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象主義是什麼意思
印象主義(Le Impressionisme)在西方美術史上,印象主義一詞有兩層含義:一指產生於法國的印象主義流派; 另一指包括技法革新在內的印象主義美術思潮及其廣泛的影響,後者具有世界性意義。
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在19世紀60一70年代以創新的姿態登上法國畫壇,其鋒芒是反對陳舊的古典畫派和沉湎在中世紀騎士文學而陷入矯揉造作的浪漫主義。印象主義吸收了柯羅、巴比松畫派以及庫爾貝寫實主義的營養,在19世紀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光學理論和實踐)的啟發下,注重在繪畫中對外光的研究和表現。
英文:Impressionism
法語:Impressionnisme
西班牙語:Impresionismo
一、美術領域
概念
印象派畫作常見的特色是筆觸未經修飾而顯見,構圖寬廣無邊,尤其著重於光影的改變、對時間的印象,並以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做為描繪對象。
背景
西方繪畫在發展歷程中,畫家總是將當時的科學成就引進藝術創造之中。由於光學和色彩學研究成果問世,後來又經查理士·亨利把光和色彩直接與美學相結合,運用到藝術法則上,這使追求創新的畫家們深受影響和啟發,他們嘗試著純粹的「外光」描繪,以及新的色彩關系分析,並把這種自然科學的法則和他們的藝術觀點結合起來進行創作。他們認為自然界的一切物體都是光的照射作用,才顯現出它的物象;而一切物象又是不同色彩的結合,太陽光是由七種原色組合而成。如果離開了光和色彩便沒有這個世界。
他們還認為:畫家要認識這個世界,主要是從「光」和「色彩」的觀點上去認識,「光」和「色彩」既然成為這個世界的中心,也是畫家認識世界的中心,所以畫家的任務也就在於如何去表現光和色彩的效果。「光」為「色」之母,有光才有色,世界上任何具體的物象和事件只是傳達光和色彩的媒介罷了,它本身的意義是次要的!這種藝術觀念成為他們的主導思想,從而支配他們的創作活動。
由於他們把「光」和「色彩」看成是畫家追求的主要目的,就不可避免地將畫家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停留在感覺階段,停止在「瞬間」的印象上,這就導致創作中竭力描繪事物的瞬間印象,表現感覺的現象,從而否定事物的本質和內容。在他們看來世界萬物在陽光下一律是平等的。雷諾阿曾說過:「自然之中,決無貧賤之分。在陽光底下,破敗的茅屋可以看成與宮殿一樣,高貴的皇帝和窮困的乞丐是平等的。」
這種藝術觀念導致他們在創作中全力以赴地描繪「光」。只重藝術的形式,忽視乃至否定藝術的內容。如支持印象主義的左拉所說:「繪畫所給予人們的是感覺,而不是思想。」所以我們在印象派的畫中所看到的是充滿陽光的色塊組合,充滿空氣感。總的說來印象派創作只重感覺,忽視思想本質,以瞬間現象取代之;以習作代替創作;以素材代替題材;以偶然代替必然;以次要代替主要的。
既然是憑感覺,那必然是主觀的,所以印象派所描繪的是主觀化了的客觀事物。這標志著與傳統藝術觀念、藝術表現方法和藝術效果的決裂。所以說印象派是西方繪畫史上一個劃時代的藝術流派。不可否認印象派畫家在陽光探索和色彩分析上有重要發現,在對光與色的表現上豐富了繪畫的表現技巧,他們倡導走出畫室,面對自然進行寫生,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間的印象,使畫面出現不尋常的新鮮生動的感覺,揭示了大自然的豐富燦爛景象,這是對藝術創造的一大貢獻。他們的藝術是屬於現實主義范疇的,是追求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在藝術中的反映。他們的藝術創造是具有革新和進步意義的。
創作特點
印象派強調人對外界物體的光和影的感覺和印象,在創作技法上反對因循守舊,主張藝術的革新。
繪畫技巧方面,印象派對光和色進行了探討,研究出用外光描寫對象的方法,並認識到色彩的變化是由色光造成的:色彩是隨著觀察位置,受光狀態的不同和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
印象派著重於描繪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成為永恆,並將這種科學原理運用到繪畫中。印象派觀察、直接感受表現色彩變化的微妙的畫風,影響後來的現代藝術非常深遠。
早期印象派追求光的描寫,把畫架從室內搬到戶外,在野外作畫,因此又稱為外光派。
印象派脫離了以往藝術形式對歷史和宗教的依賴,藝術家們大膽地拋棄了傳統的創作觀念和公式。藝術家將焦點轉移到純粹的視覺感受形式上,作品的內容和主題變得不再重要,和表現主義表現內心情感、忽視描繪對象的外在形象不同。
藝術成就
印象主義
代表畫家
克勞德·莫奈
愛杜爾·馬奈
埃德加·德加
奧古斯特·雷諾阿
卡米耶·畢沙羅
瑪麗·卡薩特
亞弗雷德·薛斯利
居斯塔夫·卡玉伯特
代表作品
《印象·日出》《睡蓮系列》《紅帆船》《咖啡廳演唱會》《煎餅磨坊的舞會》等等
影響
作為一種美術思潮,印象主義繪畫在世界美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動了以後美術技法的革新與觀念的轉變,對歐美、日本乃至中國的畫家產生過或大或小的影響。推動了後印象主義的產生。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
愛德華·馬奈(Édouard Manet,1832.01.23 - 1883.04.30)是19世紀印象主義的奠基人之一,1832年出生於法國巴黎。他從未參加過印象派的展覽,但他深具革新精神。
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法國印象派大師,生於安的列斯群島的聖托馬斯島,1903年於巴黎去世。在他去世前一年,遠在塔希提島的高更寫道:「他是我的老師。」在他去世後三年,「現代繪畫之父」塞尚在自己的展出作品目錄中恭敬地簽上「保羅·塞尚『。
二、音樂領域
概述
在音樂方面,德彪西通常被認為是主要的印象主義者。德布西音樂從他的第一部作品到最後一部作品,都各有不同的特點,因此只有約1892~1903年間完成的樂曲和一些風格上同這個時期樂曲酷似的後期作品,才可以說具有一般含義上的印象主義。他的印象作品有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Pelleas et Melisande,1902年首演),交響詩《雲霧》(《夜曲》〔Nocturnes〕之一,1899年作)和鋼琴曲《帆》(見《兩套前奏曲》〔Douze Preludes〕第一冊,1910)。其他被認為屬於印象派的作曲家有拉威爾(Maurice Ravel)、戴流士(Frederick Delius)、雷史碧基(Ottorino Respighi)、席曼諾夫斯基(Karol〔Maciej〕Szymanowski)和葛利菲斯(Charles Griffes)。
