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多數英語電影標題都是短語動詞的形式嗎
摘要:英語電影片名具有簡潔凝練、重視重音和語調的特徵,和漢語表達有很大的不同。目前,我國的英語電影片名存在一名多譯、翻譯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英語電影片名文本具有信息功能和訴求功能,要求在翻譯中做到藝術性和商業性相結合,因此,對英語電影的片名翻譯應當遵循四大原則,靈活運用直譯、意譯等方法,在忠實於原片名的基礎上,盡可能取得最好的商業傳播效果。
關鍵詞:英語電影;翻譯策略;片名翻譯
引言:國內電影市場的飛速發展,讓觀眾對外語電影的需求日漸增長。外語電影又以英語電影為主,將這些英語電影翻譯成中文是首要任務。觀眾在接觸英語電影之前,最先看到的是電影片名,因此,對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十分重要,它關系著電影的傳播效果。一個好的英語電影片名翻譯,既能概括影片內容、傳達影片美感,又能引起觀眾強烈的觀看慾望,帶來良好的經濟收益。
一、英語電影片名的特徵
(一)簡潔明了,動詞和動詞短語使用極少
英語電影的取名偏好簡潔明了,片名以名詞、名詞短語、動名詞、形容詞短語為主,極少使用動詞或動詞短語。這就讓英語電影片名顯得十分開門見山,觀眾不需要太多思考,一眼就能從片名中提取到電影的關鍵信息。
以名詞為片名的英語電影,有Sunrise(《日出》)、The Godfather(《教父》)、Seven(《七宗罪》)等。英語電影也常用主人公名字、故事發生地點等專有名詞來做片名,如Sissi(《茜茜公主》)、Pearl Harbor(《珍珠港》)等。
以名詞短語為片名的英語電影,有Pretty Woman(《風月俏佳人》)、The Brave Heart(《勇敢的心》)等,常常在片名中暗含了電影創作者的情感傾向。
以動名詞短語為片名的英語電影,有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卧虎藏龍》)、Saving Private Ryan(《拯救大兵瑞恩》)等,在片名中即透著強烈的畫面感。
(二)運用修辭手法,讓片名生動形象
英語電影片名雖偏好簡潔凝練的表達,仍舊有著英語本身的美感。和漢語不同,英語語言的依靠重音和語調,頭韻和尾韻常在英語表達中出現,從而在發音上有所重復。另外,英語電影的起名會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有雙關、暗喻、提喻、壓頭韻、壓尾韻等,讓片名變得更為形象生動、引人注目。
如Gone With the Wind(《絕代佳人》)、The Best and Brightest(《最佳爸媽》)使用了壓頭韻的方法,Singing in the Rain(《雨中曲》)和When Harry Met Sally(《當哈里遇見薩莉》)則使用了壓尾韻的方法,讀來朗朗上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英語電影片名翻譯的現狀
(一)一名多譯,翻譯水平參差不齊
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一部英語電影在引進中國大陸和港澳台時,所用的譯名很可能是不一樣的。大陸偏重直譯,盡量保留英語電影片名的原本意思;而香港為了電影的上座率,會將片名翻譯得較為誇張聳動。如Inception這部電影在大陸名叫《盜夢空間》,在香港被稱為《潛行凶間》,而台灣則翻譯成《全面啟動》,可見一名多譯存在著明顯區別。
兩岸三地對於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各有優缺,並不存在地域性的優勢,英語電影片名的好壞,很大程度上還是決定於翻譯者的水平。如今譯者的翻譯水平參差不齊,會直接影響英語電影譯名的質量。對於施瓦辛格的電影,台灣譯者喜歡在片名翻譯中加上「魔鬼」二字,不論影片內容是否與魔鬼有關。如《Total Recall》,大陸直譯為《全面回憶》,香港翻譯成《宇宙威龍》,而台灣則譯成《魔鬼總動員》。單從片名上看,《魔鬼總動員》容易讓不了解電影內容的觀眾作出錯誤的判斷,這對電影的放映效果是不利的。
(二)缺乏系統性的電影片名翻譯理論
盡管目前已有許多較為成熟的翻譯理論,但是在電影片名翻譯這個領域,仍然很難找到系統性的翻譯理論,或是廣泛達成共識的翻譯原則。譯者們仍舊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翻譯水平,為形成完整的電影片名翻譯理論體系做努力。
三、英語電影片名翻譯的功能
(一)電影片名的文本類型及功能
從紐馬克的理論來看,語言的功能分為六種:表達功能、信息功能、呼喚功能、審美功能、交際功能和元語言功能。根據功能特徵,語言文本又可以細分為表達功能文本、信息功能文本和訴求功能文本三種。英語電影片名的譯制,既要使目標語觀眾最大程度地理解原片名的意思,又要通過名字吸引人們眼球,從而推動電影票的售賣。因此,英語電影片名翻譯,帶有一定的廣告作用和商業屬性,它主要屬於信息功能文本和訴求功能文本。
(二)電影片名的翻譯原則
對於電影片名的翻譯,賀鶯提出了四個原則:信息價值原則,審美價值原則,商業價值原則和文化價值原則。
信息價值原則,指的是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需要透露有價值的信息。譯者需要准確把握電影內容,在譯名上盡量與原片內容相統一,傳達出正確的電影信息。
審美價值原則,要求電影片名的翻譯具有美感,譯名簡練但不落俗套,從內容和音韻上對片名進行精心打磨,讓電影譯名具備一定的審美價值。
商業價值原則,說明電影是一門文化性與藝術性兼具的藝術,必須考慮市場和票房。電影譯名猶如一個短小精悍的廣告,需要用盡可能少的成本達成宣傳效果。因此,電影片名翻譯要足夠能激發觀眾的買票慾望,達成商業價值。
文化價值原則,指的則是電影片名的翻譯應當促進文化交流。翻譯既是語言間的轉換,也是文化間的碰撞和交流。在翻譯電影片名的時候,譯者要理解源語言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情感,同時考慮目標語言觀眾的文化習慣,力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達出源語言片名所具有的文化價值。
四、從文化視角看英文電影片名翻譯
(一)歸化法
1995年,韋努迪用歸化法來概括使譯文盡量自然、准確、貼近目標語受眾的翻譯方法。歸化法以目標語為導向,將源語言的含義嵌入目標語的表達方式和文化背景中,優先考慮目標語讀者的接受效果。
尤金·奈達是歸化法的典型代表。奈達提出「等效翻譯」,認為翻譯的功能對等要優先於形式對等。在語言轉換中,不需要將源語言的字詞與目標語言的字詞分別對應,而是追求翻譯效果上的對等,包括風格對等、語言對等、社會文化對等。
以電影的商業取向來說,歸化法對電影片名的翻譯有很大的參考價值。電影是面向大眾的藝術,片名譯制需要考慮到大多數觀眾的文化素養,尋求能讓更多人接受的翻譯方法。等效翻譯注重翻譯效果,讓目標語觀眾能夠快速地理解源語言片名要表達的意思,有效地促進了兩種文化的交流,推動了語言障礙的消除。
例如Ghost這部電影,如果直譯成《鬼》或是《鬼魂》,容易使人誤解為恐怖電影。然而Ghost所講的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為了使譯名傳達出電影內容,譯者將Ghost翻譯成《人鬼情未了》。在「鬼」這一主題之外,增添了「人」(電影中男主人公的妻子)和「情未了」(電影的主要情節)這兩個元素,一下子讓片名的含義變得豐富起來,同時也令觀眾快速抓住了影片的精髓。
(二)異化法
與歸化法相對,異化法指的是盡量保持源語言特點,以源語言為導向的翻譯方法。異化法讓目標語言觀眾體會到外語的陌生之處,在譯文中感覺到異域風情。韋努迪認為異化法的使用能夠抵抗文化霸權主義,彰顯異國語言特有的文化特點,不被目標語言所同化。異化法盡可能保證了源語言文本的特質,促使讀者運用自己的知識儲備和想像力去理解外國文化,接受不同文化具有巨大差異的客觀事實。另外,異化法還可以為目標語注入新的語言元素,實現跨文化交流。
