於演員的表演,飾演女主角的阮玲玉在此片中濃縮了她10年藝術生涯中創造的20多部影片的精華。或許,更為重要的是她用自己的生命塑造了這一角色。她在主演《新女性》時也因情感問題受到新聞界的圍攻,因而對女主人公的心情有著異常深刻的體驗。影片中其他演員的表演也都非常精到,正如當時的一篇評論所說:「我們不能忽視了李阿英這一角色的扮演者殷虛,一種『力』 的顯示,令我們想起了有些像《野玫瑰》里的王人美。其餘如王乃東的王博士,費柏清的 『阿流』,吳茵的校長,方憐影 (我以為特別可取) 的鄰嫗都是可取的。」

30年代創作的以新女性為題材的影片為數不少,如《粉紅色的夢》、《三個摩登女性》、《脂粉市場》、《前程》、《體育皇後》 等,足以構成 一個 「新女性」 影片系列,而 《新女性》 無疑是其中的代表作。「30年代中國新女性電影」 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有意義的課題。

行文本可就此打住,但是,為了回應本文開始提到的有關當時新聞界對《新女性》的發難,現照錄影評人塵無寫作的《關於 〈新女性〉 的影片、批評及其它》 一文中的 「人事問題」 一節作為本文的結束:

「《新女性》中表現了某種新聞記者的卑鄙 *** 而引起了一個大浪,終於刪剪道歉了事。其實,這種事件是十分可笑的。

「《新女性》想嚴肅地表現出轉型期的三種不同的女性的姿態,作者的立意既然在這里,那末他盡可集中力量表現這點。自然我們也認為某些記者們的 *** 行動是需要暴露,但一件作品的數量有限,為了力量的集中計,盡可不必多涉幾個問題。所以《新女性》中涉及新聞記者這一點,雖則為事中有了他也不妨礙,但不要更能夠保障空氣的嚴肅。

「無論哪一種職業中,總有不良分子存在,只要稍有頭腦的人,總知道是特殊的。藝術品暴露某種職業中的敗類決計不會使人懷疑整個干某種職業的人。假使表現了一個敗類,就算侮辱全體,那末以後電影中就不能再有壞人出現。因為電影作家絕對不能永遠把壞人寫作無業的人,就是寫作無業的人,不是又侮辱了人類全體嗎?火車人員不能寫,醫生不能寫,新聞記者又不能寫,叫他們怎樣辦呢?天下之大真無奇不有,無理取鬧之人到處即是。他們自然更不能用『無則加勉有則改之』這種老話來要求他們,但是我們至少希望他們不要失去理性,不要抱著『覺著臭毛廁所』的封建思想,這樣不但是中國電影界之幸,也是新聞界本身之幸。嚴格地檢查自己的隊伍罷,把這樣的敗類暴露和清除吧!」

閱讀全文

與法國電影新女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考九十分老師答應約會是什麼電影 瀏覽:324
周星馳電影經典片段丐幫幫主 瀏覽:207
熊出沒電影英文影評 瀏覽:541
免費電影網站高清的 瀏覽:587
莫陌是哪部電影女主角 瀏覽:41
英語電影的讀後感用中文寫 瀏覽:181
電影寵物圖片大全搞笑 瀏覽:859
追魂傘完整版電影 瀏覽:486
河北省廣播電影電視劇網站 瀏覽:894
皇家戰士電影粵語高清 瀏覽:930
一個好人電影成龍粵語 瀏覽:96
戲曲電影大全懷舊電影大全 瀏覽:295
電影八佰升的什麼旗 瀏覽:172
女子被害案件完整電影 瀏覽:139
青蘋果電影圖片 瀏覽:709
危情電影完整版 瀏覽:44
偵探大電影解說 瀏覽:512
桑自己法國電影 瀏覽:318
好萊塢黑社會電影大全 瀏覽:772
僵小魚電影的音樂 瀏覽: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