音樂上的印象主義往往被認為是指一種微妙脆弱、消極雜亂、情緒曖昧的音樂。印象主義音樂的特點,說得確切些則是拘謹、剋制、平靜,一種由於作曲家把純音響想像為美和神秘的目的本身,從而形成的豐富多彩的效果。印象主義雖被認為是擺脫浪漫主義的過分放縱的一種運動,但其許多特點可以在一些又被稱為表現主義的浪漫主義先驅者的作曲家(如李斯特、華格納和斯克里亞賓〔Aleksandr Scria! bin〕)的作品中找到根源。
印象主義音樂是19世紀主要在法國流行的一種音樂樣式,受「象徵主義文學」和「印象主義繪畫」的影響。[5] 這些音樂並不描述現實的事件,而是建立在色彩,運動和暗示(Suggestion)之上,這其實是印象主義藝術的共征。而印象主義者多為法國人。他們認為,純粹的藝術想像力比描寫真實事件具有更深刻的作用。印象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為德彪西和拉威爾。印象主義音樂帶有一種完全抽象的、超越現實的色彩,是音樂進入現代主義的開端。
創作特點
音樂並不以描述實物為主,但是一些音樂作品卻的確是應情應景而寫的。這些音樂被稱為標題音樂。而印象主義音樂作品幾乎都是標題音樂。這意味著這些作品會以風景,詩歌或者是圖像為題,例如德布西的《大海》,《春天》。一如印象主義繪畫,傾向於描繪物體的光和色,而非其清晰的輪廓,這樣的作品給人以夢幻,印象或是暗示的感覺。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最重要的手法之一就是全音階的使用,這在德布西的作品《帆船》得到很好的體現。另外,印象派作曲家很少寫有長旋律,偏愛短小精緻的樂句,以營造氣氛。還有德布西會使用到例如具希臘和亞洲特色的音階,如古代中國的五聲調式的使用。即使是和其他作曲家一樣使用同樣的調式,德布西也能創作出新穎的和弦。有名的音樂評論家卡米爾·毛克萊寫道:
「光在印象主義者畫作中的運用有如主題在音樂里交響式延伸一樣。克勞德·莫內的風景其實就是光波的交響曲。而德布西先生的音樂,並非建立在一連串主題之上,而是紮根於聲音本身的相對價值之中,這和那些畫作異曲同工。這是由會作聲的斑塊所構成的印象主義。」
藝術成就
代表人物
德彪西和拉威爾是公認的兩位印象主義作曲家。另外,法雅,席曼諾夫斯基,保羅·杜卡,義大利的雷斯皮基和英國的沃恩·威廉斯也是該流派音樂的傑出代表。
代表作品
《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牧神午後》《春天》《大海》《意象集》《庫普蘭之墓》
影響
在印象主義流行時期和德彪西在1918年逝世後,一大批作曲家採用了印象主義技法創作了自己音樂作品,其中一些更被稱為「後印象主義者」,這些作曲家包括大流士·米堯(Darius Milhaud)、莉莉·布朗熱(Lili Boulanger)、普契尼等。
雖然印象主義流行的時間不長,它很快就被更加激進與富於變化的現代音樂所代替,但卻在音樂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值得一提的是,調性的重要性在印象主義音樂被淡化。雖然這些音樂作品仍是有調性的,但是其「無功能」和弦(non-functional chords)為後來的勛伯格等人所代表的無調性音樂鋪平了道路。而後來二十世紀音樂中的「表現主義」、「十二音體系」以及「序列音樂」等幾種流派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印象主義音樂的影響。
三、文學領域
概述
文學方面的印象主義,一般來說是一種高度個性化的寫作手法,反映作家的個人氣質。一些作家的作品以其感染力很強而被認為可與繪畫方面的印象主義相提並論,他們是托瑪斯曼(Thomas Mann)、赫塞(Herman Hesse)、福特(F. Madox Ford)和沃(Evelyn Waugh)。
文學史家認為印象主義在19世紀70年代以後進入文學 ,但文學中的印象主義表現如何 ,哪些作家和詩人屬於印象主義,卻眾說不一。能夠確定的只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歐一些文學家的確 有類似印象派繪畫和音樂的那種創作方法,即致力於捕捉模糊不清的轉瞬即逝的感覺印象。由於文學創作的特殊性質,文學中的印象主義者更注意這種瞬間感覺經驗如何轉化為感情狀態。他們與繪畫和音樂中的印象主義者相同,也反對對所描寫的事物之間的聯系進行合乎邏輯或理性的提煉加工,於是他們本人也成了傳達外界刺激與本能反應之間的中介。
印象主義文學與象徵主義文學之間有類通之處,它們都是形式主義的文學流派;但兩者也有不同,主要在於印象主義反對使用象徵手法表達思想,而傾向於感覺的描述。通常被認為象徵主義的某些詩人,實際上更傾向於印象主義,例如象徵主義領袖之一保爾·魏爾蘭的《詩藝》一詩,與其說是在談象徵主義,不如說是一篇印象主義宣言。
流派代表
代表人物
法國文學史家把龔古爾兄弟作為印象主義小說的代表 ,另一位被看作印象主義代表人物的法國詩人、小說家皮埃爾·洛蒂,他的某些詩歌的確如印象派畫家那樣在「捕捉瞬間的感覺印象」,但並非所有作品都是如此。20世紀法國某些作家受到印象主義的嚴重影響,某些小說中只剩下感覺印象的朦朧的追求。
英國19世紀末的王爾德等人的部分作品中,印象主義的傾向比較明顯。1912~1918年在倫敦的一部分英美詩人組成的意象詩派,與印象主義一樣強調感覺印象的描繪,但他們自稱所追求的是「清晰、硬朗」的形象。他們認為形象的模糊與不明確是浪漫主義的余風,因而全力加以攻擊。但理論上的分歧在創作實踐上有時卻很難覺察,例如意象派中的美國詩人艾·洛威爾、希·杜利特爾、約翰·高爾德·弗萊徹等人的許多作品與印象主義的詩無分彼此。
在德國文學中情況也相似,文學史家無法確認界線分明的印象主義流派。以德特勒夫·封·李利恩克龍為首,包括理查·戴默爾、古斯塔夫·法爾克等人,被認為是德國印象主義傾向最明顯的詩派,但他們強調如實記錄事物給詩人的感覺經驗,因此接近自然主義。此外,如胡戈·封·霍夫曼斯塔爾和阿爾諾·霍爾茨等人的許多詩作也具有程度不等的印象主義傾向。
代表作品
《菊子夫人》《詩集》等等
感受式批評
印象主義一詞同時還指一種文學批評,稱為印象主義批評,亦即感受式批評。這種批評拒絕對作品進行理性的科學的分析,而強調批評家的審美直覺,認為最好的批評只是記錄批評家感受美的過程,至多指出這美的印象是如何產生的,是在哪種條件下被感受到的。因此,印象主義批評是一種朦朧的、沒有明確論證的「以詩解詩」式的批評,而且往往寫成散文詩的格式,文學批評就成為一種與文學創作沒有本質區別的藝術門類,寫這種批評文字的人往往本身也就是詩人或作家。