五、從商業傳播視角看英文電影片名翻譯
紐馬克認為有兩種翻譯模式: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這兩種翻譯模式各有側重,運用的領域亦有所不同。
(一)語義翻譯
語義翻譯是指在目標語語義和結構允許的范圍之內,將源語言所表達的意思直接、准確地翻譯出來。語義翻譯重視源語言的形式和意思,強調「再現」而非「表現」。這種翻譯模式對准確性要求很高,更適合文學作品、科學文獻等體裁。
然而,准確不代表一字一句的機械翻譯,紐馬克認為,語義翻譯在具體的翻譯實踐中也要考慮直譯和意譯的取捨,獲取最合適的譯文。
(二)交際翻譯
交際翻譯理論認為譯文對譯文讀者所產生的效果,應當基本等同於原文對原文讀者產生的效果。交際翻譯側重於目標語的語義和應用方式,力求將譯文更自然地融入目標語的語境之中。
在紐馬克的理論里,交際翻譯將源語言文本視作一個信息,而不是一組語言單位。因此,交際翻譯不求兩種語言的一一對應關系,其精髓在於對信息的翻譯和轉述,強調譯文對讀者產生的效果,即「表現」。英語電影片名屬於信息功能文本和訴求功能文本,帶有強烈的商業屬性,因此,使用交際翻譯方法來譯制電影片名,能夠收到很好的廣告效果。
六、 英語電影片名翻譯的方法
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方法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直譯;意譯;直譯與意譯相結合。
(一)直譯
直譯是指在遵循目標語語法的前提下,直接地譯出片名原本的意思。直譯在英語電影片名翻譯中使用非常廣泛,它忠實於原片名,簡潔、有效、直接地傳遞出原片名包含的信息。如Schindler』s List被譯成《辛德勒的名單》,The Perfect Word被譯成《美好世界》,Love Story被譯成《愛情故事》等,這些片名幾乎都能按照等值翻譯的原則,在漢語中找到對應的詞進行直接的翻譯。
(二)意譯
意譯在盡可能把握原片名意思的基礎上,不拘泥於文本形式和結構,以更為生動的表達方式貼近目標語語境,傳達電影的主要內容。比如Forrest Gump,其電影主人公是福雷斯特·甘普,他並非羅斯福、拿破崙這樣家喻戶曉的名人。如果直接譯成《福雷斯特·甘普》,就很難提起觀眾的興趣。而將這個勵志故事與魯迅的《阿Q正傳》結合,譯為《阿甘正傳》,就能讓中國觀眾領會到電影的主題:小人物的故事。意譯需要翻譯者同時了解源語言與目標語言的文化背景,才能在兩者之間做出精妙且准確的轉換。
(三)直譯與意譯結合
直譯法簡潔,卻容易呆板;意譯法生動,卻容易偏離真實語義。因此在一些時候,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需要直譯與意譯相結合,取得「中庸之道」,以達到最好的翻譯效果。
例如,All About Eve被翻譯成《彗星美人》,Speed被翻譯成《生死時速》,都是考慮了片名的原意和目標語的表達習慣,在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里折中得到的翻譯結果。
結語
英語電影片名翻譯看上去雖「小」,其中卻大有門道。要想將英語電影的片名翻譯得既准確又生動,還能吸引票房,是件極為困難的事情。片名的翻譯,首先要尊重源語言文本的意思,在原文含義上進行適當的展開,運用多種翻譯技巧,力求在譯名中實現異國特質與目標語文化的完美融合,從而促進電影的傳播。為此,譯者們應當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提高自己的翻譯水平。針對英語電影片名翻譯理論的不足,譯者需要多多關心翻譯理論的發展,思考電影片名翻譯理論系統化的可能性,在與其他學者的交流、討論中,促進電影片名翻譯理論的不斷發展完善,推動跨文化交流。
Ⅱ 美國電影的特點
http://ias.cass.cn/show/show_project_ls.asp?id=94
《當代美國電影藝術》太多了 自己看吧
Ⅲ 請問美國當代獨立電影的特點請詳細,謝謝
獨立電影來源於英文「independed film」,又被稱為獨立製片電影,它是與好萊塢主流電影相對應的一個概念。眾所周知,電影發展成一個成熟的產業基本上是在好萊塢完成的,在大製片廠制度、明星制、類型片模式等逐漸成型以後,好萊塢的電影工業也基本上成熟了;好萊塢成為世界電影工業的中心,其在美國本土的地位更是說一不二,已然成為電影工業的代名詞。但是電影的特性決不僅僅只能用商業來衡量,從電影誕生的那一天開始,其作為藝術形式和思想表達工具的一種,就不斷的被人們探索著、實踐著。當然,從整個電影發展史的角度來看,好萊塢電影工業對電影在全世界的推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矯枉難免過正,電影工業的過度發達,必然會損害到電影藝術的發展,因此,有一批藝術家們開始不考慮商業利益,僅以個人意志為標竿,自籌資金開始了電影創作,這種創作就被冠以了「獨立電影」的名頭。
獨立電影發端於上個世紀60年代的美國,最初僅僅是對好萊塢製片體制的一種反叛。但隨著電影事業的發展,現在的獨立電影,已經不能僅僅從製片體制上來區分了。在當今,獨立電影更加類似於「作者電影」,在形式上、精神內核上都呈現出某種內在的特性,是不是被製片商納入電影工業體系,倒並不重要了。也就是說,所謂「獨立電影」,更多的應該是從其藝術、思想特性上來考察,至於製片體制,則僅僅是個參考指標罷了。如果一部電影從一開始,就能保證按照藝術家的自由意志來進行創作,而製片商僅僅作為投資人的角色出現,並不幹預影片的具體內容,那不管該片在片頭加上米高梅的獅子還是派拉蒙的雪山峰,都不會影響其作為獨立電影的身份了。
獨立電影發展到今天,已經是一個被廣泛接受的概念了。事實上,世界各國都有所謂「獨立電影」的稱呼,從廣義上來說,只要是游離於該國主流(商業/官方)電影體系之外的電影創作,都可以被歸入到獨立電影的范疇里去。這也就造成了獨立電影在質量上的參差不齊,根據創作者的個人水準,它既有可能是上乘的藝術精品,也有可能是粗製濫造的垃圾。但相對而言,獨立電影最為發達、取得成就最高的地區恰恰是商業電影最發達的美國,所以,以美國獨立電影為例,能夠讓我們對獨立電影有一個相對全面和較為深入的認識。當然,單純從概念出發,紀錄片、動畫片都可以被算在獨立電影之列,但在實踐中,獨立電影一般只是指劇情片,在這里,我們也是從劇情片的意義上來指稱「獨立電影」的。
多元的靈魂
美國是一個多元的社會,在這里,各種各樣的文化、思想和價值觀念都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這也是美國獨立電影之所以層出不窮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然,主流的「權威」聲音還是存在的,但對熱衷於獨立電影創作的藝術家們來說,那些聲音只是「Bull Shit」罷了,他們所要做的,是發出他們自己的聲音。對獨立電影來說,重要的不是你說了什麼,而是你說了。
這種開放、多元的文化形態也直接造成了美國獨立電影的開放和多元。基本上,美國獨立電影的題材是沒有任何限制的。政治、暴力、情色、科幻、犯罪,甚至莫名其妙的夢幻,都可以成為獨立電影的題材。因此,我們很難用某一種具體的類型來涵蓋獨立電影——那些類型片的劃分方法通常只對好萊塢商業片有效。
