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法國電影玉隕佳人

法國電影玉隕佳人

發布時間:2023-09-05 14:59:38

⑴ 大家有什麼新片老片介紹 以前看過經典的電影也行 布拉德 皮特 演過個古代戰爭題材的誰知道叫什麼名字

奧斯卡經典影片100部!!!
1《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第十二屆奧斯卡(1939)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彩色片)、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剪接和特別獎;最佳男演員、最佳原創音樂、最佳音響、最佳效果提名
2《卡薩布蘭卡》(又譯《北非諜影》)Casablanca第十六屆奧斯卡(1943)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演員、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剪接、最佳音樂提名
3《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第二十六屆奧斯卡(1953)最佳女主角、最佳原著故事、最佳服裝設計(黑白片);最佳男配角、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導演、最佳剪接、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4《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第十三屆奧斯卡(1940)最佳攝影(黑白片)、最佳原創音樂提名
5《戰地鍾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第十六屆奧斯卡(1943)最佳女配角;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最佳藝術指導(彩色片)、最佳攝影(彩色片)、最佳剪接、最佳音樂、最佳電影提名
6《彗星美人》All About Eve第二十三屆奧斯卡(1950)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服裝設計(黑白片)、最佳音響;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剪接、最佳音樂提名
7《費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第十三屆奧斯卡(1940)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提名
8《鐵翼雄風》(又譯為《翼》)Wings第一屆奧斯卡(1927-1928)最佳影片、最佳技術效果
9《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第十二屆奧斯卡(1939)最佳音樂(歌曲)、最佳音樂(作曲);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電影、最佳效果提名
10《煤氣燈下》Gaslight第十七屆奧斯卡(1944)最佳女主角、最佳藝術指導(黑白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黑白片)、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提名
11《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第十三屆奧斯卡(1940)最佳藝術指導(黑白片)
12《浮生若夢》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第十一屆奧斯卡(1938)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剪接、最佳音響、最佳編劇提名
13《翡翠谷》(又譯《青山翠谷》)How Green Was My Valley第十四屆奧斯卡(1941)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最佳攝影(黑白片)、最佳藝術指導、(黑白片);最佳女配角、最佳剪接、最佳音樂、最佳音響、最佳編劇提名
14《黃金時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第十九屆奧斯卡(1946)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接、最佳音樂和特別獎;最佳音響提名
15《君子協定》Gentleman"s Agreement第二十屆奧斯卡(1947)最佳影片、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剪接、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16《呼嘯山莊》(又譯作《咆哮山莊》)Wuthering Heights第十二屆奧斯卡(1939)最佳攝影;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導演、最佳原創音樂、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17《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第九屆奧斯卡(1936)最佳電影、最佳剪輯提名
18《失去的周末》The lost weekend第十八屆奧斯卡(1945)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剪接、最佳音樂提名
19《忠勇之家》Mrs. Miniver第十五屆奧斯卡(1942)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黑白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剪接、最佳音響、最佳效果提名
20《小婦人》Little Women第六屆奧斯卡(1932-1933)最佳編劇;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提名
21《一夜風流》 It Happened One Night第七屆奧斯卡(1934)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
22《紅菱艷》The Red Shoes第二十一屆奧斯卡(1948)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樂;最佳剪接、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提名
23《紅河谷》Red River第二十一屆奧斯卡(1948)最佳編劇、最佳剪輯提名
24《茶花女》Camille第十屆奧斯卡(1937)最佳女演員提名
25《巴黎聖母院》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第十二屆奧斯卡(1939)最佳音響、最佳音樂提名
26《王子復仇記》Hamlet第二十一屆奧斯卡(1948)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藝術指導(黑白片)、最佳服裝設計(黑白片);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音樂提名
27《翠堤春曉》 The Great Waltz第十一屆奧斯卡(1938)最佳攝影;最佳女配角、最佳剪接提名
28《左拉傳》The Life of Emile Zola第十屆(1937)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助理導演、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響、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29《天方夜譚》Arabian Nights第十五屆奧斯卡(1942)最佳攝影(彩色片)、 最佳藝術指導(彩色片)、 最佳音響、 最佳音樂提名
