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愛樂之城》致敬的18部經典影片
《愛樂之城》
《愛樂之城》以復古的風格講述了一個當代故事,片中大量致敬了影史經典影片,其中最集中的一段就是片尾的幻想片段,配樂名稱是「Epilogue」,咱也可以叫「假如男女主角在一起」。
《百老匯旋律》(Broadway Melody of 1940,1940)
在《愛樂之城》的幻想片段中,瑞安.高斯林和艾瑪.斯通在星光點點的水面上翩翩起舞,這一幕參考了《百老匯旋律》中的經典片段。
《百老匯旋律》劇照
《愛樂之城》
《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1942)
雖然不是一部歌舞片,但《卡薩布蘭卡》多次出現在《愛樂之城》中。
比如,艾瑪.斯通的房間牆上貼著《卡薩布蘭卡》女主角英格麗·褒曼的巨幅畫像。
《愛樂之城》中的英格麗·褒曼畫像
又比如,艾瑪.斯通在咖啡店再遇瑞安.高斯林後告訴後者對面的窗戶就是《卡薩布蘭卡》里亨弗萊·鮑嘉和英格麗·褒曼往外望的窗戶。
《卡薩布蘭卡》劇照
《愛樂之城》,字幕:葯丸字幕組
再比如,與《卡薩布蘭卡》一樣,《愛樂之城》中的男女主角盡管深愛對方但都選擇了離開,兩人各走各的路但心中永遠共享一段美好的戀愛時光。
甚至,兩者的音樂都有共通之處。《卡薩布蘭卡》中有勾起二人回憶的《As Time Goes By》,《愛樂之城》中有瑞安.高斯林在初遇艾瑪.斯通時所彈奏、多年後再遇時特意再度彈起的《Mia & Sebastian's Theme》。
《錦城春色》(On the Town,1949)
斯坦利.多南和吉恩.凱利合作的歌舞片,講述了三個水兵在紐約的故事。
《錦城春色》
在《愛樂之城》中,幻想片段里出現的水兵便致敬了《錦城春色》。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1951)
吉恩.凱利的經典歌舞片。
《愛樂之城》在幻想片段中借鑒了本片,比如手繪的巴黎主題背景牆。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愛樂之城》
另外,《愛樂之城》幻想片段的許多布景和舞蹈演員的服裝都借鑒了《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愛樂之城》
《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1952)
說到好萊塢歌舞片,《雨中曲》是絕對無法繞開的一部經典,也是所有歌舞片中鳥哥最喜歡的一部。本片的主創仍然是歌舞片二人組斯坦利.多南和吉恩.凱利。
《雨中曲》是影史所有電影中被致敬最多的影片之一,《愛樂之城》多次向本片致敬。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坦言《雨中曲》是《愛樂之城》的靈感之一。
最明顯的致敬鏡頭就是瑞安.高斯林在夜色下繞著路燈唱起歌謠的鏡頭,這也是《雨中曲》最最經典的鏡頭。
《雨中曲》
《愛樂之城》瑞安.高斯林繞路燈
瑞安.高斯林和艾瑪.斯通邊交談邊經過街道上拍片現場的鏡頭也是向《雨中曲》的致敬。
《雨中曲》
《愛樂之城》
而在片尾的幻想片段中,《愛樂之城》更是大段借鑒了《雨中曲》對於色彩、布景、場景調度等畫面元素的使用。
《雨中曲》
《紐約美女》(The Belle of New York,1952)&《人人都說我愛你》(Everyone Says I Love You,1996)
在《愛樂之城》的天文館舞蹈中,瑞安.高斯林和艾瑪.斯通飛了起來,在一片星空中跳舞。
《愛樂之城》
PS:看到這一幕,鳥哥腦海的第一反應是:這不就是那個測試題嗎?!倆人到底順時針轉還是逆時針轉呢?你們仔細看看。
這樣腦洞大開的畫面是在致敬《紐約美女》和伍迪.艾倫指導的《人人都說我愛你》。這兩部影片中,都有角色跳著跳著飛上空中的鏡頭,但沒有太空做背景。
《紐約美女》
《人人都說我愛你》
《篷車隊》(The Band Wagon,1953)&《禮帽》(Top Hat,1935)