四、電影領域
概述
1920年代法國的電影創作者路易·狄呂克團結一批有才氣的導演,如亞伯·岡斯、哲敏·杜拉克等與一些在商業電影上已取得成就的電影導演,想在影片公司老闆出於商業考量而拍攝的影片中進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漸衰微的法國電影。但其努力沒有得到製片們支持,1924年狄呂剋死後運動即告失敗。一些人走向商業片,另一部份則走向前衛派道路。由於狄呂克的一些理論與創作概念與後來法國前衛電影運動有緊密聯系,所以印像派電影大都被認為是前衛電影的前奏或直接歸入前衛電影。
重要作品有岡斯的《車輪》(1922)、狄呂克的《狂熱》(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節日》(1919)等。
藝術成就
代表人物
路易·狄呂克、亞伯·岡斯、哲敏·杜拉克、謝爾曼.杜拉克、讓.愛浦斯坦、
代表作品
《車輪》《狂熱》《西班牙節日》《忠誠的心》《美麗的尼維爾內斯河》等等
影響
印象主義在經濟上未能解救困苦中的法國電影,也沒有滿足先鋒派導演的探索欲。在20世紀現代主義文藝思潮的龐雜話語的洪流中,抽象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紛紛登上了電影藝術的舞台。但是,這種現代主義電影藝術的盛世之下,卻面臨著更大的危機。首先,是自身藝術的生存危機;其次,法國電影的工業出現了更為巨烈的崩潰狀況。在這種情況下,一批先鋒電影導演開始正視自身的生存現實/法國社會的狀況以及整個世界的精神危機。他們的創作開始向現實回歸,由形式上的美學觀轉向面向現實的實踐創作觀。由此,紀錄片成為了很多先鋒導演的出路,伊文斯/卡瓦爾康帝等紛紛將個體的先鋒藝術美學觀念與社會現實相結合。而另一部分先鋒電影導演,他們在思想上崇拜美國好萊塢所創造的奇跡。他們堅持在先鋒電影的劇情片中尋找藝術生存的支點。在這樣的情況下,現實主義/自然主義顯然是最具有廣泛受眾基礎的藝術話語,這成為了先鋒藝術者的最佳選擇。弗戴爾/維果/雷內.克萊爾,特別是讓.雷諾阿這個印象派畫家比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的兒子,再次開始了電影藝術的現實主義探索,由先鋒的電影形式/特技,回歸於生活/自然的抒寫,電影史名之為「法國詩意現實主義」。承如名稱所釋,他們再次將現實主義/自然主義的敘事范型與影像詩學聯系在一起,對「上鏡頭性」進行新的挖掘,開始了「後印象主義影像」的現實主義探索。
㈡ 求達芬奇 最後的晚餐觀後感 要作品介紹和自己的感受 150字左右 謝謝 急急急
義大利偉大的藝術家列奧納多.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是所有以這個題材創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這幅畫,是他直接畫在米蘭一座修道院的餐廳牆上的。
沿著餐桌坐著十二個門徒,形成四組,耶穌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種悲傷的姿勢中攤開了雙手,示意門徒中有人出賣了他。
大多數門徒在激動中一躍而起,而耶穌的形象卻是那麼的平靜。我們可以看到他明晰的輪廓襯托在背景牆的窗子里,通過窗子,我們看見恬靜的景色,湛藍的天空猶如一隻光輪環繞在耶穌的頭上。
在耶穌右邊的一組中,我們看到一個黑暗的面容,他朝後倚著,彷彿從耶穌前往後退縮似的。他的肘部擱在餐桌上,手裡抓著一隻錢袋。我們知道他就是那個叛徒,猶大.伊斯卡里奧特。
猶大手中的錢袋是他的象徵,它使我們想起,他就是為耶穌和其他門徒保管錢財的人,錢袋裡裝著出賣耶穌得來的三十塊銀幣的賞錢。
即使他沒有拿著那隻錢袋,我們也能通過達.芬奇的繪畫方式,辨別出這個罪惡的敵人猶大。
猶大的側面陰影旁是聖.彼得,我們也可以看見他一頭銀絲與一副白晰的手,他向年輕的聖.約翰靠去。彼得垂在臀部的右手握著一把刀,彷彿在偶然中,刀尖對著猶大的背後。
聖.約翰的頭朝彼得垂著。在所有門徒中,他是耶穌最喜愛的一個。約翰象耶穌那樣平靜,他已經領悟了他主人的話。
耶穌左邊是小雅各,他力圖去理解他所聽到的可怕的話,他兩手攤得大大的驚叫了起來。
從小雅各的肩上望去,我們看到了聖托馬斯,疑惑不解的托馬斯,他懷疑的神色通過他豎起的手指表現出來。
小雅各的另一邊,聖.菲利普往耶穌靠去,雙手放在胸前似乎在說:」你知道我的心,你知道我是永遠不會出賣你的。」他的臉由於愛和忠誠而顯出苦惱的神情。
圍著耶穌的這六個門徒,處於故事的發生的中心。
巴塞洛繆與老雅各的身體向他們傾著,而他們身旁的老安德魯並沒有站起來,但他想聽聽,於是便舉起手似乎要求安靜。
右邊還剩下最後三個門徒,他們正在討論有關耶穌說的那句話,他們的手指也指向餐桌的中央。 他們所看到的這一切,均發生在這幅偉大的作品之中,但每次當我們欣賞它時,都會從門徒的感情與性格中獲得新的含義。
賞析:《最後的晚餐》是基督教傳說中最重要的故事,幾乎被所有宗教畫家描繪過。但在達芬奇為米蘭格雷契寺院食堂畫《最後的晚餐》之前,所有的畫家對畫面藝術形象處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把猶大與眾門徒分隔開,畫在餐桌的對面,處在孤立被審判的位置上。這是因為畫家們對人的內心復雜情感無法表現,從形象上難以區別善惡。由於達芬奇對人的形象和心理作過深入的觀察和研究,能從人物的動作、姿態、表情中洞察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動並表現出來。
畫家選擇的瞬間情節是耶穌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猶大出賣,差弟子彼得通知在愈越節的晚上與眾弟子聚餐,目的並非吃飯,而是當眾揭露叛徒。當耶穌入座後即席說了一句:「你們中間有一個人出賣了我。」說完此話,引起在座的眾弟子一陣騷動,每個人對這句話都作出了符合自己個性的反映:有的向老師表白自己的忠誠;有的大感不惑要求追查是誰;有的向長者詢問,整個場面陷於不安之中。過去的畫家無法表現這一復雜的場面和弟子們各不相同的內心精神活動,唯芬奇從現實生活中對各種不同個性人物的觀察,獲得不同的個性形象,於是在畫中塑造了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觀賞者可以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對畫中人作出不同的心理分析。