30《亨利五世》Henry V第十九屆奧斯卡(1946)特別獎;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樂提名
31《羅生門》Rashomon第二十四屆奧斯卡(1951)最佳外語片獎;第二十五屆奧斯卡(1952)最佳藝術指導提名
32《公民凱恩》(大國民)Citizen Kane第十四屆奧斯卡(1941)最佳劇本;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導演、最佳攝影(黑白片) 、最佳藝術指導(黑白片)、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最佳音樂提名
33《主教之妻》The Bishop"s Wife第二十屆奧斯卡(1947)最佳音響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音樂提名。
34《太陽浴血記》( 《血太陽》)Duel in the sun第十九屆奧斯卡(1946)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提名
35《大飯店》Grand Hotel第五屆奧斯卡(1933)最佳影片
36《叛艦喋血記》Mutiny on the Bounty第八屆奧斯卡(1935)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剪接、最佳音樂、最佳編劇提名
37《當代奸雄》(一代奸雄)All the King"s men第二十二屆奧斯卡(1949)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員、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剪輯提名
38《第三人》The third man第二十三屆奧斯卡(1950)最佳攝影(黑白片);最佳電影和最佳剪輯提名
39《岸上風雲》(《在江邊》、《碼頭風雲》)On the Waterfront第二十七屆奧斯卡(1954)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員、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攝影(黑白片)、最佳藝術指導(黑白片)和最佳剪輯;最佳男配角和最佳音樂提名
40《一個美國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第二十四屆奧斯卡(1951)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音樂;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提名
41《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第二十五屆奧斯卡(1952)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樂提名
42《蝴蝶夢》Rebecca第十三屆奧斯卡(1940)最佳影片、最佳攝影;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剪輯、最佳效果和最佳音樂提名。
43《深閨疑雲》Suspicion第十四屆奧斯卡(1941)最佳女演員;最佳影片和最佳音樂提名
44《愛德華大夫》Spellbound第十八屆奧斯卡(1945)最佳音樂獎;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最佳攝影和最佳效果五項提名
45《偷自行車的人》The Bicycle Thief第二十二屆奧斯卡(1949)最佳外語片獎;最佳編劇提名
46《撒哈拉沙漠》Sahara第十六屆奧斯卡(1943)最佳男配角、最佳音響和最佳攝影提名
47《憤怒的葡萄》(《怒火之花》)The Grapes of Wrath第十三屆奧斯卡(1940)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導演;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編劇、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提名
48《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第二十三屆奧斯卡(1950)最佳編劇、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音樂;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攝影和最佳剪輯提名
49《關山飛渡》Stagecoach第十二屆奧斯卡(1939)最佳男配角、最佳音樂(配樂);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影片提名
50《大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第十三屆奧斯卡(1940)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和最佳音樂提名
51《慾望號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第二十四屆奧斯卡(1951)最佳女演員、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音響和最佳音樂提名
52《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第十二屆奧斯卡(1939)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音樂、最佳影片、最佳音響、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53《迪茲先生進城》Mr. Deeds Goes to Town第九屆奧斯卡(1936)最佳導演;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編劇、最佳音響提名
54《歌劇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第十六屆奧斯卡(1943)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響和最佳音樂提名
55《碧血金沙》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第二十一屆奧斯卡(1948)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最佳電影提名
56《戰地軍魂》Stalag 17第二十六屆奧斯卡(1953)最佳男演員;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導演提名
57《沙漠之鼠》The Desert Rats第二十六屆奧斯卡(1953)最佳編劇提名
58《凱恩艦叛變》The Caine Mutiny第二十七屆奧斯卡(1954)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最佳剪輯、最佳音響和最佳音樂提名
59《鹿苑長春》The Yearling第十九屆奧斯卡(1946)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提名
60《玉女神駒》National Velvet第十八屆奧斯卡(1945)最佳女配角、最佳剪輯;最佳導演、最佳攝影和最佳藝術指導提名
61《正午》High Noon第二十五屆奧斯卡(1952)最佳男演員、最佳剪輯、最佳音樂(配樂)和最佳音樂(歌曲);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提名。
62《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第二十五屆奧斯卡(1952)最佳電影和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服裝設計和最佳剪輯提名
