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英文電影譯名差異

英文電影譯名差異

發布時間:2023-10-27 01:05:08

㈠ 有哪部電影中英文片名翻譯體現了語法的差異

英文:Catch Me If You Can
中文譯名有:逍遙法外 / 貓鼠游戲
2002年的一部美國傳記電影,由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執導,劇情根據1960年代著名詐欺犯小弗蘭克·威廉·阿巴內爾的經歷改編。

中國四大名著
《三國演義》——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doms
《西遊記》—— Journey to the West / Monkey King
《水滸傳》—— Water Margin / Outlaws of the Marsh
《紅樓夢》——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 Dream in the Red Chamber

㈡ 為什麼大陸、香港、台灣翻譯的外國電影名字或者是人名有很多差別。比如同樣是音譯:一個反應泰坦尼克號,一

香港用粵語翻譯,跟普通話不同。比如Marlboro,「萬寶路」顯然不是一個說普通話的人最先翻譯的。因為如果用普通話來翻譯,第一個字應該發M而不是W。粵語保留古音,「古無輕唇音」,萬wan在粵語的發音就是man。再比如Watsons,「屈臣氏」也是一個粵語的譯音。「屈」在粵語中不念qu,而的確是類似於wat。粵語保留了古音中入聲的特點,「屈」是一個入聲字,在母音後面還有輔音,正好與Watsons中的t對應。還有Beckham,香港翻譯為「碧咸」,比普通話的「貝克漢姆」少了一半的字數。因為普通話用「克」對譯k,用「姆」對譯m,而粵語里「碧」是入聲,入聲的那個末尾輔音對應了k,而鹹的末尾輔音也是m,正好與英語里的m對應。不過了解粵語的這個特點,似乎還不能完全解釋「鐵達尼」的問題。從對應來看,「鐵」對應ti,「達」對應ta,」尼「對應ni(c)。看起來是一個很奇怪的翻譯,因為」鐵「和」達「都是入聲,而ti和ta的母音之後其實都沒有輔音。而」尼「不是入聲字,卻似乎還要對應最後的c。不過因為」鐵「國語念tie,與ti差別更大,所以雖然港台和新加坡等地都用這個名字,我還是傾向於這是一個粵語發音的翻譯。從大陸的翻譯看,」泰坦尼克「是一個比較忠實於英文發音的翻譯,ti的i,發音是[ai],而不是,所以」鐵「這個對譯顯然是一個從字面而不根據讀音進行的翻譯。大概某個英文水平較次的記者首先從某個英國報紙獲取了這部電影開拍的信息,在並不清楚Titanic讀音的情況下進行了一次低水平的英譯漢。為什麼要這么猜測呢,因為現在我們常說的」烏龍「,似乎就有人指出是從」wrong"這個單詞來的。「烏」對譯的是實際上並不發音的w。如果再考慮上Hobbit的例子(我之前並不清楚原來「哈比」也是港台譯名啊),「比」對譯bit,似乎有些時候香港的譯者對最後的輔音不是那麼關心?所以「鐵達尼」的「尼」也對譯了nic?至於我自己嘛,念英語的時候的確是常常把一些讀起來感覺比較輕的輔音直接忽略掉……粵語的「霍」發音不是h,所以香港譯者不會用這個字來對譯ho。我也沒想明白為什麼用念ha的「哈」對譯ho……至於有人覺得什麼「總動員」的翻譯不好,我倒不這么覺得。至少一看到什麼「總動員」的動畫片,我就知道迪斯尼的新片來了~挺成系列的~

㈢ 淺談西方電影名的翻譯技巧

摘要:電影片名的翻譯對於國外電影在中國的傳播來說意義重大,不僅要言簡意賅地揭示劇情內涵,也要給人以美感,激發觀眾的豐富聯想,希望能一睹為快。好的譯名既要有藝術性,又要有實用性;既要符合語言規范,又要富有藝術魅力。除了要體現原片名的語言特色,達到與影片內容的完美統一,也不能忽視其 廣告 促銷功能。翻譯片名是一項重要的且富有創造性的工作,講究一定的 方法 與技巧。
關鍵詞:英文電影;名字;翻譯技巧