獨立電影的多元特徵甚至能從它們的創作者身上得到印證,如果你仔細考察一下,你就會發現獨立電影導演們往往出身於不同的種族、階層、地域,他們各自有最擅長的題材領域,這些領域交織在一起,就構築成了美國獨立電影的復雜景觀。比如約翰·卡薩維蒂,這位「美國獨立電影之父」,就是出身於希臘移民的家庭,希臘人對家庭觀念、家族關系的重視,也自然而然的影響到了卡薩維蒂的創作,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我們能很清晰的看到他對美國家庭細致入微的觀察和拷問,貫穿卡薩維蒂作品的,就是這種深入人物內心的對家庭以及由家庭所帶來的各種關系的反思;大名鼎鼎的伍迪·艾倫則是出身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的猶太知識分子家庭,這樣的家庭環境使得伍迪·艾倫的作品由衷的散發出一種知識分子的氣息,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他總是在批判,從《安妮·霍爾》到《梅蓮達與梅蓮達》,伍迪·艾倫的知識分子責任感一點也沒有消退的跡象;同樣是出身紐約,同樣是大腕級導演的斯派克·李則站在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角度,由於膚色的原因,種族問題成了斯派克·李電影中揮之不去的主題線索,平民家庭的出身又讓斯派克·李的電影街頭味十足,二者相疊加,所構制出的斯派克·李的電影風貌與伍迪·艾倫自然是大相徑庭,同是紐約城,但在兩位藝術家的眼裡,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景象;吉姆·賈木許的父親是匈牙利人,母親是伊朗人,這樣的血統使得賈木許的電影就多了幾分「異客」色彩,很明顯的一點就是賈木許的作品中所蘊含的非基督教的思考方式,顯然,作品中的這種特點與他的家庭出身——特別是他的那位伊朗母親不無關聯;大衛·林奇動盪的童年生活和他在費城貧民區生活的經歷,則讓他的作品總是黑暗色彩十足,而且充滿了對腐敗、暴力的恐懼感,這與其他導演的風格又是迥然相異的,有所謂「林奇主義」之稱。
即使是同樣一個題材類型,在不同的獨立導演那裡也往往有不同的視角和觀點。以性愛為例,在伍迪·艾倫的《性愛寶典》那裡,無厘頭的鬧劇解構了傳統的性愛模式,插科打諢的玩笑取代了原本嚴肅的討論,為了把這場鬧劇進行到底,伍迪·艾倫甚至親自扮演了一個喋喋不休的精子(天哪,也只有這傢伙能想得出來);而在索德伯格那裡,性愛又成為指代當代人精神危機的一個符號,所以在《性,謊言,錄像帶》里,性愛都是扭曲變形的,只會讓人們焦慮不安,而絕不會有伍迪·艾倫般的輕松搞笑;到了格雷格·阿拉奇的《三人同床》那裡,性愛則成為了年輕人標榜自我、張揚個性的有效途徑,它既不沉重、也不搞笑,甚至連既有的模式也沒有,幾乎走向了一種「性愛虛無主義」;而在理查德·科恩的獨立電影短片中,所有的性愛又都是變態、畸形的自我表達手段,是徹徹底底的淪喪和頹廢……總之,獨立電影的導演們,各有各的風格,各有各的主題,這種多元化的面貌混雜在一起,也就成了獨立電影的整體景觀。
當然,雖然多元,但相對的中心還是有的。從地域上看,美國獨立電影的中心是在紐約,這或許有些諷刺意味:紐約是全美乃至全世界的經濟中心,是商業化氛圍最濃厚的地方,怎麼會孕育出反商業的獨立電影?主要原因莫非如下幾點:一來從文化上看,好萊塢屬於西海岸的太平洋文化圈,紐約則屬於東海岸的大西洋文化圈,兩地在文化屬性上的迥異,為獨立電影在紐約的興盛,奠定了文化上的基礎;二來從經濟上看,紐約雖然經濟發達,但電影產業的中心卻是在好萊塢,紐約不能也不可能再樹立起一個商業電影的體系,這也就為獨立電影預留了生存空間;此外,紐約作為一個龐大的都市,其文化消費也是多元、多層次的,單一的好萊塢商業電影無法滿足芸芸「紐約客」的眾多口味,獨立電影的出現,也恰好填補了這個空白。不過,隨著近幾年獨立電影的發展,紐約的中心地位已經開始動搖,相信在今後的幾年中,美國獨立電影應當呈現出一種無中心的散亂發展態勢。
黑色幽默
美國獨立電影里的黑色幽默,更多的是一種心酸的幽默,用來作為那些邊緣的、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精神寄託。這種幽默所造成的情感效果,要麼是對他們自身的憐憫,要麼就是對那些虛偽的「大人物」的嘲諷。後者的主要代表就是伍迪·艾倫,這位知識分子氣十足的獨立電影導演,以誇張、嬉鬧的喜劇見長,而且大都是對傳統和權威的顛覆,特別是他的早期作品,如《香蕉》、《性愛寶典》和《傻瓜大鬧科學城》,就是對好萊塢的政治片、情色片和科幻片等經典類型片的嘲弄和戲仿。但這些嘲弄、戲仿絕不是無價值的、廉價的笑料,而總是發人深思,並讓人在笑過之後,頗感幾分心酸。在伍迪·艾倫中後期的作品中,這種黑色幽默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不再僅僅是針對好萊塢,而是對整個社會和人性本身進行調侃、諷刺了。例如在《星塵往事》、《人人都說我愛你》和《子彈橫飛百老匯》里,人性、愛情、暴力、幸福等深層次的概念取代了好萊塢,變成了伍迪·艾倫的靶子。盡管聽起來有些玄乎,但伍迪·艾倫天才的喜劇本領總能抖出意想不到的包袱來,讓觀眾們捧腹。即使是那部被認為是向伯格曼致敬的最晦澀的《星塵往事》,還是清楚的能看到伍迪·艾倫的自嘲,他在這部影片中大肆模仿歐洲藝術電影大師們的技法,以致於被評論界語帶嘲諷的稱為是伍迪·艾倫的「9又1/2」,但伍迪·艾倫不僅接受了這樣的評價,還心安理得的把它當作自己最出色的作品。當然,對好萊塢的嘲諷是伍迪·艾倫永誌不忘的主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開羅的紫玫瑰》了,這部影片好萊塢電影工業製造夢幻進行了辛辣嘲諷和對抗。影片中真實世界和電影世界形成巨大的反差,也是片中各種噱頭笑料的來源,這無疑是在把現實生活和電影中誇張、粉飾了的生活做著對比,從而對電影工業提出兇猛的反詰。影片選擇的大蕭條時期的歷史背景,也是伍迪·艾倫用來刻意強調銀幕內外反差的重要條件。這是伍迪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對電影本身的思考已經使它具有經年不朽的獨特魅力。
而更直接的,對小人物自身的嘲諷,則是大多數獨立電影導演的常用技巧。如科恩兄弟就是個中翹楚,從他們踏入影壇的《血迷宮》開始,這種溫柔、謙遜而又略顯怪異的黑色幽默,便成了科恩兄弟作品的標記。尤其是《血迷宮》一片,它是獨立電影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影片,這部影片的內容和形式上的基本特徵,影響了以後很多的美國影片,尤其是90年以後出現的大量獨立電影作品,幾乎在十年後成為一種潮流。不過《血迷宮》還只是科恩兄弟的初試啼聲,數年後的《巴頓·芬克》才使得科恩兄弟真正的蜚聲國際,同時,在這部作品中哥倆的黑色幽默也走向成熟。與伍迪·艾倫一樣,在《巴頓·芬克》中,也充滿了科恩兄弟對好萊塢的嘲諷,也許這是《血迷宮》成名之後兄弟倆切身感受的體現。對於那些好萊塢大亨們來說,《巴頓·芬克》中的電影公司老闆就是他們的典型代表,金錢至上的態度使他可以跪下去吻一個編劇的腳,也可以把一個不符合要求的職員一腳踢開,毫無人情味可言,當然,所謂電影藝術更不在他的考慮范圍之內。在這之後,科恩兄弟的《赫德薩克代理人》、《法爾戈》和《謀殺綠腳趾》,都承襲了《巴頓·芬克》中的黑色幽默風格,藉由這種黑色幽默,科恩兄弟不僅延伸了他們在電影中對金錢、藝術的思考,更使他們在商業上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而2000年的《老兄,你在哪裡》則成為繼《巴頓·芬克》之後,科恩兄弟創作歷程的又一個里程碑,這部描述三個笨賊越獄的電影,竟然是改編自史詩《奧德賽》。在這個故事中,科恩兄弟對美國歷史和政治進行了隱喻式的探討,追尋著美國民主政治、宗教以及民眾心態在上個世紀30年代的歷史性變遷,在這一點上,影片可以被稱為一部史詩而當之無愧。例如在這部影片的結尾,科恩兄弟的黑色幽默讓影片本該具有的悲劇色彩最終有了一個喜劇的結局:天降洪水救出了即將被處死的三個笨賊。看來,科恩兄弟在這里調侃的不僅是好萊塢的老闆,而是《聖經》的老闆了。
同樣的例子還有昆汀·塔倫蒂諾。這位迷戀中國功夫的美國電影奇才,也是以黑色幽默的風格而著稱的。從他的成名作《水庫狗》開始,這種以黑幫、犯罪、暴力等為主要對象的嘲弄和諷刺,就已然成為昆汀特有的標記;而在《低俗小說》里,所有的黑幫成員都被描繪成齷齪、愚蠢、缺乏正常思維能力之徒,他們在弱者面前往往虛張聲勢,而遇到比他們更強的角色,就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甚至甘願接受人格、肉體的侮辱來擺脫窘境,十足一幫跳樑小丑,讓人忍俊不禁;在昆汀的近作《殺死比爾》里,這種「黑色暴力美學」更是發展到了極致,女主角揮舞著武士刀,與日本黑幫火並,殺個人比踩只螞蟻還簡單,這種場景,恐怕也是昆汀對好萊塢濫用中國功夫的嘲諷吧!