63《俠盜羅賓漢》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第十一屆奧斯卡(1938)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剪輯和最佳音樂;最佳電影提名
64《孤星血淚》Great Expectations第二十屆奧斯卡(1947)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提名
65《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第三屆奧斯卡(1929-1930)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攝影提名。
66《羅伯茨先生》"Mister Roberts"第二十八屆奧斯卡(1955)最佳男配角;最佳電影、最佳音響提名
67《捉賊記》To Catch a Thief第二十八屆奧斯卡(1955)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服裝設計提名
68《泉水中的三枚硬幣》(《羅馬之戀》)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第二十七屆奧斯卡(1954)最佳攝影(彩色)、最佳音樂(歌曲);最佳影片提名
69《百老匯的旋律》(又譯《紅伶秘史》、《百老匯之歌》)The Broadway Melody第二屆奧斯卡(1929)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和最佳導演提名
70《大地》The Good Earth第十屆奧斯卡(1937)最佳女演員、最佳攝影;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提名
71《與我同行》Going My Way第十七屆奧斯卡(1944)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音樂;最佳男演員、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提名
72《風流寡婦》The Merry Widow第七屆奧斯卡(1934)最佳藝術指導
73《龍鳳配》Sabrina第二十七屆奧斯卡(1954)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黑白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提名
74《一曲難忘》A Song to Remember 第十八屆奧斯卡(1945)最佳男演員、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音響和最佳音樂提名
75《卿何薄命》Dark Victory第十二屆奧斯卡(1939)最佳女演員、最佳音樂、最佳電影提名
76《飛虎群英》Flying Tigers 第十五屆奧斯卡(1942)最佳音響(錄音)、最佳效果、最佳音樂提名
77《外星人大戰地球》The War of the Worlds第二十六屆奧斯卡(1953)最佳特效獎;最佳剪輯、最佳音響(錄音)提名
78《晴空血戰史》(《十二點正》)Twelve O"Clock High第二十二屆奧斯卡(1949)最佳男配角、最佳音響(錄音);最佳電影、最佳男演員提名
79《聖女貞德》【英格麗 褒曼 (Ingrid Bergman)主演】Joan of Arc第二十一屆奧斯卡(1948)最佳攝影(彩色片)、最佳服裝設計(彩色片)和特別獎;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最佳藝術指導(彩色片)、最佳剪輯、最佳音樂提名
80《三劍客》(三個火槍手、三劍俠)The Three Musketeers第二十一屆奧斯卡(1948)最佳攝影(彩色片)提名
81《夜闌人未靜》The Asphalt Jungle第二十三屆奧斯卡(1950)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攝影提名
82《緊急下潛》Crash Dive第十六屆奧斯卡最佳特殊效果
83《勝利之歌》(揚基都德)Yankee Doodle Dandy 第十五屆奧斯卡(1942)最佳男主角、最佳音樂(配樂)、最佳音響(錄音);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最佳剪輯、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提名
84《凄艷斷腸花》The Paradine Case第二十屆奧斯卡(1947)最佳女配角提名
85《雙重生活》A Double Life第二十屆奧斯卡(1947)最佳男主角、最佳音樂(配樂);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提名
86《巴格達大盜》(月宮寶盒)The Thief of Bagdad第十三屆奧斯卡(1940)最佳攝影(彩色片)、最佳藝術指導(彩色片)、最佳效果;最佳音樂提名
87《救生艇》Lifeboat第十七屆奧斯卡(1944)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編劇提名
88.《美人計》Notorious第十九屆奧斯卡(1946)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提名
89《太陽之血》Blood on the Sun第十八界奧斯卡(1945)最佳藝術指導(黑白片)
90.《居里夫人》Madame Curie第十六屆奧斯卡(1943)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藝術指導(黑白片)、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影片、最佳音響提名
91《大幻影》Grand Illusion 第十一屆奧斯卡(1938)最佳影片提名
92《蓬門今始為君開》The Quiet Man 第二十五屆奧斯卡(1952)最佳攝影(彩色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藝術指導(彩色片)、最佳影片、最佳音響、最佳編劇提名
93《時代女人》Woman of the Year第十五屆奧斯卡(1942)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女主角提名
94《虎帳狼煙》(鐵血金戈)Drums along the Mohawk第十二屆奧斯卡(1939)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彩色片)提名
95《封面女郎》Cover Girl第十七屆奧斯卡(1944)最佳音樂(配樂);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歌曲)、最佳音響提名
96《玉女奇遇》The Bad and the Beautiful第二十五屆奧斯卡(1952)最佳女配角、最佳藝術指導(黑白片)、最佳攝影(黑白片)、最佳服裝設計(黑白片)、最佳編劇;最佳男演員提名
97《霸王妖姬》Samson and Delilah 第二十三屆奧斯卡(1950)最佳藝術指導(彩色片)、最佳服裝設計(彩色片);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效果提名
98《暴君焚城錄》Quo Vadis第二十四屆奧斯卡(1951)最佳男配角、最佳藝術指導(彩色片)、最佳攝影(彩色片)、最佳服裝設計(彩色片)、最佳剪輯、最佳音樂、最佳影片提名
99《康·蒂基》Kon-Tiki 第二十四屆奧斯卡(1951)最佳記錄片
100《馬戲團》The Circus 第一屆奧斯卡(1927-1928)特別獎
布拉德 皮特演過的那個古裝片子是《特洛伊》
阿喀琉斯為海洋女神忒提斯和英雄帕琉斯之子。初生時,母親將他放入天火中灼烤,希望把他身體里父親遺傳的人的成分燒掉,能成為天神。但被不知情的帕琉斯發覺而遭到了阻止。無奈之下,忒提斯把阿喀琉斯帶到天上,抓著他的後跟,將他的身體在天河中浸潤。從此,阿喀琉斯全身刀槍不入,除了腳後跟。故西諺「阿喀琉斯之踵」寓意最薄弱、最致命的部分。