一、 文化 差異
文化是語言活動的背景,而語言又是翻譯的手段。當我們與他人交流時,僅僅關注的是語言本身就很難有效地交流,因而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我們對文化差異不了解或對於背景知識所知甚微就會導致很多問題。
1.不同的風俗習慣。在社會生活和文化交流中,不同國家會在這個過程中形成其特有的風俗習慣。所以在翻譯過程中,應盡量解釋出與本國文化存在差異的風俗習慣,盡量忠於原文表達出的 文章 的實際含義。
2.不同的宗教信仰。宗教文化是由人們宗教信仰的不同在宗教活動中隨之產生的一系列文化,有很多 諺語 習語是與宗教有關的。在中國,儒家、道家和佛教是對文化影響最深遠的三大宗教。與之不同的是,__在西方的宗教文化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需要翻譯者補充與宗教相關的知識,在這兩種文化中架起一座橋梁。
3.不同的 思維方式 。思維是語言的組成部分,而語言又是思維的表現形式。不同國家的思維方式表現為不同的語言體系。當表達時間空間概念的時候這種差異極為明顯。
二、翻譯的原則
電影片名往往以突顯影片內容,傳達主題信息,確立全片感情基調,提供審美愉悅,吸引觀眾,增加票房為其終極目標。片名佳譯、妙趣橫生而又發人深省,因其深邃的文化內涵和生動可人的語言而倍受中國影迷和英語 愛好 者的關注和青睞。在電影片名翻譯跨文化、跨語言的轉換過程中,往往體現了它的信息價值原則、文化價值原則、審美價值原則和商業價值原則。
三、翻譯的方法和技巧
1.音譯法。音譯就是根據發音將片名譯成另一種語言。如獲得第16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並被譽為「影史最偉大的愛情電影」的Casablanca譯作《卡薩布蘭卡》,就是採用了音譯的方法。片名採用音譯的例子還有很多,如羅曼·波蘭斯基執導的1979年版的電影Tess譯為《苔絲》以及HarryPotter《哈利波特》,採用的都是音譯,這些片名都通過音譯保留了一些「洋味」。
2.直譯法。直譯,倒並非一定是「字對字」「一個不多,一個不少」。因為中西文字組織的不同,這樣「字對字」「一個不多,一個不少」的翻譯在實際上是不可能的。恰當的直譯不僅能帶來很高的原語文化信息傳遞的信息度,而且能產生較高的文化信息傳遞的有效度。片名的直譯是比較簡單且 保險 的方法,由於是按照原片名直接譯出對應的漢語片名,它的好處在於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片名的味道。如:日本偷襲珍珠港是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以這個世人皆知的地方命名的影片The Pearl Harbor直譯為《珍珠港》。根據文學名著改編而成的影片也往往採用該名著中譯本的直譯書名,如:Jane Eye《簡愛》,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與偏見》。
3.意譯法。英語和漢語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文化內涵和表達方式,當形式成為翻譯的障礙時就要採取意譯法。意譯,也就是紐馬克所稱的交際翻譯。這種方法旨在保留譯語的「達」「雅」,喪失了原語的形式,但與此同時並未改變原語主要的文化信息,從而使譯語優美明了。另外由於東西方民族的價值取向、審美心理、文化背景等存在著諸多不同之處,在某些情況下,如果把片名直譯過來,也可能會失去原片名的本來意義,甚至可能產生一些錯誤的聯想,影響影片在觀眾心目中的形象,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採用意譯法,以凸顯影片的特徵,激發觀眾的欣賞慾望。意譯無法傳遞原語的全部文化信息(尤其是無法傳遞原語的形式特徵),但卻能產生很高的文化信息傳遞的有效度。片名意譯前需要先對影片內容、背景有深刻透徹的了解,這樣才有助於理解原名,使譯出來的片名與影片內容相吻合,並盡量再現原名的信息。意譯不但給了譯者創造的天地,也給了觀眾想像的空間。需要注意的是,譯者應使片名意譯得通順上口,讓中國觀眾明白。
總之,英文片名雖然很短,翻譯起來卻沒有看上去那麼簡單。不同的影片名側重點不同:有的是以人名或地名命名,有的是以時間或地點命名,還有的是通過影片名來描述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因此,很難找到一個統一的公式將其套用在影片名的翻譯當中,也很難找到一種權威的翻譯理論專門用於指導影片名的翻譯,只有將不同的翻譯理論結合起來,在不同場合,用某種理論的某一點配合相應的方法進行翻譯,才能貼切地翻譯出合適的譯文。因此可以說,影片名的翻譯是一個艱難的再創造過程,每一種譯法都有其不同的遵循原則以及與此方法相適應的片名。總而言之,靈活運用這幾種方法,可以為各種各樣的影片名找到合適的翻譯方法,翻譯出合適的影片名。
參考文獻:
[1]郭建中.實用性文章的翻譯(下)[M].上海:上海科技翻譯,2001.
[2]劉學雲.翻譯新論[M].武漢:湖北 教育 出版社,1996.
[3]孫迎春.翻譯學語林[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
[4]孫致禮.文化與翻譯[J].外語與外語教學.大連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11).
[5]楊自儉.英漢語比較與翻譯[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6]柳耀輝.影視文化論文集[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㈣ 英語電影的片名翻譯可以分為幾類

(一)優先考慮原英文名。分:
1直譯。如:《before sunrise》譯為《日出之前》
2意譯。如:同是上片,其他譯名採取意譯法,譯為《愛在黎明破曉前》

(二)不考慮原英文名。分:
1優先照顧影片主題與內容。如《Cat on a Hot Tin Roof 》一種譯法是《朱門巧婦》 就是講豪門
里的美太太。汗!還有。《Lolita 》譯為《一樹梨花壓海棠》 講大叔和小蘿莉的**故事,引用
古詩,翻譯的文雅啊~
2為炒作和噱頭 。 同是上片,另一種比較吸引眼球的譯法就是《 禁忌情迷》