畫家描繪的弟子們的心理和情態,在現實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模特兒,可是叛變者的形象是很難畫的。達芬奇為塑造猶大的形象已停筆幾天,他常站在畫前沉思。當時請芬奇作畫是按時付酬金的,後幾天不動筆使院長十分惱火,並打算扣芬奇的工資。院長將想法通過總管告訴芬奇,芬奇說了停筆的原因。總管雖能理解,但扣工資非他本意,而是承院長旨意。這時芬奇轉首看看院長,立即表示可以很快完成猶大的形象,如果實在找不到猶大的模特兒,就把院長的頭像畫成猶大,總管會意地笑了。後來米蘭大公來看芬奇已完成的畫,一見坐在猶大位置上的是院長,他笑了,並說:我也收到修士們的指控,說他剋扣修士們的薪金,他和猶大是一個樣的,就讓他永遠地坐在這里吧。大公對芬奇說:「他對你不公平,你巧妙地報復了他。」芬奇之所以用院長作模特兒,並非完全是出於個人的報復,而是發現院長和猶大都很貪婪金錢,他們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所以猶大是作為貪財、叛賣、邪惡的典型而進入芬奇的作品的。
這幅在格雷契寺院食堂牆壁上的宏大畫面,嚴整、均衡,而富於變化,無論從構思的完美、情節的緊湊,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現手法的純熟上都堪稱畫家藝術的代表。它也是人類最優秀的繪畫作品之一,由於它的問世而使達芬奇名揚世界。
㈢ the canterbury tales講的什麼故事
這本書是Geoffrey Chaucer(傑弗雷.喬叟),被譽為the father of the poetry,
《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一部詩體短篇小說集,敘述朝聖者一行30人會聚在泰巴旅店,這些朝聖者有騎士、僧尼、商人、手工藝者、醫生、律師、學者、農夫、家庭主婦等當時英國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士,他們准備前往坎特伯雷去朝拜聖托馬斯。店主愛熱鬧,自告奮勇為他們擔任向導,並提議在往返聖地的途中每人來回講兩個故事,以解旅途中的寂寥,並由店主做裁判,選出講故事最好的人,回到旅店後大家合起來請他吃飯。眾人接受了店主的建議,於是次日一同踏上朝聖之途,並開始講故事。
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不是第一本短篇小說集,甚至讓一群人中每人講一個故事這種形式也不是什麼新主意。在薄伽丘的《十日談》中就有十個人,為了躲避1348年在佛羅倫薩肆虐的瘟疫逃到城郊的庄園。他們就是通過講故事來消磨時間的。 《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也有一群人,每個人講述一個故事。按題材來分,有愛情和騎士探險傳奇、宗教和道德訓誡故事、詼諧滑稽故事、動物寓言等幾大類,內容包羅萬象,有雅有俗,有的很有趣。我們不僅對故事本身感興趣,而且對講述故事的人也感興趣。他們中的每個人都是真實的。喬叟在引言中把他們一一作了介紹。他憑借朝聖者之口,匯集了歐洲中世紀文學中的各種主要類型。
㈣ 有朋友能夠提供一點關於羅馬角鬥士的歷史資料嗎
角鬥士一詞源於拉丁文中的「GLADIUS」,原意指古羅馬軍隊的短劍,有勇敢和榮譽的意味。但是「GLADIUS」一詞遠遠不足以闡釋古羅馬角鬥士充滿悲壯和血淚的生命歷程。有跡可循的第一批角鬥士出現在義大利伊特魯里雅人的祭禮儀式上:公元前264年,羅馬貴族朱尼厄斯·布魯特的兒子們在為紀念他們的父親在葬禮上挑選了三對角鬥士進行決斗。據此看來最早的角鬥士間進行的決斗或單挑是作為宗教葬禮儀式的一部分存在的,早期的古羅馬人相信斗敗的一方會是天定陪伴死者到「另一個世界」去的護衛,而且死者的靈魂會在鮮血的祭壇中得到釋放。在傳統意義上只有地位極尊貴的高級貴族才能在葬禮上享受這種儀式,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角鬥士們決斗中所包含的宗教意義日益消失,逐步變為娛樂活動。最早的角斗娛樂開始於羅馬軍團強迫被俘獲的戰俘用他們自己的武器自相殘殺,因為他們來自陌生的國度,所以這些異國戰士們的武器不同於羅馬人熟悉的式樣,在格鬥時的表現也充滿異國情調。不久之後舉辦角斗比賽便成為古羅馬人展示財富權貴、慶祝勝利和加強聲望的平台。尤其是帝政時代開始後,皇帝們更是頻頻藉助舉辦角斗大會來顯示他們至高的權利並取悅民眾。因為按照慣例,在舉辦角斗大會期間所有市民甚至包括普通奴隸都可以享受休息的權利並得到免費的飲食。
早期的角鬥士們總體上由被判刑的囚犯(早期的基督教徒曾被羅馬統治者趕進角斗場同獅子搏鬥)、戰俘或專門訓練的奴隸組成,毫無疑問他們都是被迫參與這血腥的勾當的。他們格鬥的方式很多,由他們經受訓練的不同科目來決定。後來隨著角斗活動逐步演變為大眾性的娛樂活動,那些身經百戰的角鬥士們成為民眾心目中的英雄,貴族們也以下場同角鬥士格鬥來顯示自己的勇敢,以至於傳說有一位羅馬暴君竟然死於一次格鬥(這一傳說是20世紀60年代的好萊塢影片《古羅馬帝國的衰亡》的劇情起源)。所以開始有部分人為了出名加入這項職業,他們通常是一些被社會拋棄的人、逃亡的奴隸或逃兵所構成。這些亡命之徒自願報名成為角鬥士,他們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角鬥士,因為他們的目的在於求得榮譽和財富,不過他們在古羅馬的社會地位也同那些被迫成為角鬥士的同伴一樣低下。到了羅馬共和國晚期,這些亡命之徒竟然占據了角鬥士總數的一半。
電影《角鬥士》中角鬥士馬克西默斯與帝國皇帝康默迪烏斯決斗的場所是著名的古羅馬斗獸場上進行的。斗獸場的真實名稱叫做「佛拉維歐圓形劇場」,由韋斯馬列西亞諾皇帝始建於公元72年,由他的兒子提圖皇帝完成於公元80年。可以說每一頁羅馬歷史都多少與斗獸場有關,它已成為羅馬的標記。古羅馬斗獸場高聳入雲,不僅可以模擬陸戰,還可以通過灌水表演海戰。它的觀眾席共有四個樓面,座位按照不同的區域來劃分。羅馬人根據社會地位的不同分配座位。有錢和有地位的人獲得最好的位置,並按此類推,最後是奴隸們落座的地方。參加角斗的角鬥士與野獸被關押在大斗獸場巨大的地下空間內,那裡就象是一個迷宮。角鬥士相鬥時,場面十分殘忍。雙方必須作出生死決斗,直至一方取勝為止。敗者的性命操縱在看台上尋歡作樂的貴族們手中,他們將大拇指向下,敗者被殺;若大拇指朝上,敗者可免於一死。
春秋中文社區http://bbs.cqzg.cn 盡管角鬥士是奴隸,他們沒有任何羅馬法律承認的社會地位,但那些角鬥士中的長勝冠軍們卻往往聲威顯赫,廣受歡迎。一代代的年輕羅馬男孩們不顧家長的強烈反對,逗留在角鬥士學校中學習格鬥技巧,練習作戰的本領。而那些不甘寂寞的羅馬女人們特別愛好和角鬥士私通(在《古羅馬帝國的衰亡》中甚至連皇帝的兒子都是角鬥士和皇後的私生子)。角鬥士中的明星與今天的體育明星一樣享有盛譽,羅馬人認為他們在戰斗中表現出的無以倫比的勇氣代表著古羅馬尚武精神的發展和延續。