忒提斯早就知道兒子的命運,但她仍希望阿喀琉斯能躲過劫難。很小的時候,就給他穿上女孩子的衣服,宣稱是國王的女兒,一直到成年,人們居然都毫不察覺。

阿伽門農出征之前得到神諭:如果沒有阿喀琉斯參戰他將無法贏得戰爭的勝利。於是他派聰明的奧德修斯去徵召阿喀琉斯。在王宮之中,奧德修斯只看見一群女孩,無法辨認誰是阿喀琉斯。奧德修斯心生一計,他將一套長矛和盾牌放在王宮的地上,然後叫隨從在外面鳴響警號,這意味著有敵人進犯。所有的女孩都驚慌失措,四處躲避。出於戰士的本能,只有阿喀琉斯拿起了武器,准備保衛國家。

由此傳說可以看出,阿喀琉斯的面容應該如女子般嬌好俊美,而非布拉特*皮特這般剛毅粗獷,除非帕琉斯的女兒長得都像《大內密探》里皇帝的「後宮佳麗三千」。

至於「天下最美麗的女子」海倫,那是不管誰來演繹,都會招來一片指責。海倫何以會得到這樣的封號?因為她的母親麗達,本就是一個極其美麗的女子,甚至打動了天父宙斯。於是宙斯化作一隻被老鷹追逐的天鵝靠近正在洗澡的麗達。麗達覺得這天鵝著實漂亮可憐,便把它抱入懷中,宙斯乘機與其親昵。麗達便懷孕生下海倫。這一題材,被包括米開朗基羅,達·芬奇等大藝術家反復表現。

奧蘭多*布魯姆飾演的帕里斯沒有了《指環王》里精靈射手的風采。也難怪,那個形象太出挑,太引人注目了。就像有人評論萊奧納多*迪卡普里奧:「他永遠是泰坦尼克號上的那個小子了。」順便一說,法國的首都就是以這位多情的特洛伊王子的名字命名的,看看法國人骨子裡的浪漫吧。

神話中,特洛伊戰爭最後演變成人神之間,天神之間的戰爭,阿喀琉斯被太陽神阿波羅一箭射中腳踵而死。但不是因為電影里說的,阿喀琉斯在太陽神廟里,砍掉了阿波羅雕像的頭顱。這種事情,在當時是不可想像,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電影最感人的部分是特洛伊國王普里阿摩斯冒險潛入阿喀琉斯的營帳,企求自己兒子的屍體,真實表現了最深沉厚重的父愛。王國里最偉大的戰士死了,最讓父親驕傲的兒子死了。他的亡魂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屍體被敵人侮辱,想像一下做父親的心裡的傷痛。他不惜以國君的身份,向敵手屈膝,只為了兒子能有死後的榮耀。電影里那雪白的胡須,深邃而哀傷的眼神,讓人難忘。

還有阿伽門農,在希臘神話中,他領導了長達十年的堅苦卓絕的特洛伊戰爭後,又歷經坎坷,終於回到自己的王宮,卻立刻被偷情的妻子殺害。而電影中,他是一個貪得無厭、充滿慾望的獨裁暴君。好萊塢總要給這么一部耗資巨大的影片找一個相當的理由吧。而有了這么一個理由,電影也就僅僅是電影了,永遠不可能成為被傳誦千年的英雄們的悲劇。

