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外大片 > 法國電影儀式影評

法國電影儀式影評

發布時間:2023-08-18 10:13:43

法國有哪些歷史片值得推薦

法國是一個浪漫到骨子裡的國度,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法國電影理所應當帶著浪漫幽默的風格,同時還帶有個人性、內涵性、創造性還有政治性。說起法國電影,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 《這個殺手不太冷》、《放牛班的春天》、《天使愛美麗》、《兩小無猜》和《觸不可及》 等家喻戶曉的作品。這些作品裡面的主角和劇情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今天仍然津津樂道。其實上,除了以上作品,還有不少值得稱道的法國小眾電影,今天就帶大家來一探究竟。

首先為大家推薦的是《修復生命》。這部電影是卡黛兒·基耶維蕾執導的劇情片,由塔哈·拉希姆和艾瑪紐爾·塞尼耶出演。該片講述的是一起致命意外牽起陌生故事的延續。影片中賽門和好友三人於清晨逐海沖浪,回程時疲勞駕駛釀成無法挽回的傷害,年輕的賽門只能靠生命維持系統活著。就在賽門父母還難以接受事實的當下,醫生勇敢告知,賽門的生命可以拯救其他垂危的性命,建議進行器官捐贈配對。同一時間在巴黎,一名深受心疾威脅的母親正在等待心臟移植,賽門的心跳,將為這位堅強母親注入重生的力量……該片獲得了第73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獎最佳影片和酷兒獅獎的提名,同時還獲得了第42屆法國凱撒電影獎最佳改編劇本獎提名。

❷ 法國電影好夢一日游影評

法國電影《好夢一日游》影評是法國人對於感情多元化的解析真的非常包容,他們對於出軌、背叛等感情負面的情緒更多的是接受。

親手抓姦老婆和最好的朋友於床,還笑嘻嘻地給兩位煮咖啡。《好夢一日游》對禪敗祥妻子一見鍾情,他很愛她,起碼捉姦前。在他眼裡,妻子熱情奔放,腦袋瓜子靈,時枯段刻對新鮮事物抱有好奇之心,而且很會鼓勵人,他就是在她的帶動下把作為愛好的畫畫事業發展成了全職且出書成冊。

他始終對妻子抱有感激之情,即使婚後四十年之後她會在外人面前毫不留情,尖酸刻薄的嘲諷他是冥頑不化,不思進取的老頭。

電影導演的介紹

《好夢一日游》是一部由尼古拉·巴多斯執導並編劇,丹尼爾·奧特伊和吉約姆·卡內等主演的電影,於2019年5月20日在戛納國際電影節首映,2019年11月6日在法國上映。尼古拉·巴多斯,演員、編劇,主要作品《L'art de la fugue》、《愛情強氣流》、《一鍵成名》。2020年2月28日,憑借《美好年代》獲第45屆凱撒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美好年代》:Victor是個看穿世事的六十多歲的老頭,他的生活在遇到Antoine那天被徹底改寫。這位賀搏出色的企業家向他推薦了一種全新的娛樂活動,他創辦的公司將戲劇機關和歷史復原合二為一,可讓顧客重新回到自己所選的任何一個時期。Victor選擇回到給他的生活留下深刻印記的那一周,就是40年前的那一周,他遇到了一生的摯愛。

❸ 10部必看的經典法國電影

10部必看的經典法國電影有《觸不可及》、《愛》、《鋼琴教師》、《戲夢巴黎》、《藍白紅》、《天使愛美麗》、《阿黛爾的生活》、《這個殺手不太冷》、《情人》和《白晝美人》。

一、《觸不可及》

法國電影一直給人過於「文藝」的感覺,但這部獲得無數好評的《觸不可及》卻用法式幽默講述了一段超越膚色、階級與價值觀的友情。細膩、動人又風趣,實屬近幾年來法國影壇的一部佳作。

❹ 法國十大經典電影

法國十大經典電影有:《放牛班的春天》、《沉靜如海》、《無法觸碰》、《鋼琴家》、《刺蝟的優雅》、《調音師》、《登堂入室》、《初吻》、《阿黛爾的生活》、《心房客》。

1、《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是2004年3月17日上映的一部法國音樂電影,講述的是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輔育院,面對的不是普通學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棄的野男孩,馬修改變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運的故事。

❺ 有沒有關於外國電影的影評

評論一:
片子緊湊了!