這種黑色幽默在吉姆·賈木許的作品中也是司空見慣。例如他那部《鬼狗殺手》,影片的主角是一個以日本武士的方式做殺手的美國黑人,但賈木許找了個大胖子來演繹這個角色,看這個幾百斤的黑哥們在銀幕上大耍武士刀,展轉騰挪,本身就是一找樂的事,但這還不算,賈木許還讓殺手用「飛鴿傳書」的方式跟他師傅聯系,加上Hip-Hop音樂的襯托,更是讓人捧腹。除了《鬼狗殺手》之外,《天堂陌影》、《神秘列車》、《你看見了死亡的顏色么》,乃至最近的《破碎花》,如果細細品味,你就會發現其中隱含著不少的黑色幽默的橋段。雖然賈木許的影片素來以冷峻、異樣和對美國文化的疏離而著稱,但其中的黑色幽默成分,卻是地地道道的美國貨。
美國獨立電影中最典型的黑色幽默片的代表,還得數凱文·史密斯的《店員》。這部只花了2萬7千美元的獨立製作,足以讓1994年乃至整個90年代的好萊塢喜劇電影汗顏。故事很簡單,主角是兩位普通的店員,他們的生活中並沒有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導演匠心獨運,讓二位主角經歷了一連串看似啼笑皆非但又都在情理之中的糗事:開店沒有生意;關店去打高爾夫球,卻洋相百出;去參加葬禮,甚至打翻了棺材……影片的故事都是發生在一天之內的,雖沒有直接的聯系,但卻演繹得絲絲入扣,導演編故事、講故事的能力實在是讓人佩服。故事稀鬆平常,卻飽含著深刻的哲理,在這樣一連串的小故事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被不斷的反思著,最後向我們揭示了一個看似簡單卻常常被忽略的道理:善待你身邊的親人和朋友,時刻不要忘記。《店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還要歸功於那些精彩的對白,凱文·史密斯天馬行空,不忌葷腥,牢牢抓住了年輕人的口味。
此外,在獨立電影中,往往會有一個或幾個出彩的喜劇角色,來貫穿全片的黑色幽默。如《木蘭花》中的湯姆·克魯斯,《我愛哈克比》中的達斯汀·霍夫曼,《為所應為》中的塞繆爾·傑克遜,等等。他們這些角色的設置,給原本嚴肅的影片增添了幾許輕松色彩,看似無足輕重,其實承前啟後、結構全篇,在表演上也有較大的空間,所以,欣賞這類角色,看著他們的扮演者大飆演技,實在也是一件過癮之事。
自由·反叛·暴力
對獨立電影來說,自由,應當是其最核心的特性所在了。這里的自由,不僅是指擺脫了商業羈絆的自由,更是指表達自我心靈的自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所謂「獨立電影」,其實也就是「自由電影」。當然,自由也就意味著沖破束縛,而沖破束縛,又意味著對既有的反叛。如此說來,獨立電影所特有的獨特精神內涵,也就是這種「自由的反叛」了。
所以我們會發現,在許多獨立電影里,主人公們都是不為現有社會體系相容的,他們往往憤世嫉俗、放縱不羈,以此來作為反抗的方式。以大衛·林奇的《我心狂野》為例,片中的主人公就是這樣一對男女,他們為了沖破世俗的陰謀和阻力而在一起,不惜採用種種聳人聽聞的方式。在這部影片中林奇運用超現實的血腥暴力場面和色情幻想,展示出現代人焦慮郁悶的精神狀態,充滿了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詭異色彩濃重,但也不時流露出一種浪漫激情,是一種極其另類的愛的執著。《我心狂野》也是一部典型的公路片、搖滾片,主人公最常見的狀態就是開著車在高速公路上疾馳,以一副叛逆搖滾歌手的面目出現在世人面前。爾後的《迷失的高速公路》則基本上可以看作是《我心狂野》的延續,影片的風格、特徵、影像手法甚至主演(尼古拉斯·凱奇)都沒有更換。只是這一次,《我心狂野》中那些抽象、概念化的世俗壓力被具象成了一盤盤揭人隱私的錄像帶,這是一部實驗性、夢魘般的影片,描述了人物黑暗、詭異、混亂的心理,是林奇影片中最怪異、最不明就裡的影片。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主人公的反叛不羈以外,這種直達人物內心深處的赤裸裸的揭示,其實也是獨立電影反叛的一種形式,藝術家藉由這種形式來釋放人物的心靈,實際上就是對好萊塢虛假的「造夢工廠」的反叛,這樣的情形在獨立電影中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在大衛·林奇這里,更明顯、更極端一些罷了。
不過跟奧利弗·斯通比起來,大衛·林奇就顯得溫柔多了。至少那部《天生殺人狂》的狂暴乖戾在《我心狂野》和《迷失的高速公路》里是絕對找不到的,《天生殺人狂》可能是整個90年代美國獨立電影中最暴力的一部作品了。在這部影片中,奧利弗·斯通砸碎了一切條條框框,甚至毫不顧及觀眾的觀影感受,把暴力對感官的刺激發揮到了極致。這不僅僅是對好萊塢的反諷,更是對美國社會、美國文化陰暗面的徹底反擊。然而,這種反擊是絕望的,相對於社會來說,個體的力量總是顯得那麼渺小,主人公只能通過大開殺戒甚至濫殺無辜來表達他們的憤怒和反抗。當然,對於暴力斯通也不是無條件的絕對美化,當男主角殺死一位慈祥的印第安老人後,影片對他的態度明顯轉向了貶抑,這與監獄暴動那場戲里對男主角英雄般的刻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天生殺人狂》的這種純粹、不加修飾的、赤裸裸的暴力與昆汀·塔倫蒂諾的黑幫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昆汀為數不多的幾部作品裡,暴力同樣成為貫穿影片的有力線索。特別是《殺死比爾》一片,在敘事上昆汀並沒有下多大功夫,但對暴力本身卻詳加描繪,甚至讓其呈現出某種詩意的色彩。這種極端的暴力美學在感觀上要比《天生殺人狂》讓人舒服得多,但在表意效果上卻並無二致。
值得一提的還有《槍擊安迪·沃霍爾》一片,這部由女導演瑪麗·哈倫在1996年拍攝的獨立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基本採用了白描的手法,對事件做了簡單而真實的復述,冷靜的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女權主義者的悲劇一生。對於安迪·沃霍爾這位在通俗藝術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影片沒有太多的正面描繪,而是把視線集中在刺殺他的維米莉身上,而且著重表現這次刺殺的內在動機,把維米莉這個女性主義先驅人物推到前台。維米莉並不是多麼自覺的女性主義先驅,她的反抗更多的是來自於她的個人經歷,也正是因為這種情緒性反抗是來自深層次的沖動,才使得它沖擊力更強也更猛烈。維米莉身為一個大學生,在街頭乞討、賣淫,本身就是對體制的反叛。從這個意義上講,《槍擊安迪·沃霍爾》中的暴力並不是維米莉施加給安迪·沃霍爾的暴力,而是美國社會施加給維米莉的暴力。《槍擊安迪·沃霍爾》作為女權主義電影的代表,表達了美國現代女性對男權社會的控訴和反抗,意味著女性意識在上個世紀末的重新崛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槍擊安迪·沃霍爾》即使是在獨立電影中也算得上是反叛之作,因為該片所反抗和控訴的男權意識,不僅僅在好萊塢主流電影中,在獨立電影中,也是普遍存在的。《槍擊安迪·沃霍爾》的成功也啟迪了後來者,此後不久,《男孩不哭》、《女魔頭》、《百萬美元寶貝》等女權主義電影相繼登上了大銀幕並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當然,並不是只有暴力才能作為反叛的手段。有時候,溫情脈脈也是一把無聲的手槍。例如《水牛城』66》一片,在這部由文森特·加洛自編自導自演自彈自唱的獨立電影中,幾乎沒有任何暴力鏡頭的出現,全片只是在低調哀傷的氣氛中,輔以淡淡的鋼琴、感傷的另類民謠和晃晃悠悠的踢踏舞配樂,給我們娓娓講述了一個落魄孩子回家的故事。但就在這種看似溫情脈脈的氛圍中,美國家庭人際關系的冷漠與疏離撲面而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主人公和父母、女友同在一個桌上吃飯的戲,鏡頭故意生硬地只給餐桌上的四分之一的人,鏡頭里獨自的誇誇其談然後換人,然後下一個人誇誇其談,缺乏交流沒有感情的家庭尷尬在這里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這種簡單的鏡頭剪切中,觀眾可以強烈感受到一種「冷暴力」的存在,正所謂「此時無聲勝有聲」,雖然沒有任何強烈的肢體語言,但在這種木訥和無言中,主人公其實已經發表了他的反叛宣言。
與《水牛城』66》相仿,斯派克·李的《為所應為》也更多的採用了「冷暴力」的表現手法。這是一部關於種族問題的電影,從影片一開始,白人族群與黑人族群之間的尖銳對立就被清晰無疑的展現出來。但與其它街頭電影不同的是,斯派克·李並沒有讓這種對立很快轉化為強烈的肢體沖突,而是含而不露,將暴力化為一堆影像的碎片,並盡量拉長事件的瞬間,從而形成一股強大的戲劇張力,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不自覺的投入到事件之中。在斯派克·李的這部《為所應為》中,暴力的反叛呈現出一條清晰的發展曲線,溫水煮青蛙式的層層推進,最終達到一個不大不小的高潮,既沒有《水牛城』66》那樣溫情,也沒有《天生殺人狂》那樣暴力,可以說,斯派克·李的創作是獨樹一幟的,在他的手裡,暴力被拿捏得恰到好處,反叛和自由才是他作品中的主題,暴力決不會喧賓奪主。
思想的痛苦
決不是故弄玄虛愣充大尾巴狼,之所以使用「思想的痛苦」這樣酸溜溜的詞藻,實在是因為找不到比這更恰當的表達方式了。猶太人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但總還是有那麼一群人,固守著思想的蘆葦地。具體到美國電影來說,沒有所謂「藝術電影」、「詩電影」的群體,電影的思想、藝術功能,主要是由獨立電影來承擔的。當然,我並不是說主流電影沒有思想、藝術功能,只是相對於大多數商業片純粹的感官刺激來說,獨立電影在這方面的氣質,要濃厚得多了。