⑵ 摩洛哥出過哪些名人

摩洛哥王妃薩爾瑪,她是一個十分厲害的女人。據說她廢除三宮六院的制度,堅持一夫一妻。

⑶ 一部日本電影(恐怖片),求名字

《狼人》《異形》《邊錘》《魔窟》《繁殖》《無情》《毒蛇》《死寂》《鬼鏡》《蛇降》《犀照》《詭絲》《聖徒》
《鬼影》《鬼嬰》《十三》《籠困》《獸餐》《黑暗》《鬼屋》《蛇咒》《冷凍》《假發》《見鬼》《異種》《怪物》《聲音》
《邪降》《霧人》《回魂》《迷霧》《怪談》《腳下》《分裂》《收割》《燈塔》《頭七》《咒怨》《鬼計》《鬼亂》《夜魔》
《紅燈》 《暗流》
《寂靜嶺》《撕裂人》《瘦到死》《致命ID》《人形師》《幽靈船》《孔雀鎮》《禁閉島》《秘密窗》《斷頭谷》《連體陰》
《黑天鵝》《終結者》《殉難者》《鬼影人》《身後事》《鬼訊號》《創戰紀》《異蟲咒》《恐怖雞》《伐頭嶺》《嚇死鬼》
《電鋸驚魂》《驚魂游戲》《德州電鋸》《生存游戲》《生化危機》《生化壽屍》《變種女狼》《嗜血破曉》《刀鋒戰士》
《黑夜傳說》《狼人拜恩》《狼嚎再起》《僵屍家族》《血腥比爾》《異形突襲》《異形入侵》《異形終結》《異形寄生》
《我說你做》《身在其中》《深淵異形》《肢解狂魔》《養鬼吃人》《鬼娃孽種》《極度深寒》《美國獵人》《黑暗侵襲》
《我是傳奇》《奪命高校》《地鐵驚魂》《暴風來臨》《終極鬥士》《十三極夜》《萬聖節10》《奪命狂呼》《雪山驚魂》
《末日危途》《來自地獄》《小島驚魂》《惡靈空間》《萬能鑰匙》《恐怖廢墟》《鬼王再生》《新猛鬼街》《黑色地板》
《頭七回魂》《突變怪嬰》《瘋院人魔》《空中危機》《香頌鬼屋》《美版見鬼》《神鬼帝國》《盜墓迷城》《死神來了》
《狂蟒之災》《航班蛇患》《毒蛇列車》《變種蛇患》《七木乃伊》《血色月亮》《猜謎殺手》《未知死亡》《死人之夜》
《遺落之地》《墮入地獄》《一咬OK..》《致命拜訪》《移魂都市》《鬼哭神嚎》《室命寫真》《僵屍醫生》《魔界契約》
《奪命之愛》《恐怖游輪》《死亡之雪》《復仇之溪》《非法裁決》《致命切割》《古鏡幽魂》《師兄撞鬼》《香港凶宅》
《照出冤靈》《死亡航班》《諜影重重》《盜夢空間》《暴風來臨》《恐怖列車》《基督再臨》《鬼使神差》《索魂惡鳥》
《八面埋伏》《人骨拼圖》
《活死人之夜》《新喪屍出籠》《伊波拉病毒》《死亡之屋二》《驚情四百年》《夜訪吸血鬼》《吸血鬼萊恩》《機械女》
《吸血鬼之城》《吸血鬼女王》《吸血女伯爵》《最後之晩餐》《恐怖愚人節》《異次元殺陣》《魔鬼搭車人》《碟中諜》
《恐怖蠟像館》《猛鬼食人胎》《古宅心慌慌》《老師不是人》《入侵腦細胞》《攔截人魔島》《重返猛鬼屋》《第四類接觸》
《美版咒怨二》《木乃伊歸來》《瘋狂木乃伊》《沉默的羔羊》《精神病患者》《機器人公敵》《機器人管家》
《巴比倫紀元》《變種DNA三》《魔鬼的哮喘》《靈異孤兒院》《流浪殺人魔》《天黑請閉眼》《撕裂地平線》
《活死人的黎明》《驚變二十八周》《吸血鬼德古拉》《僵屍脫衣舞娘》《朱莉亞的眼睛》《布魯克斯先生》
《恐怖殺人醫院》《第十九層空間》《玉米地的孩子》《失事二零一一》《消失在第七街》《愛麗絲的失蹤》
《喪屍出籠二病毒》《行屍走肉第一季》《誘捕二異形誘惑》《斯巴達三百勇士》《生化特警之喪屍》
《吸血鬼之傾巢而出》《狼人大戰鐵血戰士》《金剛狼/X戰警前傳》《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異形大戰銀河獵人》
《斯巴達克斯第三季》
《吸血鬼德古拉三遺贈》《恐怖休息站之別回頭》《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安魂曲》《人肉插燒包之八仙過海》
《人肉插燒包之天誅地滅》《人肉插燒包之八仙過海》《三十極夜二黑暗的日子》
更新中..................................................................................................................................................................................................

吸血女伯爵
女人,是美麗的動物,美女,更是美麗中的美麗。為了讓自己更美麗,女人用了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方法。 但是最血腥的美容方法,恐怕是以下這位女士的秘方了。

傳說中,歐洲有四大鬼宅。其中有一座鬧得最凶的鬼宅,坐落在布達佩斯的郊外。這是一幢中世紀古堡,它的主人,就是當時艷傾一時的李·克斯特伯爵夫人。

在她的一生中,為她決斗而死的青年貴族,據說超過了100 個。甚至在她60歲那年,兩位浪漫的青年詩人因為得不到她的垂青,而舉劍自殺。是什麼樣的魅力才讓他們瘋狂至此?她究竟美麗到什麼地步呢?

據野史中記載,在一次李·克斯特伯爵舉行的盛大晚宴上,她一身飄逸長裙,出現在眾人眼前。黑色長發在空中飄舞,兩顆寶石般的 眸蘊涵著攝人心魄的光芒,火紅色長裙就像流動的烈焰一樣,包裹著她白玉似的修長身軀,整個人宛如一團移動的火之精靈。

當她停下腳步的時候,銀白色的月光從窗外照進來,淡淡的籠罩著她。在坐的紳士們個個情迷意亂,他們搞不清楚,這位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究竟是順著月光而下凡的天使,還是將要循著月光飄向天宮的聖女。

她的美麗,據說保持了近50年,而她的美麗秘方,實在令人恐怖萬分。

她用鮮血沐浴。而且只用純潔少女的鮮血。她相信,只有浸泡在她們純潔的血液中,方能不斷吸取其中的精華,而讓她永葆青春。每次洗澡前,她還要喝下至少半升的血液,她管這叫「內洗」。她洗一次澡,至少要殺掉兩個少女。就這樣,在長長而黑暗的50年裡,一共有2800名少女慘被殺害,所有的屍體全部埋在她私人的浴室底下。這也是她的主意,因為她相信,少女們的魂魄能夠驅走衰老和遲鈍。