為了不讓電影淪為「動畫版」的文字說明,原著已經精簡再精簡,可還是撐足150分鍾。難得的是影片沒有遺漏任何一個解密關鍵的環節,連「白化殺手」塞拉斯的身世也用鏡頭拼接快轉,可見導演煞費苦心。兩個密碼筒變一個,復雜的密碼解釋能舍則舍,博物館館長和孫女索菲·奈芙的決裂過程一筆帶過。沒有了雜七雜八的信息,影片的確創造了環環相
扣的緊張氛圍,轉而考慮一下,如果電影也事無巨細地一一解釋,你也許要在電影院坐上整整半天!

情節太快了?

影片情節進展過快,似乎所有東西一瞬間都堆到眼前。觀眾畢竟不是訓練有素的情報人員,所以只要有一處沒有弄懂,就會一直如墜霧中。提彬爵士與羅伯特在書房中的大段對白,簡直堪比一堂宗教學講座,要是不知道「聖騎士」、「東西羅馬的分裂」、「中世紀的黑暗」,要解的密平白又多了幾重。電影放映結束後,一位年紀稍長的阿姨不斷詢問身邊的人:「這個主教怎麼不明不白就相信壞人呢?這個教堂跟前面那個白人(塞拉斯)去的是不是同一個啊?為什麼前面那個人沒找到杯子呢?……」

美女呆了?

仗著情節抓人,導演就是有本事把大牌如湯姆·漢克斯、讓·雷諾活生生變成大道具!

最讓影迷扼腕的就是奧黛麗·塔圖的造型——「我可愛的天使愛美麗啊,在這部片裡面怎麼變成保守高中女教師了!」原著中「勃艮第葡萄酒」般的發色在她身上顯得十足暗沉,藏青色職業套裝加窄身裙毫無女人味,即使為塑造一個「智慧果決」的女探員,也不至於把女性魅力掃盪干凈。沒有了愛美麗的古靈精怪,索菲·奈芙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女教師。

「文藝腔」少了!

聽說許多看原版影片的觀眾被那些西班牙詞根,法語發音搞得「七昏八素」,譯製片廠連夜趕制中文版,掃平一切語言障礙。製作精良的中文版,沒有以前譯製片的那種「毛骨悚然」的文藝腔,把許多繁難的宗教文字翻譯得十分流暢,配音演員的幽默感大有進步,喜歡開玩笑的提彬爵士即使說著標准普通話,他每次出現依然能讓觀眾爆發笑聲。

評論二:
實話實說,《達芬奇密碼》這本書本身也並非文學價值很高的作品,其中的創意、理論甚至是寫作手法都充滿了抄襲和借鑒的影子。丹·布朗唯一值得稱道的是,他用最聰明的辦法把這些東西揉在一起,並趕在一個對信仰充滿懷疑的危機年代出了這本書。

無論怎樣,對於愛好神秘科學的人來說,即使這樣一本略帶快餐文學和奇幻小品色彩的小說還是會吸引你在一個晚上連夜讀完。

加上好萊塢的大製作、漢克斯和法國天使的搭檔,也使得我對電影充滿了期待——這種期待的基礎是只希望能再現書中緊張氣氛和高智商的推理,並不指望一部根據暢銷書改編的電影能有什麼驚喜和突破。

問題在於,連這樣一種期待基本也沒能實現。電影里的漢克斯們彷彿變成解迷類RPG游戲的角色,表情做作、節奏混亂,根本不像是一部好萊塢的精美電影。

不過,我們不能責怪漢克斯和他的美麗女搭檔奧黛麗·塔圖,畢竟他們已經努力在做了,只是編劇和導演賦予他們發揮的空間實在太狹小。首先,對比原著中更加犀利和明顯地嘲諷天主教廷,電影在此弱化的太多太多。大概是考慮到天主教徒們對電影的反對吧,電影在很多情節和對白上都緩和了不少,這樣使得本應該多少能反映現代社會信仰危機的可能性喪失殆盡,關於基督的爭議在電影裡面徹頭徹尾地變成了一個戲劇的噱頭,而非嚴肅和現實的歷史問題。其次,作為原著特色之一的懸疑和緊張氣氛,在電影中幾乎僅僅單純地演變成恐怖——比方說事共會的肉體苦修、隱修會的神婚儀式等等。此外,電影的節奏把握也很成問題,雖然在150分鍾里看似迷題一個接著一個,但實際上卻令人感覺毫無變化,前30分鍾覺得刺激,後面的時間里就覺得「審美疲勞」,尤其是在電影後段中缺乏更新鮮的鏡頭的時候。