春秋中文社區http://bbs.cqzg.cn 從上述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羅馬人對於角鬥士是有他們的「愛」的,只不過這種愛必須建立在角鬥士為了他們而死的基礎上,那些受到狂熱歡迎的角鬥士明星只不過是一匹被賭客偏愛的賽馬或者是一輛給車隊帶來輝煌戰績的F1賽車。我們知道賽馬在腿斷了之後往往會被馬主以免除痛苦的名義一槍打死,那些角鬥士明星也是一樣。當然,我們不能排除少數羅馬人可能會懷著真誠的平等的姿態來看待角鬥士,但在古羅馬的社會體系中角鬥士依然只能作為一種昂貴的(奴隸)消費品,而不能作為一個人存在。這一點在很多後世的記載中經常被忽視,因為這些記載往往是以羅馬人的眼光來看待問題。事實上,角鬥士制度的存在是古羅馬文化中的「惡」的典型代表,古羅馬以軍事強權立國,在它的道德體系中力量就是正義的同義詞,所以奴役、蹂躪被征服者和被社會拋棄者成為羅馬帝國誇耀力量的手段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力量就是正義」這一傳統在古羅馬帝國衰亡之後並未消失,它隨著西方文明的延續而不斷發展,直到成為今天的新羅馬帝國——美國的標准價值觀。
真實的角鬥士生活春秋中文社區http://bbs.cqzg.cn
春秋中文社區http://bbs.cqzg.cn
在《角鬥士》中,大將軍角鬥士馬克西默斯武藝精湛、無人可敵。實際上的角鬥士是否都是如此的大俠級人物呢?事實上,一個合格的角鬥士需要在角鬥士學校中經受非常特殊的訓練,因為他們的目的在於殺死對手。角鬥士們訓練的目的並不是讓打鬥顯得精彩,而是要學習如何有效地擊出致命的一擊,以及在戰勝對手後,如何給對手的身體來一個痛快。如果他們在競技場中身受重傷的話,通常的做法是將他們轉移到公眾的視線以外再進行處決。根據羅馬人的說法一個角鬥士一年也打不上幾場,幸運的話獲勝的一方會獲得自由。即使是輸了的一方如果觀眾為他懇求的話也有獲得自由的可能。而那些獲得了自由和榮譽的退役角鬥士往往會從事角鬥士學校教練甚至是角斗營老闆的角色(取決於他們的經濟實力),從而形成一個獨特的循環。可惜這種情況不太適合於在羅馬大斗獸場之類的場合,在那種成千上萬人與野獸同場搏鬥的地獄般場所極少能有倖存者生還。
有心的讀者可能注意到:在我們看到的影視作品或者是歷史資料中會發現角鬥士使用的武器和防護裝備與同時期的羅馬士兵的裝備並不相同。這是因為羅馬人需要的是角鬥士進行「表演」而不是實戰,總的來說越是野蠻和奇特的武器越能激起觀眾們的獵奇心理,所以除了常見的刀劍之外,諸如巨大的戰斧、漁網和魚叉乃至於電影中曾出現的鐮刀戰車都成為角鬥士的兵器。角鬥士佩戴的防護用具也往往出於同樣的考慮而弄得千奇百怪,甚至失去了防護的作用而只成為一個裝飾品。最惡毒的是角鬥士頭盔的設計:完全封閉的頭盔不僅使角鬥士視線受阻,更遮掩了對手的相貌,這就能有效地避免相互熟悉的角鬥士之間出於私人感情而拒絕格鬥的情況。此外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使得羅馬人一般既不讓角鬥士使用通用的武器更不讓他們進行真正有組織的軍事化戰斗訓練:一旦角鬥士群起造反的話,以他們平時的訓練根本不能立即組成可以同訓練有素的羅馬正規軍團相匹敵的武裝。
毫無疑問,羅馬人很清楚也很害怕善戰的角鬥士一旦作亂的恐怖後果,所以所有的角鬥士學校都是一座座大大小小的監獄。全副武裝的衛兵們把守著各個角落,角鬥士們只有在訓練時才能使用未開刃的武器,而其餘時間則被驅趕進牢房一樣的宿舍內關押。同自由的羅馬人相比,甚至是同一些普通的奴隸的生活相比,普通角鬥士們的生活可以用牛馬不如來形容。他們住在擁擠的監牢內,吃著低劣的飲食,還要面對隨時會來臨的死亡格鬥。而對手往往就是自己身邊的兄弟。在羅馬共和國時代的末期,羅馬富人們盛行在私人聚會或宴會上舉辦角斗比賽,看著角鬥士們血肉橫飛的場面來助興。這種獸性對於羅馬人是享受,對於角鬥士來說則是屈辱和折磨。雖然有百戰百勝取得自由和榮譽而功成身退的例子,但這些幸運兒對於那些成千上萬已經或即將死在競技場上的同類而言太不現實。即使是那些受到萬眾垂青的角鬥士明星們,依舊是像牲畜一樣被人驅使隨意決定生死的奴隸。對於那些帶著主人的優越感向他們歡呼的觀眾們,角鬥士報以的更多的是仇恨。如同《聖經》上說過的這種仇恨「像發酵的葡萄一樣在膨脹,最終會炸裂」那時就是角鬥士們揭竿而起的時刻。
偉大的斯巴達克思
春秋中文社區http://bbs.cqzg.cn
公元前73年的一個深夜,羅馬中部卡普亞城的角鬥士學校中發生了一起毆斗事件,一名角鬥士被同伴打死。就在衛兵們打開牢門驅散鬧事者的時候,早有準備的角鬥士們奪取武器殺死衛兵,沖向維蘇威山區。他們的領袖是臘東北的色雷斯人斯巴達克思,這就是著名的斯巴達克思大起義的開幕曲。
斯巴達克思是色雷斯人的部落首領,在同羅馬軍團作戰的時候被俘,淪為奴隸。因他聰明,富有教養,體格健壯,他的主人把他送進角鬥士學校,想把他訓練成一名出色的角鬥士。在角鬥士學校,他以他的勇敢和智慧,成了角鬥士們的精神領袖。他利用一切機會勸說角鬥士們為自由而死,而不應成為羅馬貴族取樂的犧牲品。他組織了200多個角鬥士准備暴動的時候不慎泄密,於是他決定提前行動,結果有78人沖出虎口。
春秋中文社區http://bbs.cqzg.cn 斯巴達克思提出了「將奴隸主變為奴隸」的口號,很快就有一萬名逃往的角鬥士和奴隸投奔他。公元前72年春,羅馬元老院派來鎮壓的三千軍隊被斯巴達克思消滅。這支勇敢的起義軍閃電般的發展到了十二萬人,斯巴達克思帶領他們准備翻越阿爾卑斯山離開義大利,進入高盧地區發展,但由於受到圍追堵截,所以揮師南下,准備渡海到西西里島。
春秋中文社區http://bbs.cqzg.cn 此時羅馬元老院派出了他們的最後一張王牌:克拉蘇。克拉蘇為了恢復羅馬軍人的士氣,採用了殘酷的「十一抽殺律」:臨陣脫逃的士兵,每十人一組,每組抽簽處死一人。死亡的恐懼使得屢戰屢敗的羅馬軍團恢復了戰鬥力,公元前71年秋季,西西裏海盜出賣了斯巴達克思,克拉蘇將起義軍圍困在布拉達納斯河畔。最後的大血戰展開了,斯巴達克思在戰斗中負傷,他的士兵們請求他騎馬逃走,斯巴達克思卻刺死了戰馬,發誓和自己苦難的兄弟們戰斗到死……
斯巴達克思以他的勇敢堅強,卓越的組織才能和高尚的個人品質為後人稱道。卡爾·馬克思曾這樣評價他:「斯巴達克是整個古代史中最輝煌的人物。一位偉大的統帥,具有高尚的品格,是古代無產階級的真正代表。」 大約1900年後,義大利的獨立浪潮風雲突起之際,羅馬人拉·喬萬尼奧里撰寫了不朽的作品《斯巴達克思》,這位公元前反抗羅馬暴政的英雄激勵著羅馬人的後裔尋求自由。作家的朋友,義大利獨立運動的民族英雄、紅杉軍的領導人裘斯壁·加里波第在給作家的信中說道:「您用米開朗基羅的手法雕出了斯巴達克思——這一為奴隸獻身的基督。」 斯巴達克思無愧於這些贊譽,角鬥士只是羅馬人用暴力強加給他的身份,在他的心中自己永遠都是一個自由的色雷斯人!