此外,與歐洲和世界其它地方的藝術電影不同的是,美國獨立電影植根於當代西方的文化土壤,習慣於直接反映當下人的生存問題。不管影片採用何種題材、何種類型,這種對人性的深層次探索和對當下生存的焦慮,在美國獨立電影中是普遍存在的。
以約翰·塞爾斯的《孤星》為例。該片採用了警匪片的題材,而且結合了懸疑、西部、恐怖等商業片常用的因素,乍一開始,還真讓人以為這是一部稀鬆平常的商業片而已,但隨著影片的進行,獨立電影的氣質也就逐漸顯現出來。對故事抽絲剝繭般的敘述,帶給觀眾一個又一個的謎團,而隨著謎團相繼的解開,事實的真相也逐漸浮出水面。就在這一過程中,影片對美國當代社會中政治的作用及其對普通民眾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的反思,可以說,《孤星》披著警匪片的外衣,實質上卻是一部嚴肅的政治片。
同樣,斯派克·李的《山姆的夏天》也是一部犯罪題材的獨立電影。在這部影片中,故事同樣是由兇殺案引起,並由兇殺案作為情節助推器層層推進,影片的主人公捲入到這場由兇殺案所引起的風波中,但重點卻不在兇殺案本身,而是圍繞著兇殺案,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展開了深入的探討。隨著情節的進展,兇殺案最終只是作為一個背景被徹底虛化了。斯派克·李想要給我們講述的,決不是一個犯罪推理故事,而是在面臨危機時,親情、友情、背叛、忠貞交織在一起的倫理問題。在《山姆的夏天》中,這種痛苦的思考是可以明顯感受得到的,事實上,斯派克·李自己也沒有答案,他只是給我們指出了若干可能性,究竟該怎麼辦,恐怕還是留待觀眾自己思考。
《山姆的夏天》與格斯·范·桑特的《大象》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大象》里,格斯·范·桑特也是用冷峻的鏡頭語言來交待故事,雖然全片以校園槍擊事件為主題,但直接描寫這一事件的場景並不多,跟斯派克·李一樣,格斯·范·桑特也是引領觀眾自己去思考,他所做的,只不過是盡可能真實的還原事件的原本場景而已。
值得一提的還有麥克·菲吉斯的《遠離拉斯維加斯》,這部充盈著濃濃感傷色彩的獨立電影,從一開始就把觀眾帶入到了導演設置的思考情景中。在你觀看《遠離拉斯維加斯》時,絕不會體會到好萊塢「夢工廠」般的虛假刺激,而是真真切切的痛苦。菲吉斯給我們安排了一個妓女和酒鬼的愛情故事,但在影片中,不管是妓女還是酒鬼都沒有絲毫人性的缺失,相反,我們所感受到的,卻是整個社會對兩位主人公的壓制和束縛,在這里,妓女和酒鬼其實都只是身份的隱喻,導演真正想說的,是對當下人們生存困境的焦慮。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的《木蘭花》比《遠離拉斯維加斯》走得更遠。在《木蘭花》里,導演給我們呈現了一個惶恐、焦慮、頹廢的當代人群像,在長達三個多小時的篇幅里,安德森運用插敘的手法巧妙地將一天24小時內平行發展的9個事件連綴起來,以父母與孩子、憤怒與寬恕、電視里的虛幻世界與真實生活、期盼與迷失、機會與錯失等為切入點,真實的展現了人們的迷惘和抗爭。《木蘭花》的這種帶有濃厚的現代氣息表達手法,與好萊塢商業電影可謂是涇渭分明。
更為典型的現代派則要屬索德伯格的《卡夫卡》了,這部以著名作家卡夫卡為主角的影片其實跟卡夫卡本人並無任何關系,索德伯格重新編織了一個政治驚險片的故事,卡夫卡只不過是他所借用的表意符號而已。整部片子緊湊而節奏清晰,為我們清晰的展現了一個迷離、狂亂的妄想狂的內心世界。能夠把卡夫卡的故事改編到如此地步,索德伯格的編導功力確實令人嘆服。
講到這里,有一部電影不得不提。那就是吉姆·賈木許的《你看見死亡的顏色了嗎?》與其它獨立電影不同,該片的時代背景設置在19世紀末的美國,講述了一個無辜青年的逃往歷程,在逃亡的過程中,情節越來越超現實,人物的內心也越來越匪夷所思,該片使用了西部片慣用的場景與氣氛,精緻的黑白影像完美再現了西部的原始和蒼涼,也純化了影片在精神層面上的思考。當主人公在結局時躺在小舟中安然接受死亡的時候,影片便具有了一種啟示錄般的救贖情懷。《你看見死
Ⅳ 淺談英語電影片名的特點和翻譯技巧
淺談英語電影片名的特點和翻譯技巧
英語電影譯製成中文電影的過程中,可以應用各種各樣的翻譯技巧,那麼,英語電影片名的特點和翻譯技巧。
中國的電影翻譯事業已有五十多年的歷史。在這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中,電影翻譯工作者給廣大觀眾奉獻出了許多優秀的譯製片,觀眾從這些優秀的譯製片中領略到了異國的風土人情,同時也感受到了不同語言帶給人的無窮魅力。許多優秀的譯製片的譯名已經成為了人們津津樂道的經典之作,隨著電影的流傳成為人們心中的美好印記。本文擬對英文電影的片名翻譯技巧進行分析。
一、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技巧
(一)直譯法
直譯是在片名翻譯中根據源語、目標語的特點,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片名的內容和形式。當源語與目的'語在功能上達到重合時,這是最簡單而且性質有效的翻譯方法。直譯既保留原標題的思想內容,又保留原標題的表達形式,使二者達到完美的同意。電影片名能直譯的應盡量直譯。在文字凝練上下功夫,力求體現電影的內涵。如Roman Holiday譯作《羅馬假日》,Sense and Sensibility譯作《理智與情感》,Rain Man譯作《雨人》等等。
(二)意譯法
由於各國文化的差異,一部英語電影的片名往往尤其獨特的內在含義,這種意義很難從目的語中找出對應的詞語進行翻譯。如果強行直譯,譯出的片名不僅失去原來片名的特色還會令人感到費解,這樣譯出的片名就沒有達到其應有的含義。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採取意譯的方面,不受字面詞語的束縛,找到對應的能表達出原文情感的詞語。例如,美國電影Waterloo Bridge講述的是貴族出身的青年軍官羅伊·克勞寧與美貌的芭蕾舞明星馬拉的愛情悲劇,電影故事的開頭和結局都在滑鐵盧橋。如果直譯片名的話,那就成了滑鐵盧橋,對於中國觀眾來說,一看到滑鐵盧橋,首先想到的很可能是拿破崙戰敗的滑鐵盧戰役,這樣的譯文不僅寡然無味,還會讓人產生誤解,因此這種翻譯就不是十分恰當。而如果從電影所要表達的含義來看,這個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那麼在翻譯時就可以大膽地加入文學色彩濃烈的詞語。本片最終譯為了《魂斷藍橋》,“魂斷”兒子點出悲劇內涵,不僅吻合劇情,而且使整個片名典雅蘊藉,神似原題,高於原題。類似的例子還有:The Fugitive譯為《亡命天涯》,Bodyguard譯為《護花傾情》,Passenger譯為《九霄屠龍》,Night Killer譯為《來者不善》,Revenge譯為《蝶戀花》等等。這些譯名不僅很好地傳達了源語的韻味,還融入了很多中國特色,讓觀眾能夠更好地欣賞。
(三)意譯和直譯結合法
在將英語電影譯製成中文電影的過程中,可以應用各種各樣的翻譯技巧,如:主、謂、賓、定、狀、補語成分之間的互換,語言的擴充和省略,詞性的轉換。因此,更多的時候,譯者都是使用直譯和意譯相結合的方法。這種方法是根據源語言所處的具體語言環境,對其做恰當的改動和變更,這樣做有助於更准確表達出源語言的豐富內涵,使語言的前後連接更通順合理,更符合中國觀眾的語言習慣和邏輯思維習慣,而不會破壞源語的本意。比如,Titanic譯為《鐵達尼號》,既與發音相似,又能表現出該船的龐大和豪華;Tarzan譯為《人猿泰山》,泰山和Tarzan發音相似又能表現出主任工的強壯、敦厚,為了避免誤解,加了“人猿”兒子,准確的表明電影的內容。
(四)增字法
在翻譯技巧理論中,“增字法是在翻譯時按意義上(或修辭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詞來更忠實通順地表達原文的思想內容。”在翻譯片名時,尤其是當直譯英文名而使片名內容不夠充實或不夠吸引人時,要用到此技巧。如加拿大艾蓮斯通信公司1996年出品的雖Crash,本片雖引起巨大爭議,但是在翻譯時卻需要多加考慮。因為Crash這個詞可指車也可以指飛機,為了使觀眾在觀看電影之前有一個明確的概念,更為了吸引更多眼球,本片譯為《撞車》;與此相似,澳大利亞1995年出品的由動物出演的Babe譯為《小豬巴比》。為了更加明確,更具吸引力,可適當運用增字法。
二、結語
電影是一門藝術,電影的片名也就起著重要的作用。為了能夠更好地傳遞出英文電影片名中的內涵,同時達到傳播文化的作用,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電影片名的翻譯的要求就非常高,譯者需要有非常高的雙語能力和文學底蘊。電影片名雖然聊聊幾個詞語,但是要做到良好的翻譯,需要不斷地斟酌詞句,反復推敲咀嚼,才能有上乘的譯作出現。但是一是囿於篇幅,一是囿於資料有限,本文只初步介紹了幾種常見的翻譯策略,所說的也指稱得上是一孔之見。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夠進一步開展此類議題。
;Ⅳ 國外電影的特點,用英語回答
Some movies of America are designed very new,open high-end and bold.Although its backgroung is science fiction ,it can give you the classic aftertaste.