由於常用血液洗澡,她身上總帶著濃烈的血腥氣。

但她卻從不用任何香水掩蓋,任其自然。

美麗的外貌和血腥的氣味相結合,竟然產生里一種無可名狀的妖異魅力,使無數青年貴族為之傾倒。一時之間,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的艷名遠播歐洲大陸,連法皇路易十四也不遠千里,拜倒在其石榴裙下。有一款雞尾酒的名字叫「血腥瑪麗」便由此而來。

一直到後來,大革命爆發。憤怒的群眾將已經快70高齡的李·克斯特伯爵夫人抓住,群情激憤之下,大家將她活活燒死在她自己的浴室中。並且封掉了古堡。從此,一代艷後香消玉殞。

但是,在此後的400 年裡,每逢月圓之夜,古堡里就會傳出一陣陣如海潮般幽怨的慟哭,彷彿是千鬼夜哭,萬魂哀鳴,連10里之外布達佩斯的居民都能聽見。

他們不堪其擾,請來了神甫,術士驅魂作法,結果連凡蒂岡和耶路撒冷的大師們都無能為力。最後,教皇無奈,只能將這塊地方列為禁地,禁止凡人出入。

(迄今為止,在布達佩斯的郊外,這幢古堡依然貼著教皇的封印。離它不遠處,當地ZF寫了塊牌子:遊人勿進)

整個中世紀歐洲有很多詭異恐怖的怪談,但李·克斯特伯爵夫人則被當之無愧的稱為頭號「血腥佳人

⑷ 誰看過血腥瑪麗這部電影

血腥瑪麗」(BloodyMary)在西方是一個十分流行的詞彙。它廣泛的知名度首先來自於一種雞尾酒,這種雞尾酒由伏特加、番茄汁、檸檬片、芹菜根混合而製成,鮮紅的蕃茄汁看起來很像鮮血,故而以此命名。在美國禁酒法期間,這種雞尾酒在地下酒吧非常流行,稱為"喝不醉的蕃茄汁"。「血腥瑪麗」原來是一個鬼魂的名字,也是西方一種通靈游戲,據說獨自走進一間黑暗的浴室,通過點蠟燭、念咒語等一系列動作,就能召喚到「血腥瑪麗」,其描敘十分恐怖,這里就不作細敘了。

令我感興趣的是血腥瑪麗的歷史來由,我收集到的比較常見的說法有兩個版本,一個認為來自於英國都鐸王朝的暴君瑪麗一世,另一個則認為來自於18世紀匈牙利女殺人狂李·克斯特伯爵。

瑪麗一世(1553~1558年在位)成長於歐洲宗教改革的洶涌大潮之中,其時英國也成為天主教和新教進行殊死搏殺的場所。她的母親凱瑟琳是一位篤信天主教的西班牙公主,而她的父親亨利八世為了達到與她母親離婚的目的,不惜背叛天主教,與羅馬教皇決裂,並在國內扶持新教,迫害天主教徒。也許由於上述的成長過程,也許源於她本人古板、固執的性格,她成為了一個死硬的天主教徒,並對新教有著刻骨的仇恨。成年後,她因為拒絕改信新教而幾乎被亨利八世推上叛國的審判台,後來又與當時天主教世界的捍衛者——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結婚。登上王位後,她立即宣布恢復天主教,並對新教徒採取了高壓政策,屠殺其中的激進分子,在她統治5年中,有300餘人被燒死在火刑柱上,包括那個敢於宣布她父母的婚姻為無效、她為私生女的克蘭默大主教等,而被迫流亡國外的新教徒則不計其數。她終於以其暴行獲得了英國人民對其「血腥瑪麗」的稱謂。她病死時,據說整個倫敦響起了歡慶的鍾聲,即位的就是她的妹妹、後來成為一代名君的伊麗莎白一世。(順便說一下,如果一個中國皇帝只處死了300餘人的話,那他絕對算不上是一個暴君,因為在中國「天子一怒,伏屍百萬,血流成河」,像朱元璋每興一次大獄就要處死上萬人,仍改變不了他被認為是一個英明君主。但在歐洲標准不同,處死幾百人就已經是駭人聽聞的了。)