尾聲:無聲狂嘯
斯巴達克思死後476年,也就是公元405年,角斗這種野蠻的娛樂活動才被西羅馬帝國皇帝霍諾留宣布廢除。在長達740年的漫長歲月中。羅馬人創造出的這一血腥發明導致了無數的角鬥士慘死在競技場、宴會上和其他一切羅馬人願意看見流血的地方,而角鬥士們什麼也沒有留下,只有羅馬大斗獸場的廢墟依舊佇立在羅馬城供後人憑吊。公元八世紀時,貝達神父曾預言「幾時有斗獸場,幾時便有羅馬;斗獸場倒塌之日,便是羅馬滅亡之時;羅馬滅亡了,世界也要滅亡。」公元1084年,野蠻的日爾曼部落攻陷羅馬城,羅馬城被洗劫一空,斗獸場也被人遺棄,後來曾成為人們挖掘大理石尋找建築材料的來源。這部分地應驗了貝達神父的預言。但羅馬城仍舊存在,世界也沒有滅亡——只是換了主人。
春秋中文社區http://bbs.cqzg.cn
那段日子裡我們已經太遠了,以至於我們根本無法透過歷史的記載感受那股濃厚的血腥味道。現在的人們可以從小說、電影甚至是游戲中回味那段逝去的歷史,非常便捷也極為輕松。然而如果你能正視角鬥士這三字所蘊含的悲涼的話,就應該體會到本文開始時那段虛構故事中奴隸對於自由的絕望而執著的追求。我們記著他們,我們談論他們,而2000年前那數百萬垂死呼號的痛苦靈魂卻無法發出一聲,只有斗獸場中的亂石中凝聚著無數關於勇氣與復仇的記憶……
被赦免的女角鬥士
春秋中文社區http://bbs.cqzg.cn 在小亞細亞的希利卡納修斯城中的一座競技場內,兩名角鬥士正在展開一場生死大戰,兩人時而躲避、時而進擊、時而猛打、時而佯攻,累得筋疲力盡。最後,雙方都無法佔到任何便宜,於是兩位鬥士各自脫下閃亮的青銅鎧甲,朝著看台方向怒目而視。在專門為貴族留出的一個包廂內,富有的角斗贊助商看著周圍的人們一致起立,紛紛要求對站在競技場中的兩位遍體傷痕、渾身是血但是依然毫無畏懼的女性給予寬恕。這位贊助者終於起身並宣布了他的決定:兩位女子都可以免於一死,至少到她們下一次決斗之前。春秋中文社區http://bbs.cqzg.cn
這個事件隨後被一位雕刻家記錄下來,他為兩位女角鬥士雕出了一幅漂亮的浮雕,並記下了她們的名字——阿吉麗婭和亞馬遜,還將她們罕有的緩刑也做了記錄。這幅作品如今被陳列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中,這塊來自希利卡納修斯的飽經風吹雨打的大理石上描繪出兩位穿著整齊、肌肉發達的持劍女鬥士,她們都拔出寶劍、舉起盾牌,做出永久的戰斗姿勢。「亞馬遜和阿吉麗婭肯定都是很出色的角鬥士,」博物館史前和早期歐洲部門的館長的拉爾夫·傑克遜評論道。
亞馬遜和阿吉麗婭兩人作為女性角鬥士,被石雕記錄下來事跡的事,的確是絕無僅有的。但是,不同的編年史中都揭露出了嗜血如命的羅馬觀眾是多麼喜歡觀看女人們在搏擊圈內打鬥了。早在公元一世紀。以放盪出名的皇帝尼祿,竟然將羅馬議員飾戴著珠寶、倍受寵愛的妻子們逼進了圓形競技場,為的是讓她們各持刀劍斗出個輸贏。女奴隸之間的拚斗由皇帝多米蒂安舉辦,他自公元81年至96年統治羅馬帝國,並逐漸獲得了百姓的擁戴。歷史文獻提到,皇帝塞梯米烏斯·塞維魯斯於202年將公開的角斗列為非法行為,而學者們則懷疑這之後角斗活動還持續了一段時間。
女角鬥士不同尋常
春秋中文社區http://bbs.cqzg.cn 在羅馬社會中,角鬥士們都是被作為奴隸買賣,然後就淪落成角斗圈中的契約殺手。當時羅馬人崇尚勇敢。他們對任何錶現出勇氣的人都毫不掩飾地投以敬意。皇帝們發行的硬幣上就打上了受人歡迎的角鬥士的面孔,而富人家常用角鬥士們以死相拚的慘烈場景作為家中的裝飾畫內容。斯維恩和他的小組覺得,雕有角鬥士形象的畫燈在暗示人們,發掘出來的婦女有可能是當時一位倍受尊敬的角鬥士。不僅如此,墳墓中另位三盞畫燈上還有著非常罕見的羅馬人描繪的豹頭人身神的形象,那是埃及神話中的死亡之神。斯維恩說,豹頭人身神是羅馬的信使神的對應物,而信使神是專門引導死人的靈魂去另外一個世界的,它在古羅馬的競技場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角鬥士們的搏鬥圈中,實際上都會有穿著成信使模樣的奴隸在場,負責將死去的角鬥士抬走。」斯維恩介紹道。
悼念者們不同尋常地選擇石松果作為香爐中的焚燒物,也為斯維恩小組的理論提供了進一步的可信度。石松並非原產於英國,其老家原在義大利。羅馬帝國的公民們非常喜歡將石松種植在當地的競技場的周圍,因為他們覺得石松香氣馥郁的松果能夠幫助掩蓋住競技場裡面令人作嘔的臭氣。將石松的松果香氣作為一個崇拜者向受擁戴的競技場女明星告別之物,該是非常合適的吧。
古代角斗有幾種
為了弄清楚這兩位女性和其他的角鬥士是怎樣進行角斗的,容克爾曼和他在特里維斯的萊因蘭德地區博物館的同事們分析了數十片真正的古羅馬盔甲殘片,這些殘片多數都是在古羅馬的龐貝古城中發現的。公元79年,龐倍古城在維蘇威火山噴發之時被遺棄,但卻在厚厚的火山灰和浮石覆蓋之下成了不朽的悲劇主角。在十八世紀進行的一次挖掘中,古文物研究者們碰到了一整座角鬥士的營地,那裡的地面上散落著裝飾華麗的頭盔和一小批被逃走的角鬥士們扔下的盾牌護腿、護肩、盾牌和劍。