Japanese and Koraen movies r refreshing .The makers have delicate thoughts, and r very creative.
Ⅵ 歐洲 北美電影的主要特點 相互差別以及共同特點
1994年《獨立》(Independent)以半頁的篇幅大字標題地刊載了麥琪·布朗《英國電影學會的電視行業追蹤調查》報告的臨時結論,"在媒體工作的婦女過於努力而沒有要孩子"。這項調查採用了詳盡的問卷和記錄方式,通過巧妙的分級設置,抽樣調查了520名電視工作者,追蹤分析了在電視行業急劇變化時期她們的出身、狀況以及願望。電視行業這種轉向臨時工或者簽定短期協約勞動力的變化對婦女和哺養小孩有著特別的影響。被調查的三分之二的男性有了孩子,而相比之下,女性有孩子的只佔到30%。研究者們評論說,這中間的差別如果根據年紀、出身或者教育是無法解釋的。但是一位女獨立製片人指出了問題,"同樣的報酬可以支付兩倍的工作量,迴避了社會保障的休假時間,沒有產假工資,也不用付哺養小孩期間的工資--電視再次成為年輕男性的行業"。
一位沒有小孩的自由研究者評論說:"在目前的電視行業里,沒有這樣的空間可以成全兩者(孩子和事業),沒有餘地來讓婦女生孩子。如果你是自由職業者,你就會月復一月地工作。假設我從早8點干到晚10點,這又如何協調?"這個婦女尖銳地指出的"孩子和事業兩者"難全的困境,尤其是這樣一個可以被看成是女性主義的世紀的最後年代,對在電視行業工作的女性來說顯得特別突出。而從接下來對一向就不穩定的電影行業所統計出來的數據來看,婦女在其中的處境也一樣地糟糕。盡管如此,有的婦女還是竭盡全能希望有所作為。我想這篇論文里探討一下1990年代這樣一些由女性製作或者是關於女性的電影以及電視節目。
我想要考察1990年英國電影里女性經歷的再現,並且我特別想強調的是在眾多作品裡,最值得關注的一個問題,這就是如何去"實現"女性氣質和特徵。我建議把電影和電視放在一起,這將有助於對問題的思考--不是從太多的依照影視行業之間增長的相互關聯的角度--而是根據它們的視覺風格,共同的人物形象和再現的角度。我特別想用"涵蓋全部女性特質"的概念來表現後女性主義者所認定的女性特質,那就是它既有延續從前的願望,也有她們認定的幻想。
1990年代早期由女性編劇和導演的最重要的影片是薩莉·波特的《美麗佳人奧蘭朵》(1992)和顧倫德·查達哈(Gurinder Chadha)的《海邊的吧唧》(Bhaji on the Beach 1993),這兩部作品向英國電影的傳統吸收、借鑒並轉化了一些東西。《美麗佳人奧蘭朵》是薩莉波特的第二部作品。她從1970年代就開始一直致力於關注性別問題。該片以高度形式化的結構,對弗吉利婭·伍爾夫小說的明白無誤的詮釋,和對人物形象外表和內在的深思熟慮,揭示並展現了一個現代主義者的吸收和繼承的成果。這種先鋒前衛式的吸收和繼承很明顯地反映在導演早期的作品,比如《驚悚》(1979)和《掘金人》(1983)。在《美麗佳人奧蘭朵》中,導演以一種陌生化的方式勾勒出英國式的傳統特徵(伊麗莎白時代,鄉村房屋,英王朝,維多利亞)。1992年也許是英國80年代發展起來的傳承電影的重要階段。波特通過用自己思考的東西,來闡釋什麼是傳承電影。她把英國人的命運重新搬演為一出具有性別表演和過去傳統特徵的戲劇。主人公奧蘭朵在其中變換了性別,喪失了自己的財產,但是在未來的生活里獲得了一個女兒並創作了一部小說。
與此相反,《海邊的吧唧》這部由梅拉·斯亞爾(MeeraSyal)創作、顧倫德·查達哈導演和納蒂勒·馬什一愛德華茲(Nadine Marsh-Edwards)擔任製片的影片是為英國電影學會拍攝的。它是一部--就像霍拉斯·歐衛(Horaoe Ove)的《在外比賽》(Playing Away,1986)一樣--向英國電影的另一傳統,伊寧出品的喜劇片有著相似的地方,通過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段,精心設計的一群有著身份差異的人的故事。由印度人和亞裔英國人組成人這群人從伯明翰的薩赫里婦女中心(Saheli Women's Center),乘坐小巴出發,前往黑池(Blackpool)旅行。旅途中,不同的人對自己的處境開始有了略微不同的認識和理解。這段有著伊寧電影特點的黑池之旅因為兩方面的原因而有所不同:正如影片標題中把印工的東西和英國的名勝並置在一起的寓意,Asha(Lalita Ahmed 扮演)對印度流行電影的傳統所產生的想像;另外就是前往英國工人階段常去的勝地的三個不同年齡層次的人所直接擁有的亞洲人的特點。她們是當天就結束旅程。然而查德哈和斯亞爾關注的是傳達亞洲女性身份的多樣性,所涉及的范圍從傳統的像Pushpa(Zhora Segal扮演)這樣年長的"姑媽型",到見多識廣的來英國觀光的印度婦女雷卡(她宣稱黑池"就跟孟買一樣"),再到年輕的可以自己選擇婚姻,有過醫務護理培訓,而且是社會的激進主義者的英國年輕女性們。查德哈和斯亞爾關注的是女性命運和身份的問題,但是她們把這些問題放在當代英國復雜的後殖民的多民族共存的狀態中來表現。而在這部電影里,最為精彩的地方就是這群遊客出發里,通過她們用旁遮普語翻唱克里夫·里查德1960年代的暢銷歌曲《署假》具體表現出來的。
《美麗佳人奧蘭朵》和《海邊的吧唧》尤其關注的是女性經歷。另外一些女性導演的故事片,諸如《神父》(安東尼婭·伯德導演,1994)和《美麗的事物》(赫泰·麥克唐娜導演,1995)主要地是關注男性同性戀的故事。我們在《美麗的事物》和《海邊的吧唧》可以發現一個多元混合文化的英國,而恩果茲·翁烏拉(Ngozi Onwurah)的(1994)所表現的主題我們可以在《美麗的事物》和《海邊的吧唧》中找到,它是以那種對未來的極度悲觀的形式來表現英國,但是很失敗。我想在表現女性經歷的作品裡,抓住一條絕望的線索來討論1990年代末期拍攝的兩部具有震撼力的電影《斯泰拉做出格》(Stella Dose Tricks,Coky Giedroyc導演,1996)和《心靈深處》(Under the Skin,Carine Adler導演,1996),同時還會涉及由Jo Hodges編劇、Roberto Bangura導演的《大腦長在腳上的姑娘》(the Girls with Brain in Her Feet,1997)。這三部電影都有著陰郁的主題,表現了女主人公生活當中的無奈和絕望。每部影片都不同程度地成功逾越了英國主流電影製作業傳統,傳達了倫敦以外的電影業的面貌。但是,這種表達不僅僅是因為同英國電影歷史,也不是和憤怒青年的關系,絕望的年輕女性才顯得十分重要。我個人的看法是,1990年代,針對女性觀眾和再現女性躑躅命運的作品被安排在越來越重要的時段放映和播出,而且這樣的電影還應該同電視里黃金時間段播放的女性系列聯系起來看,比如(德比·霍斯菲爾德Debbie Horsfield編劇,1987),(凱·梅勒Kay Mellor編劇,1995--1996),以及1998年裡的《真實的女性》(Real Women,蘇珊·奧多特 Susan Oudot編劇)。參與這些電視連續劇創作的人員頗有聲望,而且每一個角色各自都呈現出非常清晰的女性特徵。同樣地這些作品也是一些古裝劇一起才能呈現出整體的風貌,比如1995年BBC出品,布里奇特·瓊斯(Bridget Jones)非常喜歡的《傲慢與偏見》,另外還有1998年策劃周到,市場直接針對世界盃的《遠離瘋狂人群》(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1990年代末期,用拉徹爾·布朗斯泰恩(Rachel Brownstein)的話來說,"女性成為英雄"的戲劇故事在不同范圍的文本和媒體里得到表現,其中很多在文化占據了中心位置,而過去的傳統是對女性性別的虛構。