大概只能想到這樣了,肯定還可以細分,這個就要靠樓主的智慧了,我只是拋塊磚啊~

㈤ 電影John Wick疾速系列三部中文譯名都不一樣是什麼鬼都沒在中國上映是誰翻譯的

台灣地區翻譯的是捍衛任務,香港翻譯的是殺神,還有、極速逃亡、極速追殺、還我狗命等,還有的是直接音譯。

㈥ 為什麼譯製片的電影名翻譯總是不按照原文去翻譯

這應該就是文化的差異。就如非常有名的《Go with the Wind》譯成《亂世佳人》。以前有一部著名的日本電影,原名應該為《你啊,渡過憤怒的河吧!》,中國根據故事情節翻譯成了《追捕》。不知道外國人翻譯中國電影時是否也有這種情況,曾聽人說笑話,外國人把《水滸》翻譯成《105個男人和3個女人的故事》。
還有一個比較失敗的譯名《碟中諜》,第一部也是根據故事情節翻譯的,結果人家出了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與「碟」毫無關系,中國人但只好繼續《碟》下去。
還有一部比較搞笑的是《蘭博》,中國譯成《第一滴血》,結果人家也繼續出片,中國人有了《第一滴血(二)》《第一滴血(三)》《第一滴血(四)》,到了老百姓嘴裡就變成了《第一滴血》《第二滴血》《第三滴血》《第四滴血》一直滴下去……

㈦ 《這個殺手不太冷》是中文譯名,和英文譯名差異大嗎是否代表文化差異

英文名是《Léon》,美國上映片名:The Professional,男主角名是:讓·雷諾(Jean Reno)。

《這個殺手不太冷》是由呂克·貝松編劇並執導,讓·雷諾、加里·奧德曼、娜塔麗·波特曼主演的動作片,該片於1994年9月14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名職業殺手萊昂無意間搭救了一個全家被殺害的小女孩瑪蒂爾達,他和小女孩互生情愫,最後他為了救瑪蒂爾達而身亡的故事。

(7)英文電影譯名差異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紐約貧民區住著一個義大利人,名叫萊昂(讓·雷諾飾),他是一名職業殺手。一天,鄰居家小姑娘瑪蒂爾達(娜塔莉·波特曼飾)敲開了他的房門,要求在他這里暫避殺身之禍。

原來,鄰居家的主人是警察的眼線,因貪污了一小包毒品而遭到惡警史丹菲爾(加里·奧德曼飾)剿滅全家的懲罰。瑪蒂爾達得到萊昂的救助,開始幫萊昂管理家務並教其識字,萊昂則教女孩用槍,兩人相處融洽。並且在他們之間還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愛情。

女孩跟蹤史丹菲爾,貿然去報仇,不小心被抓。萊昂及時趕到,將女孩救回。他們再次搬家,但女孩還是落入史丹菲爾之手。萊昂撂倒一片警察,再次救出女孩並讓她通過通風管道逃生,並囑咐她去把他積攢的錢取出來。萊昂則化裝成警察試圖混出包圍圈,但被狡猾的史丹菲爾識破,不得已引爆了身上的炸彈。





㈧ 為什麼美國電影取名很簡單,國內喜歡翻譯的很復雜

畢竟是兩個國家的語言,所以一定會存在語言上的文化差異,無論是將外國電影的名字翻譯長還是翻譯短都能體現我們國家語言文化上的魅力,簡單舉幾個例子;


Coco翻譯成中文叫-《尋夢環游記》

我們總不能把它們翻譯成:扣扣~上!冷冰冰吧……

外國的很多影片都會直接引用主角的名字或者電影中的地名作為影片名稱,Léon的中國譯名為《這個殺手不太冷》是不是感覺中國翻譯之後更有深度了呢。


而且取名字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中影,華夏他們都有電影片名的翻譯權,如果我們把3idiots直譯成三個傻瓜,而不是三傻大鬧寶萊塢,可能我們會錯失一件優秀作品吧。

㈨ 你知道哪些外國電影的中文譯名與原名的差距很大

可可夜總會...
反正我是不會讓我兒子去看這種譯名的動畫片兒...

閱讀全文

與英文電影譯名差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電影講述的是音樂出軌 瀏覽:490
粵語電影梁家輝小喇叭 瀏覽:450
長城電影武器圖片 瀏覽:281
免費看完整版超污的電影網站 瀏覽:998
分幾區那個電影大全 瀏覽:340
去年電影院上映的愛情電影 瀏覽:857
推薦適合12歲學英文的電影 瀏覽:417
保持通話電影粵語版在線觀看 瀏覽:668
電影乒乓演員 瀏覽:744
65瓦鎧甲大電影 瀏覽:325
美國電影寂靜導演 瀏覽:428
青橄欖電影完整版 瀏覽:991
雷洛電影國語完整版 瀏覽:934
台灣電影金馬獎視頻直播 瀏覽:52
愛之訓電影英文名 瀏覽:368
暴力情仇電影完整版 瀏覽:110
一個小孩和三個笨賊的電影名字 瀏覽:817
狼少年電影韓國完整版下載 瀏覽:967
惡作劇情侶電影在線看完整俄羅斯 瀏覽:726
2017年新的動畫電影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