另一個關於血腥瑪麗的說法是18世紀時那位匈牙利的絕世美女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看看野史對她的描述「黑色長發在空中飄舞,兩顆寶石般的眸蘊涵著攝人心魄的光芒,火紅色長裙就像流動的烈焰一樣,包裹著她白玉似的修長身軀,整個人宛如一團移動的火之精靈」。她的艷名遠播歐洲,據說有數不清的男人為她決斗而死,連法國國王也為她傾倒。她的美貌,據說到六十多歲仍保持得很好。但她保持美貌的秘訣卻另人毛骨悚然——少女的鮮血,她一生之中殺死了2800多名少女(這個數字可能被誇張)然後用她們的鮮血洗澡,以次來保持自己的妖異魅力,據說她甚至還喝下少女的鮮血來清洗自己身體內的污物。後來,她被憤怒的群眾燒死在浴室中,但從此以後她居住的古堡每到月圓之時不斷有鬼哭之聲傳出,後來該古堡被教皇貼上封條,為歐洲四大鬼屋之一。(關於這位血腥佳人,歷史上確有其人,我這里引用了一個比較誇張的描述,但她一生中殺死了許多無辜少女,以此來保持自己的美貌這一點是真的。)

除了上述兩個之外,「血腥瑪麗」還有其他說法,比如有人認為其來源於一位奧地利公主。
」(BloodyMary)在西方是一個十分流行的詞彙。它廣泛的知名度首先來自於一種雞尾酒,這種雞尾酒由伏特加、番茄汁、檸檬片、芹菜根混合而製成,鮮紅的蕃茄汁看起來很像鮮血,故而以此命名。在美國禁酒法期間,這種雞尾酒在地下酒吧非常流行,稱為"喝不醉的蕃茄汁"。「血腥瑪麗」原來是一個鬼魂的名字,也是西方一種通靈游戲,據說獨自走進一間黑暗的浴室,通過點蠟燭、念咒語等一系列動作,就能召喚到「血腥瑪麗」,其描敘十分恐怖,這里就不作細敘了。

令我感興趣的是血腥瑪麗的歷史來由,我收集到的比較常見的說法有兩個版本,一個認為來自於英國都鐸王朝的暴君瑪麗一世,另一個則認為來自於18世紀匈牙利女殺人狂李·克斯特伯爵。

瑪麗一世(1553~1558年在位)成長於歐洲宗教改革的洶涌大潮之中,其時英國也成為天主教和新教進行殊死搏殺的場所。她的母親凱瑟琳是一位篤信天主教的西班牙公主,而她的父親亨利八世為了達到與她母親離婚的目的,不惜背叛天主教,與羅馬教皇決裂,並在國內扶持新教,迫害天主教徒。也許由於上述的成長過程,也許源於她本人古板、固執的性格,她成為了一個死硬的天主教徒,並對新教有著刻骨的仇恨。成年後,她因為拒絕改信新教而幾乎被亨利八世推上叛國的審判台,後來又與當時天主教世界的捍衛者——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結婚。登上王位後,她立即宣布恢復天主教,並對新教徒採取了高壓政策,屠殺其中的激進分子,在她統治5年中,有300餘人被燒死在火刑柱上,包括那個敢於宣布她父母的婚姻為無效、她為私生女的克蘭默大主教等,而被迫流亡國外的新教徒則不計其數。她終於以其暴行獲得了英國人民對其「血腥瑪麗」的稱謂。她病死時,據說整個倫敦響起了歡慶的鍾聲,即位的就是她的妹妹、後來成為一代名君的伊麗莎白一世。(順便說一下,如果一個中國皇帝只處死了300餘人的話,那他絕對算不上是一個暴君,因為在中國「天子一怒,伏屍百萬,血流成河」,像朱元璋每興一次大獄就要處死上萬人,仍改變不了他被認為是一個英明君主。但在歐洲標准不同,處死幾百人就已經是駭人聽聞的了。)

另一個關於血腥瑪麗的說法是18世紀時那位匈牙利的絕世美女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看看野史對她的描述「黑色長發在空中飄舞,兩顆寶石般的眸蘊涵著攝人心魄的光芒,火紅色長裙就像流動的烈焰一樣,包裹著她白玉似的修長身軀,整個人宛如一團移動的火之精靈」。她的艷名遠播歐洲,據說有數不清的男人為她決斗而死,連法國國王也為她傾倒。她的美貌,據說到六十多歲仍保持得很好。但她保持美貌的秘訣卻另人毛骨悚然——少女的鮮血,她一生之中殺死了2800多名少女(這個數字可能被誇張)然後用她們的鮮血洗澡,以次來保持自己的妖異魅力,據說她甚至還喝下少女的鮮血來清洗自己身體內的污物。後來,她被憤怒的群眾燒死在浴室中,但從此以後她居住的古堡每到月圓之時不斷有鬼哭之聲傳出,後來該古堡被教皇貼上封條,為歐洲四大鬼屋之一。(關於這位血腥佳人,歷史上確有其人,我這里引用了一個比較誇張的描述,但她一生中殺死了許多無辜少女,以此來保持自己的美貌這一點是真的。)