我們需要接近這些作為幾段不同歷史產物的種種虛構。首先,有一種認識就是對電影和電視來說,有不同階層身份的女性觀眾。從1970年末期以來,廣告商和節目策劃人對高收入、高消費的職業女性的興趣越來越高,他們認為這些婦女具有全部的女性特質。其次,隨著國內電視可收看節目的增加以及男性化特點的衛星頻道(體育和電影)進入電視網路,而電視網的黃金時間段節目安排一直偏向女性。最後,工業壓力對文化產業的推動,恰好培養出了許多的女性作家,導演和製片人。也就是說,對新產品的需求可以通過新舊兩代創作者不同的想像和關注得到部分的滿足。老一代的包括凱·梅勒和薩莉·波特,她們最終保證了觀眾的認可。新一代人是由某種程度上被確立的1970年代的女性主義的觀點培養起來的。很大一部分參與英國電影學會研究的、年齡在30歲以下的女性特別強調這一點。在英國,電視在國家文化生活的角色尤其重要,這一點比較一下法國,可以說是個有利的對比。在英國,視聽產業僱傭的女性在過去的15年裡急劇增長,雖然很少有導演被確認為作者--但是,在影視界女性作為劇作家、紀錄片製作人、動畫片製作者和製片人不斷擴伸(比如說,Molly Dineen, Candy Guard, Lucy Gannon, Debbie Horsfield, Beeban Kidron, Nadine Marsh-Edwards, Lynda La Plante, Verity Lambert, Kay Melor, Winsome Pinnock, Jane Root, Jennifer Saunders Janet Stree-Porter, Meera Syal, Jeanette Winterson),在某種意義上,這和法國國內已經被確認作者的幾個勢單力孤的人物迪安娜·居里(Diane Kurys ),阿涅斯·瓦爾達(Agnes Varda)和科琳娜·塞羅(Coline Serreau)形成強烈的對照。
英國這種電影和電視不斷增長的互動交流關系被看成是英國視扣產業風景的特色。但是除了成為陳詞濫調的說法,比如"英國電影在電視里存活,而且生動活潑,充滿生機",對這種影視互動和交流的意義和結果存在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我們還是可以區分"立足於電視的觀點"和"立足於電影的觀點"這之間的差別的。我們很少發表對前者的看法,但這在約翰·考菲的論文《趨同邏輯》里有著最為清楚的表述。文章中他討論說,這種自然出現的藝術電影所具備的"英國特別的多元混合"是介於"歐洲的情感和北美的市場之間不穩定的平衡,"這種藝術電影在經濟上有賴於電視。考菲小心謹慎地在對這種跨越影視兩種媒體模式的個人作品表示歡迎的同時,也提出了一系列問題。他認為那些"在國家和民族內部具有地方特點,不協調而且復雜的現象"有利於對國家和民族的再現,"抓住了某些能傳達國家和民族自身復雜多樣性的意象及其周圍的東西,就能確立這個國家和民族的身份特點,對外也就能很好地再現自身,並且放之全球市場也能保障自身特點的延續性。"
這些差別聯繫到我討論的虛構文本和做市場推廣時就有啟示意義了,因為我如果把這些清晰明白的女性故事看成是國家和民族的"再現",這就更為困難了--除非女主人公是伊麗莎白一世。像德碧·霍斯菲爾德(Debbie Horsfield)和凱·梅勒這樣的劇作家,她們的作品總是有著強烈的地方色彩,提供了一種非常生動的關於"一個國家和民族內部的地方特點,不協調而且復雜的現象"的描述。而A.L.Kenned和Coky Giedroyc拍攝的《斯泰拉作出風格》,Roberto Bangura 和Jo Hodges拍攝的《大腦長在腳上的女孩》也在以另外的方式做著同樣的工作。我想說明的是,電影和電視的互動和交流對那些女性主觀意識的戲劇故事主要還是起著促進和推動作用。正是因為在成為一個女人和代表英國特點之間真的是很難統一;所以用考菲的觀點來說,這些虛構的文本是必需的,也能起到典型代表作用,但還是不能說成是再現(Representation)。真正是《一脫到底》和《迷幻列車》(又譯作《猜火車》),這兩部有男性自覺意識的故事起到了再現國家和民族的作用,而不是這些女性虛構的文本。
絕望女性《斯泰拉做出格》和《內心深處》有著類似的製作背景:兩者都是由英國電影學會出品,預算不到70萬英鎊,兩者都是通過地方鼓勵資金, 部分場景在倫敦以外的地方(格拉斯哥和利物浦)完成;兩部影片的攝影師都是巴里·阿克洛德(他和肯·洛奇合作過),而且兩者都是女性導演的第一部故事片。每部影片的焦點都密切關注女主人公,幾乎每一個鏡頭,更不用說每個場景了,女主人公,幾乎每一個鏡頭,更不用說每個場景了,女主人公都會出現其中。出於文化的考慮都有性方面的尷尬和困惑,每部電影關於性的內容都很多。《大腦長在腳上的女孩》由列剋星頓影業公司(Lexiiington Films)獨立製作完成,預算不到100萬英鎊。而且這部電影也有外省場景(1970年代的萊斯特)。它的劇作和導演都是第一次拍故事片。這些故事都是關於絕望女性的。我想在分析到這些影片時,概括出我們需要思考的一些要素。
《斯泰拉做出格》作為一部英國電影特徵更加熟悉。阿克洛德在這部電影里的攝影風格更像"洛奇式的":低調,自然主義,色彩不顯眼。倫敦和格拉斯哥的外景拍攝在視覺上的呈現不太一樣。倫敦的場景都是以中等或中長的街邊鏡頭拍攝的--鏡框的取景總是比聚焦的人物稍微大一點,但是沒有拉伸開來給予空間和距離感。這個城市到處是旅館和咖啡屋,寓所以及滿是灰塵的內城街道公園。攝影機拍攝角度很少超出人視線水平的高度。這樣,我們只在公園的場景里才看到天空的一點景色。唯一稱得上漂亮的地方,除了公園一處破敗的休息場所(在那裡,斯泰拉被迫給皮條客彼得斯先生手淫,她們當時假裝在吃冰激凌),另外就是斯泰拉擺脫賣淫後工作的花店。花店場景的構圖也是很壓抑的,我們看不到一個遠景鏡頭。花店通過一排花的特寫搖拍介紹的,後來有一個大特寫是採摘一束紫色的丁香。斯泰拉就是從花店把一些植物帶回家,來裝飾她和埃迪合住的卧室。格拉斯哥和倫敦相比,表現得截然不同。它是處於一種想像和回憶的狀態,所以顯得比較開闊,而且也經常是用昏黃的光,通過長鏡頭來表現。尤其是圍繞象徵斯泰拉父驕傲和歡樂的使鴿子籠的寬遠的長鏡頭來展現,為的是表現出在這里的生活本應該都很順利。
《斯泰拉做出格》講述的是一個格拉斯哥的女人,在倫敦一個叫彼得斯先生(James Bolam扮演)的庇護下當妓女。她在影片的第一部分,還是彼得斯先生最喜歡的人。正如彼得斯指出的那樣,斯泰拉(Kelly Macdonald扮演)的頭腦有"在做愛時聯想別的事情的"能力。倫敦的場景和斯泰拉在格拉斯哥不確定狀態的場景相互交替剪輯在一起,這包括沒有母親的小斯泰拉,她的父親(Ewan Stewart扮演),一個酗酒的臨時喜劇演員,以及她嚴厲的姑媽艾里恩。這裡面有些格拉斯哥的場景很明顯是記憶中的;有一些是無所不知的閃回鏡頭,比如斯泰拉父親和艾里恩之間的一場對話;當他們看見下面街上斯泰拉父親和艾里恩之間的一場對話:當他們看見下面街上斯泰拉在雨中跳舞時,他聲稱斯泰拉所需要的只是愛;而其它一些場景可能是幻想。當彼得斯要斯泰拉接受吸毒的時候,她決定離開他。有一天晚上彼得斯無法找到斯泰拉(她去為一個挨打的姑娘報仇),而且她收留了吸毒成癮的埃迪。他們一起前往格拉斯哥,在那裡,斯泰拉對她體面的姑媽和兇狠的父親施以報復。當他們回到倫敦時,斯泰拉在花店找了份工作,開始裝修自己的寓所,而且仍舊憧憬著逃離過去,但是埃迪沒法擺脫毒癮。
影片有雙層結構,首先題目就說明了兩層含義。斯泰拉至少做了兩類出格的事。用美國的俚語說,她從事的是賣淫行業("dose tricks");但是她憑著充沛的精力,表現出了驚人之舉。比如在水下游泳,和艾里恩姑媽在人人喜歡的郊區花園里放了很多避孕套吹成的氣球。影片也表現出了兩類出格的事,一類是和中年男子的骯臟交往,但是拍攝的時候迴避了色情表現,但是也傳達了嫖客們的悲哀和剝削性;另一類就是斯泰拉生氣時乾的事,她對過去和現在所遭遇的不公平都要報復。她給一個嫖客特別辣的糖,一塊"漁夫之寶"來刺激肛門,但用的不是毒品。在回家的路上,她砸碎了車的探照燈,毀壞了汽車天線和鏡子。然後報復的最高潮,她放火燒了一輛車,她父親的鴿子籠,甚至父親的下體。斯泰拉確實做得很過分,但是她最應該做的但是又沒法做成功的是擺脫賣淫,重新做人,以及她幻想埃迪能成為健康的正常人。
這樣的雙層結構,倫敦/格拉斯哥的並置企圖描繪出斯泰拉的內心世界和行事動機。我們也可以看到事情現在是怎樣,過去是怎樣。沒有母親的孩子,愛得越軌的父親--我們在斯泰拉對彼得斯先生痛苦的愛和她對兇狠父親的記憶中逐漸看到進一步意義上的雙層結構。然而她是一個,正如她告訴彼得斯先生關系當中。然而她是一個,不管其它身份,她首先被表現成一個實踐者,一個故事的敘述者:"姐妹們,姐妹們,記下這個,我能夠記下任何他媽的事情,那也是我的事情,我有這個本事。"斯泰拉的本事,把她塑造成一個代言人,從而打破過去自然主義者把賣淫的人再現成受害者的傳統。
Ⅶ 美國電影的特點有什麼啊
華麗的場面和逼真的特級
反傳統精神
黑色電影
新好萊塢——後經典主義電影
直接電影:現實主義
美國電影是美國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它是伴隨著美國文化的成長與發展而成長與發展
的。它生動地體現了美國思想與美國這一民族和文化的許多特點。它順應了美國人熱鬧好動