《篷車隊》的經典橋段是男主角Fred Astaire和女主角Cyd Charisse在月色下的中央公園翩翩起舞。
《篷車隊》
《禮帽》中也有雙人舞蹈場景,而且人物一會兒坐著一會兒起身跳。
《禮帽》
在《愛樂之城》中,瑞安.高斯林和艾瑪.斯通在洛杉磯的月色下起舞的這場戲便受到了《篷車隊》和《禮帽》的影響。
《愛樂之城》
《無因的背叛》(Rebel Without A Cause,1955)
在《愛樂之城》中,瑞安.高斯林約艾瑪.斯通看電影,這部電影就是《無因的背叛》。
《無因的背叛》
正是這次相約讓艾瑪.斯通離開了前男友、投入了瑞安.高斯林的懷抱。
高斯林還模仿劇中人物說出了本片的一句經典台詞:I've got the bullets。
瑞安.高斯林和艾瑪.斯通還在《無因的背叛》中出現的天文館里上演了一段浪漫舞蹈,確定了彼此的戀愛關系。
《愛樂之城》,駛向天文館
《紅氣球》(The Red Balloon,1956)
這部法國電影並不是一部典型的「電影」,它只有34分鍾,充滿詩意。
《紅氣球》
在《愛樂之城》的幻想片段中,有個舉著紅色氣球的小男孩,瑞安.高斯林和艾瑪.斯通從他身旁走過。這短短一幕正是致敬了《紅色球》。
《愛樂之城》
《甜姐兒》(Funny Face,1957)
斯坦利.多南導演、奧黛麗.赫本主演的歌舞愛情喜劇。
《甜姐兒》劇照
在《愛樂之城》的幻想片段中,艾瑪.斯通在凱旋門的布景前舉著氣球,這一幕正是致敬了《甜姐兒》中奧黛麗.赫本的那一幕。
《愛樂之城》
《瑟堡的雨傘》(The Umbrellas of Cherbourg,1964)
《愛樂之城》深受這部由雅克·德米(Jacques Demy)執導的法國歌舞片的影響,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坦誠本片和《雨中曲》一樣是《愛樂之城》的靈感來源。
在《瑟堡的雨傘》中,原本深愛的一對男女因故分離,最後各奔東西,多年後偶遇後,發現彼此對對方仍有感情,但為了不破壞彼此的幸福生活,再度告別。《愛樂之城》在故事架構上簡直如出一轍。
《瑟堡的雨傘》
《柳媚花嬌》(The Young Girls of Rochefort,1967)
同樣是雅克.德米的作品。《愛樂之城》片頭的高速公路堵車歌舞片段就致敬了這部影片。
《柳媚花嬌》
《愛樂之城》
《生命的旋律》(Sweet Charity,1969)
艾瑪.斯通在室友們的勸說下穿起禮服出門的那場歌舞戲在色彩與舞蹈方面參考了這部影片的經典場景。
《生命的旋律》
《愛樂之城》
《不羈夜》(Boogie Nights,1996)
影片第一幕中有一場派對的戲,有人跳入泳池,鏡頭便從泳池的角度來拍攝泳池周圍的熱鬧場景。
《愛樂之城》,字幕:葯丸字幕組
這個鏡頭致敬了《不羈夜》中的泳池派對場景。
《不羈夜》
《紅磨坊》(Moulin Rouge,2001)&《睡美人》(Sleeping Beauty,1959)
在《愛樂之城》的天文館舞蹈中,瑞安.高斯林和艾瑪.斯通在雲層中牽手。
《愛樂之城》
這一場景緻敬了《紅磨坊》和《睡美人》。
《紅磨坊》
《睡美人》
除了這些影片,《愛樂之城》對電影藝術最大的致敬是使用了好萊塢黃金時代最常見最傳統的布景效果、色彩質感和音樂色彩。
② 求問一部詩意電影的名字
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 (1992)
雖然沒看過,但是此片中的女主還演過小杜麗中的一個角色,氣質比較相近,應該是這一部吧~
http://www.mtime.com/movie/54683/details.html
③ 適合一個人看的歐美電影推薦
《布達佩斯之戀》
本片獲2000年歐洲巴伐利亞電影獎攝影及導演獎。「綜藝報」贊譽本片是「少數能將音樂完整融入電影情節,而非僅當作陪襯的電影」。
主題曲從影片一開始的單音旋律,到隨著劇情越發悲壯則轉變為交響樂般的宏偉,使電影音樂不單只是背景,更反客為主地轉變成整部電影的精髓。這一強烈特色除了為此片加分之外,更可說是電影藝術的創舉。
《夜間守門人》