容克爾曼開始著手復制這些器具。他將每一件盔甲拍成照片,然後給它們稱重並測量它們的尺寸。他同時還搜尋出了現存的關於它們冶金成分的資料。回到德國後,他和他博物館的同事們與五位工藝專家開始合作,請他們鑄造出與這些盔甲和兵器一般無二的復製品。這是一項頗有難度的工作,因為現今的材料與羅馬時期的材料有明顯的差別。就拿一件羅馬頭盔上的青銅來說,它更象現代的黃銅,而不象現代的青銅。
容克爾曼招募了一群武術家和歷史學愛好者,把他們當作角鬥士訓練。隨著他的隊伍搏鬥的技藝日漸熟練,他們也逐漸發現了這些盔甲設計的精妙之處。那些巨大、沉重的頭盔具有造型華麗的帽舌,其平衡極其出色,佩帶起來對頸部造成的疲勞非常小。不僅如此,盔甲的製造者們有意讓角鬥士們的軀幹部分裸露出來,但是卻能保護他們免受嚴重的傷害。「應該讓身體仍然留有薄弱環節,但是在某些部位又得到很好的保護,」大英博物館的拉爾夫.傑克遜指出, 「如果四肢,當然還有頭部,在一開始就被擊中了,那麼整場角斗就沒法再看下去了。所以必須對頭部和腿部進行非常嚴密的保護。」
她們的武器裝備
作為重量級的武士,亞馬遜和阿吉麗婭似乎各佩帶了大約30磅重的盔甲護具,其中還包括一塊樺木製成、用毛氈襯里的沉重盾牌。為了保護她們持劍的手臂,她們還裹上了亞麻布或是戴上了叫做袖套的金屬片製成的手臂保護套。「任何試過用盾牌和劍進行搏鬥的人都會知道,」容克爾曼在近期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如果持劍的手臂不加保護,那麼手臂很快就會滿處青紫,血流不停的,而造成這傷害更多的是手臂與自己和對方的盾牌邊緣的撞擊,而並不一定是對方的武器攻擊所致。」春秋中文社區http://bbs.cqzg.cn
除此之外,兩位女性顯然還佩帶了短的青銅護腿板,並且在厚厚的毛氈襯里上面佩帶了帶帽舌的頭盔。「大多數的盔甲都需要填料,」以英國斯伯丁位基地,專門研究角鬥士甲胄和武器的軍事歷史學家彼德·康諾利解釋道,「金屬本身並不能保護你不受到打擊,頭盔尤其是這樣。如果有人重擊你的頭部,頭盔可能會擋住擊打,但是也會將你撞昏過去。」因此頭盔中的襯墊就顯得非常重要,但是你也要為此付出代價。這些毛氈襯里會吸收熱量,「角鬥士們搏鬥時必定是汗如雨下,」康諾利說道,「他們肯定難受得要命。」
亞馬遜和阿吉麗婭選擇的武器是一種短小的直刃劍,它設計偏重於刺和插,因此對角斗進行的方式也很有影響。容克爾曼分析說,兩位角斗者並不採用擊劍式的飛撲和劇烈的砍殺動作,而是盾牌在前、利劍在後,想盡辦法讓對手露出破綻,然後飛身向前,出其不意地發起突襲。「你需要比防守更加積極,時刻等待機會出現,」容克爾曼說,「到頭來這樣的拚鬥顯得更為刺激,是一種更為瘋狂的搏殺。」
春秋中文社區http://bbs.cqzg.cn 歷史紀錄表明,古羅馬的角鬥士常常是成對角斗的,而且每次出場一對;每場角斗的時間都較短,但是卻緊張而慘烈。歷史學家根據對古羅馬的競技場內特定的下午之內所僱用的角鬥士數目所做的記錄計算出,平均每場角斗的持續時間只有10至15分鍾。容克爾曼所進行的試驗性比賽也印證了這個估算。在經過5到10分鍾的拼殺之後,身著沉重鎧甲的鬥士們就已經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了。
最有意思的一項發現,同時也是最意想不到的——就是帶帽舌的頭盔會使角斗者失去個性。「當你面前站著的人並不露出面部時,你面對的就彷彿是一頭怪物,」容克爾曼指出,「這時你的感覺和與一個能夠看到面孔的人拚鬥時是不一樣的。」多半就是這種不知對方姓名的感覺,讓角斗變得更加激烈。古羅馬留下的記錄資料表明,角斗活動的贊助者們經常只從一支角鬥士隊伍中租出一天所用的角鬥士。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角鬥士們在作為手足夥伴一起生活了數周、數月、甚至數年之後,彼此都非常了解。如果不能用頭盔和帽舌使他們互不相認的話,那麼要對自己的對手痛下殺手,對很多人來說簡直是難以忍受的事情。
女角鬥士如何產生
在遍布羅馬帝國的競技場中,人們都對角鬥士比賽中的精彩瞬間津津樂道。說到底,職業化的比賽既非死刑執行,又不同於屠殺:它們都要求角斗者具有非常高超的技藝,容克爾曼的試驗也表明了這一點。由於對精妙的技藝已經習以為常了,古羅馬的角斗愛好者並不會滿足於未經訓練的鬥士之間的低水平的拼殺。正如古典學者馬克·維斯利所指出的,公眾這種對職業化角鬥士的渴求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女性,尤其是那些尋求刺激的女性貴族,是從哪裡學到舞刀弄劍的本領的?