的天性和積極進取的人格,同時,也表現了美國人的樂觀處世的精神和人性。美國電影在注重商業性和票房價值的同時,在追求大眾趣味,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同時,仍然非常關注社會與現實的,非常關注藝術的。對美國生活作了詩意的描寫,動作迅猛,對話簡潔,表中拆喊演乾脆利落,不拖泥
帶水,也表現了傳統的好萊塢娛樂片的特點。
後現代電影的主要特點是什麼呢?這至少有3
點。
1. 電影事業的組織體系具有後現代的特點。好萊塢經歷了從福特式的大生產(電影制
片廠體系)到更為靈活的獨立電影製作體系(新好萊塢和後新好萊塢時期),獨立電影製作
體系具有後現代經濟的特點。同時,好萊塢融入多元的媒體大集團公司使工業、技術、和文
化形式之間的界限模糊,這也是後現代的一大特點。
2. 電影在許多方面表現後現代的主題和後現代社會的形象。當代科幻片表現那些糟透
了的社會形象,這是與後現代對社會進步失去信心的思想有關。
3. 電影表現與後現代文化實踐有關的美學特徵(如折衷主義和傳統的藝術階梯的喪
失)。
黑色電影(film noir)在50年代派生出「反叛的青年」電影,深刻地反映了美國青年人在50年代的文化情緒,成為60年代的民權運動、青年的反叛和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鋒。美國社會充斥的叛逆,對傳統和主流文化價值的叛逆不可避免地影響到電影。美國60年代的電影以多元化和試驗性為特徵,電影的發展勢頭很好,充滿了活力。電影中裸露的鏡頭增多,有不少明顯的性愛鏡頭,這對於年輕的觀眾是有很大的誘惑力的。在60年代中期,美國電影變得更為自由放任。保守主義讓位於流行文化。新的現代風格在電影中得到充分體現。當時賣野,生活條件和民權方面平等的呼聲日益高漲,特別是黑人和拉丁裔美國人要求平等的願望特別迫切。這些年輕人和少數族裔的亞文化變得越來越有力量,震撼了WASP美國的主流價值。為了適應這種情勢,好萊塢拍了描述年輕人叛逆的電影,描述代溝、緊張的種族關系、吸毒和挑戰有關性愛禁區的電影。好萊塢的匪幫片揭示美國的經濟與道德狀況。美國人大量失業並陷於貧困。社會秩序混亂,在社會底層滋生了暴力的種子。觀眾正是出於對現有體制的不滿情緒,對那些用子彈來解決社會與道德問題的歹徒懷有敬佩之情。匪幫片充滿了硬漢子和暴力,通過揭示犯罪行為的原因,並顯示罪惡的性格往往是糟糕的經濟狀況、家庭環境和冷漠的無能的政府造成的。這些無情無義的反英雄,厭膩無聊的生活,一般都來自小鎮,不斷地竭力躲避法律的制裁,生活在道德的真空之中。在這些電影中,導演試圖嘲弄與揶揄美國社會,表現正發生在美國的道德衰落。
綜上觀之,在反映社會的問題上,美國電影有其本身的特點:
1. 在大部分情況下,它們並不是刻意表現社會現實;
2. 在表現社會現實的主題中,每每關注社會陰暗面和暴力。通過暴力反映底層人民的
生活狀態,反映資本主義社會的冷酷;
3. 暴露與商業價值(票房)共存,從來不是為了暴露而暴露,帶有純政治性的目的;
商業性與藝術性是平衡的;
4. 大投資,追求巨片效果,場面宏大壯觀,充滿動作和戲劇性;
5. 它的終極目的是通俗性,取悅於最廣大的電影觀眾的趣味和愛好,因此充滿新奇,
不拒絕高科技手段。無論時代怎麼演變,通俗性始終是美國電影的信條。通俗性始終優於藝
術性;
6. 在表現現實的過程中,它們從來沒有忘記所謂的「成人語言」,用性自由來表現美國
的個人主義的文化價值。
總之,無論主流電影還是非主流電影,其精英部分自20世紀中期之後在歐洲電影御宏新現
實主義和新浪潮的影響與啟迪下,開始關注美國社會現實,用他們獨特的藝術的方法對美國
所處的戰後時代作出回應。這些作品,無論是反叛的,黑色的,還是地下獨立製作的,都不
同程度地反映了後現代社會的焦慮情緒。無論從思想上還是從藝術上講,它們無愧當代美國
電影的精華。
美國大多電影的核心主題都是以信仰相關話題有關,諸如人性,美德,希望,勇敢,愛等等
美國電影比較誇張,場面華麗(後天,星戰等),很多科幻片帶有英雄主義(蜘蛛俠。007等。
亞洲片比較注重內涵(如日本的大逃殺)和美感(我國的英雄、黃金甲等)
美國片宏大壯觀,亞洲片細致內涵
美國片是外在的刺激,亞洲篇是從內里引導
一般電影都是會融入很多美國本土的文化特徵~
比如~強烈的個人英雄主義~
真正的愛情片~是純美的~~一般~在結尾處才會有性的出現~
往往~出現「性」的~都不是單純的「性」~而是會引出一個故事~或其他~
美國的恐怖片~大多數是血肉模糊型~多數是~突然出現嚇你一跳~
所以看到第二遍~往往就是有些惡心的搞笑片~
美國的災難片~~看多了~你就會發現~~~大多都是歌頌大愛~~勇敢的~~~
還有~~美國電影往往都是你想的結局~~
亞洲電影~~
個人認為~日本的~唯美變態~~可能挺矛盾~~但就是這樣~
韓國的~~搞笑輕松~~色情成分也不少~~~這兩年真是開放了不少~~但是個人覺~~高麗棒子的腦子還是不適合拍電影~~拍電視劇還是比較適合~~
泰國電影不錯~~除了泰國話難聽點~~挺有內涵的~
印度的寶萊塢電影~就是鬧騰~
香港電影是大雜燴~~
國產的~~我基本不看~~~不了解~~
中國電影:黑色幽默,農村電影,武俠,偏向色情化(失望……)
美國電影:色情暴力血腥+奇思妙想
法國電影:暗喻+人文關懷+奇妙聲色
我覺得中國電影比較生活化,美國電影商業化,法國電影文藝化,這和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有關。
Ⅷ 電影種類的英文介紹
喜劇/Comedy 冒險/Adventure 驚悚/Thriller 記錄/Documentary 戰爭/War 愛情/Romance 恐怖/Horror 動作/Action 科幻/Sci-Fi 犯罪/Crime 愛情片 Romantic 動作片 Action 功夫片 Kung-Fu按題材、劇情類型分:
1.動作電影:
是以強烈緊張的驚險動作和視聽張力為核心的影片類型。
2.奇幻電影:
這類型的電影都大量的包含魔法、超自然現實事件、或是幻想生物如龍、半獸人以及幻想世界如魔戒中的中土。
3.喜劇電影:
其中主要強調的是幽默。《電影藝術詞典》對喜劇片的定義是:「以產生結果是笑的效果為特徵的故事片。在總體上有完整的喜劇性構思,創造出喜劇性的人物和背景。
4.恐怖電影:
以製造恐怖為目的的一種影片。故事內容荒誕離奇,引起恐怖。如描寫鬼怪作祟、勾魂攝魄,描寫兇猛動物噬人等等,使觀眾毛骨悚然。
5.愛情電影:
指的`是那些中心劇情主要圍繞著故事主角戀愛關系發展的電影。該類電影常見的主題是,電影中的角色們基於相互間新發現的魅力而作出相應的決定。
Ⅸ 有關介紹電影的英語作文
Movies have become popular in modern world. They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entertainment instry.
Movies can satisfy most people's creation need and serve as meanful approach for learning more about the society. For instance, they can introce other culture by bringing movies into one country. Nowadays, mov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nsmitting culture. The influnce of Hollywood is wide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
Movies are usually proced by professional company and actors or actresses. Most of movies reflect certain culture or try to introce certain idea. Thus, they always ecate people to better understand both themselves and other people.
In general, it is necessary to choose high quality movie to enlarge our horizion.
不知道有生詞沒,太長的話自己刪除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