影片描述的是二戰結束後,一對男女比較另類的愛情。影片中凡是回憶集中營片斷的部分,都配以歌劇相佐,曲調柔美華麗,與集中營黑白色調的影像形成鮮明的對比,在男人向伯爵夫人講述他和女孩在集中營期間故事的演繹中,女孩赤*上身,穿著德國軍官的服飾,用演唱的方式,進行了追述。由此,也成就了這張經典的電影海報。
《甜蜜電影》
《甜蜜電影》於1974年拍攝的前南斯拉夫電影,導演馬卡維耶夫怪異而諷刺游團的影象完全不向外界妥協,影片充滿了令人震驚的畫面。影片由於涉及大量性愛和色情片段,更加由於性、死亡與虐戀投射在社會、政治、種族階級等社會上層建築的權利關繫上,因此遭到廣泛禁演,但無可否認它所具有的先鋒作用。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是勞倫斯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西方十大情愛經典小說之一。此時的勞倫斯對人物及情節的刻畫已經爐火純青,對他所探索的兩性關系也有了更深思熟慮的答案。
《夏日遺失的27個吻》
這個夏天似乎比往年燠熱,一個保守的蘇聯喬治亞小鎮來了一個豪放叛逆的15歲少女西碧,讓鎮上所有人都開始感到不安,包括暗戀西碧卻不敢表達的少年米奇,以及西碧暗戀卻得不到的米奇爸爸亞歷山大。當鎮上即將偷偷放映一直以來被禁的知名情色電影【艾曼妞】的消息傳了出去之後,小鎮里一個個欲求不滿的故事也即將爆發開來。
《巴黎最後的探戈》
有人習慣把《巴黎最後的探戈》列入適合小資觀賞的電影范疇,因為它的確太浪漫,太悲傷。但美麗背後的殘酷大概是小資所不能接受的。這是一部關於理解、遺忘的電影,或是有關儀式。
對了,還有探戈一樣的飄逸和飛揚。現在聽著電影的原聲寫這些字,腦子里沒有整體和全貌,記憶還停留在那個「悲傷、有氣味」 的公寓。直面著赤*的男人和女人的身體,兩個人用古怪好玩的方式介紹名字,這類似於孩童之間的神嫌橘玩鬧和固執。
男人不願提到「名字」,女孩說「為什麼」,這也是我想知道的。男人說在這里我們不知道外面的事情,他也不想知道有關自己和面前赤*女人的一切。
《布拉格之戀》
在表現「性」的題材方面,歐洲影片往往比好萊塢更少約束。從歐洲的藝術片中,觀眾既能在精神上受到啟迪,又能得到感官刺激,本片即是這樣一部模仿歐洲電影風格的作品。
《教室別戀》
時代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戰的瑞典,高中生史帝原來生活,直至英文老師薇拉出現,他的單純生活因而改觀。薇拉的丈夫是個絲襪推銷員,經常出差在外,回到家裡也只是喝酒聽音樂。被冷落的嬌妻遂從史帝的青春肉體上尋求慰藉,史帝沉淪在慾海中,對同齡女生麗莎的暗戀完全無動於衷,直至兄長在前線戰死的惡噩傳來,史帝才驚覺到現實的殘酷,決心結束這段畸戀。
《苦月亮》
《苦月亮》中的奈傑爾和菲奧娜是一對正值「七年之癢」的英國夫妻,搭船到印度去給他們缺乏激情的婚姻充電;奧斯卡是個終日癱在輪椅上的美國作家,他的妻子咪咪年輕美艷,是個法國舞蹈演員。兩對夫婦相逢在黑暗的海上。奈傑爾被咪咪的美貌吸引,不由自主地接近他們。奧斯卡遂以咪咪為餌,要奈傑爾傾聽他們的故事。
《雲上的日子》
本片是在安東尼奧尼身 體情況極度不佳時拍攝的,劇本是他早在70年代寫成的,由維姆·文德斯擔任副導演。這四個故事沒有觀眾常見的來龍去脈或固有的情節概念,但卻用冥想和詩意,真切地窺探到人的心靈深處,那些沒有結果的一見鍾情和情無歸處的心心相印,像煙一樣從我們身邊輕飄飄地消逝,而留下的愛的自述卻慰藉著所有孤者碰獨的人們。中國文藝片愛好者尤其鍾愛本片。
④ 真正電影愛好者請問你心目中的文藝片經典~
為了這200分,我也寫一下吧,呵呵
鄉村牧師日記Le Journal d'un cure de campagne(1951):今天是布列松的生日,所以第一部給你推薦他的影片,本片為文學作品改編為電影的方式提供了獨特的範例,這是電影與文學從思想到形式平等地表現出獨特藝術性的第一部電影。尋找救贖的人,永遠掙扎和痛苦。
士兵之歌Ballad of a Soldier(1959):我的最愛,幾乎已經看了100遍。一部戰後蘇聯現實主義電影的傑作,簡潔而富有詩意。無論是當作愛情故事還是關於戰爭的暗喻,影片不帶任何說教和矯飾,以真情動人,具有濃厚的人道關懷,今天看來依然是感人至深。