除了上述兩個之外,「血腥瑪麗」還有其他說法,比如有人認為其來源於一位奧地利公主。

血腥瑪麗的由來

女人,是美麗的動物,美女,更是美麗中的美麗。

為了讓自己更美麗,女人用了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方法。

但是最血腥的美容方法,恐怕是以下這位女士的秘方了。

傳說中,歐洲有四大鬼宅。其中有一座鬧得最凶的鬼宅,坐落在布達佩斯的郊外。這是一幢中世紀古堡,它的主人,就是當時艷傾一時的李·克斯特伯爵夫人。 在她的一生中,為她決斗而死的青年貴族,據說超過了100 個。甚至在她60歲那年,兩位浪漫的青年詩人因為得不到她的垂青,而舉劍自殺。

是什麼樣的魅力才讓他們瘋狂至此?她究竟美麗到什麼地步呢? 據野史中記載,在一次李·克斯特伯爵舉行的盛大晚宴上,她一身飄逸長裙,出現在眾人眼前。黑色長發在空中飄舞,兩顆寶石般的 眸蘊涵著攝人心魄的光芒,火紅色長裙就像流動的烈焰一樣,包裹著她白玉似的修長身軀,整個人宛如一團移動的火之精靈。

當她停下腳步的時候,銀白色的月光從窗外照進來,使她散發著迷人的光芒。他們搞不清楚,這位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究竟是順著月光而下凡的天使,還是將要循著月光飄向天宮的聖女。

她的美麗,據說保持了近50年,而她的美麗秘方,實在令人恐怖萬分。 她用鮮血沐浴。而且只用純潔少女的鮮血。她相信,只有浸泡在她們純潔的血液中,方能不斷吸取其中的精華,而讓她永葆青春。每次洗澡前,她還要喝下至少半升的血液,她管這叫「內洗」。她洗一次澡,至少要殺掉兩個少女。就這樣,在長長而黑暗的50年裡,一共有2800名少女慘被殺害,所有的屍體全部埋在她私人的浴室底下。這也是她的主意,因為她相信,少女們的魂魄能夠驅走衰老和遲鈍。

由於常用血液洗澡,她身上總帶著濃烈的血腥氣。 但她卻從不用任何香水掩蓋,任其自然。 美麗的外貌和血腥的氣味相結合,竟然產生里一種無可名狀的妖異魅力,使無數青年貴族為之傾倒。一時之間,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的艷名遠播歐洲大陸,連法皇路易十四也不遠千里,拜倒在其石榴裙下。有一款雞尾酒的名字叫「血腥瑪麗」便由此而來。

一直到後來,大革命爆發。憤怒的群眾將已經快70高齡的李·克斯特伯爵夫人抓住,群情激憤之下,大家將她活活燒死在她自己的浴室中。並且封掉了古堡。從此,一代艷後香消玉殞。

但是,在此後的400 年裡,每逢月圓之夜,古堡里就會傳出一陣陣如海潮般幽怨的慟哭,彷佛是千鬼夜哭,萬魂哀鳴,連10里之外布達佩斯的居民都能聽見。 他們不堪其擾,請來了神甫,術士驅魂作法,結果連凡蒂岡和耶路撒冷的大師們都無能為力。最後,教皇無奈,只能將這塊地方列為禁地,禁止凡人出入。

(迄今為止,在布達佩斯的郊外,這幢古堡依然貼著教皇的封印。離它不遠處,當地寫了塊牌子:遊人勿進)

整個中世紀歐洲有很多詭異恐怖的怪談,但李·克斯特伯爵夫人則被當之無愧的稱為頭號血腥佳人。

血腥瑪麗配方

1.伏特加中放入冰塊

2.加入西芹鹽

3.勾兌入番茄汁

4.添加安哥拉苦精和辣椒水

點評:美人和烈酒一樣,只屬於那些能夠品味的人,這也是美人烈酒彌足珍貴的原因

閱讀全文

與法國電影玉隕佳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法國電影警察搶銀行 瀏覽:498
周星馳鍾麗緹電影賭的電影 瀏覽:969
美國老人五十多歲電影完整版 瀏覽:534
電影神偷奶爸2觀後感 瀏覽:944
電影經典女圖片 瀏覽:843
金雞百花電影節女明星紅毯 瀏覽:456
粵語喜劇電影全集大全 瀏覽:839
催淚片段電影愛情 瀏覽:392
日本愛情電影女孩苦戀男生最後醒悟 瀏覽:891
盜寶聯盟女主角電影 瀏覽:873
哪一部電影票房最多 瀏覽:577
電影動畫英文歌男生 瀏覽:901
青蛙快婿完整版電影 瀏覽:139
2017年金雞電影節 瀏覽:451
奧特曼大電影變形金剛玩具圖片 瀏覽:139
電影院一般都有小包間嗎 瀏覽:381
香港殺人醫院電影大全 瀏覽:902
韓國一部電影一人滅一國 瀏覽:311
美國恐怖片冒險電影大全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