如果說,以上種種都是由於電影本身的特點不得不改變的話,那麼個人倒是認為沒有再現原著中精巧和充滿智慧的各種解迷元素反而是電影的致命傷。這就好像你在玩一個類似「古墓麗影」的游戲,第一個迷題是1+1等於幾,第二個迷題就是2+2等於幾一樣乏味。各種迷題設計的是不是令人贊嘆卻恰恰是這種冒險類電影的殺手鐧,看看以前的印第安納瓊斯系列就曉得了。

盡管如此,說了一大堆的缺點,還是要提幾個值得一看的地方。出演白化病人賽拉斯的演員保羅·貝塔尼很不錯,雖然台詞並不很多,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我們一點也聽不懂的拉丁語,不過表情和細節動作卻十分到位。其次,雖然百分之九十九的內容都沒有改編的令人滿意,但是影片最後結尾對小說的改編卻十分有新意,甚至可以說更好一些。個人最喜歡的部分也是最後漢克斯以古代聖殿騎士的姿勢跪在抹拉大陵墓前的那一幕。

❻ 法國的新浪潮電影文化

法國是世界電影的誕生地,也是當今電影的高產國,幾乎已經成為歐洲電影的代名詞。60年代,法國電影新浪潮風起雲涌,這場電影運動為法國乃至世界留下了寶貴的電影文化遺產,影響波及許多國家。如六十年代的德國新電影、美國新電影、巴西新電影等等,甚至八十年代後期中國的第五代電影也是踏著法國新浪潮的餘波走向國際影壇的。

法國新浪潮電影始末

「新浪潮」既不是一場運動,也不是一個學派,又不是一個集團,它只是一定的量,是報界創造出來的統稱,為的是把兩年來崛起於本行業中的五十餘名新手統歸一類。"新浪潮"是個發射台,它把那些既不在助手的"跑道",也不在短片的"跑道"上的人引上了拍攝故事片的航路。

新浪潮的昨天和今天

新浪潮電影誕生的背景是基於歷史傳統的崩潰,主導基本認識的缺乏,對不確定的茫茫將來 的彷徨苦悶。這個背景與二戰以後人們的彷徨苦悶相關聯,所以在新浪潮的作品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對二戰的反思。同時也與後現代思潮緊密相關。後現代主義是對 現代主義的解構,是對現代主義的懷疑,是基於迷茫困惑後的發泄,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是解放。

新浪潮運動的 流派,作家作品我們通常意義上劃分為三個部分。這場運動為法國乃至世界留下了寶貴的電影文化遺產,影響波及許多國家,如六十年代的德國新電影、美國新電影、巴西新電影等等,甚至八十年代後期中國的第五代電影也是踏著法國新浪潮的餘波走向國際影壇的。

「新浪潮」在創作上的主要特徵

「新浪潮」作者電影的風格,大都以專注的手法記錄或表現一個事件、一些人物。電影採用低成本製作:啟用非職業演員;不用攝影棚而用實景拍攝;不追求場面刺激和戲劇化沖突。影片消檔在表現方法上,廣泛使用能夠表達人的主觀感受和精神狀態 的長鏡頭、移動攝影、畫外音、內心獨白、自然音響,甚至使用違反常規的晃動鏡頭,打破時空統一性的「跳接」、「跳剪」等。還採用一些以人物為對象的使用輕 便攝像機完成的跟拍,搶拍以及長焦、變焦、定格、延續、同期錄音等「紀實」手法,將「主觀寫實」與「客觀寫實」相結合。電影帶有強烈個人傳記色彩。

新浪潮眼中的巴黎

游納1964年,正是法國電影新浪潮風起雲涌的年代。六位電影大師有了個念頭——要拍一拍發生在身邊巴黎的故事。在很多電影找不到贊助商的時候,他們想出了個便宜的辦法:先用16毫米的膠片拍,再放大到35毫米以作商業發行。

「新浪潮」對中國電影的影響

新浪潮的創作確實有很多新鮮玩意,但今天看來大多已是歷史的一部分。看目前中國的情況,現實意義烈的,莫過於新浪潮曾經帶來的體制變革。

「新浪潮之母」阿涅斯·瓦爾達

她長期以來享有「新浪潮之母」的美譽。1956年,瓦爾達以顧問的身份陪同法國導演克里斯·馬蓋來到中國拍攝紀錄片《北京的星期天》,拍了數千幅照片,2005年3月,她帶著其中的百餘幅照片到北京進行展覽,同時參加法國電影回顧展北京站的開幕式。