自然之子Children of Nature(1991):冰島國寶級電影大師弗雷德里克森最經典的作品,1991年獲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1992年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提名。唯一的遺憾就是此片非常難找,目前只出過錄像帶。
雨月物語Ugetsu monogatari(1953):此片導演是日本電影巨匠溝口健二作品,獲1953年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是一部正面提出了戰爭與性,現實與夢幻的作品,一個只有日本人才能拍出的銀幕情感童話。看溝口的電影,就像撫摸一件陳年的古物,布滿歲月的痕跡,以及無聲感悟的沉澱。
東方西方East-West(1999):帶有濃厚意識形態色彩的電影,導演是《印度支那》的瓦格涅爾,與《肖申克的救贖》有不少相似的地方,氣氛的處理則以壓抑沉鬱為主,與人物心理相符。獲得99年的金球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永遠的莉莉亞Lilya 4-ever(2002):瑞典新銳導演魯卡斯穆迪森轉型前最後一部作品,一個悲慘苦難的故事發生在一個落後的國家,全片的生活細節具豐富感情,兩位童星演得十分出色。
永恆的一天Mia aioniotita kai mia mera(1998):安哲羅普洛斯榮膺戛納金棕櫚獎的名作,這部影片用回憶、幻想與現實進行三重交織,流暢地表現了關於生命與永恆的命題,不但延續了導演對文化尋根的意念,還細膩地勾畫出人物的內心世界,指出人類所欠缺的情感交流和家庭回歸的必然。導演慣有的長鏡頭力度豐厚,使得本片成為他感情最為內斂、但表現力豐富的作品。
初級義大利課程Italiensk for begyndere(2000):Dogma95的女性作品,拍攝場景基本上就是《黑暗中的舞蹈》所用的地方。與其他DOGMA95影片不同的是,本片骨子裡是一部浪漫喜劇,風趣輕松,結局具有童話色彩。
威爾伯想自殺Wilbur Wants to Kill Himself(2002):丹麥的一部電影,一個求死的和求生的人的故事,一個三人之間無私的愛情交割的故事,我被它戲謔式的生死命題感染,生命原來是可以這樣延續的,而感動是可以這樣感染的。
母與子Mat i syn(1997):一部油畫般優美的悲歌,一對母子在生命終結前的離別之情,被導演渲染得凄然淚下,動人肝腸。影像風格帶有濃厚的導演特質,對白少,攝影唯美,自然風光精彩絕倫,長鏡頭緩慢凝滯,而貫徹全片的扭曲圖象的變形鏡頭,最令人難忘,詩意昂然,但內中蘊涵的情感卻輕緩細膩,如同一幅舒緩而哀傷的家庭畫卷。
⑤ 我很喜歡看外國的藝術電影!誰能給我介紹一些很經典的!值得收藏的藝術電影!最好是很憂郁的那種!
【愛情重傷】
【鋼琴教師】
【愛情媽媽咪呀】
【無盡的沉淪】
【火腿!火腿!】
【羅拉快跑】.......
⑥ 適合學英語的電影
1、"Forrest Gump" - 這是一部著名的電影,講述了一個智商有限但心滲陵地善良的男孩成長為一位英雄的故事。它的英語口音較為清晰,有助於提高聽力水平。
2、"The Social Network" - 這部電影講述了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的故事,採用了較為正式的英語口音,適合提高聽力和口語。
3、"Dead Poets Society" - 這是一部經典的電影,講述了一位教師如何啟發學生追求夢想的故事。電影中有很多具有詩意的台詞和演講,適合提高英語閱讀和口語能力。
4、"The King's Speech" - 這是一部講述英國國王喬治六世戰勝口吃並在二戰時期發表演講的電影。電影中有很多正式的英語口音和演講技巧,適合提高聽力和口語。
5、"La La Land" - 這是一部現代歌舞片,講述了兩個年輕人在洛賀液杉磯追逐音樂和夢想禪喊物的故事。電影中有很多輕松的對話和歌曲,適合提高聽力和口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