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晚,第十二屆法國電影展映活動在京正式拉開帷幕,本屆法國電影展映活動的代言人正是中國著名當代導演,內地「賀歲片之父」馮小剛導演。同時,馮小剛導演本人也被法國授予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變身「騎士」的馮小剛幽默宣稱功勞全是太太徐帆的,還笑稱當晚出門要找匹馬騎回家。法國大使盛邀其去法國拍《非誠勿擾3》,馮小剛欣然應下,表示「很期待」。
受授勛章:
我現在是騎士了
昨晚馮小剛偕夫人徐帆出席授勛儀式,劉震雲、張國立、陳凱歌等圈內好友均到場助陣。馮小剛受勛後表示:「感謝法國授予我騎士勛章,這是對我作品的一個表彰,我感到非常榮幸。」被問及感受,馮小剛幽默回應:「嗯,我現在是騎士了,待會出門得找匹馬騎回家了。」隨後又解釋說,騎士是一種精神,而自己至少還是比較仗義執言的。有記者開玩笑問他勛章的多少功勞該歸功於徐帆,馮小剛呵呵笑著說:「沒什麼多少,這全都是她的功勞。」
好友調侃:
他跑得快看得遠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張國立、劉震雲等馮小剛多年的好友也出席了昨天的授勛儀式,還紛紛拿老友開涮。劉震雲透露,馮小剛得知將被授勛後打電話給自己,問到底什麼叫做「騎士」。「我跟他說,騎馬的人叫做騎士。身為騎士,肯定比一般的人跑得快,也看得遠。我祝賀他在獲得中國騎士稱號之前先獲得了法國騎士勛章。」張國立則調侃說:「我今天來是走一下流程,下次等我受勛的時候就熟悉了。」
獲邀拍片:
拍我想說的東西
授勛儀式現場,法國大使公開表達了對《非誠勿擾》的喜愛,並盛情邀請馮小剛到法國去拍《非3》。馮小剛欣然應允,他說:「這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我很期待去法國取景拍電影。」但也強調只會拍自己想說的東西,不會為所謂的「國際接軌」改變初衷。馮小剛還提到,他垂涎劉震雲的《我不是潘金蓮》很久了,希望能將其搬上大銀幕。
法國「文學藝術勛章」於1957年由法國政府文化部設立,以表揚在文學界或藝術界有傑出貢獻的人物,或者表彰在世界范圍內、為宣傳法國文化作出突出貢獻者,尤其看重在法國文藝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下面讓我們來盤點一下獲此殊榮的中國導演們:
張藝謀獲得 法國文學藝術榮譽勛章
2006年2月10日,法國駐華大使高毅(左)在北京將「法國文學藝術榮譽勛章」授予中國導演張藝謀。正在北京參加第三屆法國電影展映的法國電影代表團全體成員出席了授勛儀式。
李安導演佩戴法國騎士榮譽勛章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8747166_1.html/ ]
在李安導演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正在全球熱播之際,法國文化部又為他頒發了法國騎士榮譽勛章,真是喜上加喜。這部《少年派》無論在票房還是口碑上,都獲得了雙贏,在國內上映4天就破億,而且評價極高,在國內做到了零宣傳零差評,眾多圈內導演、明星都自發自願的大力推薦該片,這不僅是李安的首部3D作品,更是技術與故事合一的精彩電影,就連開創3D電影先河的詹姆斯·卡梅隆都大力推薦「它不可能更好了,你一定要踏上這段令人驚奇的旅程,必須親自眼見為實。」
賈樟柯獲得法國文學藝術騎士勛章軍官勛位
2009年12月22日,法國駐華大使蘇荷代表法國政府,向中國導演賈樟柯授予「法國文學藝術騎士勛章」軍官勛位,表彰他對當代世界電影做出的貢獻。頒獎辭稱:「作為當今中國電影文化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賈樟柯以他驚人的洞察力,幫助我們理解人類當下的境遇,他為迅速變化的世界提供了來自中國文化的觀點。」賈樟柯在接受勛章時表示:「中法文化交流如此密切,是因為我們那麼需要在彼此的凝視中了解自己。一種文化只有參照另一種文化,才能更深刻地了解自身的問題,因而,我們應該不懈地進行文化交流活動。」「法國文學藝術騎士勛章」共分三等,最高等是司令勛位,第二等是軍官勛位,第三等是普通騎士,2004年,賈樟柯獲得了普通騎士勛章。
2013年王家衛二度獲此勛章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這不是王家衛第一次獲得「法國文化藝術勛章」,2006年他便有過收獲。不同的是,當年他獲得的是「騎士勛章」,這一次是文化藝術「最高榮譽司令勛章」。法國外交部長洛朗·法比尤斯頒授勛章,頒獎理由是王家衛將香港文化帶到法國,影響力在法國人民心目中得到肯定。
「法國文化藝術勛章」於1957年創立,以表揚在法國乃至世界各地對推廣藝術文化具有卓越貢獻的人士。1963年時任法國總統的戴高樂賦予了該勛章以「等同於騎士爵位的成就」。王家衛與法國淵源頗深,曾憑《春光乍泄》獲戛納最佳導演獎,《花樣年華》獲得過有法國奧斯卡獎之稱的凱撒電影節最佳外語片獎,2013年他的《一代宗師》又在法國引起熱潮。