新浪潮之果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是二十世紀世界電影規模最廣、影響最深、作用的電影運動。這場運動為法國乃至世界留下了寶貴的電影文化遺產,影響波及許多國家,這場運動被公認為是傳統電影與現代電影的分水嶺。

它是繼歐洲先鋒主義、義大利新現實主義以後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響的電影運動,它沒有固定的組織、統一的宣言、完整的藝術綱 領。這一運動的本質是一次要求以現代主義精神來徹底改造電影藝術的運動,它的出現將西歐的現代主義電影運動推向了高潮。

狂野的青春

新浪潮電影運動的出現,很大拿磨亂程度上是「青年電影」反對「爸爸電影」的結果,也可以說是兒子反對老子的結果。

代表作家作品

特呂弗《四百下》(1958)

戈達爾《精疲力竭》(1959)

❼ 求關於幾部電影的介紹,及關於該些電影的影評

破戒--關於《飛越瘋人院》
來源: 作者:菲林橙子 2001-03-19 15:17:35

原籍捷克的導演米洛斯·福爾曼曾作為"捷克新浪潮"的中堅分子揚名國際。《飛越瘋人院》是他自1968捷克"布拉格之春"之後流亡歐洲,並於次年到美國,在1974年拍了這部影片,並在1975年的奧斯卡獎中獲得5項金像獎。
《飛越瘋人院》是作家肯·克西發表於1962年的小說,小說以瘋人院意指美國式的社會體制,反體制意味濃烈。經移民導演米洛斯·福爾曼之手,其復雜的意識形態背景給影片蒙上了一層特殊的光澤,似乎有了更多可以揣度的空間尺度。
豐富的隱喻性的破譯是讀解《飛越瘋人院》的關鍵,在後結構主義理論家福柯在他的著作《癲狂與文明--理性時代的精神病史》中,提出"現代精神病院是文明社會的重要權力機構。"瘋人院在福柯那裡預示著關於現代文明社會的經典寓言。影片中透出的強烈的叛逆情緒是與60年代的文化思潮有很大的聯系,60年代的美國,是一個"光榮與夢想"破滅的時代,一系列屬於社會體制意識形態的沖突以激烈的形式暴露出來。而反傳統、反秩序、反主流的文化思潮極大地影響了當時的藝術創作。
在電影中的瘋人院里,體現出的是一種被遮蔽的壓制,看起來氣氛甚至似乎是和諧的,光線是柔和的,吃葯治療時放著輕柔的音樂,病人有著充分的自由在醫院里活動,可以打牌可以抽煙,甚至表現好的人有機會在醫護人員的帶領下外出。但是只有麥克默菲可以輕易地擊中看似完美的瘋人靜謐世界中的脆弱,一開始,他就要求把音樂聲減弱,而不是象其他人那樣乖乖地在音樂下吞咽無名的葯丸,對秩序完整、封閉的瘋人院來說,麥克默菲是一個意外的闖入者,而麥克默菲也並非刻意地去反叛,他的所作所為,只是出於天性,他的無拘無束的個性必然與嚴謹的壓制格格不入。在麥克默菲的撞擊下,眾"瘋人",原來規矩,安分守己的病號開始流露正常人的天性:他們歡樂地享受海邊陽光的沐浴,和女人在一起的樂趣,以及爭取自我的反抗。這是在一種反常規的活力的沖擊下體驗到發自生命本身的愉悅。
麥克默菲破除的是一種儀式,他到來之後,吃葯、開會心理治療這些程序都遭到質疑,盡管麥克默菲每次的要求都遭到拉奇德的拒絕,但是對於一直機械、呆板地重復這些程式的瘋子們,麥克默菲的舉動無疑觸動了他們。使得他們在面臨這種非暴力的壓抑時,可以產生新的反映,如一病人對拉奇德的質問:"既然比利不願意說,你為什麼非要問他"。而查理也可以大聲哭泣著要自己的香煙。在一個壞孩子作了示範之後,所有的好孩子都被誘發了"壞"的天性。