傳統的角鬥士學校都只適合奴隸和被社會遺棄者。維斯利是明尼蘇達州聖保羅的聖托馬斯大學的社會歷史學家,他的推斷認為,有些婦女可能在私人教練的指導下學習了角斗的技巧,而其他人可能加入了青年營,這是古羅馬時期一種介乎於童子軍和後備軍官訓練隊之間的俱樂部。這些俱樂部對所有十四歲以上的年輕男性都是開放的,它們向參加者教授體操、田徑和武術技能。「從邏輯上看,這里正是任何不是奴隸或者罪犯的人得到必要的武術技能培訓,從而可以在競技場上拿出一套令人信服的本領的地方。」維斯利說道。春秋中文社區http://bbs.cqzg.cn
維斯利仔細搜尋了關於這些俱樂部的所有已知的文字記述,在三處文字里找到了關於年輕婦女的內容。其中一處既簡明又生動鮮活,那裡寫道,「獻給瓦列里婭·依烏孔達的神聖的身影,她是青年營的成員。她活了17年零9個月。」
就像亞馬遜、安吉麗婭和那位埋葬在大多弗爾街的女性一樣,瓦列里婭·依烏孔達的一生恐怕將永遠難以得到更詳細的追述。「要想弄清楚古代世界婦女的真實情況,我們在這類的證據面前,只能繼續求索。」維斯利說,「因為它實在太不連貫了。」恐怕只有在人們腦海中的想像里,才能浮現出競技場中那刀劍的閃亮、狹小的場子里那迅速而絕望的拼爭,以及陶醉於血淋淋場景的人群中發出的瘋狂的喧囂和吵鬧。
轉載請註明出自 http://bbs.cqzg.cn/ 春秋軍事,版權屬原作者或春秋所有。如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原貼地址:http://bbs.cqzg.cn/thread-350879-1-1.html
點此閱讀下一個主題
搜索更多相關主題的帖子: 羅馬 角鬥士 資料 分享
中文社區奧運兵器譜之標槍:羅馬軍陣掃盪歐洲最強武器納粹為何要叫第3帝國二戰:消失在中國的「新羅馬軍團」zt東漢對塔里木盆地的征服國米官方宣布小曼奇尼加盟 天才飛翼終屬梅阿查義大利最大的城市:羅馬上帝之鞭的折損:羅馬抗擊匈奴的沙隆之戰 馳網中國長春卡倫湖度假村『轉貼』漢文字---世界上最好的文字 佛以為我悟了,五百羅漢以為我悟了,三界眾生以為我悟了。
但是,我從來沒有放棄我的痴嗔。
我只是瞞過了所有的人所有的神。
所以金碧輝煌的殿堂里,青煙裊裊的香火中,在佛的身後,有我的一個位置。
㈤ 求多年前的每日佳藝、佳藝劇場、正大劇場等播放過的電視劇、電影節目單
我有一些,明天上網給你發。 怎麼才能發上去更多 ????? 還有更多!!!網路不讓發。
2001年
國際影院 (International Cinema):
智子和知子 (Story Of Tomoko And Tomoko, A) (12集,日本)
考柏卡巴娜 (Copacabana) (美國)
女醫生 (Dr. Quinn - Medicine Woman)(重播1-17集,首播18-40集,美國)
家族情仇 (Lady Mobster) (美國)
每九秒就會發生 (Every 9 Seconds) (美國)
荊棘鳥:離別的歲月 (Thorn Birds, The - The Missing Years) (10集,美國)
把我最後的愛留給你 (Love Is Strange) (美國)
異鄉客 (American, The) (美國)
海港盜賊 (Wharf Rat, The) (美國)
穿警服的匪幫 (Gang In Blue) (美國)
紅色英勇勛章 (Red Badge Of Courage, The) (美國)
猩猩情 (Entertainers, The) (美國)
酷似之謎 (Looklike, The) (美國)
車隊 (Convoy) (美國)
太陽照常升起 (Sun Also Rises, The) (美國)
大地震 (Earthquake) (美國)
克隆陰謀 (Cloned) (美國)
空谷芳草 (Valley Of Decision, The) (美國)
迷失者的路(Busting Loose) (美國)
海豚弗利波 (Flipper) (美國)
怪房疑案 (House That Mary Bought, The) (美國)
鄉野尋夢 (Cross Creek) (美國)
夥伴 (Companion, The) (美國)
午夜蕾絲 (Midnight Lace) (美國)
快車手查理 (Fast Charlie-The Moonbeam Rider) (美國)
鑽石利劍 (Diamond Swords) (美國)
三個女人的秘密 (Three Secrets) (美國)
生命的圓圈 (Lies Boys Tell, The) (美國)
每月第一個星期天 (Month Of Sundays, A) (美國)
爪子 (Claws) (英國)
藍調愛爾蘭 (Amongst Women) (4 集,英國)
高尚交易 (Respectable Trade, A) (4集,英國)
海邊拾貝人 (Shell Seekers, The) (英國)
巴赫:聖托馬斯教堂的領唱人 (The Cantor Of St. Thomas』s) (英國)
蘇格蘭的瑪麗女王 (Mary, Queen Of Scots) (英國)
萬物生靈 (All Creatures Great And Small) (英國)
貝爾斯通狐狸 (Belstone Fox, The) (英國)
老爺車 (Geneieve) (英國)
礙手礙腳的人 (Emmerdeur, L』) (法國)
生命之舞 (Dance With Life) (法國)
大女兒 (Big Daughter) (法國)
白衣天使 (Une Femme En Blanc) (6 集,法國)
希望的代價 (Les Alsaciens Ou Les Des Deux Mathilde)(4集,法國)
牛 奶與戰俘 (La Vache Et Le Prisonnier) (法國)
遠離眼睛 (Loin Des Yeux) (法國)
戰前諜影 (Foreign Correspondent) (法國)
劫後餘生/劫後黃金夢 (Les Morfalous) (法國)
冒險家讓.蓋爾莫 (Jean Galmot Adventurier) (法國)
水渠迷案 (Scherpa /Mort dans les Landes) (法國)
製冰人 (La Bastide Blanche) (2集,法國)
波蘭之旅 (Voyage En Pologne) (法國)
第八元素 (Facteur (法國)
人質 (Hostage) (法國)
戰爭就是戰爭 (A La Guerre Comme A La Guerre) (法國/德國/義大利)
阿依達 (Aida) (義大利)
綠茵場 (Cuori In Campo) (義大利)
奶媽 (La Balia) (義大利)
特別記者 (Inviati Speciali) (義大利)
勝者為王 (Alles Gluck Dieser Erde/ Winner Takes All)(12集,德國)
蜘蛛網 (Spider』s Web) (德國)
醫生們2 (Arzte 2) (奧地利)
弗蘭茨.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奧地利)
愛在北方 (Northern Light) (加拿大)
真相 (Difficult Woman, A) (澳大利亞)
空中樂園 (Kyjahollin) (冰島)
我和媽媽 (Me And Mama-mia) (丹麥)
我童年的交響樂 (Min Fynske Barndom) (丹麥)
要戀愛,不要結婚 (韓國)
結婚特別講話 (韓國)
看了又看 30集,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