請採納,謝謝
2. 今年夏天簡介及詳細資料
劉小群(潘怡飾)來自四川,現住北京某一處地下室,她的工作是照顧動物園里一頭名叫撒寬的亞洲母象。劉小群父母早年離異,她媽媽很著急女兒的婚事,總打電話催她結婚,她只得去和一個又一個男人相親。小玲(石頭飾)在商場擺攤出售自己設計製做的服裝,有一個同居的男友。某一日,劉小群來小玲攤上看中一件衣服,兩個陌生女人一見如故,從此開始交往,小玲和男友斷了聯系,和劉小群住在一起。 兩個人正在如膠似漆的階段,劉小群的媽媽從四川來了北京,親自監督女兒相親。劉小群從前忽然消失的女友君君(張淺潛飾)這時候又忽然出現,她告訴劉小群她搶了銀行,被警察追緝,劉小群把她藏在自己的值班室里。警察來調查後,劉小群才知道君君並沒有搶銀行,她殺了她父親,因為他 *** 過她。 然後發生很多事,劉媽媽悄悄和一個來相親的張先生談起了戀愛;小玲誤會劉小群和君君的關系,負氣回去男友身邊;小群向媽媽坦白自己是les,媽媽因不理解而反對;君君被警察發現,開槍拒捕。終於小群和小玲言歸於好,劉媽媽也理解了女兒。
30歲的動物園飼養員。她古板、漂亮、對人和善,對她養的大象耐心細致,在母親逼迫下,她走馬燈似的去見別人給她介紹的男朋友,結果總是不成,因為她是個同性戀者。她像一條在魚缸里不斷尋找自己幸福的金魚,執著地等待著真愛的降臨。
石頭飾演小玲小群的戀人,與小群在服裝市場相遇、相識、相愛並迅速同居,她的生活就像游在魚缸里的魚,渾渾噩噩,沒有目的。因為小群幫助前女友君君而萌發醋意。
導演李玉在央視《生活空間》欄目拍攝紀錄片時,開始接觸到女同性戀人群,她注意觀察她們的生活並試圖將這種生活狀態展現出來。不過,在拍攝紀錄片過程中,她感到紀錄片可能侵犯別人的隱私,於是,她決定用講故事的方式呈現出來。該片故事情節也大多源於李玉所認識的女同性戀者。
該片的英文名「FISH AND ELEPHANT」,即《魚與象》才是導演真正想要的片名。她認為,大象體形巨大,憤怒時會表示反抗,而魚則只能被動地存在著,依賴於別人施與的環境。兩種動物象徵著兩種生存方式。魚象徵著小玲,她就像社會當中一條游來游去的魚,沒有什麼目的很茫然,想要找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又找不到,很痛苦;大象,就像君君,很憤怒,被困在一個籠子里,想沖出來。
但是,在服裝城拍小玲的服裝攤的戲時,保全過來問他們是在拍什麼,聽到《魚與象》的片名很好奇,想翻看劇本,導演李玉便改口說是在拍《今年夏天》,是講警察抓壞蛋的故事。經過此事,李玉感到《魚與象》怪異了一點,為了減少麻煩,就把電影改為不代表任何意義的《今年夏天》。
該片的影像風格相當紀實,剪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相當平實的畫面卻常常被跳接在一起,於是在常態中產生了疏離感,該片的流暢的節奏空間是保留著想像的空隙的。它使片子不至於太現實。導演用一種平穩的方式表達撕裂的狀態,這是一個相當嚴整的影片,有條理清晰的理性的結構,但好在感受的細致豐富在細節中得以很好的保留,並且不流於感傷,保持著幽默。作為一個非同性戀者拍攝的同性戀電影,該片表達了相當的理解和同情,這種理解與同情,並不空洞。(《湖南文藝出版社》評)
3. 演員黃曉明獲法蘭西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你覺得他是名副其實嗎
黃曉明是國內著名演員,有很多著名的作品,其在電影藝術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加之個人品質很好,可謂是德藝雙馨,個人覺得他有資格獲得這一榮譽。
4. 愛情電影《夏天的故事》是哪個國家拍攝的
於彥夫1955年導演電影
劇情簡介
田金生初中畢業,放棄升學機會,留在鄉里和社員們一起辦好合作社,建設自己的家鄉。這個決定,得到了大家的擁護,卻引起返動分子王大成、米三多的驚慌,他們從此無法無天勾結會計欺侮社員沒有文化,在財務帳目上弄虛做假。懷恨在心的他們縱火破壞,企圖毀滅罪證,破壞不成,反被揭露法辦。
5. 黃曉明被授予法蘭西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獲獎後他發表了什麼感言
黃曉明被授予法蘭西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在授予勛章後他講起小時候看的第一部電影《虎口脫險》,表示會盡所能為中法電影和文化交流奉獻初心和守護,同時還提到希望學習法語拍攝法國電影。
2020年是黃曉明收獲滿滿的一年,不但獲得百花獎最佳男主角和金雞獎最佳男主角,這次還被授予法國騎士勛章,這是對他這些年來拍攝的影視作品和對影視文化做出的貢獻的認可,是對他的肯定,也希望他能以此為動力,繼續拍攝好的作品,讓大家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