而護士長拉奇德似乎擔任了一個惡毒母親的角色,管理和維持著瘋人院秩序的是拉奇德,她永遠處在一種端莊、對局勢的把握游刃有餘的表情和狀態。她調度著這個規范化世界裡的瘋子,她熟知他們的弱點,盡管她並不曾從人性的角度去了解過他們,瘋子們對她而言,都是犯了錯誤,在這里尋求管教的孩子。尤其對於比利,她更象是一個母親,一個視孩子的長大為犯罪的母親。比利的孱弱、口吃都象是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從片中開會討論的內容也在告示著比利"瘋狂"的真因:母親阻止了他同女孩的約會。比利曾反問麥克默菲:你以為我不想離開嗎?比利作為一個不成熟的大孩子只有滯留在有"母親"庇護的瘋人院里才能安全,盡管他渴望長大並離去。而在聖誕夜的"成人儀式"之後,比利奇怪地恢復了語言的功能,面對拉奇德的詰問,他充滿男人的理智和風趣:我可以解釋一切。但是拉奇德甩出了對付比利的致命武器:想想如果你媽媽知道了會怎樣?於是比利瑟縮著恢復成那個懼怕母親懲罰的孩子,殺死了自己。他是被惡母親不願孩子成熟的心態所殺戮。
導演福爾曼的出色不僅在於成功演繹了原作中的情氛,而且在於他把一個反叛的主題用好萊塢的經典語言來陳述,敘事層面同隱喻層面結合完美,在攝影機的處理上,大多數畫面中的拉奇德總占據著前景的中心位置,拍護士長時,多用微仰鏡頭,拍病人時,多用稍俯的鏡頭。吃葯和拉奇德主持的心理治療意識反復出現,且拉奇德和瘋子們之間的對立越來越嚴重,吃葯和心理治療是作為常規敘事因素,設置作為簡潔的視覺陳述和表意,不僅在重復上延宕著情緒,而且表意為一種儀式,對儀式的破除意味著神話的終結。
而印第安酋長則代表另一種文化的表徵,來自叢林,回歸叢林,他的反抗並不是麥克默菲那樣是無意識地舒展自己的天性,他的裝聾作啞也不完全是為了避免傷害,而是為了躲避,拒絕語言意味著拒絕與體制發生關系,我們看到的酋長很象一位真正的隱士,他安然地生活在這個類同於囚禁的空間,而麥克默菲似乎警醒了他身上的原始力量,他主動對他說話了,最後,他用解除軀殼束縛的方式讓麥克默菲的靈魂隨著他回到叢莽之中,酋長搬起了麥克默菲生前揚言要舉起,卻沒有力量舉起的大理石水槽,用它砸破了桎梏,飛越了麥克默菲沒有來得及飛越的瘋人院。
關於導演風格,曾有捷克評論家約·斯克伏勒概括為"機敏地利用非職業演員(通常與職業演員混用,清新自和富有即興色彩的對白,和准確靈敏的音樂的耳朵。"《飛越瘋人院》中的演員選用很出色,傑克·尼克爾森出色地用豐富的表情、形像的動作來表現出一個狡黠、充滿生命力的人物。其中聖誕夜那一場戲是全片的情緒高潮,在成人之美,把比利和自己的女友送入"洞房"後,麥克默菲回到窗口坐下,與酋長交流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後疲憊地合上眼睛。在這個長達1分多鍾的長鏡頭里,傑克·尼克爾森表情微妙,並通過對窗外/自由

閱讀全文

與法國電影儀式影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第一部配音電影下載 瀏覽:450
電影紅星大道觀後感 瀏覽:825
龍咁威2粵語電影完整版 瀏覽:735
社區國際電影節活動 瀏覽:802
電影演員李超照片 瀏覽:567
台灣拍的的三國題材電影 瀏覽:976
有什麼泰國電影說降頭的 瀏覽:474
食人魚電影裸泳圖片 瀏覽:53
起跑線電影悲傷音樂 瀏覽:993
電影閏年的背景音樂 瀏覽:224
第一部進口的美國電影 瀏覽:335
劉德華和周星馳電影賭俠 瀏覽:209
使徒行者粵語版電影去哪找 瀏覽:350
穆斯林阿拉伯電影大全 瀏覽:487
外國電影院排行榜 瀏覽:319
超自然電影大全中國 瀏覽:591
英文電影書 瀏覽:866
吳孟達電影片段周星馳 瀏覽:858
夕陽天使電影完整版國語高清 瀏覽:84
84年上映的法國二戰電影 瀏覽:25